夏王朝是華夏第一個王朝
夏朝的象牙文字
人有祖宗樹有根。中華民族之根在哪裡?
近百年來,學術界關於中華民族的起源一直是眾說紛紜,一些敵視中國的西方學者和個別崇洋媚外的華人學者無視中國兩千餘年的歷史文獻,大肆鼓吹中華人種西來說,他們不僅否定中華遠古歷史,就連在歷史上存在了四百七十餘年的夏王朝也予以否定,他們的目的何在,顯然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夏王朝,又稱夏朝、夏王朝、禹夏,中華遠古王族分封時代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夏王朝是華夏第一個王朝,古史《竹書紀年》和《史記·夏本紀》均比較詳細地記載了夏王朝的積年和世系。然而一些西方學者對此卻不予承認,國內的個別學者也發表文章認為是兩千多年前的古人造假,否定夏王朝的存在。但是他們卻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證據,只是拿殷墟甲骨文沒有「夏」的記載和沒有發現夏王朝遺址為據。
可是這兩點根本難以讓人信服,因為殷墟只是商王族晚期祭祀之地,涉及的多是求子嗣祭奠祖宗一類族內的事,與夏王朝無涉,提不到「夏」並不奇怪!何況殷墟甲骨文也並非沒有提到「夏」,只是殷商人避諱「夏」字,常常以「土」帶「夏」。
夏禹也稱后土,《山海經》中有多處記載。西周出土的青銅盨《豳公盨》也有「天命禹覆土,隨山浚川」的銘文,所以商人滅夏後一直稱夏人為「土方」。「土方」在甲骨文中有很多記載,怎麼能說殷墟甲骨文中沒有提到「夏」呢?
夏朝的文字
至於文字那就更不足為憑,夏朝的文字是繼承了黃帝朝倉頡文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小篆,又稱「蝌蚪文」,其文字遠比商朝的甲骨文更先進。殷商滅夏後並沒有使用夏朝文字,而是以本民族的東夷文(甲骨文)為官方文字。
真正繼承夏文字的是西周。西周滅商後同樣廢棄了商文,恢復使用了夏朝文字。所以尋找夏文字離不開西周文字,探尋夏文字的起源離不開夏的發祥地——巴蜀(西羌)。四川廣漢的三星堆遺址是夏人的發源地,青海、甘肅、陝北是夏人興盛之地,黃河中下游、長江以北是夏王朝立國之地,在這些地區一定會找到夏文化遺存和夏朝的文字。
夏王朝的都城史書上也是記載的很清楚,禹時期的都城初為高密(即陽翟,在今河南許昌禹州市),高密是堯帝為了表彰夏禹治水的功績,賞賜給夏禹的封地。《史記·夏本紀·正義》引《帝王世紀》云:「禹受封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陽翟是也。」
夏禹執政後正式立都於陽城,高密一直是夏後氏的重要軍事基地。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禹居陽城。」《世本》也說:「禹都陽城。」《史記·夏本紀·集解》引劉熙曰:「今潁川陽城是也。」《水經·潁水注》也明確記載禹都陽城在潁水與五渡水交匯處。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登封市告成鎮的王城崗發現一座龍山文化晚期城址(包括小城和大城),在告成附近還發現了東周時代的陽城遺址。王城崗城址時代包含禹所處時代,位置與《水經注》等記載陽城地望相合,故多數學者贊同登封王城崗一帶即為禹都陽城所在地。《世本》記載:「夏禹都陽城……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一般認為安邑在今山西夏縣,平陽(即晉陽)在今山西臨汾一帶。夏禹把這一地區設置為輔助性政治、軍事中心,成為夏後氏的後方根據地。
二里頭夏都遺址
夏啟時期,夏王朝的政治中心集中在豫西地區,晉南諸「都」即被棄置。
有證據表明,啟之時的夏都應是在今潁水上游的河南禹州、新密市一帶。從文獻記載可知,夏啟之都位於禹州市境內的「陽翟」,與位於登封市境內的「禹都陽城」相距不遠。如《史記·周本紀·集解》引徐廣曰:「夏居河南,初在陽城,後居陽翟。」
有學者根據《穆天子傳》推測,認為夏啟也可能在與今禹州市相鄰的新密市境內的皇台崗一帶活動。《穆天子傳》卷五記載:「丙辰,天子南遊於黃台之丘,以觀夏後啟之所居,乃 於啟室。」《水經·洧水注》也說:「洧水又東南,赤澗水注之。水出武定崗,東南流,徑皇台崗下。又歷崗東,東南流,注於洧。」著名史學家丁山先生認為「黃台之丘」可能即「皇台崗」,其地望在新密市境內的洧水岸邊。當然這裡是不是夏啟的都城我們還不能確定,但這裡曾經是啟的政治活動中心卻毋庸置疑。
《史記·周本紀》集解:「徐廣曰『夏居河南,初在陽城,後居陽翟。』」陽城和陽翟都是指禹執政時的都城。禹死後,他的兒子啟出於戰略、風水、民意等多方面考慮,把國都從陽翟遷到了黃河以北的安邑。
《水經·涑水注》記載:「安邑,禹都也。」《括地誌》也說「安邑都城在絳州夏縣東北十五里。」《安邑縣誌》則明確指出:「安邑古稱禹都,殆因洪水即平,民始安居,因以為名,紀禹之功,實乃奠定山河之嘉稱也。」 由此可知安邑不是因為帝禹以此地為國都,而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而設立。直至啟遷都於此,安邑才成為夏都。
綜上所述,夏王朝無論文字還是都城都是客觀存在的,某些人不承認夏的存在就是罔顧歷史事實,妄圖否定悠久的中華民族歷史。
推薦閱讀:
※倭寇:大明王朝時代的謊言
※大明王朝的難兄難弟:朱由校和朱由檢
※她背叛李自成,欲勾上史可法,最終害慘南明王朝
※24個王朝的龍脈在哪裡?
※大明王朝1566重播 老劇復活只緣新劇太辣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