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韓國人又準備「申遺」了
一說起「申遺」,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是韓國人。
無論是暖炕還是端午祭,韓國人申遺總是一次又一次挑動中國人的神經。「知道」(nz_zhidao)和你聊聊,韓國人真的是抄襲大師嗎?一名韓國小朋友從首爾一座寫滿漢字和韓文的幕牆前走過。(新華社/圖)
韓國人又準備「申遺」了!《北京日報》11月18日的報道稱,這一回,他們瞄準了漢字匾額。說起來,這些年來挑動我們神經的韓國「申遺」項目真是不勝枚舉。有一個「申遺控」的鄰居,難免會讓中國人很不爽。什麼都是韓國人的,那「拷貝貓」(Copycat)是不是韓國人的啊?
生氣歸生氣,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講道理。
韓服「變臉」的那些年國產劇《女醫明妃傳》熱播時,一些觀眾就發覺它和韓劇《大長今》的畫風相似:都講宮廷女醫的故事倒也罷了,明朝皇帝穿得和朝鮮王一樣一樣的。難道說,「韓服」也是從「漢服」抄來的?
「韓服」是韓族的傳統服飾。現代韓服主要由赤古里上衣、巴基褲和高腰裙組成,這也是我們最熟悉的韓服形制。
李氏朝鮮風俗畫家申潤福所繪男女服飾,與現代韓服幾無差異。(網路圖)
根據現有史料,韓服的式樣最早能上溯到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
當時,高句麗、百濟和新羅的服飾雖各有特色,但大體呈「上衣下裳」的二部式格局,可劃入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胡服系統。不過,它們與現代韓服的樣子實在差得有點遠。
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中,男子頭戴插鳥羽的帽子,身穿交領左衽短襦和大口窮褲,而女子則著交領左衽長袍(袍下現褶裙)。(網路圖)
在講述新羅歷史的韓劇《善德女王》里,兩位公主的襦裙和帔帛乃仿唐制。
那麼,韓服是怎麼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呢?毫不誇張地說,同期的漢族服飾是這一過程的幕後推手。在歷史上曾先後統一過朝鮮半島的政權分別是新羅、高麗和朝鮮,它們的服飾都曾深受同時期漢族服飾的影響。
新羅自真德王三年起「始服唐朝衣冠」,到了文武王四年,連婦女服飾也被規定依從唐制。
到了高麗王朝,其服飾在近五百年內發生過三次「變臉」:初期,高麗繼承統一新羅時期的舊制,故間接受到唐宋漢服的影響;中期,高麗開啟了世子入元為質和聘娶蒙古公主的「親元」模式,使其服飾盛行「蒙古風」近百年;後期,辛禑王下令改依明制,恢復了漢族服飾的「樣板」地位。
明初,高麗大臣李成桂廢王自立後,建立「朝鮮」。此後,李氏朝鮮延續高麗的「親明」政策,一直以藩屬國的身份對明行「事大」之禮,並通過「請服」與「賜服」的頻繁互動,實現服飾的全盤「漢化」。正如朝鮮人崔溥的《漂海錄》提到:「蓋我朝鮮地雖海外,衣冠文物悉同中國。」
現代韓服是以李氏朝鮮的服飾為底本進行改良的,但基本沒有跳出明朝漢族服飾的「窠臼」。
可以說,韓服的演變多以漢族服飾為藍本,而最佳藍本又往往來自中國王朝的賜服——「賜服」正是宗主國對藩屬國的一種賞賜形式。
在中國王朝的朝貢體系中,不論出於自願還是被迫,朝鮮半島上的政權幾乎從未缺席,而李氏朝鮮甚至是明朝最得寵的藩屬國,在明亡後乃以「小中華」自居,雖向清稱臣,卻堅持沿用明制,以繼承漢文化的正統為傲。幾與明清相始終的李氏朝鮮延續了五百年,距今不遠,顯然會給現代韓國的文化打上深刻的「大明烙印」。
和服為什麼就沒事?
東亞諸國的文化或多或少都曾受到古代中國的影響。比如說筷子,韓國人用,日本人也用。奇怪的是,關於韓國人抄襲中國的流言很多,而關於日本人的就很少。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不妨還拿衣服來說吧。現代和服脫胎於奈良時代,在平安時代經過較大的修改,並於江戶時代最終定型。也恰恰是在奈良時代,日本接受過大量的唐朝賜服且仿照唐《衣服令》來規範朝參之服,開啟了服飾「唐風化」的進程。只不過,和服在演變過程中很早就轉向個性化發展,並逐漸內化了漢族服飾的影響,所以它如今的樣子已和漢族服飾的形制很不一樣。
除了和服,日本在建築、語言等方面也保留了明顯的「唐風」痕迹。
然而,孤懸海外的日本經常遊離在「華夷秩序」之外,甚至很早就萌生了「對等外交」的意識,如日本聖德太子給隋煬帝的國書,在開頭就毫不客氣地稱「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書」。在經歷了入侵朝鮮半島卻被唐軍大敗的白江口海戰後,日本才徹底服氣,老老實實地派出遣唐使,用百分百的努力來學習漢文化。
此後,由於與元朝斷了正常邦交,與明朝的邦交也斷斷續續乃至徹底中斷,日本就再沒有過全盤「漢化」的時候了,這使其在發展民族文化方面較韓國走得更遠。
日本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和加工能力向來為人所稱道。以漢字的使用為例,東亞文化圈中曾通行漢字的國家,如韓國、越南等,都陸續廢除漢字,而日本沒有,儘管它在上千年前就發明了平片假名(有別於漢字的日語表音符號)。但使用漢字卻未妨礙日本發展其獨特的民族文化,反倒成了它對現代漢語進行「反輸入」的橋樑——我們所熟知的很多科技文化辭彙(諸如「科學」、「民主」)和網路新詞(諸如「正太」、「蘿莉」)都是從日本傳入的。
為什麼我們老覺得韓國人是拷貝貓?日本人吸收發展文化的能力強,韓國人就真的是喜歡抄作業的拷貝貓嗎?
事實上,曾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的韓國「非遺」項目——江陵端午祭風俗、暖炕技術和拔河運動,在形式、內涵乃至起源上都跟中國扯不上太大關係。
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江陵一帶民間祭拜吉嶺大神的民俗活動,在內容上類似薩滿文化的成分更多一些,也不是韓國的全國性節日。(網路圖)
韓國暖炕為「通炕」,是一種地熱式採暖技術,而中國火炕多為「邊炕」或「半炕」。(網路圖)
韓國村民和遊客在「金堤地平線節」上參加傳統拔河比賽。
另外,「申遺」既非「商標註冊」,也不同於「專利申請」,並不具有排他性。即便是同源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的國家也可以各自申報,互不相礙,更不受先後順序的影響,這是因為傳承與流變的過程可能催生不同的文化特質,它們都值得尊重和保護。
日韓兩國雖然都曾大力學習漢文化,但其歷史過程有很大不同。
韓國的最後一個封建政權——李氏朝鮮,深受明朝的影響。到了清朝,朝鮮使臣進京朝貢時甚至還穿著「山寨版」的大明服飾。可以說,正是李氏朝鮮近五百年的全盤「漢化」讓現代韓國保留了相當顯著的漢文化特質,但這一特質也是現代韓國比較抗拒的。
而日本對中國「大抄大搬」的活動主要集中在唐朝,在上千年的改良中,已發展出獨具民族特質的文化,甚至不需要通過廢除漢字來撇清與中國文化之間的淵源關係,就有足夠的文化自信力。
另外,這與中國人看待韓國與日本的心態不同也有關係。
在歷史上,中日之間常常是一種對等的外交關係。然而,在過去相當漫長的歲月里,中韓關係幾乎一直是宗主國和藩屬國的關係。不少中國人看待韓國時仍殘留著一種「自古以來」的優越感。試想一下,小弟居然剽竊大哥的文化去「申遺」,是可忍孰不可忍,孰可忍中國人也不能忍。
很多中國人把「申遺」誤當成爭奪文化發源地的途徑,而這種誤會可能也恰恰反映了一種對本國文化不自信的態度,即需要通過確認文化發源地來鞏固優越感。
然而,在當今社會,面對強勢的外來文化輸入,這種優越感往往顯得底氣不足——我們甚至對自己的文化也沒有足夠的認識與了解。比如,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於11月30日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試問我們身邊有多少人不問度娘就能按順序背出「二十四節氣」呢?這恐怕值得所有人深思。
推薦閱讀:
※韓國人評出中國古裝五美:楊冪和熱巴雖美,沒想到還是輸給了她
※14號韓國再示威:韓國人是不是瘋了?
※艷照門女星情定韓國人 老外不介意女人情史嗎
※韓國人的性格
※為什麼韓國人那麼喜歡吃炸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