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玉跌至白菜價(圖)
清乾隆 浮雕夔龍紋雙耳龍鈕方鼎 (成交價:RMB19,600,000)
今年春拍,邦瀚斯推出的高古玉頗為引人注目,接連創出天價。而曾經在玉器拍場上一時風頭無兩的清代宮廷玉器,近年來卻頗為沉寂,甚至有業界人士慨然興嘆:「清代宮廷玉器的價格已經快到白菜價了!」
在中國玉器發展史上,清代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高峰期,是什麼原因導致宮廷玉器價格急挫?與當代玉雕相比,清代宮廷玉器的藝術價值和收藏潛力到底如何?請看業界專家的辨析。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江粵軍
聚焦拍場:清代宮廷玉 曾經輝煌現趨黯淡
自1995年北京翰海率先推出玉器專場拍賣會,把玉器從珠寶珍玩雜項中獨立出來,玉器拍賣之風日漸興盛,但明清玉器很長時間還是處於低谷。直到2001年在巴黎舉辦的東方藝術品專拍中,兩件乾隆玉的天價成交才刺激了清代宮廷玉器的拍賣行情,開始了飆升歷程,尤其是2006年、2007年香港佳士得連續推出的兩場清代宮廷玉器專拍,從單件玉器的成交價,到專場拍賣的成交額,都創下歷年全球玉器專場拍賣之最,當中,一件清乾隆「白玉鶴鹿同春筆筒」成交價高達5408.75萬港元;香港蘇富比自2004年春拍推出玉器專場,也接連創造了玉器拍賣的傳奇。其中2007年春拍,一件乾隆御制紫檀木嵌「延年」龍鳳紋古玉璧題詩插屏以3448萬元成交。到2010年前後,清代宮廷玉器的拍賣可謂達到最頂峰,當時,香港佳士得上拍的晚清翠玉雙龍活環耳蓋爐以3000萬元成交;北京匡時推出的清乾隆翡翠浮雕夔龍紋雙耳龍鈕方鼎也以近2000萬元成交,清代宮廷玉璽更是屢破紀錄。
此後,清代宮廷玉器的表現就漸趨暗淡。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國強表示,這一方面跟整個藝術品市場的調整有關,另一方面跟收藏家的認知和趣味也有關係。因為相比於其他一些收藏門類,清代宮廷玉器的回落幅度確實比較大。
「老實說,我們今天的工藝和乾隆年間的相比,差距是很明顯的,而市場表現卻不對等,這幾年,當代玉雕的價格常常是清代宮廷玉器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對以前的玉器存在真偽上的擔心,在玉石的鑒賞上,今人崇尚白色,認為越白越好;而清代宮廷玉器大多是仿古件,主要仿青銅器樣式,因此更多會選用一些發青的玉石。」
收藏家朱紹良也認為,今天清代宮廷玉器之所以會跌至「白菜價」,甚至還不如當代書畫名家的一件作品,確實跟很多藏家的鑒別水平不高有關。「大大小小的拍賣公司都不斷推出所謂的清代宮廷玉器,這當中自然有贗品,或者雖然是清代玉器,但只是民間製作,並非真正的宮廷出品,這就給市場製造了混亂。雖然清代宮廷玉器辨偽不難,但中國藏家真正下得了功夫去學習的,少之又少。除此之外,不少藏家認為清代宮廷玉器是仿古樣式,缺乏人文氣息,不夠符合今人的『隨性』要求。」
不過,匡時瓷器雜項顧問魯飛飛則指出,好的東西,每一次重出江湖,價位還是走高的。「真正好的清代宮廷玉器,仍然能拍出比較理想的價位。大家說市場不好、價格不高,往往是好的東西少露面了,今天的市場條件下,一般不會出現『遺珠』了。」
清乾隆 白玉雕獸面紋出戟方觚
清宮工藝:匯聚蘇、揚玉雕高手 不計成本「巧奪天工」
在董國強看來,從工藝美術的範疇進行審視,清代宮廷藝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因為乾隆皇帝非常喜歡玉器,常常親自參與設計,從材料、制式到圖案,都一一把關,這從清宮檔案中就能找到佐證。「工藝美術講究的是精雕細琢、盡善盡美,這需要匠人們的心特別靜,全情投入地去做,在這方面當代人跟前人無法相提並論。今天人們關注的東西太多,能夠分散精力的事情也太多,或許在創意上今人有更多靈感,但在工藝上,確實沒有前人那麼認真虔誠了。」
曾玩過當代玉雕,五六年前開始「悄悄」入手清代宮廷玉器的朱紹良也告訴記者,他之所以放棄當代玉雕,主要是因為今天市面上流通的絕大部分和田玉,都是青海料、俄料、阿富汗料,玉質不好,所謂的籽料,贗品更是高達95%。而清代宮廷玉器,雖然由於帝王的好惡,在設計上會有一些保守,傾向於復古;玉質也未必是最好的,特別是像山子雕、玉插屏等大件,玉質要求不可能那麼高,但即便不是最頂級的,也肯定有保證,而且工藝上絕對是第一流的。「清代宮廷將蘇州工、揚州工的玉雕高手都搜羅到京城,不計成本、不限時間地讓工匠將東西做好,這樣的玉器怎能不臻於完美?特別是『乾隆工』,極盡繁縟之能事,說是巧奪天工也不為過。今天的工匠如果按當時的要求去做,肯定只賠不賺。」
朱紹良特彆強調,乾隆御制的玉器上,一般還雕刻了他的御制詩或前賢的名言佳句,在玉器上體現了詩、書、畫三位一體,讓人賞玩之不足。「你想,對著一件精美絕倫的宮廷玉器,一邊讀詩、一邊賞玉、一邊把玩,是多麼有趣味啊,光拿著一塊籽料在那裡盤玩,也太單調了。」
晚清翠玉雙龍 活環耳蓋爐
流通數量:宮廷玉器無多 謹防民間玉「魚目混珠」
談論清代宮廷玉器的價值和收藏前景,自然也離不開一個存世量或者說流通量的問題。
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王鳳海就認為,真正的清代宮廷玉器數量並沒有那麼多,而且大部分都在公立博物館中,散落到民間的極少。「我跟清代皇家的一些後人有較深往來,他們認為現在炒作清代宮廷玉器的概念有點過火了,除了博物館裡陳設的,社會上有幾個人見過真正的清代宮廷玉器呢?他們自己家傳的寶貝,都是秘而不宣的,更不可能出手轉讓。清廷內務府主管的後人我也接觸過,在他看來,當時被掠奪到海外的玉器都是比較零散的,沒那麼多。我想,他們所說的應該比較接近『真相』。」
王鳳海表示,今天所謂的「清代宮廷玉器」,很多可能確實是清代的,但未必是宮廷的。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於當時宮廷尚玉,民間有錢人家自然也都跟風藏玉、佩玉,但民間作坊製造出來的玉器,工藝水準並不高妙,不僅難以和宮廷製造同日而語,恐怕也比不上今天的琢玉水平。「現在有電腦繪圖,有機器輔助,過去全靠手工繪製雕刻好的工匠又被搜羅到宮廷里去了,民間高手無多,工藝水準很受局限。今天有的人為了炒作概念,就將這些清代或民國年間的普品當宮廷玉器推銷,我也見過不少,很實在地說,不值錢。所以,在玉器收藏上,我更主張收當代玉雕。」
不過,朱紹良告訴記者,他手裡正好有一冊《清代皇家陳設密檔》,當中顯示,當年紫禁城、圓明園等處,各宮殿寢殿中陳設的玉器是比瓷器多的。譬如三希堂,陳設的瓷器不超過20件,但玉器擺件不止30件。每個寢宮裡光是玉如意就有幾柄,分置於榻上、床上、窗台上等處。桌上要有玉筆筒,皇帝和后妃、皇子們腰間還要佩玉。「從清宮造辦處檔案的記錄中也可以看到,玉器的量是比瓷器、書畫多的。由於玉器比瓷器容易攜帶,當年英法聯軍、八國聯軍搶走的玉器應該也比瓷器多,像楓丹白露歐仁妮皇后的百寶屋裡,清代宮廷玉器和掐絲琺琅的量就都大於瓷器。」
辨別真假:今人作偽 要麼「過之」要麼「不及」
雖然清代宮廷玉器目前的價位可謂「惠而不貴」,只是市場上魚龍混雜,那麼該如何識別真假優劣呢?
董國強表示,清代宮廷玉器的辨偽難度是遠低於書畫的。假畫基本還是靠人手來畫的,今天的玉雕則大多藉助於現代化工具,造假也不會例外,這跟清代的純手工製作肯定有區別。另外,業界常說「現在是麵粉比麵包貴」,今人想找一塊玉料仿製清代宮廷作品,別說工錢,單是玉料的價位就比成品還高,何況當代玉雕的價格普遍比清代玉器高,所以沒有人會拿正宗的和田料去造假,只可能拿些青海料、韓料去冒充,這些玉料辨別起來就很容易了。
朱紹良也談到,此前有過統計,圓明園、壽皇殿等處被搶走的清三代皇家瓷器,有三千多件,但現在市場上出現的所謂清三代御制瓷器,三萬件都不止。就玉器而言,要造假不僅需要有玉料,還要大費功夫,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清代宮廷玉器的贗品比例應該比瓷器小。而且,有經驗的行家單純靠目鑒就能看出仿品來。因為今人想靠人工達到乾隆時期的工藝水平,是不可能的,用機器來製作,可以達到清代宮廷真品的精細程度,但「機器工」雕琢出來的,轉折處一定會有坡度,呈圓弧形,無法像真品一樣呈現垂直角度;同時,乾隆時期的手工打磨雖然非常細膩,也肯定還會有不平整之處,完全的機器打磨則平滑如鏡,若是靠今人手工打磨,則會比清代的粗糙,所以今人作偽,要麼「過之」,要麼「不及」。另外,清代民間作坊生產的東西和宮廷製作相比,則如大排檔和國宴的區別,用心辨別,都是很容易看出破綻的。
王鳳海也強調,藏家如果要入手清代宮廷玉器,一定得明確一點,無論是材質還是做工,絕對是頂級的,民間難得一見,而且要找可靠的大拍賣行,不要抱任何撿漏心理。
鏈接:去朴尚華「乾隆工」
乾隆二十四年,乾隆皇帝最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的平準戰役取得勝利,和田玉開始源源不斷地運往北京。對此,乾隆皇帝非常得意,他特製碧玉刻詩大盤以為紀念(現在養心殿後寢)。在御制《和闐玉》詩中,乾隆寫道:「和闐昔于闐,出玉素所稱,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並說:「回城定全部,和闐駐我兵,其河人常至,隨取皆瑤瓊。」當時,和田玉不斷進貢,數量以萬噸計。
由於乾隆皇帝對玉情有獨鍾。宮中造辦處設有玉作坊,又增設「如意館」,其中亦添玉作坊。玉匠主要從蘇州、揚州召集,明代《天工開物》中就有 「工巧則推吳郡」之說。
美玉良匠,成就了後世所稱的「乾隆工」。「乾隆工」主要包括兩種:一指帶有乾隆年款的御制玉雕工藝;二泛指精巧出眾的工藝,可以理解為「乾隆風格的玉雕」。
「乾隆工」具有精細、多層次、薄而巧等特點。精細是指玉器上所有的線條流暢分明,刀法一脈貫穿有力,沒有任何不連續的刀工。多層次是指對於淺浮雕,所有凸起的弧面都圓潤光滑,沒有扎手感,每個細部,一層層順著玉石肌理向內刻,層次分明。薄而巧是指將玉材處理得薄如紙,使得上面雕刻的紋飾可以透光而視,清晰可見,巧則是指擅長度量玉材,表現其最好的一面,正所謂物盡其用。
造型上主要以仿古及痕都斯坦風格。仿古玉器多是仿古代青銅器的造型,器底篆刻「大清乾隆仿古」、「乾隆仿古」。仿古玉借鑒《西清古鑒》中的青銅樣式,有彝器、水器、酒器,如鼎、爐、尊、簋、觥、卣、瓶、觚、壺、爵等,但並不是全部照搬青銅器原樣,而是依據玉石材料和玉器工藝技術特點,選擇適宜的造型紋樣而製成。「痕器」胎薄如紙,紋飾繁複精巧,具有西域風格,主體圖案多為西番蓮、菊瓣紋,其繁縟、細膩,迎合了乾隆盛世百工去朴尚華的風氣。
分享我的態度到微博 我等233人 頂 了這篇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