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推介緩和醫療,讓生命更富尊嚴
一個生命的結束,不僅是他本人、他家人,也是整個社會的事情。死亡,有各種各樣的形式,但除了私密化的一面,死亡也具有鮮明的公共性。10月8日,是世界臨終關懷與緩和醫療日。當天,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報告廳,來自政界、醫學界的諸多人士,從生命的本質出發,在一場論壇上探討了讓死亡更具尊嚴的方式———緩和醫療和生前預囑。
緩和醫療是一個新概念,但並非很多人所理解的「安樂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緩和醫療特別考慮人在「軀體、精神心理、社會和靈魂」方面的需求,「把瀕死認作正常過程」,「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只是在人的生命末期,「提供疼痛的緩解服務」,「提供支持系統以幫助家屬處理喪事並進行撫慰」。
對於高速發展的中國社會來說,中高產者對親人逝世過程的關注正在成為焦點。尤其是中國主要的大城市都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面對年邁祖輩、父母的離去,是讓他們痛苦地插著管子、受到電擊,以維持生命的長度,還是放棄治療,終止生命跡象。兩種選擇無疑都是令人憂傷的,前者讓逝者在生前背負巨大痛楚,後者讓生者背負心理壓力。一種可借鑒的操作方式應該是,推廣生前預囑和緩和醫療,讓病人自己選擇生存和死亡的方式,盡量少些痛苦,平靜而自然地離去。
在病人清醒時讓他表達自己的意願,這是對生者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總幹事羅點點代表協會推出了生前預囑的文本「我的五個願望」,分別是:1.我要或不要什麼醫療照顧;2.我要或不要生命支持系統;3.我希望別人怎麼對待我;4.我希望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什麼;5.我希望誰來幫助我。這五個樸素的願望,可以明確病人在瀕臨死亡時可以獲得什麼樣的幫助和服務。
生前預囑可以消除親密關係中的「信息不對稱」,在治理方式、照顧形式等方面,這樣一種溝通模式可以帶給病人更多的病危時期的自主性,也可以讓親密群體減少壓力,將更多的時間、精力專註於病人所期待的治理方式上。對於病人和家屬來說,這不僅是一種技術層面的選擇,更是一種人性層面的拓展。對於全體社會來說,客觀上也會帶來更有效的醫療資源配置,許多沒有意義、製造痛苦的延長生命方式可以被廢棄,取而代之的是更人性化的照料陪伴。
10月9日也就是昨天,正值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從1989年開始,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對於老年人來說,疾病讓他們更加接近死亡本身。在這樣一個尊老節日理當賦予另一重意義,即在緩和醫療的幫助下,讓更多的老人可以以最小的傷害和最大的尊嚴離開人世。
當然,正如羅點點所呼籲的,中國社會目前還需要更好的法律環境,需要政府更多參與。推廣生前預囑、緩和醫療,政府應該是主體。以緩和醫療為例,這裡需要一定的專門知識和培訓,需要設立相應的推廣和培訓流程、項目,讓更多醫院和醫護人員參與進來。對此,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專門表示:生前預囑推廣活動剛剛開始,有很多困難、很多障礙。「但是不要等。如果等立法,幾十年都不行,應該馬上做起來。」
法律制度、政府倡導、社會習俗、鄉規民約,這些都是塑造觀念的不同力量。在推介生前預囑和緩和醫療上,政府、專家、公益組織和媒體應該各司其職,有序參與,形成社會合力。讓死亡變得少一點痛苦、多一點尊嚴,這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幸事,也是一個時代邁向更高文明的體現。這一目標值得我們所有活著的人去追求、去實現。
推薦閱讀:
※創造新業績 譜寫新篇章(社論)
※【遠望社論】特朗普當選終結「美式民主」神話
※南都社論:給官員應得的清白,惟有主動徹底公開
※社論|【新年獻詞】開啟新時代金融改革發展新征程
※發揮協商民主新優勢(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