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耐著性子陪伴子女 不要害怕自己無知

耐著性子陪伴子女 不要害怕自己無知

「當人們想要解決某個問題時,這個問題便被看得很嚴重了。經常看育兒書的人,往往看自己的孩子有許多問題,但這並不表明這個問題真的存在。」心理學專家李子勛先生曾向家長講授了常見的幾個帶孩子的原則。

  關係大於教育

  親子教育往往需要先去解決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然後再接觸問題。有些孩子可能比較淘氣、愛撒謊、愛上網……家長應該耐著性子陪伴孩子一段時間,把兩者關係改善後,孩子會下意識地向父母所期待的方向努力。

當孩子願意纏著父母,主動講出自己的擔憂和心裡話時,說明親子關係得到了改善;但當孩子總是不靠近你,總是被動地被你追著做事情時,或者你總用一種看似正確的觀點引導孩子,或者討好孩子時,都不是好關係的跡象。

多把孩子想成是美好的

父母要用成長、發展的眼光,而不是用凝固的眼光看孩子,給孩子一個好的假定。「硬幣都是有兩面的,多看正面,會挖掘到資源;多看負面,會看到缺點。家長應多假定自己的孩子是積極、向上、陽光的男孩子或美好的女孩子。」心理學強調動力,家長應調動孩子追求上進的動力。

怎麼教比教什麼重要

家長要保持一種好奇,允許孩子犯錯誤。父母不要總是迫不及待地對孩子的行為下判斷,父母不要怕表現出無知,最好能與孩子互動。家長可以像心理諮詢師那樣把自己比作一本書,孩子需要家長翻到哪一頁時,家長會提供給孩子相應的內容。

家長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的「無知」態度,其實是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放到和對方相同的位置上。許多家長「站著」與孩子說話,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閱歷豐富,孩子必須聽他們的。所以,家長必須找到好的溝通方式。

很多好的溝通並不是通過語言,而是通過行動實現的。比如,媽媽們多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觀察、感受孩子,增進與孩子的溝通

推薦閱讀:

陪伴是孩子最好的禮物!Nox兒童陪伴燈
【家教心經】親子陪伴的技巧和意義(上)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2018年,不要再把慷慨留給手機

TAG:子女 | 無知 | 自己 | 轉載 | 害怕 | 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