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絳彩實名雅瓷——淺絳彩及其異名辯證

典藏拍訊:專業的古玩拍賣信息平台,為高端收藏人士提供最新資訊,藏品交流服務!請加微信號:guwan1998

淺絳彩盛行於清末民初,舊時卻一直默默無聞,如今經過盛世收藏熱後,才露頭角、天下聞名。雖然其時代離我們很近,但現在我們對它的歷史和認識,還是模模糊糊,並不怎麼清楚。其他問題姑且不論,單說看到淺絳彩這一錯誤的名稱,明眼人一望便知。可以說,在中國陶瓷中,其異名之多,且又名不副實者,恐無過於淺絳彩了。

汪友棠之徒錢仙搓淺降山水圖板

今考古今學者對淺絳彩的稱謂,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是「白地五彩」。

最早見於民國黃矞先生《瓷史》,文云:「其特品則為白地五彩,而摹古名畫,繪以丹青山水、人物、花鳥者,誠清玩之雅具。」又云:「同光之際,以程雪笠繪者為最勝,次則有落小軒作款者,不知姓氏,亦卓爾不凡。二子之寫生寫意不獨設色精美,其運筆描神,玲瓏蒼雅,覺仇十洲、惲南田著名士,不得擅美於紙上也。後有許達生亦超超元著,但較前二子則稍形匠氣,而遜其淳樸矣。」

程門淺降山水板

二是「水墨五彩」。

最早見於當代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鑒定》,文云:「此時,還出現了一類創新品種:水墨五彩和軟彩,色調淡雅,清新明麗,擬八大山人、新羅山人等筆意的人物花鳥和淺絳山水等畫面,往往寫有題句,並署有干支紀年和作畫人姓名,其餘的瓷器繪畫風格,深受同時代的趙之謙、虛谷、任熊、任伯年等名家的影響。」(紫禁城出版社,香港雨木出版社,1993年出版)

三是「淺絳彩」。

見於當代汪慶正先生主編的《簡明陶瓷詞典》,文云:「瓷器彩飾品種之一。仿中國繪畫技法,以水墨與淡赭描繪紋飾,色調清淡柔和。清嘉慶、道光間流行。擅長此法之繪瓷名家有王廷佐、金品卿、程門等。」(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1992年04月第四次印刷)

四是「文人瓷」。

源自當代子午源先生《瓷上文人畫:晚清民國淺絳彩瓷》。(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04月第一版)

五是「新派粉彩」。

見於當代曹新吾先生《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文云:「定義有定義閾,『新派』二字是針對『舊派』和『匠派』而言的。『新派』語出向焯《景德鎮陶業紀事》。在書中,向氏稱這種以『淺』為美的新潮粉彩為『新派藝術』,把青花與傳統粉彩稱為『舊派藝術』或『匠派藝術』,並認為只有『新派』藝人才是『美術家』。新派粉彩之名即由此而來。」(河北美術出版社,2006年09月第一版)(向焯《景德鎮陶業紀事》,1920年版)

上述這些名稱為什麼名不副實呢?

先看「白地五彩」和「水墨五彩」。兩者大同小異,立意都是一樣的,但耿先生將創新品種又分為水墨五彩和軟彩,顯然是兩個品種了。據汪慶正主編的《簡明陶瓷詞典》:「五彩比粉彩燒成溫度稍高,不如粉彩那樣有柔軟感,故又叫『硬彩』」。按:五彩又叫硬彩,粉彩又叫軟彩,淺絳彩雖屬於粉彩或軟彩,但它們必定是三個不同的彩飾品種,即淺絳彩是淺絳彩,粉彩是粉彩,五彩是五彩,三者不可混為一談,否則便沒有區別了。這樣看來,就會因前後矛盾和極易混淆而難以看懂的。可見這裡的白地五彩、水墨五彩和軟彩之稱,是欠妥當的。

然而,淺絳彩也是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的。《博古》叢刊第九輯(廣陵書社2005年10月版)刊有朱裕平先生的一篇《淺絳彩的工藝方法和繪畫方法》,為我們提供了收藏和鑒賞淺絳瓷的必要知識。文中指出淺絳彩的四種釉彩工藝的綜合運用是:淺絳彩和粉彩的結合,淺絳彩和五彩的結合,淺絳彩和琺琅彩的結合,淺絳彩和青花的結合。

筆者認為,這種工藝上的多種變化與運用出現於光緒中期以後,且後三種工藝的綜合運用,在淺絳彩瓷中為數極少。此外,就是純以五彩和琺琅彩繪畫的幾乎沒有。在光緒中期,還出現了通俗題材的繪畫,如錦堂富貴、富貴白頭等等。這些題材,實際上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些釉彩工藝和繪畫題材上的演變,實乃淺絳彩的一大發展和進步。但不少人卻喜愛早期的淺絳彩,都以為那才是好的、文雅的。其實不盡然。李敖先生在《看誰的文章寫得好》一文中指出:「其實一切攤開,有何史漢傳奇雅俗之分?文章只在好壞問題,並無史漢傳奇雅俗的問題。文章的好壞標準,根本不在這裡。」又說:「作為新時代的中國人,我們評判文章,實在該用一種新的標準,我們必須放棄什麼山水標準,什麼雅俗標準,什麼骨氣標準,什麼文白標準。我們看文章,要問的只是:一、要表達什麼?二、表達得好不好?有了這種新的標準,一切錯打的筆墨官司,都可以去他的蛋;一切不敢說它不好的所謂名家之作,都可以叫它狗屁。」可見,對作品好壞的標準是不能以題材的雅俗而論的。

其實,以俗見雅更難,能做到大俗大雅才是真功夫。關於雅和俗,兩者實際上是可以轉換的。藝術作品的好壞取決於精神素養的高底。淺絳彩高手的通俗題材的繪畫,還是俗中見雅的。而俗手畫雅畫,那是附庸風雅,結果必然俗不可耐!

再說「淺絳彩」。淺絳彩作為物名,是解放後才出現的,但如今卻是影響最大,用之最廣,幾乎約定俗成(一般人都習慣於俗稱,而從事專業研究的人應於此講究科學與審慎)。近年來,淺絳彩的研究不盡如人意,但有一點是無疑的,即淺絳彩流行於清同、光及民初,並非《詞典》所說「清嘉慶、道光間流行」。

從中國畫和淺絳彩的畫種看,《詞典》所謂的淺絳彩,僅由風格仿中國畫中的淺絳山水而論,顯然不可以全部涵蓋淺絳彩中的人物、花鳥及走獸等諸多畫科。

不過,即便以風格定淺絳彩,似乎也不太準確。而今遍觀同光年間的所謂「淺絳」山水,基本上都以綠色為主色調,可是像黃公望那樣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卻真是極其少見。嚴格說,絕大部分山水是算不上淺絳的。稱得上真正淺絳而又印象深刻的,一是仙槎民國十一年時所寫淺絳山水瓷板(見陶正晨《仙槎攜琴訪友圖瓷板》,刊於《收藏快報》2012年11月07日);二是汪友棠光緒三十三年時所寫淺絳山水瓷板(見徐錦范、陳兵《中國晚晴淺絳彩瓷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其次,從釉彩品種看。所謂淺絳彩,只是瓷器彩飾品種之一(白地五彩及水墨五彩也一樣)。當時的瓷畫,絕大部分固然為淺絳彩,但也有墨彩、青花、籃彩、金彩等其他品種。由是觀之,首先就碰到一個尖銳的難題:怎樣稱呼其他釉彩品種呢?仍然稱呼淺絳彩嗎?無論怎麼稱呼,都反難見信,可見淺絳彩之名極易疏漏。

再說「文人瓷」。《瓷上文人畫》指陳,「淺絳彩瓷畫就是瓷器上的文人畫」。什麼是文人畫,按照《中國美術辭典》,「文人畫,亦稱『士夫畫』。中國畫的一種。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以別於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畫家的繪畫」(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

於淺絳彩而言,其藝術風格確是文人畫,但對於其作者來說,卻是官窯職業畫家。況且,他們的淺絳彩屬於商品性質,跟文人以此自娛的文人畫完全不同。也就是說,淺絳彩與文人畫的「不學為人,自娛而已」的中心論調不相符。所以,把淺絳彩命名為文人瓷,也是有問題的。

還應指出,舊時文人在提倡文人畫方面,往往藉以抬高士大夫階層的繪畫藝術,鄙視民間畫工及院體畫家。在此背景下,民間藝人和官窯畫工,在舊時都是一種賤業,故而被社會輕視。因此,他們幾乎名不見經傳,儘管淺絳彩是文人畫風格,名位仍舊卑微。

再說「新派粉彩」。此名源於向焯《景德鎮陶業紀事》(1920年版),就當時而言並不為錯。但其後緊接著又出現了以珠山八友為代表的新粉彩。這樣一來,新粉彩不就成為當之無愧的「新派粉彩」,而淺絳彩卻反而成為「舊派」了嗎?

所以,上面這些有關淺絳彩的名稱,現在看來都是非非是是的,均有實質性錯誤。這是由於過去並未被重視,而又史料太缺乏的緣故。比起前輩學者,身為現在的淺絳彩愛好者,我們真是大有眼福了。但是,對其錯誤的影響,理應及早地予以澄清才是。

那麼,我們該如何稱呼淺絳彩呢?且看淺絳彩的原作者是如何稱呼淺絳彩的。今天的淺絳彩愛好者,都熟知馬慶雲的淺絳彩,也曾見過「馬慶雲畫雅瓷」的底款,可見那個時代的所謂淺絳彩,實稱「雅瓷」。

比較起來,「雅瓷」顯得更簡潔、更概括、更準確。歷史必須力求真實,制名也應以指實,「雅瓷」不僅符合歷史事實,更是原作者的本意。

轉自新浪醉璞博客,原文標題《淺絳彩實名雅瓷——淺絳彩及其異名辯證》典藏拍訊

關注典藏拍訊公眾微信號

guwan1998

藝術品投資方面獲取最新信息請加微信號

guwanyuansu

歡迎廣大收藏愛好者投稿藝術品學術類文章

315196341@qq.com


推薦閱讀:

湖北將無人機實名怎麼回事?
借用他人身份證存款後被實名制人取走——該行為如何定
暗訪實名購物卡:黃牛倒卡業務升級 大額卡可以代購(11.6.15)
由情婦長期實名舉報區長想到的

TAG:辯證 | 實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