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寧思:中國承認利新政權並非「機會主義」
呂寧思:隨著利比亞戰事走向尾聲,就在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遷入首都,開始履行國家管理職能的時候,也就在的黎波里召開民眾大會支持新政府之際,中國政府宣布正式承認過渡委。這個最後的外交決定的宣布並不令人意外,但從時間點上看,確實是比較晚的,國際社會還有國內輿論都有些評論。但是如果我們把半年來圍繞著利比亞局勢而產生的種種複雜情況所構成的種種困難與挑戰,認真加以分析的話,就可以理解中方在當前國際政治新形勢中做出的選擇是很不容易的。眾所周知,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共和國建立後前三十年那樣孤立於國際社會。也不能像改革開放前十五年那樣對於國際社會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由於中國在國際、經濟、政治舞台上地位的提高,中國與地球上東西南北大小國家的關係也是越來越密切。每參與一項國際事務,投票一項聯合國決議,都要從既定原則立場出發,也要照顧到國家的利益,還要兼顧到各方面的反應。這樣一來,1955年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提出的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因應新形勢,在實踐中就既要有所堅持,也要有所變通。就利比亞國內局勢發展和最終政權易手的過程來看,可謂各種因素混合,各種原則衝突,各種利益交錯。從中國對於聯合國安理會3月17號的1973號決議投棄權票起,各界各方就開始評論紛紛,正如今天《人民日報》評論文章所言,卡扎菲在利比亞國內早就不得民心,也在國際上四處樹敵,利比亞革命之初就是卡扎菲屠殺民眾所引起的。在道義上,聯合國是應對卡扎菲政權採取措施,不過按照中國一貫的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特別是不能同意大國干涉別國內政的外交理念,中國又不能投贊成票。與此同時,中國在與西方大國之間也有很多其他的利益互動,如果為了利比亞而投反對票,又會影響到其他種種方面。由於這些原因,當時中國投下棄權票應該是一個唯一的選擇。1973號決議通過之後,北約國家立即開始對卡扎菲政權的轟炸,理論上說這是典型的強權武力,進入他國內部事務。對於一個被北約的轟炸機所挽救,並且幫助壯大起來的班加西政權,當然它實際上是一個反對卡扎菲參保統治的革命政權。可是如果過早的宣布支持,一來不知道他是否能夠成功,二來跟在西方列強的後面,豈不是放棄了自己一貫的外交立場與原則。所以中國遲遲沒有正式的承認NTC,這既不是對革命政權不友好,更不是對卡扎菲戀戀不捨,全然是由於咱們的意識形態、外交原則與繼體利益等矛盾與苦惱所致。當然也有評論說,在外交舞台上博弈,就猶如在戰場上腳力,有時候是需要一些膽量的,甚至一些賭注這樣的心態,方能掌握主動。是的,你可以說中國的做法很有些機會主義,可是呢為了在原則與利益,在理論與實踐的中間,謀求最佳點,機會主義在國際舞台上是常常見到的。無論怎樣,從年初大舉撤出在利比亞施工的中國公民,到今天承認利比亞的改朝換代,我們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所作所為,至少在此顯示出中國與其他國家與眾不同的外交理念、利益取向還有形式風格。
相關專題:多國軍事干預利比亞相關新聞:·利反卡扎菲武裝繼續在拜尼沃利德圍攻效忠卡扎菲部隊·英國軍情五處稱曾與卡扎菲對話 促其放棄核武器·尼日否認拘留卡扎菲三子 稱只是對其進行監視·南非不承認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呂寧思:金正日訪俄行程很公開實屬罕見呂寧思:中國承認利比亞過渡政府有重要意義PN030
推薦閱讀:
※古代西方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代表者有?
※「一國兩制變了?香港不實行資本主義了?」
※老婆要造反:大男人主義時代的終結
※沒有民主的選舉:競爭性威權主義的興起
※西餐進餐禮儀:主張「一口」主義---中國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