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元炁論探微

——學習《大醫火神師徒傳道錄》有感中醫的哲學理論體系有四個方面:元炁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天人合一學說。對於這個學說那個學說,初學者往往一個腦袋四個大。四個學說彼此是孤立的嗎?如果是孤立的,那麼就一定有四個來源,究竟來源於哪裡?這四個來源又怎麼一起彙集到中醫來的?這樣一來,問題多多,中醫就真的讓人難以捉摸了。如果相互是緊密聯繫的,那麼說到底就還是一個體系,就易於掌握了,所以有必要進行一番梳理。元炁論闡述的是物質的本源性,宇宙一切來源於元炁,宇宙一切的本質是元炁。陰陽,是炁之用而產生的相對性,是物質性質對比性概念,並沒有離開元炁極其衍生物質的獨立的陰或陽的存在,陰和陽的概念應用都必有確指之物。元氣之用,起始於太極生兩儀,即分陰陽,此後就是四象八卦,八卦就是炁的八種能量形態,宇宙一切事物都不出這八種基本能量形態。五行,是八卦這八種能量形態之炁或者說相應事物的運動性質以及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形式規律的揭示。天人合一學說,是天地本然的元炁、陰陽、五行在人的生命領域的應用。一句話,中醫哲學體系的四個方面說的不是幾個東西,一個炁字就貫穿了全部哲學體系。五行不是講五髒的嗎?不錯。這裡怎麼說是對八卦這八種能量形態之炁或者說相應事物的運動性質以及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形式規律的揭示呢?我們試看摘錄於《大醫火神師徒傳道錄》書中所繪的《天人合一扶陽圖》。這張圖把五臟五行八卦完全對應起來表達,十分清晰,天道如此:八卦演萬物,五行相關聯,五臟亦如此,那麼就是人亦如此。心腎用離卦和坎卦表達,我們從其卦爻的對比上,可以清晰看到二者所蘊含陰陽能量之特性與數量之差別。坎卦與離卦卦爻對比的反向性,是其內在能量的可置換性,即相剋、相制約、可化合的直觀表現。肺陰金之兌卦與膽陽木之巽卦的卦爻對照完全相反,可見金克木,實質是肺經絡之炁制約膽經絡之炁,一個主升一個主降,那麼膽汁返流,口苦在炁機上的原因就清楚了。通常說金克木說成是肺克肝,因為肝膽一家才這麼籠統表達。肝木震卦與胃土艮卦,卦爻相反,肝木克土,直接表現就是生氣肝炁鬱結,胃收縮蠕動變緩慢,人不欲食。肝炁的舒展,實質是膽炁的舒展,我們在談五行之木的時候,古人表達為:木曰曲直。過去我們不理解,怎麼能具備條達舒展之性的同時又具備收藏之性呢?實際上是陽木和陰木的功能差別所致。相剋關係,主要看八卦的中間一爻,初爻代表生之初,上爻代表發展趨勢,而唯有中間一爻代表該事物的現在或者本質的屬性,三爻的陽爻的多寡則代表了該事物的陽能的能量性的強弱。火克金,是脾土坤卦中間的陰能對腎水坎卦中間陽能的制約關係。火克金,是心火離卦中的陰能即心陰對肺金兌卦、大腸金之乾卦中間陽能的制約平衡關係,心陰不足,心火過旺,就灼肺傷津,大便秘結;當心陰過多,心陽不足,則腸寒。五髒的相生關係是怎樣的呢?水生木,實際是肝木震卦得腎之少份陽炁和多份陰炁,膽經巽卦得腎經多分的陽氣與少份的陰炁。木生火,心之離卦得巽卦之陰陽之炁,但陰陽的結構發生了變化。火生土,胃經之艮卦得離卦少分的陽炁和多分的陰炁,脾經之坤卦得心之陰炁。土生金,肺金兌卦之炁來源於胃經艮卦之炁;物極必反,乾金大腸經之陽炁來源於坤土脾經之陰炁。陰陽是相對的,陰炁陽炁都是炁,只是相對的能量的多寡比較而言。比如,脾之炁,相對於胃之炁、心之炁而言偏陰,用坤卦表示,但是單獨從脾本身而言,它也有陰陽之分。五臟八卦之分,是相比較在這個整體系統里來表達的。我們從解剖知道,五髒的形態、結構、顏色、功能各不相同,本質由於五髒的經絡之循行、勾連之不同;雖然所有經絡裡面循行的都是炁,但是炁之能量結構能量態之不同,造成了各條經絡的功能的差異。我們了解了各條經脈之炁的陰陽的差異性和關聯性,會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發。比如,切脈時候,臟與腑以及臟與臟陰陽的差異,是不是也造成了脈象顯隱的差異呢?對於生克的理解是不是可以落到實處,具備可科學性,而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呢?我相信,將來總有一天,科學實驗終究可以檢測、證明到各條經絡之炁的物質的差異性、功能的差異性。可見,五行雖然是講五髒的,本質還在於元炁。五髒的生克制化,本質就是內在炁的關聯和相互作用。中醫哲學體系之下,有醫學的基礎理論體系,那就是臧象學說、經絡學說、精津氣液學說。五充講肝充於經,心充於脈,脾充於肉,肺充於皮,腎充於骨,講的都是五臟之炁。經絡講的也是炁,心腎相交,交於舌下和海底,實際是任督二脈的相交。,所以,觀察經就知道肝炁,觀察脈就知道心炁,觀察肉就知道脾炁,觀察皮膚就知道肺炁,觀察骨骼就知道腎炁了,由外而內觀察五臟之炁望診並非難事氣是有形之炁,是後天之炁,精津氣液都賴炁之化生與推動運行。針灸等理療和湯藥,無非是暢通炁機,使其無礙。經絡講的也是炁,心腎相交,交於舌下和海底,實際是任督二脈的相交。精津氣液之氣,是有形之炁,是炁之後天,實際就是生物氧,都賴炁之化生與推動。針灸等理療和湯藥,無非是暢通炁機,使其無礙。張仲景講六經,指六條足經,它們比較長,三陰三陽,陰經屬臟絡腑,在里;陽經屬腑絡臟,在外。屬絡關係,構成了臟與腑的表裡關係,也就是說絡的關係是臟與腑發生勾連關係的炁機的通道。如果我們舉起雙手,就會發現無論手腳,陰經上行,陽經下行的總起循行規律。陰經的上行,陽經的下行,也是人的陰陽能既濟卦的寫照。人之六經是天地六炁在人生命中的全息,六炁太過稱之為六淫,因為全息的對應關係,如果六經內在正炁不足,顯然六淫之邪會干擾六經之炁,使某一經炁太過而紊亂炁機的平衡,這就是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所發現外感病的發生根源。關於六經,《內經》有一段話:「少陽之上,火炁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炁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炁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炁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炁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炁治之,中見陽明」——這一段話,我們是否已經透徹理解呢?自然界有陰、陽、風、雨、晦、明,一年五季地球運行在黃道面,在不同位置有明顯的六種氣候因素影響,一天六個時辰有六種明顯的氣候因素變遷,六炁是炁的六種特徵的客觀描述。這裡的「治」,是主導、控制、影響的意思,比如少陽膽經之炁,屬於巽卦,火性是其相對的特徵,陽能決定膽氣的狀態,所以說是「火炁治之」,「中見厥陰」之意是膽經與肝經相表裡,從少陽膽經的經炁的旺衰可以判斷厥陰肝經之炁的狀況。「太陽之上寒氣治之」怎麼理解?怎麼陽經之炁由寒主導?太陽,是陽氣最盛大的意思,物極必反,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再有陽氣的增量,恰恰是寒氣的影響會主導它的運行狀況。「中見少陰」是指從膀胱經炁機可以判斷少陰腎經之炁。「太陽為開」,太陽膀胱經在外面,循行面積最廣大,所以也最容易受到自然界寒邪的影響,在其自身內在炁機不足的情況下,寒邪就會入侵,而且寒會循經由外而內層層傳變,疾病由此產生,這也是疾病大多起於寒的原因。陽明、厥陰、少陰、太陰之經炁變化以此類推。這裡所要強調說明的是,各種邪氣都是直接對應相應的經絡,風邪易於直入肝經,燥邪易於直入胃經、大腸經,濕熱邪易於直入脾經,熱邪易於直入心經,火邪易於直入三焦經、膽經,這些在臨床上面都可以得到相應的驗證。清楚六經之炁與六淫之邪的對應關係,我們判斷六經之炁是否正常,是否產生病變就有了依據。病因學理論上,無論是六淫之炁,還是七情內傷,還是今天的污染致害,都是在傷害元炁之後才致病。「正炁存內,邪不可干」,關鍵還是炁。中醫技術科學:診斷學、論治學、運炁學。以診斷為例,《內經》說:「行炁有餘而脈炁不足者死,脈炁有餘而行炁不足者生」。葯醫不死病,油盡燈枯,回天無力。診脈就是考察觀察六經之炁。彭重善老師講炁,從哲學體系,醫學理論體系,病因、病機、病症學說,技術科學四大方面經行了全面闡述。以上有些重要內容直接摘錄於他的講述,目的是集中一下要點,以幫助我們再認識再理解。本文都用「炁」字,主要為了表達經絡之炁的無形、精微、能量之特性,防止與空氣之氣等同和混淆。我在其他的文章里講過,人的形質肉體的本質是經絡,經絡的本質是炁。器質性病變之先,其實是炁之淤堵、逆亂、衰微,患者感覺失常、不舒服其實就是病了。診病,就是看炁;治病,就是調炁;養生,就是養炁。西醫看到病灶,但是看不到造成病灶病態的炁機問題,其治療也往往能力局限於除病灶範圍。我們看到很多實例,。火神派對於癌症和其他許多疑難病的治療,比較而言有相當的療效成果,與其透徹的元炁論思想在臨床的應用密切相關。某些中醫治療癌症,不作具體分析,不惜攻伐,大量使用軟堅散結的化瘤之葯,原因還是在於目中只有病灶,和西醫沒有兩樣。從全國看來看,實踐證明,中醫化瘤之法治療癌症,也是收效甚微。試問腫瘤周圍的經絡炁機不通,患者元炁不足,藥物怎麼能夠到達並且很好的發揮作用呢?肉身為陰,元炁為陽,整個人身為一坎卦,全賴元炁這一陽而維持生命,「留得一陽,留得一份命」。不懂元炁論,不堅持元炁論,用西醫思維看病,即使開的是中藥方,不過是所謂的「黃皮白芯」罷了,豈能高掛中醫旌旗!附:
推薦閱讀:

博粹堂中醫館—中醫食療 6
慢性腎炎蛋白尿中醫治療概況
五運六氣+中醫理論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中醫論泡腳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