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歷史 測評
基礎測評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選項代號填入後面的括弧內)
1.據考古發現,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元謀人 D.古猿
2.我國的人類社會歷史可以追溯到( )
A.三四百萬年前 B.二三百萬年前
C.一百七十萬年前 D.七十萬至二十萬年前
3.人和動物最根本的區別是( )
A.是否會說話 B.是否會用火
C.是否會製造和使用工具 D.是否會直立行走
4.下列北京人的描述,不符合史實的一項是( )
A.住在山洞裡
B.外貌還保留著猿的某些特徵
C.使用打制而成的石器、木棒
D.會使用天然火,適應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因此他們一般是一家幾口人單獨生活
5.據考古發現,我國境內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藍田人 D.山頂洞人
6.關於山頂洞人的描述,符合史實的是( )
①長相與現代人基本無區別 ②住山洞,穿獸皮縫製的衣服 ③食物來源有採集、狩獵和捕魚 ④幾十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住在一起形成氏族,人與人之間沒有貧富貴賤之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北京周口店是我國著名的考古文化遺址。在這個地區曾生活過的原始人有( )
A.北京人和藍田人 B.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C.元謀人和北京人 D.元謀人和山頂洞人
8.下列遠古人類遺址,哪一個不是黃河流域的?(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陝西藍田人 D.山頂洞人
9.黃河流域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0.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這是對死者最起碼的尊重。最早有此觀念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古猿
11.最早掌握了右圖所反映的技術的原始人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藍田人
D.山頂洞人
12.民以食為天。我國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農耕技術。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麥 B.水稻和粟
C.小麥和粟 D.水稻和玉米
13.在遠古的農耕時代,我國北方原始居民日常吃的主食最有可能是( )
A.水稻 B.粟 C.小麥 D.玉米
14.暑假期間,某學校組織同學們去古城西安旅遊參觀。在這裡,同學們可以觀看到的遠古人類遺址是( )
A.元謀人遺址 B.大汶口遺址 C.半坡氏族遺址 D.河姆渡遺址
15.原始人曾普遍使用過的一種工具叫耒耜。如右圖所示,它的主要用途是( )
A.打獵 B.耕地
C.捕魚 D.採集
16.最早解決吃水問題,學會開挖水井的原始人是(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17.右圖中的物品是在某原始人類遺址中發掘出來的。它的作用是( )
A.玩遊戲 B.車輪
C.紡織工具 D.投擲野獸
18.一個生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他不可能經歷的事是( )
A.用磨製的石器和骨器從事勞動
B.穿著麻布衣服,吃上了粟米飯,再配以各式素菜和葷菜
C.住著干欄式的房子
D.用漂亮的彩陶盛裝東西
19.右圖反映的是長江流域某處遠古人類遺址發掘出來的炭化稻穀。此處遺址最有可能是( )
A.北京人遺址 B.山頂洞人遺址
C.半坡遺址 D.河姆渡遺址
20.對華夏族的形成作出重要貢獻的兩位部落聯盟首領是( )
A.堯和舜 B.舜和禹
C.黃帝和炎帝 D.黃帝和禹
21.公認的華夏族的「人文初祖」是( )
A.黃帝 B.堯 C.舜 D.禹
22.他是我國遠古時代的一位傑出的首領。他帶領群眾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經過家門而不入。他是( )
A.黃帝 B.堯 C.舜 D.禹
23.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4.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
A.黃帝 B.堯 C.舜 D.禹
25.我國原始社會結束在( )
A.黃帝時期 B.堯時期 C.舜時期 D.禹時期
二、非選擇題(50分)
26.識圖題:
下圖一和圖二分別是半坡彩陶和河姆渡黑陶。陶器上描繪的動物是什麼?你能說出這些動物和當時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嗎?(14分)
圖一
圖二
27.比較法是歷史學習的常用方法之一。通過比較,分析同一類問題的異同點,我們能更清楚地掌握相關知識。列表格是人們常用的方法。利用下面的表格,完成比較:「北京人比山頂洞人有哪些進步?」(24分)
原始人群 |
距今時間 |
體質形態 |
工具製造 |
生產活動 |
觀念 |
社會組織 |
北京人 |
||||||
山頂洞人 |
28.問答題:(12分)
恩格斯說:「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界分開。」你知道火的使用,對人類的發展有哪些意義嗎?
綜合測評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選項代號填入下列題干後的括弧內)
1.根據考古發現和科學研究,人們知道了在從猿到人的演變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
A.直立行走 B.用火 C.語言的產生 D.勞動
2.火是人類征服自然的又一力量,但是人類最初只會使用和保存天然火。後來人類終於擺脫了這一局限,掌握了人工取火。最先攻克這一難題的是(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我國是世界上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其分布十分廣泛。就其活動範圍而言,最為接近的是( )
A.元謀人、山頂洞人 B.元謀人、北京人
C.北京人、山頂洞人 D.藍田人、山頂洞人
4.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裡,我國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個完整的人類頭蓋骨化石,這就是北京人。據研究發現,北京人還保留著猿的某些特徵。根據這一結論,判斷以下四幅頭像中,哪一幅最有可能是北京人?( )
A. B. C. D.
5.山頂洞人比北京人要進步,其進步表現在( )
①後者只會打制石器,前者已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
②後者只會用天然火,前者則掌握了人工取火
③後者不會縫製衣服,前者已會用骨針縫製衣服、懂得講究美
④後者過群居生活,前者可以個人單獨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頂洞人的洞穴里,發現了海蚶殼。這一考古發現說明( )
A.當時北京離海很近
B.海蚶的生存能力很強,在內河也能生存
C.山頂洞人已能走到了很遠的海邊
D.一萬多年前的北京地區的面貌與現在不同,所謂滄海桑田
7.有幾位同學出去野炊時,決定做「模擬半坡人生活」的遊戲。模擬的內容有打魚、砍柴、切菜、煮飯。用以下哪一組用具,最能體驗歷史?( )
A.石叉、石鉤、陶盆、陶碗、石刀、稻米
B.骨制漁叉、漁鉤、陶罐、陶碗、石刀、稻米
C.銅製漁叉、漁鉤、陶罐、陶碗、石刀、粟
D.骨制漁叉、漁鉤、陶罐、陶碗、石刀、粟
8.人類社會是由低級到高級往前發展的,這是一個客觀規律。有幾位同學將我國境內出現的幾類原始人進行了先後排列。哪一位同學的排列符合這一規律?( )
A.小明:元謀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山頂洞人
B.小芯: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C.小華:元謀人、山頂洞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D.小麗: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9.下圖中的這一幕,反映的是我國古代的原始居民在蒸米飯。這種場景最有可能發生在( )
A.北京人的生活中
B.山頂洞人的生活中
C.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
D.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
10.對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
A.距今約五六千年,生活於今陝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B.他們培植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農作物──水稻
C.他們飼養的動物主要有豬、狗等
D.他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11.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的共同點中不包括( )
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B.生活中使用各種精美的陶器
C.種植莊稼 D.飼養豬、狗等牲畜
12.下圖是某一遠古原始人類居住過的房屋。你認為它最有可能是哪一原始居民住過的?(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13.歷史是向前發展的。距今七千多年的河姆渡居民比距今約三萬年的山頂洞人在很多方面要進步。以下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
A.前者會磨光技術,而後者則不會 B.前者有穩定的食物來源,後者則沒有
C.前者會製作衣服,後者則不會 D.前者按血緣關係結成氏族,後者則沒有
14.原始人從住山洞到自己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發生這種變化,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人們學會了建造房屋
B.人們認識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適
C.生產力發展了,人們學會了農耕,有了穩定的生活來源
D.隨著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夠住了
15.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考古學家發現:有的墓隨葬的玉器等精美工藝品和日常器物多達百餘件,有的墓卻一無所有。這種現象表明( )
A.個人對隨葬品的愛好不一樣 B.各地的風俗不一樣
C.家裡收藏的玉器多少不一樣 D.出現了貧富分化
16.孫中山先生曾寫文:「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這裡讚美的是( )
A.黃帝 B.炎帝 C.堯 D.禹
17.他既是原始社會的最後一位首領,也是中國奴隸社會的第一位國君。這個歷史人物是( )
A.黃帝 B.堯 C.舜 D.禹
18.傳說繼黃帝之後,黃河流域有三位傑出的部落聯盟首領,他們就是堯、舜、禹。那時首領產生的方式是( )
A.部落中的全體成員投票選舉 B.禪讓
C.前任首領確定 D.抽籤決定
19.在原始社會裡,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工具也極其簡陋。在我國境內生活的人們,能夠使用到的最先進的工具可能是( )
A.磨製的石器 B.打制的石器 C.銅器 D.鐵器
20. 2005年,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率訪問團到陝西去拜謁黃帝陵。這是因為黃帝( )
A.曾經打敗了蚩尤和炎帝,功不可沒 B.發明了指南車
C.他的部下發明了文字 D.是華夏族的人文初祖
21.黃帝被後人尊稱為「人文初祖」,這主要是因為( )
A.黃帝聯合炎帝打敗了蚩尤
B.炎帝、黃帝的部落結盟,形成了日後的華夏族
C.黃帝及其屬下的發明創造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這些傳說反映了人們對他的尊敬
D.黃帝建造了宮室,製作了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了舟車,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22.在原始社會裡,沒有剝削與壓迫,沒有軍隊、警察、監獄等國家機器,人人平等。這種情況在哪一位首領執政時開始改變( )
A.黃帝 B.堯 C.舜 D.禹
23.歷史課上,同學們討論「原始社會解體的根本原因」時,出現了以下幾種觀點。正確的是( )
A.私有制的出現 B.貧富不均的出現
C.生產力的發展 D.軍隊、警察、監獄等國家機器的出現
24.我國原始社會結束是在( )
A.距今約三萬年 B.距今約六七千年
C.距今約四五千年 D.約公元前2070年
25.學完「中華文明的起源」這一單元後,老師讓同學們討論:「原始社會是一個理想的社會嗎?」同學們暢所欲言。以下四位同學的發言,哪一位的最科學?( )
A.原始社會沒有壓迫和剝削,人人平等。因此它是一個理想社會
B.並不是理想社會。原始社會雖然不存在剝削壓迫,但是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的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更談不上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C.不是理想社會。因為原始社會裡有人吃人的現象,而且人的壽命都很短
D.是理想社會。雖然生活艱苦,但是有堯、舜、禹這些傑出的首領,那時的社會風氣好,人們之間的關係和諧
二、非選擇題(50分)
26.閱讀下圖請回答:(10分)
(1)右圖反映了哪一種原始人的生活場景?(3分)
(2)仔細觀察此圖,想像一下,他們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提示:可以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像;也可以按從早到晚的時間順序去想像。)(7分)
27.活動與探究
在學習完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後,很多同學還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們計劃辦一期黑板報,建立一個「歷史學習園地」,幫助同學們答疑解惑。他們已搜集到了一些大家特別感興趣的歷史問題,如:原始人是怎樣得到和保存天然火的?原始人是怎樣進行人工取火的?古猿是怎樣演變成人的?原始人是怎樣進行交流和記錄信息的?……如果你是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請你為本期黑板報再搜集、確立1~2個有價值的問題,然後選擇任何一個你最感興趣的問題作簡單的介紹。(9分)
28.閱讀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古書記載:堯雖是部落聯盟的首領,卻住在簡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飯野菜湯,使用的是陶碗陶盆。但他對百姓十分關心,部落如有人挨凍受餓,他就覺得是自己的過錯。舜也嚴於律己,處處以身作則,在他耕過田和打過魚的地方,人們受他的影響,都養成了謙讓的好風氣。
禹領導人民治理洪水,與群眾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過家門而不入。
──《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材料二 傳說,繼黃帝之後,我國黃河流域傑出的部落聯盟首領還有堯、舜、禹。……相傳,堯年老的時候,徵求各部落首領的意見,推舉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年老後,採取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了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推舉部落聯盟首領位置的辦法,歷史上叫「 」。
──《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請回答:(1)堯、舜、禹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三位傑出首領,你覺得他們身上有哪些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6分)
(2)材料二中「 」內應填入的內容是什麼?(2分)
(3)原始社會末期這種推舉領導人的辦法,到現在還有借鑒作用嗎?請結合實際大膽說一說你的想法。(7分)
29.理解與探究:(16分)
下圖中的兩種房屋,是我國遠古時代,北方黃河流域和南方長江流域原始居民曾經居住過的。
圖一 圖二
仔細觀察觀察上面兩幅房屋圖,然後回答:
(1)你知道圖一和圖二中所畫的房屋樣式分別是什麼嗎?(4分)
(2)請你分析一下:上圖中哪一種房屋適合北方人居住?(2分)哪一種房屋適合南方人居住?(2分)結合我國南北方的自然條件,簡單分析一下這兩種房屋各自的優點。(8分)
單元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入題後的括弧中,每小題2分,共20小題計40分)
1.有關人類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下列說法科學的一項是( )
A.西方人認為,人類是由上帝創造出來的
B.中國的神話傳說認為,人類由女媧摶土創造而來
C.人類由類人猿進化而來
D.外星人創造了人類
2.毛澤東在《賀新郎·詠史》中吟道:「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對「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理解最為準確的是( )
A.人與猿只在一起磨過幾個石頭後就告別了
B.人和猿在幾個磨過的石頭邊告別了
C.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會製造工具
D.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會磨幾個石頭
3.通過對遠古人類活動的遺址、遺迹等的考察和研究,科學家們能分析出古人類的生活情況,從而幫助我們了解遠古時代的歷史。世界上出土遠古人類化石、石器和用火遺迹最豐富的古人類遺址是( )
A.元謀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 C.山頂洞人遺址 D.河姆渡遺址
4.《韓非子》載:「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惡臭,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最早懂得「鑽燧取火」的我國遠古居民是( )
A.元謀人 B.藍田人 C.北京人 D.山頂洞人
5.歷史課上,老師讓大家想像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聰同學的描述,其中有一項不符合歷史事實。這一項是( )
A.一大群男女在吶喊著追逐一隻野豬,想將它趕到預先設好的陷阱中去
B.幾個人圍著火堆在燒烤捕到的腫骨鹿
C.十幾個男女老幼坐在一塊吃著香噴噴的米飯和烤肉
D.吃完晚飯後,大家在洞中休息,洞口燃著火堆來照明和驅趕野獸
6.下列遠古原始人類,就其長相和智力水平來看,與現代人最接近的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半坡原始人類
7.原始人的生產生活情況與他們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密切相關。下列連線正確的一組是( )
A.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粟、住干欄式房子
B.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水稻、住干欄式房子
C.半坡原始居民──種植水稻、住半地穴式房子
D.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8.在今天,許多家庭喜愛用粟(一種黃色的小米)熬粥。已知世界上最早吃到這種粟米的是(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9.下列發生在我國原始社會的大事,按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
①學會種植莊稼 ②過上定居生活 ③使用天然火 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0.河姆渡原始居民與山頂洞人相比,說法錯誤的是( )
A.工具的製作技術更先進 B.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C.居住條件大為改善 D.貧富分化距離進一步拉大
11.《白虎通》記載:「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可見,我國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農耕。最早進入這一階段的原始居民有( )
①北京人 ②山頂洞人 ③半坡原始居民 ④河姆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中華民族在古代存在著兩種文化類型,即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這兩種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匯,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原始社會時期的農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徵( )
①掌握了原始農業技術,學會了耕種 ②普遍使用磨製石器 ③已經學會建造房屋,開始過上定居生活 ④學會飼養家畜,掌握了制陶技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人們常說中華文明五千年。按照這一說法,我國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
A.山頂洞人時期 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時期
C.炎帝和黃帝時期 D.堯舜禹時期
14.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祀祖先,懷念先輩的傳統節日。每年的這一天,無數的中國人,包括許多的海外華人,都要聚集到黃土高原上的一座古廟,舉行隆重的祭陵儀式,來表達對這位華夏之祖的景仰之情。人們祭拜的歷史人物是( )
A.炎帝 B.黃帝 C.堯 D.大禹
15.「禹穴居時,以 為兵。」「 」應該填入的是( )
A.木棒 B.石器 C.銅 D.鐵
16.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是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不同民族,在長期的交流與碰撞中形成的。其中,漢民族占人口的絕大多數。它的前身是( )
A.炎黃族 B.半坡氏族 C.華夏族 D.元謀人
17.「禪讓制」曾是原始社會更替部落聯盟首領的方法。對這一制度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①挑選的是有才有德的人 ②受到百姓的愛戴 ③新一任首領在以前都經過了長期實踐的鍛煉和大家的考察 ④新一任首領的產生,都要經過各部落首領商議後決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8.古書《禮記》中有這樣一段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段古文描繪的是什麼社會的情況?( )
A.原始社會 B.理想社會 C.社會主義社會 D.共產主義社會
19.英國著名的博物學家達爾文在進行環球旅行時曾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一個歐洲人到南美洲的火地島,將一條被子送給島上一位土著居民,這位居民將被子撕成一條條布片,平均分給了氏族的每一個人。這表明( )
A.火地島氣候炎熱,不需要外人送的被子
B.火地島上的居民道德水平高,沒有私心
C.原始社會早期還沒有私有觀念,平均分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D.火地島的居民沒有認識到被子的真正價值,所以隨意處置
20.學完原始社會的歷史後,老師讓大家用一句話概括一下這一單元的內容。下面的表述中最為貼切的是( )
A.人類的起源 B.人類的發展 C.從猿到人的演變 D.中華文明的起源
二、材料解析題(21題18分,22題18分,共36分)
21.閱讀材料
材料一 「黃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華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達16億噸,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動脈出血。」
黃河是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
長江流域,同黃河流域一樣,是我國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長期以來,嚴重的水土流失困擾著長江,使長江染上了兩大重病:面呈黃色──富含泥沙;性情暴躁──洪水泛濫。同黃河流域一樣,植被的嚴重破壞是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遭受水土流失的土地,不僅莊稼長不好,連野草也不願在這裡紮根。
──初中語文三年制自讀課本《母親河,你帶走的是什麼?》
材料二 中國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幾個文明之一。同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和古代印度文明一樣,我國……發生的文明也是大河流域的農業文明。它們的偉大成果共同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
──《世界歷史》第一冊
閱讀材料一後,請回答:
(1)文中提到的中華文明的兩大發源地是什麼?(6分)
(2)古代亞洲和非洲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包括中國在內的四大文明古國都誕生在大河流域,這是一種歷史的巧合呢?還是有一定的必然原因?(6分)
(3)讀了上述材料後,結合我們學過的歷史知識,談一談你的感想。(6分)
22.歷史文物的價值在於能夠真實地反映當時的歷史情境,為後人了解歷史提供寶貴的資料。下圖所示的文物是在我國某原始人類遺址中發掘出來的。請仔細觀察下面兩幅圖,回答下列問題。
(1)你知道它們是哪一原始人類曾經用過的嗎?(3分)
(2)根據這兩件文物,你能推測出當時的人們已經掌握了哪些生產和生活的技能嗎?說一說你的判斷依據。(9分)
(3)要進一步探究這一原始人的生活情況,除了從出土文物中可以了解外,還有哪些途徑呢?(舉出兩例即可)(6分)
三、動腦探究(12分)
23.下圖展示的是某一遠古原始人類遺址出土的遺物。
陶鬶,最先是原始人使用的一種煮水器,前面有斜伸出來的長嘴,後面有一個把手;橢圓形的肚子下面連著三隻空足。陶鬲是煮食物用的,下面多安著三隻空足。請觀察上面的陶器,分析一下:為什麼原始人要設計這種樣式的陶器來燒水、煮食物?
四、問題解決題(12分)
24.今年清明節(2006年4月5日),來自海內外的上萬名炎黃子孫齊聚陝西黃陵喬山,公祭黃帝。為什麼每年會有那麼多的海外人士來陝西祭拜黃帝?在祖國統一大業尚未完成的情況下,舉行這樣的公祭活動,有什麼意義?
拜祖大典盛況空前 台灣同胞祭祖團
推薦閱讀:
※「深度測評」特殊配方奶粉別隨便喝,挑選要看清這3個關鍵指標
※AC測評,逐個擊破之客戶投訴處理
※網紅花灑Takagi開箱測評,這個銷量冠軍究竟值不值得買?
※測評:年後第一塊【on 森林城】
※「漢王A20t,你的貼身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