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化】慎終追遠——祭禮

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即喪葬,並不是我們與親人交往的終點;對親人的追思表現於祭祀,終其一生也並不淡忘,這便是「追遠」。如此,百姓的品德才會歸於淳厚,不相互拋棄、遺忘。

祭祀不僅僅用於過世的親人,還用於天地日月山川鬼神以及先賢聖人等。祭禮是祭祀者整頓身心,莊重誠敬,通過祭祀儀式,實現與神和祖先感通,從而表達緬懷、感恩或祈禱的禮儀。在現代社會,人們仍然會在特定的節日祭祀先祖,雖然祭祀的儀式大大簡化,也有很多細節上的變化,但其追念先祖的內涵卻一直在延續。

宋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局部)

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的首段,描繪的便是都城汴梁郊區美麗的春景,及清明節掃墓踏青的絡繹不絕的人群。

死者下葬後的第一次祭祀

祭祀的種類很多,相同的是,在祭祀之前都要準備各種供神靈享用的祭品。在早期的祭祀中,死者落葬後的第一次祭祀,除卻各種祭品,還需要一個生者來代替死者享用這些祭品,這位代表先人的受祭者,被稱為「屍」。鄭玄在注釋《儀禮》時說:「屍,主也。孝子之祭,不見親之形象,心無所系,立屍而主意焉。」「屍」通過占卜確定人選,一般由死者的孫子擔任。

祭祀在供奉祖先的宗廟舉行。受祭者既然代表了死者,所以當他進入祖廟的時候,親人們就像看到了死者一樣,痛哭不止。「屍」進入祖廟後,就要開始代表死者享受祭品了。雖然祭品很豐富,但是享受祭品並不是像平常一樣真的吃一頓,而是具有象徵性和儀式性。吃的內容、吃的順序以及吃的量,都是有講究的。「屍」要先喝一小口酒、品一小口湯,再吃一點煮熟的肺、脊,然後才開始吃飯,每次吃飯只吃三小口,這樣吃三次,就表示死者享用完了祭品。整個進食的過程,有專門負責祭祀的人員在一旁伺候。

之後,喪主、主婦和一位客人要向「屍」敬酒,然後「屍」代表死者回敬。在每次接到對方敬酒之前,雙方都會出於尊敬,互相行拜禮。

向死者敬完酒之後,「屍」便完成任務,要離開祖廟了,這時候死者的親人們又會痛哭流涕。「屍」進入祖廟的時候,親人們的痛哭是因為再次見到死者的「靈魂」歸來,卻無法真正看到故去的先人。而「屍」出門而去的時候,就意味著再也看不到死者靈魂所在,所以死者的親屬就像再次失去死者一樣難過。

「屍」離開之後,參加祭祀的賓客們也陸續出門。為表示感謝,喪主叩首下拜。死者落葬後的第一次祭祀到此結束。

以「屍」代祭的方法在夏商周三代十分盛行,戰國以後,「屍」逐漸被「神主(為死者設立的牌位)」所代替。

祭祀,使人們失去親人的悲痛之情得到慰藉。因為人們在祭祀的時候,雖然知道親人已經不會再回來,但還是會通過祭祀以另外一種方式和親人「相見」,使思念的情感得到寄託。

例常的祖先祭祀

「祖先」其實是一種籠統的稱呼。古人對祖先曾作過劃分,將自己所在宗族的最初祖先稱作初祖,比較近的祖先也都有特定稱謂,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父,祖父的父親為曾祖,曾祖的父親為高祖,高祖的父親為天祖,天祖的父親為烈祖,烈祖的父親為太祖,再往上便不再有特定稱呼,將界於太祖和初祖之間的其餘祖先,合稱為先祖。

祭祀祖先是人們一直以來都遵循著的禮俗。按照朱熹《家禮》記載,祭祖在春夏秋冬每個季節的第二個月進行。和選擇一切重大日子一樣,四時祭之前也要占卜吉日。進行祭祀的前三天要沐浴更衣,言行舉止也要格外謹慎小心,在生活上不能放肆。現在,我們要面對自己尊敬的人,一定會整理好自己的儀錶,古人面對要祭祀的先人,也是出於類似的心理。

祭祀當天,全家人都要早起,把祭祀所用的祭品準備好,再把祖先們的牌位從祖廟中一一請出,依次放在祭桌上。牌位擺好之後,就好像列祖列宗都依次坐在這些孝子賢孫面前了,然後全家人依次站好,面向列祖列宗行禮。如果說喪禮、葬禮中面對去世的親人,大家心中更多的是哀傷之情的話,那麼在之後的祭禮中,當人們面對祖先的牌位,心中更多的則是感恩與懷念。

各就各位之後,就要開始祭祀了。在奉獻祭品之前,要先把酒澆在茅草上,通過這種方式告訴祖先前來享用祭品。列祖列宗們有尊卑長幼,同樣,孝子賢孫們也有尊卑長幼,祭祀的時候,要根據這種關係對應舉行祭祀,人人皆得參與。主人和主婦分別向高祖、高祖母進獻祭品,兩人一先一後,交替把祭品擺好。祭品都是日常吃的食物,米飯、饅頭、肉湯之類。古人認為,在祭祀時,祖先們是通過祭品的「香氣」來享用祭品,因此,祭品一定要新鮮,只有新鮮的祭品才會散發出馨香之氣。

第一次獻祭由主人主持。主人先向高祖、高祖母獻酒,獻完酒之後,把酒澆在茅草上,「通知」高祖、高祖母前來,然後將烤熟的肝裝在祭盤中,放在高祖、高祖母的牌位前。在這個過程中,主人還要準備一段祝詞,以表達自己對兩位祖先的懷念之情。主人行完初獻之後,其他不參與第二次、第三次獻祭的兄弟們依次向其對應的祖先行禮,儀式和主人對高祖、高祖母行禮一樣。

第二次獻祭由主婦主持。除了不需要念祝詞之外,其餘儀式和第一次主人獻祭時的儀式一樣。然後,其餘眾婦女也要像第一次獻祭中的眾兄弟一樣,向和自己位分相對應的祖先行禮。

最後一次獻祭由主人的長子主持。同樣,長子的其他眾兄弟也要依次向其對應的祖先行禮。

舉行完三次進獻之禮後,孝子賢孫們都退下,在門外等候,讓列祖列宗能夠安靜「享用」,等過一會兒,列祖列宗把飯「吃完」了,再把門打開,然後由主人、主婦向高祖、高祖母獻茶,其他親屬向對應的祖先獻茶。

這之後,負責管事的人把祭高祖的酒從高祖牌位前拿下來,交給主人,主人下跪接受,小喝一口,然後管事的人再用勺子從列祖列宗牌位前擺放的飯中取一點出來,「拼」成一碗飯,拿給主人吃,主人下跪接受,但並不多吃,只是略略嘗一口。最後,主人帶領全家再次向列祖列宗行禮,祭禮就此結束。

另外,古人會在農曆冬至日祭祀初祖,因為冬至日之後陽氣漸強,有生髮之意。在農曆立春那天祭祀先祖,也就是高祖以上、初祖以下的諸多祖先。父母去世,則在秋季進行祭祀。祭祀過程基本一致,不同的地方就在於祭祀用的祭品和牌位擺放的位置,當然,祭祀不同的祖先,對著牌位所念的祝詞也是不同的。

還需一提的是,先人忌日也需祭祀。忌日就是親人的卒日,在此後每一年的這一天,家人都要到墳墓前祭拜。《禮記·祭義》中說到:「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對於君子而言,喪日不僅僅是親人去世的那天,每逢忌日,都會悲痛如喪日,所以有終身之喪一說。忌日當天,祭祀者的服裝肅穆樸素,不同的身份著裝不同,以黑色、灰色、白色為主,女性將頭髮挽起,整齊不散亂,但是不作裝飾。在忌日這天,親屬們不飲酒作樂。如今在如大地震等國難紀念日,人們大多自覺或依據政令暫停公共娛樂活動,且各大媒體網站也會暫時以黑白為背景色,其中的意味是一樣的。

墓祭,大概是我們最熟悉的一種祭祀方式了。在清明節或者中元節(七月十五),大多數人都會到祖先墓前祭祀。時移世易,雖然古今在祭祀儀節上有或多或少的改變,但深植於中國人心中對先人追憶和緬懷的情感,卻穿越千年絲毫未變。

祭祀天地

除了祭祀祖先,還有一種祭祀天地的儀式。在古代中國,人們認為「天」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也是世界萬物的主宰,不僅掌握著人們的吉凶禍福,甚至政權的更替也和上天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和高高在上的天相比,地似乎並不具備一種讓人只能仰望的威嚴,但它卻養育了天下萬民,這足夠使它獲得百姓的尊重。尤其是在生產力並不發達的農業社會,如果農作物不足以供給百姓生活,那麼王朝的統治就很難繼續。所以,無論從感恩、尊崇的角度來講,還是從安定天下蒼生的角度來講,祭地禮和祭天禮都具有同樣的重要性。

現在,對親人的祭祀仍然有所延續,但是對天地的祭祀已經看不到了。從現存的歷史文獻中可以看到,早在周朝,已經有了非常完備的祭天地制度。北京的天壇、地壇,如今已作為旅遊景點供大家觀光,其在古代本是天子祭祀的場所,一般人等不得入內。天壇形圓,地壇形方,這樣的設計是來源於古代「天圓地方」的傳統觀念。天壇的主體建築是圜(yuán)丘壇,建造圜丘壇所用的石板、攔板、望柱及各層台階的數目均為一或九的倍數,皆為陽數。地壇為方,建設地壇所用的石塊、台階的級數皆為六、八的倍數,皆為陰數,並且在地壇壇台四周有水渠,具有「澤中方丘」的寓意。可見,古代對天地的祭祀是十分考究的。

六器是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禮器,即以璧禮天,以琮禮地,以圭禮東方,以琥禮西方,以璋禮南方,以璜禮北方。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禮稱作「封禪」。在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稱封。在泰山下樑父山上辟場祭地,報地之功,故稱禪。因泰山是「五嶽之首」,所以封禪都在泰山舉行。封禪並非定例,也並非所有帝王都可以舉行,它需具備一定的條件,即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歷史上在泰山舉行過封禪典禮的帝王有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釋奠禮

除卻上面介紹的祭祀,還有一種祭祀是非常特殊的,它既不是祭祀親人,也不是祭祀天地山川,而是祭祀先聖先師,也被稱為釋奠禮。釋奠禮是古代學校禮儀制度中的重要內容。《禮記·文王世子》記載:「凡學,春官釋奠於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最初,釋奠的對象是周公,相傳他制禮作樂,建立了典章制度,是儒學的奠基人。後來釋奠對象增入了孔子,周公、孔子分別被稱為先聖、先師。再後來,孔子成為釋奠禮的主要祭祀對象。祭祀的場所最初多是在古代的學校中選定,後來各地陸續建了文廟、孔廟後,就定期在廟中舉行釋奠禮。

最初行釋奠禮時,要事先挑選一個相貌酷似先師的人,穿上先師生前穿過的衣服,充當祭祀對象。後來,人們逐漸採用牌位、畫像等方式來代表受祭者。

◇釋奠禮的主角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開創者,是後世儒者的「先師」。孔子去世之後,孔子的子孫後代、弟子和仰慕者對他的祭祀一直沒有間斷過。但是以國家為主導的對孔子的祭祀,則是從漢代開始。最早祭祀孔子的皇帝是漢高祖劉邦,他用古代最高等級的祭品祭祀孔子,開啟了皇帝祭祀孔子的先例。繼劉邦之後,也有很多皇帝祭祀孔子,並且釋奠禮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後來,釋奠禮中出現了舞蹈和音樂,並且等級逐漸升高,這一點,從歷代帝王對孔子的封號上也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封孔子為「文聖尼父」,隋文帝封孔子為「先師尼父」,然後逐漸變化,到清朝順治帝,則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釋奠禮的配角

在釋奠禮中,除了祭祀孔子之外,還要祭祀「四配」「十二哲」。所謂「四配」,是說與孔子一同配享祭祀者。不過釋奠禮是以孔子為主,其他人為輔。除孔子以外的其他接受祭祀的人,並不是同時選好的,「四配」「十二哲」的選定,都各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時間,才最終完成。「四配」的選定開始於三國,完成於南宋,「十二哲」的選定則開始於唐朝,完成於清朝。

先後被列入「四配」的儒者依次是:顏子、曾子、孟子、子思子。

顏子,名回,字子淵,被後世稱作「復聖」。孔子曾多次誇獎顏回好學,認為顏回是所有學生中最好學的學生。曾子,名參(shēn),字子輿,被後世稱作「宗聖」。曾子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他曾作《大學》《孝經》,這兩部著作都是比較重要的儒家經典。孟子,名軻,被後世稱作「亞聖」。孟子以繼承孔子的思想為己任,提倡王道,看重仁義,輕視功利,明確提出了「人性善」的學說。子思子,姓孔,名伋(jí),字子思,被後世稱作「述聖」。子思子是孔子的孫子,曾經跟從曾子學習,作《中庸》,傳授孔門心法。

祭祀時的舞蹈

古代樂舞的行列稱為「佾(yì)」。「八佾舞」即每行八人,共八行六十四人;「六佾舞」即每行六人,共六行三十六人。另外還有「四佾」和「二佾」。佾舞規模因身份的不同而有別,如天子用八佾,諸侯用六佾,士大夫用四佾,等等。跳文舞(對應武舞)時右手執羽,常用雉尾,有立容之意,左手執籥(yuè,形狀像笛子的樂器),有立身之意。後代在祭祀孔子時常有「佾舞」這個環節。

「十二哲」的選定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來看。在唐朝時,選定的釋奠禮從祀對象是孔門「十哲」,這「十哲」是根據《論語·先進》中記載的孔子對十位學生的評價而選出的,孔子說:「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因為顏子已經在「四配」之中,所以到南宋時,就又在「十哲」中補進了孔子的弟子子張,這樣,顏子就不再被列入「十哲」了,「十哲」名單變為:閔子騫(閔損)、冉伯牛(冉耕)、仲弓(冉雍)、宰我(宰予)、子貢(端木賜)、冉有(冉求)、季路(仲由)、子游(言偃)、子夏(卜商)、子張(顓孫師)。

自南宋以後,「十哲」名單一直到明朝都沒有改易。到清康熙朝,宋朝大儒朱熹被選入名單,乾隆朝,孔子學生有若被選入名單,構成「十二哲」。「十二哲」中,唯有朱熹不是孔子學生。朱熹之所以能如此特殊,和一千多年前的孔門高徒比肩,和他在儒學發展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是分不開的。著名學者錢穆曾經說:「在中國歷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兩人,皆在中國學術思想史及中國文化史上發出莫大聲光,留下莫大影響。曠觀全史,恐無第三人堪與倫比。孔子集前古學術思想之大成,開創儒學,成為中國文化傳統中一主要骨幹。北宋理學興起,乃儒學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僅能集北宋以來理學之大成,並亦可謂其乃集孔子以下學術思想之大成。此兩人,先後矗立,皆能會納群流,歸之一趨。自有朱子,而後孔子以下之儒學,乃重獲新生機,發揮新精神,直迄於今。」朱熹對儒家學問的發展和繼承,使得他擔得起這個特殊榮譽。

孔子與「四配」「十二哲」

◇孔廟中的龐大從祀群體

除去「四配」「十二哲」外,還有其他歷代大賢和孔子一起接受祭祀,這些人又可分為兩類,即先賢和先儒。先賢主要是孔子的弟子,先儒則是指後世對儒學有重要貢獻的學者。

至今,在孔廟裡,先賢共七十九人,分為四十人、三十九人兩組,各被供奉在大成殿外東屋和西屋的北邊。其中,子產是春秋時鄭國大夫,蘧(Qú)伯玉是春秋時衛國大夫,這兩位都是孔子生前非常欽佩的人。樂正克、萬章、公都子、公孫丑是孟子的弟子。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邵雍是北宋理學家。除了這些,其餘的先賢全部都是孔子弟子。

先儒共七十七人,分為三十九人、三十八人兩組,各被供奉在大成殿外東屋、西屋的南邊。先儒的選定從唐朝開始,最後一位先儒選定於民國。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在孔廟中放置左丘明、高堂生、王肅等二十二人的牌位,開了先儒從祀的先例。唐朝以後,歷代選定的先儒不斷增加,至今,最後入選的是民國八年(1919年)北洋政府選定的李塨(gōng)。

◇清代釋奠禮

釋奠禮的儀式在唐朝基本定型,在宋朝逐漸完善,歷代的釋奠禮多有沿革,現在姑且取距今最近的清朝《欽定國子監志》中所記載的釋奠禮為例,來看一看古代釋奠禮的面貌。

在舉行釋奠禮的那天,皇帝要早起,在日出之前,穿好祭服,乘車前往孔廟。走到孔廟門外時,出於對孔子的尊重敬畏,皇帝要下車步行,一路走到大成殿。祭祀過程中,相關的大臣與皇帝一起共同完成釋奠禮。

君臣各自就位後,開始奏祭祀樂。在樂聲中,皇帝先給孔子上香,再向孔子像行二跪六拜禮,隨從祭祀者也要隨皇帝行二跪六拜禮。然後由兩位禮官分別向孔子進獻帛、酒,並向孔子像行三叩首禮。向孔子獻祭之後,參與祭祀的大臣們分別到「四配」「十二哲」、先賢、先儒的塑像、牌位前上香、獻帛、獻酒。

進行完以上儀式之後,「司祝(祭祀中致禱詞的人)」拿著禱告詞向孔子像行三叩首禮,然後下跪。此時停止奏樂,皇帝、大臣也相繼跪下。司祝宣讀禱告詞,之後到孔子像前下跪叩頭。接著,皇帝再次率領群臣百官向孔子像行三叩首禮,釋奠禮的初獻之禮完成。接下來,還有亞獻之禮和終獻之禮,禮儀和初獻之禮的儀節大體相似。

清朝滅亡之後,在孔廟祭祀孔子的活動中斷,到了2004年,曲阜孔廟才再次恢復祭孔。

祭祀的分寸

《禮記·祭義》中言:「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意思是說,祭祀的時間要合乎天道,既不可以過於頻繁,也不可以間隔時間太遠。太頻繁就會使人心生厭煩,如此在祭祀時便不能誠敬,失去了祭祀的本義;而間隔時間過於疏遠就會怠慢,覺得不重要,漸漸地便會遺忘,不能心懷對先祖、天地、山川、先聖先賢的敬意。在禮節上,也要做到適中,太繁雜困難可能會使參與者精力分散,無法專註精神;太簡略隨意又不能使參與者充分抒發情意。所以,在不同的時代,祭禮如何損益以達到合宜,都是一個難題。

(選自中華書局《一生有禮:圖解中華傳統禮儀(彩繪版)》)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台灣會有那麼多信仰星座或風水的人?
古代的「勞動節」都是怎麼過的?
歡喜過大年,中國人該知道的「福文化」!
你遇到最文藝的一句話是什麼?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