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龜崇拜到龜文化的扭曲 ——話龜(中)

從龜崇拜到龜文化的扭曲(2010-08-12 10:07:06)從龜崇拜到龜文化的扭曲——話龜(中)龜崇拜打開話匣想說說小小的烏龜,沒想到這竟然是一個大課題、大難題。在浩瀚的中華古籍中,在中國傳統文化里,龜文化既份量十足,又有點複雜紛繁,筆者不知從何下筆。就從印象最深的「崇拜」開篇談點引子吧。對不起,掛一漏萬的,誤導博友了。龜成為獨立家族,比人類早二億二千萬年。當原始初先民們還處在蒙昧時,龜卻經過長期磨難之後,到了生命的春天。龜的性情溫和,水陸兩棲,無病無災,耐飢耐餓,以甲護身,原始人認為這是天生神物。因此,在原始自然崇拜中,若干氏族所把龜作為本氏族「圖騰」旗徽、部落祖先和保護神頂禮膜拜。相傳黃帝族發祥於中原的天黿山,其領袖黃帝軒轅就是天黿,天黿就是大龜。夏統一中國曆16代432年之久,使龜崇拜在中華大地上得以延展深化。商代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龜在皇宮裡參與政事,對商王朝的穩定和完善奴隸制度並向封建制度過渡,起了很大的作用。周王朝為提高龜卜靈應和得到龜的更大相助,在宮延內設立龜官,專辦龜事,官名就稱「龜人」。龜人的地位不僅同御史相當,而且龜人能直接決定天子的言行舉行,隨時參與帝王決策,比御史的權力更大威信更高。漢代朝廷把龜同帝王和皇權直接融於一體,把龜與皇族的祖宗供奉在一起。唐代把傳統的調兵遣將的虎符改為龜符,北方邊陲的都護府改名為龜林府。女皇武則天下令,三品以上的高官佩戴金龜「龜袋」,四品佩戴銀龜「龜袋」,五品佩戴銅龜「龜袋」。凡享受此待遇的高官,死後可賜以龜趺碑即龜馱碑而留芳。宋代普及到民間,龜既是長壽吉祥富貴的象徵,又是鄙薄勢利,杜惡從善,高風亮節等民族心理上榮耀的象徵和行為規範。秦王朝,至今雖未發現崇龜的直接文物,但在秦兵馬俑坑中,盔甲、銅兵車蓋,均是模仿龜鱗片、甲殼。在古代,凡戰爭之前,一定要行龜卜、求龜助戰,龜成為無可替代的軍膽、軍威。在軍事裝備方面亦多取龜兆,用以擋矛的盾、護頭的盔、防身的甲,即鎧甲之甲,均取龜甲之形之義。一般士卒的戰衣,均以黑色龜紋,以兆龜不死龜常勝之義。許多古籍中,記載著關於龜能救人於危難,引人出迷途,為人鎮邪驅妖,使人起死回生,給人以諸多歡樂喜慶吉祥如意故事。因此,對龜的吉祥崇拜之俗,遍及中華大地。民間喜慶時,多以龜形物器壯喜。建陽宅陰宅,只要背靠玄武,就能永保太平,榮華富貴。玄武就是龜,既是北方大帝,又是水神,有權調遣四海龍王。因此,玄武廟、水神廟、真武廟拔地全國。周秦以前,龜還只是處在神靈世界,但到了漢代,劉邦鑄了龜鼎龜印,這種攀附行為使龜到了人間。從此,以龜為榮以龜銘志以龜命名的人事,更日見其多。祭祀祖宗神靈的活動叫龜祭,祭祀用的酒器叫龜榼,象徵帝位的鼎叫龜鼎,品官叫龜紫,系在官印上的綢帶叫龜綬龜緺,頌人高壽叫「首占龜算」或「龜鶴遐齡」,古錢幣叫龜貝,古銅鏡叫龜鑒,居文房四寶之首的硯叫水龜,古演算法叫龜算,占卦叫龜筮,占卦用的書叫龜經,北方邊陲叫龜林息事寧人的高貴品行叫龜藏,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中國葬龜墓歷史久遠。南北朝時已經出現了神道碑同龜崇拜相結合的形式,如北魏延昌二年(公元513年)皇族懷王第四子跋元顯雋的龜形墓。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墓,是馬蹄狀龜形結構,用八塊岩石精工琢磨成殼、類似龜骨片砌邊,以十三塊青斗石雕成拱形龜背殼狀鑲嵌其中。龜的頭部安置碑文,面向大海,有任重道遠的昂揚之勢。不久前被獲准成為「世界人文建築遺產」的山西平遙古城稱為龜城,整座城池的城牆、大街、小巷,一起呈現龜背似的圖案。若從高空往下俯瞰,活象一隻趴在地上的烏龜。還有一座「龜城」,就是當今四川省府成都市。《搜神記》說,在秦惠王27年(公元前311年)派相張儀修成都城時,屢次倒塌;後一隻大龜浮於城東南而斃;張詢問巫後,巫曰:「依龜築之」。故四川成都亦稱「龜化城」。以龜為地名水名山名的,就為數眾多了。全國現在仍名為龜山的有24座:江蘇5座,福建4座,浙江,湖北各3座,廣東、雲南、四川、台灣各2座,山東1座、江西1座。各地不見經傳的龜峰龜嶺、龜湖龜塘,不勝枚舉。凡被名為龜山龜水的,倍受當地人所崇拜。漢陽橋頭的龜山出名,不僅地理位置顯要,形態長橢圓形,也象龜形,而且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江西省東北有一丹霞地貌的「龜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龜峰」遠望極象一隻碩大無比的昂首巨龜。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讚歎說:「蓋龜峰巒嶂之奇,雁盪所無。」在中國其他很多旅遊勝地,遠望像龜鱉的險峰、巨石、島嶼,如碧波浩淼的太湖有一個外形象鱉頭的半島,這這就是著名的風景區「黿頭渚」。廣東河源有一名勝「龜峰塔」,至今仍聳立在龜峰山上,這裡曾多次發現龜化石與巨黿。古人如此崇拜龜,原來如此——在中華民族的心目中,龜力大無比,中華民族每向文明邁進的關鍵一步,無不取助於龜,歸功於龜。如:助女媧補天,向伏羲獻八卦,決策黃帝戰蚩尤,幫堯立德治國,幫禹治水,助倉頡造字,示湯伐夏,助周公作禮,為秦築城等等。女媧補天,馱石獻足。《淮南子》卷五—《覽冥訓》記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載,火爛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女媧先在江河中挑選許多五彩石,熔煉成膠糊,把天上的窟窿一個個補好。為了防止天空再次塌下來,就找來一隻巨大的龜鱉馱運一塊塊的大石頭,然後砍下它的四肢腳豎立在大地四方,把天空牢牢地支撐起來。傳說女媧共煉出3,650塊石頭,用現代計算方法,每塊石為2,592米3,約重3,850噸。巨鱉一塊一塊馱,最後又斷足撐天,實在是功不可沒。大禹治水,負土抗洪。相傳中國古時候洪水滔天,大地上一片汪洋,人民沒有居住的地方。古華夏第一代明君大禹,趕走興風作浪的水神共工後,命一隻大元龜將「息壤」(神土)馱在背上,跟著自己,一路上用它填平深淵、堵截洪水。《洛陽記》另一說記載:「禹時有神龜於洛水,負文列於背以授禹,文即治水文也」。說的是龜以龜背文字形式為大禹提供了治水的方法,幫助大禹治水。還有記載說:鯀因治水無功,被舜幽於羽山,鯀羞於自沉於羽淵,化為元龜。禹治水,得龜相助。有一次龜背一座大山幫助堵水,遇惡蛟,龜怕丟山於江中,就負大山於蛟惡鬥,終於戰勝惡蛟,但龜也因力竭被壓山下。後來歷經滄桑,龜始得復出,背生綠毛,成為綠毛神龜。《列子.湯問》說說的更有趣:「歸塘」中有五座大山,僅每個山頂的平展處就有4,5000公里,由15隻大烏龜分三班輪流用頭頂著,使大山不再移動。最初的「山」字是五峰(即五豎一橫)。後來,支撐岱輿山與員嶠山的六隻大龜被龍伯國的人釣走燒死了,這兩座山便沉于海底,「歸塘」中只剩下瀛州、方丈、蓬萊三座神山,所以山字才成為三個峰,一直演化成今天的「山」字。黃蚩大戰,徽標指向。在黃帝大戰蚩尤中,雙方都使用黿龜作標徽指明方向。據說軒轅黃帝旗徽上的「圖騰」就是「天黿龜」。在戰鬥中,黃帝軍隊被蚩尤團團圍在大霧之中,將士走失方向。黃帝依臣子風后之計進行指南:將天黿軍旗之天黿頭對天山,尾向東南,四足定方位,黃帝軍隊才衝出大霧的包圍。而蚩尤頭上為椎形五聯冠的上方有兩個「龜形人」,與天黿圖一致,是指明方向與時辰,指揮作戰。《續搜神記》載:「鄱陽人黃赭入山采荊楊,逐迷路。數日,忽見大龜,赭者咒之曰:汝是靈物,而吾迷不知道,今騎汝背,頭向便是路,龜即回右轉,赭者從行十餘里,便得溪水。」這幾例中,龜均顯示時辰與方向,與中華古文化之集大成的「周易八卦」「河圖與洛書」結下不解之緣。從龜蛇到真武大帝一個及其虛幻而又存在的故事。這裡,龜蛇演變成玄武,玄武又改名真武,真武卻一躍為道教中的北方尊神。我們這一帶的道教把真武又稱做祖師,道觀里除三清外一般都供有真武大帝,他老人家的香火最濃。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袓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古時候對玄武的解釋有以下的數種:玄武即龜。《禮記.曲禮上》云:「行,前朱鳥而後玄武...」,「玄武』乃龜蛇。《楚辭.遠遊》洪興祖補註:」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玄武為蛇合體、龜與蛇交。」《文選》卷十五張衡《思玄賦》曰:「玄武宿於殼中兮,騰蛇蜿蜒而自糾。」李善注云:「龜與蛇交曰玄武。」《後漢書.王梁傳》.《赤伏符》曰:「王梁主衡作玄武。」李賢注云:「玄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玄武為水神、北方之神。《後漢書.王梁傳》:「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帝覽嬉》:「北方玄武所生,...鎮北方,主風雨。」到了北宋,宋真宗為避聖祖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後世的道士們,又把玄武升級為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中國古代把天空里的恆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所謂的「垣」就是「城牆」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徵皇宮;「太微垣」象徵行政機構;「天市垣」象徵繁華街市。這三垣環繞著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在「三垣」外圍分布著「四象」:「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說,東方的星象如一條龍,西方的星象如一隻虎,南方的星象如一隻大鳥,北方的星象如龜和蛇。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相也隨著季節轉換。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顯現;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頭;秋冬之交,朱雀上升。玄武改為真武后,玄武的名稱很少有人提及了。北宋時期,真武的形象仍是龜蛇。到了南宋,真武人格化的傳說開始日益繁盛。宋太祖時,已有真武、天蓬等為天上大將之說。宋高承《事物紀原》中即記載了宋真宗天禧元年,「營中有卒見龜蛇者,軍士因建真武堂。二年閏四月,泉涌堂側,汲不渴,民疾疫者,飲之多愈」。真宗聞言,下詔建觀,賜名「祥源」。於是人格化的真武誕生了。據《夷堅志》、《雲麓漫鈔》等書記載,其形象多道服羽梳,被(披)發仗劍(故稱披髮祖師),頗為勇猛。從此,真武作為道教所奉祀的大神,並且在民間有著廣泛而深到的信仰,就再也不能作為原來星辰龜蛇的形象括躍於道教神壇之上了。明代是真武大帝聲勢顯赫、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時期。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了王位。傳說在燕王的整個行動中,真武大帝都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後,即下詔特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大規模地修建武當山的宮觀廟堂,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龐大道教建築群,使武當山成為舉世聞名的道教聖地,並在天柱峰頂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達到了鼎盛階段,宮廷內和民間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廟。被扭曲的龜文化南宋以後,4000多年的龜文化被徹底扭曲了。凡是壞事,都用龜來作比,除了「綠帽子」、「雜種」之外,天旱地裂叫「龜裂」,雞胸病叫「龜胸」,駝背叫「龜腰子」,妓院老鴇叫「龜頭」、「王八」,特別是「王八龜」、「王八蛋」、「王八羔」等等罵人的髒話蔓延不絕。婦人有外遇,俗謔稱其丈夫為王八,亦稱為烏龜。烏龜稱做王八,本來是這樣的:古人在畫烏龜時,由於烏龜殼紋複雜,就用簡易的橫豎線條來表示,而這些線條剛好形成一個「王」字,在畫龜腳的時候,又剛好形成「八」字,所以「王八」就成了烏龜的俗稱。《新五代史·前蜀世家》記載,「王八」指的是,五代十國時的前蜀主王建。王建年輕時是個無賴之徒,專門從事偷驢、宰牛、販賣私鹽的勾當,王建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八,所以,同鄉都叫他「賊王八」。古時有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項德行,忘記第八項「恥」就簡稱「忘八」。因「王、忘」諧音,有人就玩起文字遊戲來,「忘八」說成「王八」了。《史記·龜策列傳》載:「能得名龜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至千萬。一曰北斗龜,二曰南辰龜,三曰五星龜,四曰八鳳龜,五曰二十八宿龜,六曰日月龜,七曰九洲龜,八曰王龜。」好事者將最後一種名龜「八王龜」,簡單地調換順序,就成了「龜王八」或「王八龜」。於是,人們就常常將烏龜與王八連用了,如明《雍熙樂府》中那首《叨叨令兼折桂令》唱:「蝦兒腰,龜兒背,玉連環系不起香羅帶;脊兒高,絞兒細,綠茸毛生就的王八蓋。」 就將「龜兒」和「王八」連在一塊,指同一種人。不少研究者認為:終止龜崇拜、扭曲龜文化,元代是開始演變期。明代是全面完成擴散期,以後直至今天,均為沿襲期。中國的龜敗壞之風是人為的,風源是元世祖忽必烈,風眼在江蘇的吳地。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是龜崇拜到龜敗壞的開始。蒙古族祖籍北方草原,所祈求的是牛羊成群、人強馬壯,所忌諱的是毒蛇猛獸,所嚮往的是飛翔的美麗羽禽。在蒙文的典籍里從無龜的記載,民間傳統習俗中也無龜的痕迹。元皇鑾駕時,一改宋以前歷代帝王的傳統,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的「四象」旗換成「龍、鳳、虎、鹿、熊、犀、象、鸚鵡、孔雀、錦雉」的「十象」旗,玄武被遺棄了。元滅宋,比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更替付出的犧牲都大。當時宋朝臣民中,凡抗金抵元的堅硬派或稱主戰派,都是龜的虔誠崇拜者。龜「盡忠報國」的強大精神力量,成為忽必烈損兵折將的總「禍根」。忽必烈統一中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必然以一個征服者的姿態,全面消除「龜患」。元代一至九品官印,均以八思巴文和三台直鈕,取代了以前的漢文龜鈕的官印;元以前的「二十二史」,歷代都有以龜為名的人和事立傳入志,但自元開始至明、清「三史」中卻無其蹤跡。另外,有兩位著名的歷史人物,可以較為準確地證明龜敗壞從元開始的時間。一位是南宋咸淳年間的太學生劉應龜。如果元朝以前,龜的聲譽已經敗壞,作為如此志士仁人,是不會以龜為名的。另一個是元朝著名人物陶宗儀,他的一首詩里有「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之句,詩後還特意加註說:妻有外遇,龜喻其夫,把龜誣衊為縱妻行娼、亂倫無恥之物,這是中國歷史上首見文字的龜敗壞。不容置疑,從龜崇拜演變為龜敗壞,龜從至尊之位跌入污穢深淵,應當發生在整個元代的90多年之內。朱元璋就是在龜敗壞文化氛圍中長大的,建立明朝後,許多方面承襲元制,尤其在龜文化方面,順應了當時的社會思潮,龜敗壞形成了更大的勢頭。「二十五史」中,《明史》列傳分量最大,用199卷的篇幅,為忠臣、奸臣、烈女、流賊、方伎、外戚、隱逸等3831人立傳,卻沒有一個以龜為名的。可見明代龜的聲譽之壞了。明代法定:「教坊司伶人,常服綠頭巾,以別士庶之服」。明弘治年間文學家郎瑛在其《七修類稿》卷28中記載:「吳人稱人妻有淫者為綠頭巾。」事有湊巧,吳地水鄉多產綠毛龜。就是這樣,陰差陽錯,好好端端的龜被陷害得一無是處。在明代龜敗壞的聲浪中,又盛傳起「龍生九子不成龍」的故事。故事中,把唐代興起的龜馱碑的龜,說成是龍的第六子。說明歷史上神靈聖賢包括歷代帝王和孔夫子的碑下,坐的不是穢不堪言的龜,而是龍的第六子,從而解決了龜敗壞中最後一個最難解釋的大難題。(待續)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國人有很多喜歡日本人?
進埃及記: 卡納克神廟與生殖崇拜的猜想
假如雨神蕭敬騰和晴天之神來到同一個地方,天氣會是怎樣的?
他是李健最崇拜的偶像,真正的音樂詩人
自白書:迷戀一隻鵝,有錯嗎?

TAG:文化 | 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