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紅樓夢》真相之——薛寶釵入宮待選之謎
大家好,這裡是雲箋解說紅樓的平台,從今天開始,我在這裡為大家解讀《紅樓夢》里那些作者暗示的情節和隱藏的深意,同時也將在未來為大家揭示《紅樓夢》那謎一般的真結局,希望大家喜歡!
薛寶釵入宮待選之謎
很多人都知道,薛寶釵一開始住到賈府,就是因為一個完美的借口,那就是進京待選,可是這件事到最後又沒有下文了,最後薛寶釵還嫁給了賈寶玉,因此一般讀者都會判斷薛寶釵進宮待選的事黃了,最後沒能進宮,退而求其次,嫁給同為四大家族的賈寶玉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我們也能從種種跡象上判斷出來,以薛姨媽為首的金玉陣營,其實為了能夠促成金玉姻緣,還謀划了很久,甚至不惜暗中挑撥中傷林黛玉,致使林黛玉含恨而亡,為金玉姻緣清除了最重要的阻礙。並且為了能夠成功,薛家母女也長期住在賈府,以便最後成事。這就給我們了一個疑問,究竟薛寶釵是怎樣待選,又是怎樣失敗了呢?作者在原著似乎根本就沒有提及。真相究竟是如何呢?
關於寶釵待選,一開始作者是這樣描繪的:
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甲戌側批:一段稱功頌德,千古小說中所無。】二則自薛蟠父親死後,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見薛蟠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京都中幾處生意,漸亦消耗。薛蟠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機會,一為送妹待選,二為望親,三因親自入部銷算舊帳,再計新支,——實則為遊覽上國風光之意。因此早已打點下行裝細軟,以及饋送親友各色土物人情等類,正擇日一定起身,不想偏遇見了拐子重賣英蓮。
這裡寶釵待選之的細節就交代了這麼一句,而此後再無任何呼應的文字,這實在有些奇怪,究竟選成未成,未成為什麼薛家母子三人不打道回府回金陵去,都沒有再交代,在後面的章回里,作者有寫到薛寶釵親口說道:
「寶釵一旁笑道:「我來了這麼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他怎麼巧,再巧不過老太太去。」
這雖然是奉承話,但是卻透露了薛寶釵已經來了好幾年了,什麼樣的待選,需要在京盤桓好幾年也沒有一點消息呢?就算是選不上,也多少有點動靜,宮裡來人得來相看,教導,答覆等等,但是卻一點這樣的交代都沒有。並且時間已經過去這麼久,說明這事早就不可能成功了,也就是說,八十回後的情節就算我們不知道,也可以推斷出未來不會再有跟入宮待選有關的交代了,因為這事情早就黃了,日後也不會再有什麼消息了。
我們還是從上面那段引用原文說起,這段話只交代了一句薛寶釵,其他都是說薛蟠,並且主要是為了說明薛蟠的那件人命案的,說明薛蟠根本不在乎人命案,早就打算要進京了,並且行李早就打包好了。但是我認為,這段話明是說薛蟠,暗裡卻主要是說寶釵的。因為這給我們明確了一個時間點,薛蟠葫蘆案之前寶釵就打算要進京待選了。
為什麼這個時間點這麼重要呢?因為我認為薛蟠案後,寶釵就沒有理由再進京了,然而她最終還是以進京待選的名義進京了,並且名正言順的住進了賈府。但細究之下,還是很奇怪的。為什麼說葫蘆案會導致寶釵沒有理由進京呢?這是跟賈雨村對葫蘆案的最終判決有關的,賈雨村固然為了攀附權貴,做了徇情枉法的判決,可是表面上,薛蟠還是犯了死罪的,只不過賈雨村按照門子的指點說:
薛蟠今已得了無名之症,被馮魂追索已死。其禍皆因拐子某人而起,拐之人原系某鄉某姓人氏,按法處治。胡亂判斷了此案,這樣的判決只說薛蟠被馮淵之魂追索暴病而亡,並沒有說薛蟠是無辜的,他依然是一個被官府認定的殺人兇手。這也就意味著,賈雨村將此案的卷宗上報給朝廷的時候,薛蟠在案情彙報里是個未及審判被自己打死的受害者冤魂追索暴病而亡的兇手。兇手的罪名如果坐實且需要上報朝廷,那麼薛寶釵就是殺人兇手的妹妹。就算薛蟠逃得刑責,在一開始就已經連累了妹妹入宮待選的事情,何況,本來薛家只是商人之家,在封建時代地位比較低,如果說薛蟠打死人之前,薛寶釵入京待選還有點渺茫的希望的話,在薛蟠打死人之後,在我看來就幾乎沒有任何機會了。換句話說,薛寶釵從一開始進京到之後數年住在賈府都是沒有任何理由的,然而我們看到的是,薛家母女卻是用這樣堂皇的借口進京了。
進京以後的情況,依然令人覺得十分可疑,起初薛蟠不願意住在賈府,害怕拘束和親戚家長輩的管教,且看原文:
(薛蟠)因和母親商議道:「咱們京中雖有幾處房舍,只是這十來年沒人進京居住,那看守的人未免偷著租賃與人,須得先著幾個人去打掃收拾才好。」他母親道:「何必如此招搖!咱們這一進京,原該先拜望親友,或是在你舅舅家,【甲戌側批:陪筆。】或是你姨爹家。【甲戌側批:正筆。】他兩家的房舍極是便宜的,咱們先能著住下,再慢慢的著人去收拾,豈不消停些。」薛蟠道:「如今舅舅正升了外省去,家裡自然忙亂起身。咱們這工夫一窩一拖的奔了去,豈不沒眼色。」他母親道:「你舅舅家雖升了去,還有你姨爹家。況這幾年來,你舅舅、姨娘兩處,每每帶信捎書,接咱們來。如今既來了,你舅舅雖忙著起身,你賈家姨娘未必不苦留我們。咱們且忙忙收拾房屋,豈不使人見怪?【甲戌側批:閑語中補出許多前文,此畫家之雲罩峰尖法也。】你的意思我卻知道,【甲戌側批:知子莫如父。】守著舅舅、姨爹住著,未免拘緊了你,不如你各自住著,好任意施為。【甲戌側批:寡母孤兒一段,寫得畢肖畢真。】你既如此,你自去挑所宅子去住。我和你姨娘,姊妹們別了這幾年,卻要廝守幾日,我帶了你妹子投你姨娘家去,【甲戌側批:薛母亦善訓子。】你道好不好?」薛蟠見母親如此說,情知扭不過的,只得吩咐人夫一路奔榮國府來。
這裡表面上仍舊是說薛蟠,實則重點仍在寶釵進京後的落腳點,薛蟠不願住親戚家,恐人約束,但薛姨媽卻十分執拗,一定要住親戚家,甚至不惜讓薛蟠自己住外面,都一定了要帶了寶釵住親戚家,並且,前面雖然也說了有王子騰和賈家兩家可選,到最後目標卻直指賈府,薛姨媽直接說:「我帶了你妹子投你姨娘家去」,且脂批也明點出舅舅家(即王家)只是陪筆,姨爹家(即賈家)才是正筆,也點明了薛姨媽的心思。這段話里還透露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賈家姨娘即王夫人每每帶信稍書要接他們去,去了賈家姨娘也會苦留他們。這說的不是親戚之間的客氣,而是王夫人的真心實意。
王夫人應該是早已同薛姨媽書信中暗中商定,讓薛姨媽帶著寶釵住進賈府,目的自然是為促成金玉姻緣,入宮待選從一開始就只上京的借口,這就是為什麼到了後文,連一絲一毫入宮待選的消息也未曾提及,也不像有些專家考證的那樣,在後來,寶釵發怒開始怒懟賈寶玉的時候才待選失敗,而是從一開始就是奔著金玉姻緣而來的,也是王夫人張開雙臂歡迎他們來的。
個人認為,王夫人未必真心有多麼嫌惡林黛玉,她的行為目的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已,如果自己的兒媳來自自己親姐妹的女兒,這個女孩本身身體健康,外貌才學原本不錯,性格各方面又符合封建大家庭的道德規範,更重要的是她肯督促寶玉上進,對王夫人來說都是利益最大化,且林黛玉身體不好,性格孤高,又不肯像寶釵那樣天天勸寶玉,並且林黛玉一進府就與寶玉耳鬢廝磨,十分親近,以王夫人的立場來看,寶黛之間這樣的關係並不有利於寶玉未來的前途,寶釵這樣的兒媳顯然要優質的多,所以才下定決心要促成金玉姻緣的。並且王夫人捎信要請薛家母女進京,還與她跟賈母的暗中角力有關。
林黛玉一進賈府,賈母就讓寶玉和林黛玉住在隔壁,兩人自幼親密無間,林黛玉的母親又是賈母最疼愛的女兒,很顯然賈母的意圖就是未來將林黛玉許配給賈寶玉,可是王夫人在林黛玉進府那天,對她說: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甲戌側批:四字是血淚盈面,不得已無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是家裡的『混世魔王』,【甲戌側批:與「絳洞花王」為對看。】今日因廟裡還願去了,【甲戌側批:是富貴公子。】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只以後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彼時林黛玉剛進賈府,王夫人對林黛玉並不了解,也不會因為單純的不喜歡林黛玉而讓她遠著寶玉,我覺得這話應該還是作者借王夫人之口對讀者的暗示,暗示未來王夫人出於自身的種種利益和打算不希望林黛玉親近賈寶玉。並且這句話起頭還有一句「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說明寶玉跟黛玉日後親近是王夫人最不放心的一件事,大概也是因為王夫人後來看到林黛玉跟賈寶玉日漸親密,賈母又十分支持二人,所以王夫人才多次寫信,接薛姨媽母女進京住進賈府,而能與賈家聯姻,卻也正是薛姨媽求之不得,所以她進京以後,死活都不願意跟薛蟠在外面單住,哪怕薛蟠一個人在外面住,她也要帶了寶釵住進賈府。因為如果薛姨媽是真心為薛寶釵待選進京,根本就無需一定要住在賈府,畢竟住在親戚家多有不便,如果是為了讓賈政拘束薛蟠,可是她又明確表示,就算薛蟠單獨住外面,她也要帶著寶釵住進賈府,由此便可以看出薛姨媽的目的和寶釵進京之前待選之事就已經不成了的事實。而薛家母女一進賈府,金玉之論立即甚囂塵上了,而這卻是作者明確告訴讀者,都是薛姨媽給王夫人說的,寶釵的金需要有玉的來配。這其中的暗示可以說是十分明顯了,既然是要待選,為何一進賈府,林黛玉便如臨大敵,且金玉之論傳遍賈府,真心待選就不會對王夫人說那番話,製造金玉姻緣的輿論了。
而王夫人的這般行為毫無疑問被賈母看在眼裡,心知肚明的賈母明面上不說什麼,表面上還不斷的誇寶釵,卻每每暗中抵制金玉之論,到最後,甚至指桑罵槐,在鴛鴦抗婚一節,賈母藉機當面罵王夫人:「你們原來都是哄我的!外頭孝敬,暗地裡盤算我。」就是賈母對王夫人姐妹暗中謀劃金玉姻緣的直接抵制。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薛寶釵的進京待選,實在是一個從未有過的假設,目的只是為了讓寶釵能夠進京並長期住到賈府,最終促成金玉姻緣。一個看似完美,卻被賈母把一切都看在眼裡的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聲明:本文為本號作者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剽竊抄襲觀點者必究
推薦閱讀:
※1944年至1989各版紅樓夢
※《紅樓夢》的情節線索和敘事手法
※捶碎紅樓(1-32)重評《紅樓夢》中的人
※人文萬象 |《紅樓夢魘》:張愛玲讀紅樓
※反認他鄉作故鄉 (評論: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