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傑集體主義思想研究

羅國傑先生是新中國倫理學事業的奠基者,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開拓者,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理論的創建者。他運用自己深厚的中西方倫理思想史基礎,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德性倫理學體系。羅國傑先生六十載筆耕不輟,著作等身,而居於其倫理體系核心地位的當屬集體主義思想。他曾在多個場合、不同時間,反覆闡述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係、如何科學地闡釋集體主義和正確對待個人利益的問題,頻頻強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依然要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並深入鑽研該如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弘揚和完善集體主義思想。在當前這個利益主體多元、人們價值取向不同、各種意識形態相互競爭的社會,系統梳理和深入研究羅國傑先生的集體主義思想,對於全面把握先生的倫理學體系、扭轉集體主義影響力式微的趨勢、正確對待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及其相互關係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羅國傑對於集體主義科學內涵的系統闡釋

為了說明集體主義何以能夠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何以能夠成為人們必須堅持的價值導向,羅國傑先生對集體主義的產生根源、集體主義中「集體」的定位、集體主義在具體道德要求上劃分為哪些層次以及集體主義同個人主義之間有何不同等問題形成了系統的看法。

1.考察了集體主義概念產生的根源

集體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固有的產物,有其形成、發展的源頭與過程。在羅國傑先生看來,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之根源即為貫穿中西方古代社會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則——整體主義。先生指出,集體主義原則在我國具有根深蒂固的存在基礎,即我國以往歷史中佔據主導地位的整體主義原則。「這條原則的基本精神,是封建統治集團整體的利益絕對高於個人的利益,個人在國家社稷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個人的個性、尊嚴、價值等等,都只是某種『偶然性』的東西,它們如同個人是整個國家的『偶然性』一樣,只有當它們被納入這個利益圈子之後,才是可能的。」[1](P4)可見,這種整體主義原則總的來說是為封建制度服務的,嚴重忽視和否定了個人的主體性。但是,從積極方面而言,正是在這種以整體價值取向為主、以國為重的整體主義精神的影響下,才湧現出眾多為國家和民族利益而不顧個人安危的愛國志士、民族英雄,才使得我們這樣一個地域廣、民族多、文化差異大的國家歷經幾千年發展,仍然自立、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對整體主義進行批判性的改造,使之為社會主義、為人民大眾的利益服務。集體主義在西方亦是源遠流長,尤其是進入資產階級社會以後,有盧梭、黑格爾等人分別從社會契約論、法哲學理論等角度,論述了集體主義思想,強調個人應當絕對服從團體的意志,服從國家和民族的法律。「這種資產階級思想家們所謂的整體主義或集體主義,主要是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服務的,是為少數剝削者的利益服務的。」[2](P13)先生認為,這種集體不能代表全體成員的利益,是馬克思所批判的那種「虛幻的集體」「不真實的集體」。「由於這種共同體是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的聯合,因此對於被統治的階級來說,它不僅是虛幻的共同體,而且是新的桎梏。」[3](P199)雖然中國古代整體主義和西方近代資產階級思想家們倡導的集體主義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但它們畢竟為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生長提供了土壤,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正是在這片土壤上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只不過,「在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後形成的集體是一種完全新型的、能代表集體成員利益的真實的集體」。[2](P922)

2.闡明了集體主義中的「集體」定位問題

對「集體」的正確定位是理解集體主義內涵的關鍵。在羅國傑先生看來,一些人之所以對集體主義產生疑慮常常是因為對「集體」的概念不甚明確,之所以否定集體主義則是因為無法定位「集體」。正確理解集體主義的科學內涵,重點是界定好「集體」這個概念。一方面,先生從唯物辯證法的視角,將集體主義中的「集體」大致區分為兩個層次的內容。「它既可以表現為作為國家、民族、社會等普遍的『集體』,也可以表現為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不同的、局部的集體。」[6](P39)但是,個別意義上的集體與一般意義上的集體不是對等的,存在順序上的先後,集體主義所講的集體首先指的是國家和全民,集體利益主要是指人民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所以,要特別注意那些打著「集體」的旗號,謀取個人或小集團私利的偽集體。這種小團體主義、地方保護主義,實際上是放大了的個人主義,不是真正的集體,並不適用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原則。另一方面,集體主義中的「集體」應當體現和代表全體成員的利益和意志,要維護和保障集體內至少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先生指出,我們所說的「集體」是由許多個人和局部組成的集體,是能夠代表整個社會普遍利益的集體,是馬克思所說的「真實的集體」,即只有在這個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3](P199)當然我們不能否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的集體還不可能都是真實的集體,還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從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現實的總的情況來看,我國社會中的大多數的『集體』基本上都是能夠體現它的成員利益的集體。」[6](P39)只要集體和集體內所有成員堅持不懈地改善和提高集體的真實性,我們的集體就會逐漸趨於完善。

3.劃分了集體主義在具體道德要求上的不同層次

在實際研究中堅持與時俱進是羅國傑先生一以貫之的基本思想。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並結合我國經濟生活和思想道德情況的實際,先生對集體主義原則在具體的道德要求上做了不同層次的劃分。一是無私奉獻、一心為公的精神,是集體主義原則的最高層次。處於這個層次的人應該「把使別人幸福當作自己最大的幸福,把維護集體利益看作是最重要的天職」,[4](P60)這是一切共產黨員、先進分子所力求做到的,也是其他人在道德上努力的方向。二是先公後私、先人後己的精神,「要求自覺地考慮集體、社會和國家利益的重要,努力為建設社會主義而盡自己應盡的義務」,[8](P584)這是對廣大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的要求。三是顧全大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誠實勞動,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強調在不侵犯社會整體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保護和發展個人利益,不損公肥私。這是對社會主義社會所有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是行為的底線。羅國傑先生之所以對集體主義原則進行不同層次的劃分主要是從實際出發,力使道德的原則成為可操作的行為規則,力求人們沿著道德的階梯循序漸進地向上攀登。但對此,仍有許多質疑的聲音。比如,有人拋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提出無私奉獻的先進性要求是脫離實際的『空話』」的論斷。針對這種情況,先生解釋說,道德不是對實然狀況的描述,而是對社會應然要求的表達。如果道德要求沒有先進性的一面,就會失去方向和動力,也就無所謂道德。

4.區別了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之間質的差異

個人主義是與集體主義根本對立的一種思想體系,是討論集體主義之時不能迴避的重要問題,也是全面把握集體主義內涵的重要角度。羅國傑先生在論述集體主義原則的過程中屢屢提及個人主義,並指出,之所以會有人主張將集體主義「轉軌」至個人主義主要是由於不清楚什麼是個人主義以及對集體主義有著嚴重的誤解。所以,正確理解集體主義的科學內涵,還要注意區分集體主義同個人主義之間質的差異。在先生看來,個人主義同集體主義是根本對立的。通過引證西方的一些所謂在個人主義研究方面有權威的思想家關於個人主義的論述,先生指出,西方的個人主義作為一種價值體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個人主義作為一種價值目標的理論,在個人同社會的關係上,特彆強調個人本身就是目的,社會、集體、國家和他人,只不過是達到個人目的的手段;第二,個人主義作為一種政治思想,它強調個人的民主、自由和平等,並極力反對集體、社會和國家對個人的干預和限制;第三,在西方,個人主義既是一種政治觀念和價值導向,又被人們認同為一種(私有)財產制度。[8](P577-578)由此可見,個人主義是同社會主義社會的公有制經濟、政治、道德等背道而馳的,始終是與資本主義聯繫在一起的。「個人主義的思想體系在資產階級反對封建階級的鬥爭中曾起過進步的作用。但是,由於個人主義強調個人至上和個人中心,因此它總是要誘發人們的私慾的不斷膨脹,總是要造成個人同整體、同國家的離心離德,總是要使個人從整體中孤立出來,並最終淪為利己主義者,因而,即使在資本主義社會,它的消極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5](P11-12)所以,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和拋棄個人主義。

二、羅國傑對集體主義主要內容的完整闡述

與個人主義思想體系相對應,羅國傑先生提出了自己關於集體主義思想的整體概括。集體主義作為一種道德原則,以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為最高原則,並強調在個人利益同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要犧牲個人利益,以保全社會主義的集體利益;作為一種哲學思想,它體現著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精神,強調整個人類歷史是由人民群眾所創造的,強調在改造社會和改造自然的鬥爭中,發揮群眾集體力量的極端重要意義;作為一種有關財產制度的思想,它維護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經濟制度,並以鞏固和發展這一公有製為主要目的;作為一種政治學說,它體現的主要是社會主義的民主集中的政治制度。[4](P1021-1023)但在具體闡述中,先生更多地把集體主義作為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其內容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集體主義的總原則: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羅國傑先生認為,「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或者說集體利益優先於個人利益」是集體主義原則的內核,是集體主義有別於其他「主義」最為根本的特徵,拋棄這一原則,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集體主義強調,在個人利益同集體利益發生矛盾,尤其是發生激烈衝突的時候,必須堅持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原則,即個人應當以大局為重,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在必要時,為集體利益作出犧牲。」[6](P37)

對於「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這一總原則,我們應當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第一,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是由我國的社會性質決定的。我們是以公有製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國家,代表全體人民的利益,必須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強調個人對集體、對國家、對社會的義務感和責任心。第二,在實際生活中,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難免會發生矛盾,但畢竟是極少時候,因為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集體利益的實現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第三,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並不是說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無條件地犧牲個人利益,而是「只有在不犧牲個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體利益的情況下,集體主義才要求個人為集體利益獻身」。[6](P37)對於集體主義總原則,羅國傑先生同時指出:「一切其他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道德準則,都應當而且必須以這一原則為導向,並使其在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都能符合這一原則,按照這一原則的要求行事。」[6](P36)

2.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

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嚴重衝突只能保全一方利益的特殊情況下,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優於個人利益。而在一般意義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個人利益是集體利益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中每個正當的個人利益的增加都有利於集體利益的發展;同樣,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體現著個人根本的、長遠的利益,是集體中所有成員共同利益的統一。

全面把握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辯證統一的關係,需要明確:首先,個人要清醒地認識到集體利益的至上性、神聖性,要積極關心、維護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當個人利益與國家、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要先公後私、顧全大局,必要時還要勇於為保全集體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所謂的必要時犧牲個人利益,是以尊重公民個人的自覺自愿為基礎的,而不是國家、集體對個人的強迫。」[6](P37)其次,對於國家和集體而言,要高度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確保個人通過誠實勞動所得的合法權益免遭侵害;要注意對道德高尚的人的行為進行補償,發揮集體主義作為社會價值導向的積極作用;還要努力改善各種有缺點的「集體」,為個人才能、價值的發揮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再次,個人和集體要凝聚共識,擰成一股繩,朝著同一個方向使力,在重視各自利益的同時儘可能地統一和協調雙方的利益,並最大程度地保護和發展雙方的利益。

3.集體主義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

「個人」和「集體」是一對相互共生的關係,彼此依賴,不可分割,由此決定了,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是集體主義的又一個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要注重維護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始終不渝地從各方面照顧每個集體成員的利益,關心他們的事業成就和個人的全面發展」。[7](P10)

羅國傑先生認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尤其是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人們錯誤地理解了集體主義,片面地將集體主義等同於「個人對集體的絕對服從」,誤以為集體主義是對「個人的壓制」和「個性的束縛」。事實上,集體主義原則不但不會抹殺個人利益和權利,而且還內在地包含了個人的正當利益,對集體利益的保護和發展從根本上來說正是為了維護個人的根本利益。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要我國處於積貧積弱、被動挨打的境地,國民必將飽受欺凌、苦不堪言。相反,當我們因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際地位得以大幅度提升,人們的經濟狀況才得以改善,生活得才更有尊嚴,個人的聰明智慧才得以充分涌流。所以,那些絕對化地理解「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言行是站不住腳的。當然,集體主義所重視和保障的並不是個人的任何利益,而僅僅是正當的、合法的個人權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如此。對於因侵犯社會和他人利益而謀取的個人利益,集體主義不但不予以保護,而且極其反對和制止。

三、羅國傑對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的維護與論爭

羅國傑先生將畢生許多時間用在了論述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如何科學地闡釋集體主義和正確地對待個人利益的問題上。他曾在其《文集》自序中寫道:「二十年來,我的大部分論文,都是圍繞著這一問題而寫作的。在這段漫長的時間內,我不得不放下手頭許多正在做的事情,不得不放下我本應該及時完成的科研項目,甚至把一些只需校閱一遍就可交給出版社的稿子也擱置起來,從各個方面來討論這個問題。」[4](P4)先生之所以如此不厭其煩、持續不斷地闡述集體主義思想,一是與他長期以來形成的理想信念所支持的道德責任心密切相關,二是於他而言,堅持和弘揚集體主義原則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首先,集體主義作為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由我國社會性質決定的,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又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羅國傑先生認為,古今中外任何一個社會通行的道德原則,都是同它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適應的,「正像個人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基本原則一樣,集體主義是同社會主義的人民民主專政和以公有製為主體的經濟制度結合在一起的」。[8](P567)集體主義作為我國社會的基本道德原則,必須同我們的社會制度相契合,若此才能有利於社會制度的鞏固、經濟政治的發展和道德的進步,否則只會變成一種反對社會制度的異己的力量,阻礙社會的全面發展。我們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利益同每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完全一致的,關心、愛護和發展國家利益就等於維護和發展個人的利益。所以,為了正確處理個人同國家、集體的各種關係、各種矛盾,儘可能地兼顧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就必須堅持集體主義作為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弘揚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然而,在堅持和弘揚集體主義的過程中還存在一種質疑的聲音:我們現在實行的是市場經濟,社會已經「轉型」,集體主義已經沒有繼續存在的空間和必要,我們的社會道德原則應當向個人主義原則轉變。對此,先生指出,市場經濟只是一種經濟體制的轉變,不是社會制度的根本轉變。「在一個社會的經濟、政治制度沒有根本變化的情況下,一般來說,它的道德基本原則,也只能隨著這一社會的經濟、政治制度的不斷補充、發展和完善而相應地不斷補充、發展和完善,而不能用另外什麼同這一社會經濟、政治制度不一致或相矛盾的某些原則去代替。」[8](P658)因此,在我國堅持和弘揚集體主義,不僅沒有背離社會主義方向,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良性發展的內在要求。

其次,在全社會堅持和弘揚集體主義原則,有利於清除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正確處理和協調人際關係。

羅國傑先生指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和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經濟、政治和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進步,這是主流。但一些領域中也滋長了道德失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個人主義思潮泛濫,在一些人中間出現了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置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不顧的傾向。集體主義原則之所以會面臨如此挑戰,與其弘揚的廣度不夠和落實的力度不足有很大關係。先生認為,清除這些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弘揚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社會的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就是要強調,在個人和他人、個人和社會的一切關係中,都要從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出發,從個人服從集體、局部服從全局、暫時服從長遠的要求出發,正確地解決所出現的問題和矛盾。」[8](P663)只有在全社會堅持和弘揚這樣一種集體主義價值導向,才能在與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的意識形態鬥爭中佔據有利地位,有效地反對國內外一切反動勢力對我國進行的和平演變,才能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保證道德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發展。除此之外,我們在道德上堅持集體主義原則還有利於正確處理和協調個人同個人、個人同集體、集體同集體以及個人、集體同國家的關係。在羅國傑先生看來,將集體主義原則貫徹到社會主義道德的不同領域和各個方面,是指導我們正確處理一切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在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建設中,更應當特彆強調和重視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對於家庭倫理道德來說,也只有堅持集體主義原則,把人民利益、國家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才能正確地處理好家庭成員之間的各種矛盾和關係。」[8](P664)

再次,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集體主義是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羅國傑先生認為,以集體主義的價值觀作為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精神,有利於保證這一事業健康順利地朝著社會主義方向發展,並最終完成這一偉大的事業。集體主義強調個人利益同集體利益是辯證統一的,在倡導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同時,又重視維護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最大限度地為個人發揮主動創造精神提供廣闊的活動場所,以實現集體中每個人的自由、全面、和諧的發展作為實現集體利益的重要前提。「正是由於我們的集體注意了滿足個人正當利益這一槓桿,所以才調動起了千千萬萬人獻身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極大積極性。」[8](P245)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為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之中,還須繼續堅持以集體主義作為我國的基本道德原則和價值取向。先生曾說,國家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就是由許多不同的集體所構成的大集體,集體主義有助於培育廣大人民熱愛祖國和熱愛社會主義的真摯情感,引導民眾形成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弘揚集體主義精神,能夠在更加深入的層面上發揚愛國主義思想,形成強大的民族向心力」。[8](P250)民族向心力對於一個國家的建設而言是極其重要的,它能夠把該民族的所有成員統一為一個有機整體,促使成員不約而同地朝著同一個方向用力,為了同一個目標奮鬥;能夠鼓勵人們不畏艱辛,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因此,先生認為,在社會主義國家,有必要堅持和弘揚集體主義,在促使愛國主義上升到新的高度、賦予愛國主義更加強大的生命力的同時,再將愛國主義上升到集體主義,發揮集體主義作為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最根本的精神支柱的作用,致力於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四、羅國傑對落實集體主義原則的積極探索

羅國傑先生所倡導的集體主義不是一個靜止的、僵化的概念,而是一項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為了使這個過程逐漸趨近真理,先生在認真地闡釋集體主義的科學內涵、主要內容和重要意義的同時,還積極探索了如何堅持與弘揚集體主義、如何能夠真正將集體主義原則落到實處。

1.適應現實變化的需要,不斷補充、豐富和完善集體主義原則

羅國傑先生認為,堅持和弘揚集體主義價值導向,必須努力完善和提高「集體」的真實性,並根據變化了的實際不斷對集體主義注入新的現實的內容,使其保持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先生並不否認,由於經濟發展、政治改革和社會進步的程度不同,我們社會現存的集體還不都是馬克思所說的那種「真實的集體」,還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為此,社會主義社會集體的領導者和利益代表要率先主動改善這種有缺點的「集體」,要清醒地認識到個人猶如細胞是集體這個生命體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必須堅持不懈地不斷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的集體,使集體成為完全體現個人利益、個人尊嚴、個人價值的集體,成為促使個人全面發展的集體」;[8](P146)集體中的成員也要自覺地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努力為這個集體成員的整體利益而工作,通過各種方式逐步地為改善這個集體並使之朝著更加完善的方向努力。羅國傑先生與此同時還指出,豐富和完善集體主義原則需要根據市場經濟的特點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不斷向集體主義添加新內容。「首先,集體主義的關係對象應該有所擴展。個人利益應該擴展到個體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相應地,集體利益也應該擴展到整體利益、全局利益、長遠利益。當前社會,集體主義應該提倡個體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堅決反對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其次,要強調先進性與廣泛性的統一。……集體主義原則一方面要求共產黨員和先進分子率先垂範,發揚無私奉獻、一心為公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要求人民群眾做到先公後私、先人後己,或至少做到公私兼顧、不損公肥私,並且不斷地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9]只有努力使我們的集體逐漸趨於完善,並適時地補充、豐富集體主義的內容,才是對集體主義原則的真正堅持,也才能更好地弘揚集體主義價值導向。

2.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

在五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以「崇尚道德」和「禮儀之邦」著稱於世,中華傳統美德則是中國傳統道德中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羅國傑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美德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是堅持和弘揚集體主義不可丟棄的,一種是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的整體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一種是主張義利並重、見利思義、先義後利的義利觀。「強調整體利益,強調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的『夙夜在公』、『以公滅私』和『國耳忘家、公耳忘私』的思想,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中的精華,其中滲透著一種為國家、為社會和民族的公利而應當犧牲個人私利的強烈責任感。」[8](P248)正是這種整體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鼓舞著無數民族英雄為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奮勇抗爭,甚至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在當前社會堅持和弘揚集體主義,需要剔除「整體主義」的封建糟粕,對中華民族傳統倫理道德的整體主義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就義與利的關係問題,先生指出:「在個人物質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關係上,中國傳統道德強調『先義後利』、『義以為上』,認為在人和人的關係中,在獲取個人利益上,一定要考慮是否符合公正、誠實等基本原則,這就是所謂的『見得思義』、『見利思義』,反對『見利忘義』,主張『義然後取』。」[8](P249)中國傳統道德所強調的這種義利觀,實質上是在指明該如何處理個人私利同國家、整體的利益的關係。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的先義後利、以義制利、先公後私的合理性內容,對於抨擊一些人所宣揚的「見錢眼開」「唯利是圖」的處世哲學、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同集體利益的關係,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3.反對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加強集體主義價值觀教育

集體主義是在與個人主義相互對抗、相互鬥爭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的。羅國傑先生認為,要使集體主義原則成為佔據我國主導地位的價值導向,既要防止國際反動勢力利用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對我們進行滲透,又要做好國內的工作,加強集體主義價值觀教育。一方面,我們要高度警惕當前國際資本主義通過價值觀念的滲透對社會主義社會進行和平演變,企圖顛覆社會主義國家的陰謀,尤其要引導和教育廣大人民群眾認清個人主義思潮的內涵實質。先生曾反覆強調,「個人主義是為了達到個人的目的所需要的理論體系,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產生的,是同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和倫理價值觀念密切相聯繫的,是同社會主義根本對立的」。[8](P14)作為資本主義的道德原則和價值觀念,個人主義也是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們進行意識形態鬥爭的思想武器,我們要從資產階級和平演變的高度來認識個人主義在我國嚴重泛濫的危害,堅決用馬克思主義的集體主義來反對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另一方面,必須以領導幹部和青少年為重點對象加強集體主義價值觀教育,讓人們了解集體主義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要在全國範圍內堅定不移地宣傳和弘揚集體主義價值觀。通過集體主義價值觀教育,積極培育民眾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牢固樹立起一種為社會獻身、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取向,力使個人的價值取向與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方向保持一致。先生除此之外還特彆強調,集體主義在具體道德要求上有不同的層次,在實際操作中也要注重層次性,對於集體主義的最高層次要求應當積極宣傳、認真提倡,對第二個層次應當普遍教育、力求做到,對第三個層次則應當正確評價、引導提高。亦即在強調價值導向一元性的同時,還必須照顧現實生活中人們不同層次的道德覺悟和道德水平,通過引導教育、逐步提高的方式,使低層次道德水平的人不斷向高層次遞進。

五、對羅國傑集體主義思想的簡要評論

綜觀羅國傑先生的倫理學體系,堅持和弘揚集體主義是先生一以貫之的立場和態度。他不僅從理論上闡釋集體主義的科學內涵、主要內容、基本要求等系列思想,還在實際中積極推廣集體主義的影響。先生雖已離世,但他留下的思想和德行是長青的,這些寶貴的學術遺產仍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1.集體主義思想是羅國傑先生倫理思想的核心

羅國傑先生指出,道德和利益的關係問題是倫理學的基本問題,這一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道德和經濟利益之間的關係問題,二是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係問題。在羅國傑先生的倫理思想體系中,他堅持唯物史觀的基本立場,認為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是由社會存在和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同時他強調個人利益應服從於集體利益。在社會主義道德規範體系中,羅國傑先生提出了一個由核心、原則、基本要求和實施領域構成的相互聯繫、互相貫通的完整內容,而集體主義正是貫穿其中的主線。先生循著時間的車輪碾過的歷史,追溯到集體主義產生的源頭,認真梳理和研究了集體主義發展的脈絡與過程。通過追尋中國古代宗法整體主義,先生指出,我們自古就有「國耳忘家、公耳忘私」的傳統,為集體主義的立足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在尊重和繼承我國傳統倫理道德精華的前提下,先生又對這一傳統進行了改造與重建,夯實了他集體主義思想的基石。通過剖析西方個人主義產生髮展的經過,先生揭示了個人主義的內涵實質,客觀地評價了個人主義的社會作用,並闡明了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有何不同、為什麼個人主義不適合我國卻又曾在我國社會發生影響、為什麼我們要堅持和弘揚集體主義的道德原則等問題,從而維護和鞏固了集體主義在我國社會道德領域裡的主導地位,證明了他集體主義思想的科學性,也使得這一思想更顯豐滿。通過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先生尋找到馬克思主義者對集體主義的理論定位,更加明確了集體主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他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試圖構建更加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的集體主義思想體系,進而促使倫理學這門古老的學科在新中國獲得新生和繁榮。正是在合理挖掘、借鑒和吸收古今中外關於集體主義的一切優秀思想的基礎上,並結合集體主義在中國實踐發展的實際情況,先生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集體主義思想體系,成為集體主義研究領域的集大成者。羅國傑先生的集體主義思想已經達到相當成熟和完備的程度,對我國的社會道德建設與國家發展進步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世人繼續研究集體主義不可忽視的重要參考,也將繼續發揮指導意義。

2.羅國傑集體主義思想直接影響了黨和國家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決策

「心繫國家民族,關注中華新生大業」是對羅國傑先生的真實寫照,是先生矢志不渝的信念和身體力行的實踐。自從20世紀60年代提出將集體主義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共產主義道德)基本原則的觀點,羅國傑先生就一直致力於深入研究和不斷完善集體主義思想,並全力以赴地將書齋學問運用到實踐之中,將理論研究與國家前途結合起來,積極為黨和國家的思想道德建設事業出謀劃策。1996年5月,在中宣部召集的有關討論精神文明建設的會議上,先生作了《對幾個重要提法的建議》的發言。該文專門談到「關於弘揚主旋律的集體主義問題」,指出:「集體主義是同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相聯繫的一種價值導向,在社會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集體主義的界定,應強調三個思想: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個人、集體、國家利益相結合;在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原則下,切實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大力發揮個人的能動作用。集體主義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無私奉獻,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是先公後私;三是顧全大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誠實勞動,遵守社會主義社會的起碼的公共生活規則、市民公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倫理道德。」[8](P560)這篇文章是十四屆六中全會前夕先生向中央制定精神文明建設決議的獻計獻策之作。同年9月,在中央召開的《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討論稿)》的徵求意見會議上,先生又作了《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發言,提議在「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後面加上「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並闡述了這一構想的四點理由。中央最終接受了先生的建議,把「以集體主義為原則」寫入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決議》指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會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人際關係。」可以說,羅國傑先生的提議使得我們國家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方面的思想要求更加完整,也構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道德建設的總體布局和主要思路。

3.羅國傑集體主義思想推動了中國當代倫理學事業的發展

羅國傑集體主義思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是先生研究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構建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完整體系以及推動中國當代倫理學事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先生通過深入的學理研究不斷發展和完善集體主義思想,積極塑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德觀,持續向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和中國當代倫理學事業注入新鮮活力。先生曾指出:「我們的社會主義的道德基本原則,也應當根據現實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不斷充實、發展和完善。我們決不應故步自封,思想僵化,而應當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根據社會主義的要求,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從經濟、政治的發展與變化出發,開拓創新,使集體主義在新時期內更富有生命力。」[8](P473-474)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先生始終堅守政治立場不斷對集體主義思想進行充實和豐富,力使集體主義思想日益趨於完善。可以說,先生對集體主義原則的系統闡述、堅定維護和日益發展就是對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突出貢獻,推動了中國當代倫理學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先生通過對集體主義價值觀生死不渝的堅持和踐行,發揚「先公後私、大德無私」的精神,以其德性魅力和在教育事業第一線上的默默耕耘,為倫理學的教學和研究培養了大批的中堅力量,為新中國倫理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先生認為,研究和學習道德的人,必須首先要講道德,否則就是偽君子,講的道德就沒有力量、沒有說服力。倡導堅持和弘揚集體主義的人,同樣必須首先遵循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的要求。先生在世的時候曾全額捐獻百萬獎教金,自己卻清貧依舊、甘之如飴。正是在展現這種「心正」「大德」的人格魅力的過程中,先生持續不斷地探求真理、追尋善德、服務社會。

【察網www.cwzg.cn摘自《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參考文獻:

[1]羅國傑.對整體與個人關係的思索[J].道德與文明,1989,(1).

[2] 羅國傑.關於倫理道德的價值導向的反思[J].高校社會科學,1989,(5).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羅國傑文集,上[M].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

[5] 羅國傑.論個人主義同集體主義的對立[J].中國高等教育,1990,(10).

[6]羅國傑.關於集體主義原則的幾個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6).

[7] 羅國傑.弘揚主旋律是素質教育的靈魂[J].中國高等教育(半月刊),1999,(20).

[8] 羅國傑文集,下[M].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

[9] 羅國傑.建設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幾個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6).


推薦閱讀:

略薩:他的高尚情操和英雄主義背叛了文學
哪些星座盛產男權主義者和大男子主義者
施鵬鵬:為職權主義辯護
許紀霖、劉擎、崇明、王利關於帝國與自由主義的通信 - 【明經】 - 繼聖學園
簡述馬克思主義的產生 第一文庫網 ask.wenku1.com

TAG:思想 | 集體 | 集體主義 | 主義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