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出問題
06-21
第1節:別讓孩子出問題(1) 前言 本應歡樂的童年,卻滋生著種種不良行為。它們有的隨年齡增長而消失,有的隨年齡增長而加劇。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是兒時形成的性情會影響終生;"江山易改,秉性難移",講的是性格一旦形成將頑固至極。 因自閉,諸如馬加爵等殘害同學;因自私,多少貪婪者鋃鐺入獄;因抑鬱,多少成功者英年早逝;因怯懦,契訶夫筆下的《小公務員之死》公公因為一個噴嚏;因…… 給孩子一個完整的人生吧,莫讓我們追悔莫及! A篇 性格偏差 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一種性格障礙 兒童在1~2歲時,常常以自己的認知、情緒、意願等為中心,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並判斷周圍環境中的一切。他們沒有也不能意識到需要從另外一個角度或多個角度去審視、理解和對待外在的人、事、物。 他們常常認為,夜晚月亮出來是為了給他們照明,他們所看到或拿到的東西都是自己的。例如:媽媽與孩子玩滾球的遊戲,媽媽在坡頂,孩子在坡下。媽媽問:"球為什麼滾下來?"孩子會說:"球知道我在等它才下來。"當父母勞累需要安靜地休息時,他們卻依然我行我素、打打鬧鬧,不能站在父母的立場體驗父母的感受。 心理學家朱智賢在他主編的《心理學大詞典》中說:"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經過三個時期:①自我中心期(8個月~3歲),是自我意識最原始的狀態,稱生理自我。②客觀化時期(3歲~青春期),是獲得社會自我的時期,在這一階段,個體顯著地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是學習角色的最重要時期。角色意識的建立,標誌著社會自我觀念趨於形成。③主觀自我時期(青春期~成人期),自我意識趨於成熟,進入心理自我時期。" 按他的分期說,兒童3~16歲時尤其應該重視自我意識的發展與培養,因為他們時刻感知、接受著社會文化的影響,這對他們個性和品格的形成至關重要。原始的"自我為中心"與生俱來,無法選擇,後天的鐫刻是造就品性的關鍵,家長或老師不可懈怠。 自我中心行為的表現 處在"自我為中心期"的兒童的特徵是分不清你、我、他的真正內涵,喜歡幻想,常常不自主地把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用最原始的方式表現出來。對於玩具,"只要是我玩的,就都是我的"。為了捍衛"所有權",他們命令、威脅別人不要拿他們的玩具,甚至以打人、搶奪的方式拿回自己所愛的玩具。 對這階段的兒童而言,玩具遠比朋友重要,寧舍朋友不舍玩具。要他們為友誼而放棄玩具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他們只知道自己很想玩,若別人把玩具搶走,他們會難以忍受,至於別人的想法與感受,他們則無法體會。其實看到別人的玩具就順手拿起來並說"我的",其真正的意思是"我喜歡它"。這是孩子發育過程中的正常表現,只有過了這個時期才會走向成熟。 當家裡來了客人時,孩子表現得特別活躍,搶著說話,跑來跑去,拿各種玩具給客人看,忙個不停(這就是俗話說的"人來瘋"),這是孩子要求大家注意的一種本能行為。孩子小時候出現這些行為可以諒解,但是若長大以後仍然要求大人過多注意,經常糾纏客人,處理問題、辦事情總是自己說了算,以我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強加於人,稍不如意就大發脾氣,那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我中心行為,需要認真及時地矯治。 自我中心行為的危害 對於2~3歲的孩子來說,他們通常只能想到自己,不會想到別人,這種原始自我形態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就會解除。但在"轉型"時,如果讓孩子"崇尚自我"的思維方式發展下去,就有可能變成一個自以為是、專橫霸道的人。這樣的孩子在夥伴中或社會上是極不受歡迎的,即使孩子的智商再高、能力再大,也會被人討厭。 自我中心現象幾乎人人都有,只是因受教育不同、性格不同而發展情況有所不同,表現也有個體差異。過於嚴重的兒童最容易與同伴分裂,產生爭吵和攻擊行為;最容易賭氣,被孤立,性格扭曲;長大後人緣差,很難第2節:別讓孩子出問題(2) 自我中心行為產生的原因 一味放縱 出於過分關愛與呵護,家長不斷認可和遷就孩子的自我中心行為。有時,家長也知道不應該讓孩子這樣,但總認為樹大自然直,不忍心對孩子嚴厲。這樣會導致孩子的行為更放縱,他們的表現在"勝利"中得到強化。 過度滿足 想吃什麼、想要什麼一定要滿足,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所有好吃的、好玩的自己都應該有,以至於長輩先吃了一口水果,玩具讓別的孩子玩一會兒,就會引得他大哭大鬧。孩子總生活在一種"人人讓我、人人為我、我說了算"的環境中,怎能不逐步養成"以我為中心"的行為呢。 教養缺失 很多家長和老師對孩子"轉型"期的教育不細心,感覺不到其自我意識發生了異樣的變化,認為孩子大了自然就會變好的;有的則輕描淡寫地說一下了事。如:孩子看見家長為客人端上水果,想獨自佔有,就在每個水果上咬一口。家長自然感覺很不好意思,就笑著說,""壞蛋",那些你吃吧,我再端一盤。"客人走後家長也不再提及此事,孩子並不知道這樣做是錯的。家長的疏忽使孩子的佔有慾越來越強。 與遺傳有關 專家研究表明,人的性格的形成與遺傳基因有關。自我中心期的原始表現可能是"天性"的流露,父母的霸道很可能遺傳給孩子。 自我中心的矯正方法 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 要改變孩子的自我中心行為,首先要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只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堅決拒絕,以消除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父母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使孩子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需要分擔共享,並使其懂得應該經常關心他人。同時教育孩子懂得共享為樂、獨享為恥的道理,幫助孩子建立群體思想,這樣可以使孩子的自我中心行為逐漸減少。 教孩子為他人做些事情 如果孩子從小在家庭中處於中心地位,家長給予太多的關注,那麼這個孩子在成年以後並不能意識到自己已經成人了,會對別人表現出很強的依賴性。他只考慮自己的存在,而不考慮他人的存在,只注意對自己有利的事,其他則漠不關心。他很可能認為他人的行為也應以自己為中心。所以父母、老師首先要教會孩子時常為別人做些事情,比如把有趣的遊戲介紹給別人,把好玩兒的玩具讓別人玩玩等。當父母遇到孩子獨佔、搶奪別人東西的時候,應認真分析原因,尋找教育對策,及時給予說服和指導。 不要過分地關注 獨生子女家庭容易對孩子有求必應,這樣會慢慢地強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使孩子日後在生活中缺乏獨立性,不會處理人際關係。 學會冷處理 孩子在得不到滿足而大哭大鬧時,家長可以"冷處理",堅持不去迎合、不妥協。過一段時間後孩子會自己停止哭鬧,此時家長可用其他形式安慰一下。這樣經過多次矯正之後,孩子就會明白採取哭鬧的方式達不到目的,慢慢會減輕自我中心的表現。 適當給予"劣性刺激" 所謂"劣性刺激"是指飢餓、勞累、困難和批評。家長應適當地給孩子製造這樣一個"四面楚歌"的環境,讓孩子去經歷挫折,有利於弱化孩子自我中心的榮耀感。但這種辦法要點到為止,不要給孩子造成身心傷害。 不要大驚小怪 當孩子受傷或生病的時候,家長一方面應採取科學的就醫態度,另一方面不要反應過度。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大驚小怪、過度擔心。否則,孩子會從大人的反應中得到暗示,誤認為自己的病特別嚴重,時間久了,會在心理上、行為上養成高度自我中心的習慣。 避免給孩子歸類 2歲左右的孩子適應他人需求的能力很弱,這時就需要家長適時幫助。首先,家長應先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徵,避免將孩子歸類為"慷慨的"或"小氣的"。其次,還要主動製造機會,並給予一些簡單的指導,鼓勵其社交行為的發展。比如提供足夠的積木、黏土、色紙、顏料,在家長指導下,讓孩子做各種建築和美化環境的遊戲,避免因爭奪玩具而引發爭執,並藉機讓孩子練習社交技巧。第3節:別讓孩子出問題(3) 教孩子學會分享 2~3歲的孩子無法體會他人的感受,又欠缺溝通的技巧,如果沒有大人的監督,他們的遊戲很快就會落入一團混亂的紛爭。因此,不要期望一群孩子可以自己玩得很好,此時,大人適時地引導,可以幫助孩子發展社會能力。比如,老師可以跟孩子解釋:"玩具是屬於大家的,如果你想先玩滑梯,就讓別的小朋友先玩娃娃。"並教他們問其他正在玩滑梯的小朋友:"我可不可以和你們一起玩?"若孩子們堅持不願意一起玩兒,老師也可充當計時員,指導孩子學會輪流,一人玩一段時間。 雖然有的孩子自我意識很強,但只要大人耐心輔導,讓孩子多經歷幾次成功的合作遊戲,他們心中萌生的友誼觀念會漸漸成熟,並學會體諒別人、與人合作和輪流玩玩具了。 給孩子過生日不要過分隆重 許多家長對孩子的生日過分在意。每逢孩子生日,親戚朋友濟濟一堂,眾星捧月,讓孩子在生日宴會上出盡風頭,這無疑會強化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識。較好的方法是孩子生日時,給孩子買些玩具、添件新衣服或特意帶其去公園,既不失愛意又不膨脹自我。 孤獨 孤獨是一種主觀體驗 世界著名的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都很重視對孤獨的研究。精神病學者多從病理上看待孤獨,心理學家多從行為表現方面研究孤獨。愛德華?R.黑特伏認定,孤獨是綜合征,在兒童期多發生在出生後前20個月,這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發育性能力缺陷與殘廢狀態,需要認真對待。 心理學家認為,"孤獨有時是短暫的心境,有時是嚴重的和長期的狀態",是一種主觀體驗。他們早就發現了值得重視的現象:"孤獨在青少年中更加普遍,而在年齡較大的各種群體中不常為人所提及……"他們還發現,"孤獨在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群體中更為普遍",這是非常符合我國國情的。 無論是精神病理還是行為現象,目前我國對兒童早期孤獨症癥狀的研究都很不夠,所以本書在這一章著重講述病態矯治。 嬰幼兒孤獨症是一種精神疾病 據有關部門推算,我國每年約有50萬幼兒罹患此症。令人遺憾的是,這樣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在我國至今尚未被大多數人所認識,甚至連多數醫生也沒有早期識別診斷的能力。以往醫生們都籠統地將孤獨症診斷為精神發育遲滯、兒童精神分裂症或多動症等,以致延誤了對症治療的時機。嬰幼兒孤獨症是一種嬰幼兒特有的精神性疾病,發病年齡在3歲前,男孩多於女孩。患有孤獨症的嬰幼兒在發病前均較聰明,但發病後在智能方面就明顯低於正常嬰幼兒。此症病程比較緩慢,約有1/3患者病症屬輕度,須細心觀察,及早發現並給予特殊訓練和藥物治療。 孤獨的癥狀與表現 表現異常 當母親抱他們在懷裡餵奶時,他們不將身子緊貼母親;當大人用手去抱他們時,他們沒有正常的迎接姿勢,表情冷淡;他們對周圍的人或物不感興趣,面部也缺乏喜怒哀樂的感情表露,旁若無人。 語言表達有障礙 有的孤獨症患兒默默不語,有的患兒開始講話比別人晚,講話的內容也比別人少。他們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低下,對別人說得稍微複雜一點的句子常無法理解,不會以提問的方式與人交談,更不會主動與人交談。他們不會用手勢表示"再見",不會運用動作、姿態及音調與人交往;不會使用代詞或使用代詞不當,常錯用"你"、"我"、"他";常重複別人所講過的話(模仿言語)或常重複別人以前講過的話(延遲性模仿言語)。他們缺乏正常兒童應有的想像力,不能像正常兒童那樣做遊戲或和同伴玩耍。 喜歡旋轉的事物 他們對一般兒童喜歡的玩具不感興趣,喜歡圓的會旋轉的東西,如瓶蓋、陀螺、杯蓋,常愛不釋手,可連續玩很長時間;也常會迷戀會轉動的東西,如不停地觀看正在旋轉的吊扇;他們要求環境固定不變,如要求吃同樣的菜,穿同樣的衣服,坐同一個位置,走同一條路線;他們常常雙手上舉左右搖擺、旋轉、打桌子、打牆壁、撞頭、自傷;還有的患兒對音樂節奏特別感興趣。第4節:別讓孩子出問題(4) 感覺過敏、感覺遲鈍和感覺異常 有的患兒對聲、光刺激過敏,有的患兒對疼痛、寒冷刺激反應遲鈍,也有的患兒有特殊感覺,他們喜歡觸摸或聞嗅一些日常用品,觸摸光滑的牆面和地板。 智力有障礙 25%的患兒智能正常,25%的患兒有輕度智能障礙,50%的患兒有重度智能障礙,個別患兒在智能低的背景下出現"島狀活動",對機械記憶、計數、推算等有特異功能。 發育異常 體格發育異常,常較同齡兒童矮小,可伴有某些發育畸形。 特殊愛好或依戀某種東西 患兒常對無生命物體(如一支鉛筆)或動物(如一隻小貓)有特殊的愛好,如果找不到這個東西,就會產生嚴重焦慮或大哭大鬧;而當把他們所特別喜愛的東西找回來時,又能平靜下來。但對人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感興趣。此外,有些患兒會出現恐懼、多動或少動,甚至還有無法勸阻的哭鬧以及情緒波動及睡眠障礙等現象。 孤獨症的危害 嬰幼兒孤獨症常發生於3歲左右,這一階段恰好是培養兒童語言、交往、生活技能的關鍵時期,孤獨會造成性格怪異,對他們的一生產生以下不良影響。 溝通困難 孤獨症患兒的語言與正常人的語言在邏輯、內容、形式上互不相容。他們的內在世界精彩紛呈,但與正常人的內心世界互不相通。他們的思維活動是"關起門來唱大戲",表面平靜,內部活動很激烈。這種語言的不相容性導致孤獨症患兒行為古怪、不可理解。 預測能力差 孤獨症患兒由於缺乏想像力和預測行為結果的能力,無法進行建設性遊戲。但他們知道紙可以撕、硬的東西扔到地上可以發出聲音等等,為了尋找這種撕紙或扔東西的快樂,他們往往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該打碎或撕掉的東西。 常有不雅的舉止 逛商場時會毫無顧忌地從貨架上取出自己喜愛的食物後徑直走出超市;當父母與同事或鄰居談話時,會抱著別人"親吻"或無原因地攻擊他人,甚至在公共場所當眾脫衣服或撒尿。 常有危險舉動 孤獨症患兒往往沒有恐懼感,不能預料他們行為所產生的後果。因此,他們常有危險舉動,如突然穿越馬路而不顧來往車輛;打開煤氣開關只是為了聽到"叭、叭、叭"的響聲;擺弄自己感興趣的電源、開關;把身體探出窗口;在高處攀爬行走,這些舉動嚴重威脅著他們的人身安全。 當孤獨症患兒對某些事件不理解或心情感到煩惱和困惑時,會出現自傷行為,如咬手腕、咬手背、抓頭髮、以頭撞牆。一些患兒在閑得無聊時也會出現自傷行為。 精神受傷害 癥狀嚴重的孩子整日里沉默不語、畏縮不前,"熱衷"於把自己與外界隔離開來。孤獨症是造成兒童精神殘疾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導致社會適應能力受損、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精神活動自閉、生活技能獲取不足。 感覺有障礙 孤獨症患兒還存在感覺過敏和感覺遲鈍現象。感覺過敏是其對外界一般程度的刺激感受增強的一種現象。有的患兒對聲音、光線感覺過敏,聽到突然的聲音就會嚇一跳或捂上耳朵。有些患兒在晴天出門時都要戴上太陽鏡才能平息他們的"煩躁"和"不安"。感覺遲鈍現象在孤獨症患兒中表現尤為突出:對寒冷和疼痛不敏感,冬天穿單衣外出而不覺得冷,打針時不覺得疼,跌倒時摔破皮膚也無任何反應。 智力受影響 在遊戲中不能與夥伴們共同遵守一種規則,不能在遊戲的每一步驟中去揣度別人的想法和做法。不會扮演、不懂偽裝。例如,在幼兒園常進行的一種遊戲,用空勺子喂玩具"小妹妹"吃東西,正常兒童會邊做"喂"的動作,邊咂嘴發出吃東西的聲音。而孤獨症患兒就不會這樣惟妙惟肖地做,他們常常會顯得手足無措或自己旋轉著勺子玩。 調查表明,很多孩子存在孤僻離群、不愛與人交往的問題。特別是有些獨生子女,由於長期嬌生慣養,家長放縱不管,使孩子非常任性,喜歡獨來獨往。生活中只有自己,很少想到別人。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很難與人合作,很難適應社會。第5節:別讓孩子出問題(5) 孤獨症被稱為精神疾病中的頑症,治癒十分困難,因此提醒父母,在關注孩子物質生活的同時,應多關心孩子的精神生活,以免造成終生遺憾。 產生孤獨行為的原因 家庭氛圍差 如今患孤獨症的兒童數量倍增,除可能是母親懷孕時過多接觸電磁波等先天因素外,還與嬰幼兒的家庭氛圍有關。一半以上患兒的父母性格急躁、經常訓斥孩子或家裡只有老人單獨帶孩子。 遺傳因素 患兒的同胞發生本病的概率較其他人要高,單卵雙生子的同病率更高。41%的患兒為長Y染色體,他們的父親和兄弟也發現有長Y染色體,證明本病與遺傳因素有關。 出生時的不幸遭遇所致 早產、難產、窒息,出生後患過腦炎、腦外傷者發生率較高。近年來通過核磁共振研究發現,本症患兒第四腦室擴大,小腦蚓部發育不良,腦幹明顯變小。 環境因素 生活環境中缺乏豐富和適當的刺激,長期處在單調環境中的兒童,往往會用重複動作來進行自我刺激,而對外界環境不感興趣。 愛看電視的孩子易變孤獨 兒童電視孤獨症,是由常看電視引起的孤獨症,多見於3~7歲的兒童。經國內外專家的觀察研究後發現,即使給予此類幼兒最優良的教育,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也不能很好地像正常人那樣在社會中生活。因此,父母必須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 過量食用酸性食物 過量食用酸性食物強化了幼兒孤獨症的發生和發展。如今,高蛋白、高糖、高脂肪的營養食品充斥餐桌,致使兒童攝入蔬菜和雜糧的量偏少。許多科學研究已證明:過量食用高糖、高脂肪和動物性蛋白的酸性食品,容易使體液酸性化,呈現酸性體質。正處於生長發育關鍵階段的兒童,倘若過量攝入酸性食品,就會漸進性地出現一系列癥狀,如手足發涼、容易感冒、常哭鬧不止、免疫力降低,嚴重者可殃及大腦功能,導致思維功能紊亂。可以說,酸性食品對兒童孤獨症行為的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孤獨行為的矯正方法 行為治療 對患兒很難用言語進行心理治療,卻可以用遊戲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如家長可以把玩具娃娃抱在懷裡,親親拍拍,對娃娃說話。由於患兒有模仿能力,可先使他們對玩具娃娃發生興趣,然後再把感情從玩具上轉移到父母或朋友身上來。如讓患兒與同齡兒童一起遊戲,通過"小夥伴"的作用,增進社會交往,重建合作行為。通過遊戲,患兒的某一行為得到改善後,往往會引起連鎖反應,使其他行為也得到改善。在遊戲治療中,家長要注意克服焦慮急躁的情緒,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藥物治療 目前尚無理想的藥物能夠影響患兒的病程,也不能提高患兒的認知能力及使之有正常的行為,但一些藥物可使患兒更適應環境,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控制某種癥狀。具體藥物由醫生處方確定。 食療 應多食綠色蔬菜,如菠菜、油菜、空心菜、香菜等深色蔬菜,這些蔬菜最能為兒童提供適宜的維生素A,同時要減少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的攝入。 注重教育訓練 家長和老師對患兒要有愛心、耐心和熱心。與孤獨症患兒交往,首先要使患兒對訓練者感興趣,雙方才能相互溝通,這一階段往往是最困難的階段。尤其在早期階段,把孩子交給保姆是起不到治療作用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把要學習的技能分成若干個細小步驟來完成,而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教給他們。譬如教他們正確使用筷子,先把自己拿筷子的姿勢展示給他們;讓他們從數只筷子中撿出兩隻,粗細端對齊;用手握住他們的手保持正確握拿狀態,反覆進行,直到他們自己掌握握拿技術。孤獨症患兒很容易因失敗而煩躁,進而放棄學習,所以在訓練中要邊教邊鼓勵。 訓練時要把動作、語言、獎勵有機結合起來,這種方法實際上是行為治療中的"陽性強化法"。在教他們某一技能時,要不斷講解每一步驟和意義,當完成時便給予患兒適當的物質獎勵(多為孩子喜歡的食品或玩具)。這種方法可以增加孩子對訓練的興趣和減少不愉快情緒的發生。第6節:別讓孩子出問題(6) 在教育訓練過程中,切忌操之過急,要有恆心。不可期望孩子在短時間內就能掌握某一種技能。例如上廁所,正常發育的兒童可能在很短時間內便能學會蹲馬桶、擦屁股、拉水箱、洗手等一系列動作,並理解每一步的意義,但孤獨症患兒可能需要半年、一年乃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掌握和運用。訓練的目的是教會患兒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自理生活能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很多家長對行為治療的原則和方法不熟悉,一定要有專業人員如行為治療師、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特教老師在場輔導治療。對每個患兒出現的每個行為都要盡量去理解,在他們每一個行為出現以前或即將發生時,家長就要預見到他們可能會去幹什麼、將要出現什麼樣的後果。 嚴格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應控制在半小時至1小時內。否則,長時間看電視會導致孩子罹患電視孤獨症。選擇適合孩子看的節目,如動畫片、木偶片、兒童文藝節目、知識小品、智力競賽或反映英雄模範人物事迹的節目。家長應盡量陪孩子看電視,同時要給孩子解釋節目中有教育意義或啟發性的內容。家長還應控制自己看電視的時間,避免孩子跟著家長過長時間地看電視。家長可通過給孩子講故事、做遊戲和進行戶外運動等方式,擴大孩子的興趣範圍,轉移孩子對電視的注意和依戀。 多動 多動症是輕微腦功能失調 多動綜合征(簡稱多動症)是指輕微腦功能失調,它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發生率為5%~10%。 多動症的高峰年齡為8~10歲,男多於女。病史、兒童行為與活動觀察記錄材料是診斷的重要依據。 多動症的主要表現就是多動(活動過度),此外還有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動、易衝動、情緒不穩等,所以是一種綜合征。患兒還常伴隨有學習困難,但智力發育正常。進入青春期之後,多動、衝動、注意力渙散等明顯的癥狀有所減輕,而自卑、情感抑鬱和破壞行為等卻明顯加重,學習困難、接受能力差的表現也開始突出。 多動症患兒多數不經任何治療可逐漸痊癒,但尚有一部分患兒可延續為成年期性格障礙。 多動症的癥狀 按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的診斷標準,兒童多動症通常有如下癥狀。 注意力渙散 包括:課堂上經常不聽老師講課;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難集中精力做功課或從事有組織的活動;難以堅持完成某一種遊戲或事情;做事往往有始無終。 行為衝動 包括:經常未經思考即行動;過多、過頻繁地變換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難於引導、控制、調節其活動;需要過多的監督;時常在教室中吵鬧甚至喊叫。 活動過多 包括:到處亂走或過分地攀爬;不能靜坐學習或學習時坐立不安;睡眠時在床上過多地翻動;終日忙碌不停,似乎被一個發動機驅動著一樣。 根據上述診斷標準,英國患有多動症的兒童為l%,北美為3%~5%,美國為6%。 1987年,美國精神病學會進一步提出了多動症兒童的診斷標準: 1?常常在座位上玩弄手、腳或蠕動身體(在青春期,可能局限於主觀的好動感覺); 2?難以按要求保持坐姿; 3?易受無關刺激的影響而分心; 4?難以在遊戲或團體活動情境中等待輪流的機會; 5?回答問題欠考慮,具有衝動性; 6?難以遵從他人的指令(不是出於反抗或不理解); 7?難以將注意力保持在任務或遊戲活動上; 8?常常一項活動還沒完成就又去干其他事情; 9?難以安靜地玩耍; 10?常常談話過多,喋喋不休; 11?常常打斷或插進別人的談話; 12?不能傾聽別人的談話; 13?常常丟失生活中的常用品(如書、玩具、鉛筆等); 14?常常採取冒險行動而不考慮行動後果(如過馬路時橫衝直撞,不注意過往車輛等)。 一個兒童如果在上述14項指標中有8項符合,且已持續6個月以上,就可能患了多動症。第7節:別讓孩子出問題(7) 一些傳統的說法認為男孩更容易患上多動症,他們患此病的概率是女孩的7倍之多。但最近的調查顯示這個比例實際上只有3∶1。專家認為,這並不是說越來越多的女孩開始患上多動症,而是精神病學家發現,多動症在不同性別的孩子身上所體現出的特徵存在細微的差別。例如,女孩的破壞性相對較小,更多的體現為愛幻想或愛聊天。她們的多動症更多地屬於粗心大意型,而不是極度活躍型。 還有一個現象,好動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多動症,而文靜的孩子也有可能患多動症。主要表現是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動作緩慢、做事拖拉、效率低、上課心不在焉、做作業粗心大意。對這類兒童,父母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延長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老師則可安排其坐第一排,以便隨時監督指導。 多動症的危害 一項研究顯示,目前在學齡兒童中有8%~12%的人都被診斷為多動症,這一數字比過去的幾十年都要高,而且仍有很多未經確診的病例存在。美國精神保健協會進行的調查也發現,在被診斷為多動症的孩子中幾乎有一半從未確診過,或未得到正確的治療。 儘管多動症兒童在13~14歲後癥狀會逐步緩解,至成年後多數可以不治而愈,但是在兒童、少年時期,多動症給學習和心理上所造成的損失是極大的,這勢必對他們日後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有些學者對多動症患兒進行了追蹤研究,結果發現有50%~70%的多動症患兒在學校要留一級,大多數多動症患兒在校學習期間自覺性差,不能很好地遵守紀律。 專家認為,那些出現注意力分散現象的孩子,如果不及時治療,任其發展,情況會越來越嚴重。除了影響學習外,更糟的是他們會受到同齡人的排斥,自信心受到打擊。 2001年我國有關部門對507家有多動症孩子的家庭進行調查時發現,家長反映孩子不合群的比例是正常孩子的3倍,而反映孩子遭到其他同伴的嘲弄的比例亦高達兩倍。其他研究還發現當未經治療的多動症孩子進入成年後,更容易出現與社會格格不入、意志消沉以及情緒紊亂等狀況。 多動症產生的原因 目前,各國專家學者經過大量調查、觀察和研究,認為兒童多動症的病因是十分複雜的,但主要有以下幾項。 器質性因素 主要指產前、產時和產後嬰兒受到輕度腦損害,如腦外傷、難產、早產、顱內出血、窒息等。 遺傳因素 父母童年時期有多動癥狀及某些精神疾病均對兒童多動症的形成有一定影響;據臨床觀察,單卵雙生子的兒童發病率高於雙卵雙生子。 生化代謝異常 多動症和注意力不集中與腦內茶酚胺系統功能不足有關。中醫認為本病的根本原因是腎虛、腦髓不充、發展遲緩,而以肝陽上亢、心神不寧、心竅不開為表現,因神經某些方面的缺陷而影響功能調節,妨礙信息傳遞,削弱自制能力而導致活動過多、注意力障礙和學習困難等。 飲食及中毒因素 食品中的調味劑、人工顏色等附加物質、食品中鐵質缺乏、患兒輕度貧血都可導致其注意力減弱、脾氣急躁易怒。環境污染和輕度中毒現象也可增加多動行為的程度。 環境與教育因素 不良的生長環境和教育方法、方式可促使兒童多動症的形成或癥狀加劇。其治療也應是身心同治,否則難以恢復正常。 如何區分好動還是多動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好動的孩子不一定就是患了多動症。區別好動與多動症,必須掌握以下幾種方法。 注意力有明顯區別 注意力不能集中是多動症患兒的特點,並且其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有無興趣無關。也就是說,多動症患兒對他們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事情都不能集中注意力。而正常兒童則不同,他們在做功課、學習不感興趣的事情時注意力不能集中,因而開小差、做小動作、玩玩具、打打鬧鬧;而在做其感興趣的事,如看動畫片時,則一動不動,注意力高度集中。第8節:別讓孩子出問題(8) 觀察自控能力 正常兒童有自控能力,往往經過思考才行動;而多動症兒童自控能力較差,行動之前常常不思考。如果有人說:"哪個勇敢的小朋友敢用手砸碎玻璃?"玻璃會劃傷手,正常的孩子不會貿然行動;而多動症的孩子往往會不加考慮就用手去砸,等到手流血了才後悔。 行為是否有目的性和系統性 如果有個孩子為了扮演孫悟空,而用紅藥水塗臉,將毛巾系在腰間,將晾衣的竹竿取下當金箍棒揮舞,把家裡弄得天翻地覆,您說他是頑皮孩子還是多動症患兒?很明顯,這個孩子的此次"多動"有明確目的--扮演孫悟空,而且行為連貫,很系統,都是圍繞扮演孫悟空這個目的,所以說,他只是頑皮兒童而已。多動症患兒的行為是沒有目的的,常常有始無終,很難獨立完成一件像樣的事。 簡單測試 一個簡單的測驗可進一步確定正常好動的孩子與多動症患兒的區別:讓孩子伸出雙手,平放在桌面上,五指併攏,在原位置上使手掌和手背交替快速反覆翻轉,如果他們的動作很笨拙,顯得不協調,那麼,他們就患有多動症。因為正常的孩子是沒有這種表現的。 藥物試驗 可以用利他林實驗來區分頑皮孩子和多動症患兒,但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多動症患兒服用利他林後注意力集中,多動行為減少。頑皮孩子服用利他林後反而興奮,動作更多。 綜合評價 對6歲以下的孩子,大多數醫生都不會將其診斷為多動症,因為幾乎所有的學齡前兒童都或多或少有類似的癥狀。即使是再大一點的孩子,要確診為多動症也具有一定難度。醫生在一定程度上要參考家長和老師的評價,而他們的評價也經常會存在分歧:一個多動症患兒也許在家裡可以幾個小時地沉迷於電子遊戲,而在課堂上卻無法坐穩10分鐘。另外, 多動症還可細分為三種情況:極度活躍型、粗心大意型和兩者的結合型,而另外一些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可能從來都不會出現極度活躍的狀況。 多動症的矯正 讓孩子接觸新鮮事物 實驗證明,強烈、新奇、富於運動變化的物體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轉動音樂鳥籠、會跳的小青蛙、會搖頭的小木偶、自動下蛋的母雞等玩具可讓孩子集中注意力觀察擺弄。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類似的玩具,用來幫助訓練孩子集中注意力。特別是對0~3歲的孩子,採取這種方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另外,還可以把孩子帶到新的環境中去玩。比如逛公園,讓他們看一些以前未曾見過的花草、造型各異的建築及其他引人入勝的景觀,帶孩子到動物園去看一些有趣的動物等,利用孩子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培養其專註力。 誘導激發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總會很投入、很專心,小孩子也是如此。因此,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點並誘導他們。 加強心理調試 患兒本身的自信心不強,心理壓力比一般小孩更大,而變成反社會的偏差行為。所以必須了解並在心理上給予其更多的輔導。同時,應訓練患兒感觀敏銳度並進行感觀綜合治療等,多請專業心理醫師幫助。 充實孩子的生活內容 爸爸媽媽盡量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讓他們有機會宣洩過剩的精力。比如讓他們參加適當運動,如走平衡木、慢跑、跳繩、玩蹦蹦床等。 避免食用含鉛食物 研究發現,多動行為與飲食中含有大量調味品、水楊酸鹽類物質有關,受鉛污染的食品、大量含酪氨酸的食品以及飲食中缺鐵和鋅的狀況也與其有密切關係。 如發現孩子患了多動症,飲食上應注意以下幾點:不要食用含鉛量高的食物(如貝類、皮蛋、爆米花、葵瓜子);不要把食物暴露在鉛污染的環境中(如汽車尾氣排放頻繁的地方);教育孩子不要把鉛筆頭含在嘴裡;吃飯前必須洗手(尤其是剛剛拿過鉛筆的手);不要食用含酪氨酸的挂面、糕點及乳製品;食物中不加胡椒油等調味品和酒石酸等食用色素;少食富含甲基水楊酸鹽類的番茄、杏仁等;多吃含鐵、鋅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牡蠣,家禽的心、肝、腦,以及大棗、蘋果、百合、核桃、芝麻和花生等);不給孩子使用鋁製器皿。第8節:別讓孩子出問題(8) 觀察自控能力 正常兒童有自控能力,往往經過思考才行動;而多動症兒童自控能力較差,行動之前常常不思考。如果有人說:"哪個勇敢的小朋友敢用手砸碎玻璃?"玻璃會劃傷手,正常的孩子不會貿然行動;而多動症的孩子往往會不加考慮就用手去砸,等到手流血了才後悔。 行為是否有目的性和系統性 如果有個孩子為了扮演孫悟空,而用紅藥水塗臉,將毛巾系在腰間,將晾衣的竹竿取下當金箍棒揮舞,把家裡弄得天翻地覆,您說他是頑皮孩子還是多動症患兒?很明顯,這個孩子的此次"多動"有明確目的--扮演孫悟空,而且行為連貫,很系統,都是圍繞扮演孫悟空這個目的,所以說,他只是頑皮兒童而已。多動症患兒的行為是沒有目的的,常常有始無終,很難獨立完成一件像樣的事。 簡單測試 一個簡單的測驗可進一步確定正常好動的孩子與多動症患兒的區別:讓孩子伸出雙手,平放在桌面上,五指併攏,在原位置上使手掌和手背交替快速反覆翻轉,如果他們的動作很笨拙,顯得不協調,那麼,他們就患有多動症。因為正常的孩子是沒有這種表現的。 藥物試驗 可以用利他林實驗來區分頑皮孩子和多動症患兒,但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多動症患兒服用利他林後注意力集中,多動行為減少。頑皮孩子服用利他林後反而興奮,動作更多。 綜合評價 對6歲以下的孩子,大多數醫生都不會將其診斷為多動症,因為幾乎所有的學齡前兒童都或多或少有類似的癥狀。即使是再大一點的孩子,要確診為多動症也具有一定難度。醫生在一定程度上要參考家長和老師的評價,而他們的評價也經常會存在分歧:一個多動症患兒也許在家裡可以幾個小時地沉迷於電子遊戲,而在課堂上卻無法坐穩10分鐘。另外, 多動症還可細分為三種情況:極度活躍型、粗心大意型和兩者的結合型,而另外一些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可能從來都不會出現極度活躍的狀況。 多動症的矯正 讓孩子接觸新鮮事物 實驗證明,強烈、新奇、富於運動變化的物體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轉動音樂鳥籠、會跳的小青蛙、會搖頭的小木偶、自動下蛋的母雞等玩具可讓孩子集中注意力觀察擺弄。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類似的玩具,用來幫助訓練孩子集中注意力。特別是對0~3歲的孩子,採取這種方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另外,還可以把孩子帶到新的環境中去玩。比如逛公園,讓他們看一些以前未曾見過的花草、造型各異的建築及其他引人入勝的景觀,帶孩子到動物園去看一些有趣的動物等,利用孩子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培養其專註力。 誘導激發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總會很投入、很專心,小孩子也是如此。因此,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點並誘導他們。 加強心理調試 患兒本身的自信心不強,心理壓力比一般小孩更大,而變成反社會的偏差行為。所以必須了解並在心理上給予其更多的輔導。同時,應訓練患兒感觀敏銳度並進行感觀綜合治療等,多請專業心理醫師幫助。 充實孩子的生活內容 爸爸媽媽盡量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讓他們有機會宣洩過剩的精力。比如讓他們參加適當運動,如走平衡木、慢跑、跳繩、玩蹦蹦床等。 避免食用含鉛食物 研究發現,多動行為與飲食中含有大量調味品、水楊酸鹽類物質有關,受鉛污染的食品、大量含酪氨酸的食品以及飲食中缺鐵和鋅的狀況也與其有密切關係。 如發現孩子患了多動症,飲食上應注意以下幾點:不要食用含鉛量高的食物(如貝類、皮蛋、爆米花、葵瓜子);不要把食物暴露在鉛污染的環境中(如汽車尾氣排放頻繁的地方);教育孩子不要把鉛筆頭含在嘴裡;吃飯前必須洗手(尤其是剛剛拿過鉛筆的手);不要食用含酪氨酸的挂面、糕點及乳製品;食物中不加胡椒油等調味品和酒石酸等食用色素;少食富含甲基水楊酸鹽類的番茄、杏仁等;多吃含鐵、鋅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牡蠣,家禽的心、肝、腦,以及大棗、蘋果、百合、核桃、芝麻和花生等);不給孩子使用鋁製器皿。第9節:別讓孩子出問題(9) 給孩子減少壓力 給孩子適當的鼓勵和肯定,讓他們學會堅持。不要因為他們不會數數、不會彈琴就責罵他們為"笨小孩",不給孩子壓力,讓他們輕鬆成長。 藥物治療 治療多動症的常用藥為利他林以及右旋安非他命硫酸鹽。至於這些藥物在減輕多動症癥狀方面的具體療效還無法確定,但研究者相信它們可以調節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使孩子注意力集中,減少衝動。 當然這些葯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包括缺少食慾、暫時性的身高增長緩慢、痙攣以及睡眠問題等,但專家還是認為其好處要遠遠超過該葯帶來的副作用。在結合藥物和心理治療的孩子中,68%被認為恢復正常;只單純服用藥物的孩子中這個數值達到56%;而只進行治療和醫師護理的孩子,恢復率分別為33%和25%。 任性 任性是一種心理需求 任性已經成為當代少年兒童主要的不良行為之一。所謂任性,就是放任自己的性情,做事情的時候往往對自己不加約束,想怎樣就怎樣,愛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分是非,固執己見,明明知道自己不對還要繼續做下去。任性的孩子常常用一些手段來威脅他人,如不吃飯、大哭大鬧、摔打東西、自殺、離家出走。 任性是一種心理需求或性格表現形式,需要時常對它的發展進行觀察和分析,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任性作為一種習慣行為,是需要引導和矯正的,只是方法要得當、科學,使之變成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助力器"。 任性行為發展的危害 比正常孩子更痛苦 法國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說:"你知道不知道,用什麼樣的辦法一定能使你的孩子感到痛苦?這個方法就是:百依百順。因為有種種滿足孩子慾望的便利條件,所以他的慾望將無止境地增加。遲早有一天,你會因為無能為力而表示拒絕。但是,由於孩子平素沒有受到過你的拒絕,突然碰了釘子,將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東西還要痛苦。"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王建中教授說:"現在大學生中獨生子女占絕大多數,在父母的呵護下生活,一直都比較順,自我定位不準,對挫折沒有準備,一旦遇到比較大的事件,容易產生過激行為。"不論在大學、中小學,很多家長和老師都遇到了驚訝而無奈的事,傳統的教育和家長的管教方法遭遇尷尬。面對任性的孩子,有些父母一是怕孩子吃苦受累;二是怕孩子受委屈,影響健康;三是無可奈何,無意訓導,一味滿足,不加制止。事實上這樣做不會給孩子帶來幸福。父母若真正愛孩子,就要講求科學的教育方法,從小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孩子,不要讓他們養成任性的毛病,免得讓孩子養成任性的習慣,為此痛苦終生。 盧梭說:"有的孩子竟想叫人一下子把房子推倒,竟要人把鐘樓上的風標拿下來給他們,竟要人攔住正在行進中的軍隊,好讓他們多聽一會兒行軍鼓聲……他們偏要那些不可能得到的東西,從而處處遇到抵觸、障礙、困難和痛苦。他們成天啼哭,成天不服管教,成天發脾氣,日子就是在哭泣和牢騷中度過的,像這樣的人是很幸福的嗎?" 形成心理疾病 孩子任性,不管是非規矩,只要是他想做的事,就非做不可。這肯定會在夥伴中碰"釘子"。因為周圍的一切並不都是為滿足他們的種種需要和要求而存在的,夥伴們也不會完全聽從他們的"支配"和"調遣",家長、老師和周圍的人也不可能全都依從他們,他們不可能隨心所欲。因此,任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受到打擊,遭受挫折。他們事事都不順心,覺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們過不去,感到非常痛苦,而他們又不能主動、自覺地對自己的心理狀態進行調整,總是與周圍的人和事處於一種對峙狀態,時間長了,就很可能釀成心理疾病,如憂鬱、偏執、狂躁。長大成人後會成為武斷、專橫、霸道、一意孤行的人,而這種人最終會跌跤,慘遭失敗。 導致違法犯罪 任性的孩子以自私、專橫為特徵,達不到目的常常會生出"怪招"欺騙、要挾以制伏對方,一旦失敗就容易走向極端,出現常人預想不到的結果。有關單位對全國22個省市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2?97%,在人際關係、情緒穩定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大學生有心理障礙者佔16%~25?4%。而導致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家長對孩子從小放任自流,過分呵護。媒體報道的大學生馬曉明因被勸退學就殺死父親和奶奶、清華大學學生"傷熊事件"等,這些看來不可思議的低級犯罪,卻時時發生在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身上,確實令人震驚。因此如何針對少兒任性行為進行矯正與疏導的工作也是亟待解決的焦點問題之一。第10節:別讓孩子出問題(10) 任性行為形成的原因 產生任性行為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孩子受認知水平的限制,不善於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只考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感,尤其是3~4歲的孩子,由於活動能力比3歲前大有進步,於是在活動中追求自主,力圖表達自己的意志,進入"第一反抗期",常常不肯按家長的意圖辦事。二是由於家庭教育不當,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百依百順,甚至明明是不合理的要求也遷就答應,養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一旦有不順心的事,孩子就會大哭大鬧,直到家長讓步為止。孩子很快發現,只要自己堅持,家長總會讓步,於是就養成了任性的性格特徵。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任性是兒童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現。一般來說,孩子任性並非天生的,而是家長不良教育的結果。有些家長抱著僥倖心理,認為現在孩子還小,讓他使使性子吧,等孩子大了自然就會好的;另一些家長則以自己的任性來對付孩子的任性,你越不聽,我越要你非聽不可;還有一些家長互相推卸責任,孩子任性耍賴,爸爸說是媽媽慣的,媽媽說是爸爸寵的。於是,孩子不是出現狂躁、鬱悶等異常情緒,就是毫無顧忌地張揚任性。 任性行為的矯正方法 孩子任性是不正常的心態 要想讓孩子改掉任性的壞習慣,可選用下列方法。 1?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態度要保持一致。如果意見不同,也要避開孩子,出去商量一下再說。 2?在孩子任性的時候,不要胡亂批評,更不能打罵了事,而應因勢利導,耐心地給孩子說明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滿足的道理。 3?轉移孩子注意力是解決任性的好方法。如孩子哭鬧著要養狗,可帶他到公園去看看猴,頑皮的猴子會把孩子的興奮點轉移開,使他從任性中解脫出來。 4?必要時來點"懲罰"。如孩子哭鬧得實在不像話,可以採取冷處理的辦法:不理他。即使他不哭不鬧了,也要繼續"冷淡"他一段時間。待他沉不住氣主動搭訕著接近大人時,父母應抓住這個時機,指出他任性的無理之處,讓他保證再不這樣做。只有在這個時候,父母的批評才是有效的。 5?有條件的情況下,父母可以為子女建立一個"撒潑哭鬧室",央視少兒欄目曾介紹過一對兄弟的父母為他們專設的"哭鬧室",每當兄弟兩人遇到苦惱時就在他們的"哭鬧室"里撒潑一番,很有緩解和釋放情緒的作用。 6?適當減少物質供給。父母應當始終保持理智,不要為了贏得孩子的歡心而提供過於豐富的物質。其實,豐富的物質並不能使孩子真正感到滿足,時間久了孩子會麻木。 7?父母應首先承認自己的局限性。每個人都有局限性,父母必須首先坦率地承認自己的局限性,才能讓孩子真正明白這一點。父母可藉助現實生活、電視、電影、文學作品等多方面讓孩子理解人的局限性。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人都不可能擁有一切,做到一切,所以不必為此感到無奈、自卑、沮喪。 8?延遲滿足孩子的願望。父母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應盡量滿足,但不必每次都及時滿足。相反,應有意延遲一段時間,以培養孩子的耐心以及期待、剋制的能力。比如答應給孩子一件想要的玩具,但要等到某個節日、生日或要孩子實現父母的某個要求之後才給予。要知道,經過期待、通過努力實現的願望會使孩子感到更加滿足。 9?日常生活中,適當給孩子製造些麻煩。父母不要為孩子想得太周到,做得太完善,而應在日常生活中製造些小麻煩、不方便,這樣孩子便會習慣放棄一些需要或延遲滿足需要,也會習慣自己動手去實現某些需要。 10?安排幾個孩子一起玩一些需要輪流、等待的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等待,學會延遲實現需要。因為孩子在遊戲中往往情緒很好,易獲得良好的體驗和經驗,這種經驗能泛化到孩子的其他生活實踐中。 四位父母的體會 家長A:讀懂寶寶的心一個雙休日,我領著女兒逛商店。興緻正高時,女兒卻心煩意亂髮脾氣。我一邊哄一邊勸,怎麼也不管用。我急了,準備抱起孩子往外走。就在我蹲下身來的瞬間才恍然大悟,原來蹲下身來從孩子的角度看去,看不見色彩斑斕的商品,而是晃來晃去的人腿!怪不得孩子任性發脾氣,原來她和我們逛商店的心情不一樣。我突然領悟到,有時候孩子任性發脾氣,有她的道理,我們需要理解孩子,讀懂孩子的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第11節:別讓孩子出問題(11) 家長B:不給寶寶要挾父母的機會我看過前蘇聯英雄舒拉小時候的故事:一次他非要在飯前就吃飯後才可以吃的粉羹,爸爸媽媽不僅沒有同意,而且沒有哄他,屋裡只剩下舒拉自己。他哭喊了一陣後,不見迴音,自覺沒趣就用木塊碼東西玩了。 以後每次舒拉任性哭鬧時,爸爸媽媽不遷就他,也不給他當"觀眾",事後再給他講道理。就這樣,很快治好了舒拉任性哭鬧的毛病。我們這樣對孩子,也沒有孩子任性的煩惱。所以,我的切身體會是:最好最初時狠狠心,不遷就孩子,像舒拉的父母那樣防患於未然。 家長C:以合理的方式滿足寶寶的合理需求我認為,適時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預防孩子任性的一個方法。比如,孩子一天沒見到你了,想跟你親熱一番,讓你講個故事什麼的,這就是合理要求。你為什麼非要等他大哭大鬧犯起性子來再滿足他的要求呢?孩子經常得到合理的滿足,自然也不會常提無理要求。每天我的孩子總能高高興興地跑進幼兒園,從沒有因為不想離開媽媽而任性犯擰。 家長D:給寶寶創造集體生活的機會一次,我的孩子帶著剛買來的自動坦克在外面玩,鄰居幾個小朋友想和孩子交換玩具,孩子不願意,我們趕緊勸說他給小朋友玩一會兒,可他就是不聽,而且和我們任性地大鬧。別的小朋友則繼續玩起了他們的遊戲,非常開心。我的孩子不鬧不吵了,靜靜地看著他們,最後不得不"求和",和大家交換玩具,一起玩。由此,我感到,預防孩子任性的毛病,最好是讓孩子和同伴一起玩耍。從此,我想了好多辦法,給孩子創造集體活動的機會。 任性孩子的四種"武器"及應對辦法 據觀察,為了達到某種目的,3~8歲的孩子大都學會了使用以下4種"武器"耍性子。 哭鬧為了實現自己的要求,哭鬧是孩子最常用的手段。而很多父母怕的就是這一招。一旦孩子哭鬧起來,父母馬上繳械投降,不但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而且常常"超額"完成"任務"。 哀告乞求的孩子是可愛的,當他向父母哀告乞求要某樣東西時,沒有幾個父母抵擋得住他的溫柔進攻。 死纏爛打"持久戰"對孩子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他的目的是"磨"父母答應他的要求,而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賭氣撅嘴、不說話、摔東西、不吃飯……孩子賭氣的時間,一般持續得較長,因為孩子已掌握了心理戰的秘訣,沒耐心的父母只好舉手投降。 父母"應戰"只宜智取,粗暴地對待孩子的要求是不明智的,拒絕孩子需要技巧。 攻心為上父母首先要有良好而堅定的心理狀態。不要認為拒絕孩子會造成傷害,相反,這恰恰是對他最好的教育。要想培養一個"棒孩子",對他最初的不合理要求一定要堅決地說"不",不能有絲毫心軟。 以退為進父母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個不能給他的東西時,媽媽可以這樣說:"這是媽媽的,媽媽現在不用,可以給你玩一下,不過明天你就得還給媽媽。"第二天要提醒孩子:"寶寶,把東西還給媽媽,以後想要的時候再跟媽媽說。" 預先申明 孩子一般都容易忘記預先的約定,所以一定要給他定個規矩,一旦孩子破壞了規矩就要按規矩處理。比如和孩子約定:早上爸爸要上班,你必須按時起床,按時吃早餐,才能準時送你去幼兒園。如果你起床晚了,就只好放棄早餐,因為你要為你的行為負責。一旦孩子賴床,就要把他的早餐收走,並告訴他:"對不起,寶寶,我們有約在先,不能隨意破壞。" 說一不二對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後揚"。"先抑後揚"的做法會讓孩子認為父母好"欺負",從而無理的要求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一旦父母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就會產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惡果。因此,拒絕孩子,一定要貫穿始終。 "戰後"要善後父母對孩子說"不"之後,要耐心地向孩子解釋拒絕的理由,讓他明白"不行"的道理。拒絕孩子而不給出理由,會讓他覺得受了委屈,甚至產生焦慮、恐懼、煩躁不安和悲憤絕望的心理。雖然這種解釋孩子不一定聽得懂,但是至少能讓他明白:父母拒絕他是有理由的。第12節:別讓孩子出問題(12) 行為學家的建議 根據國外的一些行為學家的研究,他們提出如下方法供父母選用。 強制休息片刻對於又蹦又跳總是"惡作劇"的孩子,作為懲罰,可採取把孩子帶進另一間小屋,讓他脫離使之興奮的環境,兩眼冷靜地審視他,強制他休息片刻。 轉移注意力如果孩子愛在客人面前扔東西,不妨在屋裡門上設一隻尼龍靶盤,當客人來時,徵得客人的同意,大家一起投擲,看誰扔得准。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欲,又使孩子從遊戲規則中學會約束自己,使無序的亂動轉移成有序的競賽。如果孩子要求沒完沒了地做,可對孩子解釋等與客人談完事情後再由父母引導做另一種精彩的遊戲。 輕柔地暗示如果孩子總是把電視機的音量調得很大,你千萬不要大聲叫罵,不妨在他眼前做一個輕輕走動的動作,再問他:"你知道,媽媽最喜歡怎樣看電視?"然後引導他把音量放小,問他:"為什麼媽媽喜歡這樣做?" 培養自我管理的意識任性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平時注意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識,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讓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進櫃里,睡覺起床後把小枕巾蓋在枕頭上,飯前必須去洗手……久而久之,他便會學會約束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習慣。 理性看任性,點撥靠行動 孩子任性有時是心理需求 生活中人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為了達到目的特別任性,有時甚至會哭鬧不止、沉悶不語、持久對抗,把父母搞得精疲力盡。有人把這種任性歸咎於家長對獨生子女太嬌慣,其實不盡然。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也是一種心理需求的表現。他指出,隨著生理髮育,幼兒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但卻不能像成人那樣對這些事物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孩子只會憑著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儘管有些參與行為會對他們不利。家長們大多是以成人的思維考慮結果,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情緒和興趣。實際上,這些興趣與要求也正是孩子心理需求的一種表現形式。 例如:4歲的傑克看到表姐尼娜有個新玩具,在表姐離開後他便纏著母親,非要馬上得到同樣的玩具。當時已是夜深人靜,市內商店已關門,母親不可能馬上給他買到,結果傑克哭鬧一夜。這件事表面看起來是傑克太任性,在無理取鬧。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他看到新玩具上有個小燈很漂亮,傑克想搞清楚那個小燈為什麼會閃亮,這是一種好奇的心理需求。當這種心理需求得不到安撫和滿足時,傑克只能以哭來表示抗議。如果傑克的母親能夠問明原因並理解這種心理需求,及時表揚他愛動腦筋,再講清楚晚上無法買到玩具的道理,大概傑克就不會哭鬧了。 處於獨立性萌芽期的幼兒,對一切事情都想親力親為,弄個透徹,這原本是好事。但是,這種"親力親為"的心理行為,往往不合情理地表現出來,家長對此既不可唯命是從,也不應斷然拒絕。要知道,孩子任性有時也是心理需求,應該弄清"背後"的原因,這需要父母的耐心,也需要父母用心智去體會,以採取適當的對應措施。 任性的孩子愛學習 任性的孩子自我意識強,好勝心重,有某種程度的韌性。父母要善於發現並利用這些"閃光點",正確引導,把"閃光點"變為"興趣點"。例如小強與小貝為一件事爭論起來,小強說理講不出道道,辯不過小貝。小強先是強詞奪理,後氣急敗壞,伸手就要打人。這時父母和在場的人不應是簡單制止就完了,而是教導孩子說話技巧,並經常練習。 3~6歲是孩子智力發育的關鍵期,如果父母這時注意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任性的孩子,他們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天性,而且經驗證明這樣的孩子一般有很強的注意力,對同樣的事物比其他孩子關注的時間更長。他們愛思考,不輕易去盲目服從,對喜歡的事情非常執拗,有鑽研精神。這樣學習同樣的知識時,任性的孩子由於注意力集中,就容易理解記憶,比不任性的孩子更聰明,就很容易受到父母和老師的鼓勵。在好勝心的作用下,他們自然就愛學習了。第13節:別讓孩子出問題(13) 分清"韌性"與"任性" 孩子任性不好,要糾正,但父母不能把孩子有主見、有想法、與父母看法不一致就看作任性。確定孩子任性的標準絕不是"聽不聽我的話"。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將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對事情有了自己的見解,父母要允許。同時還要分清楚"韌性"與"任性"的區別。"韌性"是堅信自己的做法正確,無論有多大的困難,也要堅持下去的一種頑強精神的表現。而"任性"則不同,它是不分是非、固執己見、不受任何約束的,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不聽勸告的表現。但是,一個人要是沒有絲毫主見,做事情沒點韌性,就很難成功。 B篇 意志薄弱 退縮 退縮行為嚴重時會形成精神障礙 退縮指的是孩子膽小、害怕、缺乏勇敢、進取精神;有的則表現為孤僻,不願到陌生環境去,不願與小朋友一起玩,常一人獨處。有退縮行為的孩子對新事物不感興趣,缺乏好奇心,他們常常處於被動應付的精神狀態中,常常會遭遇挫折和困苦。退縮行為發展嚴重時將形成精神障礙。 退縮行為的特徵 具有退縮行為的孩子,眼睛不敢長時間與人對視,晚上不敢獨自睡眠,參加集體活動時經常走神,平時經常出現吸吮手指、咬衣角、咬手絹等行為,一出門就要牽著大人的手且不肯放開,在集體場合一言不發。儘管有上述種種特徵,但他們在家裡卻懂事、有禮貌,有說有笑,並能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掃地、洗手帕、洗菜,多數父母並不在意他們的異常表現。 需要說明的是,有些孩子由於環境的變遷或精神刺激,如親人死亡、父母離婚、與親人突然分離、被寄養到陌生環境、受驚恐,均可引起恐懼、害怕、孤僻、退縮等,但這些現象只是暫時性的,這是兒童一種正常的生理性防禦反應,不應視為退縮行為。 退縮行為的危害 有退縮行為的孩子由於經常處於消極躲避、應付的情緒狀態,難與同伴和成人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可能變得孤僻、焦慮,沒有表現欲,沒有進取心,如不能及時矯正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與學習進步,也會影響到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退縮行為形成精神障礙之後會嚴重影響人的生存狀態、事業的進步與成功。 退縮行為產生的原因 遺傳因素 有一部分孩子的退縮屬生理原因,天生膽小。如有的孩子一上幼兒園就害怕,雙手緊勾住家長脖子不放鬆,哭得撕心裂肺,大汗淋漓,渾身發抖。 禁閉的環境 有的孩子從一出生就由老人帶著,只管吃穿,沒有病患就好;父母忙工作,很少有空讓孩子與自己嬉戲、玩耍。久而久之,孩子缺乏交流的機會,不敢交流,也不會交流了。 後天形成 後天形成的因素很多,如經常受到譏笑、責備、恐嚇。 家長教育方法不當 家長過分地嬌寵、限制,不恰當地批評或指責,以否定的態度對待孩子的退縮和某些失誤,用譏笑責備的口吻對待孩子的生理缺陷或因生理缺陷導致的言語失誤等,都會導致孩子膽小怕事。 保教人員的忽視 老師往往只注意膽大、淘氣的孩子的舉動,而忽視膽小、老實的孩子的舉動。活動時總是給聰明、好動的孩子機會,膽小的就被相對忽視。久而久之,會造成膽大的更膽大,膽怯的更退縮。 交往受挫 有的孩子在原來的環境中並不退縮,但進入某個新環境後由於自身的缺陷(如肥胖、口吃等)或其他原因(如到外地或國外、語言發生障礙)不能受到公正對待,導致脆弱的自尊心受到打擊,因此形成退縮的性格和行為。 家庭環境影響 有的孩子受父母孤僻性格的影響,從小缺乏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適應性差,不知如何與人交往。有的父母經常在孩子的面前吵架、打架,甚至鬧離婚,父母有矛盾有時還拿孩子出氣,使孩子從小就擔驚受怕,變得膽小、孤僻。 退縮行為的矯正方法第14節:別讓孩子出問題(14) 父母、老師要正確地對待這些孩子,改進教育方法,多鼓勵他們積極、熱情和開朗的表現。對孤僻、退縮的孩子可進行遊戲療法,遊戲的設計要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而定。經過一個階段的治療,感覺其運動能力迅速發展、積极參与能力增強,就要不斷改進形式,鞏固效果。如經上述治療收效不大,就需送醫院治療。 避免威逼利誘、與人比較或過分關心。威逼利誘及與人比較會讓孩子因心理壓力過大而影響身心健康和成長。與膽大的孩子比較,不是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就是產生仇恨、嫉妒心理。而過分的關心呵護,只能使孩子更依賴大人,自己更膽小,遇事更退縮。 孩子情緒有明顯的衝動性和易變性,成人要尊重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體驗成功。應讓有退縮行為的孩子參加一些不十分強調個人表現的活動(大合唱、集體舞等),或在其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任務後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讓他體驗成功的快樂和滿足,再由弱到強,逐漸拉大刺激強度,達到系統脫敏的目的。 家長不要在其他人面前強調孩子膽小退縮的行為,或讓其因膽小而獲得照顧。這樣做會使他們更加退縮,天長日久,他們會以退縮的思維定式面對人生。 家長應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要表現出對孩子能力的信任,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不能在其剛攀上樹的時候就大喊"不要摔下來",要善於鼓勵和幫助孩子進取,讓孩子逐漸擺脫對他人的依賴,能夠獨立地做出各種決定,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長應教給孩子簡單的社會交往技能、技巧。盡量為孩子創造各種條件,引導孩子與同伴的交往,減輕他們在公共場所活動時的心理壓力。家長最好不要在公共場所或陌生人面前指責孩子的不當行為,應當跟孩子說:"寶貝,我給你做樣子你瞧瞧……"如果你的行為不當,將會導致孩子的反感和抵觸情緒,甚至會強化孩子的膽小退縮行為,從而影響孩子的自我認識。 對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不要讓他們產生畏難情緒,沒有出發就望而卻步。期望孩子能實現自己願望的父母們很容易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他們往往總看到自己孩子的短處,看不到長處,拿自己孩子的缺點比其他孩子的優點,這樣難免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應適時獎勵孩子的點滴進步,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廣泛培養孩子的興趣,激發他的求知慾。家長要充滿熱情地鼓勵孩子各方面的興趣。曾有一位家長讓自己兩歲半的孩子學繪畫,原意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可當家長看到孩子畫得什麼都不像的時候,就忍不住說:"太笨了!"家長這樣的態度對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肯定是有很大打擊的。因為家長是孩子心目中第一個權威的評價者,他們特別渴望得到家長的肯定,可是家長們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經常毫不負責、輕而易舉地摧毀了孩子的求知慾。要知道孩子興趣廣泛,參加集體活動的機會多,成功的體驗多,就會逐漸緩解與人相處的緊張和焦慮。 擴大孩子的社會生活範圍。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集體活動、體育活動等,多為孩子創造交往的時間、空間和條件,給孩子一個寬鬆、愉悅的交往氛圍,使孩子逐漸由被動變主動,由與夥伴交往到與成人交往,最終在社會交往中克服膽怯心理,走出膽怯。 幼教人員在集體遊戲活動時更應注意親近、愛護有退縮行為的孩子,及時制止小夥伴的嘲笑,對有進步舉動的孩子都要帶頭給予表揚鼓勵。如從不說話的小朋友張口了,老師就要帶頭給他掌聲,給他豎大拇指,小夥伴自然會同樣讚賞他。也可用自己或他人戰勝膽怯的故事或經驗進行激勵,使其建立信心,放鬆心情。 父母切忌用恐嚇手段教育子女。雖然恐嚇可以起一時的作用,但是使孩子屈服的是可怕事件的降臨,而不是在提高認識水平的基礎上改變了行為習慣。 限制孩子看鬼怪片、恐怖片等。因為孩子的思維方式比較簡單,容易不加思考地接受這些恐怖的內容,引起恐懼心理。另外,孩子的思維活動具有誇大性,他們對恐懼內容的害怕程度要比成人大3~5倍。第15節:別讓孩子出問題(15) 激發孩子的表現欲。孩子的表現欲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當孩子的這種心理需要得到滿足時,便會產生一種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會推動孩子信心百倍地去學習新東西,探索新問題,獲得新知識。為了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家長要正確對待並注意保護孩子的表現欲,讓孩子在不斷的自我表現中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退縮行為的孿生姐妹--膽怯 膽怯和退縮是密不可分的兩種心理狀態,消除膽怯可以更好地矯正退縮行為。下面介紹幾種消除膽怯的方法。 應盡量淡化危險感覺 當孩子向家長述說自己的恐懼心理和對象時,家長不要緊張、不要過度反應。比如,當孩子第一次看到小動物時,可能會害怕,家長不要"保護",不要大驚小怪,要告訴他:"不用害怕,沒事。" 遇到恐怖情境時,家長要從容地幫助孩子 比如母親特別怕蟲子,見到蟲子就大喊大叫,結果孩子也會害怕,孩子的恐懼往往是從別人那裡感受來的。 採用系統脫敏法減輕孩子的膽怯心理 對動物的恐懼,可採取先給孩子看動物的照片,然後遠遠地觀察動物,看別人是如何接觸動物的,熟悉動物的形狀,逐漸對動物產生興趣。進而再讓孩子由遠到近,慢慢適應。每天做一次,每次都給孩子一個獎勵,每次到孩子不能忍受時為止,逐漸提高其耐受力。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脫敏之後,最後使孩子敢於用手去摸動物。 採用遊戲法幫孩子克服膽怯心理 孩子常有怕水、怕黑、怕獨處等膽怯心理。可以先帶孩子到水邊玩,觀察別人是怎麼划船、游泳的,然後再帶孩子去釣魚,捕小蝦,坐擺渡大船,進一步劃小船,在河水裡洗腳,最後到游泳館學游泳。讓孩子在玩的活動中去接觸感到恐懼的對象,不要強迫孩子去做他感到恐懼的事。 不嚇唬孩子 切忌恫嚇兒童,更不能使用妖鬼等不存在的東西來欺騙孩子。 孩子對外界的接觸很少,經驗很有限,加之在他們的眼中,父母是無所不知的,他們會確定無疑地相信父母的話。父母為了尋求所謂的"安全"而製造的謊言,往往會伴隨他們很長的時間,同時還會造成孩子不適當的恐懼。 不要溺愛孩子 眾所周知,溺愛的不良後果不勝枚舉,但很少有人知道父母的溺愛往往是造成孩子膽小的直接的、也是重要的原因。一些初次和父母分開睡的孩子,為了得到母親的撫慰會哭鬧不止,他們會找出各種害怕的理由來拒絕。此時,父母千萬不要遷就孩子,否則他們在"陰謀"得逞的同時也真的會相信自己的謊言,由此害怕單獨一人居住。父母應堅持自己的主意,以免真的出現這種恐懼。 父母要以身作則 如果父母不想讓孩子恐懼,那麼父母自己先要無所畏懼。如果父母害怕電閃雷鳴,孩子第一次在父母面前聽見雷聲時,也會感染上同樣的恐懼。假如父母不能避免恐懼的話,那就盡量不讓孩子發現。 引導孩子與同齡人接觸 可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如請鄰居或同班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裡玩。2006年學生放暑假期間,央視公布了一組學生活動的數字,結果發現,最低的一個數字就是孩子與夥伴們一同接觸玩耍的概率。這是非常值得大人們注意的問題。應該給他們創造一種輕鬆、歡快的氛圍。讓他們在這種氛圍中交流,讓他們的個性盡情展露,無所顧忌。 讓孩子參與角色遊戲 孩子從遊戲中可以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和職責,大人可以因勢利導,讓孩子履行自己的職責,避免採用枯燥乏味的說教。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有利於克服膽怯行為,生活中父母不必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可以明白地告訴他們應負責的範圍。父母不妨表現得很無助、很無奈,非常需要孩子的照顧,讓孩子擔負起對父母的責任,使他們在擔當的過程中改變怯弱的行為。 耐性差 耐性差是意志薄弱的表現第16節:別讓孩子出問題(16) 耐性是一個人做事的耐心程度和對壓力的忍耐度,是意志薄弱的行為表現。耐性差的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顯得漫不經心,常常半途而廢,遇到困難就放棄,沒有持久性,對目標、目的感到惶惑不安。 耐性差的特徵 1?情緒易激動,很難預測他會幹什麼; 2?吃飯時愛動; 3?看電視時一會兒坐著,一會兒站著; 4?不能堅持玩一個玩具,而是拿拿這個,碰碰那個; 5?咬手指甲; 6?神經敏感、神經質或常感到不安; 7?情緒不穩定,變化無常; 8?所做的事與年齡不相稱; 9?經常與人爭吵; 10?坐立不安、多動; 11?經常打碎朋友的或自己家裡的物品; 12?不能與朋友和諧相處; 13?經常打架; 14?做事不思前想後,愛衝動; 15?發火時罵人或說一些傷人的話; 16?不如自己的願望時就打滾耍賴; 17?經常哭哭啼啼地吵鬧。 耐性差的危害 容易移情、移位(職責感)、移志。見異思遷,神志慌亂,長大後對婚姻、事業、人事關係都有嚴重不良影響。 沒有勇往直前、克服困難的精神,執行能力差,創造能力差,影響學習成績以及目標任務的完成。 攻擊性強,脆弱,又常常懊悔不安,影響正常人格的形成,發展下去很容易產生精神疾病。 人生是一個既短暫又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要做,而做好每一件事都要付出艱辛和努力,如果沒有耐性,沒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最終會一事無成。因此,幼兒時期就應該培養一種堅強的意志和耐心,為事業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耐性差的原因 1?父母性子急躁,對孩子產生影響,使其情緒常常處在不穩定狀態; 2?父母包辦過度,使孩子喪失新鮮感和求知慾,處處依賴父母,做事虎頭蛇尾; 3?對孩子沒有目標要求,致使孩子沒有追求方向; 4?對孩子要求太高,使其感覺難以成功,因此索性放棄; 5?從小缺乏耐性教育或教育方式不適當,不對路(例如對多動、責任缺失等行為糾正不力); 6?缺乏智慧的"挫折"訓練,孩子的意志沒得到培養; 7?挑戰活動參加得少,耐力得不到磨鍊。 培養耐性的辦法 父母應採取的辦法 父母要學會忍耐父母首先要學會耐心地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耳濡目染,長大後可能會存在忍性差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勿包辦代替對於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碰到孩子不喜歡做的事,都由父母全權代勞,結果使孩子失去求知慾,更失去了把事情做到底的耐性。 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無論是誰都不喜歡困難的問題和費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題慢或不能做出來時而將答案告訴孩子的辦法是錯誤的,應當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過程、輕結果初學鋼琴的人不可能即刻彈奏出動人的樂曲,剛會走的孩子是不可能會跑的。孩子要經過爬、走的過程後才能學會跑。即使孩子著急,做父母的也不應當著急,應抱著相信孩子的態度,耐心等待。 別對孩子期望太高孩子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應當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並對其愛好給予關注、鼓勵和支持。 堅持有規律的運動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不可小覷的功效。讓孩子確立可行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煉,孩子會逐步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現在80%以上的孩子沒有鍛煉的習慣,這是家長和學校應該糾正的現狀。 玩益智玩具讓孩子玩一些具有開發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積木類。一個個小木塊堆積在一起組成不同的形狀,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紙同樣也是一種培養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著畫好的曲線、直線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鍛煉了孩子的耐性。第17節:別讓孩子出問題(17) 多玩團體遊戲與獨自玩耍相比,多玩一些團體遊戲可以使孩子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在遊戲等待和有秩序的活動中,鍛煉了孩子的耐性和團結協作精神。 因材施教看到別人的孩子學書法,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書法培訓班;看到別人的孩子學圍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圍棋班。這樣盲目效仿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正確的方法是,當孩子對某種學習確實有興趣時,父母再給孩子創造機會,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從易處入手對於沒有耐性的孩子而言,一開始就接觸較難的教材,會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如果從簡單的教材入手,從興趣入手,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時再稍微增加難度,孩子就會在一點點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逐漸提高了耐性。 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目標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們確定目標,並幫助他們最終實現。此時,最好讓孩子反覆用嘴說出自己的目標,通過這一方式,可使孩子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堅守承諾,從而促使他產生堅韌的意志。 達到目標有獎賞孩子擁有目標,做事自然有毅力。當孩子渴望得到某些東西時,父母可要求他們先達到某些目標,再作正面回報,比如孩子學下棋付出了努力,就獎勵他一件玩具。孩子越大,要求也就可以更高一點,最重要的是所定下的目標,必須明確及合理。 多參與挑戰活動孩子的興趣廣泛,就容易磨鍊出耐力。其實,要培養孩子的耐性,關鍵就在於建立延遲滿足慾望的能力,而在這一過程中,時間和精力容易消磨,情緒波動也不大,耐性自然也就建立起來了。 跳一跳、摘桃子父母可選擇一些孩子當下做不到,但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引導他們完成,不要讓他們輕言放棄。與孩子一同定下目標,幫助他們不斷嘗試挑戰自己,如同摘桃子,不能讓他們一伸手就摘到桃子,也不能讓他們想盡辦法也摘不到桃子,而應當讓他們跳一跳或搬個椅子站上去就能摘到桃子。 幼教老師們的小竅門 委任當小班長有的孩子平時沒有耐心按要求去做事,請他們來當小班長就不一樣了。成了小班長,首先他們自己會很漂亮地完成任務,而且還能仔細地去檢查、提醒每一個小朋友是否做到。 做小值日生對總是粗枝大葉的孩子,就讓他們做小值日生,發本書、發摺紙,或者擦桌子、排椅子,他們會做得有模有樣,非常認真、耐心,不會粗枝大葉。 做小幫手玩具亂扔、東西雜亂無章,需要有人花時間來整理,不妨讓耐性差的孩子當助手,他們會耐著性子、細心幫你把亂了的玩具分類擺好,這樣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耐性。 當檢查員如果發現孩子還缺乏耐心,就讓他來把關,當檢查員。檢查每個小朋友的手是否洗得乾淨,圍兜是否戴好,作業是否都擺好等。這時孩子會耐心地檢查每一個小朋友,甚至比老師都有耐心、都細緻。 訓練孩子的專註力前蘇聯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幼兒在遊戲和單純完成任務兩種不同的活動方式下,將各種顏色的紙分別裝在與之同色的盒子里,觀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實驗結果發現,在遊戲中4歲幼兒可以持續進行22分鐘,6歲幼兒可堅持71分鐘,而且分放紙條的數量比單純完成任務時多50%。在單純完成任務的形式下,4歲幼兒只能堅持17分鐘,6歲幼兒只能堅持62分鐘。實驗結果表明,孩子在遊戲活動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穩定性較強。因此,我們可以讓孩子多開展有針對性的遊戲活動,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專註力。"找回不見了的玩具"便是一種簡單易行的培養孩子專註力的遊戲。其具體做法是:與孩子一同取出幾件玩具擺放在桌上,並教孩子清點玩具的數量,讓孩子說出玩具的名稱,記住玩具的種類。然後,趁孩子不注意的時候,拿走其中的某樣或幾種玩具。問孩子:"什麼東西不見了?"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想、查看、尋找,這種訓練方法簡單、靈活而實用。還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其他類似的遊戲方法。第18節:別讓孩子出問題(18) 倔強 倔強是自我為中心意識的強烈表現 "倔強"是一種執拗情緒,是自我中心意識的一種強烈表現。倔強的孩子因個性強,也容易產生反抗行為。然而倔強不一定不好,父母不妨用啟發的方式,引導孩子把倔強轉變成一種正向力量,去做合理的判斷和有效的思考。兩歲以前孩子的執拗情緒往往出自兩種情況,一是天性的嚮往;二是飢餓和不適(比如不易察覺的疾病、疼痛、瘙癢)。前者不必注意,後者要進行彌補與診治。我們說的倔強是指一種強烈的情緒偏向。 以前的孩子面對父母的責罵,大多不會抱怨,但現在的孩子,罵他幾句、打他幾下,都可能引來一場狂風暴雨。這並不可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有某種程度的反抗和倔強情形。問題是如何協助孩子修正不適宜的執拗偏向,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會走向偏執、極端、鑽"牛角尖",遇到困難會設法自己解決。 倔強的危害 倔強的性格如不改變,將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危害。孩子踏入社會後要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除了家庭成員,還有領導或下級、同學、同事、親戚、朋友等,有誰會歡迎"犟筋"呢,除了人事關係搞不好,還會影響自身的發展,失去成功的機會。試想,如果楊利偉等航天英雄有倔強脾氣,即使技術再精,身體條件再好,有誰敢表態讓他們上天呢? 造成倔強和反抗的原因 有的孩子天生就較溫順,有的孩子卻很倔強、暴躁。孩子產生倔強、反抗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成長的必經階段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三個階段的反抗期:第一階段是2~3歲,第二階段是7~9歲,第三階段是青春期。這幾個時期孩子會表現出不容易接受別人的建議,以自我的想法為中心。 特殊時期的行為 當孩子生病、受傷或是勞累的時候,他們就會以習慣的倔強、反抗方式表現,希望能達到某些目的或者藉此引起父母的注意、威脅父母"投降"等。 忽略個別差異 父母期望孩子能做一個順從、聽話的乖寶寶,然而有的孩子天生比較溫順,有的孩子則倔強、暴躁,父母應接受孩子先天的差異,避免對不同的孩子做同樣的要求。 除此之外,有時孩子表現倔強、反抗的原因,也與父母管教方式和態度不當有關。父母管教過於嚴厲或是要求、期望過高等,忽略孩子成長的需要,也會導致孩子出現反抗、倔強行為,對任何事都故意"唱反調";與孩子發生爭吵時,若父母處理方式不當,使孩子感到不公平或受委屈,就很容易誘發孩子的倔強、反抗行為;父母不能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長久下來,便會引起孩子的抗拒;父母過於溺愛,導致孩子缺乏處理事情的能力,當孩子無法面對問題時,只好用反抗、倔強的方式來表現;父母管教不一致造成孩子缺乏判斷的標準,孩子自然學會去取悅能滿足他們需求的一方,而在與另一方相處時,則表現出倔強的一面。 矯正的方法 孩子倔強是一件棘手的事,你若以粗暴的態度去對待,孩子就會"頂撞"你;倘若你聽之任之,則更助長其"犟脾氣"。因此,教育倔強的孩子應多動腦筋,多想辦法才行。 講清基本準則 孩子往往只知道"想做什麼"和"不想做什麼",而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和"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做"的道理。因此,隨著孩子智力的發展,逐漸有了自主的意識,應該以充分的理由告訴孩子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有了判斷是非的標準,孩子便能自己處理事情。相反,如果父母只簡單地命令"我叫你幹什麼,你就得幹什麼",強迫無條件服從自己,其結果往往導致孩子由於不明是非而更固執己見。 態度必須明朗 要孩子接受意見,態度必須明朗堅決,孩子就會知道自己再蠻橫吵鬧也不會被接受,千萬不能說"求求你,聽父母的話吧",這隻能表現出父母的無能。父母採取低姿態向子女哀求、屈服,只能使孩子愈加倔強。第19節:別讓孩子出問題(19) 避免情緒失控 當孩子出現倔強、反抗的行為時,父母應控制自己的情緒。首先深呼吸,不要讓自己跟隨孩子的情緒生氣,然後找一個會配合你並會講道理的人向孩子擺正是非對錯。如果當時沒有人配合你,而你和孩子又處在白熱化狀態,那就暫時放一放,說:"等你爸爸回來咱們一同評理。"教他們學會尊重別人,並學到控制自己情緒的方法。 轉移注意力 當感覺到孩子開始浮躁不安時,可用他感興趣的事物吸引、轉移即將爆發的情緒。譬如說"媽媽今天聽到一個好聽的故事,讓我講給你聽聽……"或者說"媽媽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去處,你要不要跟媽媽去玩一趟"等。 制定行為規則 愛是至上的,但不能沒有紀律。給孩子訂立一些明確的行為準則,比如晚上幾點鐘必須關掉電視上床睡覺以及不許吃零食等等。同時應該讓孩子明白,你對他合情合理的限制是真正的愛心和關心。 不要承認例外 要使教育發生功效,就不要承認例外。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一定要遵守已制定的規則。孩子違反了規則,不能有時責備,有時原諒,搞下不為例。如果例外與日俱增,例外就會變得很平常,父母以後再如何努力教育也變得事倍功半了。 讓他們哭個夠 父母的干預越多,孩子倔強的脾氣可能越強烈。孩子鬧脾氣,有時帶有試探的性質,父母表現得越在乎,他們可能越變本加厲。所以,在不會造成惡劣影響的情況下,就試著讓他哭個夠,等他安靜下來後,再去處理。 用趣味去化解 用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無論是在學習還是行為矯正上,常會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善用孩子的語言或喜歡的卡通人物作為適當的引導工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更具趣味化與遊戲性,以化解孩子的情緒。 及時預告 要終止孩子的遊戲,而又不想讓孩子產生反感,父母及老師要預先告知,讓孩子心理有所準備。對於有時間觀念的小孩,可以在5分鐘前預告一次,然後每1分鐘預告一次;對沒有時間觀念的小孩,可用鐘錶的長針來做指標,告訴小孩:"當這根針從4走到5時,就要收拾玩具了。"這樣就能以理性、和平的方式,解決孩子的堅持。 採用"靜坐面壁"法 把孩子置於一個無聊的相對封閉安全的環境中,幾分鐘不去理睬他們。這樣做與懲罰同樣有效,且不會產生懲罰帶來的負面效應。首先,選擇一處靜坐面壁的地點。選擇地應遠離玩具、人、窗口、電視、收音機以及其他任何孩子感興趣的人和事物。地點可以是走道盡頭,卧室一角或浴室,但要注意安全,不要有傷人的物品。記住,靜坐面壁是指孩子得不到你或者其他積極的關注下進行的。然後,建議擺上一把大人坐的椅子。其用途是提醒孩子,這是實施靜坐面壁的範圍。此外,它能幫助你規定孩子待坐的地方,大人坐的椅子能讓孩子的腳接觸不了地面,因此不大可能中途起身。注意椅子不要太靠近牆,不然孩子有可能不斷踢牆,也許還會在上面摳個窟窿。 不要阻止 當孩子正在努力組合一張拼圖或搭積木時,不要打擾或阻止他,否則,孩子通常會表現出不願意的態度。其實對於孩子的這種堅持,反而是值得表揚的,若父母硬要孩子中途放棄,孩子反而容易養成半途而廢的性格。 不過分干涉 對於處在倔強期的孩子,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場看事情,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儘可能尊重孩子的意見,不過分干涉。有時明知道他可能做不好,也應讓他體驗一下。此外,在他做不好時,偶爾可以正確示範一遍給他看。 雙向溝通 老師、父母有時不免會主觀認為,孩子應該聽話、順從,而不應該反抗。於是就命令他這樣那樣。其實,不妨把命令的語言改為雙向的溝通形式,讓孩子有表達意見的機會,雙方共同建立約束規則。 恩威並用 有時不妨運用處罰的方式,例如取消例行的遊戲,但必須要讓孩子明白處罰的原因。處罰過後,也別忘了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讓他知道處罰歸處罰,爸媽還是愛他的。第20節:別讓孩子出問題(20) 倔強的正效應 面對倔強,家長和老師應多維思考,既不要助長偏執的個性,也要注意促進和張揚性格表現的正效應。有一種看法認為,從小反抗力越強的孩子越有判斷力。德國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追蹤調查了100名2~5歲具有強烈反抗意識和毫無反抗意識的兩組兒童。至青年期,發現反抗力強的孩子有85%成長為意志堅強、深具判斷力的人;而沒有抬杠意識的孩子發展成為意志堅強的只有24%,大多數則為無判斷力而依賴他人生存的人。 懦弱 懦弱是人生的主要缺陷 懦弱是一種畏怯軟弱的性格表現,是人生的主要缺陷。有懦弱行為的人性格內向,意志薄弱,自信心差,缺乏剛毅、勇敢的精神,在困難面前總是畏首畏尾,經不起挫折和失敗。 懦弱的危害 懦弱的孩子不堅強,不勇敢,受欺負,無法面對困難和痛苦,經受不了大風大浪的考驗,沒有開拓性和創造精神。懦弱的人人生悲哀、事業慘淡、成功率低,遇到生活中的小溝小坎往往不能面對,難以逾越,更有甚者,連經歷小小的誤會都會備受精神折磨。 俄國作家契訶夫的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中,那個可憐的小公務員看戲時不幸與部長大人坐到了一起,把唾沫星子弄到了部長的大衣上,他就變得神經質般地惶惶不安。他自認為無論如何解釋,部長大人好像都沒有原諒他的意思,其實部長大人也許早就忘了那件事。這個小公務員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竟然一命嗚呼了。當然這是文學作品,在生活中,也同樣有這樣性格怯懦的人,他們自己為自己製造煩惱,自己嚇唬自己而不能自拔。 產生懦弱行為的原因 導致孩子懦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長無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如,父母過度限制孩子的活動,不準孩子單獨外出,不讓孩子多接觸同齡夥伴,造成孩子不合群,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父母過分嬌寵孩子,事事包辦代替,使孩子喪失鍛煉機會。 曾有這樣一個例子:在美國,很多孩子喜歡玩滑板,在街道兩旁、廣場的水泥路面上,常常有孩子衝來撞去,在幾尺來高的台階躍上躍下,讓人為他們的安全捏了一把汗。 在這些玩滑板的孩子中,中國血統的孩子很少,為什麼呢? 中國人玩有技巧性的遊戲向來是不在話下的,但玩滑板需要膽量,因為它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同樣在美國長大,為什麼中國血統的孩子很少玩這些冒險的遊戲呢? 追本溯源,原因在中國家庭的傳統意識上。許多中國父母認為這種遊戲太危險,很容易摔斷四肢,因而不鼓勵孩子們玩。雖然這種遊戲對孩子的膽量是一種挑戰與訓練,但中國父母還是認為冒這種風險去讓孩子獲取膽量不值得,保險係數低。父母們的這種看法對孩子們有很大影響,使他們本來就有的、對這種運動的畏縮情緒更受到強化,因而有了後退的理由。這種以身體的過度保護所帶來的性格上的缺陷,其實比一些不嚴重的外傷更具有損傷性。而且這種性格上的傷害將是終身的,外傷會很快痊癒,性格軟弱卻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 我們不是鼓勵孩子隨意冒險,但應鼓勵孩子有一定的冒險精神,有克服膽怯的勇氣,有與別人一比高低的信心。 懦弱行為矯正方法 不過度保護 應該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外出活動與他人交往的機會。特別是由老人帶養的小孩,更需要從家這個"小世界"里解放出來,讓他們接觸、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設置定時任務 有目的地給孩子一些可以獨立完成的有時間限制的任務。讓孩子在實踐中體驗生活的過程,體驗樂趣,並增長生活的經驗。當任務完成時,孩子贏得的不僅是父母的讚許,還有自信心。 恰當引導 針對孩子存在的具體弱點,有的放矢地進行鍛煉和誘導。比如,孩子在生人面前不敢講話,每當有客人來時,應該讓孩子與客人接觸,並鍛煉其與客人交流(這個工作可與客人講明,並求得客人的配合,讓客人有目的地發問)。一回生,兩回熟,會逐漸改變孩子的怯懦心理。第21節:別讓孩子出問題(21) 勇於承受委屈 人們在生活中一般都會不同程度地經受委屈的考驗。承受委屈是堅強、勇敢的表現,是更為成熟更為深沉的勇敢。而現在的孩子,大多嬌氣任性,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生怕孩子受委屈,更談不上進行承受委屈的鍛煉。然而,並不是不想受委屈、怕受委屈、受不了委屈,就能夠迴避委屈。要讓孩子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下去,具備經受得住委屈的心理素質,從小進行一些委屈鍛煉是有必要的。 對孩子進行承受客觀存在的委屈鍛煉,最簡單的做法莫過於當孩子受了委屈時父母不必大驚小怪大動干戈。例如孩子在外受了委屈,如果不是大是大非問題,父母就不必為此硬要去找人家理論清楚。在家裡也可以就某些問題對孩子耍點兒家長作風,讓其受點委屈,之後再給孩子分析事因、講明道理或向孩子承認錯誤。另外,對孩子進行委屈鍛煉時要注意進行是非教育,在勇敢地承受委屈的同時更要勇敢地站立起來,保持健康的心態和高尚的人格。 注意氣勢激勵 懦弱性格最大的弱點是過分畏懼,要克服這一弱點,就要藉助氣勢的激勵。教會孩子用自我鼓勵、自我暗示等方法來培養自己無所畏懼的氣勢,如:"你能編個故事給我聽聽嗎?""當然能!"激勵他們相信自我。 培養心理素質 注意培養不怕失敗、勇於行動的良好心理素質。許多小朋友所以怯懦,無非就是害怕失敗。但越害怕失敗就越不敢行動,越不敢行動就又越害怕失敗,一旦陷入這種惡性循環之中,怯懦就更加嚴重。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經常有目的地給孩子講不怕失敗、戰勝困難的小故事。 平時有意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助。隨著這類鍛煉機會的增多,孩子的勇氣自然就積累起來,不會感到怯懦了。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大人的過分呵護,什麼都替孩子包辦,對孩子百依百順,使孩子過慣了舒適、平靜、安穩的生活,對大人產生了依賴感。一旦離開父母,便無所適從,遇事就怕。要培養孩子獨立、勇敢的性格,家長必須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學會生活,如:自己睡覺、夜間獨立上廁所、自己到商店買東西等。 注意"怯懦傳染" 大人在孩子面前,尤其是母親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表現。多數女性在見到突然竄出的老鼠或聽到突發的聲響時,會失聲驚叫,孩子見到此景,也會嚇得魂不附體。父母在對孩子進行膽識教育時,應注意鼓勵孩子勇敢剛毅的表現,愛護他的獨立性和創造性。例如,男孩子喜歡登梯爬高,父母此時不要大聲嚇唬孩子:"掉下來就沒命了!"這樣會使孩子的膽量越來越小。父母應該讚賞孩子的勇敢精神,同時要給孩子講清只在大人的保護下才能爬高的道理。這樣既保護了男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又使孩子增強了安全意識。在培養男孩子勇敢剛強的性格時,要避免出現把剛強變為粗暴,把"男子漢"氣質理解為男尊女卑的錯誤觀念。 制定長短目標 父母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為其制定短期和長期目標,短期目標要具體明確,讓孩子明白只要努力就一定會達成目標。長期目標則要定得高、遠,最好有具體榜樣,使孩子易於理解和接受,並肯努力去實現。一個心中有目標的孩子,會表現得堅毅、頑強和勇敢。 給予自由空間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各種失敗,需要父母給予其不斷嘗試的機會,儘可能地讓孩子獨立活動,自己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這樣孩子會在最終達成目標時,獲得一份滿足感,並因此而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 設置必要障礙 堅強的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困難中磨鍊出來的。家長要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理性地進行挫折教育是讓孩子學會憑藉堅強的意志去戰勝挫折。 適時激勵表揚 讚揚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於孩子意志的鍛煉。特別是對幼兒,父母要注意在孩子通過努力而表現出點滴進步的時候,適度地給予肯定和讚賞。溫存的微笑,親切的撫摸,友好的合作,對於孩子都是鼓舞。第22節:別讓孩子出問題(22) 一般的說,懦弱的孩子意志品質都較為脆弱,父母更應該注意放手讓他自己活動,積極鼓勵他,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自我克服的能力。而天性活潑、好表現的孩子,要多給予指點,適時引導,給他創造"逆境",多設障礙,磨鍊孩子克服困難的毅力。 不當眾揭孩子的短 相對來說,性格軟弱的孩子比較內向,感情較脆弱,父母尤其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當眾揭孩子的短,會損傷孩子的尊嚴,無形中的不良刺激會強化孩子的弱點。 讓孩子大膽地說話 要做到這一點,工夫還是在父母身上。首先,父母應該戒除焦躁,不能當外人面打罵、責備、逼迫孩子說話;其次,可以邀請一些同齡孩子和性格軟弱者一起參與集體活動,這時父母在一旁引導或乾脆迴避,讓他們有一個自由的無拘束的語言空間。如果條件允許,父母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到一些視野、空間開闊的地帶,鼓勵孩子放聲宣洩。 讓孩子接觸同伴,鍛煉膽量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生性愛玩遊戲,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最為明顯,這也是糾正懦弱性格的最佳途徑。愛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點,父母要讓性格軟弱的孩子經常和膽大勇敢的小夥伴在一起,跟著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鍛煉。 少給女孩講《灰姑娘》之類的童話 受《灰姑娘》等童話故事影響深的女孩,長大後即使被自己的愛人虐待也只會保持沉默,因為她們誤認為忍耐、憐憫和愛可以改變自己的另一半。女孩如長期以《灰姑娘》為榜樣,長大後必然受到很大傷害。 去掉依靠,鍛煉堅強 一天,爸爸帶孩子去醫院拔牙,孩子有點害怕。爸爸就安慰孩子:"別怕,爸爸會守在你的身邊。"誰知進了診療室,孩子卻抓住爸爸的手不肯放,哭哭啼啼的就是不肯跟醫生合作。這時,一位老大夫走過來對爸爸說:"請你出去,離開你的孩子!" 爸爸忐忑不安地在外等待著,不一會兒,孩子平靜地走了出來。爸爸急切地問:"疼嗎?你哭了嗎?"孩子說:"有點兒疼,可我一聲也沒哭!" 後來,老大夫解答了爸爸的疑問:"你知道當時我為什麼要你出去嗎?你守在孩子的身邊,孩子感受到依靠,就會撒嬌、任性。我讓你離開你的孩子,是要促使孩子自己去直面痛苦和磨難。孩子沒有了依靠,自然會丟掉幻想,用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去戰勝怯懦和疼痛。" 老大夫的話含有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其實,孩子並不像做父母的想像得那樣怯懦和脆弱。當孩子遭遇困難時,首先無法忍受的往往是父母自己。父母如果感情用事,不僅無助於孩子克服困難,戰勝痛苦,相反,只能增加孩子的恐慌和軟弱。比如孩子不慎跌倒了,父母鼓勵其自己爬起來,孩子可能就會自己爬起來,像沒事兒似的!假若父母驚慌失措,大呼小叫,孩子即使摔得不重,也會哇哇大哭。 希望孩子堅強、勇敢,做父母的首先要自己堅強。在孩子遭遇小小的痛苦和磨難時,離開你的孩子,讓其獨立面對困難和痛苦,經受鍛煉和考驗!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真正成為有膽有識的人。 C篇 神經異常 強迫 年齡越小強迫行為越明顯 強迫行為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性表現行為。強迫行為表現為重複、刻板、儀式性,本身毫無意義,也不會有任何有意義的結果,有的孩子還可能有明顯的焦慮不安。這類孩子一般智力正常,或高於正常,常常是一些很善於思考的孩子,並無其他精神異常。在兒童期,強迫行為多於強迫觀念,年齡越小這種傾向越明顯。 強迫行為的特徵 做事過於認真,小心謹慎,追求完善,"兢兢業業"。他們對自己的要求特別高,做事不僅需要反覆思索、檢查、核對,唯恐疏漏,而且常常還有一定程序,漏了哪一道心理都會感到焦慮不安。同時,這些孩子十分注意自己的舉止,行為循規蹈矩。 有的孩子見到路燈、電線杆、台階等就抑制不住地反覆地數;清理雜物、擦桌子、睡覺時,反覆檢查衣服鞋襪是否放得整整齊齊等;走路、到公共場合總是謹小慎微,唯恐衣服和身體粘上污物;反覆數天花板上吊燈的數目,反覆數圖書上人物的多少,強迫計數自己走了多少步路等;強迫性潔癖,有的表現為強迫洗手,如有的孩子規定自己要洗3遍,每遍3分鐘,一共9分鐘;有的反覆檢查作業是否做對了。第23節:別讓孩子出問題(23) 有的孩子出門後總擔心門沒鎖好,所以不得不去檢查;有的孩子會情不自禁地數大樓的窗戶,數錯一個,又從頭來,數了一遍又一遍,反覆進行;有的孩子走在街上每走兩步必須跳一跳。 強迫行為的危害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這些行為誤認為是做事"認真、仔細"(頂多就是呆板)而誇獎孩子。其實,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個性和行為,如果不及時發現和糾正,這種個性和行為很容易在孩子以後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地被重複、強化、鞏固,形成強迫性神經症。 強迫行為產生的原因 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的父母也常有膽小怕事、過分拘謹、缺乏自信心、遇事遲疑不決、事後反覆檢查、過於克制自己、呆板、缺乏興趣愛好等不良性格特徵。 父母對其管教得特別嚴厲和苛刻,處處要求循規蹈矩,所以孩子做事都非常小心謹慎,思前想後,生怕做錯什麼而受到父母的處罰。這就養成了孩子優柔寡斷的習慣。 父母在孩子表現出高度自控時,對孩子過分讚揚,讓孩子誤以為人生中能自我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孩子為了達到自我控制,就會強迫自己思考一些無意識的意念,或做一些無意識的事。 孩子個性上存在的某些缺陷,如過於膽小、呆板、拘謹等也是引發強迫行為或強迫觀念的主要原因。 孩子嚴重的疾病、外傷,突然的精神創傷,或長期處於過度的精神緊張狀態、精神負擔過重等,均可成為誘發因素。 強迫行為的矯正方法 正確認識和面對強迫行為 強迫行為本身並不可怕,但許多人對這一現象缺乏正確的認識,對強迫行為產生緊張情緒,這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不利於這一行為的糾正。當發現了孩子出現強迫行為時,家長應及時地教給孩子應對的策略。如看到刀就有刀要砍自己的感覺,這時可以讓孩子做深呼吸放鬆:用鼻子緩緩地吸氣,再緩緩地呼氣,同時可以在心裡默默地數"1、2、3……"這樣可以平緩情緒,解除緊張。作為家長還要注意的一點是,當孩子出現了強迫行為或強迫觀念時,絕對不能採取強制的行為。如當孩子強迫自己鎖門時,最好不要在旁邊說諸如"不要擔心"或"不要去檢查"之類的話,因為強迫行為的出現是不能自制的,如果採取硬性的強制,會強化孩子的內心衝突,增加心理壓力。尤其是在良性習慣產生的初期,一定要順其自然,不能強制。 讓孩子提高自信心 父母要幫助他們克服自己的性格弱點,指導孩子處理問題要當機立斷,幫助他們出主意,想辦法,克服遇事猶豫不決的弱點,讓孩子了解人的一生中必然要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不可能將每一件事情都處理得那麼合適與周全,出現一些問題是在所難免的。鼓勵孩子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評價,應該看到自己的力量,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減輕孩子的緊張與壓力 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緊張情緒,如自己在過去的某個情景或某個時候受到的心理創傷、不幸遭遇和長期的緊張、焦慮、恐懼心理,把內心的痛苦情緒發泄出來。說出自己的恐懼,也就降低了恐懼;說出了自己的緊張,也就緩解了緊張。 多參加文體活動 父母要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外界接觸,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如唱歌、跳舞、聽音樂、打球、跑步,以建立新的大腦興奮灶去抑制強迫癥狀的興奮灶,轉移對強迫癥狀的高度注意力,這樣可大大促進病情的恢復。 從行為方面給予糾正 行為糾正有許多方法,比如在孩子手腕上套上橡皮圈,一旦出現不可克制的強迫現象時,如反覆計數、檢查、洗手等,就立即拉動手腕上的橡皮圈,以對抗強迫現象。拉動橡皮圈的力量以感到稍有疼痛為宜,同時數一下拉動橡皮圈的次數及強迫現象持續的時間。剛開始時需要拉的次數可能要多一些,才能抵制強迫現象。一段時間後,如果拉橡皮圈的次數減到三五次就能抑制強迫現象,就可以去掉橡皮圈。以後只要有強迫現象出現,就立即會想起手腕上橡皮圈所引起的疼痛,強迫現象就會逐漸減弱。第24節:別讓孩子出問題(24) 糾正父母的不良習慣 如果父母有性格偏異如特別愛清潔、過分謹慎、過於刻板、優柔寡斷、遲疑不決等,要予以糾正,否則會影響孩子強迫癥狀的康復,並且不利於孩子以後心理健康的發展,這一點甚為重要。 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 讓孩子生活在愉快幸福的家庭氛圍中,對於那些先天素質不良的孩子,父母應經常抽出時間陪伴,鼓勵他與其他孩子一起玩,對孩子不要有過多要求。 分散注意力 孩子出現不可克制的強迫現象時,父母要幫助孩子努力對抗強迫現象,使緊張恐懼的心情放鬆,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沒有任何意義,同時採取一些辦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試用以下兩種方法: 第一種先讓患兒放鬆3~5分鐘,然後,治療者對他說:"當感到非常舒適和輕鬆時,抬起右手的食指。如果你仍然有點緊張,請抬起左手的食指。"當患兒抬起左手食指,治療便可以開始。告訴患兒從害怕事件的層次中最輕的事件或情境開展。"現在請把這個事件清晰地呈現在你的腦海里。並把這一事件或情境保持20秒鐘。"然後讓他報告想像情境時,體驗焦慮的程度。當患兒報告之後,指示其進入放鬆狀態。如果患兒想像後焦慮程度降低,超過30秒沒有焦慮,說明癥狀在改善,可停止對這一事件的想像,如果連續三次報告想像焦慮程度不降,可換另外一個害怕的事件重新作業。 第二種當給患兒建立害怕事件層次之後,治療者將患兒引導到害怕事件的情境中,讓患兒體驗這種焦慮,反覆多次之後,使其逐漸適應這種情境,不再感到害怕。然後再引導其進入另一個害怕事件的情境。這種系統脫敏治療,都是從最輕的事件或情境開展,並且逐漸加大作業量的。 不應體罰孩子 指責和體罰只會加重孩子的強迫癥狀,阻礙父母和孩子的正常溝通,而溝通是父母挖掘孩子不合理想法和潛在心理機制,從而進行認知干預的關鍵。只要父母、孩子、心理醫生共同努力,孩子的強迫行為就會改善甚至消失。 焦慮 焦慮不可以長期持續 兒童最早產生的焦慮現象往往是基因遺傳帶來的影響,它帶有防禦性。寶寶為母親的離開而啼哭,這是對安全的渴望和愛的呼喚,是寶寶心理健康的一種表現。 千萬不能讓這種焦慮長期持續下去,一旦寶寶由低度焦慮轉向高度焦慮,由短期焦慮轉向持續的長期焦慮,由希望轉向失望,由顯性焦慮轉向隱性焦慮,那就可能危及寶寶的心理健康。為此,我們需要及時地、自然地緩解這種焦慮。 焦慮屬情緒範疇,是面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時,心理上出現的一種惶惶不安、心神不寧、手足無措的心態。兒童雖然具有單純的獨立思維能力,但因年齡小,遇到突然發生的挫折和打擊,往往會受不了,使幼小的心靈失去平衡,由此極易產生焦慮情緒。 焦慮的癥狀 焦慮是兒童期較常見的一種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在對外界細微的變化過於敏感、煩躁不安、擔心害怕、感情脆弱等。兒童焦慮常見於學齡兒童,以女孩為多見。這類兒童常常因學習成績差,對陌生環境反應敏感而擔心害怕,甚至恐懼不安,哭鬧不停。對老師的批評、同學的看法非常敏感,常常擔心被別人嘲笑,對尚未發生的情況產生過分關注,並伴有無根據的煩惱。對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顯得過分焦慮。這類兒童還時常伴有睡眠障礙(做噩夢、講夢話)、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及多汗、頭昏、乏力等身心癥狀。 焦慮的類型及產生的原因 素質性焦慮 這類兒童的心理素質較差,對外界的一些細微變化較為敏感,容易產生焦慮情緒。他們的父母通常也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現象。父母的這種易焦慮素質,有可能直接遺傳給下一代,也有可能在言行上被孩子模仿,父母對孩子的焦慮又呈現出焦慮反應,這樣造成惡性循環。因此,父母應特別注意自己的情緒,不要常在孩子面前焦慮不安。第25節:別讓孩子出問題(25) 分離性焦慮 當孩子與親近的人(尤其是父母)分離時,會出現明顯的焦慮情緒。獨生子女父母出差或剛開始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哭鬧不安,害怕與親人分離。短時分離焦慮一般屬正常表現,但這種現象不能過長,也不能超過一定強度。這種情緒至少要持續幾周,有些甚至長達數月之久,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叫做"入托分離性焦慮"。 環境性焦慮 這種焦慮多發生在陌生環境中。若能脫離此環境,或者對環境適應,焦慮也就消失了。比如,父母帶孩子到別人家(孩子感到陌生的朋友或親戚家)小住或玩耍,到了晚上,孩子便焦慮不安,吵著要回自己家睡覺。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常鬧糾紛的家庭中,長輩們把孩子作為傾訴自己心中不滿的知心人,向孩子訴苦。在這種矛盾重重的環境中,孩子易產生焦慮情緒。 境遇性焦慮 遭遇突發事件,孩子心理承受不了。如父母遭遇不測、離異。整天擔心"災難"會再次降臨頭上,心煩意亂。不過,這種焦慮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期待性焦慮 這種焦慮多見於學齡期兒童。由於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超過了孩子的實際能力,使孩子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要求,孩子擔心父母的責備;有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學習負擔過重,造成孩子心理壓力過大、緊張、不安,這些情況都可能產生焦慮情緒。 過度焦慮反應 表現對未來過分擔心憂慮、不切實際的煩惱。如擔心完不成學業,擔心考試成績差、怕黑暗、怕孤獨,常為一點小事而惴惴不安、焦慮煩惱。多見於學齡兒童和少年,女性較多。這些孩子通常個性膽小、多慮、缺乏自信心、對事物反應敏感,同時有自主神經系統病症。 社會性焦慮 每當與人接觸或談話時會緊張、害怕、局促不安,尤其是當接觸陌生人或在新環境中,他們表現出持久而過分不安、煩躁焦慮,並企圖迴避。此類兒童從小恐懼上幼兒園,年長一點的怕上學,怕見老師和同學。若勉強到校也不與同學接觸,單獨一人站在牆角邊,明顯有社交和適應方面的困難。 焦慮行為的現狀分析 兒童情緒現狀堪憂 小孩也鬧情緒?除了吃好穿暖,有多少家長關心孩子的焦慮憂鬱?從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獲悉,目前,兒童情緒障礙問題迅速攀升,成為繼多動症後的第二大兒童心理衛生問題。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少兒心理門診杜亞松博士做過詳盡的分析。從1985年8月至1999年6月近15年的就診患兒中,每年隨機抽取200份門診病歷,分析結果顯示,1990年以前,兒童情緒障礙人數幾乎為零。在1991年至1999年9月的抽樣記錄里,情緒障礙患兒從1%上升到16%。兒童離別焦慮、學校恐懼症、師生關係惡劣等,不恰當的教育方式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的情況屢見不鮮。一個四年級女孩,成績向來不錯,轉學後,因為新老師一句"考八十多分還算學習好嗎?"一直悶悶不樂,此後常常以新學校陌生為借口而拒絕上學。每當要上學的時候,她便會頭痛、肚子痛、小便次數多,嚴重時大汗淋漓,心跳加快。一回到家裡,所有行為恢復正常,甚至看書、做作業都沒有異樣。 孩子的心思非常敏感,而父母對孩子情緒問題卻知之甚少,兒童情緒障礙不易被家長察覺。以兒童情緒低落為例,最初的表現只是孩子聲音細微、缺乏活力;到了幼兒園,他們對遊戲興趣減少,容易發獃。家長通常認為孩子性格內向而不再探究。如果孩子低落情緒長期得不到糾正,他們上學後通常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舉手,成績下降,吃飯睡眠都會受到影響;到了青少年期情緒障礙進一步發展為思維遲緩,嚴重的可能出現自殺傾向。 杜亞松博士說,對於孩子最初的異常行為和情緒,家長往往缺乏足夠的認識,只有拿到"焦慮"的診斷書,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專家指出,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有疑問,務必及時到有關心理衛生服務機構,請專業人員對孩子的問題進行評估、診斷和鑒別。第26節:別讓孩子出問題(26) 父母焦慮情緒感染 夏日炎炎,忙碌的現代生活卻不會因為高溫而停止。雖然有空調可以在室內降溫,但是人們總是無法避免地要忍受火熱的驕陽、擁擠的人群,汗水流淌,心情也在不經意間起伏。人就像是一隻火藥桶,不小心的摩擦都會引起事故:口角、打架、車禍…… 專家認為,這些事故的起因是夏天引起的情緒和行為失常--"夏季情緒障礙症",是一種心理疾病。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氣候條件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就明顯增強。 夏季情緒障礙症有四種表現:情緒煩躁,動輒發火;內心緊張、思維紊亂,不能停下來思考問題;情緒低落,渾身無力,對同伴和家人缺乏熱情;行為異常,反覆重複同一動作,如洗澡、洗手、洗臉等,甚至要求別人和他一起做。 人的情緒,總是伴隨著各種心理過程,作為一種大腦機能,它可因人的內外環境變化而變化。這裡所說的外環境指人所遇到的各種遭遇,即生活事件所激起的相應的喜悅、激動、緊張、恐懼、焦慮等情緒反應;內環境指人體對腦的血、氧、營養、水電解質等物質供應是否充分。高溫使人出汗多,體內電解質及水分流失多,造成腦的內環境發生變化,對腦功能的穩定有很大影響。悶熱的天氣使人的不適感加強,睡眠不足並且食慾很差。如果不能夠很好地降溫、消除疲勞,加之遭遇緊張事件,極可誘發狂躁情緒,比如短暫發生的旅途精神障礙。 千萬不可小視夏日裡的煩躁情緒,它會讓一個平日里非常溫文爾雅的人突然性格大變。由於夏天所帶來的一系列的刺激,會對兒童的情緒產生很大的壓力,從而使他們的情緒極其不穩定,容易被激怒。這個時候,家人作為最親近的人,很容易成為受害者。心理學上將這種行為稱為"消極心理轉移"。這是一種負面影響很強的現象。 孩子是家庭中父母脾氣的承受者,看不懂父母"臉色"的孩子通常會因為一點小事而成為這種情緒的受害者。因為一點小事而打罵孩子,讓孩子既委屈又無所適從。或者情緒轉移的對象不是孩子而是家庭中的其他人,同樣也會讓孩子受到驚嚇,而留下很深的烙印。 家庭教育尤其要重視前後的一致性,因為平時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就受到懲罰或者責罵,會給孩子對正在形成的是非觀造成很大的誤導。同樣,一個突然性情大變的爸爸通常會給孩子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使孩子對父母產生懼怕心理和不安全感。 父母在夏季里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情緒反映模式。如果父母在夏天的時候經常不懂得控制情緒,容易煩躁不安,常為小事發脾氣,這樣的家庭成長出來的孩子也會比較容易在夏天的時候失去控制,情緒暴躁。以"夏季情緒障礙症"為例,"消極心理轉移"表現出的父母的無知,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喚起成人的責任意識。引起人們情緒障礙的因素很多,但不能有了情緒都往孩子身上撒。 焦慮情緒和橡皮綜合征 有調查表明,目前小學低年級學生中有不少學生存在類似行為。他們喜歡不停地用橡皮擦,直到紙被擦破,或者把橡皮切成一塊塊到沒法用。心理學專家稱這種現象為"橡皮綜合征"。 患"橡皮綜合征"的孩子,一般智力沒問題,有的甚至還很聰明,但往往精力過剩、做事分神。心理專家認為,孩子們是在通過不斷擦橡皮,來排解多方面的壓力,表達內心的焦慮情緒。這些心理疾病的形成,主要是由於三個原因:過早地對孩子進行專業訓練,不考慮孩子的特性,壓制孩子的天性。 焦慮的危害 體罰教育使兒童焦慮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經常遭受體罰的兒童比其他兒童更可能產生焦慮情緒。 父母是否應該體罰孩子,這個問題廣受爭議。部分專家說,不應該對兒童採取體罰,心理學、行為學研究證實,完全靠壓制、體罰教育兒童會導致兒童行為問題更加嚴重,並可能演變為虐待。另一部分專家則說,體罰的作用取決於兒童性格及家庭的特性,並且與社會環境有關。第27節:別讓孩子出問題(27) 為研究後一種說法,美國杜克大學"兒童與家庭計劃研究中心"學者在義大利、泰國、肯亞等6個國家詢問了336名父母與他們的孩子關於體罰的問題,試圖解釋體罰如何影響孩子的行為。調查結果顯示,接受調查的孩子中,那些經常被體罰的孩子比其他兒童更具有攻擊性,同時也更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焦慮可能會使女孩變矮 焦慮、緊張的不良情緒可能會使女孩身高變矮,但對男孩卻沒有影響。 這項研究結果是由兒童心理學家丹尼爾?帕斯和他的8名同事,在對716名9~18歲的女孩進行為期10年的跟蹤研究後得出的。統計表明:緊張焦慮的女孩平均身高會比開朗快樂的女孩矮5?1厘米,將來身高超過1?57米的可能性要減少2倍,身高超過1?62米的可能性更會減少5倍。 而這些焦慮型女孩的父母身高大多正常。從遺傳角度來說,她們並非天生矮小。因此,專家們認為:諸如緊張、焦慮等情緒可能抑制了某種掌管身體生長發育激素的正常分泌。他們同時發現,緊張情緒不會導致男孩身材矮小。 焦慮有可能產生併發症 焦慮障礙是一種長期性的負面性情緒障礙,可導致多種身體疾病:高血壓、冠心病、胃腸疾病甚至癌症等。這對現代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的發揮構成了重大威脅。在1990年,美國醫療負擔中與焦慮障礙有關的費用為466億美元,佔全年精神衛生費用的31?5%。因此焦慮障礙的研究已引起臨床醫師和政府部門的重視。 焦慮和抑鬱障礙共病--一種更嚴重的焦慮和抑鬱是臨床上常見的兩組癥狀,但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兩者常常同時存在。目前的研究發現,焦慮和抑鬱在遺傳、生化、免疫、內分泌、電生理和影像學等方面既有聯繫又有不同。與單純焦慮或抑鬱障礙相比,焦慮和抑鬱障礙共病患者具有癥狀重、病程慢性化、社會功能損害重、自殺率高和預後差等特徵,故有人認為焦慮和抑鬱障礙共病是一種不同於單純焦慮障礙或抑鬱障礙的獨特疾病實體。在美國的初級衛生保健人群中,焦慮抑鬱共病佔12?8%,而單純焦慮障礙佔12?8%,單純抑鬱佔10?3%。焦慮抑鬱障礙共病增加了治療難度、醫療費用和住院時間,這需引起臨床醫師和政府部門的重視。 焦慮行為的矯正方法 心理治療 查明發病原因,解除誘發焦慮的心理應激因素,如家庭環境因素、家庭或學校教育因素或"母愛"缺乏因素。 採用支持、認知的心理治療,著重於將焦慮思維重新調整至正確的結構,從而形成明確、適應的行為方式。 家庭輔助治療,父母應提高對疾病的認識,了解產生疾病的因素,並應配合醫生的治療,消除家庭環境或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克服父母自身弱點或神經質的傾向。 生物反饋療法 幫助孩子進行全身的自我放鬆訓練,可以使用生物反饋治療儀。放鬆可以使生理性警醒水平全面降低,也有相應的心理效應,藉以治療緊張和焦慮不安。對年幼的孩子配合遊戲或音樂療法進行練習效果更好。 藥物治療 對於已經出現焦慮癥狀的孩子,且病症嚴重者,影響進食、睡眠、身體不適等,要進行心理治療,如支持性心理治療、行為治療,配合藥物治療,服用抗焦慮藥物、佳靜安定。但用藥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隨便服用。 溫情提示,為孩子解壓 當孩子出現種種心理緊張的徵兆時,只要父母能夠及早發現並加以適當引導,他的心理壓力便會有效地得以緩解或消除。對於輕症孩子,主要採取教育方法及心理支持。先要弄清楚孩子發生焦慮反應的原因,取得他的信任與合作。凡屬客觀原因,能夠解決的問題應盡量給予解決;屬於主觀原因,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這些原因與發病的關係,逐漸引導孩子從主觀上努力克服焦慮,當癥狀逐漸消失後,要引導孩子多參加一些娛樂、健身活動,消除過去那種緊張的心理,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其開朗的性格,防止癥狀複發。第28節:別讓孩子出問題(28) 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要想幫助孩子克服壓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麼壓力,壓力是從哪來的,所以就必須認真聽孩子的傾訴,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面對面地交談,專心地看著孩子,認真地聽其說話。只有父母肯把心交給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給父母,這樣你才能了解孩子焦慮心理的源起,才能夠針對問題幫助他們。 鼓勵孩子各種情緒的自然流露 與成人一樣,孩子也具有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他們的情緒是毫無掩飾的,敢愛敢恨敢說敢笑,應該說是孩子的天性,是幼小孩子心理方面的優勢,這種優勢會使得孩子的各種情緒能量得到及時的宣洩,有利於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他們這些情緒的自然流露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只要不擾亂別人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不傷及別人,就沒有什麼對錯之分。孩子情緒的自然流露應該得到鼓勵,而不是壓抑。發脾氣、反抗、哭泣、大聲喊叫比默默承受更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當然,這裡所提倡的情緒宣洩,與以哭鬧為手段達到某種不合理需要是不一樣的。 矯正分離焦慮 這是一種常見的焦慮,下邊重點談談怎樣矯正分離焦慮。 循循善誘嬰兒在與爸爸媽媽長期密切的共同生活中,會對照顧其最多的人(這個人通常是媽媽)形成強烈的依戀。媽媽是其最親近的人,有媽媽在身旁,他感到特別的安全和幸福。而一旦媽媽離開,就會感到缺乏安全感。因此,在孩子8個月左右時,一旦媽媽從其視線里消失,就會表現出明顯的不安並且哭鬧。這就是孩子的分離焦慮。孩子的分離焦慮將一直持續到2歲~2歲半左右。這個時期之前,任何時候媽媽離開,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只有當孩子經歷了多次媽媽離開又回來,逐漸建立起"媽媽只是離開一會兒,但一定會再回到我身邊來"的信任感時,才能夠在媽媽離開時有安全感,從而戰勝分離焦慮。對於1歲以內的嬰兒,爸爸媽媽(尤其是照顧孩子最多的人)要儘可能減少必須離開孩子的次數,特別是要盡量減少讓孩子一個人獨處的次數。如果必須離開,便要用孩子能夠聽得懂的話告訴他:"媽媽要離開一小會兒,但很快就會回來。"你要相信,孩子是能夠明白你的意思的,孩子也是能夠經受得住媽媽暫時離開的"痛苦"的。只要讓孩子逐漸相信,媽媽離開後還會回來,孩子的焦慮就會逐漸減輕。但是千萬不要採取如下做法:不理睬孩子的哭聲,狠狠心走開;硬掰開孩子緊攥著爸爸媽媽的手,甚至埋怨著,然後離開;把孩子單獨隔離到另一個地方,不讓其跟著,然後趁機走開;趁孩子玩得高興的時候,偷偷地走開。 細緻有效的對策這是實現矯正成功的基礎。就分離焦慮行為而言,專家翁暉亮提出了更細緻的糾正教育辦法。對策一,擴大接觸面。從小儘可能多接觸小朋友及家庭以外的大人,擁有多個玩伴,培養與陌生人打招呼的習慣,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的環境里膽小、怕生、怕人多等適應不良的表現。對策二,培養自理能力。從小注意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飯、穿衣、洗手、大小便。避免事事由別人包辦、代勞。防止一旦離開照料其生活的人,便不能適應生活與環境。對策三,培養合群能力。帶孩子到公園或遊樂場所去,引導孩子同小朋友一起玩耍、交換玩具等,以此培養孩子合群和與人相處的能力。這樣,待孩子日後去託兒所或幼兒園時,就能與其他小朋友融洽相處,從而減輕或避免分離焦慮情況。對策四,做好入托前的準備。去託兒所或幼兒園之前,經常給孩子講那裡的生活,並告訴孩子那裡有許多小朋友,大家可以在一起開心地做遊戲,同時帶孩子去那裡看看、玩玩,待孩子對那裡比較熟悉時再送去。對策五,慢慢來。帶孩子去陌生的環境玩,不要性急,慢慢來。當你帶孩子第一次去一個遊樂場玩時,要先試著和他一起玩幾分鐘,再花幾分鐘在旁邊看他玩,當感到孩子已經玩得很投入時,慢慢地走開,在遠處看其玩耍。對策六,訓練孩子習慣短暫地分離。有不少孩子由於對周圍環境不安總是緊跟著媽媽,片刻也不願分開。媽媽不妨和孩子玩一玩分離的遊戲。找一個鬧鐘,撥到一分鐘後響,告訴孩子讓他好好看著鬧鐘,你走開,然後一分鐘後鬧鐘響時,立刻出現。當孩子開始習慣這個遊戲時,慢慢加長時間,孩子在這個遊戲中可明白媽媽離開後,過一些時間,就會再出現,媽媽不是不要自己了。對策七,不要逼迫孩子入托。孩子膽小不敢去時,不要生硬地把他推進去,而是要給孩子一個適應期。如在最初幾天,可陪同孩子在託兒所或幼兒園裡玩。隨著孩子與小朋友和老師逐漸熟悉、親近,逐漸減少陪同時間,最後完全放手。對策八,對父母進行教育。有焦慮傾向的父母,要認識自身的個性和弱點,以及自己對孩子的不良影響。父母應明白,要想治好患兒,必須先治療家庭其他成員。否則,同上述"消極情緒轉移"一樣,只能讓孩子的焦慮行為加重。第29節:別讓孩子出問題(29) 搬家焦慮說到搬家,從開始的收拾、打包,到遷入新居後的布置、整理,真是一件費力又費神的事。大人忙自己的事都忙不完了,自然也容易忽略了孩子。突然搬家後,一居室變為多居室,孩子與父母分室而居,就容易出現一些焦慮反應,比如尿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搬家後,孩子會有失落感、恐懼感,原來熟悉的小朋友不見了,沒人玩了,於是,就產生一些分離焦慮。也許您未曾注意,搬家對孩子來說,是個相當大的挑戰,上面我們寫到"分離焦慮",專家建議在孩子五六歲以前不宜搬家,但如果真的需要搬家,父母在忙碌之餘,一定要多關心孩子,幫助他們順利走過這段適應期。搬家之前,父母能為孩子做什麼?第一,要提早告訴孩子。給孩子長一點的心理調適期,千萬不要在搬家前幾天才對孩子說,孩子會因太驚愕而無法接受現實。第二,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即使被一堆繁雜瑣事搞得心煩意亂,也要耐著性子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千萬不可對孩子大發脾氣,拿孩子當出氣筒。第三,傾聽孩子的感受。再忙再累,也要抽時間和孩子溝通,安撫其心中的憂慮與恐懼,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理解與支持。第四,鼓勵孩子收集朋友的地址和電話。讓孩子感覺到即使在新家,依然可以和朋友聯絡的。給孩子一個箱子,要他們自己把玩具裝箱,這樣不但讓孩子對搬家工作有參與感,轉移注意力,也讓孩子因想到可以把熟悉的玩具帶到新家而緩和焦慮的感覺。搬家時盡量避免匆匆忙忙,可能的話,多留一些時間讓孩子去跟鄰居小朋友、鄰居養的小狗小貓說再見。第五,遷入新家後,先整理孩子的房間,並依照他們的意見來布置。讓孩子對自己房間的擺設有完全的自主權,如此一來,對孩子而言,即使是在陌生環境中也有一個親切而溫暖的小天地。第六,帶孩子到新家附近走走,幫助孩子熟悉環境。搬家焦慮主要就是一種對陌生環境的恐慌,如能在父母的引導下,讓孩子知道新家附近也有他喜歡的遊樂場、公園、玩具店,就能漸漸消除孩子心中的不安全感,進而對新環境產生期待。第七,邀請新鄰居帶著孩子來家裡玩,幫助孩子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孩子有了新朋友後,心中就有了寄託,對舊環境的依戀就會大大減少。搬家後,孩子需要一個時期的心理調適,短期產生一些焦慮是正常的,如果長期焦慮,就應該求助於心理諮詢師,用其他方法給予消除。 感覺統合失調 大腦不能協調感覺信息 所謂感覺統合就是大腦把聽覺、嗅覺、觸覺等身體各種感覺器官傳來的信息進行多次組織分析、綜合處理,從而作出正確決策,使身體和諧有效地運行。大腦的不同部位,必須經過統一協調的工作,才能完成人類高級而複雜的認識活動,包括注意力、組織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理解能力。當大腦對感覺信息的統一協調發生問題時,就會發生運作失靈,這種失靈被稱為感覺統合失調。這就是說,人類的感覺系統,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前庭平衡覺、運動覺,如同一個個"通訊員",將各種信息傳遞給大腦,大腦對此進行統一協調指揮。如果某個"通訊員"無法正確有效地傳遞信息,就會出現某種徵兆。 感覺統合失調的癥狀 1?動作笨拙、不協調,較晚學會走路或常跌倒; 2?缺乏自信,易遭受挫折,容易發脾氣; 3?不喜歡別人的擁抱或觸摸,不喜歡洗頭、理髮; 4?過度敏感,如進入人多的地方、光線強烈處會過度興奮,有聲音的情況下較不專心; 5?智力正常,但對閱讀或數學的學習有困難; 6?對各種感覺刺激反應慢,或沒有感覺,跌倒時也不會覺得痛; 7?活動量過大,動作不停; 8?坐椅子常會跌下來; 9?精細動作協調不佳; 10?常將桌上的東西碰落到地上; 11?語言發展遲緩或口齒不清; 12?容易分心,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 13?做白日夢且無法注意周圍事物(但聽力正常);第30節:別讓孩子出問題(30) 14?上學後抄寫或做習題時常會遺漏字句; 15?畫圖、寫阿拉伯數字時,左右、上下顛倒,如把96寫成69等。 感覺統合失調的影響和危害 語言影響 辭彙學習的過程比發音更困難,要靠視、聽、嗅、觸覺信息,逐漸統合成知覺。人類的辭彙大多從名詞和動詞開始,所以對視覺空間的辨識能力及身體運動對動詞的認知,與學習效果直接相關。 在認字及閱讀方面,雙眼的統合能力非常重要,前庭感覺不佳,會影響語句組合及語言邏輯。 注意力影響 前庭感覺不佳的孩子,常易受來自地心引力的干擾,難以維持內在平衡,導致大腦保持清晰的警覺狀態的能力出現障礙,表現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前庭系統不健全,肌肉張力會不足,使人容易疲倦,孩子常常坐姿不正,注意力渙散。觸覺防禦過當的孩子,任何細微的刺激都會引起反應,因忙於應付各種觸覺刺激,而無法集中注意力。聽知覺過濾能力差的孩子,無法適當過濾環境中不重要的聽覺刺激,所以常被不重要的或不相干的聽覺刺激所干擾,導致注意力分散。 情緒影響 前庭功能不良會產生視覺空間判斷上的障礙。缺乏重力感的孩子無法判斷距離和方向,因而常常有恐懼感和不安全感,易傷心、生氣、過度興奮。有觸覺依賴的孩子在得不到滿足時,有沮喪情緒。 自尊能力影響 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會因各種能力不足而經常遭遇挫折,喪失自信心。由於感覺統合失調而產生注意力障礙、情緒障礙和人際關係不佳的孩子,會因為難以順利完成有目的的任務,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得不到必要的人際支持,自尊能力發展會受到影響。 人際關係影響 前庭感覺不良的孩子因無法判斷距離和方向,在人多的地方,常有迷失的感覺。也會因太靠近人或碰撞他人而造成人際關係不良。 觸覺防禦過當的孩子,對正常、輕微的觸覺刺激過於敏感,常有過分的反應,導致這些孩子易與人衝突,人際關係很差。 學業成就影響 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不僅因為學習的基本能力不足和注意力缺失而導致學習成績不佳,更為嚴重的是,這些孩子在人生最重要的階段(1~12歲),將因一連串挫折,造成他們在情緒上或習慣上採取害怕學習、拒絕學習的態度。這可能會影響他一輩子的生活。 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 1?早產或剖宮產,造成觸覺學習不足; 2?胎位不正所產生的固有平衡失調; 3?中樞神經系統不健全; 4?過度保護或管束過嚴; 5?缺少同伴群體; 6?缺少戶外活動和各種運動; 7?過早進行認知教育; 8?電視、遊戲機成為孩子的主要玩具; 9?孩子活動空間太小,爬行不足導致前庭平衡失衡; 10?保護過度或嬌縱溺愛,造成身體操作能力欠缺; 11?過早用學步車,造成前庭平衡及支撐力不足。 感覺統合失調的矯治 首先評估分析孩子的問題到底在哪裡,針對問題設計治療課程及活動(大多採用遊戲方式進行),以刺激感官的發展,讓孩子從這些活動中學習整合各種刺激,調動有效的反應,使大腦的感覺統合功能逐漸改善,進而改進他們手眼協調、空間概念、注意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感覺統合從胎教做起 目前一般的觀念以為,感覺統合談的多半是較大的孩童,其實正確的觀念應該從懷孕開始,也就是媽媽應注意胎教,媽媽在胎兒胎動時經常撫摸自己的肚子,傳導對腹中胎兒的愛意,每天抽點時間跟胎兒談談心、說說故事、聽聽音樂,對於寶寶出生後都會有很大幫助。 擁抱安撫有助感覺統合 有些人認為剛出生的嬰兒一哭就要抱,易造成寶寶粘人,不好養等習慣;但事實上,就感覺統合的觀點來看,孩子哭了,父母故意不予理會、不去抱,小孩子的觸覺發展可能會受影響,而且日後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依賴度,也會大打折扣。所以寶寶哭鬧時不應不理會,最好抱抱並給予適當的安撫。第31節:別讓孩子出問題(31) 觀察學步期寶寶 對於嬰兒或學步期的幼兒,如果易受驚嚇、肌肉張力太低、不喜歡被擁抱、躁動不安、易怒、動作發展較慢等種種現象,也可能是感覺統合功能有障礙的訊息,父母應多加留意與關心。 做"過關遊戲" 做"過關遊戲"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協調能力。 第一關:走"平衡木"兩塊大約長2米、寬15厘米的長條木板對接在一起,中間和兩頭最初先墊兩本書,讓孩子在木板上走。 作用訓練孩子的前庭平衡感覺和本體感。"平衡木"的高度和長度可根據孩子的表現情況逐漸增加,從而有效改善孩子視覺判斷不良、膽小的狀況。 第二關:拾"金豆"爸爸媽媽和孩子,一人蹲坐在一隻柔軟且有彈性的皮球上,地上撒滿玉米粒,爭搶著看誰撿得最多。 作用鍛煉孩子在柔軟物體上的平衡感和本體感。 第三關:"金豆銀豆排隊形"準備兩個盒子,一個裡面是大米(銀豆),一個裡面是玉米(金豆)。讓孩子用它們間隔著擺出各種幾何圖形,可以一粒大米一粒玉米相間,也可以一粒大米三粒玉米相間,每次有不同的要求。 作用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和"身-腦"協調的能力。 第四關:玩滑板準備一個滑板,事先和孩子商量好滑行距離,讓孩子俯卧在滑板上,用整個身體來駕駛滑板進行運動。 作用孩子在滑板上運動,身體內的感覺組織也會隨著運動而改變,使神經系統更有目的地活動,達到鍛煉孩子動作協調的目的。 第五關:奪獎品事先用紙把獎品裹幾層,放在一個孩子稍微跳一跳就可以拿到的地方。 作用調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覺神經體系,強化觸覺神經、關節信息,促進左右腦健全發展。 恐懼 恐懼是恐怖的淺層表現 我們把害怕、恐懼和恐怖這三個現象作一比較,就會感到恐怖更成人化、現場化,更嚴重一些,所以作為不正常的一種行為表現,害怕、恐懼現象在兒童中表現得更充分一些,更淺層一些。 恐懼、恐怖表現程度不同,恐怖情勢更重。有人把恐怖行為解釋為對一種境遇、客體或生活事件產生的病理性情緒。患兒的基本癥狀往往是避開其恐懼的事物。有的學者進而分析,這種躲避行為是"一種學習獲得的行為反應,它是在對一些敏感、糾纏事件的反應中發展起來的"。還有一些行為學家認為,恐懼由操作性行為和反應性行為組成。典型的表現是對一種特殊的刺激或刺激環境的害怕,因此應引起父母及育兒者的關注。陳國眉先生在《學前心理學》中把幼兒的恐懼現象分為4個階段。 本能的恐懼恐懼是嬰兒出生就有的情緒反應,甚至可以說是本能的反應。最初的恐懼不是由視覺刺激引起的,而是由聽覺、膚覺、機體覺等刺激引起的。如尖銳刺耳的高聲、皮膚受傷、身體位置突然發生急劇變化、從高處摔下等。 與知覺和經驗相聯繫的恐懼嬰兒從4個月左右開始,出現與知覺發展相聯繫的恐懼,引起不愉快的經驗刺激,會激起恐懼情緒。也是從這時候開始,視覺對恐懼的產生漸漸起主要作用。"高處"恐懼也隨著深度知覺的產生而產生。 怕生所謂怕,可以說是對陌生刺激物的恐懼反應。怕生與依戀情緒同時產生,一般在6個月左右出現。嬰兒8個月左右會把母親當作安全基地,對新生事物進行探索,隨之這種恐懼情緒可以減弱。 預測性恐懼2歲左右的嬰兒,隨著想像的發展,出現預測性恐懼,如怕黑、怕狼、怕壞人。這些是和想像相聯繫的恐懼情緒,往往是由環境影響而形成。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們遇到外界事物刺激的概率增加,行為反應的複雜性增強,按權威說法,把恐懼行為分為境遇恐懼、客體恐懼、事件恐懼,以便實施針對性的矯正方法。 兒童產生恐懼的現象及原因 6個月~2歲這個階段,幼兒會害怕如下現象。 與親人分離 6個月~2歲的幼兒害怕分離的情緒往往出現在去託兒所或母親上班時。這時他們不僅是害怕失去親人的防護,更重要的是害怕和不熟悉的人相處。第32節:別讓孩子出問題(32) 洗澡 常讓幼兒游泳和洗澡,不僅是現在育兒的時尚,也確實給孩子以鍛煉嬉戲的機會,孩子會十分興奮。但因為水溫高低,刺激物造成不適(比如香皂水弄在眼裡),動作不協調(抓握孩子的力量過重),孩子也會產生害怕洗澡的心理。假如孩子嫩嫩的肌膚一次次受到刺激,他們肯定不會配合你的行動。 雜訊 實驗表明,雜訊不僅對人有害,而且使人很敏感。1~2歲的孩子對異常聲響會格外注意,尤其對雜訊感到恐懼,如尖聲叫喚、爆竹聲、吸塵器的響聲等。 去醫院和見到醫生 孩子害怕去醫院主要是環境、場合增加了他的心理負擔,使他產生了恐懼感,那苦苦難聞的藥味,醫生手裡尖利的針頭,以及診治時帶來的痛苦,都給了孩子懼怕的感受,有時候家長會以"不聽話就叫醫生來給你打針"嚇唬孩子,更增加了孩子的恐懼和厭噁心理。 動物 18個月~2歲的孩子開始會用牙齒去咬東西了,他開始注意動物的牙齒,看到狗有牙齒就會擔心它咬自己,從而產生對動物的恐懼。即使對一些不咬人、看上去比較友善的小貓小狗,孩子也可能產生害怕的感覺,因為這些動物行動敏捷,躥上躥下地令人不可捉摸,有時候還發出怪叫聲。 上述相對簡單的幼兒恐懼現象比較容易避免和糾正,下列現象較為複雜,更應引起家長、教師和社會各界的重視。 傷害與威脅帶來的恐懼 受到欺負、威脅和傷害而產生的恐懼行為往往會扭曲爆發出來,孩子多出現哭泣、發抖、出汗或進行瘋狂地反抗、暴打親人等,孩子這些反常的行為要引起親近人的注意,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認定孩子已經處在極度憤怒和痛苦之中。他害怕、氣憤那些欺負和傷害帶給他的威脅,逼他忍無可忍地進行抗擊。 孤獨和無助帶來的恐懼 弱小無助,抗爭無法,救援無望,處境危險。過度的驚恐會使孩子產生退縮、發獃、躲避、默不作聲、呼吸困難的現象,這時孩子好像馬上要崩潰的樣子。這些驚恐駭人的時刻會給孩子留下深深的記憶,即使脫險之後孩子仍常會感到恐懼揮之不去,這是那些可怕遭遇所引起的。 過度保護帶來的恐懼 把孩子送進幼兒園或跟其他親人在一起,父母就過分擔心,一離開孩子就有特別的遲疑、內疚和難過的表情。這些舉動肯定會使孩子特別"在意",好像父母不在身邊就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情。加上有的父母一聽到孩子房間里有什麼響動,就大呼小叫跑進房間來保護孩子,結果適得其反。這種表現只能增加孩子的恐懼、依賴心理,使他的行為表現越來越怯弱。 嚴厲管教帶來的社交恐懼 育兒專家指出,1歲的孩子想爭奪別人的玩具,其實就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社交活動的開始。他對周圍的興趣,對同伴的注意都證明他有了社交的嚮往。不少家長出於對孩子的愛護,不願讓孩子同別的孩子交往,出門也不讓孩子同別人一起玩。還有的家長對孩子管束太嚴,過分干涉,懲罰過度,缺少情感溫暖和理解,致使孩子產生了社交恐懼,害怕與別人來往,害怕與小朋友共處,嚴重影響了孩子志趣的發展和視野的擴展。 教育誤區帶來的學校恐懼 有項調查證實,全國22個城市數萬名4~16歲孩子中,被診斷有輕度學校恐懼症的佔千分之一,這些學生表現為厭學、逃學、逃課、害怕考試,學習壓力過重,害怕老師的冷漠、嚴厲;害怕交流活動、當眾出醜等。這些現象有的沒有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有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出現很多錯誤教育理念,只重學習成績,不重品行教育,進學校如同進"監牢"。有的學生出家門上學就想大小便,實際並無腸胃不適;有的學生見到老師,如同"老鼠見貓"一般膽怯,重者離家出走,甚至自殺逃避。 影視圖畫傳媒帶來的恐懼 家長不要讓孩子在沒有大人講解的情況下,看太多災難事件的電視恐怖畫面,過多的血腥場面,會使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誤以為暴力是社會上的正常行為。醫生們說,12歲以上兒童懂得思考有關生死、對錯等課題,這時要特別關注他們在電視上得到的信息。恐怖事件對孩子來說相當陌生,但突然接觸到許多這方面的新信息,可能會使他不知如何判斷這種行為的對錯,誤以為恐怖事件的報道既然這麼多,恐怖事件的行為就是正確的。第33節:別讓孩子出問題(33) 惡性疾病帶來的恐懼 癌症、艾滋病、禽流感等惡性疾病的產生和傳播給人們帶來了恐慌。當孩子看到親人的異常現象和痛苦以及接受到一些危機性的信息時,都可能出現惡性病恐懼。 適度恐懼和刺激的益處 適度體驗恐懼有利於孩子成長 兒童心理學專家、南寧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陳健興認為,受刺激時產生恐懼、焦慮和緊張是每個人都有的正常心理活動,適當刺激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能夠鍛煉他們的承受能力和膽量。相反,沒有體驗過恐懼感受的孩子,長大後容易膽小怕事,缺乏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廣西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主任李曉晨說,人都有追求刺激的本能,良性的刺激能夠激發人的潛能,孩子也不例外。只是孩子的心靈畢竟還很幼嫩,且缺乏鑒別力,不同的孩子對恐懼的接受水平也不同。老師、家長以及社會都需給予必要的關注和引導。 進口大片《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贏得了越來越多孩子甚至大人的喜愛。片中出現恐怖的魔幻場面,引起很多中學生強烈的興趣。他們說:"這部片子太好看了,真刺激!"然而,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說:"影片中的那個壞巫師瓦德蒙、三頭狗,還有穴居人一出場,兒子就被嚇得直往我懷裡躲,真不該帶他來看這麼恐怖的片子。" 怎樣看待適度恐懼體驗呢?我們認為,要分年齡階段適度體驗,5歲以前的孩子顯然很不適合進行這種體驗,即使小學生看這樣的電影,也應該由家長或老師陪同觀看,進行正確引導,讓他們在有保護感的情況下觀看,進行適度的鍛煉。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或者中學生來說,《哈》片中出現的驚險刺激場景雖然會使人感到害怕,但他們已經有了防禦和接收能力,劇情中影射了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情,孩子在受到刺激後如能領悟其中的道理,這種刺激就是完全有益的。 刺激可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我們都熟悉"狼孩"的故事,一個具有正常大腦的嬰兒,由於在生命之初就脫離了人類生存的社會環境,當他重返人類社會後,無論怎樣精心培養,也無法形成正常的心理。由此可見,嬰兒心理發育,依賴於人類社會的各種刺激,嬰兒在與人和物的接觸中接受到各種刺激,促進了心理的發展。 這些刺激的種類繁多,有光、聲、氣味、冷熱、地心引力等。刺激可分為愉快的、不愉快的和中性的三類。愉快的刺激給人帶來快樂、滿足和安寧,行為上表現得積極、自信。相反,不愉快的刺激令人不安和沮喪,行為上表現得消極、退縮。最後一類所謂中性的刺激,一般並不引起情緒情感的反應,而主要是提供認知和信息,如一張桌子對孩子的刺激,使一個孩子認識它,形成對桌子的概念和用途的認識。這桌子便是一個中性刺激。我們通常會認為,愉快的刺激和中性的刺激對孩子心理發展是有益的,多多益善,不愉快的刺激越少越好。但事實並非如此,適量的不愉快刺激對孩子的心理發展也是必不可少的。當然,不愉快刺激中也分良性和惡性兩種刺激。我們應該儘力避免兒童遭受惡性刺激的傷害,而不愉快的良性刺激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益的,比如生活條件稍差一點的學生要取得更好的成績就要付出更多一些的勞動和創造。這是一般現象,但這種情形對孩子才智、體魄,以及挫折耐受力都是一種鍛煉。 恐懼行為的矯正方法 解除恐懼心理的四條建議 第一,當孩子害怕的時候,切勿責備、嘲笑或愚弄孩子,罵孩子是膽小鬼、嚇唬他不許哭,都不是好辦法。正確的做法是向他講明事情的真相。當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被你一語點破,他就會相信你的力量可以保證他的安全,恐懼感自然隨之消失。 第二,不能一味躲避、隱藏,要正視害怕對象的存在,找到合適的防護措施。害怕是正常的心理現象,應當經常給孩子講些常識,幫助他們克服恐懼。孩子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心境自然平和。父母還可以幫助孩子對可能發生的困擾做好心理準備,比如放炮時拉開一些距離,自然張開嘴巴等。第34節:別讓孩子出問題(34) 第三,注意觀察,及時處理。孩子一旦產生恐懼感,要考慮這是否與他們的年齡相稱。日常生活中要關心孩子思想感情的變化、恐懼持續的時間。是否因恐懼而什麼事都不想做,不肯獨自睡覺,不願去上學,甚至不敢離開父母,問清原因,選擇對應方法消除恐懼感。 第四,培養孩子的膽識,讓其具有堅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膽量、見識的培養,會有效地克服恐懼,潛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相信自己的健康心理,同時覺得自己有辦法對付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讓孩子懂得人生總是充滿著挑戰。由父母引導、示範,加上典型教育,恐懼行為的纏擾自然解除。 實施脫敏、領悟、塑造等綜合療法解除恐懼 脫敏療法是再現原景式刺激,用提示和模擬等方法,讓患兒面臨害怕的某種場景,並同時進行系統的放鬆訓練,使害怕、恐懼行為慢慢消失;領悟療法主要是使患兒領悟到他們所害怕的事情實際上並沒有他們想像中的那樣可怕;塑造療法主要是用獎勵或懲罰法強化患兒的勇敢和自信,增進抵抗懼怕對象的能力,培養戰勝懼怕事情的心理素質。 美國心理學家騰伯格爾在對成人系統脫敏的講述中列舉的一個例子很值得參考。 在對女孩阿利森進行系統脫敏時,她在聽治療師描繪在25英尺遠處看見一隻蜘蛛的情景,同時進行自我放鬆。當她在聽到這種情景後能保持放鬆,治療師就進一步描繪在20英尺處看見蜘蛛的情景。如果阿利森還能保持放鬆,治療師就可以繼續描繪這隻蜘蛛越來越近的情景。治療的關鍵在於,阿利森在她想像引起恐懼的刺激時能保持放鬆。 一旦受助者在想像每種恐懼層次的情景時都能保持放鬆,這個系統脫敏過程就完成了。那麼,當受助者在實際生活中再遇到這種恐懼刺激時,就能從這種恐懼反應中得到解脫。 解除恐懼敏感,有兩個關鍵,一是建立恐懼事件等級,二是進行放鬆方法訓練。受助者採用一個恐懼程度量表(該表稱為SUDS,即主觀不適度)來確定各種恐懼事件及所產生的恐懼程度。比如0級相當於沒有恐懼,100相當於極度的恐懼。例如阿利森可能會報告當一隻蜘蛛在她的手臂上時,SUDS分級是100,這是她能夠想像得出的最大恐懼。她可能報告5英尺處看見蜘蛛的SUDS是75;10英尺處的SUDS是50;20米處的SUDS是25。當受助者已經確定了10~20種引發不同程度恐懼水平的事件時,這個恐懼事件等級就完成了。 通過一系列的恐懼程度來確定,這樣恐懼等級就由低、中、高等不同的記分組成。伴隨恐懼等級進行的放鬆訓練對孩子來說,主要應用綜合方法比較適當。比如在進行逐級適應刺激訓練中,應該使用中性或愉快的刺激,通過默想、意象、催眠等手段把孩子的集中注意機制鬆弛下來。譬如練習注視一個玩具,把少兒的注意力集中在重複指令或其呼吸上,集中注意機制就可能產生變化,對恐懼對象的恐懼便可減輕。再譬如通過想像、影像、圖畫和磁帶向患兒講述美妙的故事。 上述的蜘蛛,它既是一個畫師,又是一個音樂家,它要尋找一個美麗的地方,架起它的琴盤,彈奏動人的音樂……這時它可能走錯地方,請你用一個樹枝,撥開它的迷途,讓它走上正確的方向……在撥引蜘蛛逃離的時刻,應鼓勵孩子大膽驅趕蜘蛛,讓孩子知道蜘蛛只是靠分泌出的黏液和織成的網來捕捉小蟲的,也懼怕人類,它並不能傷害自己,把它趕走去做事就行。 正確使用矯正措施 重度恐懼一般都有心理形成的背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心理形成的因素就愈加複雜,所以就恐懼行為而言,單純一招一式和簡單糾正方法是難以奏效的。這正是上述使用綜合矯正措施的宗旨。比如《瘋狂英語》的主講人李陽成名之前,是一個非常膽怯的人,怕生人,不敢接電話,不敢去看電影,甚至做理療時儀器漏電灼傷了他的臉也不敢作聲。他的懼怕行為是自卑引起的,只矯正他怕人,怕接電話,效果肯定不佳。後來李陽在別人的幫助下通過"烈士亭自我朗讀英語"、"貼海報主講英語"、"掛耳環招攬觀眾"、"被同學押送上街"等行動磨鍊自己,才走出了膽怯的怪圈。少兒懼怕行為也一樣,除了突然驚嚇引來的不良癥狀以外,也都有潛在的因素。我們絕不能僅作一般現象簡單處理。如孩子懼怕老師的心理,我們就應該認真察覺研究一番。學生出現了這種現象,家長、老師和學生都應該在溝通中檢查自己的表現。第35節:別讓孩子出問題(35) 專家提醒:第一,千萬不要在搞清事實真相之前就簡單粗暴地批評孩子,或對老師表示不滿。因為,這樣做既不能使孩子從中受到教育,也不能緩解師生間的情感矛盾,反而更增強了孩子對老師的懼怕心理和抵觸情緒。第二,一旦孩子對老師有懼怕抵觸心理,就會不假思索地指責老師。父母不經調查研究、草率表態,一味地批評老師的做法,會對孩子的人格形成產生極壞的負面影響。第三,老師的教學育人方法確有毛病。常常諷刺挖苦學生、打罵威脅學生、處罰失當都會引起學生的壓抑和恐懼。 所以父母、老師和學生應多交流,父母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老師也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為,學生也應主動同老師和家長溝通。從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出發,找出孩子懼怕老師的根源,明確了原因,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學矯正少兒恐懼行為不僅需要父母、老師掌握恰當的方法,還應當擇善從之,不斷更換措施,深入解決本質問題。這與我們所說的似乎很矛盾,比如母親在孩子睡覺時,要坐在他身旁,以便孩子能放心睡覺,因為2歲的孩子有時會害怕睡覺;父母不要一次出門達數周之久等。如果父母都做到了,孩子就不會有恐懼的感覺。其實那些意思是,父母必須像照料一個生病的孩子一樣給予這種孩子特別的關心,同時,要儘力表現出愉快、自信和無所謂的樣子。父母應該不斷發現孩子不再依賴他們的跡象,並不斷給予鼓勵和稱讚。這種態度對消除孩子的恐懼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隨著孩子的不斷成熟,再加之父母的這種態度,孩子就能更好地理解恐懼感和消除恐懼感。 抑鬱 如何認識兒童的抑鬱 在孩子的眼中,這是一個陌生的世界,每天會有很多新的事情發生。孩子正以驚人的速度吸收各類不同的信息,結果他每天都發現很多不可理解的事情。爸爸媽媽可能會離開一大段時間,不知去了哪裡,還會不會回來?白天在街頭看到一隻大黑狗,晚上睡覺時會想,狗會不會趁我睡覺的時候走進我的房間咬我呢?或者會不會有魔鬼躲在我的床底下呢?媽媽要送我上幼兒園,爸爸、媽媽、姨姨都不去,為什麼我要去呢?幼兒園是什麼地方?這些憂慮和難解,使孩子不安和恐慌。 很多人都認為,學齡前兒童沒有學業負擔,不愁衣食,受到的照顧無微不至,他們不會有什麼壓力。怎麼會抑鬱?其實,現在的孩子在得到鋪天蓋地的愛的同時,卻越來越失去了隨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時,卻失去了與父母擁抱、遊戲和談話的機會;在幼兒園,教師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有時會有一些矛盾發生,如受到批評、不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這些都會使孩子產生壓力感。 成人抑鬱,可以向人訴說排泄,孩子感到壓力時,由於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往往無法清楚地講出來,因此他們有時無法得到成人及時的幫助。而且由於他們自身的知識以及處世經驗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差,因而不能自己解除壓力。所以,當壓力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時,孩子會產生很多生理或心理問題,這些將嚴重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這時,孩子就可能出現精神抑鬱。 抑鬱行為的徵兆 精神抑鬱是抑鬱的一種形式,雖不嚴重,但它可能持續較長一段時間。有精神抑鬱的孩子,在至少兩年內的大部分時間中,會出現以下癥狀:缺乏食慾或過分進食;不能入睡或睡得太多;缺乏活力或感到疲勞;很難集中注意力或做出決定;身體不舒服,常見癥狀為胃腸道癥狀,如嘔吐、腹部不適。還有一些孩子表現為傷心流淚、失眠、夜驚多噩夢等。有的孩子情感脆弱、動作遲緩,回答別人問話總是含糊其辭顯得拘謹不安。 抑鬱產生的原因 抑鬱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如性格內向、孤僻、多疑的兒童,常注意事物消極面,很容易產生抑鬱。另外抑鬱情緒的出現,一般都有心理或精神的促發因素,父母離異、父母對子女漠不關心,孩子的人際關係不協調、學習成績不良等負面影響,均可能誘發抑鬱情緒。家族遺傳性因素對兒童抑鬱也起一定的作用,據統計50%抑鬱兒童的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有抑鬱的傾向。研究表明,在某些病例中,遺傳因素可能起了一定作用。父母有抑鬱症的,50%的孩子更容易感到抑鬱。雖然說孩子膽小,性格內向,有先天原因,但後天的環境更為重要,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理解和關懷的環境里,就不可能出現抑鬱。第36節:別讓孩子出問題(36) 抑鬱使孩子感到孤立、恐懼和不快樂。抑鬱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哪裡不對,只知道自己的感覺糟透了,不像以前的自己。當他感覺越來越糟的時候,會感到自己越來越沒有力量,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情和生活,好像有一種神奇的東西在控制自己。一些中小學生還通過飲酒、吸毒、上網聊天來排解抑鬱的痛苦,這樣往往會使抑鬱更嚴重,還有一些人試圖自殺。 美國的研究人員在一份研究報告里證明,易患重度抑鬱症的兒童體內生長激素分泌異常,這可能表明他們大腦中化學機能紊亂。 除此之外,易患抑鬱症的因素大致還有如下5種情況: 第一,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失去平衡。憂鬱症起因於腦部管制情緒的區域受干擾。比如情緒緊張,壓力太大,超過其調整機能所能應付的範疇等。 第二,性格特質。自卑、悲觀、完美主義者及依賴性強者較易患抑鬱症。 第三,環境或社會因素。災難影響,連連的失敗感,物質虐待,親密朋友或家庭主要成員死亡、傷殘等。 第四,飲食習慣。研究發現,食物能夠顯著地影響腦部的行為。飲食是最常見的憂鬱原因,如飲食習慣差及常吃零食等。腦中負責管理我們行為的神經衝動傳導物質會受我們所吃食物的影響。 第五,身體疾病因素。胃不舒服,頭痛,營養不足,糖、單核白血球增多病,荷爾蒙變化,過敏症等。 不論什麼原因,研究者已明確了解到,抑鬱是從大腦中叫做"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開始的。這些化學物質幫助神經系統中神經細胞間的信息傳遞,它們還有其他許多功能,也是大腦中的情緒調節器。當某種神經遞質的活性降低時,結果就產生抑鬱。引起抑鬱的原因因人而異,但大腦中生化的混亂是較常見的。 抑鬱的類型和狀態 抑鬱有許多表現形式,其中對少兒影響最普遍的兩種形式是:臨床抑鬱(也是最主要的抑鬱形式)和精神抑鬱。治療抑鬱症的專家(心理學家和精神病醫生)認為,當某個孩子連續兩個星期或更長時間出現以下5個或5個以上的癥狀時,就可以診斷為臨床抑鬱。 1?大部分時間感到沮喪或憂愁,悶悶不樂(多數情況下沒有任何原因); 2?缺乏活力、疲憊、懶散,總是感到累; 3?對以前喜歡做的事情缺乏興趣; 4?體重急劇增加或急劇下降; 5?睡眠方式的巨大改變(不能入睡、長睡不醒或很早起床); 6?上課思想不集中、學習成績不斷下降; 7?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 8?容易發脾氣、往往一觸即發; 9?有犯罪感或無用感; 10?無法解釋的疼痛(身體上沒有任何毛病); 11?悲觀或漠然、自我評價降低(對現在和將來的任何事情都毫不關心); 12?有死亡或自殺的想法。 臨床上表現為抑鬱的青少年也可能出現其他徵兆和癥狀。由於逃課或缺乏興趣和動力,他們在學校的問題會越來越多。他們也可能拒絕管教、開始大量飲酒或使用毒品,以此來表示他們的憤怒和漠視。 孩子的壓抑期及表現 孩子的壓抑期是在6歲、12歲和16歲這三個階段。 兒童心理專家指出,一般兒童會在這三個關鍵年齡段面對巨大的壓力,因為這都是他們剛入學或躍入另一個學習階段的時期,所以家長應該多留意孩子是否發出無法承受壓力的求救訊號。 新加坡衛生院兒童心理診所主任蔡益明通過臨床觀察分析,剛進入小學的6歲孩子,由於必須面對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所以可能會產生恐懼;12歲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除了面臨小六會考的壓力,另外還會因生理上起變化而感到憂慮疑惑,所承受的壓力更是顯著;而16歲的孩子則是因為得應付中學會考這個重要考關而容易感到精神緊張。孩子在壓抑期的表現如下。 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於飢餓或疲勞,但哭泣也是減輕壓力的一種自然方式。當孩子受到太強的刺激不知如何放鬆時,他們就垮了下來,然後奪聲啼哭。隨著年齡的增長,眼淚仍然是他們在情緒激動時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所以家長不要忽視他們的哭泣,應該充滿愛意,心平氣和地對待。第37節:別讓孩子出問題(37) 睡眠的不安 夜晚對孩子來講是很難度過的。接受了電視或"小人書"等傳媒的影響,在想像力豐富的學齡兒童腦子裡,壁櫥可能是妖魔鬼怪的藏身之所。若孩子長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麼事情在困擾著他們。在睡覺前和孩子聊聊天,給他一個機會說出心裡話,這有可能會改善他們的睡眠狀況。 聲稱有病 如果孩子叫嚷肚子疼或頭疼,但又沒有任何外在的癥狀,那麼他們可能就是精神緊張。作為父母,即使你懷疑孩子在裝病,也應該帶他們去看醫生。應首先治療兒童的情緒和心理,而不是身體。 有攻擊性行為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激怒或欺負他的夥伴。家長應該盡量少地告訴孩子做什麼以及如何做,否則只能增加他的壓力,孩子需要無憂無慮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減輕孩子的暴躁行為只能按後邊所述的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引導。 過度憂慮 孩子看到新聞中災難的報道而害怕颶風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樣,學生害怕臨近的考試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們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們越感到軟弱無助,害怕的東西就越多。 說謊 四五歲的學齡前兒童有時會撒謊,但他們經常並不知道他們行為的後果。大一點的孩子在已經能夠分清真假的情況下也會撒謊,這大多數是因為他們受到很多的壓力。 拒絕吃飯 一些挑食的孩子胃口小,沒有食慾;另一些孩子在飯桌上明確表示不喜歡某些飯菜,但最終他們會吃掉喜歡的飯菜;而對於可能患有飲食紊亂的孩子,他們就乾脆不去想自己餓不餓。談到飲食,簡單地把食物分成"好的"或"壞的"或過量運動以"燃燒脂肪",可能意味著你的孩子正在試圖通過一種不健康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從而達到控制壓力的目的(摘自中國兒童網)。 抑鬱的危害 長期抑鬱影響孩子的心身健康,影響學業成績,以致影響成人後的事業,如不及時治療甚至危及人生。 據一家權威媒體稱,"目前我國患抑鬱症的人數超過2600萬人"。全世界每40秒死一個人,抑鬱者佔70%;有抑鬱行為的人中有15%~20%最終選擇自殺方式結束人生。 兒童抑鬱矯正 預防兒童抑鬱 抑鬱使人覺得疲勞、無力,抑鬱的人覺得人生沒有意義,進而絕望,甚至會想要放棄生命。但是,這些負面的想法只是疾病的一部分,它會隨著治療效果消失。為了讓孩子儘快脫離抑鬱,請牢記以下各大要點: 1?不要對孩子期望太高,定下難以實現的目標和任務; 2?教會孩子有條不紊地做事情,按時間計劃有順序地安排好應該完成的項目,做到儘力而為,盡量輕鬆,不要強迫; 3?設法讓其同別的孩子在一起玩耍,避免經常獨處,把自己封閉起來; 4?多讓孩子參加自己能夠感到快樂且有興趣的活動,例如輕鬆的運動、看電影、去遊樂園同其他孩子做遊戲,不要任意給孩子增加負擔,讓孩子干不願乾的事情; 5?父母及家庭主要成員出現離異等重大變故時,要首先顧及到孩子,妥善安排子女,應將對孩子的刺激和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6?孩子有了抑鬱症,不要急於突然治好,要儘力想辦法寬鬆環境,父母樂觀向上,比如把自己憂慮的往事說出來,並解釋自己擺脫的辦法,寬慰孩子的心情,幫助他們克服"心結",自我解脫; 7?避免讓孩子接受負面聯想,有了抑鬱後,一是不必介意,按醫囑有計劃就診;二是讓孩子形成輕鬆概念,只要注意治療,病情就會消失; 8?愈早治療,效果愈好; 9?對大一點的孩子及抑鬱嚴重者,要慎防自殺或殺人的舉動; 10?吸煙、喝酒的兒童是出現抑鬱的先兆。對於兒童的這些行為,應多問些為什麼,一一查找原因,針對性地矯治。 如何對待抑鬱的孩子 消除憂慮孩子的憂慮可能是很沒有道理的,有時看不見媽媽,就擔心媽媽不要自己或擔心媽媽受了傷害。在這個時候,母親就要告訴孩子:媽媽會小心照顧自己,不會受到傷害;媽媽也絕對不會丟下心愛的小寶貝。通過交流,消除孩子的憂慮。第38節:別讓孩子出問題(38) 傾心安撫孩子的不安,很多時候是出於想像,如狼在他閉上眼睛的時候出現,把他給吞了。孩子的想像力豐富,辭彙卻很貧乏。當他們不能好好表達時,幫助他們表達其想法,如那隻想來咬人的狼是不是有很尖利的牙齒,紅紅的眼睛,當他們能把感到恐懼的事物形容出來時,你再告訴他們不用害怕,你可以保護他們。平時避免接觸恐怖的故事,孩子有了懼怕行為應儘力安撫,當好他們的"保護神",尤其在睡覺前善於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 先做好準備到陌生的環境去,一般來說,孩子都會產生一種不安的感覺。在你帶孩子去一些大型的聚會前,先告訴孩子會在聚會上看見哪些熟人,讓孩子有一點安全感,再形容一下有哪些陌生人會來和孩子打招呼,他們都有哪些趣事,讓孩子在心理上對陌生人也能有所準備,產生一種親切的感覺。 嘗試短暫分離離開孩子的時候,和他們道聲再見。不少媽媽因為孩子太纏身,會在孩子不注意的時候,偷走出去辦事。這種方法不值得肯定,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下一次會更留神媽媽的一舉一動,以免媽媽像上次一樣溜走。正確做法是,嘗試短暫分離,形成習慣感和信任感在離開孩子之前道聲再見,告訴孩子你什麼時候準時回來,你會不停想著他們,讓他們安心。 試用"媽媽代替品"很多孩子都會愛上玩具娃娃,給他買一些玩具娃娃,告訴他在你不在的時候,就陪娃娃玩。 多加鼓勵當孩子鼓起勇氣做了一件事,哪怕只是一件小小的事,也要好好表揚他們一番,下次他們會更有勇氣。 別漫不經心不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對孩子抑鬱的表現漫不經心,錯認為"過一段就會好的"。這樣做會耽誤治療孩子的病情。 不強迫孩子當孩子害怕時,不要強迫他們。帶孩子去游泳,孩子很怕水,在這時不要強迫孩子下水,要慢慢引導他們,直到他們心理上能接受為止。每個孩子對不同事物的接受程度都有所不同,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比較。 細心觀察反常現象作為家長,如果能細心觀察孩子的言行,就能覺察孩子是否面臨壓力以及壓力的程度如何。當孩子面臨壓力時,在行為方面常表現為愛說假話、愛打人,故意損壞東西;情緒上常表現為愛哭鬧、不講理,常常感到害怕而糾纏著大人,睡眠不穩,夜驚(從睡夢中突然驚醒甚至坐起),夢魘以至夢遊等;身體反應是經常持續眨眼睛、咬指甲、挖鼻孔,面部或四肢肌肉抽動等;精神反應則表現為注意力不能集中,愛忘事,愛胡思亂想,說話含糊不著邊際等。 減壓措施要得當發現孩子出現某些上述反應時,家長應多與孩子接觸和交流,幫助孩子自然地解除壓力。比如,可給孩子紙筆,當孩子從夢中驚醒時,安慰他們之後,讓他們說一說都夢見了什麼。當孩子敘述時,不要隨意打斷,也不要提建議或下結論。這些活動,可以使家長比較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了解使孩子感到壓力的原因,從而幫助孩子減輕或解除壓力。 如果家長的疏導仍不能有效地解除孩子的壓力,就應尋求專家或心理醫生的幫助,盡量使孩子的異常反應得到及早糾正,消除孩子身心發展的負面影響。 抑鬱如何尋求幫助 抑鬱症患兒尋求幫助後,80%的人在生活質量上都有提高:他們的表現更好,對自己更滿意。所謂尋求幫助,一是藥物治療,二是心理輔導與諮詢。 治療或諮詢包括與心理學家、精神病專家、其他精神健康專家和有多年抑鬱症診斷和治療經歷的醫生交談。其他類型的顧問,比如社會工作人員或學校顧問,也可以幫助抑鬱的兒童。 專家一般都經過特別的培訓,他們了解兒童抑鬱的原因,知道怎麼樣更好地幫助他們。療程通常應該從抑鬱出現的時候就開始,並把重點放在如何使感覺好起來上。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治療,這取決於孩子抑鬱的類型和嚴重程度。 一般情況下,經過一次或多次藥物治療,孩子的抑鬱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然而,心理學家不能開處方,只有內科醫生、對精神性疾病或其他行為和情緒問題有多年診斷和治療經歷的精神病專家,或兒科醫生才有處方權。有時要多試幾次才能得到正確的處方;因為每個人的大腦是不同的,對一個人很有效的處方,對另一個人則可能不起作用。有時,也要等一段時間才能看出治療的結果。但是,在正確的治療下,經過足夠的時間,孩子的感覺會開始好起來。第39節:別讓孩子出問題(39) 消除抑鬱,不吃藥當然可以,心理治療也可以解決問題,不過,若生理方面癥狀較嚴重,適當服些葯對儘快緩解癥狀有好處。癥狀緩解,人的信心也會有所恢復,進而有助於個體的心理健康。因此,有條件的話,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是最好的。 精神類藥物多少會有些副作用,副作用並不見得都可怕。只要是有經驗的醫生,會替你好好把握用藥的尺度的。 消除抑鬱的最佳注意點 注意孩子的情緒類型越來越多的孩子被診斷出有抑鬱傾向,這些孩子與大吵大鬧宣洩情緒的孩子恰好相反,即便遇上不快,既不表露,亦不向人表達,屬於壓抑情緒型,旁人無法知道。不表露除與個人性格有關外,亦可能與父母過去在處理孩子情緒問題時,過於苛責和不諒解有關,以致孩子因怕父母的責罰而不敢和不願表達自己的情緒。專家表示,這類孩子是最令人擔憂的,因為當他們遇到困難或不快時,身邊的人無法知曉,結果可能會因情緒得不到正確的宣洩而出事。父母需要耐心引導,讓孩子說出內心感受,改善孩子的情緒。 找到表達和宣洩的方式有時孩子向老師、父母表達不悅,只是為了找個對象宣洩。所以父母需留心是否給了孩子太多不必要的訓斥,或出乎子女意料之外的責難。亦應避免太多負面的用詞,例如與其說"你太小氣啦!"倒不如說"不如嘗試大方一點,禮讓對方一次啦!"只要父母明白,孩子也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在發泄其心中不悅情緒時,沒做出傷己傷人和破壞東西的事情,父母應容忍孩子用自己的方法來宣洩。專家認為孩子宣洩情緒較有效的方法,是讓其以畫畫或文字來表達當時的心情,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有機會重組事件經過,並有機會做出檢討和反思。當然,你不可能解決孩子們生活中的所有問題,但你可以為孩子提供處理問題的建議,幫他們成長為快樂的有著良好適應能力的人。 不要對孩子"控制"過嚴不妨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比如,允許2歲的孩子選擇午餐吃什麼,允許5歲的孩子挑選什麼玩具,允許再大一點的孩子選擇愛好,打球、美術等興趣可以自己做主。只要不超出警戒線,應該多給他一點自由,少點控制、苛求。 多交朋友,學會與不同的人融洽相處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鬱,因為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而孤獨痛苦。性格內向、抑鬱的孩子更應多交一些性格開朗、樂觀的同齡朋友,並且幫助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性別、性格的人,讓他們學會與不同的人融洽相處。此外,父母自己應與他人相處融洽,熱情待客、真誠待人,給孩子樹立起好榜樣。 生活不宜過分優裕物質生活的奢華反而會使孩子產生一種貪得無厭的心理,而對物質的追求往往又難以自我滿足,這就是為何貪婪者大多並不快樂的真正原因。相反,那些過著普通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他們就會玩得十分快活。 廣泛培養孩子的愛好開朗樂觀的孩子心中的快樂源自各個方面,一個孩子如果僅有一種愛好,就很難保持長久快樂。例如:只愛看電視的孩子如果當晚沒有合適的電視節目看,就會鬱鬱寡歡。有個孩子是個書迷,但如果他還能熱衷體育活動,或飼養小動物,或參加演劇,那麼他的生活將變得更為豐富多彩,由此他也必然更為快樂。 進取忍耐和擺脫同等重要即使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但他們大多能很快從失意中重新奮起,並把一時的沮喪丟在腦後。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注意培養他們應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要是一時還無法擺脫困境,那麼可教育孩子學會忍耐和隨遇而安,或在困境中尋找另外的精神寄託,如參加運動、遊戲、聊天。 擁有自信十分重要一個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可能開朗樂觀,這就從反面證實擁有自信與快樂性格的形成息息相關。對一個智力或能力都有限,因而充滿自卑的孩子,父母務必多多發現其長處,並審時度勢地多作表揚和鼓勵,來自父母和親友的肯定有助於孩子克服自卑、樹立自信。第40節:別讓孩子出問題(40) 營造溫馨民主的家庭氣氛家庭的氣氛、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一個充滿了敵意甚至暴力的家庭,是絕對不可能培養出快樂的孩子的。 調適"處方"兩則 給孩子一個輕鬆的假期 根據一項對部分城市孩子的暑假生活的網上調查顯示:孩子暑假遭遇到了四大"無奈":上補習班成了主要任務、活動範圍局限、缺少與父母的溝通、沒有一起玩樂的夥伴,結果使得越來越多的孩子成了"籠中娃",變得抑鬱、自閉。 1?第三學期:暑假變"書假"。 暑假應該是孩子的一個休息期和調整期。可事實卻是多數孩子的暑假成了"書假",孩子們依然沒有得到渴望的輕鬆與自由。 儘管暑期來臨前,教育行政部門和媒體都發了通知或呼籲: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讓他們過個輕鬆愉快的假期。南京教育部門更是要求各學校在布置暑假作業時,每天不得超過兩個小時,首次對學生暑假作業做出定量要求。但現實是,暑假依然成為各類補習班泛濫的時期。 一些望子成龍的父母們,早在放假前就開始忙著為自己的孩子報名參加各種培訓班或文化補習班。在這些父母"操作"下,暑假正在成為一年中的"第三學期"。許多孩子步入暑假。就意味著步入了另一個"戰場"。除了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外,還得違心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做五花八門的學習資料,其艱苦程度比起不放假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位小朋友無奈地說:"假期是父母的!他們從來都不聽我的想法,只知道讓我讀英語、學電腦……" 2?"籠中娃":孩子的夥伴危機。 儘管同伴關係在兒童成長中起著成人無法取代的獨特作用,可還是有超過一半的孩子表示,如果不在學校就很少和朋友在一起了。"不許到別人家,也別讓同學來我們家。"很多父母的這個做法,讓暑假中的一些孩子成了"籠中之鳥"。 孩子們對於同伴關係的重視程度較高,調查中有94%的孩子覺得有知心朋友很重要,41%的孩子認為自己有2~5位好朋友,而認為自己有10個以上好朋友的僅佔19%。半數以上的孩子認為暑假中都沒有一起做伴的朋友。 悶得發慌,活動範圍局限,哪都不許去,是暑假中孩子生活的另外一個極端。暑假時間長達兩個月,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如果沒有相應的內容予以填充,很容易使孩子產生空虛感。暑假期間,父母的工作比較忙,又離開了同齡夥伴,沒有豐富多彩的活動,許多孩子感到無聊和厭煩。雖然他們希望暑假期間能多出去走走,但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他們的活動範圍都很有限。玩電腦、看電視成為孩子們唯一的娛樂。 許多孩子都有這樣的感覺:上學時總是盼著假期早日來臨,可是,假期只過了幾天,就感覺沒勁了,還不如上學來得快樂些。 3?孩子需要父母陪:給孩子一些時間。 在多數人眼中,暑假中父母應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但調查顯示:許多父母很少有時間和孩子溝通。雖然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在假期中和父母一起出去旅遊,可是調查中只有12%的孩子有這樣的機會。 在假期中,98%的孩子表示主要從報紙、電視和網路等渠道了解信息,而通過與父母或他人交談獲取信息的僅佔2%。多數孩子表示父母只會幫他們安排生活,而不與他們溝通聊天,即使偶爾聊天,內容也只是學習而已。 教育專家指出:父母無論多忙,假期一定要抽出一定時間與孩子娛樂。 暑假是一個多彩的季節,是孩子們娛樂身心、展示天性的大好時光。父母應當是孩子暑假活動的嚮導和親密夥伴,在工作之餘,要盡量多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一起開展游泳、郊遊、野營、爬山、欣賞音樂、製作小工藝品等有益的活動,這樣既可豐富孩子的閱歷,增長見識,愉悅身心,讓他們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撫愛,又可以增進父母同孩子的密切關係,使家庭生活更加融洽和睦。 如果長期讓孩子獨自在家或者不顧孩子的感受一味地讓其上補習班,只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甚至引起抑鬱等心理疾病。第41節:別讓孩子出問題(41) 如何給病中的孩子減弱痛苦 愛的行為是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但是,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又是一種可以用來表示懲罰的行為。把曾經隔離的猿猴放回正常的群居生活中去,開始時它們會表現出害怕和退縮。然而,當它們的恐懼變得習慣些,它們就會逐漸表現出尋釁和敵意。這就給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問題:怎樣使這些隔離者學會愛,以便接納群居生活呢? 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心理調適",即尋找"治療者"。那麼,誰來充當"治療者"呢?於是,"接觸安慰"問題又被提了出來。由於"接觸安慰"是使隔離的猿猴轉為正常猿猴的關鍵,所以心理學家選擇群居適應良好的小母猴作為"治療者"。這些"治療者"由它們的生母撫養,除了"行醫"期間,它們仍舊和生母住在一起。由於這些小母猴比它們的診療對象小得多,所以是不會去傷害這些隔離者的。 心理學家建立了一個"心理調適所"。在該調適所里,先讓"治療者"每天花兩個小時與其"病人"接觸。當它們第一次見面時,隔離者面對陌生者,馬上退縮到牆角,自抱成團,四肢顫抖,儘可能迴避"治療者",而"治療者"的反應則是接近隔離者,試圖去撫摸或擁抱它們。雖然隔離者開始時一再拒絕"治療者"的主動表示,但時間長了它們的害怕逐漸消失,學著來擁抱"治療者"了,並能一起熱情地遊戲和嬉耍了。此後,這些隔離者能夠接納正常的猿猴群體,對群居生活做出成功的調節。 這使人們聯想起兒童住院治療的情境。在住院治療的兒童中,由於疾患方面的原因,有些兒童必須與母親隔離,於是這些兒童難免表現出"依賴性抑鬱"。例如,有一個出生17個月的女孩,不幸遭受嚴重燒傷,其受創面積達37%。這個女孩一入院便被隔離起來。第一天,她相當安靜,但後來幾天卻大聲哭叫,猛烈地舞動四肢,表現出極度焦慮的樣子。醫療的方法主要是用劇痛的銀硝酸鹽間隔性地噴在她的傷口上,以備後來皮膚移植。治療一個月以後,女孩拒絕飲食,而且只要她一看見醫生或護士,就會變得相當煩躁。 在這節骨眼上,心理學家出現了。他們發現,當這個女孩極度紊亂時,護士通常中止劇痛的治療程度,試圖通過唱歌、擺弄玩具、交談等來安慰女孩。結果,護士越想給女孩愛,女孩就越強烈地拒絕她們的關愛。護士的苦心適得其反,孩子的情緒不是變好而是更糟。 心理學家對女孩的抑鬱進行了分析,發現她還不能分辨愛和痛。對她來說,護士的出現已經成為一種劇痛即將來臨的信號。雖然護士的安慰可能暫時緩解她的依賴性抑鬱,但是,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護士出現在病房門口,孩子就會把痛和護士聯繫起來,而不是把愛和護士聯繫起來。於是,心理學家的調適方案是:讓孩子把一組刺激與痛聯繫起來,把另一組刺激與關愛聯繫起來。改革措施如下:無論什麼時候,只要當護士準備沖洗孩子的傷口時,就開亮白燈,護士穿白色外套,不和孩子多談,不撫摸她,不同她遊戲,不在病房裡滯留過長時間。在另一些時間,就開亮紅燈,護士穿紅色外套,儘可能與孩子一起遊戲,撫摸她,和她一起交談,給她食物,此時不進行任何治療。 幾天後,女孩開始對這兩種情境做出不同的反應。當白燈亮時,沖洗傷口開始,女孩繼續哭叫,但時間短暫;當紅燈亮時,她停止哭叫,對護士的懼怕消失。兩周後,她已經在紅燈開亮時愉快地遊戲。這時醫生就進行皮膚移植。幾周後,女孩痊癒出院。 有趣的是,在執行心理學家的方案伊始,女孩的母親曾竭力反對。她認為,無論穿什麼顏色的外套,無論開什麼顏色的燈,只要她出現在房門口,女兒總會把她當作母親來認的。可是,令其吃驚的是,每當她穿著一般的衣服出現在女兒面前時,女兒就啼哭不止。當她經過勸說穿著紅色外套去看女兒時,隨著紅燈亮起,女兒接納了她。 參考文獻 《小學生心理學》:王耘、葉忠根、林崇德編,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 《學前心理學》:陳幗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 《心理學大詞典》:朱智賢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我的第一本家教書》:李慧生等著,海豚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好習慣,壞習慣》:楊冰、王秋虎、時隧營主編,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好習慣是培養出來的》:徐漢林編著,海豚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好孩子是教出來的》:張義寶著,海豚出版社,2005年6月版。 《中國孩子成長手冊》:楊文譯,李雁寧主編,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點亮孩子成長的心燈》:舒丹楓主編,中國言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變態心理學》:五維亮主編,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行為矯正原理與方法》:(美)米爾騰伯格爾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石林等譯,2004年7月版。 《社會科學百科全書》:(英)亞當?庫珀、傑西卡?庫珀主編,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2月版。 《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美國心理治療協會出版,1994年第4版。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第五節 疾病的能量問題(目錄)
※再說腳下擰轉的問題
※人生大問題——婚姻、金錢與幸福
※五花八門的頸椎問題,看您屬於哪種
※關於功德迴向及火燒功德林問題的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