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大國崛起的歷史和理論考察

戰爭與大國崛起的歷史和理論考察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09-02-05 09:09:00 ]作者:莫 翔編輯:studa0714

  摘 要:一直以來,在現實主義理論的視閾中,對軍事力量的追求是國家對安全和權力最大化追求的必然結果,國家的安全程度和權力大小也在軍事力量的層面上獲得統一,軍事力量也因此成為大國崛起的核心構成和象徵。長久以來存在的將軍事力量視同大國權力象徵與安全保障的傾向,實際上暗含著大國通過戰爭崛起的邏輯,以至於大國被定義為有能力在戰爭中取勝的國家。應該說,軍事力量的興衰與戰爭的勝負同大國的興衰密切相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崛起大國的地位既靠軍事力量的使用而贏得,也因它的過度使用而喪失。如果說,從大國的崛起方式和挑戰國意識中可以找到大國崛起與戰爭相伴而生的國家單元層面的原因的話,那末,從新現實主義的結構分析路徑出發,新興大國的崛起將既是體系結構變革的產物,同時它又必然導致現存體系結構的根本性變革,從而引發持久的權力轉移,其間必然伴隨著大國衝突和戰爭。應該說,無論是從單元路徑還是從結構路徑出發,絕大多數現實主義者都持以下觀點:正在崛起的國家大都有奉行利己主義和擴張主義對外政策的傾向。同時,任何新興大國的崛起都將招致國際體系的震蕩不安。

  關鍵詞:軍事力量;權力;大國崛起;歷史;單元;結構      一、軍事力量與權力之間的現實主義理論詮釋      權力和軍事力量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現實主義理論中,權力通常被定義為控制或影響他人的能力,或者是「對他人產生預期效果的能力」。而軍事力量則是國家必備而具體的物質性強制力量,屬於構成權力組成的資源要素或潛在權力。二者之所以聯繫在一起,主要是由於權力儘管易於體驗卻難以定義或衡量。而構成權力組成的資源相對來說比較具體和容易衡量,於是通過枚舉權力得以行使與運用的基礎性資源來衡量國家所擁有權力的大小就成了度量權力的慣常做法。儘管權力的資源種類繁多,但在現實主義看來,軍事力量確是最重要的權力資源。德國軍事家克勞塞維茨曾言到:「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此話道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在軍事力量使用背後必然存在著政治的目的和功能,也可以說是政治權力的存在。因此,軍事力量也就成為了權力的關鍵性構成因素和基礎。   現實主義者對於軍事力量在國際政治權力中的重要作用,多給予肯定和推崇。愛德華?卡爾明確指出了軍事力量的權力意義。他說, 「軍事力量具有極其重大意義的緣由,是基於戰爭是國際關係中權力的最終手段這一原因」。「(由於)潛在戰爭是國際政治中的主導性因素,軍事力量也就因之成為公認的政治價值標準」。 肯尼斯?沃爾茲也持同樣見解:武力是政治領域的終極手段。而在國際政治領域,武力不僅是終極手段,而且是首選和常用手段。米爾斯海默直接將權力等同於軍事力量。他認為:「在國際政治中,一國的有效權力是指它的軍事力量所能發揮的最大作用,以及與對手的軍事實力對比的情況」。他自己也坦言:「我主要從軍事角度來定義權力,因為進攻性現實主義把這種力量看成國際政治的最後手段」。   上述關於軍事力量權力屬性的詮釋,實際上包含著了這樣一種認知:作為潛在權力的軍事力量可以直接轉化為實際權力。因此,權力明顯具有的軍事力量特徵使得「國際政治權力= 國力= 軍事力量的公式長期以來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   軍事力量除了具有權力屬性外,其還被賦予了安全屬性。因為,所有現實主義理論流派都建立在一個最基本的命題上:國際體系處於無政府狀態中。無政府狀態是與暴力的發生聯繫在一起的,由於不存在任何對國家之間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進行阻遏的超國家權威,自助便成為無政府狀態下(國家)的必然行為準則。因為,世界的現實生活使人們必須承認,國家對自己的防衛最後還得靠自身的實力。這樣,安全就成了國際體系中的稀缺資源,軍事力量便成為國家現實自我保護的關鍵力量。基於世界始終存在安全競爭和戰爭危險這一事實,軍事力量對於國家的安全考量也始終具有現實性和必要性,沒有哪個國家敢於放棄軍事安全方面的考慮。但是國家對安全的追求並非能通過對自身的內省而獲取,而只能通過與其鄰國相比才能獲得。為了安全和自保,國家要求自身發展得比鄰國更為強大,以鄰國的相對衰弱為代價來擴大自身的權勢。因為對國家力量大小的衡量絕不是基於對自身發展的縱向比較,而是與鄰國的力量進行同時代橫向相比較的結果。正如卡爾所言,一個國家進行最重大戰爭的目的誠然是為了加強自身的軍事實力,不過,在更多的情況下,是為了防止另外一個國家加強軍事實力。依上述觀點推斷,崛起成為國際體系中擁有超強軍力的強權勢必成為國家確保自身安全的不二法門,或者說,成為體系中的最強大國家將是一個國家獲取安全的最有效手段。   從上文關於軍事力量與權力和安全的關係的探討來看,對軍事力量的追求是國家對安全和權力最大化追求的必然結果,國家的安全程度和權力大小在軍事力量的層面上獲得了統一,軍事力量也因此成為大國崛起的核心構成和象徵。其實,在英文中,大國和權力是同一個單詞(Power),大國必須是軍事強國似乎不言自明。從歷史上看,崛起的世界大國無一例外都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16 世紀在歐洲王朝競爭中崛起的西班牙,不論是陸軍,還是海軍,都是歐洲一流,西班牙步兵團是歐洲戰鬥力最強的部隊。而由大型戰艦組成的「無敵艦隊」卻雄霸海上,保證了西班牙海上交通的順暢。17世紀崛起的荷蘭,通過其所擁有的歐洲最為龐大的艦隊,確保了其「海上馬車夫」的地位。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的崛起和強盛也是建立在其一向在規模上雄踞歐洲之首的軍事力量基礎之上的。拿破崙統治時期的法國更是通過其締造的強大軍隊征服歐洲大陸,而躍居歐洲第一強國的。而對於在19 世紀末建立起規模空前而地跨五大洲殖民帝國的英國的崛起,阿爾弗雷德?馬漢卻一語道出了關鍵:多少世紀以來,英國商業的發展,領土的完整,富裕帝國的存在和世界大國的地位,都可以直接追溯到英國海上力量的崛起。美國真正成為世界性強國是在其軍事力量走向世界之後。19 世紀末經濟已躍居世界第一的美國國際影響力並不及其它列強,僅被視為二流國家。而二戰結束時,憑藉其龐大的軍事力量,美國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長久以來存在的將軍事力量視同大國權力象徵與安全保障的傾向,實際上暗含著大國通過戰爭崛起的邏輯,以至於大國被定義為有能力在戰爭中取勝的國家。卡爾也持同樣見解:在大規模戰爭中贏得勝利,往往是一個國家被承認為大國的原因。大國崛起的實踐和歷程似乎證明了這一觀點。      二、大國通過戰爭崛起和衰敗的歷史考察      回顧過去5 個世紀大國的崛起歷程,大國的崛起基本上都是通過戰爭來實現的。荷蘭奠定歐洲領先國家的地位是始於贏得抗擊西班牙人戰爭的勝利並獲得獨立之後。法國的頭號歐洲陸上強國的地位是通過三十年戰爭及1657年和1667年的兩次對西戰爭的勝利獲得的。英國的崛起始於16世紀末的伊麗莎白時代,但直到19世紀初通過聯合其他歐洲大國擊敗拿破崙帝國後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其間,英國先後在軍事上擊敗了當時歐洲的海上及陸上霸權國。英國海軍先是1588年在大西洋一舉殲滅西班牙「無敵艦隊」,繼而從1652年開始,又三次對荷蘭開戰,徹底剝奪了荷蘭殖民及海上優勢。18世紀英國又與法國展開激烈的霸權爭奪戰,從1689到1815年,先後與法國展開了7次大戰。其中1805 年英國在特拉法加海戰中的勝利,不僅標誌著英國在海上徹底戰勝法國,而且也確立了英國長達百餘年的海上霸主地位。德國的崛起則是經歷了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三次戰爭的勝利才最終完成,而日本則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後才獲得了大國地位。美國的世界大國之旅始於1898 年的美西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則最終正式確立了它的全球性超級大國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崛起大國的地位既靠軍事力量的使用而贏得,也因它的過度使用而喪失。  作為歐洲最先崛起的葡萄牙,通過1143年光復領土戰爭的勝利成為歐洲大陸上第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然後在取得環球航海領先地位後,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地,繼而展開對外擴張戰爭,最後隨著戰爭的失敗而將海上霸主地位讓位於西班牙,荷蘭和英國。西班牙在伊莎貝爾女王的領導下,於1492年1月2日通過格拉納達一戰的勝利而結束了長達800年的土地收復戰爭。隨後也展開了對外的征服戰爭。最後隨著英西海戰的失敗而將海上霸權讓位於英國。於1581年7月26日贏得了獨立戰爭勝利的荷蘭,通過民間集資的方式成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在海洋上徹底衝破西班牙的封鎖,建立了全球殖民帝國。但最後也隨著三次英荷戰爭的失敗而將海上霸權讓位於英國。   英國的崛起始於1588年英西海戰的勝利。在隨後的歲月中,英國首先通過三次英荷戰爭的勝 利迫使荷蘭接受了《航海法》,其後於1763年打敗法國贏得英法七年戰爭,又於1815年在滑鐵盧擊敗拿破崙,英國最終通過戰爭建立了其龐大殖民帝國。不過最後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徹底將霸權讓位於美國。法國通過1789年的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建立了法蘭西第 一共和國。隨後,當拿破崙民選上台當上皇帝後,便展開了一系列的對外征戰,先後四次打破歐洲大陸的反法同盟,建立了一個幾乎囊括整個歐洲的法蘭西帝國。但法國最終還是被反法同盟擊敗。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的失敗,卻是法國走向衰敗的真正開始,儘管後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打敗了德國,但法國已是筋疲力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又慘敗於德國,儘管在盟國的幫助下獲得解放,但戰爭卻使法國散失了歐洲大陸第一大國的地位。1862年9月30日,普魯士開始實行首相俾斯麥所謂的「鐵血政策」,對外發動戰爭,先後打敗丹麥、奧地利和法國。此後,為了取得全球霸權,德國先後發動兩次世界大戰,不過在兩次大戰中都被擊敗。   日本1853年被美國強迫打開國門,開放橫須賀港口並簽定了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隨後,荷蘭,英國,法國,俄國等世界大國也紛沓而至,先後與日本簽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但從1868年開始實施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開始走向強大,並通過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與 1905年日俄戰爭的勝利贏得了大國地位。但日本徵戰並不止於此,1931年攻佔中國東北,1937年全面侵華,1941年12月8日偷襲珍珠港,對美國宣戰,發動太平洋戰爭,最後1945年被同盟國徹底擊潰。   俄國自1689年彼得大帝實施改革以後,也開始了對外征服戰爭, 1702年為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 發動第一次對瑞典的戰爭,以失敗而告終。但自此以後,俄國勵精圖治,改革軍隊,終於在九年之後贏得了對瑞典的戰爭。在彼得大帝以後,葉卡捷琳娜二世用了34年的時間,先後打敗土耳其,瓜分波蘭,領土擴張至北美洲。在葉卡捷琳娜二世以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打敗拿破崙,成為歐洲神聖反法同盟的盟主。1914年第俄國被拖入一戰的戰爭泥潭,內部矛盾也激化,從而導致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發。1945年,通過蘇德戰爭的勝利,最終成 為世界超級大國之一。1991年蘇聯走向解體,蘇聯的解體儘管沒有通過戰爭,但瘋狂的軍備擴張卻是拖垮蘇聯的關鍵原因。   1776年7月4日,經過8年獨立戰爭,美國宣告獨立,又經過南北戰爭而走向強盛,美西戰爭和一戰而崛起,最後經過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終於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不過美國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的失敗卻導致了美國的戰略收縮和威信的受損。 三、大國崛起伴隨戰爭的原因      (一)立足於國家單元層面的分析   第一,西方大國崛起的方式。為什麼近代西方大國的崛起都伴隨著戰爭呢?這實際上是與近代西方大國崛起的方式緊密相關的。 近代大國的崛起,不管是西班牙,還是英國;不論是德國,還是美國,都有很多共同點。   一是西方式的崛起都是以殖民擴張和掠奪為基本表現形態,而這種擴張和掠奪也是成就西方大國崛起的關鍵因素。 這一點對於早期崛起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尤為明顯。正是憑藉著殖民擴張和掠奪,才成就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6世紀的經濟繁榮和霸權。對非洲和美洲的黃金和白銀的瘋狂掠奪使得這兩個國家在短時間成為了歐洲強國。二是重視商業擴張和市場爭奪。西方式的崛起伴隨著商業的大規模擴張,為了給日益龐大的商品找到銷售市場,爭奪霸權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擁有霸權的國家,其產品不僅擁有優勢的市場地位,而且擁有優勢的價格地位。正是看到這一點,後來的霸權國家荷蘭極力發展商業貿易,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也隨之成為歐洲的商品和貨幣的中心中心。荷蘭人對追求商業利潤的執著使得政府以商業擴張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荷蘭也因此成為「世界性商場」。為了爭奪商業利潤,荷蘭與葡萄牙、西班牙進行了一系列戰爭。與荷蘭一樣,英國的崛亦伴隨著商業擴張和市場爭奪,英國政府尤為重視對外貿易。為了追求獨一無二的商業霸權,荷蘭與西班牙,英國與荷蘭都發生過規模巨大的戰爭。戰爭以商業領先者的勝利告終,同時又極大地鞏固了這種商業優勢,使之成為不折不扣的商業霸權。荷蘭和英國正是利用這種商業霸權,獲取了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高的利潤。美國追求霸權的歷史也是一部商業利潤的追逐史。幾乎從獨立的那一天起,美國便投入到發展對外貿易的熱潮中,尤其是對東亞的貿易中。三是對於海洋霸權的追逐。這是500年來所有成為霸權國家的一個必經之道。可以說,每一個成為近代霸權的國家,無一例外都與一支強大的海軍相聯繫。為了維護自己的殖民擴張利益,西班牙在16世紀末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1571年西班牙艦隊在勒潘多海戰中打敗土耳其艦隊,贏得「無敵艦隊」的稱號。1588年該艦隊與英國艦隊發生大戰,無敵艦隊幾乎全被殲滅,西班牙從此以後喪失了海上霸權。1649年,英國發生革命,資產階級問鼎政權。革命後的英國,十分注重海軍力量,成立了專業性的海軍委員會,建設了一支裝備精良的專業化海軍。通過這支海軍,英國在1652—1654 年與荷蘭人發生戰爭,迫使荷蘭人承認了《航海條例》。1665—1667年及1672—1674英國海軍兩次與荷蘭海軍開戰,最後,最終擊潰荷蘭的海上力量,荷蘭的海上霸權地位隨之消失。此後,英國與法國的海軍展開較量。1756— 1763年,通過英國與法國7年的戰爭,法國的海上力量被英國擊潰。1805年法國和西班牙組成的聯合艦隊與英國皇家海軍在西班牙的特拉法爾加海面上進行決戰,最後英國海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次海戰結束了英法長達一個世紀的對海洋控制權的爭奪,標誌著英國徹底戰勝法國,確立了對海洋的世界性控制權。 19世紀末,走向革新的日本大力發展海軍,分別於1894和1905年通過甲午海戰和對馬海戰擊敗中國的北洋水師與俄國太平洋艦隊,開始走上霸權主義的道路。德國也不示弱,1898年,德國議會通過了海軍法,要求大力發展德 國的海軍,德國的海上力量急劇擴張,直追英國。美國霸權的興起也是以海上霸權的擴張為基礎的 。到一戰結束,美國已經建成一支僅次於英國居世界第二位的海軍。到1939年,美國力量已與英國不相上下。這支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了擊敗希特勒海軍艦隊和日本的海軍力量的主力。二戰後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力量和美國霸權最重要的依靠。   第二,崛起國家的挑戰國意識。在西方國家崛起的模式中,崛起國家往往以挑戰國的身份出現,這種挑戰國的身份又往往是崛起國家所具有對外擴張意識和對現狀的不滿情緒所使然。   一是崛起國家的政界普遍都具有長期的擴張主義思想,這種思想在知識界也盛為流行。我們以德國在19世紀末的崛起和美國在20世紀的崛起為例進行分析。德國在其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中,帶有擴張色彩的民族主義就已萌發。黑格爾在其1 830年—1831年發表的《歷史哲學》中就提出,日耳曼世界是世界歷史的歸宿,是精神的「老年時代」,是一種完滿的成熟和力量。其言外之意就是,唯有日耳曼民族才能勝任領導人類前進的責任。19世紀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將德意志的民族精神與國民經濟聯繫起來,呼籲大力拓展德國的民族經濟,認為只有運用國家力量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他到了19世紀60年代,普魯士宰相俾斯麥在議會發表演說時講:「關於時局的許多重大問題,並不是靠演說與大多數的議案就決定了,惟有用鐵血政策方能解決。」德皇威廉二世也極為好戰,在其在位的幾十年中一直致力於擴張。1897威廉二世在對侵越中國的海軍作題為「豎起德意志帝國之鷹盾牌」的講演時講到:「只有在帝國權力的庇護下,德意志商業才有安全感,才能穩固地發展和繁榮起來。」這明顯地昭示了德國的擴張主義。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韋伯也極力宣揚強權政治理念。其在1896年的一次講演中說道:「我們需要更多的國外地盤,我們需要通過擴大市場獲得更多經濟機會,……。保證我國大眾在國內生計持久並且有可能不斷改善提高的惟一途徑就是擴大德國的勢力範圍,對此我國大眾應該開始有清醒的認識。」正是上述諸如此類綿延已久的擴張主義思想成為了德國挑起兩次世界大戰的意識形態根源。而對於美國而言,其擴張主義思想200年來一直不斷流行和發展著,並成為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幾乎從立國之日起,美國就把自己當作「自由的燈塔」、「民主的象徵」,堅信自己的「天定命運」就是改造整個世界。19世紀末,伴隨著美國的力量跨出北美大陸走向太平洋之際,像馬漢的以世界霸權為目標的擴張主義思想——「海權論」也應運而生。進入20世紀,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大棒加胡蘿蔔」政策、塔夫托的「金元外交」政策、威爾遜的「十四點計劃」等都對美國霸權的基本戰略作了勾勒。美國霸權思想可謂影響深遠。時至今日,霸權主義仍是美國國家戰略的主調。柯林頓在1994年提出「新干預主義」、小布希提出的以「先發制人」為核心理念的「進攻性現實主義」都是美國霸權主義思想的體現。二是崛起國家一般都是「不滿現狀的國家」。由於對於自己在既有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所佔有利益的分配感到不滿,崛起國家一般也會對現存的國際秩序心存不滿。「不滿現狀的大國」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它們都在較短的時間(20—30年)內發展為全球性或區域性大國,其力量發展直追或僅次於原來的霸權國家。但是,它們又很難取代原來的霸權國家在既有國際秩序中的地位,以及在打破既有霸權秩序的前提下重建新的國際秩序。不過,對既有國際秩序現狀的不滿會驅使它們竭力挑戰和改變現狀。二是由於既有霸權國家擔心後起大國對其地位的取而代之,因此會通過組織聯盟體系或軍事集團的方式對後者進行遏制和圍堵,限制其發展。從而使「不滿現狀的大國」更加不滿。兩種力量之間的矛盾逐漸走向對抗,導致世界大戰或冷戰。三是後起的大國雖然力量上升很快,但是其綜合實力與既有霸權國家仍存有較大差距。為了對抗霸權國家,後起的大國急劇擴充軍力,並在本國周邊構築安全帶。這種軍備競賽造成了世界範圍局勢的緊張,並且在一些戰略要地和內亂不斷小國內部引發局部衝突,成為世界大戰或冷戰的前奏。四是後起的大國往往具有難以克服的制度缺陷,如德國的帝制和納粹獨裁體制、日本的天皇制和軍部體制等。   (二)立足於國際體系層面的分析(一種新現實主義的視角)   從新現實主義的結構分析路徑出發,新興大國的崛起既是體系結構變革的產物,同時它又必然導致現存體系結構的根本性變革,從而引發持久的權力轉移,其間必然伴隨著大國衝突和戰爭。其分析路徑如下:   第一,大國興起乃體系變革產物。根據新現實主義者的觀點,在國際體系內部,成員國間在政治、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方面,始終存在發展不平衡的趨勢,這種實力增長的差異將會導致成員國間權力的重新分配,從而最終促使國際體系的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大國興起之所以成為可能,其根源就在於體系內各國實力發展的不平衡性所使然。就此意義而言,大國興起應歸於體系的變革所致。   第二,大國興起破壞既有體系的穩定性。所謂國際政治的變革,是指某一特定國際體系之結構性變化。羅伯特?吉爾平(Robert Gilpin) 認為,「一個國際體系中國家的數量以及它們之間的權力分配,影響著組成能夠取勝的聯盟或形成權力抗衡的難易程度。這些結構因素決定了該國際體系的穩定和動蕩, 從而促進或抑制國際政治的變革。」在一個由一個大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中,當出現了第二個或第三個大國時,這種狀況將會對既有體系構成較大的影響,因為第二個或第三個大國的出現意味著體系結構的改變:第二個大國的出現使單極體系變成了兩極體系;第三個大國的出現使兩極體系變成了三極體系。而任何體系結構的變化都意味著現存體系的崩潰和權力的重新分配。因為,新興大國的出現不僅改變了體系中的相對力量構造和對比,而且將不可避免地挑戰既有大國的權威和利益,隨之體系的失衡隨亦成為必然。   第三,大國興起招致霸權國的遏制。伴隨著相對權力的增加和對既有國際秩序的不滿,新興大國改變和調整既有體系規則、勢力範圍劃分的企圖隨之萌生。作為回應,占支配地位的國家往往通過調整其政策以努力維持體系的平衡,以應對興起國家的挑戰。由於國際社會中沒有統一的超越國家之上的機構和權威來提供安全此等「公共物品」,為了自身的安全和生存,自助原則成了各國的必然選擇,各國一方面努力擴大自己的權利,另一面還要防範其他國家權力的增長。當一國之力量不足以制衡其他國家權力的增長時,就會聯合其它國家共同採取遏制戰略。   第四,挑戰世界主導權必然導致霸權戰爭。基於權力一直都是國際政治永恆主題這一客觀事實,權力理所當然是任何一國存在和發展都必須加以追逐之目標。就此而言,大國興起本身即意味著爭取更大的國際權力,這也使得大國的興起都必然帶有零和性質,更何況「大國??的最終目標是成為霸權, 即體系中唯一的大國」。 由於享有世界主導權將意味著享有國比其他國家更能有效地維護自身利益, 所以在國際社會中,沒有一個霸權國家願意將主導權自願拱手相讓他國,甚至不願意與其他大國共享主導權。同一緣由又使所有的新興大國都期望獲得這種主導權。享有世界主導權的國家不願意放棄主導權的意志和崛起大國強烈追求和分享主導權的願望,決定了後者對前者的挑戰具有不可避免性。鬥爭發展到不可調和地步的必然結果只能是戰爭。誠如吉爾平所言:「霸權戰爭」是解決國際體系結構與權力再分配之間不平衡的最主要手段,也是現存國際體系中大國相對地位轉變的最終測定。它解決了由哪個國家來主宰這一體系以及由什麼樣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占統治地位的問題,從而也決定了今後時代的精神氣質。   應該說,無論是從單元路徑還是從結構路徑出發,絕大多數現實主義者都持以下觀點:正在崛起的國家大都有奉行利己主義和擴張主義對外政策的傾向。同時,任何新興大國的崛起都將招致國際體系的震蕩不安。
推薦閱讀:

中東之亂夢太多——土耳其的奧斯曼帝國崛起夢!
中國崛起背景下的周邊格局變化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讀後感
日本(四):武士階級的崛起,鎌倉幕府

TAG:歷史 | 戰爭 | 理論 | 崛起 | 大國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