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由,你拿生命幹嘛?
有一個關於美洲畫眉鳥的、足以讓人的靈魂發生地震的故事。說的是有一個美洲小男孩,特別愛鳥。他家座落在林子邊,每當日落黃昏,便有一群美洲畫眉鳥來到林間歇息唱歌。那歌聲美妙絕倫,沒有一件樂器能奏出那麼優美的曲調來。小男孩決心捕一隻,放到鳥籠子里,讓它只天天為他一個人歌唱。他終於捕到一隻小畫眉。小傢伙十分恐懼,拍打著翅膀,在籠子里飛來飛去,想逃出籠子。當它發現一切努力都是徒勞後,漸漸地安靜下來,承認了這個新家。站在籠前,聆聽小音樂家美好的歌唱,小男孩無比興奮。
第二天,畫眉媽媽銜著食物飛到籠子跟前,把食物一口一口地餵給小畫眉吃,並親自看著孩子把食物咽下去。小男孩想,有了畫眉媽媽的幫助,小畫眉一定會長得更好。可令人吃驚的是,第三天早晨,當小男孩去看他的「小俘虜」時,竟發現它無聲無息地躺在籠子底層——死了。難道是對它照料得不夠精心嗎?小男孩對此迷惑不解。
小男孩把小畫眉的厄運告訴了一位鳥類學家。他解釋說:「每當這種鳥發現它的孩子被關進籠子後,就一定要喂小畫眉足以致死的毒梅。它們堅信,孩子——死去,——比做失去自由的囚徒好得多。」
1000年前先賢歐陽修亦有一首寫畫眉的詩:
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說的是把畫眉關於在籠子里,哪怕是金籠銀籠,其叫聲都不如在林間自由自在地鳴啼。
享譽世傳的偉大詩人裴多菲從靈魂里感慨: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首百多年來在全球廣為傳誦的詩篇,仍然感動著人類的心靈世界。
自由,是生命的本性,是人的天性,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之一。
人是社會性動物,人的自由不能離開社會,是有條件的。有人把自由看成是隨心所欲、不受拘束,是錯誤的、極端的。社會有社會的規矩,是一個必然王國。人的自由是在這個必然王國里,作出自主的、有利的選擇。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完美自己的獨立人格,獨立思考,在對環境的選擇中實現自身的自由。
炎黃子孫的人文環境,是一個一切圍繞勢力轉的環境,個人、獨立、個性從來沒有登上歷史舞台過,個人的個性成長和發展空間,非常狹小。今天的改革開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個人,但由於封建統治的歷史超長,排斥限制個人的歷史慣性仍然非常強烈。這是不可能在短時期內改變的現實。存在即合理,糾纏沒有意義。不要去爭,更不要去斗。在這種文化氛圍里,你去爭來的自由,一定會使他人不自由。你去斗來的合理,一定會使他人陷於不合理。在一個自由的力量沒有長成社會肌肉筋骨的部落里,一切以勢力為轉移的結構下,對自由的任何機制設計都是在限制、排斥甚至是消滅自由本身。
事實上,環境不自由沒有選擇但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不給自己自由,自己把自己關在靈魂的牢籠里。突出表現在思想靈魂方面。人是活在心靈之上的存在,真正的不自由,是思想的禁錮、靈魂的枷鎖。
舉一些例子:
——看不清忽悠,並為忽悠而感動激動,是自己把自己獻身於黑暗和無明。
——在天經地義里被看成過眼煙雲的功名利祿,在自己的眼裡卻是可以不要命捨生忘死去追求的目標,是自己把自己關押進入物慾的牢籠。
——骨髓里長著依賴基因,事業順就忘乎所以,不順就怨天尤人,從來沒有想過要獨立自主,選擇環境,自力更生,自己的歌自己唱,自己的路自己行,是把牢門當家門。
——喝在別人的眼光下、唾液里,從來沒有自己的價值觀與價值尺度,別人瞪一眼就全身打抖,別人咳一下就膽顫心驚,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是自己不辭勞累鞠躬盡瘁造一座低賤悲摧的牢籠,關死自己。
——用各種貪慾紡織成一個虛幻然而閃放金光銀彩的網,號稱偉大理想,死死套牢自己。
——這樣捨不得,那樣放不下,捨不得的沒意義,放不下的又解決不了問題,把自己鎖死在無窮無盡的煩惱之中。
佛家所說的執著和慾望,都是靈魂的牢籠。為忽悠顛倒去感動,求不得的東西非要求,舍己求外內心無己無所謂,無意義的東西太在意,該放下的不放下,都是靈魂的牢籠,會使人生無意義。佛家的「般若」,就是通向自由的智慧。
要獲得自由,必須砸碎靈魂的枷鎖。這是可以做到的。當然,這個「做到」不是簡單的認識問題,不是思想問題,而是王陽明先生心學所說的「知行合一」,是一種修行。很多高僧大德曾經無比感慨地說,人生就是一種修行。
一個人能做到睜天天眼清晰地看世界照內心,時時保持活在心靈之上,不該有的慾望不要生,過眼煙去的東西不要求,該放下的就放下,隨遇而安,知足長樂,求一顆平常心,就是自由,真正的自由。
人生的意義,在追求幸福。幸福是什麼呢?是就健康、快樂與自由。對一個人而言,天生懷有自由的追求,就是一種幸福。
一個人不能改變現實,但可以改變自己,選擇、調整出自己的自由。當你修行到一定的程度,用自由去刷新人生,一定是一番你從未體驗過的美妙境界。
推薦閱讀:
※《湯姆叔叔的小屋》自由,從這裡開始
※香港自由行必去的十個地方,看你都了這些地方沒有?
※新聞自由:民國不如北洋,北洋不如大清
※家庭中的愛與自由
※自由和愛哪個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