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原始點健康手冊2017年3月更新

原始點健康手冊2017年3月更新 張釗漢醫師著 壹、手法篇 一、原始點找法及按推之力量、時間與次數 (一)原始點大多位於骨旁處,有規律地分布在一條脊椎(頸部、上背部、下背部、薦椎部)及其餘七處部位(頭部、肩部、肘部、手背部、臀部、踝部、足背部)每一部位原始點都有明確的涵蓋範圍,共同遍覆全身。故應用時只需知道病症發生位置為何處原始點所涵蓋,即可按推該處原始點,從中找到需要處理的原始痛點,而不需分辨病名(參考【各部位原始點涵蓋範圍示意圖】) 其中脊椎兩側原始痛點找法的基本原則是: 前面找後面:軀幹前面的病症,向背後的脊椎兩側找原始痛點 旁邊找中間:脊椎兩旁的病症,向中間的脊椎兩側找原始痛點 下面找上面:脊椎的病症,向上沿脊椎兩側找原始痛點 找到原始痛點後,按推力量須由輕而重以測定最適宜的力度,以略感疼痛為宜,過重有強烈疼痛感,則易造成傷害,太輕而沒有疼痛感,則效果不佳; 對於虛弱者,手法更要輕柔,甚至只能指腹或掌根慢慢做舒緩處理。 (二)按推時間則以病情不同很難加以規定,也許幾秒鐘,也許二三十分鐘。虛弱者因上述原因費時更久,但無論按推時間長短,只要病症減輕,即可停止操作,期間要注意補充內外熱源。重病者一天可精準輕巧按推2次,輕症者 2—3 天按推一次,也可每天按推1次當作保健,每個點按推約 3 秒,可來回處理 2—3 遍。總之按推之力量時間與次數都應視病情需要而定,並以患者能承受為宜。 手法操作應遵循如下三項原則 (1)安全原則,即按推不可太重,太久,太頻繁。 (2)有效原則,即位置精準,見效即止。 (3)經濟原則,即施作者以最省力的方式,讓患者承受最小的痛苦,最少的體力消耗,而達到解症的效果。 患處可溫敷不可按推,但此患處若剛好位於其它病狀相對應的原始點上,為解決其它病狀,應先按推此患處相對應的原始痛點, 再按推與此患處重疊的原始痛點。原始點若有傷口或腫脹,亦不可按推。 有極少數患者,在病症相對應的原始點找不到痛點,可往上延伸尋找。 總論 (一)原始點醫學概要 原始點醫學是放空知見,從零開始,一點一滴在患者身上摸索出來的。研發之初,先是重用內熱源,之後歸納出一條脊椎及七處原始點,其後又發現外熱源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套診、療一體同步的原始點保健療法,進而創立以因、緣、果的架構來闡述疾病由來與診療原則的理論,並在臨床實踐中不斷驗證、突破、充實、完善,最後建立起一個醫療、保健與理論高度統一的嶄新醫學體系。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宇宙間萬事萬物都離不開因果定律。例如種子沒有了土壤、陽光、水分、空氣等外在條件的協助,是不能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的。將此種子譬喻為「因」,則外在的土壤、陽光、水分、空氣等條件就是「緣」,長出的果實就是「果」,此即眾所周知的「因、緣和果」的道理。 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經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醫學要解決的是疾病的癥狀,而非處理衰老敗壞所呈現的異常形態與指數。為了釐清疾病之由來及其與異常之關係,可用上述之因,緣和果的理論加以闡明。因緣果本是假設的名詞,彼此相待而生,無絕對性,為方便表述,先設定疾病為果,則因、緣二者之定位即與之相對待而成立。疾病表現為癥狀,其中「症」指不適感,功能紊亂及體力虛弱。「狀」指體表組織受損,而所有「癥狀」不外由身體組織器官運作層面的「體傷」與身體能量層面的「熱能不足」所致,故此二者為因。其中體傷可分他處體傷及本處體傷,它們可直接產生癥狀;熱能不足則可影響體傷,間接導致癥狀。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隨著體傷與熱能不足,身體的變化不是走向疾病就是走向老化。 疾病表現為「症」與「狀」,老化則表現為異常形態與異常指數,總稱異常。故異常亦屬果,是衰老敗壞的現象,雖與疾病同因,但並非疾病本身。緣則統稱所有影響人體熱能與體傷的各種因素,如外傷、勞累、情緒、環境污染等。有些緣可直接造成體傷而產生癥狀;有些緣會消耗熱能、間接導致體傷而產生癥狀。身體為修復體傷以解除癥狀必會加速熱能消耗,故生病後熱能會更加不足。 因要影響果,必須藉助緣;同樣,緣要影響果,也必須通過因的運作。單一的因或單一的緣都不會影響果,必須要因緣具足,果才會改變。切莫在診斷上將緣作因,如把風寒或中暑「緣」當成癥狀的因,而使外緣及內因混淆不清;或倒果為因,如將異常的形態與指數「果」當成癥狀的因,而說一症多因或果生果;或在治療上棄因談緣,不談身體運作卻談葯食、按推有治病功效,而說緣治果;或無疾病,卻將異常當成疾病來治療。

至於處理方法,當從因著手,用諸善緣,以改善熱能、修復體傷。此外要發大心大願,並隨時觀照內心,反省明察,斷諸惡緣。如此則因變果轉,治病不難;否則舍因逐果,禍福難料,惟智者明斷。(二)原始點醫學與古典中、西醫智慧的精髓是一致的 最能代表古典中醫智慧的,是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中的十六個字「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熱能充足、組織器官運作順暢而無體傷,即是「正氣存內」——身體無致病之因,此時雖有病邪之緣,此因彼緣不能和合,故「邪不可干」。反之,病邪之所以能入侵人體而致病,必是熱能不足且有體傷之故。在治療原則上中醫所強調的是「辨證論治,固本培元」,即是通過辨體質之虛實及辨葯食之寒熱,以採取恰當方法扶助正氣,改善人體熱能並使之恢復平衡運作,協助身體達到自我療愈的目的。 代表古典西醫的是西方醫學之父、古希臘的醫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約公元前460——前377)。他有幾句經典名言:一、我們體內的自然力量是真正的治療者(Natural forceswithin us are the true healers of disease.);二、我們每個人體內的自然療愈力是獲得康復的最大力量(The natural healingforce within each of us is the greatest force in gettingwell.);三、知道是什麼樣的人得病比知道一個人得的是什麼病更為重要(It is more important to know what sort of personhas a disease than to know what sort of disease a personhas.)。因此他的醫學思想核心也是基於人體自然療愈力,強調採取有助於人體自然愈復的措施,是「治人」重於「治病」,與以人為本、辨證論治的思想是相通的。 所以,從思想根源上說,古典中、西醫都是內求的、以「身體是因」為中心的醫學。原始點醫學則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切入,通過實證,發現沒有一法、也沒有一葯可以單獨治病,所有的手段都只是助緣,最終都必須內求於身體這個因,即通過改善熱能、修復體傷來激發與提升人體的自愈力,以達到防治疾病、促進健康的目的。這個獨特發現,正與古典中、西醫的智慧不謀而合。尤為可貴的是它的一條脊椎加七處原始點,兼具經絡穴位與阿是穴的長處;以按推原始點並配合溫敷所構成的簡易外治法,有病之時,可快速解除病症,未病之時,並可保健強身,令疾病消弭於無形,使中醫「上工治未病」的保健養生觀念,不再是難以企及的夢想。此外原始點醫學在內外熱源應用上的突破與創新,進一步證明了一切熱象並不表示熱性體質,因而得以將中醫辨證及「一針二灸三用藥」的診治手段進行全面的簡化與改良,形成了效果卓著的非藥物、無侵入性的原始點保健療法。 總之,古典中、西醫強調的人體本有的正氣或自愈力,如果說過去因缺乏有效的操作方法,以致逐漸被醫學界所淡忘,轉而極力外求藥物功效與手術療效,那麼原始點保健療法的誕生,終於可為此提供一套簡易而有效的操作方法來提升正氣、激發自愈力,使身體快速恢復正常運作功能,從而達到保健養生甚至療愈疾病的目的。所以,原始點醫學真正代表了古典中、西醫智慧的精髓,更是對傳統中醫創新性的繼承與發展,也是人類醫學發展由博返約的大膽探索。(三)原始點醫學的特色 任何一門醫學,都必須由醫療、保健與理論三者構成一個有機統一的體系。但醫學發展到今天,尚有諸多不盡理想之處。比如醫學發展的趨勢,偏重於解除癥狀的醫療,卻忽略了改善體力的保健,或人為地割裂醫療與保健,以至二者不但無法緊密配合,反而漸行漸遠。事實上醫療離開保健,醫療將成無根之木,其效不能長久;保健離開醫療,保健則如不實之花,獨力難以解症。又如,醫療中的診斷與治療之間也經常是脫節的,以至於往往身體康健如常,檢查卻有異常;或已病苦不堪,檢查卻屬正常;甚至有病症又檢查出有異常,經服藥、手術使此異常恢復正常了,病症卻未必改善。產生這種矛盾現象的原因,在於儀器檢測異常的形態與指數亦屬果而非因,不會導致其他病症。因此,不論是將異常倒果為因還是當成疾病來治療,都無助於他處體傷所致病症的改善,造成診斷與治療的脫節。還有二者在時間上的脫節,更是從古皆然。這些問題自然也體現在理論與臨床之間的反差,以及不同理論之間的矛盾對立上。原始點醫學的誕生,終於使醫療、保健與理論獲得了高度的統一。 在診斷上,由於有疾病癥狀才有醫學,因此人之健康與否,是以「癥狀之有無」為準,若有癥狀要處理,則須辨因施治,即通過觀察病症的體力變化及其他癥狀的表現,而從體力之強弱及癥狀之輕重,推斷熱能之盛衰、體寒之程度,以便改善熱能、增強體力;從按推病症部位相對應的原始痛點分辨體傷之位置,以便改善他處體傷、解除病症。前者屬內治之保健範疇,後者屬外治之醫療範疇,雖然兩者在治療上必須彼此兼顧,但在診斷上因無熱性體質,故不可從癥狀辨體質之寒熱,也不可從體寒論癥狀之體傷位置。這與中醫內治法之依虛實寒熱進行辯證論治,其實是相通的。因其虛實辯證即是辨體力之強弱以判體寒之程度,其寒熱論治即是辨葯食之藥性以對治體寒;而其外治法從病症及患處推斷他處體傷之位置,而給予針刺、推拿等以對治病症,則與按推原始痛點相類似。由於他處體傷是直接導致病症之因,而針刺、按推等外治法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改善他處體傷、解除病症,所以找出導致病症之他處體傷的位置,是有效診療的關鍵。原始點醫學之所以能夠準確找出他處體傷的位置,是因為它是通過按推患處相對應的原始點部位,且經雙方互動找出痛點來確認的,而非單方判定。這個互動過程既是治療,也是診斷。 在治療上,原始點醫學的特色是「辨因施治,從因解除癥狀」,它以非侵入性的外治法,從他處體傷下手,按推原始痛點以解除病症,並配合溫敷、內治法之溫熱性葯食,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放鬆心情,重視運動與休息等保健措施,協同改善熱能,增強體力,提振身體本有的正氣或自愈力,使身體恢復正常運作。由於外治內治互相配合,體傷體寒兼顧處理,醫療保健相輔相成,保存生命為先,解除癥狀居次,如此辨因施治,故可大幅提升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原始點醫學是「做出來」的,其理論就是在安全、有效、可重複的實證基礎上,總結升華而成的,務求與實踐相一致,亦即說出來的就必須能做到,故能一以貫之,不自相矛盾與對立。簡而言之,原始點醫學是一門簡易而有效、廉價而環保、非藥物又非侵入性的自然醫學。它離相探源,舍果治因,化繁為簡,大愛為心,易學易用,便於普及,不僅可讓民眾很快掌握自己的健康自主權,還可大幅降低資源消耗,減輕環境污染,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凈土、一條活路。(四)原始點醫學之定位 相信人體具足自我修復的潛力,所以崇尚自然,敬畏生命,順應自然,守護生命,是原始點醫學的宗旨;打破門戶的藩籬,融會所有醫學的寶貴遺產,並在實踐中創新,探索具有普遍意義的健康之道,解決人類的所有病苦,再由博返約,使人人都能掌握健康的自主權,是原始點醫學的使命。 原始點醫學所宗奉的是人體與生俱來的免疫力、自愈力,並認為任何的醫療或非醫療手段都不能直接治病,只能作為助緣以激發、提振免疫力、自愈力,使身體恢復正常運作,重獲健康。所以,身體才是健康的主人,要敬畏身體,不可輕易毀傷,醫者及一切的醫療手段都不可越俎代庖,這應是保健與醫療的普遍真理,也是古典中、西醫智慧的精髓。原始點醫學與這一東西方共同的古老智慧是一致的,並將以其特有的外治法使之發揚光大。 原始點醫學強調從因處理,雖不直接治病,卻可達到因變果轉、解除癥狀、治療疾病的目的,所以從處理的結果來看,似屬醫療,但它的診療手段既無侵入性,亦不用藥物,而且只調理體質,不直接治病,完全不涉及醫療行為,故非醫療。反而從它在生活中非常重視適當運動、充分休息及良好心態以改善體力這點來說,更象是保健。這種診療一體、改善體傷與熱能的方法,對癥狀與體力是兼顧的,完全具備了醫療與保健的實質。就醫療而言,其針對疾病癥狀的療效不但具有時效性,更有長效性、根治性,還可以用於心腦之急救及其他急症之處理;就保健而言,因為熱能的改善、體力的增強,不僅具有保健強身、防治疾病的效果,還可達到延緩衰老、增長壽命的目的。所以從其兼具醫療與保健的實質這個立場,稱其為醫學,可謂當之無愧。這種生活化且沒有醫療行為、卻又完全具備醫學實質的新型學科,到底該歸屬於醫療還是保健,甚至是一體貫穿包含更廣的醫學,那就見仁見智、各取所需,由民眾去評判、讓時間來檢驗吧。二、辨因 生命主要靠身體的組織器官運作來維持,而組織器官正常運作需要充足的能量來推動。因此所有疾病不外乎源自兩個層面的問題:身體組織器官運作層面的體傷問題,身體能量層面的熱能不足問題;簡言之,所有疾病癥狀皆因體傷及熱能不足所致。體傷可直接導致癥狀,熱能不足則可通過影響體傷間接導致癥狀。癥狀本身一般不會致命,但癥狀越嚴重表示體傷也越嚴重,身體為修復體傷以解除癥狀必會消耗更多熱能,而嚴重熱能不足可危及生命。反過來,嚴重熱能不足也會使體傷進一步惡化而加重癥狀,陷入惡性循環。所以,體傷嚴重也代表熱能嚴重不足,反之亦然。它們彼此相互影響,共同左右著病情的變化,因此治療疾病必須同時解除體傷及改善熱能。 體傷與熱能不足雖不能割裂對待,但此辨此二者孰為疾病之主因,是辨因的核心。由於體傷表現在癥狀,熱能反應在體力,故主因之辨可從審察三事而定。其一,是否有體力虛弱的病症,如行動遲緩無力、異常疲憊、癱瘓、肌肉萎縮、聲音微弱、面無光澤、肢體冰冷、怕冷、發抖、水腫等之類?其二,病症是否發作頻繁或時間持久?其三,癥狀是否為本處體傷所致?於此三者中只要有一種情況出現,即表明疾病之主因在於熱能不足,處理上應以熱源改善熱能為主,以按推解除體傷為輔;反之,若三者皆否,即表明疾病之主因在於體傷,處理上應以按推解除體傷為主,以熱源改善熱能為輔。故從癥狀之體力變化、發作時間及體傷位置以辨疾病之主因,是決定治療原則的重要診斷方法。 要辨癥狀之體傷位置,須按「症」、「狀」區別對待。「狀」的體表組織受損,不需按推,只需目視,即可確定是否為本處體傷所致。「症」的體傷位置則他處本處皆有可能,須經按推原始痛點後視「症」之改善與否才能判斷---若有改善,則此症與患處無關,而是由原始痛點所致,並稱此原始痛點為他處體傷;若無改善,則此症與原始痛點無關,而是由患處體傷所致,此患處體傷亦稱為本處體傷。可見對於病症而言,是先有按推原始痛點的治療,之後才有辨病症之體傷位置的診斷,因此其過程既是治療,也是診斷。 研判本處體傷所致癥狀的修復時間: (一)一般內外傷,約 1 至 7 天。 (二)嚴重燙傷、毒液灼傷、肌肉腫脹、撕裂,約 10 至 30 天。 (三)肌肉腐爛、壞死,骨折,器官受損,約 1 至 3 個月。而嚴重者,約 3 至 6 個月。若經半年仍未改善,則屬難治之症。 由此可知,治療本處體傷所致之癥狀,其過程亦需診斷。辨明體傷位置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絕大多數病症是由他處體傷所致,而與患處即本處無關。從經絡穴位、到阿是穴、再到原始點,其實都是為了解除他處體傷所致之病症而設的位置;也因為在辨明體傷位置之後,才能決定外熱源的使用原則,此即:屬他處體傷者,溫敷應以原始痛點為主,患處為輔;屬本處體傷者,則反之。因此醫療若不知病症可由他處體傷所致,或者錯認其體傷位置,就會誤入歧途,延誤病情。 辨體傷位置固然是原始點最重要的診斷步驟,但即便舍此環節,而只通過觀察與詢問了解病症的體力變化與其他癥狀的表現,仍可診斷出病情的好壞及癥狀的輕重,以供臨床參考。 病情好轉與惡化的辨別,主要是通過觀察體力變化而定。不言而喻,治病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保命,其次才是解除癥狀。而體力不僅可反映熱能狀況,也是身體免疫力、自愈力的代名詞,更是生命力的象徵。故研判病情或治療疾病,病症的體力改善遠比其他癥狀的改善更為重要,也就是經治療後不論癥狀有無改善,如見體力漸漸充足,則屬好轉現象,最後必可化險為夷,脫離病苦。反之,如癥狀雖減輕甚至消失,但體力卻衰退,則非佳兆,須提防病情突然惡化。因此,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堅持鍛練身體、增強體力,不僅可以延長壽命,於生病時,還可幫助修復體傷、解除癥狀;於未病時,亦可達到保健防病的功效。至於儀器檢測的異常形態與指數則屬果,無法反映熱能與體傷的真實狀況,跟病症的體力變化與其他癥狀的表現無關,故不可在治療上作為從因解除癥狀的依據,也不可在診斷上作為病情好壞輕重的憑證。但若從果下手,治療異常或急性外傷及其他本處體傷所致之癥狀,則可參考。 至於疾病癥狀輕重的辨別,主要是通過觀察癥狀本身而定: (一). 癥狀屬局部且位於四肢,如臀痛、腿痛、膝痛、踝痛、肩痛、臂痛、肘痛、腕痛等,若發作很少、又時間短暫,則屬輕症。 因為病症限於局部且很少發作,表示體傷輕微、影響熱能甚少,且病症在四肢,無危險性,故屬輕症。 (二). 癥狀屬多處且位於頭身,如高燒、怕冷、頭痛,或口瘡、胸悶、咳嗽,或腹痛、便秘等。若發作頻繁、或時間持久,則屬重症。因為癥狀多處且發作頻繁或持久,表示體傷嚴重、影響熱能甚巨,且癥狀又在頭身,有危險性,故屬重症。 (三). 概而言之,疾病癥狀之輕重及介於輕重之間的研判,可從癥狀發作之範圍 (局部或多處 )、部位 (四肢或頭身 ) 及時間(久暫與頻率)與輕症者相比即可。若三項全同,則屬輕症,若其中有二項相同,則屬輕偏重;若僅有一項相同,則屬重偏輕。若三項全部不同,則屬重症。若是重症又體力虛弱,即成重病。 (四).重病之後,若出現頭暈、氣喘、胸悶、倦怠、怕冷等病症反覆發作,甚至每況愈下,且體力越來越弱或急速下降的情況,即表明熱能嚴重耗損、險象已現,雖沒有立即生死之虞,但短期恐難以恢復。面對此種困境,須步步為營,稍一不慎,就會更加惡化,甚至喪命。詳細操作可參考「重病的處理」。 (五)上述病情若已惡化到出現面無光澤、食不下、暴瘦、全身無力、氣息微弱、身體水腫等熱能即將耗盡的命危表徵,仍可以重病方式處理。若又出現喘促不堪、呼吸困難而有立即生死之虞者,仍應先按推上背部原始痛點。若無效,可斷其屬本處體傷所致,故不可急於解症再行按推,而應保命為先,補充熱源、甚至輸氧、輸血、抽水等。如此處理之後,當耐心守候,靜觀其變。 (六)若到了張口吐氣、不見吸氣,眼神獃滯渙散,不能表達,則說明熱能耗盡,體力不支,大限已至,此時不須搶救,只可溫敷讓患者減輕痛苦,保持神志清明。若能根據患者的信仰或習性善加開導,使其放下塵世所有執著,或憶起一生所行善事而心生歡喜,安祥而逝,則是臨終一大助緣。如此即可避免壓胸(CPR)、氣切、插管、電擊等浪費大量金錢,卻徒增患者痛苦的搶救。 三、調因 由於所有疾病癥狀皆因體傷及熱能不足所致,故疾病不論由何種因素(緣)引發,亦不論診斷為何種病名及病因(果),分屬輕症或重病、慢性或急性、內科或外科,其處理方法都是一樣的:按推原始痛點,並用內外熱源溫之。內熱源包括溫熱性飲食、溫熱性中藥;外熱源包括太陽光、溫灸、溫敷袋、電熱毯、電熱器、電熱吹風機、遠紅外線、暖貼、姜粉、姜粉泥、鮮姜泥、溫薑湯、溫薑汁(鮮姜榨汁加溫)等。此論亦適用於許多動物。 急性病如葯食中毒、毒物、毒氣及細菌病毒所傷,燙傷,腦震蕩,腦中風,心臟病發,急性腹痛(腸沾黏、梗阻,結石,盲腸炎等炎症),胎死腹中……可從因解除癥狀,以原始點方法處理。如果只知病名如高山症、糖尿病、高血壓、不孕、血癌……而不知如何下手,不論其病是易治或難治,可從病症部位找出相對應之原始痛點處理,並用內外熱源溫之,以達到治病的效果;若無病症,可從一條脊椎及七處原始痛點處理,並用內外熱源溫之,以達到治未病的目的。癥狀若屬本處體傷所致,即使可以從果治療,但為慎重起見,最好先從因下手,即通過重用內外熱源,並配合運動、充分休息及調整心態,以改善體力,亦可按推原始點,間接幫助本處體傷的修復。如此從因間接解除癥狀若無效,再從果解除癥狀也不遲。 癥狀若由急性外傷引起,如脫臼、斷肢、粉碎性骨折、異物刺傷、大量出血等,且需特殊方式診治,除脫臼由中醫外,其餘皆可直接由西醫治療。 由上可知,除急性外傷引起的特殊癥狀及從因處理無效的本處體傷所致之疾病可由西醫治療外,其餘各種疾病癥狀皆適合以原始點醫學處理,此治療範疇與中醫極為一致,與西醫則有差別。 西醫擅長治療急性外傷,也能治療本處體傷所致之疾病,但它卻「老」「病」不分、將身體老化的異常當成疾病,無端地使病人變多。此外西醫也無他處體傷與熱能概念,故對於他處體傷所致之病症與嚴重熱能不足間接所致之體力虛弱及組織受損,即使從果治療或可改善,卻難治癒。此類疾病須從因下手,按推原始痛點,並用內外熱源溫之,才易根治。 四、論果 果指疾病癥狀以及異常的形態與指數,其因皆由體傷與熱能不足所致。至於西醫病名及病因,不過是據果的不同特徵加以命名,已含在果中,不再另列。 有疾病必有癥狀,癥狀可感可見,是疾病之具體表徵,而疾病則是所有癥狀的抽象代名詞。癥狀可再細分為症與狀,其中「症」指不適感,包括功能紊亂及體力虛弱。「狀」指體表組織受損,而症與狀同異常一樣,都不會產生其他癥狀。 歷來的習慣,不論是症或狀,都一概統稱為癥狀,但二者常有不同的體傷來源。至於身體的異常,則指目視手觸可辨、但還未達到組織受損程度的非正常形態,以及儀器檢測出來的偏離正常的形態與指數。它們既非症也非狀,也不會導致其他癥狀,故非疾病亦與疾病無因果關係。 癥狀: 多屬他處體傷所致「症」的不適感如疼痛、酸、麻、癢、脹、悶、刺、暈、口苦、灼熱、潮熱、下墜感……;或屬他處或屬本處體傷所致「症」的功能紊亂,其不適感的表現更具體如失眠、煩躁、食不下、發燒、氣喘、多汗、流鼻涕、近視、耳鳴、耳聾、耳流膿、口眼歪斜、咳嗽、嘔吐、腹瀉、便秘、小便困難、白帶、抽筋、扳機指……;多屬本處體傷所致「症」的體力虛弱,可顯示出生命的脆弱或歸屬如行動遲緩無力、異常疲憊、癱瘓、肌肉萎縮、聲音微弱、面無光澤、肢體冰冷、怕冷、發抖、水腫等之類。「症」的體傷位置分類僅供參考,並不絕對。其準確位置還必須經按推原始痛點後,視病症改善與否,才能確認為他處或本處,絕不能單憑感覺或目視。屬本處體傷所致「狀」的體表組織受損,主要包括傷口及皮膚病如外傷腫脹、破皮、出血、目赤、口瘡、疔瘡、潰爛、燙傷、化學毒液灼傷、青春痘、牛皮癬、乾癬、紅疹、褥瘡······。這裡將「症」與「狀」分開,除了有助於辨別二者的體傷位置,另一目的即是為了指出「狀」消失後,「症」未必能解除;反過來,「症」解除後,「狀」也未必會消失。譬如腫痛,常見有腫消而痛仍在,或痛消而腫依舊的現象,即可證明「症」與「狀」可由不同體傷所致,其間並無因果關係。 異常: 目視手觸可辨身體的異常如發白、面皺、駝背、高低肩、長短腿、筋結、筋粗、筋沾黏、筋緊繃、骨移位······。 儀器檢測體內的異常形態如癌腫瘤、子宮肌瘤、纖維瘤、息肉、脾腫大、腎萎縮、腦萎縮、肝硬化、肺纖維化、心血管堵塞、心肌梗塞、腦梗塞、腦溢血、潰瘍、發炎、沾黏、骨刺、骨頭壞死、關節變形、脊椎側彎、椎間盤突出、各種結石……;身體的異常指數如異常的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癌指數、肝指數、腎指數、膽固醇……。由於有疾病癥狀才有醫學,因此人之健康與否是以「癥狀之有無」為準,而所有身體的異常既不是「症」的不適感及體力虛弱與「狀」的體表組織受損,也不能反應熱能與體傷的真實狀況,跟判斷健康與否的診斷及從因解除癥狀的治療無關,故不必再細究其中儀器檢測體內的異常形態有無狀的組織受損。 通過儀器檢測發現異常,往往須忍飢挨餓空腹進行,甚至還須忍受象麻醉劑、內視鏡、放射線、抽脊髓、穿刺、切片……所帶來的不適與風險。殊不知付出這麼多代價,查出的異常不僅不是疾病之因,也不是疾病本身。 醫學中的一大誤區,就是將異常當成疾病之因或疾病本身。異常不是疾病之因有兩個理由,首先,是因為他們與疾病一樣,皆由體傷與熱能不足所致,屬果而非因。可是果不生果,意即所有異常都不會產生任何癥狀,所以就象發白不會生出頭痛、頭暈,面皺不會生出膚癢、潰爛一樣,闌尾炎也不會生出腹膜炎,胃潰瘍或腸沾黏也不會生出腹痛、腹脹,肝硬化也不會生出腹水,肺纖維化也不會生出咳嗽、氣喘,糖尿病也不會生出眼睛瞎,高血壓也不會生出腦中風,腦溢血或腦梗塞也不會生出昏迷、偏癱、口眼歪斜,心血管堵塞也不會生出胸悶、胸痛、心悸,心肌梗塞也不會生出昏迷、猝死,癌腫瘤也不會生出倦怠、暴瘦、疼痛,更不會導至死亡。若是果可以生果,則如同不需父母,孩子本身就可生出弟妹來;一顆蘋果也可以生出同一樹上的其他蘋果,甚至香蕉、葡萄來,這豈不是天下大亂?因此,將異常當成疾病之因,即「果生果」的觀點,本質上是「倒果為因」,是不能成立的。 其次,所有癥狀皆由體傷直接導致,即體傷這一種因可導致多種癥狀之果,例如頭部體傷可導致頭痛、眼乾、鼻塞、耳鳴、牙痛、面麻等所有頭面部病症,也就是「一因多症」。但是,將異常作為疾病之因,就是認為一種癥狀可由多種異常所致,如認為痛症可由異常形態如腫瘤、骨刺、椎間盤突出、結石、潰瘍、沾黏、發炎等,或異常指數如高尿酸、高血糖等引起,也就是「一症多因」,則於理不通。這正如一個母親(因)可生出很多孩子(果),而一個孩子(果)不可能會有很多生身母親(因),所以,認為一種癥狀可由多種異常所致的「一症多因」也不能成立。 至於異常不是疾病的理由,是因為異常既不是疾病「症」的不適感及體力虛弱,也不是「狀」的體表組織受損,而是自然規律所呈現的衰老敗壞現象。且隨著體傷與熱能不足的惡化,身體會加速老化敗壞,出現更多的異常。那麼通過補充熱能、改善體傷,這些異常是否都會恢復「正常」?這並不一定。因為身體隨時受到饑飽、動靜、情緒、環境以及疾病等眾多因素的影響,衰老敗壞程度各個不同,即使同屬一個年齡層仍會有個體的差異。這些差異,無論如何努力改善,有些仍會超出正常標準,而被視為異常,但這些異常卻非疾病本身。 正因為異常既不是疾病之因,也不是疾病本身,異常與疾病之間無因果關係,所以儀器檢測出來的異常不能反映健康的真實狀況。這就是常見身體有病、檢測結果卻正常,身體無病、檢測結果卻異常的原因。明了此理,就不必削足適履,刻意要逃避老化敗壞所帶來的異常,而去追求儀器檢測的所謂人為「正常」標準。只有當其中的異常形態已影響到生活作息,從因治療無效的情形下,才可從果下手,治療此異常形態。 總之,異常只是衰老敗壞的現象,它們既不是導致疾病癥狀的「因」也不是疾病本身。醫學要解決的是疾病而非異常,如果為了解除癥狀或檢測正常,卻將異常當成治療對象,它就犯了「倒果為因而說一症多因或果生果」與「將異常當成疾病」的過失,如此不僅違反了自然規律,而且超出了醫學範疇。五、腦中風、癲癇及心臟病之急救 卒倒之症,多屬他處體傷所致,但仍須經按推原始點後,視病症之改善與否,才可做最後確認。其病主要分為腦中風、癲癇及心臟病等。 腦中風發作會口眼歪斜、偏癱無力;癲癇則咬牙切齒、抽搐有力,兩者皆按推頭部原始點約 2 到 3 分鐘。心臟病發則面無表情,甚至心跳呼吸驟停(以手探測鼻孔氣息及頸、腕動脈脈搏),應按推上背部原始點,先左側,後右側,共約1到 2 分鐘。急救主要是保命,其次才是解症,因此按推一定要溫和適度,否則力量太重或時間太久,都會消耗更多熱能而危及生命。也就是只要病症減輕或時間一到,即可停止按推,並立即溫敷,與此同時,還要保持環境安靜,空氣流通,周遭溫度應以溫暖舒服為宜,太冷或太熱都會消耗熱能。

六、癌腫瘤 每個人都有癌細胞,這已是公認的常識。癌細胞既然本有,未被檢查出,又有何喜?既然本有,被檢查出了,又有何懼?既然本有,為何還要檢查?如果說癌細胞是要命的,又是本來具有,那我們又是如何活過來的?可見生死與癌細胞的有無無關。 那麼是不是癌細胞聚生成癌腫瘤之後,就會威脅到生命?如果會,為何很多人有癌腫瘤卻至死都不發病?既然都不發病,怎麼還會死人?可見生死與癌腫瘤的有無無關。如果不死是因癌腫瘤長得不夠大,可是有些人癌腫瘤都長到二、三十公分大了,為什麼還活著?而且也沒有證據說要長到多大,就必然會死,可見生死與癌腫瘤大小無關。如果不死是因癌腫瘤長得不夠多,可是很多人體檢時癌腫瘤已轉移多處,為什麼還活著?而且也沒有證據說轉移範圍要多大,就必然會死,可見生死與癌腫瘤多寡無關。如果不死是因癌指數不夠高,可是有人癌指數已上萬,為什麼還活著?而且也沒有證據說指數要多高,就必然會死,可見生死與癌指數高低無關。其實癌腫瘤與癌指數跟發白、面皺一樣同屬異常之果,並與其他所有異常之果一樣,皆因體傷及熱能不足所致,也都是伴隨著生命衰老敗壞過程中,自然會產生的現象,而非疾病的癥狀,不可視同疾病對待。它們頂多就是提醒我們體內代謝變差了,生活習慣該改變罷了,並非絕症。所以,沒有人是死於癌腫瘤或癌指數,就象沒有人是死於發白、面皺一樣,最後皆因熱能耗盡、體力不支、器官衰竭才走的。不幸的是,癌腫瘤卻不斷地被誇大丑化成致命惡疾,甚至有些醫師會用此來威脅、恐嚇病人:如果你不接受手術或化療,癌腫瘤會迅速惡化,最多只能活幾年、幾個月甚至幾天等云云,讓病人嚇得半死,每天活在死亡的陰影下。這哪是找回健康的開始,根本就是惡夢的開始。 目前癌腫瘤的診斷與治療所用的斷層掃描、穿刺、切片、手術、化療、放療、電療等方法全都是破壞性的。比如,一次斷層掃描的輻射量視不同部位,約略等於100 到400 張X 光片。穿刺、切片檢查又在傷口補上一刀,讓癌腫瘤進一步惡化。而手術、化療、放療的破壞性、殺傷力更大,會使患者的熱能嚴重消耗,體力瞬間變差,甚至讓器官衰竭、死亡加速。即使僥倖挺過來,因身體已遭嚴重破壞,若不努力改變生活方式以提升熱能、修復體傷,癌腫瘤很快就會複發、擴散。這與把冰塊敲碎,冰塊暫時不見了,但溫度不變,仍會結冰,是同一道理。可見治病是要從因下手,不是從果下手。可惜的是,如同火警,警報器響了,我們的醫學不是去滅火,而是把警報器敲壞,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癌腫瘤不過就是一個訊號,如警報器一樣,是不該被處理的,處理反而是災難的開始。何況只要有生命就會有癌,而癌從細胞到腫瘤,就象有頭就會有發、發會從黑到白一樣,是難以避免的,也是生命過程中不可切割的一部分。白髮既然無須除掉,對癌腫瘤又何必痛下殺手,而苦了自己呢?而且殺了又長,長了又殺,如此反覆地重創身體後,只會死得更快。 因此,要延長生命,就要善待癌腫瘤。而善待癌腫瘤的方式,不是用刀割除、用藥毒殺,治到奄奄一息,痛不欲生,也不是不要進補,想將它餓死,而是要在生活中落實溫熱性飲食、適當運動、充分休息及良好心態等保健方法,積極地把體力調整好,使自己活得有幹勁、有動力,這樣生命才有保障。須知生死與癌腫瘤的有無、大小、多寡及癌指數的高低無關,而是跟體力有關。所以研判病情好壞,不須參考癌腫瘤的變化或癌指數的高低,只須參考體力的變化即可,也就是當體力轉佳,即表示將轉危為安,步向坦途;當體力轉弱,則表示在趨向惡化,步入險境。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為體力有無好轉,自己最清楚。若有癥狀要明白這是體傷而非腫瘤所致,可用原始點方法處理。 總之,癌腫瘤只是衰老敗壞的異常形態,並非「症」的不適感及體力虛弱或「狀」的體表組織受損,不能稱為疾病;且其屬果而非因,不會導致其他癥狀。所以,不可將癌腫瘤當成治療對象及診斷依據,否則就超出了醫學範疇。其餘異常之果,亦作如是觀。 七、重病的處理 重症且體力虛弱,稱為重病。重病處理一般應先熱源、後按推,以改善熱能不足為主,解除體傷為輔。 (一)、體傷的處理:熱源使用後,按推手法須精準、輕巧,必要時甚至只能緩慢輕柔地處理,雖然處理也允許力量稍大或時間超過,但要謹慎。遇疾病癥狀一有改善或病症惡化體力變差,都要停止操作,以避免過度消耗熱能。在患者體力能承受的情形下,一天按推兩次,特殊個案可增加,並且必須配合內外熱源。總之,處理要以患者能承受、不過度消耗其體力、而病症又能獲得改善為最高原則,而非越重、越久、越多次就越好。 (二)、熱能不足的處理: 要保持室內溫暖舒服安靜及空氣流通。外內熱源使用,皆應以患者能接受吸收、感覺溫暖舒服並能改善體力為最高原則,隨宜調節,而非外熱源越久越熱、內熱源越多越濃就越好,且須配合原始點按推、運動、休息及好心情,熱源才較易被吸收。 1. 外熱源: 紅豆袋、電熱毯、暖貼、姜膏等常用於無創口的情況。姜粉、艾灸等常用於小創口,但小創口若腐爛流膿,其中姜粉則可改用鮮姜泥。鮮姜泥、遠紅外線等常用於大創口。至於溫薑湯或溫薑汁則不論有無創口皆適用。重病溫敷多以大面積,但如背紅豆袋太熱或太重,亦可改以暖貼局部溫敷。若天氣悶熱,可用空調降溫後再溫敷。至於溫敷時間最長可達24小時。以上所述,僅供參考,無絕對性,只要患者感覺溫暖舒服即可。 2. 內熱源: 主要包括薑湯、姜粉及溫熱性飲食。 (1) 薑湯與姜粉 薑湯是鮮薑片或乾薑片熬煮而成,重點在姜的質量必須嚴格篩選。雖然用乾薑片熬煮其藥性勝過鮮薑片,但法無定法,不論用何種材料,以及用量、濃度等,都要考慮個體差異,在上述熱源使用原則指導下靈活運用。服用方法是少量多次、小口溫熱吞服,以使熱源的補充源源不斷。如果緊急或不方便熬煮薑湯,也可用姜粉。但因姜粉不易消化,且可能含重金屬,長期服用,必須審慎。 雖無定法,但依病情,在患者能接受吸收的前提下, 針對成人每日姜的用量,提供下表供參考:

用量要由少漸增,見效即止,雖低於常規用量亦可,其後增減則視病情需要而定。重病患者只有在經過按推、溫敷、溫熱性飲食、運動、休息、調心的全面配合病情仍無改善,但還能吸收的前提下才允許超出常規用量。遇情況緊急不得已要超限時,必須更加審慎。雖然用姜允許超量超限但不可長期為之,必須在病情改善且穩定後,逐步調回常規用量。重病患者若不願服食濃薑湯、姜粉,或服後吸收不良而出現癥狀,宜減量減淡,改以重症患者的用量甚至更少;亦可姜加西洋參、白曬參、紅參等,或加少量甘草、龍眼乾、紅糖等,加一種即可,或改服紅參湯,以減弱內熱源之藥性,並改善口感。總之,內熱源用量之多寡及其藥性之強弱,皆應以患者能接受吸收、感覺溫暖舒服為最高原則。 須再三強調的是,濃薑湯與濃參湯主要是生病時用來加強日常飲食的熱源,以供身體之急需。當身體完全康復後,所需熱源只須從合理飲食中攝取,並加強運動即可。若要當作保健長期服用,則宜改為淡薑湯,或淡參湯,或淡姜參湯。 (2) 溫熱性飲食 重病患者的飲食重點,不限定在溫熱性食材,而是要讓任何食材都成為美味可口的溫熱性食物。首先煮菜要在少油、少鹽、少糖、少加工品的情況下,善用溫熱性調味料,如姜、辣椒、胡椒、花椒、咖哩等,並且須煮熟,必要時甚至須煮爛,趁熱服用。服用時要細嚼慢咽,不宜太飽,不須配湯。裹腹宜多吃麵食及堅果。 (三)、適量運動:對重病患者上述按推及熱源使用,若無身(運動)、心(情緒、觀念)配合,終將失敗。初期運動量以患者體力能承受為宜,過量反而容易受傷,因此無須強求,量力而為,緩慢增加。運動方式有拉筋、柔軟操、太極拳、瑜珈、 拜佛、爬山、爬樓梯、伏地挺身(俯卧撐)等,以能緩和、持久、攝心為首選,不宜劇烈,並可選幾樣使全身均衡運動到。室外運動宜避免太冷或太熱。易出汗、怕冷者,頸及身體前後可塞毛巾,既可保暖,濕後又方便取出,常保身體及衣物乾爽。總之重病患者日常應以運動及休息為主,放鬆身體,緩慢調息,隨時動動,不可過累,累了就睡,但亦不宜久躺久坐,一定要腳踏實地地去落實。等熱能漸充,體力轉佳,體傷改善,各種癥狀如冒虛汗、吃不下、氣喘、水腫、頭暈、潰爛......自然都可改善。 (四)、充分休息:不可勞累,但亦不宜長卧久坐而不動。不可熬夜,宜早睡,睡到自然醒,醒後勿賴床,並杜絕房事。 (五)、良好心態:重病患者,情緒容易低落,對疾病會有恐懼、壓力,又急求病好。心情在如此緊繃下,會耗掉原本就不足的熱能,反而更傷身體。要保持內心平靜,就要深信因果,了解疾病是因為體傷及熱能不足所產生的果,只是訊號,不須在意,徹底放下對疾病擔心害怕的念頭。就算遇到各種惡疾,仍要堅信惟有從因下手,才是根本解決之道。若使用原始點方法處理後癥狀仍在,甚至加重,且體力也在衰退,宜反省按推、內外熱源或運動是否做不到位?情緒是否起伏太大?以便及時修正偏差,否則貪快而用寒涼性葯食或手術,一不小心就會嚴重透支熱能而危及生命。患者更應開闊心胸,澄清思慮,常懷喜悅、感恩、包容的心,避免大的情緒波動,亦不可亂想、自成心結。家人宜隨時觀察、開導、鼓勵。若有宗教信仰,能與人為善、樂於助人則更好。 最後,患者雖不須在意病情,但亦不可因病情改善而掉以輕心。重病患者康復後,體質較常人脆弱,故飲食起居不可驟然恢復常態,仍須按照上述各項原則進行保健,尤應避免寒涼與勞累,謹防複發。在此基礎上,要特別加強運動,放鬆心情,從根本上增強體質,以逐漸擺脫對熱源、尤其是濃薑湯的依賴。 八、談緣 保健、治病的目的是為了健康長壽。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考慮緣對因的影響。其中經恰當運用而能改善體力、解除癥狀者,稱為保健治病之緣;反之,受其影響後會損傷體力、造成癥狀者,則稱為傷身致病之緣。但緣的作用,並無絕對性,所以如果使用不當,本來是保健治病之緣,也會變成傷身致病之緣。比如內外熱源,雖可改善熱能,但過度了,反而會消耗熱能;又如按推與運動,雖可使組織器官運作順暢,但過度了,反而會造成體傷。故任何保健治病之緣,不論從因或從果處理,皆需適度,亦即必須在身體能夠承受的範圍內,才能解除癥狀,延長壽命;否則,再好的措施,如超出身體負荷,就變成傷身致病之緣而適得其反了。 (一)傷身致病之緣:錯誤觀念、缺乏運動、壓力、生氣、熬夜、勞累、外感風寒、中暑、葯食過量或過冷或不潔變質、手術不當、外傷、燙傷、環境污染、化學毒液、毒氣(如化學廢氣、煤氣、沼氣、天然氣等)、毒物(如毒蛇、毒蜘蛛、虎頭蜂、蜈蚣、毒蠍、毒蚊等各類毒蟲及有毒植物)及各類細菌、病毒等等。以上傷身致病之緣或可直接造成體傷,或會使熱能更缺影響體傷,進而產生癥狀,故須盡量避免。 若已造成傷害,則處理方法都是一樣的,必須按推與熱源兼顧。其中較危急者如燙傷、食物中毒、化學毒液、毒氣、毒物及少數特殊細菌、病毒等所傷,則會立即造成嚴重體傷而產生癥狀。這時為了修復體傷,熱能會瞬間大量消耗,若頭部及上背部原本就有體傷,則會進一步惡化,甚至導致昏厥等危急病情。處理此類急症應加強內外熱源,以保命為主;適度按推原始痛點,以解症為輔。惟此二者皆應以患者能承受為宜,如果熱源太多、太熱或按推太重、太久,反而會進一步透支熱能,加重體傷,甚至危及生命,不可不慎。 (二)保健治病之緣: 正確觀念、良好心態、適量運動、適當休息、善用熱源、正確按推原始點……以上諸緣,都必須在生活中一一落實,才可以改善熱能,修復體傷,並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三)注意事項:1、虛弱者漱洗應避免使用冷水,可用姜粉刷牙,溫薑湯漱口。2、上肢痛應避免握拳出力,下肢痛應避免久坐,腰背痛應避免彎腰、持重,關節痛應避免轉向痛側。3、保護好環境資源,使我們吃的食物、喝的水源、呼吸的空氣不再遭受污染,一切回歸自然,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凈土。

九、原始點、原始痛點、身體與體傷 原始點是經臨床實證的病症起源處,它們位於身體一系列固定部位,各涵蓋特定區域共同作用於全身。在這些部位找到較痛的點,稱為原始痛點。按推此痛點,若有病症,則可分辨其體傷是屬於他處還是本處,並可改善其中他處體傷所致之病症;若無病症,亦可防患於未然。所以原始點也是診斷、治療與保健合一的大開關。 身體是由熱能及各種組織、器官組合而成,且需緣如空氣、食物、水等才能產生作用。組織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筋、血管、血液、神經、骨頭等等,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腎、小腸、膽、胃、大腸、膀胱、子宮、乳房、眼、耳、鼻、腦等等。所有這些組織與器官相輔相成,在熱能的推動及眾緣的輔助下,共同維持著這個生命體。當這種相互依存、協同運作的關係受到致病之緣的破壞,即形成體傷而導致癥狀。可見癥狀是由熱能及各種組織與器官運作失調形成的體傷所導致的,雖然與單一組織或單一器官有關,但任何的單一組織或單一器官即使有異常,都無法單獨運作形成體傷而導致癥狀。 舉例來說,身體疼痛與神經傳導有關。而要維持神經的傳導功能,不僅神經須有血液滋潤,血管、肌肉等組織也要加入運作。但即便如此,如果心臟不跳,神經仍不能傳導。以此類推,可知還要有各種器官的參與。此外,要是沒有足夠的熱能維持組織器官的運作,也是不行的。可見痛感的產生,牽涉到整體的運作,這就是為什麼按推原始痛點可以激發體內熱能及各種組織器官的運作,使其所影響的區域增強自愈力及修復力,從而達到解症的目的,此與中醫阿是穴療效之所以顯著的原理是相通的,並與針刺穴位產生針感獲得療效亦相彷彿。所以為了解除他處體傷所致之病症,必須顧及全身的運作,不能只從單一組織或單一器官的異常下手。 至於病症所對應的原始痛點不一定只有一點,而是常有多點出現。這些痛點都要按推,以激發體內更強烈的運作來修復他處體傷。雖然具體痛點位置常會有所變動,但一般都不會超出原始點部位。由於原始痛點所影響的區域範圍非常明確,因此只要在此區域範圍內的病症是他處體傷所致,經按推原始痛點後都會改善;但一旦離開此區域範圍,其影響力就會隨距離而遞減,直至消失。 因此,原始點大多緊鄰其影響區域上方的骨旁處,以利於傳導,且距離患處很近,有利於解症,故能於此位置,不論已病或未病,經找出痛點按推,其過程不僅可以快速診斷出病症的體傷位置,還可以達到治病與防病的目的,所以原始點不但是病症的起源處,也是診斷、治療與保健合一的大開關。 十、論經絡、阿是穴及原始點 經絡學說是中醫重要的理論基礎,更是中醫外治法的理論核心,兩千多年的實踐也證明是有效的,不僅為中華民族的生息繁衍作出了重大貢獻,如今更傳播到世界各地,繼續為全人類的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經絡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異於經絡思維的阿是穴與原始點,而它們是否有可能補足經絡的不足呢? 經絡的不足,早在唐朝時的藥王孫思邈就注意到了。有一次,他用十四經的穴位治療一患者的腿痛,經半月,無效。於是他嘗試避開患處一分一寸地在其病腿上掐試,另尋經絡外的壓痛點,然後下針,方才見效。但次日痛點位置卻變了,傳說是在七天中變換了五個位置,才告治癒。「阿是穴」即是因壓痛而得名,孫思邈認為它比經絡穴位更為有效。由此看來,阿是穴療效之所以更勝經絡穴位,是因阿是穴屬患處外的壓痛點,且不被固定位置所限,並通過雙方互動而確立,這與經絡穴位的位置固定、單方推斷、且無須確認是否為壓痛點,正好相反。 從阿是穴的發現來推斷,經絡穴位也應是古人在實踐中歸納出來的位置,其目的也都是為了解除他處體傷所致之病症;但如認為其背後有實有的循行路線,縱橫交錯,周遍全身,然後循經而取固定穴位,那就形同刻舟求劍了。阿是穴正是突破了這種思維,所以效驗勝過經絡穴位,既可說是對經絡的發展,也可說是對經絡的顛覆。阿是穴這種跳脫經絡的創新思維,在原始點的應用中也可以得到印證。以手臂為例,經絡是由手三陰、手三陽六條貫穿分管;原始點則是由肩部、肘部兩處分別涵蓋全部上臂與下臂,完全不需要區分路線。換言之,原始點的作用模式與經絡的單線式傳導不同,它是立體式成片區的,如石投於水,水波必往外全面擴散,而非單線進行,因此不需要循行路線的假定,也就不存在循經取穴的問題。 那麼原始點繼阿是穴之後,又有什麼新貢獻呢?這可以從與經絡穴位及阿是穴的比較中得到答案。首先,三者都只是代表位置,但在分布上,原始點只分成一條脊椎及七處,至為簡要;經絡則分成十二正經、任督二脈及絡脈等,並在這些經絡路線上分布著三、四百個穴位;阿是穴則無固定位置。其次在診斷與治療的應用上,原始點經按推其痛點不僅可分辨病症之體傷位置,還可解除他處體傷所致之病症。經絡穴位及阿是穴則無此診療合一的方法。此外,原始點可處理其涵蓋範圍內的所有他處體傷所致之病症;經絡穴位則須選配多個固定但常屬不同經絡的穴位以處理他處體傷所致之病症;阿是穴雖然處理他處體傷所致之病症功效顯著,卻因位置不定,又無固定範圍可尋,故難以應用。最重要的是,原始痛點亦屬壓痛點,且須避開患處,經按推確認、雙方互動才能成立,所以療效顯著,這類似於阿是穴而不同於經絡穴位;但它又有固定範圍,此則類似於經絡穴位而不同於阿是穴。原始痛點的這些特性,不但解決了經絡穴位繁多,且因單方認定、位置固定及配穴複雜,以致療效不定的問題,同時也突破了阿是穴似大海撈針,以致千年來無法應用於臨床的困境,並將診斷、治療與保健融合為一,易學易用,極大簡化了診療過程。所以原始點的發現,是繼阿是穴的創新思維之後,再一次為中醫、為醫學開創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面。 十一、論熱能與寒涼傷人 體力是身體維持其恆溫環境與組織器官運作以及免疫力、自愈力與活動力等各種生命功能有效發揮作用的體能總稱,而熱能是維持體力的能量。熱能作用與組織器官運作兩者之間,是互相依存、協同進行的關係。在此情形下,熱能的改善及消耗,必然是一體兩面,同時發生,而不能孤立看待。比如,雖然維持身體恆溫及組織器官運作會消耗熱能,但身體也正因此才能把吃進去的無論是溫熱性還是寒涼性葯食,經組織器官吸收後,轉化成能夠提供身體使用的熱能。又如,溫敷與溫熱性葯食雖可改善熱能,但在其吸收轉化的過程中,卻需要消耗熱能。再如,按推與運動可使組織器官運作順暢,增強對葯食的吸收轉化,以改善熱能,但其本身也會消耗熱能。正因為溫敷與溫熱性葯食的吸收轉化,以及按推與運動的進行過程都會消耗熱能,所以必須在身體能夠承受的範圍內妥善調配、靈活運用,才有助於各種生命功能的有效發揮。 身體隨時都在運作變化,而任何運作變化都會消耗熱能,生病時消耗更多,體質會趨向更寒,故體內的熱能只會不足,不會過多,因此可說根本不存在熱性體質。既然無熱性體質,那麼據以判定熱性體質的一切熱象,如怕熱、口破、喜冷飲等,或寒熱交雜體質的一切表象,如虛(寒)火、上熱下寒、表熱里寒等,只要外治手法及內外熱源到位,體傷改善,即可化解。因此,不可誤認為真有熱性或寒熱交雜的體質。基於這個事實,原始點的辨因就變得很簡單,僅須從體力之強弱或癥狀之輕重,辨體寒之程度即可。 要將辨因施治做好,其實也很容易,只要隨時注意身體的變化,一有癥狀,立即補充內外熱源以改善熱能不足,並且按推原始痛點以解除他處體傷。但有些體傷會造成患者感覺錯亂,而出現假熱之癥狀,如怕熱、灼熱感、腫痛、乾癬、發燒、潮熱、口苦等。以上種種熱象之癥狀,即使有輕重之分,究其原因皆由體傷、體寒所致,所以在處理上不但不可冰敷及服寒涼性葯食,還須在按推原始痛點後溫敷及服溫熱性葯食。 至於寒涼性西藥如點滴、疫苗、抗生素、消炎止痛藥、退燒藥、類固醇……以及寒涼性中藥、生機飲食等,在被吸收轉化的過程中,必然會比溫熱性葯食消耗更多熱能。既然如此,為什麼有人服食後一開始也會有輕安、舒適的感覺,甚至一段時日後癥狀也會消失呢?這是由於這部分人體力還好,身體的熱能尚足以消化吸收寒涼性葯食而直接抑制癥狀,甚至使疾病痊癒;但對虛弱者,寒涼性葯食不但不能被身體吸收運作以抑制癥狀,反而因其透支熱能加重體傷,導致癥狀反覆拖延,甚至誘發其他疾病。然而,儘管最後使病因改善、疾病痊癒的,其實是靠自身熱能作用及組織器官運作的修復,但這卻讓病人及醫師誤以為是這些寒涼性葯食的功效。有人因此長期服用,而忽略了背後熱能的下降、體力的衰退,直到疾病開始惡化,仍執著於最初的感覺。如此顛倒,必陷危殆。 體內熱能是維持生命的主要因素。試看人之將死,皆因熱能耗盡,體力不支,器官衰竭所致。但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也是生命必經過程,在這個老化病發的敗壞過程中,體內熱能會隨著年長體衰而越來越弱,故醫療與保健,做得再好,都不能違反這樣的自然法則,使人不老、不病、不死,能做到的頂多就是解除癥狀,延長壽命罷了。因此要健康長壽,縱使無法改變熱能趨弱的事實,起碼也要延緩其衰減的速度。故日常起居及葯食一定要避免寒涼的侵害,同時要重視熱源的補充,加強運動,適當休息,並隨時放鬆身心才行。

十二、醫療與保健 (一)概念界定 醫學是為了解決疾病及延長壽命。而欲達此目的,既要解除癥狀,又要改善體力。解除癥狀稱為醫療,改善體力稱為保健。所以,完善的醫學必須包括醫療與保健,二者缺一不可。 醫療主要是通過影響組織器官運作來改善癥狀,以達到治病功效,所以是治已病;出於解除病苦的急迫性,所以要求醫療必須具有時效性。醫療包括診斷與治療兩部分,而其治療方式可分為內治法與外治法,此二者都必須在診斷的指導下才可進行。其中內治法是根據辨病的診斷結果配與西藥,並用口服、注射、點滴等方式將藥物送入體內,來改變組織器官運作以達到從果解除癥狀的目的;外治法則是根據癥狀或異常形態來判斷他處體傷或患處的位置,然後用按推、刮痧、復健、牽引等非侵入性方法,或針刺、手術等侵入性方法,從因處理他處體傷以解除病症,或從果處理患處以解除癥狀。外治直接處理他處體傷或患處,內治則否,此為二者之根本差別。 保健主要是通過影響熱能作用來改善體力,以增強免疫力、自愈力,使虛弱的體力或受損的組織得以恢復,從而達到預防及間接療愈疾病的目的,所以是治未病,也是醫療不可或缺的輔助。保健方式亦可分為內治法、外治法及其他。其中內治與外治主要是靠葯食之內熱源與溫敷之外熱源,並須結合診斷,才可達到改善熱能、增強體力的目的。其他方法包括健身運動如太極拳、拉筋、跑步等,充分休息如避免勞累、避免熬夜等,心態調整如情緒管理、心理輔導、打坐、懺悔等。除溫敷外,所有保健方式既不具體針對某種疾病癥狀,也不直接處理他處體傷或患處,而是通過全面增強體力以期延年益壽,甚或間接改善乃至療愈疾病。由於保健可以改善體力,但不直接治病,因此若要達到因變果轉、間接治病的目的,則須持之以恆,日久方顯其效。 (二)內治法 在內治法中,葯食對身體的影響有兩種要素:藥性與成分(此處藥性僅指葯食之寒涼平溫熱之特性,並從其對人體熱能的影響角度來界定)。此二者皆影響熱能作用與組織器官運作,但藥性以影響熱能作用、改善體力為主,屬於保健;成分以影響組織器官運作、改善癥狀為主,屬於醫療。 內治法又可分為辨病論治與辨證論治。辨病論治是針對不同疾病癥狀,通過葯食之成分來進行差異性治療,以達到從果解除癥狀的目的。辨證論治是針對不同體質的病人,通過葯食之藥性來改善病人體質,以達到從因改善體力的目的,此與原始點的辨因施治是相通的。在辯證論治中有虛實寒熱之辨,其中虛實之辨是為了辨體力之強弱,以辨體寒之程度,故屬辨證;寒熱之辨則是為了依體寒之程度以選用溫熱性藥物,並確定其劑量,同時避開寒涼性藥物來改善體力虛弱的寒性體質,故屬論治,不可誤以為寒熱之辨也屬於體質辨證。 生活中常利用藥食之寒熱偏性來調治疾病。從醫療保健的角度深入分析,寒涼性西藥雖可影響組織器官運作,具有治病功效,但因會消耗熱能,甚至減弱體力,所以它是辨病論治、從果解除癥狀,並須以體力尚佳為前提,其重點在成分而不在藥性,故屬醫療。由於寒涼性食物不能有效改變組織器官運作以解除癥狀,因此不屬醫療。溫熱性葯食則不同,它可以改善熱能,增強體力,雖不求治病之功,卻可收因變果轉之效,達到間接治病的目的,所以它是辨證論治、從因改善體力,適用於所有體質,其重點在藥性而不在成分,故屬保健。時下流行的保健醫療之法,諸如鹼性食物(謂可改變酸性體質),生機飲食(謂可保全營養成分),人造維生素,水果酵素,乃至包括疫苗在內的西藥等多屬寒涼,且皆聚焦在成分而非藥性。其中屬醫療者僅有除疫苗外的西藥;疫苗及其餘諸法其成分既無解除癥狀之功,其寒涼性亦無改善體力之效,不僅稱不上是醫療,也算不得是保健,所以無法將它們劃分為醫療或保健而有健康或長壽的效果。 溫熱性葯食具有保健功效,可從因解除癥狀,但它為何不象寒涼性西藥那樣直接通過其成分來達到治病功效?今以姜為例,先說明治病功效問題。當發燒咽痛、咳嗽痰多,用溫熱薑湯而痊癒,一般人就會認為姜具有退燒消炎、止咳化痰的功效;當痛經、小便困難、便秘,用溫熱薑湯而痊癒,則又認為姜具有活血止痛、利水通便的功效。如此延伸好象姜具有各種治病功效,但這並非事實。就如同汽車沒油,一切功能失效,加油後又恢復正常運作,此時能說汽油具有導航、音響、空調的功能嗎?如果有,只須買桶汽油,不就可以知方位、聽音樂、吹冷氣了嗎?顯然,汽油不具任何特定的功能,它只是一種能源,提供汽車運轉所需的能量,是汽車各種設備在此能量驅動下的系統運轉,才展現出種種功能。同理,姜也不具任何治病的功效,它只是一種熱源,幫助身體將食物吸收轉化為熱能,是身體組織器官在此熱能推動下的協同運作,才達到治病的功效。但如果忽略此身體熱能作用及組織器官運作,當病好了,就會誤以為溫熱性葯食具有治病功效,對治病功效的迷思即由此而起。 再說明成分問題。比如用加熱紅豆袋外敷可改善各種疾病,但如果是其成分有效,為何吃紅豆卻不見效?外敷時又何須先加熱?再如經晒乾炒過的乾薑片與鮮薑片的成分相同,為何療效卻不相同?又冷服薑湯,其成分不變,為何療效不彰?故加熱過的紅豆袋跟姜一樣只是一種熱源,幫助身體將食物吸收轉化來改善熱能,進而使體傷好轉才能如此,並非其成分使然。綜上所述,可見以溫熱性葯食改善熱能、使疾病痊癒的是其藥性,而非其成分或治病功效。 此理既明,則用藥療疾或飲食養生,若要從「因」改善,以達到保健功效,只須善用藥食之性味,從保養熱能著手,而不必在意其成分,選方配伍即可大為簡化。反之若從「果」著手,為求治病功效,就要強調成分,以對治不斷變化的病情,所以選方配伍或藥物研發就變得極為複雜。【按:此中所謂用溫熱性葯食不必在意成分,是指不必追求所謂個別的「有效成分」,而不是否定藥性與成分的關係。藥性雖不即是成分,但也離不開成分,它是所有成分整體和合的作用,所以若從葯食中抽提單一的「有效成分」即失其整體的作用,就象樹葉的光合作用要靠葉綠素,但單獨抽離出來的葉綠素就失去這個功能了。】 人體的熱能主要來自於食物,而不能由溫熱藥性單獨提供。如將食物比喻為燃料,則溫熱藥性猶如助燃劑,可減少食物消化過程中熱能的消耗;寒涼藥性猶如阻燃劑,會增加食物消化過程中熱能的消耗,令虛弱者不堪承受。 故欲趨利避害,須善辨葯食之寒熱性。其辨別規律,經多年觀察重症、重病患者飲食用藥反應,總結如下。以味辨:甜、酸屬寒,甘、咸屬涼,辛屬溫,辣屬熱,苦則不定,但多屬寒涼。以類分:水、油及海產屬涼,茶、水果屬寒或涼,酒類皆屬寒(酒精屬寒)。因寒涼性葯食皆需仰賴身體有足夠的熱能,才能被吸收轉化後發揮其效用,對輕症及體力尚佳者,適量服用,固然無妨;但對重症或體力較弱者,就會使熱能更加不足而衍生種種後遺症,是不適宜的。故寒涼性葯食是否可用,當視自身體力之強弱及癥狀之輕重而定;若服食後感覺不適或體力變得更差,即說明熱能已經不足,食之有害,應當減停,並改以增強葯食之溫熱性及加強運動來補救。若已身患重症或體力虛弱,則應少食甜、酸、酒、冰品、海鮮、生冷蔬果、水果酵素、人造維生素,及寒涼性鹼性食物如檸檬、葡萄、西瓜、獼猴桃、茶、醋、海藻等,並少依賴藥物,避免接種疫苗。日常飲食宜少水、少油、少鹽、少加工品、少基改食物,多溫熱性葯食。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溫熱性葯食雖可改善熱能,但熱能改善不一定能使他處體傷好轉病症消除,也就是用對內熱源,若無按推原始痛點,病症未必會好。此外,服溫熱性葯食若出現癥狀,其因或原本就有體傷所致,或純粹是溫熱性葯食過量過強造成體傷所致。 但不論何種情況,此時皆應按推相應原始痛點,病症若解,則繼續等量服用;若無按推配合,或按推無效,則須減量減淡。這也說明從因改善病症,內治法必須配合外治法才行。 總之,葯食只是一種緣,不論是從因間接解除癥狀或從果解除癥狀,都必須透過因,也就是身體熱能作用及組織器官運作,才能產生效果,否則就不具有任何解除癥狀的功效。因此不談身體熱能作用及組織器官運作,而宣稱葯食可以清熱、利水、安神等,或產生抗體、抗凝血等,或補甲狀腺素、荷爾蒙等,或治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腫瘤等,都犯了「棄因談緣而說緣治果」的過失,皆屬戲論。 (三)外治法 外治法主要是為了解除癥狀。在其所有方式中,除溫敷的作用是改善體力而屬保健外,其餘皆屬醫療,並可分為從果解除癥狀與從因解除病症兩大類。從果解除癥狀是直接處理患處,但除非已經確定癥狀是由本處體傷所致,否則直接處理患處是外治法的禁忌。從因解除病症則是處理他處體傷,其關鍵是要避開患處選對導致病症之他處體傷的位置。只有選對位置恰當處理,才能立即顯效。然而,不論是從果或從因處理,都會消耗熱能,故為鞏固療效,必須配合溫敷,溫熱性葯食及其他之保健措施才行。 所有外治法手段,同內治法一樣,不論是屬醫療還是保健,都不能宣稱有任何直接治病的功效。比如,當感冒用暖貼或棉被溫敷把病治好,能說它們可以驅風寒、殺病毒嗎?如果能,把它們放在屋內,不就滿屋溫暖,清新無毒了嗎?又如,當頭風痛用木棒或手肘按推把病治好,能說它們可以驅風止痛嗎?如果能,傢具多木製,且手肘在身,為何還得頭風痛?再說按推、拍打如果有效,眼睛痛按推臀部會好嗎?還是直接拍打眼睛?會不會打成熊貓眼?故手術、針刺、按推、拍打、溫敷等外治法,就如同葯食等內治法一樣,只是一種緣,不能說有治病效果,否則就象在說「汽油」的緣,不經「汽車空調系統運作」的因,就可產生「冷氣」的果一樣,明顯也犯了「棄因談緣而說緣治果」的過失。 (四)總結 由於保健可以改善熱能,增強體力,但不直接解除體傷治療疾病,所以不屬醫療。但也不可因此忽視保健的重要性,因為疾病里的體力虛弱與組織受損之所以能治癒,也是靠自身熱能改善,體力增強而修復的。所以,醫療若無適當保健措施的配合,不僅療效難以保障,對熱能較弱、體力較差的慢性病患者就象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一樣,更是只能暫時改善癥狀而無法斷除病根。從這個角度看,保健比醫療更為根本、更為重要。因此將正確的保健觀念融入日常生活中,使生活不離保健,保健即是生活,人人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才是保障大眾健康的最佳途徑。也只有如此,人人才能成為自己健康的主人。 既然治病離不開保健的配合,所以為了增進並鞏固療效,廣義的醫療也應將保健納入其中。反過來,保健得當,也可收因變果轉之效,讓疾病消弭於無形,達到「上工治未病」的目的,所以廣義的保健,也應涵蓋醫療。故醫學的實踐,必須醫療與保健並行,內治與外治互補,不可割裂或偏廢。惟其如此,醫學才能臻於完善,真正達到守衛健康、延長壽命的目的。 參、附錄部分 一、姜的應用 姜,味辛辣,性溫熱。因是居家常備之食物,又可外用,故為原始點醫學所推薦的一種常用熱源。本文介紹幾種常見姜品的製作及其應用。 首先澄清兩個觀念問題。其一,有說「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認為姜皮、姜肉寒熱性不同。這是不對的,因為姜皮味辛辣,故性亦溫熱。其二,有說「早吃薑勝參湯,晚吃薑賽砒霜」,這也是謬見。喝薑湯若出現癥狀,其因或由原本身體運作失調,以致所服薑湯相對過量過強使體傷加重而造成;或由薑湯過量過強,消耗熱能,以致影響身體運作,形成體傷所致。但不論何種情況,此時皆應按推相對應原始痛點,癥狀若解,就繼續等量服用;若無效,則須酌情減量減淡,或加參、甘草、龍眼乾、紅糖等(一種即可),或改服紅參湯,以減弱內熱源之藥性,並改善其口感。 (一)、薑湯 1. 材料製備 (1) 選姜材:一定要精選有機新鮮瘦小土姜或老薑,以確保質量。 (2) 鮮薑片:生薑先去土、洗凈、切掉壞的。如用以製作乾薑片,則切成3 ~ 4 毫米的厚片(因薄片日晒或炒制時易碎裂);若直接用以熬薑湯,則可切得薄些。 (3) 乾薑片:鮮薑片經晒乾(注意:若兩天內不能晒乾,很可能會發霉)或烘乾,再用小火炒約25分鐘,即製成乾薑片。視產地、品種不同,十斤鮮薑片可製成1.0 ~ 1.5 斤乾薑片。 2. 濃薑湯熬煮方法 直接以鮮薑片,或將鮮薑片加少許油、小火炒到金黃色(時間約20 ~ 25 分鐘),再加水熬煮。鮮薑片用量至少為一斤(500克以上);如用乾薑片,則按 10:1 比例換算(即 50 克以上)。 (1) 水量:以一升(1000 毫升,約 5 碗)水為基準量。若為了增加薑湯濃度而增加薑片用量,致使一升水不足以淹沒薑片,則須增加水量至薑片全部淹沒為止。(不論是用鮮薑片或乾薑片,熬煮第一遍或第二、第三遍,皆以此法定水量,但第三遍濃度已淡宜當保健用)。 (2) 熬煮:關鍵在濃度,薑湯要濃縮到所加水量的三分之一(如加5 碗水,則熬成約 1.7 碗)。用普通爐灶或瓦斯爐大火煮開後改小火,或用電葯壺熬煮,依不同器具約需2~ 4.5 小時不等,但重點不在時間而在濃度,只要薑湯水量熬煮剩三分之一,即使熬不到1小時,亦可關火。期間盡量不要掀蓋;若水分太多對重病患者造成負擔,可以熬得更濃些。 【以乾薑片熬煮的另一種方法】將炒制乾薑片過水清洗一遍,置鍋中加適量水浸泡約40 分鐘後,先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熬煮45分鐘即可。此法因熬煮時間短,可通過減少用水量來增加濃度。 3. 應用 (1) 內熱源:主要用濃薑湯作為重病患者的內熱源,以補其日常飲食熱源攝入之不足。 (2) 外熱源:薑湯無論有無創口皆適用。但以淡薑湯為主,除非患者能忍受,才可用濃薑湯。使用時以棉花棒蘸溫薑湯清洗或擦拭患處,尤宜於清洗大面積創口(一天可多達5、6次,且可不必再輔以其他外熱源)。 (二)、姜粉 1. 製作:將上述炒過之乾薑片細研成末,即成姜粉。 2. 應用 (1) 內熱源:重病患者每天50 ~ 75 克,分 3 ~ 5 次用少量開水沖服或調成糊狀慢慢吞服。 (2) 外熱源:姜粉多用於小創口,但腐爛流膿之小創口則宜改用鮮姜泥。姜粉經高溫處理(如用微波爐打、鍋炒、密封隔水蒸)降溫後,可直接撒在各種小面積創口,要薄撒以免化膿。裸露創口不須包紮,並盡量保持乾燥,以加速癒合;非裸露創口則可用藥用紗布包紮固定,以避免與衣物摩擦。更換紗布時,要先打濕再緩慢揭開,以免傷及皮膚。 (三)、姜粉泥 1. 製作:用姜粉經高溫處理後加少量溫薑湯或溫開水調成泥狀,現做現用。 2. 應用 用作外熱源,雖可敷在小創口或無創口的硬結、腫塊、皮膚病等患處,但無創口必須慎用,以防傷及皮膚。使用姜粉泥溫敷可視情況以不織布及紗布包紮、或保鮮膜包裹固定,外層可再用暖貼等熱源保持溫暖,以加速體傷修復。患者對此類外熱源的耐受力差異極大,可從十幾分鐘至12 小時不等,尤其前10來分鐘最為難耐,若15 分鐘後仍感嚴重不適,就立刻拆除,換用其他溫暖合適的熱源。 (四)、鮮姜泥1. 製作:鮮姜洗凈切成小塊,用果汁機(要加適量水)或其他工具打成泥狀,再用紗布將汁水擠掉(汁水可用來煮薑湯),現做現用。 2. 應用 鮮姜泥經高溫處理(見前述【姜粉】條)、待溫度降至溫暖舒適後,可用於大創口或腐爛流膿之小創口。大創口須先用淡薑湯洗過,然後墊一層紗布,再敷姜泥於其上,並在姜泥上鋪一層塑料膜隔水,再蓋上薄毛巾,最後加蓋熱紅豆袋保溫。但因鮮姜泥較刺激,若用以全身溫敷,應分日進行,譬如一日四肢、一日軀幹,如此交替循環;溫敷時間亦須視患者的耐受度而定,多在20 分鐘到60 分鐘之間。如小面積溫敷,可用藥用紗布將鮮姜泥包起來使用。 (五)、常見姜品的保存: 1. 鮮薑片若不立即使用,需置冰箱冷藏。 2. 熱薑湯應存放在保溫杯中依需要服用,但不宜久存超過 12 小時,若覺變味,則已變質,不可飲用,最好是當天煮當天用。 3. 乾薑片、姜粉須密封,若要長久保存,則要冷藏。


推薦閱讀:

蜜01 醫生也算賬
描述有點長,懇請讀完,我亂練氣功,好像出了偏差,嚴重影響生活,該怎麼辦?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吃不胖?
當孩子成為了精神變態者......
北京西京醫院警告/靜脈曲張雖然病在腿,但危險在肺!

TAG:健康 | 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