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成觀法師:禪宗述要― 六祖壇經開講緒言

禪宗述要―六祖壇經開講緒言

成觀法師

甲、戒定慧與無上禪,六祖法寶壇經是禪宗主要的寶典之一,在講『六祖壇經』之前,先為各位簡介一下「禪」的要義。學佛的最終目的當為斷惑證真。「惑」即是煩惱,惑有見惑與思惑一一種,若能斷見、思二惑則可出三界,成就聲聞乘阿羅漢果。惑又名「結」或「使」。惑之產生是由於無明,無明之義為昏暗,腦子不清楚,心不明白。由無明遂易生惑、生結;佛法中所說的「結」與精神分析學所稱之「情結」雖有點近似,卻不一樣。眾生由於無明,而生貪、瞋、痴、所「貪」者如名、利、色、財;「瞋」則是面對不如意境、或逆境,對他人起忿恨之心,而形之於外,或存之於內:「痴」即是迷執於外境,認妄想為真實。凡此皆是由於不明事物之因果與道理所致;但若能心中一念生起光明,則能照破無量之無明;亦即,若般若大智現起,則可照破無始無明。「無始無明」一詞之設,是由於以我們凡夫短淺之智慧,無法得知其本末終始,此唯有諸佛如來之智能知,故方便立名;換言之,即因眾生之智慧短淺,不能知其本末及終始等,故諸佛方便稱之為「無始」。學佛的第一要務即在於斷惑,而斷此貪、瞋、痴無明之惑的方法為修三無漏學―戒、定、慧。

戒的意義是清凈,持戒為求身、語二業之清凈。定,即禪定。由戒修定,依定修慧,是為三無漏學。「無漏」者,與「有漏」相對,凡夫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均為煩惱進出之門戶,故六根即為「漏」之門。無漏為阿羅漢及大菩薩所證境界,因其煩惱已斷,染法再無漏洞可人其心而惱亂之,故稱無漏。凡夫人若修戒定慧三學,便可達無漏境界,故稱此三者為無漏學(亦稱「三聖學」,因為可令人即凡成聖道故)若戒定慧修行成就,則可直達真如之境。真如即是本性、或佛性;「真」是真實不假,「如」為「平等、不動」。若說「如如不動」,則是指「內法如、外法如」界性真如本性在『大般涅槃經』中稱為「佛性」,在『楞伽經』中稱為「真如」或「如來藏」「自性」,內外皆如,故稱如如。均言清凈平等之性也有佛性之大用入真如本性,以下介紹「禪」之種種次第與差別之相:

乙、禪那

我們若確實依三無漏學去精修,即可證真如本,在『華嚴經』中稱「一真法,六祖大師稱之為「本性」或。由「斷惑」至「證真」整個過程,可說皆是本。即從開始覺知「惑」之源起,以至於「惑」之破除,最後完全契於整個過程中,實無一念得離於真如本性之用;然而要起無礙之大用,還須破障、除惑,方能完全證入;如是依真如本性一禪」修,即是「無上「禪那」,此有二義:

1、思惟修.一心思惟如來凈法,用以熏轉八識;亦即是,心繫一境而專力熏修之。

2、靜慮:「靜」即能定,「慮」即有慧,故「禪那」意為「定慧等持」,或「定慧均等」,若偏於定則愚,偏于慧則狂。又,「定」即是「止」,「慧」即「能觀」,「止觀」即是定慧,有時亦言「寂照」:「寂」者止息煩惱而令心不動也,「照」者起智慧光明照破合惑也。故寂為體,照為用;是故禪那為「體用」並修。「禪」又義為一切時中,念念分明。宗門常說習禪者應「念念分明」;若能念念分明則達「念念皆禪」的境界;反之,若非念念分明則必有「無明」。禪之初階主要在訓練精神統一、心不散、不亂,故能心中澄明地安住、觀察當下此心。時間有過去、未來與現在「三世」之分:有人一直活於緬懷過去,有人則活在憧憬未來,而少有人能腳踏實地活於當下此刻者。有人問佛,佛弟子大都過午不食,生活簡陋,但精神飽滿,神情怡悅,是何緣故?佛答:「佛弟子不懊悔過去,亦不妄想未來,每個人都很實在地活於現在,故很快樂。」我們知道:想要活於現在,最不容易的一點為須面對現實,然凡夫卻少有勇氣及智慧,去面對自己及面對現實者(所謂「現實」者,其深義為「現在之實相」),故而時常逃避,而成對過去之沉緬、或對未來之憧憬等不實際的行為。而禪即是能訓練你,使你勇敢地、睿智地活在現前這一刻,了了分明,而不為其它亂相、幻相所迷惑。

丙、禪與生活

現在講個故事來簡單說明「禪」的內涵。有一次佛世尊看見一個人(此人名叫周利盤陀伽)在精舍前的路旁哭,狀至傷心,遂問其原因。他回答說他哥哥認為他太笨,不堪修學佛道,叫他回家去。佛安慰他,並且將他帶回精舍,請舍利弗教他。三個月之後,連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對佛說,這人實在是太笨了,什麼都記不住,無法再教他。慈悲的世尊於是親自教他。世尊看他既然記不住任何經文或愒頌,便問他會不會掃地,他說會,世尊於是教他,每天只要打掃精舍,及為比丘們去除衣物塵垢。如此行之有日,眾比丘十分厭煩其騷擾,但世尊要求眾比丘稍加忍耐,以幫助周利盤陀伽繼續以此方法修行。因此,周利盤陀伽每天勤於作務。如是三年,後來漸自思惟。一日,忽然心開悟解:「既然外界肉眼可見之污物,能借著掃除之力而復得清凈;那麼內心中不可見的,會沾染心地智慧光明的污垢,如貪瞋無明等,也應該可以心力去除,而復得清凈光明才對。」如是思惟已,他便求世尊印證。經世尊印證、開示後,他便很快就證了阿羅漢聖果。這是從做中悟道,而非只是講求文字言說。這個故事很可代表禪的一部份精義,亦即是:雖只修一行,若能儘力專心、持之以恆,深入思惟,終有入道之日。

丁、「悟」之解析-、「悟」的意義「悟」也者「心感而通」、「一念心通」、「一念相應」謂之悟。白話言之,即是通徹了達,無有障礙之意。又,依所悟的對象來說,悟有四種:悟心、悟法、悟理、悟事。

-、悟心:從文字學上來看,悟字「以心以吾」,意即,見吾心者為悟。可知人若自見其心,則名為悟;因此「見自木心」為一切悟之根本,一切悟中,以悟自心為難;若不見自心,則不名為真悟,以「一(一界唯心」,若識得本心,即得悟三界一切法。故一切悟中,悟心為木,其它悟為從;悟心為體,其它悟為用。

二、悟法:即悟佛所說之種種法,如悟大乘法、悟小乘法、一佛乘法等法。總相之悟,及悟布施法、悟忍辱法、悟禪定汰,悟輪迴法,乃至悟無常法、空法、無我法等別相悟,皆是悟法。

三、悟理:理與法二者實不可分,然法為總稱,理為此法之道理、此法之所以然者,側重法之來由、本末、因果、邏輯、及運用演變之相與性。

四、悟事:事則偏於某法在實際人生中所起的作用,所顯之現象;又,事即是理之具體表徵與力用,故悟事者,即是於生活中、動用中悟得,悟後亦立即能運用;然事之悟通常偏於個別之事體,故不易普遍。而於理上之悟雖能普遍,然卻不易於個別的事上起用,悟者仍須於個別境上去磨練,方能體會此理於事上之用。其次,依悟的層次之高下,有大悟、小悟、大徹大悟三種。大徹大悟則是成正等正覺,亦即是成佛。一般利根精進的修行人也能有些小悟,但大悟則很稀有;至於「大徹大悟」則須到成佛,證得三明六通、十力具足,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時已能化身千百億,放光動地,方是大徹大悟成佛之相。所謂八相成道,亦包含在其中。因此切莫聽某些愚痴人狂言亂語,說他已經開悟、成佛(因為依照佛於經中說,在釋尊滅度後,下一尊佛是彌勒佛;而彌勒菩薩下生成佛,是要在距今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的事。在這之間,於此娑婆世界,不會有別佛出世。彌勒菩薩是釋迦佛所授記成佛的,若有別人言他已成佛,則可問他是誰授記的?由是觀之,便可知其言之虛妄。此是余話,然不可不知,以免為人欺誑)。悟了之後,即能統攝明白許多道理,而能在表面上看來雜亂無章的眾多外相,理出個頭緒,有條不紊,皆知其因果,不是亂七八糟、委之於毫無道理的「或然率」、「命運」、「天意」、「上帝的旨意」;而且事事相攝相人,而不相礙。悟了之時,皆有如忽然一念心通,故稱「恍然大悟」;而悟後常會自說:「原來如此」這「原來」,即是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面目」。此本來面目即是「實相」,實相英文稱為悶。經過一番究竟的修證所得的實相,即是真如本性,亦即已證知一切法之「動因」或「能動者」,而其本源,世間一切法除此「動因」外,余皆隨其而動,稱為「所動者」。

二、世學中之領悟科學家對世間法也常有所領悟之處,如阿基米得在澡盆里悟出了浮力原理;牛頓由見蘋果從樹上掉卜來,而領悟出地心引力及萬有引力;瓦特由壺水煮沸掀起壺蓋,悟出水一蒸氣的壓力,從而發明一蒸氣機。科學上的領悟,多半是對器世問外境的了解,有益於物質生活,然而卻無法幫助我們斷除或減少心中的煩惱,更無法令人得解脫。修學佛法則為反求自心、往內推求,在佛法上稱一切世學皆是「向外馳求」,因此是「外爍」的,而佛法則為「內斂」的。能觀自心,才能把握自心,能把握自心,才能把握住萬法。因此六祖大師說自心本性「能生萬法」

三、頓悟與漸悟

大悟所通達的境界,有如司馬遷所說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為對「人」與「事」皆能通達。若對世上人與事皆能全部貫通了知,當然是非大悟莫辦了。再者,悟又可分為頓悟與漸悟。然而,並非「悟」之一事本身有頓、漸之分:頓悟或漸悟,乃是依於行者悟前的修行所花時問的久暫而言。若其悟前所花的時間較長,我們就稱之為「漸悟」;若他在悟前所花的修行時問較短,則稱之為「頓悟」。然而「悟」這件事本身,卻都是由於因緣具足、成熟而「一時頓發」的,非是「慢慢悟了」。有如燈的開關一打開,室內就「頓時亮了起來」,並非「慢慢亮起來」。至於你在暗室中要摸索多久,才能找到開關,則與「燈亮、室明」這一事無關。因此,最嚴格說來,悟只有一種,即是「頓悟」;漸悟可說只是方便之「假名」,以勉勵鈍根之人,使不氣餒廢懈,令漸漸修行以充實善根與道力,終得業障消除,而能有朝一日心開悟解。

四、「悟」與「靈感」(品繼機一動)

悟極似一時迸發的「靈感」。近代心理學將人的心理作用分為意識、下意識、潛意識三個層次。「意識」為思惟的表層;我們於日常生活中,以意識思惟的動作,反覆做多、做久了,便成為習慣而積存於心底,成為「下意識」作用。例如老煙槍一支接一支地抽煙,他拿煙、點煙等動作已不必再像最初剛學抽煙時一樣,不必付諸思考即可做出,且毫無差錯,這便是下意識中業習力的功能。「潛意識」則為心理最幽暗、最底層的部份。「精神分析學」說這屬於非理性的範疇,也是屬於夢境的範圍,並說這是非理智所能控制的。當「下意識」的數據被壓到最底層的「潛意識」中以後,到了某一時刻,有時是緊急狀況,有時則是好整以暇時,此時「不假思索」,而一些意料不到,或絕妙的想法或動作,便會忽如從空而降似地迸出來。心理學家與文學家對此無以名之,便稱之為「靈感」。其實這全是平常的努力練習的功夫,積壓在八識田中而已(佛教的解釋如此清楚、明白、簡要,且令我們了知並沒有什麼神奇)。因此,「悟」、「靈感」或「靈機一動」,並非平白無故即可獲得;而是必須藉由平時之努力修持或用功,一俟時機與因緣成熟時,便會有如忽從天降一般迸發出來,此現象名之為「悟」。因此,簡言之,所謂悟,也是「久修而得」,非不修而能得者。

戊、禪與定

「禪」與「定」嚴格來講是兩件事。「禪」是「禪那」(靜慮),「定」是「奢摩他」,其義為「止」。然而,一般攏統說來,修習定學所得到的「止息亂心」、「繫心一處」、「心一境性」等境界,皆統稱為「禪定」。禪定在佛法中很重要,如戒定慧「三無漏學」中的「定學」即是修禪定。六波羅蜜中亦有「禪波羅蜜」;五根中有一「定根」;五力中有「定力」;七覺支中有「定覺支」;八正道中有「正定」。因此可知定學之重要。佛扶修習中,必須得定後方能發無漏慧,因為未得定前,即是散位亂心;散位亂心是與染怯相應的,不能引發清凈的無漏慧。最高的禪定有很多種,如法華三昧、真如三昧、般舟三昧、首楞嚴三味等。(首楞嚴三昧為如來之定。佛在『大般涅槃經』中解釋「首楞嚴」為「健行一切事究竟」。「健」者精進也,全句之義為精進地去實踐一切斷惑證真之事,而皆得究竟成就,此時所得之定,即稱為「首楞嚴大定」。)中國許多禪師大德亦對禪定有其獨到的解釋;如大珠慧海禪師在司頓悟入道要門論』中說;「妄念不生謂之禪,坐見本性謂之定。」這妄念不生即是「止」;「坐見本性」的「見」即是「觀」。止觀並用,定慧等持,即是禪定。若如此解釋,則禪與定就不能分。六祖惠能大師說;「外離相曰禪,內不亂為定」;此「相」字,在『圓覺經』中稱為塵染,若能於外離種種相,則得「無相禪」。外道如婆羅門教等,亦可修到定,但外道定為依於謬見以及內外貪著,故不能引發無漏慧,不能斷生死煩惱、無法得解脫。因此外道定與佛定截然不同。

己、五味禪

禪可分為五種,稱為「五味禪」,以其各得「法味」不同故。

一、凡夫禪此為社會上一般人,為了「修養身體」,或「靜一靜」,不含任何宗教色彩之禪。此種禪之弊病主要在於貪著身相,只為了「養身」,而不知修心,不求增長智能。故『楞伽經』中說這是屬於「患夫所行禪」的一種。

二、外道禪這是指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所修習的禪。如耶教之「冥想」,道教之靜坐調息吐納等。此種禪之缺點在於其依於邪見、妄想,而欲與身外或「心外」之眾生、神、靈等溝通,乃至合一。如婆羅門教之欲與「梵我」合一、耶教之欲與耶和華合一,道教之啟靈或求神靈附儂,乃至驅使鬼魂附身而言語、辦事等,如是種種外道所行境界皆如出一轍,相差不遠。其行人皆自以為得此等境界為「善境界」,其實皆是「心外求法」,以其為執「心外有道」(不知自心即是道),故稱「外道」。因為他們往外馳求,故始終為外法所拘,而不得自在,這便是「外道禪」。這是楞伽經中所說的第一一種「愚夫所行禪」。此種愚夫禪,末法時期特別多,且常滲入佛法,或偽稱為佛正法,不明了者常易受其惑,求法者其謹慎乎!

三、小乘禪灰心泯智,抑制六識令不起現行,而妄稱之為涅槃(非實涅槃,故世尊稱之為「非得謂得」),是為小乘禪。這是小根小智人所行的不究竟之禪。

四、大乘禪

此為大乘菩薩所行之禪,為不味、不亂,不著「染、凈」,亦不著「空、有」等兩邊,為中道實義之禪。

五、最上乘禪又名「如來禪」,為一乘根熟、福智具足、上上根人依於如來藏(真如本性)所行之禪。至此則不假方便、亦無漸次,以無門為門,一門頓超,離心意識,覺自心現量,得自覺聖智,頓入如來藏真如之境,故稱「如來禪」。此為諸佛如來及諸大菩薩所行境界,非凡外權小之所能知、能解。闡發禪定修習之經論甚多,今介紹幾本有關禪定的書:『天台小止觀』及『六妙門』介紹禪法甚為精要,確定禪法的止知見,是為學佛者所必讀者。袁了凡所著的卿靜坐要訣』適合初機參考。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師所著『摩訶止觀』,加上唐朝湛然大師所寫的注― 『 輔行傳弘決』,學者可參考。

4、『安般守意經』中所講的數息法亦須修學。

5、『大智度論』中有關禪定部分。

6、再者,欲習禪坐,『楞嚴經』是必讀的。尤其是最後講「五十種陰魔」的部分,有志習禪者應詳加研讀,方不致「走火入魔」,甚或,為魔所趁而受諸魔事時,仍不自知。

7、此外,『六祖壇經』及『圓覺經』,亦是習禪者所必讀者。

8、若能詳閱、詳參印心要門,融通性相,

庚、禪宗述要

『楞伽經』入無上禪門則是更上層樓,速入諸佛如來及達摩祖師之禪宗又稱「佛心宗」,因為諸佛祖師皆是以心印心、以心傳心,故稱「佛心宗」。禪宗所傳有兩種禪:一為「如來禪」,一為「祖師禪」。有人說此一一種禪不一樣,其實此一一種禪,名字與表相雖不一,內涵則是無、一無別。又,依經而言,經上只說有「如來禪」,未有言「祖師禪」,此乃後世學者所立之名,於經無據,連達摩祖師,乃至中華六祖,乃至西天二十八祖,亦未言有所謂「祖師禪」,蓋歷代祖師所傳者無他,唯如來正傳之正法眼藏,亦即是楞伽經所說之「如來禪」,是故須知:諸祖師所傳,乃佛佛相傳之「如來禪」,此外歷代祖師並無自創自立任何一法,而得名為「祖師禪」者;是故習禪者不應自生分別,巧立名目,令怯分歧,而有爭競,心生高卜。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當如是知。禪宗的傳承,依經教所說,為七佛及三十三祖。「七佛」為: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弗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以及釋迦牟尼佛。七佛之後則為「三十三祖」:

第一祖摩訶迦葉

第二祖阿難

第三祖商那和修

第四祖優婆也多

第五祖提多迦

第六祖彌遮迦

第七祖婆須蜜

第八祖佛陀難提

第九祖伏馱蜜多

第十祖腸尊者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

第十二祖馬嗚大士

第十三祖迦毗摩羅

第十四祖龍樹大士

第十五祖迦那婆提

第十六祖羅喉羅多

第十七祖僧伽難提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

第十九祖鳩摩羅多

第二十祖閣夜多

第二十一祖婆修然頭

第二十二祖摩擊羅

第二十三祖鶴勒那

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

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

第二十六祖不如密多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

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是為中國禪宗第一祖達摩大師之後,依次為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當年世尊在靈鷥山上,拈花微笑,默然對著與會大眾,眾弟子皆茫然無措,唯大迦葉尊者破顏一笑。世尊遂對他說:「五口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段話中之「正法眼藏」即指禪宗之法,又稱「無上法」。「正」為中正不偏;「法」是指一切佛法;「眼」為能觀,有慧眼才能觀照諸法實相;「藏」則是寶藏、含藏之義。「涅槃」意為寂滅,滅盡一切貪瞋煩惱,而得究竟解脫。『大般涅槃經』內解釋「涅槃」有六十六義,但其中心意義為「寂滅解脫」或「無生」,煩惱不生之意;、切聖人證寂滅之後仍是有「心」,故不會落空;此「寂滅之心」即為如如之體,可起大神通變化之用,能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倘若唯有寂滅,成為稿木死灰,即不能起利他之用,這是一一乘境界。唯有再進而發無上菩提心,修學大乘(菩薩乘、佛乘)用,而開悟一切有情,境界。,方能進一步從枯寂之「空」中,出生一切「妙有」之故究竟能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無上正覺之!!

一九八三年夏講於美國德州「達拉斯學佛社」

推薦閱讀:

仁炟法師開示:初入佛門的人如何修行
凈空法師法語精華錄-十善業
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七集)
寬容法師:這些增長福氣的方法 你不可不知
聖宇法師:地藏經心地法門 第十七集

TAG:禪宗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