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謝霆鋒、陳偉霆,港男變遷20年

71香港回歸的時候,想寫一片關於香港的文章,但因為一直在抄黨章,所以就拿之前準備的美男子頂上。回頭想想,畢竟是20年,要是不聊一下港星,總覺得有些遺憾。

這20年的香港明星里,我想寫三個不同時代的「香港明星代表」,劉德華、謝霆鋒、陳偉霆。

劉德華是香港娛樂圈繁華時代的代表之一,當初四大天王里,張學友的標籤是實力,黎明是儒雅,郭富城是跳舞帥氣,那麼劉德華則是努力拚搏的「香港精神」。

香港人喜歡劉德華,覺得他很拼很敬業,沒有負面新聞,從八歲到十八歲都認他是偶像,甚至一度有傳出過他要去競選特首,為了滿足市民yy,《金雞》還邀請他客串了一把特首。

謝霆鋒是97年之後,香港年輕明星的領軍人物,他外形出眾,年輕叛逆,第二部戲就提名了金像獎男主角。雖然在十年後才拿到這個影帝榮耀,但他是「香港娛樂圈暗淡」時期最知名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內地大片潮,謝霆鋒出演了陳凱歌的《無極》,那部電影口碑不算好,不過能被陳大導演選去演他第一部古裝大片,足見對謝霆鋒的肯定。

現在能代表香港年輕一輩的男明星已經不多,算來算去,竟只有一個陳偉霆。

來818港男明星的這20年。

1

現在的年輕人說到劉德華,會想起他拍的電影,他是香港商業片的大牌,接拍的電影沒有不紅不爆的。這幾年的《長城》、《桃姐》、《狄仁傑》,十幾年前的有《無間道》、《十面埋伏》、《天下無賊》,再遠一點的……

再遠一點的劉德華,並不是香港電影的票房保證。

90年代香港黃金時期的電影圈,最著名的是「雙周一成」(周星馳、周潤發、成龍),而「四大天王」只是指這四個人在音樂上的影響力。

劉德華不是不夠優秀,是那個時候優秀的人實在太多了,梁朝偉張國榮張學友梁家輝等等,個個都是又靚又會演,所以劉德華在電影上亮眼的成績,在當時也並不算特別出眾。

可是說到香港代表人物,劉德華又是不可缺少的,他唱歌沒有張學友有天賦,演戲沒有梁朝偉有天賦,但他身上是一個「拼」字。

他敢為事業拼。

1981年劉德華加入TVB,從龍套演起,到83年出演《神鵰俠侶》走紅,成為「無線五虎」之一。

但劉德華並不安於就當一個電視演員,他想往前走,去拍電影。離開原有的安逸環境,放棄男主角的大好前景,劉德華很敢也很捨得。

85年的時候TVB要他們簽五年約,劉德華想多一些拍電影機會,就和TVB提出拍電影,結果被拒絕,他聯合苗僑偉、黃日華等也想跳去演電影的藝人計劃跳槽,被TVB發現,於是冷藏了劉德華。

大約冷藏了一年多,TVB重新和劉德華簽約,同意讓他去演電影,但是他未來十年內都不能去其他台拍電視劇。(TVB和劉德華的關係後來都保持得不錯,劉德華回去參加活動,TVB主辦的音樂典禮也頒獎好幾次獎給他)

劉德華並不是一個有天賦的演員,可他足夠努力,98年一年接了16部戲,基本沒時間休息。當然,現在認為軋戲是在敷衍撈錢,但在那個時候的香港娛樂圈,當紅明星一年多部戲是很正常的,那時娛樂圈就是那麼熱。

他在1989年因《旺角卡門》提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1990年拿下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的最受歡迎男歌手。

劉德華被稱為「勞模」,他作品多,並且親自上陣,這幾年和他差不多的男明星都半退圈了,但他還是很努力的拼在第一線。

張學友曾說到劉德華,「每次累了想休息的時候,看見劉德華還在前面,就要不停的追了。」

他敢為理想拼。

他1991年成立「天幕電影公司」,主要投資拍攝的都是小眾文藝電影,如《香港製造》、《那年煙花特別多》,作為商業片最愛的劉德華,骨子裡卻有文藝情懷。

但是我們都知道他虧了幾千萬,還找向太借錢才渡過難關。

如果是他就此破產,那也就是個生意失敗的故事,但劉德華與眾不同的是,他的事業反而越來越火,電影片約多,演唱會接著開,99年還拿到了首個金像獎影帝。

越戰越勇。

甚至2005年,被大家視為沒什麼投資天賦的劉德華拿出2500萬,啟動「亞洲新星導」計劃,扶植年輕導演,他投資其中一部戲就是《瘋狂的石頭》,成就了寧浩與黃渤。

他的「映藝娛樂有限公司」出品作品不多,但是能看出劉德華的文藝情懷,2010年出品《打擂台》,一部關於香港的小投資電影,獲得當年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等4個大獎。

2012年出品的《桃姐》,橫掃了那年的香港金像獎台灣金馬獎,劉德華、葉德嫻、許鞍華,成功拿下影帝、影后、最佳導演。

劉德華作為香港精神代表,代表了那個時候香港人的價值觀,只要你刻苦耐勞,你勤奮拼搏,就算你沒有背景沒有天賦,你都會成功。

1997年的謝霆鋒剛剛出道,在他自己的介紹中,他是在噓聲中出道的。因為那時候香港人覺得他是靠著謝賢的名頭才當上明星,「除了靚仔沒其他的」。

他是演了《少年古惑仔》才真正成名,受到大家接受,所以他在訪談中談出道,會感謝鄭伊健,說沒有鄭伊健就沒有謝霆鋒。

98年謝霆鋒主演《半支煙》,提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那一年他只有19歲。

比起上一個十年,謝霆鋒這一代的人相當不同,他們不想和劉德華一樣當個十全大好人,也不想當一個完美偶像。

他更有個性。

謝霆鋒、陳冠希、余文樂,當時香港的三大年輕男星,看上去都不是「乖小子」。

現在你覺得謝霆鋒很溫柔,當年的他在演唱會上一言不合就砸吉他,狂爆的令人驚訝,有媒體報道他衝動,他直接回罵媒體,甚至連怒砸狗仔隊相機這樣的事情都做過。

在康熙來了演自己懟狗仔隊。

與媒體作對,真是年少輕狂,現在的明星那個不是和各大媒體都打好關係,可在當時,謝霆鋒就是不怕的。

他和王菲公開戀情,手拉手走在鏡頭前,不當大眾情人,就做我行我素的自己。

在香港當明星公開感情的人很少,別說劉德華黎明這樣的偶像派,當初成龍的日本粉絲,知道成龍想結婚,都有兩個自殺,基本上公開戀情就等於事業中斷了。

所以謝霆鋒公開戀情,轟動全城。也許是因為他就是那麼囂張,02年發生了「頂包案」(他出車禍逃走讓司機頂包,後被抓回來法院判社區服務),謝霆鋒被公司雪藏了一年又重新回到娛樂圈,從此收斂很多。

他有職業感。

港男星們,無論是劉德華還是謝霆鋒,身上有一種「職業感」,就好像梁家輝坦誠拍戲是為錢一樣,他們會把當明星作為一種職業,你給他多少錢,他就給多少貨。

香港教育也是這樣,和你談職業守則,少談理想奉獻。所以就算是謝霆鋒這樣的叛逆少年,在該出力工作的時候就會儘力。

2004年謝霆鋒和成龍拍《新警察故事》,他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從香港會展中心41樓上不用替身往下跳,為這個角色盡全力。在訪談中說以後可以和孩子說,那麼大個樓,你老爸可站到過頂上。

本來不是打星的謝霆鋒,在職業上倒是越來越往打星發展。武打戲是很多明星不願意接的,又累又苦又危險,可謝霆鋒並不拒絕打戲,他本身沒有文藝感,在演技上也沒有什麼導演要栽培,想繼續突破,不能拒絕動作戲。

所以他08年摸爬滾打演《證人》,09年剃頭殘眼演《十月圍城》(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10年的《線人》終於助他拿到金像獎影帝。

香港的帥哥靚仔們常常不願意把自己限制在偶像派里,特別是謝霆鋒那個時代,一個勁的搞殘自己,似乎從來不把那麼帥的臉當回事。香港帥哥里,吳彥祖是這樣,謝霆鋒是這樣,陳冠希也是這樣。

不過現在謝霆鋒走上廚神路線也是好神奇,人人都喜歡當食客,只有他和黃磊喜歡當廚子。

3

作為2010年後香港年輕男星的代表,陳偉霆是當之無愧的人氣第一,但他的成績單和前面兩位前輩比起來,實在不夠看。

但也不能怪他,如果說謝霆鋒的時代,香港電影只是走下坡路,那麼到了陳偉霆,香港電影市場基本沒年輕人什麼機會了。

85年的陳偉霆只比謝霆鋒小5歲,他03年以歌唱新人出道,08年得到力捧拿下一堆勁歌金曲的獎項,然並卵,香港的資源還是堆積在謝霆鋒余文樂等人的身上,他09年才演第一部電影。

對於現在年輕人,陳偉霆是「流量小生」,他的走紅和現在的運作模式,是完全內地小生式的,你不說都想不起來他是香港人。

還有兩個香港人作為香港明星的存在感很低,一個是李治廷,曾經以《歲月神偷》走紅,但對於更多人的人知道他是因為《武媚娘傳奇》;

另一個是王嘉爾,在韓國出道的香港人,粉絲會知道他來自香港,其他人會以為他是韓國人。

作為香港年輕男星里最紅的代表,陳偉霆給人有點微妙的感覺:

小心翼翼感。

陳偉霆在內地走紅之前,就在香港出了唱片,拍過不少電影。他的演技談不上好壞,在演《美麗密令》這樣的爛片時,他全身僵硬,手都不知放哪;同一年演許鞍華的《得閑炒飯》,他又相當放鬆,把年輕的港男演的活靈活現。

來內地發展是陳偉霆正確又不得已的選擇,基本上香港能拍的大導演都北上發展了,他呆在香港機會顯然不如內地多。

陳偉霆拍《古劍》走紅,趕上流量小生的車,曾經在香港發過6張唱片,但他在內地走紅之後才終於有了個人演唱會。

在《古劍》之後,陳偉霆合作的基本是內地班底與明星,電視劇《老九門》到電影《那件瘋狂的小事叫愛情》,你看不出他和李易峰、楊洋等內地小生在拍戲上有什麼地域類型的區別。

從這個角度看,你都不知道他能否算是香港藝人,因為他的工作方向和路線,已經是完完全全的內地模式。

可他又是香港人。

在平時看不出來,在一些敏感時候,陳偉霆的身份就會成為黑粉大戰的重點,他曾經在採訪中說的話都會被一字一句的拿出來計較。

所以陳偉霆是小心翼翼的,很多時候不能對事情做出看法,哪怕是客觀的,只能表表紅心,盡量低調,這種謹慎讓人覺得有點無奈。

但在內地發展的如此好的陳偉霆,並不是港媒的驕傲,港媒對他很不客氣,覺得他過於討好內地歌迷,在他返港的時候,戴個口罩都要嘲一番。

北上發展的香港明星,都要面對如何融入內地習慣,又要被港媒說「背叛」的狀況。

來內地發展的李治廷,曾經拿到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但現在基本和香港電影合作不多;王嘉爾是香港人,但在韓國出道,和香港娛樂圈也無關聯;鄧紫棋開演唱會時全程用普通話,又被港媒批評不愛香港粉絲。

陳偉霆沒有經歷過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的風光,沒有劉德華的自信,也沒有趕上香港千禧年後的活躍,沒有謝霆鋒的囂張。

不過他身上也能感受到香港明星的特質,特別敢拼,有職業感。(不過別說不用替身,成龍李連杰都用)

比如媒體寫他「實力寵粉」,我覺得這個詞還蠻好笑的,實際上他是對粉絲很尊敬,拿粉絲當衣食父母,所以才那麼客氣和重視。

他拿當偶像為職業,對粉絲好也是他職業的一部分,並不是理所當然就享受這種追捧。

香港娛樂圈這二十年,明星們從自信、到個性,再到謙遜,和華人娛樂圈中心轉移到內地不無關係。

而內地娛樂圈的迅速發展,也有這些有豐富經驗的北上香港娛樂人功勞。香港的導演、特效、藝人,讓原來在摸索中發展的內地娛樂圈飛速成熟,是機遇也是挑戰,是衝擊也是融合。

兼容包並,才能繼續發展;和諧社會,需要我們攜手同行。


推薦閱讀:

【國君零售】推薦閱讀!從美國百年消費變遷看中國消費機遇—消費行業系列報告之四
中國女服變遷圖
歲月——變遷不舍「華人根兒」
東北少數民族變遷史,曾經五次南下中原,契丹民族消失去了那?
良政善治與政治變遷

TAG:謝霆鋒 | 陳偉霆 | 劉德華 | 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