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布局
建築的平面布局是決定一座建築、一組建築、一群建築,甚至一個村鎮、一個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基本上有兩種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種是莊嚴雄偉,整齊對稱,一種是曲折變化,靈活多樣。舉凡帝王的京都、皇宮、壇廟、陵寢,官府的衙署廳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宮觀以及祠堂、會館等等,大都是採取前一種形式。其平面布局的特點是有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在中軸線上布置主要的建築物,在中軸線的兩旁布置陪襯的建築物。這種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對稱。以北京的寺廟為例,在它的中軸線上最前有影壁或牌樓,然後是山門,山門以內有前殿、其後為大殿 (或稱大雄寶殿),再後為後殿及藏經樓等。在中軸線的兩旁布置陪襯的建築,整齊劃一,兩相對稱,如山門的兩邊有旁門,大殿的兩旁有配殿,其餘殿樓的兩旁有廊廡、配殿等等。工匠們運用了烘雲托月,綠葉托紅花等手法,襯托出主要建築的莊嚴雄偉。這類建築,不論建築物的多少、建築群的大小,一般都採用此種布局手法。從一門一殿到兩進、三進以至九重宮闕,龐大帝京都是這樣的規律。這種莊嚴雄偉、整齊對稱、以陪襯為主的方式完全滿足了統治者和神佛教義對於禮敬崇高、莊嚴肅穆的需要,所以幾千年來一直相傳 沿襲,並且逐步加以完善。
另一種布局方式則與之相反,不求整齊劃一,不用左右對稱,因地制宜,相宜布置。舉凡風景園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鎮等等,大都採用這種形式。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勢、地理環境和自然的條件等靈活布局。例如民居甚至寺廟、官衙,凡位於山腳河邊者,總是迎江背山而建,並根據山勢地形,層層上築。這種情況最適宜於西南山區和江南水網地區以及地形變化較多的地點。這種布局原則,由於適應了我國廣大的不同自然條件的地區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特點、風俗習慣的需要,幾千年來一直採用著,並有科學的理論基礎。中國式的園林更是靈活布局,曲折變化的實例。山城、水鄉的城市、村鎮布局也根據自然形勢、河流水網的情況,因地制宣布局,出現了許多既實用又美觀的古城鎮規劃和建築風貌。
所謂建築組群的特色:就是建築單體在平面上的布局方式與規律。中國古代建築體系在平面布局方面遵循著一種簡明的規律,就是以「間」為單位構成建築單體,再以三座或四座建築單體圍繞著一個中心空間構成一個封閉的庭院,進而以庭院為單元組成各種形式的組群。一個建築組群不管規模多大,都是與外隔絕的封閉空間。
(一)庭院布局模式:
1、三合院和四合院
三合院:由三座房子分別布局在南北縱軸線的北端與軸線的東西兩側,南側為牆和院門,構成一個方形或長方形的庭院。北端房子為主要建築,體形較大;東西兩側為次要建築,建築體形較小,房前以迴廊相連。四合院:則是在南牆的位置上再建一座次要建築,這樣的布局方式是為符合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法禮教制度,從居住房子的方位就能體現出尊卑、長幼、男女、主僕之間的區別。同時易於防風沙、防盜賊。因此,無論宮殿、衙署、寺觀、祠廟還是住宅建築群都普遍以此為組群單元。
2、廊廡院這是規模較大的庭院的布局方式。即在縱軸的南北兩端建房,東西兩側為迴廊。在迴廊的中間建有殿堂。這種布局一般用於宮殿、廟宇或大型的住宅。
(二)建築組群類型
1、正規組群:按照宗法禮教制度進行建築布局的組群為正規組群。這種建築組群有明顯的中軸線,建築布局嚴格遵照中軸對稱的規則,數座庭院沿著縱軸或橫軸的方向延伸排列。上述的宮殿、衙署、寺觀、祠堂乃至住宅均屬此類。
2、休憩型組群:就是中國古代園林。中國古代造園的指導思想是追求自然,建築布局因地因勢而異,沒有固定的格式。
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的平面布局遵循著一種簡明的組織規律,這就是它首先以「問」為單位構成單座建築,再以單座建築組成庭院,進而還可以庭院為單元,組成各種形式的建築群。
(一)間
「間」的概念可能始於商朝,它是我國木架建築平面、空間和結構的最基本單元。其優點是其極具靈活性,既能適應不同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又能滿足多方面的使用要求,組成由簡單到複雜的各種類型建築。在古代,通常一座建築所含間數多為奇數,各間面積的大小不同,各朝代也有差異。一般而言,自商代至戰國,間闊約3米;唐朝的宮殿、廟宇間闊則在5米左右;至宋代以後則逐漸增大至7~8米或更多;而明代最大的間闊則達10·34米。
由「間」為單位便構成了單座建築(單體建築),單座建築的平面布置在很大程度上由使用者的政治地位、經濟實力及愛好所決定。從外觀上看單座建築可大體分為台基、屋身和屋頂三部分,三部分中變化最多的是屋頂形式:有廡殿、歇山、懸山、硬山、卷棚、攢尖、盔頂、盎頂、單坡、平頂、圓頂等樣式。一般而言,單座建築的平面布置以殿閣、殿堂最為整齊。
(二)庭院
庭院由若干單座建築組成,其布局大體上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在縱軸線上先安置主要建築,再在院子的左右兩側,依照橫軸線以兩座體形較小的次要建築相對峙,從而構成了形口或H形的三合院,這時,如果再在主要建築的對面建上一座次要建築,從而構成口或口形的庭院,則該庭院便是四合院了。四合院通常是用走廊、圍牆將四座建築連結起來從而形成一個封閉性較強的整體。四合院的布局方式由於適合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法及禮教制度,因而在漫長的奴隸社會及封建社會中都被廣泛採用,如官毆、衙署、祠廟、寺觀等。同時,還由於該布局方式便於按宗法制度安排家庭成員住所,使尊卑、長幼、男女、主僕間有明顯的區別,以及對保證安全、防止風沙和求得安靜、舒適環境的需要,四合院布局也被廣泛地用於民宅建築。此外,四合院布局的優點還在於它能恨據需要,將庭院的數量、形狀、大小等作調整、變化。
另一種是在縱軸線上建主要建築及與其相對的次要建築,再在院子兩側用「[」形與「]」形迴廊將前後兩座建築連為一個整體。這種布局稱為「廊院」。此種布局以迴廊與建築相組合,收到了大小、高低與虛實、明暗相對比的藝術效果,同時由於在迴廊各間裝有直欞窗,可由此向外眺望,使空間得以延伸。廊院的使用自漢至朱,金均有,見於宮殿、祠廟、寺觀及較大住宅。在唐、宋時期大型廊院的組合曾一度相當複雜,但隨著唐後期帶有廊廡的四合院的興起,其優點和實用性越來越得到人們的欣賞,以致於到明清兩代廊院布局方式幾乎絕跡。
(三)「組群」的產生
組群是在庭院建築不能滿足需要時向縱或橫向擴展,或縱橫雙向擴展的結果。其擴展方向所構成的布局如下:
其一,縱向擴展組群。其特點是沿縱軸線,在主要庭院的前後,布置若干不同平面的庭院,構成深度很大而又富於變化的空間。采胃這種布局時,為橫向交通的方便,故常以道路或小廣場將縱向庭完劃為了兩組或兩組以上。縱向組群方式最早見於商朝宮室,且是南北朝以來宮殿及大型廟宇的常用手法。
其二,橫向擴展組群。其特點是在中央主要庭院的左右,再建隊向庭院一組或兩組,各組間設有夾道。該方式自唐以來常為官暖、廟宇衙署和大型住宅所採用。 其三,為縱橫雙方擴展的組群.它以北京的明清故宮為典型,從大清門經天安門、端門、午門至外朝三殿與內廷三殿,採取院落重疊的縱向擴展與內廷左右橫向擴展相配合的方式,形成規模巨大的群組。
此外,還有一類在縱橫二軸線上都採取對稱方式的群組。它以體型巨大的建築為中心,周圍以庭院環繞,再外則以矮小的附屬建築、走廊或圍牆構成方形或圓形的外廊。此種布局自漢以來多有採用。中國古代建築文化十分重視建築物與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群體組合。這一文化傳統幾千年來一脈相承。尤其在封建社會,建築活動始終受著「戀祖情結」、「濃於倫理」的「理治」和「天人合一」時空觀的深刻影響,以及土木為主要建築材料的限制,「除了一些高台建築以及佛塔之類比較高之外,中國古代建築一般都顯得平緩;不是執著地建造像西歐中世紀那樣的教堂尖頂,而是熱衷於使建築群體向地面四處作有序的鋪開……以象徵嚴肅的人間倫理秩序。」 [1] [P10]這就是說,中國古代建築之「大」及其功能的豐富多彩,一般不是在於建築單體的向高空發展,而是表現在它的群體組合上,在地面上向四面作橫向有序的鋪開,在群體組合中作出迴旋與往複。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主要的也就是建築群體所表現出來的博大與壯觀,一切宮殿、寺廟、園林、住宅等各類建築莫不如此。這是中國古代建築結構觀念上,不同於西方的注重建築單體的個性和審美效果的一個顯著特徵。
中國古代建築的群體組合有其共同的規律性,以「間」為單位構成單座建築(一般為長方形,單純而規整),然後根據各類建築不同的功能需要,再以單座建築組成「庭院」,進而以庭院為單位組合成各種類型和不同規模的建築群體。這種建築群體的組合幾乎都採取院落的形式,即由走廊、圍牆等將四幢房屋圍合成封閉性較強的庭院,所以也稱為四合院。「小到一座住宅是一個四合院,大至北京的紫禁城也是由許許多多大小不同的四合院組成的皇宮建築群,所以四合院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建築群體組合的基本單元,也是中國古建築的基本形式,自然也是住宅的主要形式。」 [2] [P205]除了極為貧窮的人家外,中國每一所住宅、宮殿、衙署、廟宇等等,都是由若干座個體建築和一些迴廊、圍牆之類環繞成一個個庭院而組成的,其中規模最大、形象最美、最複雜的四合院群體建築當屬北京的明清宮城——紫禁城,中國古代建築的博大與壯觀也就主要地表現在這個平面的建築群體的組合與布局的有序性上。中國古代建築的庭院和組群的布局原則,不僅富有封建倫理文化的特色,還與中國人的崇中、從中、尊中的民族意識有關,它總是沿著一條中軸線(多以縱軸為主,也有縱橫軸都為主的)、採取均衡對稱的方式來布局,具有中軸線布局意識、觀念特徵的建築,在中國古代隨處可見。這種以中軸線為主要標誌的、平面對稱性格局的中國古建築的空間布局,是區別於西方建築的特徵之一。
其一,庭院是中國古建築的群體組合中心,庭院被圍合在四周房屋的中間,圍繞著庭院組織建築空間,一般都是執著於營構數重進深、曲折幽深、連綿無盡的效果,因而建築規模需要擴大時,往往採取向縱向、橫向或縱橫向都擴展的方式,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構成各種建築組群。這樣由庭院組成的建築群體,就像一幅中國的手卷畫,必須一段段地逐步展開,才能看到和了解到它的全貌。這正如北京故宮那樣,走進了天安門之後,只能是從一個庭院走到另一個庭院,從庭院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一院院、一步步的景色各不相同,必須都走完了,才能全部看完,在觀賞行進中逐步展現,給人以強烈的感受。這種「庭深似海」的建築組群,井井有條,整齊不紊,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長期統一、團結和穩定的願望,這種民族精神在建築上所表現的規整有序、和諧、安定和博大壯觀,是中國古建築文化的一大傳統和顯著特色。
其二,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頑強深厚的空間意識和文化觀念,十分強調建築組群的中軸對稱。小到住宅、大到宮殿、整個城市規劃,建築的平面布局總是設以中軸線,這種中軸線往往由道路、建築物、庭院、廣場等組成,大到建築物左右均布的對稱,小到建築物兩旁對列的廂房或配殿,常被用來突出中軸線的對稱。以中軸線為基準,比較重要的建築物總要放在中軸線上(中國地處北半球多以南北縱軸為中軸線,最主要的建築物也就總是設在縱向的直線上,重要的主題建築居中,即中軸線之所在,當然主要建築物也就是座北而朝南向陽),次要的房子(副題建築)放在它前面兩側對峙的地方,然後向縱深方向布置若干庭院,組成有層次、有深度的建築空間。這種以中軸線為基準,主次分明、均衡對稱、層次清楚、由低到高、相互呼應,富有倫理精神的有組織、有秩序地在平面上展開的建築群體,是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一大傳統。一般庭院布局大體分為兩種:或在主要建築(在縱軸上)左右兩側建兩座對稱的次要建築(在橫軸上),構成H型的三合院;或在主要建築的對面再建一座次要的建築,用走廊、圍牆連接起來構成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庭院(即四合院)。當然,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條件不同,人們對建築功能和藝術要求也不同,使得中國建築的群體組合具有多種多樣的豐富性,但總的來看,自商朝以來人們只是將庭院的形狀、大小與木構架建築的體形樣式、材料、裝飾、色彩等加以調整而已。雖然也有在縱軸線上安置主要建築及其對面安置次要建築,院子兩側用迴廊將主、次建築聯繫起來的「廊院」;有以體形巨大的建築為中心,周圍以庭院環繞,再外用矮小的附屬建築、走廊和圍牆構成方形或圓形的;還有用彎曲道路或橋樑聯繫建築組群和利用地形建造對稱與不對稱相結合的建築組群,甚至有古典園林式的很不規則的組群等等。但是,中國古建築的平面布局總是以房屋包圍空間,或是以空間包圍房屋兩種,以中軸線為基準、以庭院為中心的建築觀念始終存在著,並在實踐中起著作用,基本的還是「四合院」布局方法。這是西方建築所沒有的,也是中國古建築所獨有的一個突出特點。
推薦閱讀:
※傾聽耶魯的雋語——耶魯建築女神翁佳品讀朗西埃思想之魅
※柚木到底有多少種?
※川西最美六大建築,比西藏還西藏!
※建築與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