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心理治療師張寶蕊博士訪談錄
國際心理治療師張寶蕊博士訪談錄
文/危娜
許多年前我對寶蕊老師做過一個採訪,在那個訪談中,她說:我有一個夢想,為貧窮的人們服務。貧窮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貧窮,還有精神上的貧窮,心靈上的貧窮。
許多年後,與寶蕊老師再次相遇,再做她的訪談,她說:我服務窮人,我是平民們的心理學家。
《心靈成長》: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人在物質上越來越富有,而與此同時人們也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和終極信仰。那麼,現代人對心靈世界的追求是否與物質生活的日益豐盛有關係?
張寶蕊:
我看到的是在世界各個地方,越是窮人多的國家,例如貧富差距世界第二的巴西有90%的總財富在富人的手上,但它的宗教很發達,特別是天主教,為什麼呢?因為窮人在物質上匱乏的時候他有很多內在的空虛,他就去祈禱、去思考我該怎麼辦?因為他沒有辦法在物質上積累,他如何面對他這麼一大堆失望?他祈禱上天的幫助。
那麼富人會不會有心靈不安的時候呢?當物質追求過多之後,富人也會感到空虛。人是一個身心靈整合的生靈,身心靈不平衡時,人就會走到一個問題的面前——終極關懷:人類活著到底有沒有意義和價值?
你再有錢又能怎樣?蓋房子蓋了一棟、兩棟、三棟……但你永遠不會滿足,這是因為你的心靈是空虛的。所以無論窮人也好,富人也好,終究會走上這條內在追尋之路,否則你會走上生命能量枯竭、自殺、成癮的路線。
看看多少明星、大腕在吸毒啊,為什麼會這樣呢?當你心靈空虛的時候,你就會去尋找某種寄託,你不是向內,就是向外,向外的尋找就是藥物上癮,吸毒是其中的一種,還有網癮,愛癮、性癮、酒癮、煙癮……這全部都是心靈空虛的向外投射。
《心靈成長》:
心理工作坊里極富情緒化和高開放度的活動和心靈體驗,會不會也讓學員們產生上癮症的現象,讓學員依賴追隨於導師更勝於去活出自己的生命?對於一些沉溺於工作坊中不停上課的學員,您有什麼樣的看法與見解?
張寶蕊:
近幾年我看到國內一個有意義的現象,很多人像追星一樣去上心靈培訓課程,上課的學費從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雖然參與內在學習與成長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但是學員也要覺察到:參加這種心理工作坊,是否因為那位導師的語言魅力吸引了我?是否因為這種私密型的心靈團體讓我感到有安全感?是否在上課的時候,我暫時的感到滿足,但回到生活中,我卻仍然空虛與無助。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有所警醒了。如果我們只是在導師的身上,在團體的氛圍中才能獲得某種
滿足感和力量,那麼這一樣是一個外求的過程。真正的道、真正的導師在我們的心中。中國
古代孟子有句話說:「道在邇,而求諸遠」意思是說「道」是很近的,然而我們卻向遠地求,其實,真正的智慧來自我們自己的內心。
中國人總是說:「心神,這個心靈上的神在哪裡呢?就在於我們內心的交流與領悟中。對於心靈成長課程與工作坊,我們要抱著不是外求,而是用「心」去了解、去學習,而不是依賴。
《心靈成長》:
西方心理學是如何與東方哲學相結合的呢?
張寶蕊:
上世紀60年代末的美國,有一群人意識到以認知、行為主義為主流的西方心理學正在走入一個死胡同,
他們認為人是機器,是刺激反應可以「控制」的東西。在他們的反省中,發現東方哲學與宗教信仰,非常重視天、地、人之間的整體和諧,尤其是老莊的理念。於是,他們慢慢發展出人本主義心理學,一直到現在的超個人心理學 (精神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超個人心理學結合了東西方文化中精華的部分,例如說老莊思想、禪修、佛學、印度的宗教,然後與西方的科學精神相結合。超個人心理學把人、世界、宇宙看成一個整體,將個體靈魂放入到大宇宙情懷之中,去療愈、去創造。
心靈成長:
對於超個人心理學中的靈性經驗你是怎樣看待的呢?
張寶蕊:
靈性經驗是時時發生的,而且是單純不複雜的,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奇異」。舉個例子來說吧,幾年前當我與夫婿來到大陸講學,住在武漢大學專家樓。
有一天我往校門走去,那時,看到一個小男孩及兩個年較大的女孩迎面而來。小男孩光著腳將鞋子綁在一起掛在脖子上。我們相交而過,在走過那一瞬間,我僅僅只看了那男孩的眼睛一眼,而那個孩子也正在看著我。我們不認識彼此,我們從來都沒有見過對方,但是都看進了對方的心裏面去了,那一刻產生一個很深的連結。那時我在心裡想,「他沒有穿鞋。」
走過之後,他立馬對那一個女孩說:「你看,都是你讓我將鞋子掛在脖子上,她在看我沒有穿鞋。」這個經驗讓我驚訝!他竟然讀懂了我。等到我辦完事回到專家樓的門口,他們在那兒玩耍,看到了我,竟然與我打招呼,我也與他們聊了起來,好像我們已是老朋友,真是奇妙!我覺得這就是一種靈性經驗,如此簡單如此平凡,又如此動人。讓你覺得你與整個人類在某個層面上,是完全合一的,而那個層面就是靈性的層面。
《心靈成長》:
一位心理學導師、一位心理諮詢師對一位前來求助的人意味著什麼呢?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張寶蕊:
如果是在團體的工作坊中,那麼導師也只是一個人,而不是神,導師盡其所能與大家一起學習,就是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團體工作坊中一位導師運用自己的專業素質與經驗為團體做嚮導,協助團體作出更多的覺察和冒險,這就是一位導師對團體的貢獻。一位心靈導師最需要做的功課就是:覺察到自我的膨脹,和可能滋生出來的自大,而成為一位開放的、謙卑的、不斷成長的人。
而在一對一的咨商中,一位心理諮詢師要做的其實是無條件的接納案主,用心聆聽、主動陪伴、同理對方,幫助他學習自我覺察,跟隨內心的智慧,了解他的生命之「道」。對於我個人來說,我不走「我是專家,我來幫助解決問題」的路線,我走深度聆聽的路線,我去專註、聆聽我的案主,同時聆聽我自己以免自己「糾纏」進去。
在那個過程,我真實、自然,然後,案主的內心智慧自然會給出化解的答案。這是個奇妙的過程,這也是近幾十年西方心理學家們追求的一種「無為,無不為」的境界。我仍然在學習體悟中。心理諮詢與治療本是一件自然輕鬆的過程,但是一般人做得太辛苦了。
《心靈成長》:
您對心靈培訓產業中的「富豪團」和高學費是怎麼看待的?
張寶蕊:
國內的心靈培訓行業學費普遍很高,當然這個行業的成本也是很高的,特別是師資成本。但是這樣一來,貧窮的人們也就沒機會聽聞心靈智慧了。其實無論是個人的成長過程還是一個團體的成長過程,愛與關懷都是很重要的,不但要關懷有錢人,也要關懷貧窮的人,而且智慧結晶本來也是屬於整個人類的。
我的看法是,只要我的生活需要滿足了,就要照顧到大眾。我比較少服務有錢人,有錢人有許多人為他們服務,並且他們也有許多資源去獲得他們想要的精神支持,我服務窮人,我是平民們的心理學家。
〈心靈成長〉:
謝謝您寶蕊老師,謝謝您真摯的分享。
張寶蕊教授簡介:
美籍華人
美國精神心理研究院精神心理系(Transpersonal Psychology)博士
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教授
國際著名心理治療師
著作:《放下自己》、《如何激發自我的潛能》、《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等
推薦閱讀:
※熊玲:強迫症的性格解剖
※軀體化障礙是什麼?
※「我渴望愛,但它真正降臨時我卻不敢接受」▏邊緣型人格障礙
※文字在心理治療當中的意義
※自己也是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