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與我無關的話題—婆媳關係中美對比 &婆媳關係怎麼處_北京婚慶一條龍

人不論幹什麼事情,心甘情願的乾和不情不願的干,結果能一樣嗎?心情能一樣嗎? 再引一篇網文,對於中國人的婆媳關係難處分析得頭頭是道: 「[轉]為什麼中國人的婆媳關係難處? 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說美國人的婆媳關係要好於中國人的婆媳關係,我贊同這種觀點婆婆在的時候,我沒有和婆婆相處過,現在她不在了,我就更沒有機會體會這個千古不爛的話題了可是,我還是想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對比美國的情況,中國人的婆媳關係要複雜得多像我以前在其他博文里說過的,不論從法律的角度,還是傳統習慣的角度,美國人的家庭關係是單嚮往下走的也就是:美國法律規定父母撫養子女是必盡的義務,但沒有規定子女必須贍養父母不過,美國的子女大都對父母很孝順他們孝順的方式和中國人不同關於這點,我不贅述,引下面網文說明 「在美國,子女18歲成年後就獨立在外闖蕩,或上學,或工作,他們寧願租房或買房,也不願與父母同住他們認為,成年人應該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也就是「個人隱私」,與父母同住是不可思議的很多年輕人對中國父母長期和已婚子女同住一個屋檐下匪夷所思美國的父母也絲毫沒有將子女留在身邊盡孝的念頭,他們鼓勵成年子女獨立生活,認為子女一旦成家立業就理所當然地應該搬出去住 但子女們搬出去住並不意味著棄父母而去由於很多美國老人在年輕時就未雨綢繆,通過個人積蓄和投資收益、退休金以及社會保險收入等為自己的養老做了準備,尤其是美國自上個世紀30年代以來實施的社會福利制度使養老問題更加社會化,所以老人們大都不缺錢花對於父母來說,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就是他們莫大的精神安慰美國的子女也的確是這麼做的在孝敬父母這方面,有些人選擇每天通過電話、信件等方式與父母聯絡感情,有些則選擇定期去看望父母,有時一周或半個月回去陪父母吃頓飯、聊聊天當然,每天回去看望父母的也不少 不少美國家庭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如果回父母家居住超過一個月,則要付給父母房租、飯費平時子女和父母外出共同就餐,侍者也會很自然地詢問是否分開付賬美國人認為,生兒育女是自己的事,父母沒有為子女當保姆的義務和習慣如果麻煩父母幫忙帶一天小孩,也應按照社會上的勞務費標準支付費用 相對美國的經濟發達,對社會保障這方面比咱們要好很多,美國有窮人醫院,不僅僅是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等很多國家都有,就是說是失業沒錢,只拿救濟金(救濟金也比國內有些人月收入高)過日子的人一樣能看病,可以不用錢!如果中國的窮老人,患了重病,如果沒有子女的幫助,那麼就在家裡等閉眼了,我絕對不是崇洋媚外,這確實是美國的國情跟中國的國情,所以任何好事情有他好的一面就有讓人不能理解的另一面,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有的人覺得美國父母不要子女贍養很不錯,但是子女結婚買房或者什麼大事讓父母給與經濟上的幫助也是不太可能的」 經常聽見在美國的中國人抱怨「父母從國內來住在子女家中,就對子女的生活指手劃腳,就連買房子要掛什麼顏色的窗帘婆婆都要做主,把子女家就當成自己的家了還干涉子女如何教育下一代還要介入兒子媳婦之間的矛盾看人家美國人家庭就不這樣」等等等等 沒錯,美國人的婆婆是不這樣可是,中國婆婆這樣做難道都是婆婆的責任嗎?中國的父母以前一輩子忙碌,為的是攢錢給兒子娶媳婦,給女兒辦嫁妝現在更是給出國留學的子女攢學費,給孩子買房子,負擔更重了看北京電視台採訪大街上的中年人,那些當父母的都說:起碼要給孩子買房子付個首付,這是父母應盡的責任這在美國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美國不僅父母沒有這樣的想法,就連子女也從不指望工作以後買房子要向父母要首付 很多在美國的中國人一有了孩子就想到把國內的父母接來給自己帶孩子於是婆婆來到了你的家庭她不是以客人的身份來到,因為來以後是要幹活的,要全職給你帶孩子的而客人就是看看,玩玩,是很輕鬆的她也不是以保姆的身份來的,因為給你帶孩子她不掙錢所以,她不是客人不是保姆,她就不會像客人一樣不介入你們的家庭生活她更不會像保姆一樣的聽命於你 於是,家庭矛盾就出現了子女生活在美國,傳統觀念卻是中國的所以,我覺得上面出現的那些中國人對父母的抱怨,完全是你們自己一手造成的中國人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魚和熊掌不能兼得你不能在讓父母來給你看孩子的時候用中國人的觀念,而在父母在你家庭中的位置這個問題上又轉到了美國人的觀念上這對父母公平嗎? 有個現象,一般岳母來帶孩子的家庭比婆婆來帶孩子的家庭要***許多其中的原因不僅僅是女婿和岳母的關係好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人們傳統的觀念總是認為哺育子女,操持家務應該以家庭主婦為主,不論這個主婦是否在外面工作這點上中國和美國沒有多少差異所以,媽媽給女兒帶孩子,做家務,減輕女兒的負擔,當媽的幹得心甘情願,無怨無悔可是,如果是婆婆,她就覺得自己辛辛苦苦的干是在給媳婦干,她的心情肯定和給自己的女兒干大相徑庭美國人講求獨立,講求***,講求平等,婆婆和媳婦的地位是平等的,互不干涉,互相尊重,相互之間也沒有過多的要求,婆媳矛盾就少中國人就不同了,中國人的婆媳關係就難處了,難處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歷史文化***中國幾千年來的"婆婆要管教媳婦、媳婦要聽命於婆婆"的思想仍源遠流傳儘管新中國講求男女平等,但在許多婆婆的眼裡,媳婦的地位仍是低下的,兒子是一家之主,媳婦不僅需要上班掙錢,而且需要在家幹活,甚至還要聽從兒子的有的婆婆對兒子的各種做法幾近縱容或全部贊同,對媳婦反而嚴加要求和百般挑剔,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孝順一點的、能忍讓的媳婦不好與婆婆發生爭執,她畢竟是長輩嘛,只有忍氣吞生有時媳婦與丈夫發生矛盾時,婆婆又站在兒子一邊,媳婦很傷心,平日里白對婆婆孝順了不願忍讓的媳婦就與婆婆吵起來,婆媳關係就緊張了如果是兒子聽命於媳婦,婆婆就更是氣了,認為兒子不爭氣,或者認為媳婦總是欺負兒子,婆媳關係更難以處好了 二、財產給予和攀比問題現在中國很盛行「婆婆要攢錢給兒子娶媳婦,攢錢給兒子買房子」,婆婆省吃簡用,攢錢給兒子,實質上也是在給媳婦誰的婆婆有錢了,誰的婆婆給的錢多了,誰的婆婆向著自己的姑娘了、對自己的兒子媳婦不好了,誰的婆婆太窮了、給自己的少了等等,這些經常是媳婦們在一起交流的話題對比來,對比去,媳婦們就可能會覺得婆婆對自己還是不夠好,對自己的婆婆產生各種不滿,許多媳婦都希望自己的婆婆能多給自己一些錢,婆婆有病治病時不需要自己拿錢,以減輕自己的負擔婆婆們呢,在一起交流,誰的兒子媳婦孝順,給自己多少多少錢,生病時又多麼地孝順對比來,對比去,總認為是媳婦擋著兒子,不讓兒子對自己好,進而對自己的媳婦有意見「錢」也是製造婆媳關係不好的一大因素 三、不能把握髮展「婆媳」親情的度媳婦不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婆婆很難心疼媳婦婆婆不是自己的親媽,媳婦很難心疼婆婆如果婆婆一味地心疼自己的女兒,媳婦一定會有意見如果媳婦一味地孝順自己的爹媽,婆婆也一定有意見不相互疼愛和關心不行,疼愛和關心過頭了,也有問題一個人對別人好事,常會不自覺地希望能得到回報,得不到或遠離自己的期望值,就會傷心,有意見 四、丈夫不會協調丈夫是婆媳溝通的橋樑,是調節婆媳關係的潤滑劑,丈夫不會「左右逢源」,丈夫不會「講求策略」,婆媳關係就難處了有人說,婆媳是天生的「情敵」,本來就有敵意如果丈夫不會處理,一味地倒向另一方,或不注意方法,該說的也說,不該說的也說,該勸導的不去勸導,該「撒謊」的就得「撒謊」反而是直筒子,什麼話都傳,甚至他自己先跳起來了丈夫們應該知道,婆婆和媳婦都是女人,本來女人的感情細膩,很難講求肚量,怎麼不去細心地苛護和調節中國的關係呢?丈夫「水平差」一點的,婆媳關係就難處了 怎麼處好婆媳關係呢?我是個媳婦,我個人倒認為不要對婆婆期望值太高,同時與婆婆相處時,就象類似於與自己單位的領導相處,表面上要尊重婆婆,遇事時要把婆婆想到前頭,對婆婆要求也不要高,也不要求回報,把握一定的心理距離,至少也需要點「彬彬有禮」,這樣互相之間傷害就少了一些了,磨擦也少了一睦,婆媳關係反倒平靜了許多,婆婆關係也就好處了另外,一定切記,不要與婆婆吵架,不要向婆婆當面表達出自己的不滿,一定要披上「溫情的面紗」,畢竟要以和為貴嘛,畢竟還是維持一種正常交往嘛」 我覺得上面這篇文章說得有些道理特別是第四點,對於婆媳關係中出現的問題,做丈夫兒子的如果只是一味的抱怨媳婦或母親都是不對的殊不知她們關係不好你是主要的責任人
推薦閱讀:

氣與血的關係
家庭中回歸親密關係的真相
懂得婆媳關係是三邊關係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為什麼你越對越容易得罪人?
婆媳關係怎麼處理?六大定律教你如何婆媳相處融洽

TAG:北京 | 婆媳 | 婆媳關係 | 對比 | 婚慶 | 關係 | 怎麼 | 中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