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 ————得道之人具備哪7條標準?

楊本樞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系列文章之二十四

十五章經文大意

古代善於修道的人士,具有遠見卓識而又深不可測,(遠近觀之、親疏交之,無法進入其內心世界),因為(他)神秘莫測,只能夠勉強形容:

(他)小心翼翼,好像寒冬之季橫渡冰河似的;

(他)萬分警惕,好像鄰邦的侵犯時刻發生似的;

(他)舉止莊重,好像出席盛大的宴會似的;

(他)胸懷寬廣,好像能夠消融冰雪風暴似的;

(他)敦厚質樸,好像未經雕琢的玉石似的;

(他)豁達樂觀,好像幽深的山谷似的;

(他)返璞歸真,好像大智若愚,親和力爆棚似的。

得道之人哪個能亂世求清?哪個能盛世思變?為人處世只有低調,才能守道,才能除弊成新。

古代的「士」指的是知識分子嗎?

前一章是講述道體的文章,老子用「上不皦,下不昧」「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來描述他心目中的道體。在十五章中,老子又用7個比喻句來描述他心目中的道學已經達到最高境界的「士」。

老子告訴世人,「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這句話需要把握的關鍵詞是「士」。「士」在先秦時代屬於貴族統治階級的一部分,孟子曾經將統治階級劃分為「君、卿、大夫、士」幾個等級,戰國名相管仲曾經將社會階級分為士農工商。戰國之前「士」應是政府官員的一種職務稱謂。戰國時期,「士」是整個讀書人的稱謂,是脫離了耕種狩獵的讀書人士。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時代,他提出了「善為士者」,這個「士」在老子筆下的含義到底是什麼呢?結合下面的幾句闡述,本樞認為,老子筆下的「士」應該有幾層含義。一是當時處於社會各階層的政府官員,手中掌控著或多或少的權力;二是具有一定知識水平的讀書人。

不論是政府官員還是知識分子,都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官員和知識分子,而是具有極高智慧和靈性,學識水平、做事能力和道德水準都達到超一流、無可超越的地步。老子認為只有具備「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資格的人才能夠稱得上「士」的稱呼,那個時代的各級政府官員和知識分子能夠達到老子所說的「士」的標準的人可謂是鳳毛麟角。從此句話的語境分析,「善為士者」應該是在「道學」上已經修成了正果。

接下來老子用7條標準從不同角度來比喻他心目中的「士」。

第一條,「豫兮若冬涉川」。「豫」在上古時代是準備、提前考慮的意思,《周易》中有個「豫卦」主要就是講人們做事要提前做準備,行事不要過於草率。有句俗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個「預」和「豫」是同義,都是說做事情要有計劃、有規劃才能夠成功,不事先考慮好做事的步驟,貿然行事只有失敗。修道之人深諳此理,無論做任何事都像寒冬季節行走在結冰的河水上面一樣,只有小心翼翼,才能確保自己不會突然掉入冰窟窿里,不會一腳踏破冰雪融化的薄冰處。「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經常用來形容人們做事情時候那種提心弔膽,深怕有閃失的心境。

第二條,「猶兮若畏四鄰」。「猶豫」是現在的常用詞,用來形容做事遲疑不決,拿不定主意。前兩條使用了「猶豫」一詞,「猶」在古代本義是指一種經過雜交優育而生的動物,引申義為謀劃和規劃。南懷瑾大師在解讀《道德經》時,認為「猶」是一種行事特別謹慎的動物。結合整句話理解,老子提出這條標準,寓意是指得道之人做事萬分警惕,好像處處有敵人,時時有敵人,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不會出錯。「四鄰」很好理解,左鄰右舍之稱也,我們在這裡可以拓寬性理解。為何要用「畏」字,就是在思想上要保持高度警惕,警惕「敵人」的存在,即警惕不利於自己的事件發生。

第三條,「儼兮其若客」。有些版本寫作「儼兮其若容」。「儼」的本義就是恭敬、莊重的意思,這裡指修道之人對待上級、同仁、朋友、親人始終是恭恭敬敬,端莊有禮。老子提出的這條標準和儒家倡行的「禮儀」本質上是相同的。孔子說,「不知禮,無以立也」,孔子告誡弟子們不懂得禮儀,無法在社會上安身立命。老子的意思也很明確,與人相交,要恭敬、和順、舉止得體,言行莊重,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自尊的體現。

現實生活中,經常看見一些有失禮儀的行為,如在地鐵里吃東西,全然不顧散發的食品味道在整個車廂里瀰漫;一個安靜的公共場所(會議室、圖書館、甚至是公交車裡),突然響起「悅耳」的電話鈴聲,接聽電話者肆無忌憚的大聲交談,全然沒有考慮身邊人的感受。這些人士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這些行為已經失禮了,已經干擾了別人的生活。所以說,禮儀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也是不經意間一些細節的集成,需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細心體會,本著尊重他人之心,禮不自覺的就會體現在行為上。

第四條,「渙兮其若釋」。先理解「其若釋」,意思是冰雪融化了。寒冷的冬季走了,溫暖的春天來了,地上的雪化了,河裡的冰消了,樹枝發芽了,小草露頭了,萬物復甦了,一片春意盎然、暖意融融的景象叫人胸懷頓時寬廣起來。我不厭其煩的描述這些景象就是想表達「渙」在此句中的含義。「渙」是得道之人的另一個特徵,不同於「豫、猶、儼」的嚴肅,呈現在眾生面前的是開朗的形象,是做人不計前嫌、寬大為懷的情懷。

第五條,「敦兮其若朴」。這句話承接上句的寬懷品質,主要是描述得道之人淳樸質真的品行,好像未經雕琢的玉石,表面上很普通,深接觸才發現原來是高人。

記得去年的新聞曾經報道過「布鞋院士」李小文教授的事迹,李小文教授是中國遙感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是 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里程碑系列",在國內外遙感界享有盛譽 。

2014年4月21日,人人網上流傳著一張照片,一位蓄著鬍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沒穿襪子的老人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台前,低頭念著發言稿。他就是中科院院士李小文。

有人說李小文像《天龍八部》里的掃地僧,意思是一個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卻有著驚人天分和蓋世神功。讀者朋友們,把「敦兮其若朴」用在李小文院士身上如何?

第六條,「曠兮其若谷」。熟悉《道德經》的朋友對於老子善用的「谷」都不陌生。「穀神不死」、「江海之所以為百穀王」,老子把道形象地比喻成幽深的山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此句中,老子把得道之人比喻成山谷,學識淵博似深谷,智慧超群似深谷,豁達樂觀似深谷。這句話和開始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形成極妙的前後呼應,深不可識具體體現在哪裡?落腳點就在「其若谷」。

第七條,「渾兮其若濁」。老子眼中的得道之人,或者說他理想中的得道之人,不僅是嚴肅、活潑,敦厚、寬大,不僅是深不可識,重要的是還具有極強的親和力,像個純真的孩子。「渾」和「濁」在現代詞義上貶義的成分更多一些,但是,此句中的「渾」和「濁」都是褒義詞,老子想表達的意思是表面上看善為士者和普通人一樣,像渾濁的河水似的,有雜質、不清澈,實際上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隨和隨緣的「士」者。稱之為看似簡單實乃深沉之人。

亂世求清、盛世思變

老子在此章提出了修道之人修成正果應該具備的標準,老子用「豫、猶、儼、渙、敦、曠、渾」7個字表達了修道者的「容貌舉止」是什麼狀態,那就是小心翼翼、萬分警惕、舉止莊重、胸懷寬廣、敦厚質樸、豁達樂觀、返璞歸真的精神狀態。一句話概括為,善於修道者,其為人舉止端莊,敦厚質樸,胸懷寬廣,豁達樂觀;其行事小心翼翼,萬分警惕;其本性返璞歸真,通曉人情練達,觀之乃深不可識。

提出了7條標準,老子還不盡興,接著又總結道「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渾濁的江水靜置一段時間後變得無比清澈,穩定中保持著變動才會發展,正如我在經文大意中總結的那樣「亂世求清、盛世思變」是得道之人應有之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夠如同深谷,才能夠除弊成新,使自己時時得到進步。

通行本原文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新成。

老子《帛書》甲本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達,】深不可志(識)。夫唯不可志(識),故強為之容,曰:與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嚴】呵其若客,渙呵其若淩(淩)澤(釋),□呵其若楃(樸),湷【呵其若濁,莊呵其】若浴(谷)。濁而情(靜)之,余(徐)清。女以重(動)之,余(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推薦閱讀:

【共讀】《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道德經》真詮
《老子》的邏輯:天地之間,有神
道德經閱讀體會1

TAG:道德 | 道德經 | 標準 | 理解 | 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