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談「性」最出位的女人,有人稱她英雄有人罵她魔鬼,然而她身上最強大的一點是……

今日故事君:報十二娘

「人的一生,

如果沒有體驗過狂喜,

難道不遺憾么?」

當許多同齡人,

將生命的無奈揮灑於廣場舞時

這位60多歲的老太太,

認清了生命的真相後,

把自己的生活,

過成了藝術品

1

她,李銀河。

20年前,她最知名身份是作家王小波的妻子,

王小波那句著名情話「愛你就像愛生命」,

讓這位個子嬌小、長相普通的女人,

成為經典愛情故事裡的女主角。

李銀河和王小波

王小波去世後,

除王小波遺孀的身份外,

李銀河開始作為一位前衛的性研究專家出現在媒體面前,

她在性領域極富爭議的觀點,

使她的每次公開發言都備受矚目

有人稱她英雄,有人罵她魔鬼

然而,她帶給人最大衝擊的事件,

還是2014年新戀情的公布

王小波之後,

那個她新選擇的生活伴侶,

竟然是一位長相酷似男人、卻性別為女的人

大俠和李銀河

當2014年李銀河的同居伴侶大俠被曝光後,

作為王小波的遺孀,

這自然引起一些關於「背叛」的指責和討論,

但李銀河的回應,

卻是乾脆而響亮:

「就算小波還活著,我也可能會愛上別的人,

人完全可以愛了一次又一次,這不是很正常嗎?」

就像她在性領域的發言一樣,

其實都代表著常識,

只是這種常識未必為一般中國人所普遍接受

包括很多人,

理解不了的大俠的性別、身份問題。

如果說王小波追求李銀河時,

那句「你有男朋友嗎?」的表白夠直接,

大俠的表白則更簡單粗暴:

「我看上你了!」

「啊,不會吧?這怎麼可能?」

「我真的看上你了!」

李銀河所驚訝並覺得不可能的,

不是當時作為計程車司機的大俠,

竟然對在中國社科院做研究員的她發起了追求,

也不是大俠比她小12歲的年齡差,

而是身為女性、常混在女同圈子裡的大俠,

竟然對同樣身為女性,但異性戀的她示愛了。

但憑藉自己的專業和研究,

李銀河快速、客觀地弄清了大俠的情況,

他是一位有著女性生理,男性心理的跨性別的異性戀者。

最終,

大俠用狂熱的愛和堅持打動了李銀河,

他身上所散發出的男性特質也深深地吸引著她,

對李銀河來說,

兩個人在一起能夠自在、舒服、開心地生活,

比身體的特徵更重要。

事實證明,

李銀河和大俠的同居生活非常和諧、幸福,

就連她嫂子也忍不住感嘆:

啊,你又掉到蜜罐里了!

大俠自稱是李銀河的「拐棍」:

幫她處理各種人情世故上的瑣碎之事,

幫她買回合適的衣物,

照顧她的飲食起居,

為她解決一切生活問題。

如果說她和王小波的愛,

是一種精神上的高度投契,

大俠則給了李銀河接地氣的愛。

他們還按照大俠的意願,

領養了一個孩子,

因為在他的觀念里,

一個家庭是不能沒有孩子的。

但在李銀河和王小波的生活中,

即使他們有幸相伴一生,

也是不大可能會有孩子的。

李銀河曾嫌王小波長的丑而提出分手,

也曾認為她和大俠之間是不可能的,

但心弦被撥動之後,

她選擇遵從內心的感受。

差異巨大的王小波和大俠,

作為李銀河的身心伴侶,

讓她感受到了同樣的充滿激情、舒適熨帖的愛。

不管外界如何評價,

只有她自己知道:

「這兩段感情都好像浸泡在溫池裡的感覺似的,

非常舒適,非常溫暖,也很愜意。」

年輕時的李銀河和王小波

這就是李銀河,

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

她都同樣敢於面對真實的自己,

尊重自己的存在和感受。

是敢於面對真實的自己,

還是屈從於社會的壓力活出一個分裂而委曲求全的自己

這是李銀河,與其他許多中國人的區別。

2

作為著名的社會學家,

她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深入地研究婚姻、家庭、性別和性,

她也是中國第一位研究性學的女社會學家,

在為少數人群爭取權利和自由的道路上,

她一直沒有停止過努力,努力科普,努力發聲。

所以,

人們聽到李銀河這個名字時,

總會不自覺把她和虐戀、同性戀、前衛、邊緣、犀利等詞語聯繫在一起。

雖然有著超脫時代的觀念和思想,

但生活中的她,

卻是非常老派,安靜寡言、內心純凈的一個人,

她甚至自我總結道:

「我性格中有種極度的羞澀」。

進入社會學領域,研究各種婚姻、性問題,

對李銀河來說好像是偶然中的必然。

1979年,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

李銀河第一次接觸到了社會學,

她像發現了新大陸般,內心充滿了興奮和熱情。

1982年,

30歲的李銀河決定放棄工作,告別新婚的丈夫,

到遙遠的美國去學習社會學。

在寫入學申請時,

她的理由是:

「我想了解在正常社會中生活的正常人們是怎樣想事情和做事情的。」

從小到大,

李銀河經歷的都是混亂、荒謬、扭曲、狂熱的社會環境,

她想恢復理智,

清醒地去審視自我和身處的世界。

年輕時的李銀河,和王小波在一起

1988年,

拿到匹茲堡大學博士學位的李銀河回到了中國,

那時,

她才感到自己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工作,

「在此之前,我一直在準備」。

接受了6年嚴格的社會科學訓練的李銀河,

開始狂熱地工作,

她一口氣搞了擇偶標準、青春期戀愛、獨身、婚前性行為規範、自願不育、婚外戀、同性戀等10項研究。

在那個年代,甚至在今天,

對中國人來說,

性,都是一種絕對神秘和壓抑的存在,

與之有關的一切,

好像都是羞恥的、罪惡的,

但作為人類正常的生理需求和行為,

它又無處不在,

李銀河就是想要搞清楚:

「我們中國人為什麼在性的問題上會如此的扭曲、如此的變態、如此的壓抑。」

漸漸地,

她由對事物的好奇心轉變為對「存在」的思考:

「我所做的一切能不能算是一個有自由意志的人自由地做出的選擇?」

社會中的每一個人,

是不是可以自由地選擇,

選擇自己的生活伴侶、性取向、性愛好等?

選擇和自由,

是每個人存在的基本需求,

但太多人從來沒有正視過自己的存在,審視過自己的需要。

從大學畢業後在《光明日報》社任編輯,

到國務院研究室做政策研究,

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社會學,

以及後來的出國讀書,回國後的各項研究,

李銀河不停地折騰,

就是為了找到自己想走的路,做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相對於工作上的曲折探索,

李銀河的性傾向則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露出端倪,

且從來都沒有改變,也無法改變,

她對虐戀有著深深的喜愛,

甚至坦誠表示:

「尋常的性只能給我帶來較少的快樂,

只有與痛感聯繫在一起的快感才能為我帶來巨大的、無與倫比的快樂。」

她的這一愛好也自然影響了王小波:

「小波本來是一個性慾很正常的人,

可是由於我喜歡虐戀,

慢慢也把他『掰彎』了,

我們做愛會包括捆綁和輕度鞭打類活動.....

當有一回小波主動買了一根指頭粗細的繩子回家時,

我還是感到意外驚喜,

因為這說明虐戀已經真正進入了他的慾望結構。」

這也直接影響了王小波的寫作,

在他的《東宮·西宮》、《黑鐵時代》等作品中都有濃濃的虐戀色彩。

王小波

因為前衛的研究內容和個人生活,

她得到的社會回應大多是兩個極端的,

她會被視為鬥士、英雄,

受到人們的稱讚和敬佩,

也會被罵做魔鬼,垃圾敗類

遭遇了很多辱罵、騷擾和攻擊。

在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上,

來自澳大利亞一位同性戀大法官,

曾真誠地對她說:「你是我的英雄。」

在同性戀圈內聚會上,

也曾有兩位女孩送她一座小小的燈塔。

但也有人說她對於性的研究,

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無視人世、不食人間煙火的地步,

她的很多觀點是倫理、道德、公德所不能理解,

甚至曾經有人打來電話,

多次對她進行不堪入耳的辱罵;

也有人給她留言說,

如果在中國殺人不犯法,真想一刀捅死你!

但李銀河仍然堅持對個人自由權利包括性權利的觀點,

甚至面對那些謾罵,

不會為之激動,也不會憤然回罵,

她從來都是坦然對待,淡然一笑,

然後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有人說她的觀點超前中國國情50年,

她相信自己總會有被人理解的那一天:

「如果真是這樣的,我寧願再被誤解50年。」

3

她也曾有過一個又一個的目標,

但在43歲那年被評為研究員後,

李銀河完成了她在俗世里最後一個世俗的目標,

她最強烈的一個感覺是:

「我從此進入了一個真正自由的世界。」

她暗自對自己發誓:

「今後所做的一切事都將僅僅是我願意去做的。」

工作中,

她希望能做一個真正的社會學家,

做自己最感興趣的研究,

生活中,

她希望自己的一生這樣度過:

「讀有趣的書,寫有趣的書,聽美的音樂,看美的畫,觀賞令人心曠神怡的風景,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隨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她曾經苦尋生命的意義,

無數次仰望星空,

覺得人在地球上走來走去,

就像小螞蟻在爬來爬去,

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在其中顯得毫無價值,

人們孜孜以求的一切實際上都是毫無意義的

有一段時間,她差不多每個月都會出現一次「生存意義」的危機,

情緒低落時,有萬念俱灰的感覺。

她疑惑:

人怎能永遠興緻勃勃呢?

一個永遠興緻勃勃的人一定是個傻瓜,

因為他從沒想過他為之忙祿的一切都毫無意義。

然而最終,

她還是從人生意義的虛無感中解脫了出來,

她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生而為人,能夠意識到自身的存在,有存在感,

這是多麼罕見、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這是看似簡單,卻少有人能及的高度。

世間大多數人不過是機械般的存在,

依照來自他人和世界的意願、指令而活著,

但也有人選擇追尋真自我,詩意地生活,

正如王小波所言:

一個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夠的,

他還應當有詩意的世界。

李銀河就是那個,

在所有生存方式中選擇詩意地生存的那個人。

60歲那年,

李銀河評價自己的人生:「正進入生命最好的一個時期」,

因為這時的她,

不僅做到了百毒不侵、百無禁忌、隨心所欲不逾矩,

而且可以有很多時間拿來享受,

比如,

「享受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們製作出來的最美好的精神產品。

在聆聽一首經典的樂曲時,

任淚水默默流淌,

享受從幾百年前的一個天才心靈中傳來的天籟。」

在生活這個命題上,

李銀河深受著名哲學家福柯的影響:

「從什麼時候開始,藝術成了一個專門的行當?

難道只有畫家畫畫,音樂家作曲,雕塑家雕刻,文學家寫小說,才是藝術活動?

為什麼人的生活不應當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在福柯的追問中,

她學會了用一種創作、審美的態度去對待生活,

把自己的生活變成一個藝術品,

讓自己的生命活在快樂之中,

其他的一切都不必追求和計較。

「美好的生活應當成為生存的目的,它才是最值得追求的。」

福柯

她開始享受到了理想的生活狀態:

「雖然沒有身在瓦爾登湖,但是找到了梭羅的感覺,生活寧靜,心情愉悅,靈魂自由。」

4

這讓李銀河找到生命中最強的一點:

體驗存在的感覺,

從自我感受出發,

去愛,

去享受生活,

去接受像大俠這樣一份在世俗眼光里不現實的情感關係

從一個蜜罐到另一個蜜罐的李銀河,

自有她的「采蜜哲學」:

「人間如花叢,我願自己的人生像蜜蜂入花叢,只採擷一點點精華,然後就悄悄離去。」

人生短暫,

她要的是自由奔放,隨心所欲,好好享用自己的生命,

「對其他的一切不去理睬」。

她的更新頻率極高的公眾號文章中,

也無不釋放出熱愛生活、熱烈擁抱生活的氣息,

往往都是如下風格的標題:

「與其以淚洗面,不如終日狂歡」

「人的一生如果沒有體驗過狂喜難道不遺憾么?」

退休之後,

李銀河曾長期住在某海濱城市寫書,

那時,

她讓附近的飯店每天中午送來一份素菜,

中午吃一半,另一半留在晚上吃,

每天花在吃飯上的時間不足一個小時。

她上午寫作,下午讀書,晚上觀影,

再抽出一點時間每天到到海邊去散步。

生活中那些為謀生、慾望而做的枯燥瑣碎之事,

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差不多的,

但庸常之外的追求,

是檢驗一個人僅僅是活著,還是存在著的重要標準。

看清了人生的虛無和殘酷,

擺脫了生命的慾望和桎梏後,

李銀河在最簡單的生活中,

在最平靜、自由的心靈中,

踐行著對美和愛的極致追求,

忠實、坦蕩、純粹地做自己。

果麥文化公司董事長路金波,

曾這樣描述他眼中的她:

「李銀河老師,

是『那一代人』中的一個異類,

我從未見過一個像她這個年紀還這麼天真、羞澀、質樸的人。」

大俠也曾在節目中如此評價李銀河:

「特天真一小女孩!」

率真的個性、自由的心靈,

讓李銀河能夠不畏一切。

她終生沉浸在愛中,

為自己創造了飽滿、生動、舒展的生活,

如願享受著寧靜、自由和愉悅,

生命縱然短暫而脆弱,

但她至少可以說:

「我存在過,我還會繼續存在一段時間。」


推薦閱讀:

歷史悲劇中的末路英雄..-
歷史上哪些人英年早逝或突然逝去改變了歷史進程?
中國古代死的最窩囊的四大戰神,英雄無善終
除了李元霸和岳雲,各個版本的金銀銅鐵八大鎚的英雄都有哪些?
戰鬥英雄成為國家領導的都有誰啊? 我知道戈林 老布希 遲浩田?

TAG:中國 | 英雄 | 強大 | 魔鬼 | 有人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