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封殺中國光伏 中國出手自衛
井 韋攝(中新社發)
據商務部網站最新消息,6月13日,歐盟就中國高性能不鏽鋼無縫鋼管反傾銷措施提起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磋商請求。專家認為,不久前歐盟封殺中國光伏產品已經不得人心,引起內部紛爭不斷,損人不利己。中國根據近年來國內企業的申請及相關法律,對有關產品徵收關稅早已有之,合情合理,並非報復行為。未來中歐雙方要通過談判磋商解決貿易爭端,避免貿易摩擦擴大和升級,共同維護雙方經貿合作大局。 歐盟封殺中國光伏引內訌 歐盟封殺中國光伏產品始於去年9月,其先後於去年9月、11月啟動了對華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今年6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將從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徵收臨時反傾銷稅,前兩個月的稅率為11.8%,期間如果雙方未能達成解決方案,8月6日起將升至47.6%。 然而,歐盟此舉並沒有得到歐洲商會、廣大歐盟企業和成員國的響應和支持。在上個月的「摸底投票」中,歐委會的決定已遭到德國、英國和荷蘭等18個成員國的反對。代表歐洲600多家光伏企業的行業協會——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則發表聲明,抗議歐盟的這一決定。該協會新聞發言人托斯滕·普羅伊格沙斯表示,對中國光伏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不僅傷害歐洲光伏產業,還會損害整個歐洲經濟。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徵收60%的關稅,將導致歐盟今後3年內失去24萬多個工作崗位,損失270億歐元的「附加值」。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對本報記者說:「其實,全球光伏產業最大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同行,而是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對華光伏『雙反』將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歐盟市場上光伏產品相對於傳統化石能源的競爭力,從而在實質上等於判處歐盟光伏產業死刑。」 中國出手自衛合乎情理 專家指出,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鋼鐵行業一直遭遇來自各國政府的干預,其中鋼管產品一直是國外「雙反」調查的焦點。中國商務部根據國內鋼管企業提交的反傾銷申請,於2011年9月8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於歐盟和日本的進口相關高性能不鏽鋼無縫鋼管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2012年5月8日,商務部發布公告稱,初步裁定原產於歐盟和日本的進口相關高性能不鏽鋼無縫鋼管存在傾銷。2012年11月8日,商務部決定自當年11月9日起,對原產於歐盟和日本的進口上述產品徵收9.2%至14.4%的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 分析人士認為,徵收關稅表現了國家貿易方面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是一味地「挨打」或「息事寧人」。這也是自2011年以來,中國首次對國外鋼鐵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是一次合乎情理的反擊。 「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進口大國,有權利也有能力運用符合國際規則的手段給本國產業創造平等的競爭環境。」梅新育表示,考慮到次貸危機爆發後歐美政府急於擺脫危機,實現「再工業化」,其「病急亂投醫」的心態很嚴重,因此採取濫用補貼等措施,為其產業傾銷行為創造條件也不足為怪。 「進口鋼管的傾銷,讓國內的鋼企遭受了很大的損害,國家經過市場調研,對相關產品徵收關稅,進行自我保護的做法合情合理。」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認為,這並不是報復行為,而是對國內鋼鐵貿易的自我保護,是一種合情合理的反擊手段。「國內鋼管產能本就供大於求,若加上美歐兩國的雙重夾擊,國內鋼管企業的日子將會更加難過。」 協商解決才是最終出路 有分析人士指出,繼光伏產品、紅酒、無線電設備等領域的貿易摩擦之後,此次中歐鋼材貿易摩擦「狼煙」又起,是中歐貿易衝突的新升級,也是貿易對抗的「戰火」已經蔓延到鋼鐵行業的表現。 李克強總理多次明確指出,中國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反對濫用貿易救濟措施。貿易戰沒有贏家,希望中歐雙方從大局出發,通過談判磋商解決貿易爭端。 「要儘可能通過協商談判解決問題。」梅新育直言,「在理論上,中國作為世界第二進口大國和新興對外直接投資大國,完全有能力通過打擊對方對華出口來令其支付代價,中國在貿易爭端中可以用於反制對方的手段選擇空間很大。」 數據顯示,中國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歐盟也已連續9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額高達5460億美元。專家認為,貿易在中歐雙邊關係處於核心地位。在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歐洲經濟亟待早日擺脫債務危機困擾的背景下,歐盟宜將眼光放長遠,通過對話和協商確定合理方案,實現互利共贏。
推薦閱讀:
※中國應對光伏雙反有牌可打 歐盟擔憂被各個擊破
※中國光伏產業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子
※中國光伏業何去何從
※中企"走出去"雄心再遇雙反大棒 光伏業繁華蕭瑟
※併網光伏發電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