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的修行
父母不是神,尤其是自己童年很不快樂的人,給孩子愛與自由確實不容易。很多時候,我們通過心理學理論知道最完美的父母應該怎樣,但自己真的做不到。那些已經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更會讓父母焦慮自責。就算我生養孩子,一樣做不到心理學意義上完美的父母,一樣會給孩子帶來一些痛苦。
但我們可以做的是什麼呢?我們可以保持自我覺察,做誠實的父母。
當我們自己非常疲憊,不願意抱孩子的時候,誠實地對渴望擁抱的孩子講:「你的需要我看到,你的需要很好,是媽媽自己太累,需要休息。」在這樣的自我觀照下,身心一致得到休息。如果我們不能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使用某些說法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就會相信「總抱孩子會把孩子慣壞」,「孩子在用哭泣使壞,威脅自己,不能輕易滿足它們」。孩子天然流動的能量從小被貼上負性標籤,定義成各種問題行為,孩子的內心於是分裂,心理創傷就這樣種下。
如果夜奶讓媽媽疲憊不堪,可以請人幫忙,暫時不夜奶,讓媽媽好好休息。我的來訪者中有幾個也是這樣的問題,因為自己身體本來就很弱,而且心理創傷巨大,夜奶無論對媽媽的身心都是艱難考驗。我陪伴媽媽們,不斷細緻體驗自己的感受,讓各種情緒流動,得以觀照。尊重和呵護自己的身體,不用完美媽媽的標準要求自己,如果太疲憊就休息,讓別人帶一下,哪怕暫時吃奶粉也可以。這個過程真的不容易,但結果下來,沒有一個媽媽刻意訓練戒斷孩子夜奶,也沒有一個媽媽自己精神崩潰,最終都和孩子越來越協調一致,經常感受到親密育兒的快樂,身心更加強健。
當我們因為孩子的某些行為失控責罵孩子,甚至動手打了孩子,可以誠實的對自己說:「這是我內在創傷被啟動,因為內心痛苦而傷害孩子,這是我需要自我覺察和成長的地方,而不是孩子需要我修理。」
若我們因為經濟制約無法滿足孩子的某些物質渴望,誠實對孩子講:「你的需要我看到,它很美好,暫時爸媽錢不夠,無法買下它。」從小被及時回應的孩子,2歲左右已經非常好商量。有的父母不誠實面對自己,轉而攻擊孩子:你的需要太過分,你不應該提出無理要求。這種事情若經常發生,孩子會深信自己的欲求是可恥的,自己的慾望應該壓抑隱藏,面對世界不敢直接發出自己的聲音,總是縮手縮腳。嚴重的會成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似乎無欲無求自我坍塌的老好人。
可是,如果父母誠實了,孩子就不會受傷害嗎?
首先,誠實的父母,是自我覺察的父母。有自我覺察的人,會不斷成長變化,「傷害」孩子的事情會越來越少,與孩子之間彼此的理解和接納,會越來越多。
其次,人總是無法避免要經歷喜怒哀樂。渴望擁抱沒有得到,孩子會經驗到悲傷等情緒。情緒本身並不傷人,它會升起,也會消失,是個自然流動的過程。只有情緒的天然流動被不斷阻塞,才會固結在體內形成心理創傷。比如父母否認孩子的真實感受,把各種衝突說成是孩子的錯,甚至禁止孩子表達情緒,造成孩子意識和潛意識的分裂,這才形成心理創傷。
心理創傷是過去的事件造成,但過去發生的一切不會改變,也不用改變。心理治療的重要功能,是把潛意識的感受意識化,讓潛意識的感受被意識承認,二者逐漸合一,不再分裂,創傷就已經彌合。所以,誠實的父母,是不扭曲孩子感受的父母。一切本無常,不扭曲分裂,就會自然療愈。
心外無物,心外無法,所有修行法門,萬法歸一:保持覺察。
推薦閱讀:
※為人父母的無能為力
※【家庭 - 家和萬事興,為人子女,為人父母】
※正視焦慮,在為人父母的路上我們不必完美
※我願為你唱遍全世界最好聽的歌
※家庭~為人子女時做到「五不怨」,為人父母時做到「七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