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回顧與2009展望:盈利增速放緩 中國銀行業多元化發展提速_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2008年,在世界金融危機的衝擊下,中國經濟運行出現了周期性拐點,從上行階段轉入下行階段,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也相繼由緊縮轉向擴張。作為與經濟周期高度相關的銀行業,2008年總體雖保持了穩健運行的態勢,但轉折之年的特徵也非常明顯,利潤前高後低、撥備大幅計提,各行紛紛為「冬天」儲備糧草。2003年以來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將告一段落。
據銀監會披露,2008年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稅後凈利潤達5834億元,較上年增長30.6%。在大規模計提撥備的情況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本回報率仍高達17.1%,比2007年和2006年分別提高0.4個和2.0個百分點。與飽受金融危機衝擊的歐美等國家或地區的銀行相比,中國銀行業在利潤總額、利潤增長額和資本回報等方面的表現令人艷羨。
⊙樊志剛 錢金葉 金昱 楊飛/文
一、2008年中國銀行業業績回顧
截至2009年3月28日,工行、建行、中行和交行等境內上市的四家大型銀行均發布了2008年年報,其他各上市銀行的年報還在陸續發布中。由於四行總資產與利潤等指標均佔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半壁河山,本文以四行2008年的經營和發展情況為主體,並以滙豐控股作為國際參照,分析中國銀行業的整體情況和特點。
(一)稅率降低抵消資產減值影響
2008年四家大型上市銀行繼續保持了較高的利潤增長,凈利潤增幅四行平均值達到了27.2%,與飽受金融危機衝擊的國際大行相比(匯控按年倒退68.2%),業績斐然。
四行凈利息收入增長14.9%,凈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增長16.8%,二者推動了營業收入增長20.6%。
四行營業費用增長僅9.9%,低於營業收入增幅10.7個百分點,推高撥備前利潤增幅達28.2%。
四行資產減值損失增長了705億元,增幅為76.0%,但由於所得稅費用不僅未隨稅前利潤同比增長(若按去年所得稅率則應增加286億元),相反減少134億元,使得凈利潤增幅達27.2%,與撥備前利潤增幅相若。
(二)盈利能力提高
2008年四行平均ROA為1.18%,較上年提升0.1個百分點;ROE為18.22%,較上年提升1.85個百分點;成本收入比為30.57%,較上年大幅下降4.09個百分點;四行盈利能力顯著提高,而同期受危機衝擊較為嚴重的滙豐控股ROA僅為0.26%,ROE僅為4.7%。
與此同時,四行凈利息收入佔比下降至81.22%,較上年大幅下降4.04個百分點,對利息收入依賴程度進一步降低。
(三)規模增長與利差擴大共同推高凈利息收入增幅
2008年四行凈利息收入較上年增加928億元,增幅為14.9%。其中規模增加因素貢獻為74.6%,利差變動因素貢獻為25.4%。四行利息收入較上年增加2068億元,其中規模增加因素貢獻為59.0%,利差變動因素貢獻為41.0%。四行利息支出較上年增加1140億元,其中規模增加因素貢獻為46.3%,利差變動因素貢獻為53.7%。
2008年,四行利差進一步擴大,凈利息收益率(NIM)達3.18%,較上年提升0.07個百分點,凈利差(NIS)達2.81%,較上年提升0.03個百分點。
2008年,四行資產負債規模進一步擴張。四行總資產合計269471億元,平均增幅達到15.2%,其中貸款餘額合計126080億元,平均增幅為14.8%。四行總負債合計252328億元,平均增幅為15.6%,其中客戶存款餘額合計216385億元,平均增幅達18.5%。
(四)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下滑
2008年四行凈手續費和傭金業務收入在保持兩位數增長的同時,收入結構出現了較大變化。受資本市場整體低迷影響,近年來增長迅猛、拉動作用明顯的代理及理財業務收入出現大幅下滑,而銀行卡、顧問諮詢、擔保承諾等新興業務呈現快速增長勢頭,在凈手續費和傭金收入中的佔比顯著提高,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代理業務下滑的影響,使得四行總體凈手費和傭金業務收入仍保持了16.8%的增長速度。
而同期由於世界經濟貿易的萎縮,滙豐控股該項業務收入由2007年的1504億元減少至1369億元,負增長9%。
(五)資產減值損失大幅攀升
2008年四行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增加,平均增長了76.0%,其中投資類資產減值損失的增幅尤為突出,高達155.4%;貸款及其他信用類資產減值損失的增幅為47.7%。與滙豐控股相比,四行貸款及其他信用類資產減值損失增幅高出後者7.2個百分點,全部減值損失高出後者31.4個百分點。
2008年9月份,央行進入降息周期,受多次不對稱降息影響,銀行業利差在三季度達到峰值後,四季度大幅下跌,各行全年利差水平均較前三季度收窄。
受撥備計提上升和利差收窄影響,2008年四行盈利狀況呈現先高後低、逐季遞減的態勢。四行凈利潤全年平均增速達27.20%,各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76.98%、30.34%、14.09%和-26.24%,四季度甚至出現負增長。
(六)不良貸款率繼續下降
2008年經濟下行的影響開始顯現,不良貸款餘額有所上升,但四行不良貸款率仍繼續降至2.32%,較上年下降0.41個百分點,低於匯控0.14個百分點,維持在較好水平;受資產規模不斷擴張的影響,四行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2.94%,較上年下降0.20個百分點;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0.48%,較上年下降0.18個百分點;四行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撥備覆蓋率提升至126.97%,較上年大幅增加22.45個百分點,高於匯控32.67個百分點。
(七)信貸資產佔比進一步降低
2008年四行信貸資產佔比進一步降低,資產結構不斷優化,客戶貸款凈額在總資產中的佔比為46.79%,較上年末下降0.16個百分點。受央行大幅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影響,四行投資及交易類資產在總資產中的佔比較上年末下降4.54個百分點,降至27.88%;四行客戶存款在總負債中的佔比達85.76%,較上年末提升2.09個百分點。
(八)員工總量保持增長
2008年,在國際金融機構紛紛裁員的環境下,四行員工總量仍正增長3萬人,增幅為2.8%。其中,員工增幅最大的為交行14.2%,其次為中行5.0%和工行1.3%,建行最緩,僅微增0.9%。相比而言,滙豐控股全年裁員1.5%。
2008年,四行人均效率進一步提高:人均資產達2461萬元,較上年提高12.1%;人均營業收入達80.6萬元,較上年提高17.3%;人均營業費用為30.6萬元,較上年增長6.8%;人均撥備前利潤為50.0萬元,較上年大幅增加24.8%。各項指標中,唯一下降的是人均員工費用為,為13.8萬元,較上年下降2.1%。
與滙豐控股相比,儘管四行的人均資產、人均營業收入和人均撥備前利潤增速分別高於滙豐控股3.1個、14.6個和42.0個百分點,但從絕對額上看,與滙豐控股尚存在較大差距。其中,四行人均資產、人均營業收入不到匯控的1/2,人均營業費用、人均員工費用不到匯控的1/3。
二、2009年中國銀行業發展展望
2009年,無論是對中國經濟發展還是對整個銀行業經營而言,都將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面臨困難和挑戰最為嚴峻的一年。儘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多種刺激經濟的措施,竭力熨平經濟波動幅度,減緩經濟增速下降的影響,但在世界經濟重拾升勢之前,中國經濟還要經歷一段較長的低增長時期。
在低增長時期,銀行業面臨的經營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經營中的困難和風險顯著提升:
一是伴隨著宏觀總需求的低迷,企業和居民對銀行各項業務的需求也相應減少,無論是傳統的融資中介和結算清算中介,還是新興的企業年金、資產託管、投資銀行等業務,銀行的發展的空間都將相應收窄。
二是企業經營環境惡化,存貨和資金周轉速度降低,破產率上升。尤其是與經濟周期高度相關的製造業和房地產業仍然在銀行的信貸資產投放中佔據了重要的比例,銀行信貸資產的質量面臨嚴峻的考驗。
三是隨著失業率上升和預期收入的降低,居民理財和投資傾向趨于謹慎。近幾年來快速發展、在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中佔比約1/3的個人理財業務增長受限(2008年各行理財業務已經較2007年大幅下滑)。
四是在寬鬆貨幣環境和利率下行周期下,除了信貸資產外,佔據各行最重要比例的投資類資產面對流動性寬鬆、貨幣市場利率降低的形勢,收益率已顯著下滑。此外,在利率下行期間,存款定期化趨勢明顯,這也將增加付息成本。可以預見,銀行利差空間將繼續收窄。
銀行業經營發展面臨著如許的困難,但我國政府陸續出台的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以及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為各層次金融市場的創新發展和銀行業的盈利增長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機遇。在艱難而複雜的外部環境和經濟條件下,如何克服困難,抓住機遇,中國銀行業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和抉擇,需要處理好一系列重大的關係:
一是如何處理生存與發展的關係。銀行業的本質就是經營風險,根據資本承受能力和資本回報要求進行相應的風險資產配置。在經濟下行和資產風險提高的環境下,生存是排在第一位的問題。從國際銀行業的起伏變遷來看,判斷一家銀行是否優秀,不是看經濟繁榮期間的盈利能力,而最終是看在經濟衰退甚至金融危機期間的止損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準確判斷形勢,儲備夠過冬的糧草,練好內功並為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需要極大的智慧和勇氣。
二是如何解決好銀行順周期特點與政府宏觀調控逆周期要求的關係。作為順周期性很強的銀行業,在經濟低迷階段,提高擔保要求、謹慎放貸是必然的選擇。而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中國銀行業的經營重心仍是中國本土,中國經濟的興衰仍是銀行業經營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在政府擴大需求、逆周期調控經濟的要求下,銀行業作為信貸和貨幣投放的主力軍,也面臨著配合政府調控政策加大信貸投放的壓力,需要在支持經濟發展的同時,把握好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三是如何解決好同業競爭的關係。隨著整體需求增長的放緩,有限的好項目、好企業、好客戶日益成為銀行同業競爭的香餑餑。在激烈的同業競爭中,價格戰是一把雙刃劍,傷人亦傷己,當應慎用。各家銀行應當立足於開發更好的產品、提供更好的服務、滿足客戶更高層次的需求來提升整體競爭層次和服務水平。
四是如何解決好內外統籌發展的關係。近年來,中國企業包括銀行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這也是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地位提升的必然趨勢。全球經濟衰退,為中國銀行業海外擴張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其中蘊含的風險也顯而易見,需要全面識別、判斷和計量各種風險,把握節奏和時機,提升併購和擴張的長遠價值。
五是如何解決好風險防範與業務創新的關係。創新和風險永遠是硬幣的兩個面。美國的次貸及其衍生產品作為本輪危機的導火線,受到了全球的詬病。但對中國銀行業而言,我們所處的階段還是創新不足、創新層次較低、創新能力較弱。面對日益市場化、國際化的金融環境,中國銀行業不可因噎廢食,而是需要加快創新,以滿足企業和居民不斷增長的投資和風險管理需求。
展望2009年,在困難與機遇並存、困難大於機遇的環境下,中國銀行業的經營與發展將呈現一些新的趨勢:
(一)貸款增長,規模大、投放快
從各家銀行的信貸資產結構來看,項目貸款均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在政府四萬億經濟振興方案的刺激下,大量有政府擔保背景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立項和施工,為銀行貸款增長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截至今年第一季度,銀行業貸款投放已經超過了三萬億,全年信貸投放超過「五萬億」沒有懸念。大規模的信貸投入為中國經濟提供了巨大的動力,也為銀行業自身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
(二)「以量補價」,銀行凈利息收入或現個位數增長
2009年銀行凈利息收入增長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於連續降息帶來的資產收益率下降和息差收窄。受重定價影響,2009年貸款平均利率仍將進一步下行。雖然存款平均利率也會出現一定的下降,但不對稱降息和存款重定價時滯較長使其難以彌補貸款利率下降的壓力。與此同時,受到債券市場利率下行的影響,作為商業銀行凈利息收入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債券投資收益率在2009年必然出現顯著下降。若總體利差收窄50基點,較2008年下降16%左右,而新增貸款五萬億以上較2008增長16%左右,則2009年中國銀行業有望通過「以量補價」,實現凈利息收入的正增長。
(三)資本市場活躍,中間業務收入增長有望
與2008年單邊下跌的走勢顯著不同,2009年中國A股市場從年初就開始在震蕩中展開了反彈,成交量較去年同期翻番有餘。交投活躍,有利於銀行業近年來的手續費增長主力——代理及理財業務扭轉2008年大幅下滑的局面,呈現恢復性上漲,從而為銀行業手續費和傭金業務收入注入活力,在凈利息收入增長有限的情況下,承擔起推動營業收入增長的重任。
(四)較高的撥備覆蓋率有助渡過難關
得益於前幾年中國經濟和銀行業的高增長積累,中國主要銀行均基本消化了歷史包袱並大幅提升了撥備覆蓋率,平均達到了120%以上。儘管貸款質量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但較高的撥備覆蓋率使銀行有充足的彈藥消化減值損失,渡過難關。
(五)綜合化和多元化,實施步伐加快
2008年末,執行了12年之久的商業銀行併購貸款禁令正式解除。這不僅為商業銀行增加了一個貸款品種,更為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的推進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在監管法規和相關政策逐步鬆動的影響下,2009年我國商業銀行將繼續通過股權併購或內生髮展等途徑拓寬綜合化經營的邊界,更多的銀行系金融公司將出現於信託、保險等領域。以商業銀行業務為核心,兼顧基金、金融租賃、信託、保險和資產管理等綜合業務布局的金融控股集團輪廓將初步顯現。金融控股集團的形成和發展,將助推商業銀行增強業務和競爭實力,有效應對降息周期中利差收窄的挑戰,並將在商業銀行謀求經營戰略轉型的過程中產生深遠影響。
2009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後的中國銀行業第一次接受經濟周期下行的考驗。能不能控制住各項風險?能不能保持業務健康發展?能不能保持盈利持續增長?這是全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我們共同期待中國銀行業做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註:文章全部觀點均為作者個人意見)
2008年四行收入、費用與利潤指標情況(單位:億元人民幣)
四行合計 | 匯 控 |
2008 | 2007 | 增幅 | 2008 | 2007 | 增幅 | |
凈利息收入 | 7165 | 6237 | 14.9% | 2909 | 2583 | 12.6% |
凈手續費和傭金收入 | 1312 | 1124 | 16.8% | 1369 | 1504 | -9.0% |
投資損益 | 375 | 151 | 148.8% | 725 | 1085 | -33.2% |
營業收入 | 8822 | 7315 | 20.6% | 6054 | 5987 | 1.1% |
業務及管理費用 | 2697 | 2535 | 6.4% | 3356 | 2668 | 25.8% |
營業稅金及附加 | 508 | 393 | 29.5% | —— | —— | —— |
營業費用 | 3350 | 3048 | 9.9% | 3356 | 2668 | 25.8% |
撥備前利潤 | 5472 | 4268 | 28.2% | 2227 | 2731 | -18.4% |
資產減值損失 | 1632 | 927 | 76.0% | 1704 | 1178 | 44.6% |
稅前利潤 | 3871 | 3364 | 15.1% | 636 | 1655 | -61.6% |
所得稅 | 897 | 1031 | -13.0% | 192 | 257 | -25.2% |
凈利潤 | 2974 | 2338 | 27.2% | 444 | 1398 | -68.2% |
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 2953 | 2271 | 30.1% | 392 | 1308 | -70.1% |
註:數據來源於各行2008年年報(A股),匯控數據按2008年12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100美元兌683.46元人民幣)折算
表2 2008年四行主要盈利能力和收入結構指標情況(單位:%)
四行平均 | 匯 控 |
2008 | 2007 | 變動 | 2008 | 2007 | 變動 | |
凈利息收入佔比 | 81.22 | 85.26 | -4.04 | 48.05 | 43.14 | 4.91 |
凈手續費和傭金收入佔比 | 14.88 | 15.36 | -0.49 | 22.61 | 25.12 | -2.51 |
成本收入比 | 30.57 | 34.65 | -4.09 | 55.43 | 44.57 | 10.86 |
有效稅率 | 23.18 | 30.65 | -7.48 | 30.18 | 15.52 | 14.67 |
凈利潤/營業收入 | 33.71 | 31.96 | 1.75 | 7.34 | 23.35 | -16.01 |
ROA | 1.18 | 1.08 | 0.10 | 0.26 | 0.97 | -0.71 |
ROE | 18.22 | 16.37 | 1.85 | 4.70 | 15.30 | -10.60 |
2008年四行利息收入結構變動分析
四行合計 |
規模因素 | 利率因素 | 利息收支變化 | |
客戶貸款及墊款 | 55.7% | 44.3% | 100.0% |
債券投資 | 0.0% | 100.0% | 100.0% |
總生息資產 | 59.0% | 41.0% | 100.0% |
客戶存款 | 41.5% | 58.5% | 100.0% |
總計息負債 | 46.3% | 53.7% | 100.0% |
利息凈收入 | 74.6% | 25.4% | 100.0% |
2008年四行資產負債收益率(成本率)情況
四行合計 | 匯 控 |
2008 | 2007 | 變動 | 2008 | 2007 | 變動 | |
總生息資產 | 4.95% | 4.62% | 0.33 | 6.23% | 7.12% | -0.90 |
總計息負債 | 2.14% | 1.85% | 0.30 | 3.36% | 4.26% | -0.91 |
凈利息收益率(NIM) | 3.18% | 3.11% | 0.07 | 2.90% | 2.91% | -0.01 |
凈利差(NIS) | 2.81% | 2.77% | 0.03 | 2.87% | 2.86% | 0.01 |
2008年四行資產減值損失情況(單位:億元人民幣)
四行合計 | 匯 控 |
2008 | 2007 | 增長率 | 2008 | 2007 | 增長率 | |
貸款及其他信用類資產減值損失 | 1002 | 678 | 47.7% | 1649 | 1174 | 40.5% |
投資類資產減值損失 | 596 | 234 | 155.4% | 50 | 3 | 1575.0% |
其他資產減值損失 | 34 | 16 | 118.8% | 5 | 1 | 228.6% |
合計 | 1632 | 927 | 76.0% | 1704 | 1178 | 44.6% |
2008年四行各季度利差情況(單位:%)
第一季度 | 上半年 | 前三季度 | 全年 |
NIM | NIS | NIM | NIS | NIM | NIS | NIM | NIS | |
工行 | - | - | 3.01 | 2.88 | - | - | 2.95 | 2.80 |
建行 | 3.26 | 3.12 | 3.29 | 3.16 | 3.30 | 3.17 | 3.24 | 3.10 |
中行 | - | - | 2.73 | 2.55 | 2.68 | - | 2.63 | 2.45 |
交行 | 3.16 | 3.03 | 3.20 | 3.07 | 3.17 | 2.99 | 3.01 | 2.87 |
[推薦好友] [列印本頁] [收藏本文] [返回頁頂]
推薦閱讀:
※請理性看待2009年的中國銀行業
※中國銀行業會因AI而重構嗎?
TAG:銀行業 | 銀行 | 中國 | 行業 | 證券 | 上海 | 中國銀行業 | 發展 | 盈利 | 中國銀行 | 多元化 | 回顧 | 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