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0年,土著港漂們經歷的那些事兒丨看客

香港如同一台精密的儀器,齒輪咬合晝夜不息,把「個人」和「選擇」的宏大的命題以一種令人信服的方式組合在一起。

● ● ●

20年間,從香港到大陸,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與香港相互交織,有人懷著理想奔赴而來,有人舊夢消釋投身別處,有人不為時勢所困學會因勢而生,有人於一來一往間仍舊踟躕……無論投入抑或抽身,每一個個體寫下的起承轉合,都構成了當下最符合這個時代的香港故事。

● ● ●

Sam,香港土著丨陪大陸客磋「王者榮耀」

Sam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粵語是他的母語,但從去年開始,他說起了普通話。香港開放自由行以來,每天都有大量的大陸遊客赴港旅遊,Sam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成為了一名專車司機,專門接送大陸遊客。

丨開車以外的閑暇時間,Sam會在店裡照看,若遇上朋友來用餐,他還會親自下廚。

為了和大陸客人們無障礙地溝通,Sam不僅操練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甚至還和大陸客人一起切磋「王者榮耀」。而事實上,專車司機並非Sam的主業,在這之前,他在香港經營著一家餐廳。開車時,他總會打開APP監控,實時地觀察餐廳的狀況。

● ● ●

而香港目不暇接的文化交鋒與千變萬化的日常,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大陸年輕人奔赴前來,參與到這個繽紛有序而又雄心勃勃的世界之中。

● ● ●

蘇慧,內地學生丨家裡有一扇關不上的門

蘇慧是一名赴港讀研的內地學生,現就讀於香港浸會大學,學習電影專業。

丨蘇慧平時喜歡看電影相關的書籍。

香港高校注重實踐,非常鼓勵學生在大學期間就接觸社會。蘇慧一邊應付著充實的課程,一邊尋求著實操的機會。短短一年,她就參加了30餘部電影的拍攝。

丨蘇慧租住的房間

蘇慧租住在學校附近的公寓里。然而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地,每個月6000港幣的房租只能買到4平米的空間。逼仄是顯而易見的,房間里放了床,就關不上門了。

明哥,老港漂丨不是慈善家,只是「補鍋佬」

丨明哥派發免費盒飯。

明哥,1979年來到香港深水埗。就如眾多闖蕩著的打工仔一樣,明哥想要找到那個「賺大錢的方法」。在一次偶然的契機下,他開始為無保障居民免費派發盒飯,從最初的只派80盒,到如今每周發放出1010盒,這件事,明哥一做就是十幾年。

丨明哥給街坊們派發免費盒飯。

丨明哥給一名蝸居在「棺材房」的居民派發免費盒飯。

至於賺錢的方法,明哥依舊沒有尋到,但卻身體力行地書寫著另一種傳奇。在一次香港正能量人物的評選中,明哥憑著他的慈善事業,力壓劉德華,奪得當年的冠軍。

日子久了,「慈善家」的名銜落在了明哥頭上,但他覺得,日常的善意無需刻意拔高,「我只是一個『補鍋佬』,哪裡壞了補哪裡。」

漫月,跨境學童母親丨心疼這些「走讀郎」

丨福田口岸跨境上學的孩子們。

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越來越多在香港出生的孩子,由於父母居住在內地而成了「羅湖走讀郎」。因為不願意放棄香港戶口以及其帶來的教育資源,許多跨境學童開始了漫長的跨境求學路,而家長則忙著接送和陪讀。

丨為了方便跨境學童,多個口岸開通了跨境學童專用通道。

漫月便是一名跨境學童的家長。漫月的先生是香港人,女兒出生後,為了讓她接受更好的教育,漫月咬咬牙加入「跨境大軍」,每天花數小時往返於港深。5年後,她和女兒搬到香港,終結了每日過關之苦。但她知道,仍然有許多的跨境學童在承受著上學路途遙遠的折磨。於是漫月和朋友成立了一家公益組織,為這個特殊的群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丨漫月送孩子上學。

一霞,跨境上班族丨深圳,香港,深圳,香港

丨一霞和兒子

與這些學童一起跨境的還有一霞。從內地赴港讀書的一霞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數年的港漂生活鍛造了她獨立的性格。如今她已經是一個男孩的媽媽,但夫妻倆卻長期分居兩地。「丈夫不在身邊,就連生兒子的時候,都是我自己獨立完成。」

丨一霞在深圳的公寓里看書。

一霞住在深圳,先生則住在香港。為了方便每天過關到香港上班,一霞在皇崗口岸旁租了房子,打開窗戶,便是熙熙攘攘的皇崗口岸。

丨一霞的公寓外便是皇崗口岸。

安楠,香港電台首位非港籍員工丨扔掉鐵飯碗

丨出色的辯論能力讓安楠破格被香港電台普通話頻道錄取。

安楠在深圳出生。2003年,安楠聽從父親的的建議,考入香港科技大學。原以為自己從此走上了工科的路,出乎意料的是,辯論改變了他的命運。

入學三年間,安楠帶領香港科技大學辯論隊獲得3次香港校際辯論比賽的冠軍,並成功突圍,闖入國際大專辯論賽。2005年,他戰勝了辯論天王黃執中。出彩的辯論能力打動了辯論賽的主辦方香港電台。2007年,恰逢香港回歸十周年,香港電台普通話頻道急需人才,安楠被破格錄取,成為電台歷史上首位非港籍員工。

丨安楠辭職後專註於屋苑App的創業項目。

雖然手捧「鐵飯碗」,但安楠隱約察覺到上升空間的局限,工作五年後,他從電台辭職並開始屋苑App的創業。

丨港媒對安楠創業項目的報道。

江子威,成都人丨我與電影互相辜負

帶著電影理想,江子威從成都來到了香港,入讀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彼時,他和同班同學都有著同一個願望,希望有朝一日能拍出自己的《無間道》,然而年少輕淺,誰都沒有立刻意識到,那是香港電影的制高點。四年後,香港電影業衰落,江子威眼前一片茫茫。又是一年的研究生深造也並未為他指明方向。

丨江子威返港後繼續從事金融業。

經歷了畢業後短暫的躊躇,江子威決意北上,在北京一頭扎進了金融行業。數年後,他再次回到香港,自覺「終於找到了香港的正確打開方式」,在江子威看來,一切有如萬象叢生。

如今,他頻繁往返於香港和深圳,業餘時間則和自己的新老同行們踢踢球。

禹琨,河北人丨5年配音路,終成小龍蝦

丨禹琨講解電影電視配音。

禹琨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2007年通過優才計劃,被TVB引進成為港劇普通話配音演員。

在接下來的五年里,禹琨專註於各種各樣的配音工作。2012年前後,他轉為TVB對內地事務聯絡主任,負責TVB在內地項目洽談事宜。

丨跨界餐飲業並沒有讓禹琨賠本。

在TVB的8年轉瞬而過,雖然深愛配音事業,但此時的禹琨更希望回內地發展。2013年,禹琨從TVB辭職,戲劇性地投身餐飲業。巨大的行業跨度並未難住禹琨,他在深圳經營著一家小龍蝦店,並計劃著向全深圳逐步鋪開。

吳沚默,江西人丨想用普通話演戲的編劇

吳沚默,生在江西,長在珠海。因為「從小看TVB」長大,她和港劇結下了不解之緣,「dream job」的輪廓也日漸清晰,吳沚默立志成為一名編劇。考取了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後,吳沚默又輾轉參加了TVB藝員訓練班,畢業後成了一名TVB演員。在不拍戲的時候,吳沚默就給劇組寫寫劇本。

丨吳沚默曾擔任電視劇《老表你好嘢》系列編劇。

受內地影業的衝擊,2000前後香港影視業開始走下坡。身為內地人,想要轉戰內地,吳沚默有著天然的優勢。

「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用自己的母語,用普通話演出自己的作品。」

攝影 / 野 心

編輯 / 簡曉君

號 外

《青年香港》系列將於7月3日起每周一周二20點50分在旅遊衛視行者欄目獨播。

推薦閱讀:

想去仙本那考ow潛水證?看看這個軟妹子的親身經歷!
經歷劫難才能後福無窮的3大生肖
經歷再多,不懂品嘗,也是枉然
與黃景行並肩的王子奇是中國的雙子星,王子奇個人資料簡介獲獎經歷
魏徵一生經歷簡介 魏徵是怎麼死的? 魏徵與李世民

TAG:經歷 | 回歸 | 港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