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

人們應當用擔心生態多樣性消失一樣的態度,來擔憂精神癥狀的地域差異性理解和不同療法的消失——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黃霖雨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7年03月09日 06 版)

「那遍地開花的金黃色拱門(麥當勞的標誌)不足以代表美國對其他文化的衝擊;真正壞事的,是讓人類的心理地貌不斷扁平化。」這是美國記者伊森·沃特斯(EthanWatters)在《像我們一樣瘋狂》(CrazylikeUs)一書中提出的觀點。書名中的「我們」指的便是美國(US)。過去30餘年,沃特斯致力於精神病學與社會心理學的探索,與眾多跨文化研究者、文化人類學家一起,以非虛構寫作的方式探討心靈與現代心理治療的問題,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便是其中之一。

在《像我們一樣瘋狂》一書中,沃特斯指出:我們正在遭遇一項偉大的運動,那便是讓全世界人對心靈、心理生活的理解都變得更加「美國化」。這意味著,由美國制定的心理疾病分類和治療方法猶如鏟土機一般,正在剷平其他文化中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疾病和原有的本土療愈技術。然而,所有的心理疾病,包括看似明顯是自成一類的抑鬱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甚至是精神分裂症,都脫不開文化信念和文化期待的影響和塑造。他認為,我們必須反思這種忽視文化差異及其帶來的心理觀念差異的做法。

這裡主要討論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這一舉世聞名的心理疾病。我們或許已經習慣發展中國家發生大範圍災難後,世界各地的心理治療團隊紛紛趕至當地開展治療與疏導工作。2004年發生在斯里蘭卡的大海嘯,帶來了創傷後應激障礙這一疾病的浪潮。然而,用這一「通用術語」簡單地形容戰爭、災害所帶給人們的影響,並且短時間內所匯聚而成的「創傷諮詢人民軍」所帶來的真正效用是有待商榷的。

PTSD測量環境的複雜性

事實上,PTSD測量在當地並不具備良好的實施環境。一方面是語言的問題,各地所用的PTSD測量量表各有不同,均由美國研究者設計,語言體系便成為客觀存在的障礙。同時,帶有強烈指向性的題目或選項也會帶來不可控的情緒引導。

更為隱秘的問題是,研究發現,許多受試者以為只要按照研究者(即問卷)所期待的那樣「正確地」回答這些問題,就能給家庭帶來援助。這種誤解在發展相對落後的國家尤為常見。

特定地區意味著特定的「苦難文化」

特定文化背景地區的人們在面臨痛苦時擁有特定的文化體驗,而這一點常常被創傷治療團隊忽視。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費爾南多懷疑,席捲斯里蘭卡的援助狂潮在改變這個島國文化的力量上,一點也不比海嘯本身少,於是開展了長時間的PTSD本土化研究。她走家串戶,與災民深入交談,收集了40個故事。她發現:斯里蘭卡人體驗創傷的方式與美國人顯著不同,他們並沒有報告焦慮、恐懼、麻木或其他的心理狀態反應,而是更多地主訴關節或肌肉的疼痛。也就是說,斯里蘭卡的人們更習慣於將身心統一起來感受。

此外,她還發現,凡是那些災難之後持續受苦的人,都是被原有的社會網路所排斥的人。這意味著社會環境是我們理解當地人在災難中受到衝擊的重要維度,而這些極容易被美式「創傷治療」團隊所忽視。

人類學家也作了努力,艾麗克絲·阿根提-佩倫發現佛教徒村落的人們受佛教影響,在描述暴力行為、災難事件的時候會選擇性地換成另一些帶有安全和信任意味的說法,如「酷刑拷打」會被換成另一個同時含有孩子間惡作劇戲弄意思的詞。弔詭的是,這種間接的表達方式在美式PTSD問卷測量中則被列為「心理迴避」。

在創傷治療的浪潮中,我們也不得不重視起這種亂象:當災後心理援助成為一種運動的時候,科研與救助、撫恤與及時產生的臨床關懷混雜在一起,這對那些處於脆弱狀態的民眾會產生不當的壓迫,這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入侵。

跨文化研究者的反思

跨文化研究者希望關注文化的差異性、文化信念與身體體驗的統一性。但我們更多看到的是,臨床觀念正在侵入生活信念。「越南戰爭症候群」這一概念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越南戰爭症候群」的產生,本意是建立一個集體的敘事,是用一種憤怒的方式尋找戰爭意義,表達的是政府如何背信棄義以及社會信任如何蕩然無存,但是現代臨床體系中的PTSD疾病診斷,則把對災難的社會意義的探尋丟到了腦後——現代士兵經歷的憤怒、煩躁,都脫離社會而存在。士兵們豐富的心理體驗、文化價值觀,開始變成一條條張貼於牆壁的PTSD大腦生理化學癥狀。

文化的單一化與美式疾病全球化相輔相成。沃特斯指出,世界公認的美國《心理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這種帶有地域性的精神異常,劃入了「特定文化相關的癥狀」這一部分,卻用844頁的巨大篇幅整理這一疾病的心理診斷,裡面描述的心理疾病均是不受文化干擾的。沃特斯對此總結:當我們只面對大腦中的生理化學失衡時,我們已經驟然間失去了原來曾給我們的苦難賦予意義的信念體系。人們應當用擔心生態多樣性消失一樣的態度,來擔憂精神癥狀的地域差異性理解和不同療法的消失。

面對災難對人們生活工作的全面傾覆,我們或許不應該對心理諮詢過分強調,而應該落實切實可靠的社會政策,讓個人生活不被干擾,儘快地恢復「正常」生活。

黃霖雨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7年03月09日 06 版)

推薦閱讀:

台灣人真的相信用愛發電嗎?
因為羨慕某種自己一生都得不到的事物而選擇自殺,是絕對錯誤的么?
生命成長的規律
為何非得要一個紅顏知己?揭秘男人心理
我不喜歡看《感動中國》,覺得很彆扭,根本不會感動。我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TAG:心理 | 心理疾病 | 疾病 | 全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