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第一交響曲 (卡拉揚版)
儘管有人對「指揮帝王」卡拉揚有不同的評價,但是作為古典音樂聖殿指揮台上的這位君王,卡拉揚在20世紀下半葉的統治地位以及影響力,是無法撼動更不能抹殺的。這位指揮泰斗有自己的個性,他的指揮魅力不僅體現在他對作品的深入探索與挖掘,同時也反映在他具有強烈自信的肢體語言和冷峻威嚴的面部表情上。卡拉揚生前曾無數次地演繹過貝多芬交響曲。他的一系列錄音版本同樣具有權威性。而環球DG的這套DVD的問世,最大的誘惑力就是讓廣大愛樂者對卡大師的演繹能夠「耳聞目睹」。從業內外對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繹貝多芬交響曲作品的綜合評價看,藝術水準和演錄品質最高的,不是他指揮事業開始騰飛的時期(20世紀50年代),也不是他晚期(20世紀80年代)的錄音產品,而多是他中期的版本(主要集中在60年代)。DG這套影碟,基本上收編的是這位指揮帝王20世紀60~70年代的演錄。可能因為早期的演錄在藝術上「火候」未及最佳境界,加上錄音技術的限制(如單聲道)等原因;晚期的演繹,又因巨人身心疲衰,力不從心而未臻最佳狀況,所以才有中晚期的演繹最佳的說法。此套影碟共由3張DVD組成。即「一交」「二交」、「三交」,「四交」、「五交」、「六交」,「七交」、「八交」、「九交」,每3 部各融入一張DVD。較早的有「六交」——1967年10月,較晚的如「五交」——1972年2月。整套作品的演錄時間相距較近,雖然距今已是30多年,但畫面取自當時拍攝的彩色影片,無論色彩飽和度和畫面的清晰度都有較高質量保證,尤其是人物近景的拍攝更是層次分明,生動傳神。如1971年12月,卡拉揚在柏林愛樂大廳指揮演錄貝多芬「四交」,開始的3分多鐘時間裡,一直是他的近距離特寫鏡頭。人們可以通過這組鏡頭,仔細窺視大師閉目冥思,屏氣攝息的傳神指揮動作,從而領悟出他的指揮是如何嚴謹細膩,對演錄是如何的投入。在其他各部交響曲的各個樂章中,也時時穿插了大師在不同樂段的精彩指揮表演,不同樂器演奏家的演奏風姿,以及他們傳神的默契合作。影碟備有PCM Stereo、DTS 5.1的音頻解碼方式,音效上完全經得起音響發燒友的挑剔。Symphony No.1:Symphony No.1 in C major, Op. 21: 1. Adagio molto - Allegro con brioSymphony No.1 in C major, Op. 21: 2. 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Symphony No.1 in C major, Op. 21: 3. Menuetto. Allegro molto e vivaceSymphony No.1 in C major, Op. 21: 4. Adagio - Allegro molto e vivace貝多芬的第一交響曲,C大調,OP.21,開始創作於1794年,完成於1796年,當時貝多芬29歲,1800年4月2日在維也納霍夫堡劇院首演,這部作品的風格是輕鬆和活潑,它包括四個樂章,據說這部作品是應斯維頓男爵的建議而作,斯維頓男爵是莫扎特和海頓的保護人。這部作品包括:1.極慢版,帶有朝氣蓬勃的快板,開頭有一段仿效海頓的緩慢引子,主題是舞蹈性的。第二主題是雙簧管和長笛的對答。2.如歌的行板,3.小步舞曲,活潑的極快板,實際是詼諧曲,有極快的速度,頻繁冒出的節奏重音,瞬息休止的與急劇的力度對比。4.柔板,活潑的極快板,回到模仿海頓:奏鳴曲---迴旋曲的曲式,充滿歡樂的喜劇性,似乎充滿了對海頓模仿的機智笑聲。部作品的突出部分是第三、四樂章的輕鬆、詼諧、活潑,首演時那些正統的評論家曾認為這種大量使用粗俗的不諧和音及所有樂器發出的超鬧」,損害了莫扎特與海頓,其實作品中充滿了對他們的敬意。一、繼承先師傳統——第一交響曲(作品號:21 創作:1798-1799年間)顧名思義,《第一交響曲》是貝多芬偉大一生中的第一部交響曲體裁的作品,但事實上早在1788-1789年間,也就是貝多芬20歲不到的時候,他就曾經試圖創作交響樂,但是沒能獲得成功。《第一交響曲》真正問世已經是十年以後的1800年,貝多芬當時已經三十歲了。其實在「邊聽邊入門」系列中的那篇《輝煌交響之路的第一步——解析貝多芬第一交響曲 》一文中,我們已經對這部作品作了比較詳盡的介紹,——這是一部「充滿了海頓和莫扎特一輩所特有的音調,在很多方面繼承了海頓交響曲傳統」的作品。那麼我們就從這一點入手,來看看貝多芬與兩位交響曲創作領域的前輩——莫扎特以及海頓,有著怎樣的聯繫,因為我覺得這是《第一交響曲》藝術風格背後隱藏的故事。貝多芬1770年出生在德國波恩,生活在充滿音樂藝術的濃郁氛圍中,而且貝多芬從小就展現出了非凡的音樂天賦。在當時莫扎特已經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音樂神童,貝多芬的父親也就立志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這樣的人物。11歲的時候,貝多芬從學校輟學,開始了屬於自己的音樂旅程。隨後他跟隨父親和一些頗具水準的樂師學習樂器演奏以及音樂理論,逐漸展現出了才華。當時歐洲真正的藝術中心是奧地利的維也納,所以貝多芬接受了朋友的建議和幫助,在自己17歲那年第一次來到維也納,試圖在那裡繼續提升自己的音樂功底。當時維也納是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因為那裡薈萃了以莫扎特、海頓為主的一大批有才情的音樂大師。到達維也納不久,貝多芬就見到了長他14歲的音樂巨匠莫扎特,會面的地點是在莫扎特的家中,據說那是一次有很多人出席的聚會。貝多芬顯得非常拘束,因為他對莫扎特懷著一種非常崇敬的態度。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忘記展示一下自己獨特的才華。貝多芬讓莫扎特指定一個音樂主題,他來進行頗有難度、也更見功底的即興創作獨奏。莫扎特應允了這個要求,結果貝多芬略加思索就按照大師給出的要求,完整而流暢的創作並演奏了一段優美的旋律,以至於莫扎特十分欣喜,對在場的眾人預言——貝多芬將是未來的傑出音樂大師!這就是這兩位歷史上最負盛名作曲家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面。可以說,在以後的日子裡,貝多芬一直非常崇敬莫扎特,甚至自詡為——迄今最崇拜莫扎特的人。由於母親病危,貝多芬在到達維也納之後不久不得不重新回到波恩,並且永遠告別了母親。但他終究覺得當時的波恩過於封閉,要想達到自己的音樂理想,必須去維也納。所以,1792年他第二次來到了音樂之都,在那裡開始長達數年之久的學習和積累,並且得以拜海頓為師。海頓被稱之為「交響樂」之父,一生創作過100多部交響曲。不過根據史書記載,海頓非常看重貝多芬的才華,並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值得培養的後起之秀,但因為某些原因並沒有教授貝多芬太多的實際知識。即便如此,貝多芬日後依然把海頓尊為自己在維也納時期最重要的師長,海頓的作品和理念給了貝多芬很多靈感。莫扎特和海頓是古典時期最重要的兩位作曲家,貝多芬作為他們的後輩乃至學生,從他們兩位的作品中汲取了非常豐富的養分,這些前輩賦予的精粹也正集中表現在《第一交響曲》當中。雖然這是貝多芬在交響樂創作領域的處女作,但是這並不說明這部作品尚不夠水準。事實上,貝多芬創作《第一交響曲》的時候已經三十而立,自己在維也納學習已經有八年,並且已經在當地立足穩固,從一名出色的演奏家逐漸轉型為作曲家,甚至已經有了比較出名的原創音樂作品。在十八世紀末期,他所創作的《「悲愴」鋼琴奏鳴曲》以及前兩部鋼琴協奏曲已經普遍受到維也納聽眾的好評與接受,在這個基礎上,創作於1798-1799年,1800年首演的《第一交響曲》,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不過可惜的是,由於樂團素質有限,這部作品的首演並沒有獲得成功。但是其旋律中表現出來的樂思,還是讓人感受到了來自貝多芬的與眾不同。對於《第一交響曲》的評價,古往今來幾乎是眾口一詞的。其整體風格沿襲了前輩莫扎特、海頓的很多東西,有些評論家甚至感覺有些許節奏正是莫扎特在以前某部作品中使用過的。《第一交響曲》給人幽默通俗的第一感覺,而又略帶一些舞蹈性,韻味上接近莫扎特、海頓時期的交響曲。但是我們不能粗淺的把這種類似或者雷同歸結為這部作品的缺陷或者不成功,而應當理解為真正偉大的貝多芬那個時候還處於摸索、探尋的階段。而且在《第一交響曲》的某些旋律段中,貝多芬依然展現出了自己不同凡響的一面,只是這種獨創的態度顯得還不夠開放,而過於拘謹。所以我以前說過,欣賞這部作品是一件頗具興味的事情,這部旋律不失激昂、幽默的作品,聽來通俗易懂,但與貝多芬以後的那些名作又似乎有著較大的區別。通過這樣的對比,正可以顯現出其在創作上的風格轉變。
推薦閱讀:
※貝多芬為什麼要跟歌德絕交
※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
※《音樂巨人貝多芬》讓學生學會直面苦難
※走進貝多芬最後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