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明十六位皇帝一覽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 原名重八,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聰明而有遠見,神威英武,收攬英雄,平定四海,納諫如流,求賢若渴,重農桑,興禮樂,褒節義,崇教化,制定的各種法規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嚴明,晚年偏好誅殺,使得一代開國元勛很少有善始善終者,這是他的缺點。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漢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與顯皇帝廟號復,改廟號惠宗,後世有人以其年號而稱建文帝。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號永樂,故稱其為永樂大帝、永樂皇帝 等, 是大明最有做為的皇帝,成祖在位時期五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 ,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1424年駕崩,葬於長陵

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長子。在位年號洪熙。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朱高熾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是在位期間為人寬厚,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病重,不久之後就去世了。終年47歲。廟號仁宗,葬於十三陵獻陵。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漢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長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永樂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朱棣征討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宣德十年(1435年)駕崩,終年38歲,葬景陵,廟號宣宗。朱瞻基與其父親的統治加在一起雖短短十一年,但卻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

明英宗朱祁鎮(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兩次在位)。第一次,年僅九歲,繼位稱帝,年號正統。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其弟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改元景泰。瓦剌無奈之下,釋放英宗。隨即,景泰帝將他軟禁於南宮。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英宗複位,改元天順。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病逝。廟號英宗。

景泰帝朱祁鈺,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1449年-1457年在位,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英宗被瓦剌俘虜。于謙等大臣勸服孫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次年改元景泰。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奪門之變爆發,明英宗複位,改元天順。二月,明英宗廢朱祁鈺為郕王,軟禁於西苑。不久朱祁鈺去世,享年三十。明英宗上謚號曰戾。明憲宗追認其皇帝之位,謚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稱明景帝、景泰帝。

明憲宗朱見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初名朱見濬,漢族。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長子,母孝肅皇后周氏。1464至1487年在位。朱見深英明寬仁,在位初年恢復了朱祁鈺的皇帝尊號,平反于謙的冤屈,任用賢明的大臣商輅等治國理政,寬免賦稅、減省刑罰,使社會經濟漸漸復甦。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九月九日病逝,終年41歲。廟號憲宗,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

明孝宗朱祐樘 (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 ),漢族,年號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 ,生母為孝穆紀太后。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言路大開,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駕崩於乾清宮,在位18年,享年36歲,葬泰陵。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長子,在位期間年號正德。即位後史書上出現兩極評價,一方說他處事剛毅果斷,平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另一方面說他為政期間荒淫無道,國力衰微,一生貪杯、尚武、無賴,喜好玩樂。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於豹房,享年三十一歲,在位十六年,廟號武宗。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號嘉靖,後世稱嘉靖帝。在位早期英明苛察,做了很多大事,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對外抗擊倭寇,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後期雖然好道教,然而依然牢牢掌控著朝廷官吏,為隆慶新政與張居正改革奠定了基礎。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嘉靖帝駕崩,享年60歲。廟號世宗。

明穆宗朱載垕[hòu],在位時間公元1566年-1572年。登基前的內憂外患使他關心朝局,對他登基後處理政務有著較大的影響。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儘力輔佐,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內外得到大治,史稱隆慶新政。 但因為沉迷媚葯,也服這些媚葯助興,導致荒於政事。朱載垕在位6年,因病去世,終年36歲。廟號穆宗。

明神宗朱翊鈞,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朱翊鈞在位初之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在神宗支持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征,鞏固了漢家疆土。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國家運轉幾乎停擺,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崩,終年56歲,廟號神宗。

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在位僅一個月,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號泰昌,廟號光宗。他在位期間進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罷除了萬曆朝的礦稅,撥亂反正,重振綱紀。 但每日回宮後卻沉於酒色,縱慾淫樂,身體羸弱。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二十六日病逝,終年38歲,史稱「一月天子」,廟號光宗。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異母兄。16歲即位,在位七年。朱由校在位期間,客氏與魏忠賢專權,製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殘酷迫害企圖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殺遼東經略熊廷弼,致使後金攻陷瀋陽、遼陽,遼東局勢日趨嚴峻。天啟七年(1627年),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藥」身亡,終年23歲。

明思宗朱由檢,明朝最後一位皇帝,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後世稱為崇禎帝。崇禎帝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以身殉國,終年34歲,在位17年。崇禎帝死後廟號懷宗,後改毅宗、思宗。

推薦閱讀:

(12)子平閱微筆記(24):萬曆皇帝七嬪子
盜了一百多座陵寢,挖出皇帝屍體用皇帝的頭骨做碗
兩代皇帝千方百計想殺他,最後反而將此人送上了皇位!
皇帝愛殺功臣,為啥這個當相爺的卻能獨善其身?其實也曾生死磨難
乾隆皇帝詩歌無人吹捧的深思

TAG:皇帝 | 一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