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二 (7)

亥二、一切精進(分二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一切精進?

天二、釋(分二科) 地一、標列種類(分二科) 玄一、二種

謂此精進,略有二種。一者依在家品精進。二者依出家品精進。

現在是菩薩地。菩薩地的前面就是聲聞地。

菩薩地就是大乘佛法的學者,聖道的次第。

這大科方面,我就從「如是學」這一科來說。這一科裡面有「結前生後」第一科。第二科略廣的分別,廣分別中、就是六波羅蜜和四攝這一科。這個「如是學」就是這樣地學習大乘佛法的道次第。這六波羅蜜裡面,這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都已經說過了。現在是精進波羅蜜。

這精進波羅蜜裡面,一共是有九種精進。九種精進裡面第一科是自性精進。第二科,就是現在一切精進。自性精進這一科已經講完了,現在是第二科、一切精進。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菩薩一切精進?」什麼叫做菩薩的一切精進呢?這是問。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列種類。又分兩科,第一科、二種。

「謂此精進略有二種」。這一切精進有兩種不同。那兩種呢?「一者依在家品精進」,第一種是依於沒有出家,他還是在家的佛教徙,他也一樣地要精進地學習佛法、廣度眾生。「二者依出家品精進」。就是出家的佛教徒,他精進地修學佛法、廣度眾生。這是分這麼兩類,就包括了一切精進。這在家、出家,是說精進的人,約人說的。這是二種。下面說三種。

玄二、三種

當知依此二品精進,各有三種。

「當知」就是我們應該注意,依此二品精進的不同,各有三種精進。那三種呢?

一、 擐甲精進。二、攝善法精進。三、饒益有情精進。

就是有這三種不同。這是標列,標列出來種類的不同。有在家、出家的不同。這是約人說的。那三種不同呢,是約法說的。下面第二科、隨釋三種。隨順前面的標列,解釋這三種精進。分三科。第一科、解釋擐甲精進。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地二、隨釋三種(分三科) 玄一、環甲精進(分二科) 黃一、征

云何菩薩擐甲精進?

這菩薩,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就可以名之為菩薩。這菩薩的擐甲精進是什麼意思呢?這「擐」這個字當個「著」字講。我們讀《金剛經》:「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著衣」,著這五衣、或者七衣、或者是九條衣。著什麼呢?「甲」,這個「甲」是古代的軍隊,和敵人作戰的時候,要戴上盔甲,能保護自己的安全。這樣子,這勇猛的心就能發動出來。這裡面這「甲」是個譬喻,在法上怎麼樣講呢?就是發勇猛的願:我要精進地學習佛法。就是發這個願,發精進的願,就叫做「甲」,是這意思。現在這句話是問的意思,下面解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辨行相。辨這行相,精進修行的相貌,叫做行相。這個「行」也可以當「心」字講。就是我們心的相貌。這精進的時候,你的心是什麼樣子?可以這麼講。

黃二、釋(分二科) 宇一、辨行相

謂諸菩薩於發加行精進之前,其心勇悍,先擐誓甲。

「謂諸菩薩」。這擐甲精進的意義,是說諸菩薩於發加行精進之前。這「發加行精進」。「發」者「動」也。發動加行,「加行」就是採取行動,勇猛的行動發作出來了,叫做行。現在這個行,不是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現在是指精進說。精進的行動發出來了,叫「發加行精進」。「之前」這行動發動之前。發動之前就是還沒有發這個行動,還沒有精進。那個時候「其心勇悍」,這位菩薩他的心非常地勇猛,我不怕困難,所以叫「勇悍」、勇猛。「先擐誓甲」,先著這誓的甲。這個「誓」,我們在講《入中論》的時候講過,這個「誓」應該說還有個「願」、誓願,四弘誓願。你發這樣的願是決定不退的,所以叫做「誓」,這個誓是這個意思。現在是說,要勇猛地修學聖道,先要發勇猛的願。

若我為脫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處那洛迦不在余趣。

看這個願怎麼發的,他怎麼說?「若我」這菩薩自稱為我,為解脫一個有情的生死大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一千個大劫。就是,成、住、壞、空是四個中劫,這四個中劫合起來就是一個大劫。這住劫裡面有二十個增減,二十個增減算是一個住劫,其他的三個劫也可以作相等的來計算。這樣說,有一千個大劫,這個時間已經很長了。「等一日夜」就和一日一夜相等。這一日一夜就是一千個大劫。這樣子「處那洛迦」。這樣的一日一夜計算起來,有一千個大劫。這麼長的時間「處那洛迦」,就是居住在地獄裡面,在地獄受苦這麼長的時間。「不在余趣」不是在其他的五趣。地獄趣苦惱是最重的了。

乃至菩薩經爾所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乃至菩薩經爾所時」,經過那麼長的時間,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一日夜算是一千大劫,這樣子計算起來要到三大阿僧祇劫的時候,才「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這麼長的時間在那裡受苦,而能成就無上菩提。

假使過此百千俱胝倍數時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

假使還要超過前面這個數目,前面說的這個時劫。超過多少呢?「百千俱胝倍數時劫」。這個「俱胝」翻到中國話就是「億」,百、千、萬、億的「億」。但是印度的算數,這個「億」有三種。有十萬為億、百萬為億、千萬為億,有這麼多演算法不同。就算是千萬為億,就是百千億,「過此百千俱胝」,超過前面的數目百千億的倍數時劫,那麼長的時間。「方證無上正等菩提」,這麼長的時間才得無上菩提。

我之勇悍,亦無退屈。

這個菩薩自己說;這麼樣受這麼長的時間的苦,他的勇猛心還沒有退下來。我們一般的凡夫,一感覺苦就要退了。我不要受這個苦,我不要自找苦惱。但這個菩薩說,受這麼長的苦,他的勇猛的心不退下來。

於求無上正等菩提,非不進趣。

這麼長的時間,他的勇猛心還沒退下來,還是希求無上菩提。「非不進趣」,並不是說休息了,不進趣無上菩提了,不是的。

既進趣已,勤勇無懈。

既然發了無上菩提心進求無上菩提了,發這個大願以後。「勤勇無懈」,他精進勇猛,他不懈退。

何況所經時短苦薄。

何況菩薩得無上菩提的時間沒那麼長,所受的苦也沒有那麼多。像是在地獄裡受那麼多苦。那他的進趣無上菩提的勇猛精進,更不是特別難的事情了。

是名菩薩擐甲精進。

這擐甲精進的意思就是這樣子。這一段文就表示菩薩發這個精進的願,這麼樣的偉大。

宇二、顯勝利

若有菩薩於如是相菩薩所有擐甲精進,少起勝解,少生凈信。

這是第二科、顯勝利。前面第一科、辨行相,辨這擐甲精進的相貌。這下面顯示發這擐甲精進的勝利,殊勝的利益。

「若有菩薩於如是相菩薩」,假設另外有一位菩薩「於如是相菩薩」,就是有這樣相貌的菩薩,他所有的擐甲精進「少起勝解」,另外一個菩薩對此菩薩的擐甲精進「少起勝解」,不是起很多的勝解,少少地發起了深刻的信解。這「勝解」就是他對於這件事的認識非常有力量。這「勝解」也就是智慧。「少生凈信」,由於有勝解,所以也就會有凈信,有清凈的信心。這個「信」從智慧建立的。所以有了勝解,也就會有信心。如果對於這件事沒有勝解,你不是太明白,你說你有信心,那句話有多少不真實了。

如是菩薩,尚已長養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

這位菩薩,「少起勝解、少生凈信」的這位菩薩,「尚已長養」尚且已經能夠長養。這個「養」就是「長」,「長」就是增長。他就增長了無量的勇猛,就是很大的勇猛心,沒有恐怖。「發勤精進大菩提性」,他就會建立;「勤」就是精進,精進趣求無上菩提的願的,他也會發這個願。他只是對那位菩薩的擐甲精進,少起勝解,少生凈信而已,他就能夠長養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

何況菩薩成就如是擐甲精進。

何況那位菩薩他自己成就了這樣的擐甲精進呢?他的功德有多大呢?

如是菩薩,於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

可生怯劣難作之心。

發擐甲精進的這位菩薩,他俱足了擐甲精進的這位菩薩,「於求菩提」對於希求無上菩提,利益一切眾生的這種大事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在他心裏面,不感覺有小小的一點難行的事情,不感覺到有難這件事。「可生怯劣難作之心」,若感覺難,那心情就會怯劣,就有點恐怖,就沒有力量了,就這件事不能做。現在這位菩薩「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沒有這回事,他不感覺有什麼難做的事情。這是有了擐甲精進的話,就不感覺求無上菩提饒益有情有什麼困難。

看這個《披尋記》:

「長養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者:此中大菩提性,謂即精進波羅密多種性應知。」就是指精進波羅密說的,就指「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這樣說,這擐甲精進是無上菩提的因就是了,這樣意思。

玄二、攝善法精進(分二科) 黃一、征

云何菩薩攝善法精進?

前面第一科、擐甲精進,是精進之前先建立精進的大願。現在是第二科、攝善法精進。這個「攝」就是積集的意思,積集無量無邊的善法,這件事非常地精進。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菩薩攝善法精進?」怎麼叫做菩薩的栽培無量無邊的善法的精進呢?

這是征問。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標略義。這略義,「略」者「要」也,先立出來他的要義,這攝善法精進的要義先把他顯示出來。

黃二、釋(分三科) 宇一、標略義

謂諸菩薩所有精進。

這攝善法精進的大義是什麼?謂諸菩薩所有的精進。

能為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密多加行。

就是六波羅密的加行,就是這個意思。就是努力地去實踐六波羅密,這就叫做精進波羅密。

能成辦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密多。

這六波羅密的加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位菩薩他能夠成辦施波羅密,能成辦戒波羅密、忍波羅密、精進、靜慮、慧波羅密多,能成就六波羅密,那就叫做加行,這也就叫做攝善法精進。這是標略義。

下面第二科、出種類。分兩科。第一科、總標。就是標出來,說明這攝善法精進的種類。攝善法精進他有個別不同的相貌。

宇二、出種類(分二科) 宙一、總標

當知此復略有七種。

此攝善法精進有七種不同。那七種呢?這句話「當知此復略有七種」這叫總標。就是總標出來他的數目有七個,標出數來。

下面第二科是列釋。就是列出名字,再加以解釋。分七科。第一科是無動精進。

宙二、列釋(分七科) 洪一、無動精進

一、 無動精進。

這其中裡面第一種就是叫做無動精進。不動,就是不搖動、無動搖。怎麼叫做無動精進呢?

一切分別、種種分別、根本煩惱、少分煩惱、一切異論、一切苦觸、不傾動故。

他遭遇這件事的時候,他心裏面不動搖,這就叫無動精進。

這「一切的分別」和「種種的分別」。這《遁倫記》也有解釋。但是現在,我分別一下,我加以解釋。「一切分別」、下面是「種種分別」。「種種」就是各式各樣不同的分別。那麼「一切分別」就不是「種種分別」了。如果「一切分別」也有種種的差別,那就重複了。那怎麼解釋呢?就是,於一切法有所得的分別,這樣是「一切分別」。我們不管遇見什麼所緣境界,都是有執著。我們有所得的執著心,普遍一切處。這叫做「一切分別」。

「種種分別」,這就是有差別了。這個是如意的分別,這個是不如意的分別,這是可愛的分別,這是可憎的分別。這時候起了高慢心的分別,起疑惑心的分別,起我、我所的分別,就是各式各樣的分別。那叫做「種種分別」。

這「種種分別」以「一切分別」為基礎,以「一切分別」為依止。因為你先是有所得,而後起可愛的分別,起可憎惡的分別,都是有所得。如果你觀察一切法無所得了,那「種種分別」就不能建立了,就不能生起了。這分這麼兩種分別。

我們說修止觀斷煩惱,他不是說斷貪瞋痴的煩惱,不是這麼意思。當然也有這意思,這修五停心觀就是斷這貪瞋痴的煩惱。但是五停心觀只是調伏,他實在沒有斷煩惱。這五停心是破除障道因緣,以後修止觀,那時候是正式破煩惱。

而這破煩惱,所以說起來,你仔細觀察的時候,他不是破貪瞋痴煩惱,不是。是破貪瞋痴以前的有所得的煩惱,把有所得的煩惱破了以後,再就不生貪瞋痴的煩惱了。

我們,三十七道品,第一個是四念處,第二四正勤。四正勤:「末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長,末生惡法令不生,已生惡法令斷。」那個善法、惡法指什麼說的?因為你已經開始靜坐了,就是你靜坐的時候,不是掉舉、就是昏沉。那這就是惡法,是斷這個惡法。那個善法呢,那就是無漏的戒定慧,那你止觀成功了,見到第一義諦了,那是善法。

所以「一切分別」、「種種的分別」。「根本煩惱,少分煩惱」。「根本煩惱」就是貪瞋痴,這是三毒。「少分煩惱」就是隨煩惱,隨煩惱是根本煩惱的等流性的東西。譬如說:昏沈、掉舉這也是煩惱,但是比根本的煩惱輕微了。這「少分」指輕微地,有輕、重的不同。重的煩惱叫根本煩惱,輕的煩惱叫少分。不是約數量說的。

「一切異論」。這前面,第一段是分別,第二段是煩惱。由分別而有煩惱,先有分別而後才有煩惱。下面這「一切異論」呢,這「異」就是不同於佛法的這些思想。一切不同於佛法的思想,就是外道的異論。這些外道的邪知邪見的思想,這也是一回事。

「一切苦觸」,就是苦惱的接觸,你與苦惱接觸你就苦惱了,這不是小小的一點事,很多很多的苦惱的事情來苦惱你。「一切苦觸」。

「不傾動故」,這位菩薩,攝善法精進。攝善法精進裡邊有個無動精進,怎麼叫「無動」呢?「一切分別、種種分別,不傾動故」,這叫「不動搖」。

這可見這精進波羅密,他已經在佛法裡面,已經達到什麼程度了。不是說,沒有學習過經論,也沒有修過止觀,他就能夠有攝善法精進,不是的。看這文上,看出來,你有這個程度:「一切分別、種種分別,不傾動」,你心裏面不動搖。「根本煩惱、少分煩惱」也不能動搖你。看這個菩薩這是什麼程度?

「一切異論」。當然對於佛法的思想,是他所歡喜、所學習的。那麼不同於佛法的異論,他不動搖。他不會說:哎呀!這個外道的思想很高明啊!不會有這種想法的。不會對外道的道理他生歡喜心,沒這回事。這個我看也不容易,能達到這個程度也不容易的。

「一切苦觸」。這也不是容易,受了苦的時候,他不傾動,他心裡也不動搖。我看見《高僧傳》上說:好像是在中國清朝的時候,華嚴宗有一位大德,不知道什麼原因,政府就把他逮捕了送到牢獄裡面去。送到牢獄裡,那個獄卒、在牢獄裡服務的那些、就算是職員吧。就對老和尚說,說是,你給我錢,我就令你不苦惱,你若不給我錢,我就叫你苦惱。但是,老和尚說:我是出家人,我沒有錢啊!這個卒就把這一切刑罰的東西都給他上上,給他苦惱。這老和尚:「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一念,所有的刑罰都沒有了,自動地都破壞了。這也不可思議。然而這獄卒就害怕了,哎呀!這個老和尚有道德呀!然後就向政府、向皇帝報告。皇帝立刻下令,釋放他。當然這個老和尚,不但是念《華嚴經》,可能這個人另外有修行,所以有這種感動。如果平常的時候一點也不用功的人恐怕不行。

現在這位菩薩,可能他心裏面,有無生法忍了,應該是這樣子。「一切苦觸、不傾動故」,受一切苦的時候,心裏面不動。這是不可思議。

最近,我心裡有一點感覺。有一點什麼感覺?是昨天?是前天?有兩位同學來。我問他,我說:你修止觀,是修止,還是也修觀?他說:我只是修止而不修觀。因為觀我修不來。我從這裡連想,很多的同學都不修觀。都是修止而不修觀。只是修止而不修觀有什麼問題呢?你不能破有所得的執著。無論什麼事情,心裏面都是有執著。你修觀的時候會增長智慧。增長智慧,主要的是能破有所得的執著的智慧,主要是這個智慧。如果你不修觀,你只修止,你這愚痴不能破。因為你有所得就是愚痴。你這樣子,不但你自己日常生活你有困難,遇見什麼事情你的執著就出來了,執著出來,你自己就苦惱。同時也影響到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也影響到當職事人辦事的困難。也會這樣子。

「一切苦觸,不傾動故」,這地方就顯示出來。就是他有無所得的智慧,所有的事情不動搖他。不能動搖。

這我已經說了,沒有說一百次,可能至少能有十次以上。就是,我們功課表上有規定,你早晨靜坐完了的時候,要讀《金剛經》。讀《金剛經》,就是《金剛經》的道理去思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照這個話這麼想。一樣,就是心裡這麼想就是了嘛!沒有別的事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段文是什麼意思?這段文是念佛三昧阿!你知道呀!這一段文。當然我們念阿彌陀佛名號,這樣念佛,那你這一段文,你不知道是念佛三昧。當然這念佛三昧,也就是非常重要的法門。你常常這樣「若見諸相非相」,你就超越了這些虛妄的境界了,你就不苦惱。我曾經說過和打妄想一樣,有什麼不同?但是,我修不來。說我能把《金剛經》背下來非常好,功德無量。但是你應該思惟裡面的義。那裡面那句話的義要思惟。那是很重要的。只是把文背下來,雖然也功德很大,但是功德還不算大。你若是思惟裡面的義,那就是非常地不得了。可以令你轉凡成聖阿,你知道呀!

「一切苦觸,不傾動故」。就是這位菩薩他能夠有般若波羅密的智慧,觀察這苦觸不可得,就入於不生不滅的地方去了。這就沒有事了,就不苦了。

看這個《披尋記》:

「無動精進等者:真實義品中說」,這在三十六卷,真實義品。「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如實知已」,這個「離言自性」這句話怎麼講?什麼叫「離言自性」?

這個「離言自性」。我們這「離」字先不念,先說「言自性」。言說,就是說話,也就是文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八個字,就是兩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裡面有義,就是有言,有義。或者說有文,有義,就是這樣子。但是我們愚痴無聞的凡夫的習慣,就是;言裡面有義,言是能詮顯的。裡面的義是所詮顯的。有能詮、有所詮。我們的習慣就執著言所詮顯的那個義有真實性,就是「言自性」。譬如說,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這都是言,都是文句。文句裡面有義,我們執著他們都是有真實性的,叫做「言自性」。

但是現在佛告訴我們,能詮的文詮顯所詮顯的義,是不真實的。所詮顯的義是不真實的,不是真實的。他說一個譬喻,說是,我現在很餓,說包餃子給我吃。我們就說「吃餃子」這三個字,三個音。「吃餃子」這三個音這是一句話。但是真實你說這一句話的時候,你真實嘴裡有餃子嗎?是沒有的呀!只是那句空話,不真實有餃子。這所詮的義是沒有的,只是一句話。但是,所詮顯的餃子沒有,能詮顯的文句也是不真實了,也是沒有。所以所詮顯的不可得,能詮顯的名句也不可得。這個時候這叫「離言自性」。這「離言自性」就是這個時候這境界是沒有言說的,是離言說的。

這《大般若經》上也有一句話,叫「假立客名」。這「客」就是主客的「客」,客人的「客」,「假立客名」。「假」虛假的假。就是假安立的客名。就是名字是個客。就是這件事沒有名字,但是給他安立一個名字。現在,我們都是主人,沒有客,但是忽然來個客,來個客人過一會兒他走了。客就是這樣子。「假立客名」。「客」實在就是假的意思,也是空的意思,用這個名字來表達一件事,而所表達的意思是假的,是沒有的,那麼這客名也就不存在了。這叫做離言自性。這裡面是什麼意思呢?因為我們平常的人,這愚痴的凡夫執著這名所表達的義是真的。譬如說,別人說:「你是壞蛋」。說這麼一句話。我就執著它,我就不高興了。你罵我,我就不高興了。就是認為你說我是壞蛋,這就表示不好了。表示不好,就是執著這句話是真實的,有點真實了。執著這是真實的,這叫遍計執。這凡夫就是這樣子。現在是離言自性,就是沒有遍計執了。那就是依他起和圓成實了。依他起和圓成實是離言自性,沒有言說的,離言自性。「離言自性」實在來說,是聖人的境界,不是凡夫境界。

「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如實知已」,你真實能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當然這句話,就是已經得無生法忍以後的這些聖人了。「如實知已」。「達無少法及少品類可起分別」,他就會明白,沒有一點東西,及少品類可起分別的。是凡要假借言說來表達的通通都叫做言說自性,也是假說自性。這些事情都是空無所有的,沒有一點是有真實性的,都是無所得的。無有少法可得。「達無少法」,這個「法」就是有名有義這一切法,就是言說法。假借名言所詮顯的這些事情都叫做法,這些法,都是空無所有,沒有真實性的。「達無少法及少品類」這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有很多的品類,有很多差別。這是色法,這是心法,這是善法,這是惡法,各式各樣的。這是有為法,這是無為法,這是真如,這是涅槃,有過去,現在,未來,各式各樣的很多的品類。這些通通都是空無所有的。所以「達無少法及少品類可起分別」。根本沒有這件事,你就不起分別了。我們若是明白: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說「你是壞蛋」,你心裡沒有事。我心裡不分別。這句話是假名字,假名字也不可得,所以心裏面不分別,沒這回事情。「達無少法及少品類可起分別」就是無有少法可得。這樣說,我剛才解釋,說「一切分別、種種分 別」也和這個意思是相合的。

「唯取其事、唯取真如」,這就是每一切法離言自性。「唯取其事、唯取真如」,這時候沒有名言的時候,就是你這時這無分別智現前了。離言自性你若真實的了達了以後,你的無分別智現前了。這無分別智契合那「唯取其事」,就是依他起。「唯取真如」就是圓成實。這時候你無分別智同依他起、同這真如是無分別的境界相應了。沒有遍計執這回事情。這樣說,這「取」字應該當契合講。就是契合了離言的依他起,離言的圓成實,這是無分別境界。

這唯識的經論裡面,他在眾生的執著以外,又能夠安立依他起、圓成實。把眾生的分別心算一類,算遍計執。這以外其他的叫依他起,叫圓成實。這樣分類。分類就是,一個假說自性就是遍計執,另外的離言自性,那就是依他起和圓成實,這樣分別。這就比《中論》的分類微細了一點,就有一點不同。

「陵本三十六卷十二頁」。前面這幾句話是真實義品里的話,是在《瑜伽師地論》第三十六卷,十二頁那裡。是金陵刻經處那個版本。

「是即此說一切分別,種種分別無動。」這一段文就是這裡說這一句話,一切分別,種種分別,不傾動。就是這個意思。「戒品中說:」戒品就是第四十卷、第四十一卷裡面。「又於一切犯戒因緣,根本煩惱少分煩惱忿恨等生亦不忍受。」戒品裡面說,這凡夫違犯了所受的戒,那是什麼因緣呢?就是以煩惱為因緣而犯戒的。什麼煩惱呢?是根本煩惱,他的根本貪瞋痴的煩惱。另外就是少分的煩惱,就是隨煩惱,隨煩惱裡面有忿、恨、惱、覆、誑…一共有十種,就這些煩惱。「亦不忍受」這持戒清凈的這位菩薩,他不忍受這個煩惱,他心裏面有煩惱現前的時候,他不忍受的。一定是正觀、正念現前的時候,煩惱就不現前了,就不忍受。和我們凡夫不同,凡夫煩惱現前了自己還不知道。那就是你容受煩惱的現前。戒品這句話和這裡也是一樣的,這裡也是說根本煩惱少分煩惱,有這個話。「陵本四十卷七頁」。「是即此說根本煩惱少分煩惱無動」。

「所得大乘勝解不可引奪不從他緣,由是能摧一切外道異論,是名一切異論無動」。這下面解釋這一切異論無動,一切異論不傾動故,就是這句話。「所得大乘勝解」,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在大乘佛法裡面多聞熏習如理作意,時間久了你就得到了勝解。對於佛法這第一義諦、假說自性、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離言自性這些道理,世俗諦和第一義諦,你能有深刻的認識。「不可引奪」,其他的不同思想的人不能夠動搖你對佛法的勝解,不能奪取,把你的思想改變了一下,不可能的。「不從他緣」,在大乘佛法裡面若是成就了勝解的話,不會隨順其他人的胡說八道,不會的。「不從他緣」,不會隨順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你能動搖他?沒這回事情,不會的。若是我們沒有得到勝解,那就不行了。我們對佛法的學習;我不歡喜學,我要告假。那當然是不行了。就是不行,因為我們本身智慧不夠,你不能鑒別這是邪見,這是正見,你不能鑒別。說我去打禪七,好!但是在大乘佛法里你沒得到勝解,你的止觀也修不好。就是你得了四禪八定,你不見得是佛教徙。在大乘佛法里你沒得到勝解,就是有這問題。

所以「所得大乘勝解不可引奪」,其他的邪知邪見不能奪你、奪取你的正見變成邪知邪見,不能的。「不從他緣」,你自己有你的見地,不可動搖,你不會隨順他人說三說四、說黑的白的,說那個人是黑的、你不見得相信,說是白的、你也不見得相信。「不從他緣」。

我們初開始來到佛法裡面來,初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你就專心學習佛法,就不要去學習天主教、基督教他們那些書,不要看那些書。為什麼呢?因為你現在對佛法的道理你還沒能夠認識,你沒能認識,你對佛法的信心也不會很堅定,等到你對佛法認識得深刻了,你的智慧增長了,這個時候可以,世間的書論也都可以學習,也都可以閱讀,其他外道的書論也可以閱讀。這個時候閱讀有什麼事情呢?就是你有智慧能知道這個是「是」,這是「非」,你會知道,你不會變成一個邪知邪見的人。但是沒達到這個程度,你還是不要去做這個事好。

「由是能摧一切外道異論」,由於你在大乘佛法裡面得到勝解了,你不但不會受他的迷惑而且還能夠破壞外道的異論、能破斥他,你有這個智慧。「由是能摧一切外道異論」。「是名一切異論無動」,就是一切異論不傾動故,能有這個能力。

「他怨害苦一切事苦皆能堪忍。是名一切苦觸無動」,這一句「一切苦觸不傾動故」。這一切苦觸裡面這上面舉出一個「他怨害苦」。這有諦察法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前面忍辱那一品有說這麼多忍。現在這裡舉出一個「他怨害忍」,你和那個人有怨,他要來傷害你,可是不會小小的傷害的。「一切事苦」,就是其他的種種因緣的事情。種種的因緣,假設出家的菩薩要乞食,自己的衣服、飲食、 卧具、醫藥,供身的一切的雜物,都是要乞求來,你向人乞求的時候,就會遇見一些事情,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你都要忍,行、住、坐、卧,又是老、病、死的事情都要忍,一切事情。「皆能堪忍」,你心裏面都能夠容忍這件事,為什麼能容忍呢?我看就是因為通達了一切法空的智慧,有了這樣的慧所以能容忍。如果沒有這個智慧,你心裡有所得,不能容忍,小小的可以,嚴重了就受不了的呀!這不是說空話有效的。所以「一切事苦皆能堪忍」,當然這件事就是要修學聖道,你要修奢摩他、也要修毗婆舍那才可以。你只是修奢摩他不行。你的力量不夠。「一切事苦皆能堪忍是名一切苦觸無動」。

「一切事苦,如忍品說」,就是前面那一品。「應知。陵本四十二卷八頁」,那上說的。

這是無動。這攝善法精進,有七種分別,第一個就是無動精進。這無動精進就是本身有很高的道力的關係,有很高的智慧的關係。這是第一個無動精進。

現在第二個堅固精進。

洪二、堅固精進

二、 堅固精進。是殷重加行故。

「堅固精進」,就是他精進攝集一切善法的時候,非常地堅固,不可動搖。他要布施的時候,任何人不能破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時候都是很堅固的。「是殷重加行故」,這殷重加行怎麼講?這在後邊有解釋這殷重加行。殷重加行這後邊說「謂能周備加行故」,「周備」,這周備加行是什麼意思?就是全面的加行,戒也是加行、定也是加行,戒、定、慧都有加行,這六波羅蜜我都有加行,不只是布施波羅密,也不只是戒,也不只是忍辱,也不只是修奢摩他,我還有毗缽舍那,就是全面地,還圓滿地加行。這樣子,你成就的功德圓滿,所以是堅固而不可動搖。

洪三、無量精進

三、 無量精進。能現證得一切明處故。

這「無量精進」就是不可限量的意思。怎麼叫做無量精進呢?「能現證得一切明處故」,就是你能夠成就很廣大的智慧,所以你的精進是不可限量。「能成就一切明處」,前面說過,有內明、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成就了很多很多的智慧,所以你的精進是不可思議。

洪四、方便相應精進

四、 方便相應精進。所應得義,無顛倒道,隨順而行故;平等通達故。

這是第四個「方便相應精進」。這「方便」這句話,就是得聖道、得果的前方便。在修因的時候,還沒得聖果,就是你所希望成就的那件事還沒成就,你現在就開始修行他的方便。而這個方便和你所得的果是相應的,所以叫「方便相應精進」。

怎麼叫做「方便相應精進」?「所應得義,無顛倒道,隨順而行故」,你修學聖道的時候,你自己有一個目標,有一個計劃;我想要成就什麼,這個是我所應該成就的,所應該得到的。總相的說,無上菩提是所應得義。但是現在這裡的意思,是你所應成就的義,就是無顛倒道。「無顛倒道」,「顛倒」就是愚痴,不顛倒就是智慧,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無顛倒的道。這「道」就是通達無礙名之為道,若有障礙通不過去了,那不能稱之為道。這通達無礙,只有般若波羅蜜於一切法無障礙,一切法沒有障礙就是般若波羅蜜。這無顛倒的聖道就是般若波羅蜜,就是所應得義,你所應得的無顛倒的般若波羅蜜。

「隨順而行故」,你若隨順這般若波羅蜜的義去修行。這怎麼講?如果從聞思修來說,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成就般若波羅蜜。那麼這聞思修就是隨順般若波羅蜜而行。你聞所成慧、進一步的成就思所成慧,由思所成慧進一步的成就修所成慧,就得般若波羅蜜了,所以叫隨順。隨順而行。這樣說,這聞思修就是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的,這叫「方便相應精進」。「所應得義,無顛倒道,隨順而行故」。隨順你所得的義,那個修因的方便是相應的,這就叫做方便相應精進, 隨順而行。如果你所修的與你所應得義不相隨順,那就不叫方便相應精進了,那就不對了。

「平等通達故」,這個平等通達,你要有這種智慧能通達這件事,平等通達,那就是隨順而行。這「平等通達」這「平等」怎麼講?就是他那個真實義,假設說他是二,一、二、三、四,一加一是個二,那件事本身一加一是二,你也就通達他是二,這叫做平等。如果他二加三是五,你說四,所以不平等了。這平等通達。可以這麼解釋這平等通達。這裡是說,譬如說我們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名號,能夠一心不亂的念佛,然後誠懇地發願求生阿彌陀佛國,我們現在所謂凈土法門就是這樣子吧。那麼,就說其他的法門都不對,都不要。那好,我們就專念阿彌陀佛名號這樣子。這是一種,有的人的想法是這樣。但是我們若是說,我修學般若波羅蜜,我修止觀。那這不是持名念佛了,和持名念佛不同了。但是我能夠修止觀的時候,我也發願求生阿彌陀佛國,這樣他和念佛法門就是相隨順沒有障礙。我們這樣做的確是有這種道理,也有這種功德,也有這種堪能性。你修止觀的時候也發願求生凈土,他這個止觀就能送你到阿彌陀佛國去。這樣叫做「平等通達故」。如果說你修止觀你就障礙求生凈土了,是不平等通達,通達的不平等。我是舉這個例子。這裡可以不必是這樣。「平等通達故」。譬如說我們做其他的事情,做一些善法,說這個地方沒有學校,一般的小孩不能讀書,有人發心在這地方造個學校,那我們也隨喜功德。願以此功德求生阿彌陀佛國,也是可以,他也是有這種能力。那就叫做「平等通達故」。現在這地方沒有寺廟,沒有佛教團體在這裡放光明度化眾生,有人要造廟,那我也隨喜功德,說:願以此功德求生阿彌陀佛國,也可以。這就是「平等通達故」。是這個意思。但是你若沒這個智慧,那就不是了,那情形就不一樣了。

「方便相應精進。所應得義,無顛倒道、隨順而行故。」這個是指正行,你主要的修行的功課說的。「平等通達故」是其他的,不是你的功課的正行,其他的事情。但是你若能平等通達,也同樣有這種功能。那叫做「方便相應精進」。我們通常說,我們要學習般若波羅蜜這是聖道,這話當然是對的。說我們辦的一般慈善事就不是聖道,不是的。辦一般的慈善事業也是聖道,但是你要有這個智慧,你要有平等通達的智慧,這一般的社會的慈善事業,那也是般若波羅蜜。就是你要有平等通達的智慧,那就可以了。所以不要誤會,只有我做的事情是對的,別人做的事都不對,不是這個意思,不是這樣意思。

看這《披尋記》:

「隨順而行等者:能引義利,名隨順行。」就是你做這件事能令你得到義利。得福名之為義,得智慧名之為利。現在得到的功德叫做義,將來也能得到功德叫做利。這麼解釋也可以。就是我們做這件事不是無益苦行。能引義利,能引發出來功德,那就叫做隨順行。這是《披尋記》的作者這麼解釋。

「不緩不急殷重修作,是名平等」,就是你在作功德的時候,也不要太緩慢,也不要太緊急,中庸之道,這樣子殷重的修作就叫做平等。這又是一個意思。

「無倒了知,是名通達」,你對於那件事你沒搞錯,你明白地很正確,沒有搞錯,那就叫做通達。

洪五、無倒精進

五、 無倒精進。為欲證得能引義利所應得義願所引故。

第五個是「無倒精進」,沒有顛倒的精進。什麼意思呢?「為欲證得能引義利所應得義願所引故」。「為欲」就是你心裏面有願,想要成就「能引義利,所應得義」,這個「能引義利」和「所應得義」,「所應得義」就是所引的義利。有能引、有所引,這一句話。能引就是戒、定、慧。由戒、定、慧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就是為欲證得能引義利的,由能引義利,就能成就所引的義利。你有這樣的願,由這樣的願來引導你去精進去,那就是無倒精進。他這意思就是,你的願若是非常的正確,由這個願引出來的行那也就沒有顛倒。

洪六、恆常精進

六、 恆常精進。是無間加行故。

「恆常」就是長時期的精進。「是無間加行故」就是不間斷的努力去作功德,那就叫做恆常。如果有間斷,那就是不恆常精進了。

洪七、離慢精進

七、 離慢精進。由勤精進,離高舉故。

就是遠離高慢心。「由勤精進,離高舉故」就是心裏面精進不懈怠,這樣去作功德而心裏面沒有高慢心。這意思就是,我很精進的用功,你們都懈怠,我就容易有高慢心了。現在說菩薩不是,菩薩很精進勇猛地作功德,但是也沒有高慢心。這因為是修無我觀的關係。

宙三、總結

由此七種攝善法精進勤加行故;令諸菩薩,速能圓滿波羅密多,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這下面第三科,總結這一段。由此七種攝善法的精進勤加行故,「勤」就是一次又一次地這樣努力的去作功德。

「令諸菩薩,速能圓滿波羅密多,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所以你這樣的常精進,就使令這位菩薩迅速地能圓滿了彼岸的功德。彼岸的功德是什麼呢?就是「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或者是「速能圓滿波羅密多」就是到彼岸。這個「彼岸」是第一義諦說的。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是大智慧,指大智慧說。

宇三、結最勝

由此精進,是能修證,能成菩提,一切善法最勝因緣;余則不爾。

這是第三科,結最勝。解釋攝善法精進,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釋,現在就是第三科、結最勝。

「由此精進,是能修證」由於你能這樣精進的關係,你就「能修證,能成菩提一切善法最勝因緣」,這「能成菩提」是無上菩提,這無上菩提是由一切善法最勝因緣所成就的,這裡面有個轉折。是能修證,能成菩提的一切善法最勝因緣。就是精進是一切善法成就的因緣,一切善法是能成就無上菩提的因緣。「余則不爾」如果你若不精進,你若懈怠,那就不對了。

是故如來以種種門,稱讚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所以佛陀在很多的修多羅裡面,以各式各樣的立場來稱揚讚歎,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懈怠是不能成就的。

這是「攝善法精進」。下面是第三科,「饒益有情精進」。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亥三、饒益有情精進(分二科) 黃一、征

云何菩薩饒益有情精進?

這是問。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指。第二科是辨。

黃二、釋(分二科) 宇一、指

謂此精進,有十一種。如戒品說。

饒益有情精進有十一種那麼多,這十一種饒益有情精進「如戒品說」,前面那戒品說過了,這裡就不說了。這是指。下面是辨。

宇二、辨

彼說屍羅,此說精進,當知是名彼此差別。

彼戒品裡面有十一種饒益有情的屍羅。這裡是說精進,就是十一種精進饒益有情。這是彼此的差別。至於內容,都是一樣的。所以可以到前面的戒品去看一看就好了。這是「饒益有情精進」。


推薦閱讀:

怎樣保養瑜伽墊?
瑜伽正位體式天鵝式的注意要點
瑜伽體式精講:側角扭轉伸展式
為什麼練瑜伽的人充滿著一股子禪意?肉體的平衡為什麼能使精神臻於圓滿?
請問有0基礎的人學瑜伽教練嗎?

TAG:瑜伽 | 四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