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與當代中國美術(王春立) 來源:2014年10月13日中國藝術報
元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
主講人 王春立(畫家,美術評論家,原中國美術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副秘書長)
儒學與當代中國美術
放眼望去,在漫漫歷史進程中,為世界文化寶庫增添了無限光彩的古老文明民族的文化,其它均已斷裂、轉移或消亡;唯有中華民族文化,經歷五至七千年傳承至今,從未中斷,具有磅礴的生命力。
巴比倫文化、亞述文化,歷經戰爭、天災、民族遷徙以及與其它民族不斷融合,早已消失。
古埃及自公元前3100年在上埃及美尼斯建立第一王朝,傳至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第21王朝,相繼被亞述人、波斯人、希臘人、阿拉伯人征服。今天的埃及人,已不是古埃及人,而是阿拉伯人;今天的埃及文化,是伊斯蘭文化。
在南亞次大陸,最初創造與發展印度文化的民族,是印度河流域的達羅毗荼人。公元前1500年,該民族被雅利安人征服。從這時起直到公元4世紀,經吠陀時代到笈多王朝興起,古印度文化,則是雅利安人與印度人在文化上的融合。雅利安人屬於歐洲日耳曼語系,因而這個時期的文化,實質上已經成為日耳曼化的古印度文化。到了公元10世紀,穆斯林加茲尼與古爾王朝入侵印度。德里蘇丹國於公元13世紀至16世紀把伊斯蘭教定為國教,導致了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兩種文化相互衝突而又交融。18世紀,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傳承英國文化。所以,屬於古印度民族的文化,早已斷裂。
公元前3000年前,在愛琴海克里特島,誕生了米諾斯文明。公元前2000年,進入繁榮期。這是一種海上文明,它的航海業以及對外貿易非常發達。公元前1400年,來自多瑙河及頓河一帶的亞該亞人——即後來稱之為的「希臘」人,征服了希臘本土,開創了邁錫尼文化。接著,古羅馬文化繼承了古希臘文化,並把古希臘文化融匯、轉移至歐洲大陸。
為什麼在世界上唯有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沒有發生斷裂、轉移或消亡呢?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因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性質,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和諧相處的各民族,沒有發生過根本性的改變。從秦朝開始,中國始終保持著延綿不斷的大一統的政治局面。雖然有時少數民族與漢族的爭鬥,導致了地域割據或朝代更替,但這絕不是被外國佔領,也不是取得政權的少數民族,以自己的民族文化取代漢文化,而是以漢族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統一的文字等等手段,結合新形勢,治理整個國家。特別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民族傳統文化,猶如貫穿古今的思想大動脈,剛健中正,生生不息,為我國各族人民增強凝聚力、創造力,激發愛國主義精神,戰勝內憂外患,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在今天,當西方大國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所推動的「世界文化一體化」的浪潮,已經席捲全球、橫掃我國的情況下,如何對待以儒學為代表的民族文化,這是每一位炎黃子孫不能迴避,而且是必須予以足夠重視的大問題。
一、時代呼喚儒學
儒家思想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靈魂。兩千多年來,它是促進國家穩定統一,中華各民族和平相處與不斷融合,建立健全政治管理體制,增強吸收外來文化的涵攝力,最根本的基石與原動力。
在我看來,當今世界存在著中西兩大文化主軸:一是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西方文化,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公元前五六世紀,在世界文化史上,出現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文化大繁榮。當時所取得的各項成就,全都成了以後各時代文化發展的策源地。西方文化,勃興於希臘。希臘畢達哥拉斯哲學學派,與大約生活在同一時期晚些年度的中國的孔子,同是通過對於音樂的研究,奠定了中西美學不同的發展道路。
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從音樂中發現了數率的和諧,以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美的相對性;從比例、對稱、節奏、簡約化等方面,探討了形式美的構成。他們鑒賞希臘建築與雕塑「高貴的單純」與「靜穆的偉大」 。注重研究藝術形式美的科學的理性精神,一直貫穿於西方美學整個發展過程中。
繼畢達哥拉斯學派之後,蘇格拉底認為,「美」與「善」是統一的( 《古代思想家論藝術》序言) 。亞里士多德也說「美是一種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為它是善」 。柏拉圖在評價文藝作品時,主要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如果一件文藝作品的思想內容對社會影響不好,藝術性再高,也要把它剷除掉。但是古希臘哲學起源於對於自然規律的研究,注重形式邏輯,並以此解釋自然界的和諧與秩序。因而,在美學思想上追求和諧美,探討構成和諧美的各種形式因素,始終是西方美學從古至今非常重視的研究課題。
建立在宗法血緣關係以及政治等級制度之上的中國孔子儒家學派,是我國上古文化集大成者。孔子認為,音樂應該「盡美矣,又盡善也」 ( 《論語·八佾》 ) ,要做到美與善的統一。其目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 《論語·述而》 ) 。就是說,文藝作品要符合一定政治路線的「道」 ,以及社會倫理道德的「德」和「仁」 ,描繪出了道德與藝術和諧統一的「為人生而藝術」的最高理想境界。
孔子生活於春秋戰國,被他稱之為是一個「禮壞樂崩」的時代。為鞏固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秩序,他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論語·顏淵》 ) ,「弟子,入則親,出則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論語·學而》 )。認為孝於宗族長輩與忠於國家,是統一的。
繼孔子之後,孟子對人的精神美,同樣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認為,要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定要養成「至大至剛」 、「塞於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 ( 《孟子·公孫丑》上) ;要具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的完美人格;要養成堅忍不拔的毅力以及積極進取的精神。「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告子下》 ) 。這與孔子所闡述的「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 《論語·子罕》 )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 ( 《論語·衛靈公》 )等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總之,孔家儒學所倡導的道德觀念、價值思維與文化內涵,構成了一個能夠適應時代發展,不斷變易更新的具有包容性、開放性的思想體系。這個思想體系,經世代傳承,生生不息延續至今,雖歷經波折,但仍具有蓬勃的生氣。可謂「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 。儒家思想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靈魂。兩千多年來,它是促進國家穩定統一,中華各民族和平相處與不斷融合,建立健全政治管理體制,增強吸收外來文化的涵攝力,最根本的基石與原動力。
自古以來,作為「天朝大國」 ,以儒學為核心、儒道釋相融的中國傳統文化,總是處於中心地位,對周圍的異邦文化,保持著由高向低走勢的輻射。可到了公元16世紀,正走向文藝復興高潮的歐洲,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加快的工業化進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確立以及對海外貿易的擴張,特別是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等人的來華,向中國輸入西方文化,開始了「西學東漸」的過程。這種中西文化平等交流,到了1757年乾隆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時,宣布告終。
從1840年鴉片戰爭直至滿清滅亡,以雄厚的經濟實力以及堅船利炮做後盾的西方文化,如同摧枯拉朽的颶風,促使中國傳統文化發生震蕩、裂變,而至黯然失色。此時,林則徐、魏源等人率先提出了「師夷長技」的經世主張,表現出了勇於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的氣概。容閎高呼「以西方之學術,灌輸入中國,使中國日趨文明富強之境」 。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這些洋務派領袖,更加明確地提出了「中體西用」 ——即「以中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嚴復認為,學習西方文化,是為了「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 。辛亥革命,結束了歷經兩千多年的歷代王朝之更替。孫中山在為同盟會撰寫的「三民主義」綱領中,強調了「揖美追歐,舊邦新造」的政治理想。但是他主張光大中國的道德傳統,正如章太炎所說,「用國粹激動種性,增進愛國熱腸」 。「國粹」的含義,已包括從外國傳入並為我國所接受的文化成果(此段引文,皆出自《世界文化史》第441 - 447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隨後,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人在新文化運動中,高舉「科學」與「民主」兩面大旗,對儒家倫理道德觀進行了猛烈的批判。陳獨秀於《 〈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一文中寫道:「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指科學、民主) ,可以救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他在《法蘭西與近世文明》中,把「歐羅巴人之所獨有,即西洋文明」 ,稱之為「近世文明」 ;把同時期的中國、印度文明,稱之為「猶古之遺也」 ,主張走全盤西化的道路。當時雖有梁漱溟等人針對西方文化出現的種種弊端,提出了未來世界文化的發展,將走「中國的路,孔家的路」 ,定能實現「中國文化的復興」 ,但是效仿西方,否定傳統,在近百年中,一直成了中國文化發展的主流。
蘇聯解體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強國在推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同時掀起了加快向第三世界輸出西方價值觀、以西方文化取代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世界文化一體化」的浪潮。各民族多元文化,體現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缺失,必然削弱民族自信力,易於在精神上成為西方強國的附庸。當我們歷經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走上國家振興之途的今天,已經站到了近百年歷史的新拐點,應該充分認識到呼喚儒學、復興民族文化之必要。
至此,這使我想起了上世紀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曾經提到的「軸心時代」這一概念。何謂之乎?即公元前5世紀左右,在古希臘、中國、印度、以色列這些地域,同時出現了偉大的思想家,如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中國的孔子、老子,印度的釋迦牟尼等等,獨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傳統。這個時代,被稱之「軸心時代」 。作者認為:「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思考和創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並被它重新燃起火焰」 。對於上述論斷,我有同感。我認為,只要我們批判地找回了儒學精神,也就找回了強國富民的精神之源。
二、儒學是歷代美術創作之魂
儒學強調文藝作品的教育功能和認識作用,主張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統一,確立了天人合一、剛健中正的美學要義。「德」和「仁」 、「興、觀、群、怨」 、「美」與「善」 、「變」 、「氣」等儒學觀點影響了歷代美術創作。
中國美學思想體系,形成於戰國中後期至秦漢之際。它的基本內容,以道家法自然人與天調為基礎,以儒家中和之美以及宗法制倫理道德為核心。漢以後,與佛教相融。
儒學強調文藝作品的教育功能和認識作用,主張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統一,確立了天人合一、剛健中正的美學要義。
孔子在《論語·述而》中所云:「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把符合一定政治路線的「道」 ,以及為此而服務的社會倫理道德的「德」和「仁」 ,作為衡量作品優劣的首要標準。以後的儒家在論述美術作品時,經常從不同側面表明如上觀點。
《孔子家語·觀周》記載:「孔子觀乎明堂,覩四門墉,見堯舜之容,桀紂之象」 ,曰「興廢之戒也」 。漢代王充雖然在《論衡·自然篇》標榜自己的學術觀點「違儒家之說,合黃老之義」 ,可在該書《實知篇》卻寫道:「見兆聞象,圖畫禍福,賢聖共之。 」又在《須頌篇》中說:「宣帝之時,圖畫漢烈士,或不在畫上者,子孫恥之。何也,父祖不賢,故不圖畫也。 」表明他對美術作品政治教育作用的看法,與孔孟一致。隨後王延壽在《魯靈光殿賦》論及繪畫教育功能時,也說「惡以誡世,善以示後」 。
魏晉之時,曹植《畫贊序》云:「觀畫者見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見三季暴主,莫不悲惋;見篡臣賊嗣,莫不切齒;見高節妙士,莫不忘食;見忠節死難,莫不抗首;見放臣斥子,莫不嘆息; ……是知存乎鑒戒者,圖畫也。 」南齊謝赫《古畫品錄》稱:「圖繪者,莫不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覽。 」陳時姚最《續畫品錄》說:「夫丹青之妙,未易言盡。雖質言古意,而文變今情。立萬象於胸懷,傳千祀於毫翰。故九樓之上,備表仙靈;四門之墉,廣圖賢聖。雲閣興拜伏之感,掖庭致聘遠之別。 」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更加明確地提出了:「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探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 」宋代《宣和畫譜》也稱:「是則畫之作也,善足以觀時,惡足以戒其後,豈徒是五色之章,以取玩於世也哉! 」按照荀子的話來說,文藝作品之「道,與政通矣」 ( 《樂記·樂本》 )。
在孔子看來,文藝作品的教化作用,可表現為「興、觀、群、怨」四個方面。即:「興」者,可使人感發志意,有益於修身;「觀」 ,觀風俗,知得失;「群」 ,明了群體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怨」 ,指諷喻,補察時政。
上述觀點,已成歷代美術創作立意之圭臬。如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論婦人形相》 ,主張美術創作要有「理趣」 ,這實指儒家「道統」思想。他在同書《敘圖畫名意》中,開列了自漢代至北宋熙寧七年一系列名畫。云:「古之秘畫珍圖,名隨意立。典範則有《春秋》《毛詩》 《論語》 《孝經》 《爾雅》等圖(上古之畫,多遺其姓) ;其次後漢蔡邕有《講學圖》 ,梁張僧繇有《孔子問禮圖》 ,隋鄭法士有《明堂朝會圖》 ,唐閆立德有《封禪圖》 、尹繼昭有《雪宮圖》 。觀德則有《帝舜娥皇女英圖》 (亡名氏) ,隋展子虔有《禹治水圖》 ,晉戴逵有《列女仁智圖》 ,宋陸探微有《勛賢圖》 。忠鯁則隋楊契丹有《辛毗引裾圖》 ,唐閆立本有《陳元達鎖諫圖》 ,吳道子有《朱雲折檻圖》 。 」此外,該文還以「高節」 、「壯氣」 、「靡麗」 、「風俗」為條目,列舉了眾多名畫。從存世的古代美術作品來看,孔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觀和教化觀,始終是決定美術作品立意的一條主線。不僅人物畫如此,通過「因物寓性」 ,「意在象外」 ,山水畫與花鳥畫,也不例外。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畫訣》寫道:「山水先理會大山,名為主峰。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遠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如此,故曰主峰,如君臣上下也。 」麻九疇《中州集》已集跋范寬《秦川圖》有詩云:「大山岩岩如國君,小山鬱郁如陪臣,大石盤盤社與稷,小石落落士與民」 ,即是其例。
在花鳥畫中,托物寄情,不乏其例。南宋遺民鄭肖思,以表達忠君愛國之情,元代之初畫無根蘭花,上題「純是君子,絕無小人」 (夏文彥《圖繪寶鑒》卷四) 。明代英宗時期,畫家顧輸抨擊宦官王振攬政,畫荊棘一叢,題曰「都無君子,純是小人」 (徐沁《明畫錄》卷三) 。清代鄭板橋在畫竹跋中寫道:「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深刻地表達了他的「讀書志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的愛國憂民之情。
一般說來,儒家學說,是求實的,積極進取的,主張文藝為政治服務,主題思想蘊藉精神之美;老莊哲學,是務虛的,強調超功利的無為境界,對於文藝的影響,側重藝術創作規律。但是這絕不能簡單地劃分為:儒家重視文藝作品思想內容,老莊影響著藝術形式。儒家的美學思想,對於文藝創作,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孔子《論語·八佾》稱:「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把「美」與「善」的結合,作為文藝創作最基本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美」與「善」的結合?孔子在《論語·雍也》中指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就是說,要做到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
作為儒家群經之首的《易》 ,在《說卦傳·第二章》寫道: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曰仁曰義。 」這些觀點,實為先秦時期儒、道等各種文化思想的總合。其中所展現的「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 ( 《文言傳·乾文言》 )天人合一、人與自然親和的觀點,構成了中國美學最基本的綱領。
南朝宋時宗炳,在《畫山水序》中寫道:「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 ,令眾山皆響。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所輯孫暢之《述畫記》中記載,劉褒畫《雲漢圖》 ,使人看之覺熱;作《北風圖》 ,欲之覺冷。朱景玄《唐朝名畫錄》 ,錄明皇稱讚李思訓所畫嘉陵江山水畫「夜聞水聲」 ,不愧為「通神之佳手也」 。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寫道,面對山水畫,「不下堂筵」 ,即可「坐窮泉
壑,猿聲鳥啼不絕於耳,山光水色蕩漾奪目」 ;其可謂「靜居燕坐,明窗淨几,一炷爐香,萬慮消沉」 ( 《林泉高致·畫意》 ) ,保持著人與自然、人與繪畫和諧的情境。
在《易》中,「變」為《易·傳》核心思想-- 「生生之謂《易》 」 ,「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 《繫辭上》 ) 。「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 (同上) 。「文」者,美之創造也。表明藝術之美,應具有生生不息的創造力。以山水畫而論,隨著時代推移,為適應新時期人們審美的新需求,藝術風格總是不斷地發生變化。正如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所云:「山水畫大小李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變也。 」北宋中期的米芾,被看成是文人畫派的代表畫家。其子米友仁畫於南宋時期的《瀟湘奇觀圖》 ,以濕筆水墨之法,變當時山水畫以「線」造型為主,為以「面」造型為主,渲染了山水畫煙雲變幻之妙。
「氣」 ,在中國古代美學中有多種定義。孟子為提高道德倫理素養,提出「善養吾浩然之氣」 ,以達到「至大至剛」 、充「塞於天地之間」的人格美( 《孟子·公孫丑上》 ) 。莊子提出「通天下一氣耳」 ( 《莊子·天運》 ) 。「一氣」 ,分陰陽;陰陽合,萬物生。曹丕《典論·論文》稱,「文以氣為主」 。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繪畫「六法」之「氣韻生動」說。在這裡,何謂「氣」 ?指作品所表現的陽剛之美;「韻」者,陰柔之美也。宋代鄧椿《畫繼》說:「氣韻生動」 ,即「傳神而已」 ,為畫法「第一」 。由此,孟子之「浩然之氣」 ,與道家之「氣」融合,衍化為「氣韻生動」說,並從人物畫擴展到山
水畫、花鳥畫,成為衡量中國繪畫重要的美學標準。就宋代山水畫而論,范寬的作品,「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 ,熔鑄陽剛之美,以氣盛;二米的水墨雲山,顯陰柔之風,以韻盛。
此外,儒家詩學「比」 、「興」說,乃是形成中國繪畫意象美、意境美的理論基礎。儒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宗法等級觀念,也對繪畫構成形式有著深遠影響。如在五代南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中,把位於情節中心的主要人物畫大,把陪襯人物畫小,這都顯示了中國繪畫美學的特點。
三、儒家對當代美術創作的指導意義
中國美術應該具有什麼樣的時代品格呢?我想這就是:立足現實生活,面向世界,具有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特點的新美術。中華民族新美術,必須堅持現代化與民族化的統一,創新性與繼承性的統一,發展民族傳統文化與吸收世界先進文化的統一。
改革開放三十年,使得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當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必須撥開西方大國所推行的「世界文化一體化」的迷霧,高擎民族精神火炬,維護我國主體價值觀,掌握文化主動權,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因為國家的振興,本質上則是民族文化的復興;民族文化的復興,其靈魂,是儒學的復興。
在這樣形勢下,中國美術應該具有什麼樣的時代品格呢?我想這就是:立足現實生活,面向世界,具有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特點的新美術。中華民族新美術,必須堅持現代化與民族化的統一,創新性與繼承性的統一,發展民族傳統文化與吸收世界先進文化的統一。
中國實現現代化,不能脫離自身發展歷史,不能脫離民族傳統文化。民族傳統文化的恆定性以及與新時代政治、經濟狀況的適應性,構成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斷延續的發展歷程。
建設中華民族新美術,首先它應該是民族的,維護中華民族尊嚴和獨立,維護國家和諧和統一,繼承並發展中華民族的美學體系。民族性,是中華民族美術從傳統形態過渡到現代形態的內在的動力。只有正確地對待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才能增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力。
中華民族新美術,它應該是科學的,要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批判地繼承傳統與時代創新相結合。民族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世代積累的精神財富。如果一個國家削弱或中斷了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那就很容易淪為其它國家的文化殖民地。
古為今用,既不能對傳統文化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對那些能夠革故鼎新、推動歷史發展、具有勃勃生機的文化精神,應該予以總結和運用。一概肯定,是文化保守主義,遵循祖制萬古不移,必將墮為民族前進的阻力。一概否定,是民族虛無主義。那些主張我國美術創作定要砸掉民族傳統、改為納入西方文化評判體制的做法,只不過是「假洋鬼子」的鬧劇。
洋為中用,對待外來文化,第一要有開放的眼光,包容的胸懷;第二要有去粗取精的判斷力和涵攝力。我國民族美術,自古以來,總是不斷吸收外來文化長處為己用,形成新血液,構建新傳統。例如:寶相花、纏枝蓮紋樣,源於古希臘,東周時經波斯傳入。佛教藝術,東漢末年傳自天竺。明朝利瑪竇來華,始習西洋畫法。民國初年,徐悲鴻等人在歐洲學習素描、解剖、透視、色彩,並在國內發揚光大。所以說,閉關自守,是不符合中國繪畫發展規律的。
如何去粗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對外來文化是怎樣進行鑒別、取捨的問題。我想,凡一切有益於國家繁榮昌盛,有益於民族團結,有益於振奮民族精神,都在學習、借鑒之列。西方美學對於形式美的研究,頗有建樹,值得關注。至於西方現代派美術中所表現出來的非理性的、頹廢的思想狀態,以及「反審美」 、「反崇高」的做法,都不可取。
中華民族新美術,應該屬於人民。我國有13億人口,只有人民所接受、所喜愛的藝術,才能成為真正的民族藝術。若為人民所喜愛,其作品的文化內涵,必然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彰顯了時代精神,符合歷史潮流。為此,藝術家定要熟悉生活,與人民心心相印。但是近些年來,卻有人主張大搞「學院」派,在創作中不問思想內容,只談表現技巧,追求「為藝術而藝術」 ,卑視「為社會而藝術」 。這種傾向,值得思慮。
近百年來,中國人民推翻滿清,打敗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國,使神州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飽受凌辱的「東亞病夫」 ,變成了為世界矚目的東方巨人。但是在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過程中,學習西方文化,卻以「打倒孔家店」 、「批孔」 、摧毀民族傳統文化為代價。這種激進的革命做法,雖然有其矯枉過正的必然性,但是隨著我國國勢逐漸強大,才使我們真正明白了,不能以西方價值觀,取代國人的民族意志。這也使我們猛醒,充分感覺到了民族傳統文化精神之偉大。為看清這一點,我們同樣用了一百年。
為發展立足現實、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中華民族新美術,審視儒家經典,對於美術家的修身與創作,有著深遠的指導意義。比如:
第一,樹立憂患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要關注現實生活,表現時代風采,為人生而藝術。個人的命運,永遠從屬於民族的命運,國家的命運,這是儒家價值觀的核心。應該看到,儒家崇道尚德、明義重公、樂群貴和的精神境界,自強不息、剛健進取、厚德載物的健全品格,都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重要的組成部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 ,這些警句,永遠激勵著中華民族奮勇前進。作為當代美術家,在作品的立意上,大則可以使人「明勸戒,著升沉」 ,小則也可以讓人「清心澄懷」 ,都要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啟示。不要把別人倒過來的垃圾,奉為至寶;也不要見了錢,就不要靈魂。
第二,樹立「天人合一」的藝術觀,與漢唐比肩,弘揚「剛健、篤實、輝光」大美、壯美的民族精神。為此,要做到「美」與「善」的統一,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在藝術風格上,要提倡萬紫千紅,不拘一格。
第三,發揚儒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不斷創新的思想,積極開拓今日美術創作的新天地。不容諱言,儒家有「天不變,道亦不變」因循守舊的一面,但也有隨著歷史發展,不斷進行自我調整,不斷變易的一面。先秦諸子百家,儒家只是顯學之一。漢初黃老當道,武帝時董仲舒獨尊儒術。魏晉以降,儒學中衰,佛、道盛行。隋唐儒、釋、道合流。宋代又形成了以儒家為核心,融入佛、道的程朱理學。明清之際,黃宗羲等人把儒學變為實學。民國以來,新儒學吸取西方科學與民主的意識,正在促其往現代化轉型。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到啟示:在新形勢下,如何遵循儒家變易觀點,把繼承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吸收世界文化長處,與時代創新結合起來,建設中華民族新美術,已成為當前十分重要的任務。
最後,草就絕句,以結束此文:神州中興期已至,百蟄聽雷萬山鳴。儒學綿延民族脊,大美不言賦丹青。
推薦閱讀:
※她教會我如何拍攝人體丨荒木經惟影集《愛的陽台》
※一代傳奇標準舞大師、藝術大師約翰·伍德講習找到你的平衡
※林風眠傳奇的一生:5歲母親被賣,25歲妻兒去世,但從未放棄藝術
※絕對不會只看一遍的《大國重器穿越記》H5正式發布!千元大獎、限量禮盒襲來!
※《局部 第二季》如何憑藉「小眾」文化綜藝載體提升大眾審美?
TAG:中國 | 藝術 | 美術 | 來源 | 中國藝術 | 當代中國 | 儒學 | 2014年 | 國美 | 當代 |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