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祿堂先生對武學的五大貢獻
06-21
孫祿堂先生(1860一1933年)是武術文化的集大成者,歷史上最偉大的武術家。研究孫先生的武學貢獻,對21世紀如何繼承、發展武術文化將具有極重要的指導性意義。孫先生對武術文化的貢獻是整體性、全方位、劃時代的。他既是一位武術文化的開拓者,又是使武術成為中國傳統哲學可實證的體驗體系的創立人,更是一位體現武術最高境界的實踐家。筆者雖然學習研究孫氏武學己二十餘年,但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愈發感到孫氏武學真可謂是仰之彌高,鑽之彌深,非筆者的學識力所能及。作為拋磚引玉,本文試粗(略概述孫祿堂先生在武學方面的五大頁獻,並梳理出他的生平大事記懇望同道教之、正之、補之,以共同繼承、弘揚這份寶貴的武術文化遺產。 一、創立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體系 孫祿堂先生根據自身的體悟和實踐,通過對技擊能力的本質的揭示,創立了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體系。這一思想體系的誕生,使人們對武術的研修和認識產生了質的升華和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武術的本質、目的、方法、功能和文化地位的認識。在孫先生拳與道合武學思想指導下所構築的孫氏武學體系,使武術得以從一種技能升華為一門具有獨到功能的文化結構和學科,並使孫氏武學成為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一個可實證的體驗體系,從而也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結構: 孫先生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包括如下五個組成部分: (一) 拳與道合確定了內勁是武術修為的核心,使武術具有完善入之身心的功能和目的通過拳術的修為使人與道相合,這就意味著此時人的身心機能符合道體,達至完善的境地。因此,通過修為拳術追求拳與道合,這本身就是一個完善自我身心的實踐過程。那麼,如何使拳合於道呢?孫先生揭示出修為內勁是使拳術合於天道的不二法門。於是完善自我身心的過程就需要通過內勁修為的進階過程來實現,孫祿堂先生根據自身的武學實踐,揭示出內勁作為人體身心的適應機制,是「道」性在拳術中的體現,提出內勁是武術修為的核心。規範修為武術的正確方法是,通過修為內勁來提高人體身心的適應能力,從而達到完善人之身心,使人合於天道這一最終目的。孫祿堂先生通過對內勁的本質的揭示,最先提出武術可以通過修為內勁而成為完善自我身心的一種方法,並創立了相應的先後天相合的武術理論,以及合于丹道修為的技擊技術體系。在孫先生之前,武術經過數千年的演變,雖然在技能和風格上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變化和發展,但無論是在張三丰、余大猷、戚繼光等人的論述中,還是在《萇氏武技》和諸多太極拳論中,留把武術僅作為一種健身或技擊的技能來研究,從未有人認識到武術可以成為一種完善自我身心的方法。因此在孫先生之前,武術在其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始終是作為一種技擊和健身的技能在流傳、繁衍。孫先生通過體悟自身的武學經驗,提出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認為武術可以成為一門完善自我身心的學問;並根據《易)之原理參以儒釋道之學,創立了以修為內勁為核心的孫氏武學理論及技術體系,從而使武術上升為一種以提高技擊能力為表徵、以完善身心的適應能力為目的的文化體系。這是孫先生對武學的研究與發展所做出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貢獻。 (二)拳與道合規範了武術修為的最高境界,開示其進階之梯。 孫先生認為拳術最高境界在於合道。合道者,不在於戰勝他人 ,而在於自身適應機能完備,使他人莫能勝之。所謂不求勝於人,神行機圓人亦莫能勝之。而拳術的造詣一旦合於道體,說明此時人的身心機能已具有完善的適應機制,即具有了適應一切外來作用而立於不敗境地的能力。此時拳術的造詣便達至無可無不可的武學最高境界。而孫祿堂先生自身的武學實踐,便是這一武學最高境界的生動寫照。 孫先生提出武術修為方法有道藝和武藝之分的概念。 所謂武藝,是指以搏殺取勝為唯一目的的技擊修為及技能。這是對軍旅武藝——戰場搏殺術的直承和發展。孫祿堂先生通過對各派武藝的研究和自身的技擊實踐,揭示出技擊能力的本質是人體身心的適應機制。認為提高技擊能力最根本、最合理的方法是通過修為內勁來完善人體身心適應能力。他進而揭示出內勁是「道」性在拳中的體現,是通過對「中和」的追求來實現的。因此要想 把「打」的能力提高到極境,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從「打」之外去悟。於是,拳需要合於道;而拳一旦合於道,則又使人通入到一個慧與悟的全新境界。於是,通過拳,天人合一。天道即拳道,拳道即天道,由此提出道藝的概念.。 所謂道藝,是指以內勁的修為為基礎,以實戰切磋為檢驗手段,以完善身心機制的適應能力為最終目的的修為及技能。這是把技擊修為作為完善身心適應機能的一種方法,把技擊實踐作為檢驗這一適應能力的完善程度的一種手段,使拳藝合於道性。因此,這是達至最高境界的不二法門。 顯然,道藝是武藝的升華。它既是使武藝達至極境的方法,又是通過武藝來悟道的途徑。這就是由孫先生所實踐並集之大成的一種技擊體系。道藝概念的提出,一方面使武術的概念超越搏殺的範疇,而成為一種完善人之機能及身心氣質、使人獲取大意的方法體系,從而開拓並升華了武術的功能,使「武」從 「術」成為「學」,另一方面也揭示出達至武學最高境界的正確的修為原則和修為方法。 (三)拳與道合的準則是中和 何謂中和?孫先生說:「在拳中,起鑽落翻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又說:「中也者,大本也。和也者,達道也。」「中」指內勁處於靜中之動,即雖然內勁未與外界發生作用,但能和而不流,無處不在。「和」指內勁處於動中之靜,即雖然內勁與外界已發生作用,但仍然能自然運作,與未發生作用時的自然狀態無異。同時,又能作用得恰到好處,產生最合理、最有效的作用效果,使人具有打若未打、不打而打、自然而然的技擊能力,於是使人的技擊能力合於道性。所以中和是拳與道合的準則。中和為用是合道之用,是用的最高境界。 孫先生提出中和為用、和之中智勇生焉的思想,揭示出正確的武術修為是使人獲得中和為用的能力,進而使人們獲得體萬物而不遺的修為效果。他精闢地指出:「拳術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無元妙也。」中和,既是拳術修為的關竅,又是拳術運用的原則。作為拳術修為的關竅,它是內勁的產生與運作的法門;作為拳術運用的原則,它體現著 「打若未打,不打而打」這一理想的技擊能力的內在機制。而作為中和水平的反映則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通過內外台一、動靜合一、拳道合一等進階次第逐漸完善和體現的。故拳術有明勁、暗勁、化勁這一客觀存在的進階過程。由此也就構成了武術進階理論的核心,確定了武術修為層次的價值標準換言之,中和之體是內勁的形成機制,中和之用則是內勁的作用機制。而內勁形成與運作的完善程度標誌著武術修為的層次。這是孫先生武學思想對武術文化的獨到貢獻。 因此,對於一個武術修為體系的合理與否與價值判斷,其最高也是最根本的標準就是中和。一個武術修為體系是否能夠升華人的精神氣質,能否拳合於道?是道藝還是武藝?關鍵就在於是否符合中和的標準和功用。對於拳學修為這一內在機制(中和)的揭示和對拳學價值標準(中和)的確立。也構成了武術文化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之間的互補關係:一方面,武術的研究可以從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找到哲學基礎;另一方面,武術的實踐又是對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一種體驗和檢驗,進而對中國的傳統哲學又具有補充和完善作用。 孫祿堂先生認為,拳要與心性相合。在通過拳術的修習使人逐漸獲得具有中和為用技擊能力的同時,也將使人的心性氣質逐漸產生變化。從而走向中和。而中和的精神氣質,則會使人的整體素質和能力產生升華。於是,中和為用這種能力就不僅限於技擊範疇內,而且可以擴充到其所涉及的所有領域中。於是,通過修為武術,可以使人獲得體萬物而不遺的效用。由此,孫先生將武術發展升華為一門人生修養的藝術。 (四)拳與道合升華了武術的功能,使其拓廣為一種教育體系。 孫先生提出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使「形而下」的拳能夠通過「形而上」的道,使武術由練打為打發展為練打為知。於是升華了武術的功能,是武術成為一種教育的手段。孫先生進而提出文武並修的思想,倡導建立文武並修、知悟互濟的完備的教育體系,強調通過挖掘武術的認知與教化功能,是武術成為一種使人們的精神、心智、身體共同受益,並與文字教育互相啟發、互補相承的教育體系。 孫先生認為,內勁的修為過程本身就具有建構武術教化功能的作用。通過修為內勁,能改善人的精神氣質和適應能力:精神氣質和適應能力的改善,必然使人的認知能力發生變化,可見內勁的修為是武術得以產生教化功能的主要基礎。因此,孫先生認為武術的應用不僅僅是在技擊領域,而應擴展展到教育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孫先生武學思想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在內勁尚未形成前,武術要產生教化作用則需文武並修,通過文化的「知」與武化的「悟」相互啟發,才能在修武中逐漸獲得教化。 孫先生認為武術的教化功能是有其自身的特點、效用和進階層次的。 武術教化功能的特點,一是通過體悟的方式,即通過身心機能的改善而產生對心智的影響;二是教化的對象是心性而不是知識,即改善的是人的心性及相應的行為方式,而不會對知識積累產生多大的影響。因此,一方面,要通過修武形成一種完備的教育體系,就必須藉助於文字的功能,使這種自身體悟的經驗能夠確切地表達與傳播出來,進而與其他的文化形態建立有機的聯繫;另一方面,文字繁育是以消化別人的知識與經驗為主體,要想提高文字教育的效率,就必須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使之具有內在的體驗依據。於是就需要通過修武來改善心性,提高認知能力。所以,只有文武兼修、知悟互濟,教育方法才能完備。 武術教化功能的效用,是改善人的精神氣質和認知潛質,建立豐富的內心體驗結構。這是傳統的文字教育難以涉及到的深度,因此,武術教化功能的效用是文字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故在教育體系中引入武術的研修對於完備教育體系是必要的。 武術教化功能的層次,是以內勁進階的層次為基礎的。隨著內勁修為的不斷深入體悟的效果也就愈加強化。武術要想發揮其教化功能,就不能脫離對內勁的研修與追求。可見孫先生提出的文武並修的教育思想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社會、文化意義。(五) 拳與道合是武術成為一門能與傳統文化互補相承的文化體系 孫先生認為武學可以成為《易》學的一種表達方式,並創孫氏武學體系以證之。於是,作為《易》的一種體現方式的武術,可與儒釋道等傳統文化互補相承且具有同等的文化價值。 孫祿堂先生認為,武術若要成為一門能夠反映事物的生成、存在與變化的根本規律的學問,就必須以《易》學的理論為指導,在技擊實踐的基礎上改造、重構其技術體系。孫先生在不到二十歲時就開始研究將《易》之奧蘊一一形之於拳術的問題;以後又經數十年研究,終於完成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工作。 孫先生的《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三部著作所形成的孫氏武學體系就是這一成果的完整表達。孫先生以自身的武學實踐為依據,以《易》學為理論參照,揭示出內勁的形成、作用及進階的基本規律,發現內勁的生成『作用與漢化完全符合《易》理,於是據此創立了孫氏武學體系(孫氏形意拳、孫氏八卦拳、孫氏太極拳),使拳術體現著《易》之奧蘊,拳合於道。孫先生認為,拳術一旦與天道相合,武與文則源於一理,不分「貴賤」而具有同等的文化價值。傳統文化中「形而上」的儒、釋、道之學以及「形而下」的書、畫、曲、雜等藝,其理皆與拳理有相通之處,故拳術能體萬物而不遺。由於武術是一種通過實踐而體悟的學問,故可以身體力行的方式體驗儒釋道等學之理,進而為中國傳統哲學提供豐富的經驗依據。因此,中國的傳統哲學體系只有將以實踐為特徵的武學納入,才能形成一個體用完備的文化體系。 二、創立了以中和為原則的武學基本理論(上) 回溯數千年的武史長河,武技的繁衍可謂千支百脈,形式更是萬種干姿。不同門派之間存在的不同的形式和各自修為特點,使那些「惟我獨尊」者為了門派的榮譽而爭執不斷。可以說,直到二十世紀初,也沒有哪家拳派具有完備的拳學理論(太極拳的情況雖略好一些,但限於個別流派),更沒有誰的拳理能得到大家的共同承認。那麼、各個拳派間有沒有共同的理論基礎?如果有,是什麼?孫祿堂先生以《易》為指導,通過自身的武學實踐並結合總結前人的經驗,完整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建立了傳統武學共同的基本理論:以中和為原則的武學體用理論。 孫先生的武學理論由六項成果五大貢獻組成。六項成果是: (一)揭示出內勁的本質和修為機制——中和: (二)創立了以中和為原則的拳學修為的基本理論; (三)創立了以中和為用的道藝技擊理論; (四)創立並最終完成了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這三門拳學各自的技術、理論系統; (五)創立了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合一的武學理論,建立並完成了傳統拳學的基本理論與技術系統: (六)揭示出拳學之中和與儒學之中庸的表裡關係。 六項成果所包括的五大理論貢獻為: (一)揭示出拳術修為的核心和基礎是內勁,並闡明了內勁的本質及其形成與作用機制,揭示出內勁的功能與效用、內勁的進階基礎與進階規律: (二)揭示出拳術修為合乎自然法則的基本原則(中和)和理論方法(先後天八卦合一理論、以丹道進階為基礎的拳學進階理論); (三)揭示出技擊能力的本質(適應能力)、作用機制(感應一一協同機制)和功能結構(三球模型); (四)揭示了完備的技擊能力的標準(神行機圓)並建立了理論方法(明勁、暗勁、化勁理論及三拳合一理論) ; (五)揭示出拳術與宇宙的基本法則、與傳統哲學之間的表裡關係。 因此,孫祿堂先生以中和為原則的武學體用理論,是武學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理論成就,為武術成為一門具有獨到功能的文化體系建立了完備的理論基礎。從而,孫祿堂先生歷史性地完成了傳統武術統一的基本理論的建構現將孫祿堂先生以中和為原則的武學體用理論的六項成果簡述如下。 (一)揭示初內勁的本質和修為機制——中和 在孫祿堂先生之前,武術領域對內勁概念沒有明確的提法,對其修為機制更無確切的闡述。孫先生以自身的武學實踐為依據,結合前人的經驗與體會,揭示出內勁的本質與修為機制,進面揭示出內勁應該成為武學修為的核心和全部武術技術的基礎,孫先生在所著的《形意拳學》(1915年正月出版)總綱第四節中指出:「所謂虛無一氣者,乃天地之根,陰陽之家,萬物之祖,即金丹是也,亦即形意拳中之內勁也。世人不知形意拳中之內勁為何物,皆於一身有形處猜想,或以為腹內運氣,如此等類,不勝枚舉,揭是拋磚弄瓦,以假混真。」那麼虛無一氣又是什麼呢?孫先生指出:「虛無生一氣者,是逆運先天真一之氣也。但此氣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其中有一點生機藏焉。此機名曰先天真一之氣,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形意拳之基礎也。」這裡的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就是一切生命得以存在的基本機制、適應機制。於是,孫先生也就揭示出了內勁的本質:是人體身心在一定的功能狀態下自發的適應機制,這是生命的存在與衍生的根本機制。 孫祿堂先生根據自身的武學實踐,天才地發現了拳術的基礎是內勁,將拳術的修為建築在生命體存在與衍生的基本規律上。這就使拳術能合於自然之道。這一成就,為數千年來的武術繁衍從紛亂走向有序、從個體的經驗升華為統一的理論建立了合乎自然法則的理論基礎。這在武術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理論意義。 那麼如何修為產生內勁呢?孫祿堂先生在《形意拳學》第六章說:「中也者,形意拳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達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則天地位,萬物育矣。」他指出:「形意拳之內勁,是由此中和而生也。」(同上書第四章)關於內勁如何生自中和,他說:「拳中之內勁,是將人散亂於外之神氣,用拳中之規矩,手足身體動作,順中用逆,縮回于丹田之內,與丹田之元氣相交,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虛而實,皆是漸漸積蓄而成,此謂拳之內勁也。丹書云:以凡人之呼吸,尋真人之呼吸。莊子云:「真人呼吸以踵。」亦是此意也。拳術調呼吸,從後天陰氣所積,若致小腹堅硬如石,此乃後天之氣勉強積蓄而有也,總要呼吸純任自然,用真意之元神,引之于丹田。腹雖實而若虛,有而若無。」(同上書第四章第六節)而拳中之規矩;就是以「中和」為統馭的「六合」、「九要」、「順中用逆、逆中行順」、「一以貫之、純以神行」等要則(具體內容在孫先生的著作中有詳論,此不詳引)。也就是說,這些要則可使習者通過拳術的修為產生中和之氣,進而得內勁。於是,孫先生揭示出內勁的修為機制:通過拳術中的規矩使身心處於中和狀態,進而使神氣形合一、完滿,從而生成內勁。 孫先生認為,內勁是一切拳術共同的技術基礎,因此也是全部武學修為的核心。他指出:「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術曰內勁。所以內家拳術,有形意、八卦、太極三派,形式不同其極還虛之道則一也。」從而為一切拳術建立了共同的理論基礎:中和——內勁理論。 (二)創立了以中和為原則的拳學修為基本理論 孫祿堂先生創立的以中和為原則的拳學修為基本理論可簡要表示為:中和--內勁理論。這有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是內外合一理論即先後天八卦相合理論,二是以丹道進階為基礎的拳學進階理論。 孫先生依據人體功能的基本性質,將人體分為內外兩大系統,提出內外合一理論即先後天八卦相合理論。 他指出:內系統的運作屬先天,因其運動方式不完全受後天主觀意識支配而有明顯的自主規律。他將這部分功能結構系統定義為先天八卦(詳見 《八卦拳學》)。他又指出:外系統的運作屬後天,因其運動方式基本上受後天主觀意識支配而不存在明顯的自主規律。他將這部分功能結構系統定義為後天八卦(詳見《八卦拳學》)。 孫先生在其著作中進一步揭示出人體的內外兩大系統通過拳術的修為可以中和同化,即一方面通過拳術修為的原則(中和及其相應的技術要則)使外系統的運作合乎內系統的自主規律,從而善養中和之氣,培育內勁;另一方面通過中和之氣的善養、內勁的漸臻完滿,使內系統自覺地統馭外系統的運作,使之無論形式如何變化皆符合內系統的自主規律,同時自主規律本身也漸臻意識化即內外系統的功能態漸臻同化。這就是先後天八卦相會,內外合一。這使技擊合乎丹道的內修,從而使技擊與修心健身相統一,產生打若不打、不打而打的技擊效果。這便使拳合於道。可見,孫先生的內外合一理論發現並建立了拳與道合的修為機制。這在武術領域具有劃時代的理論意義。 以丹道進階為基礎的拳學進階理論,是孫先生為使拳術修為構築在完善機體功能基礎上所建立的拳學進階理論。該理論不僅建立了拳學修為的進階標準,而且揭示了在此基礎上一切拳術進階的基本規律即明勁、暗勁、化勁的生成演化規律。這就為傳統武術的進階建立了系統而完備的基本理論。這是武術理論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以丹道進階為基礎的拳學進階理論是對內外合一理論的補充。這並不是要求練拳的同時還要去專門修道,而是說只有在進階至修道成真的層次時,靜坐修道才是必須的。在此之前;靜坐與練拳合修可也,因為一動一靜可相合啟發、互為補充;只修拳不習靜坐亦可也,因為以中和為原則修拳亦能合道,並不影響拳學進階的層次。這就揭示出:一方面,若以中和為修拳原則,按照相應的技術要則,修拳本身就具有修道的效果;另一方面,拳術合於修道,則又使拳術本身符合自然法則,產生最佳的技擊、修心、健身的修為效果。據此,孫先生又建立了「式正氣從」、「以形調吸」、「誠中形外」、「一以貫之、純以神行」等技術理論,使拳與道合建立在一套可操作的技術法則上,為拳合於道構築了現實可依的進階之梯。 孫祿堂先生創立的中和--內勁理論,把武學的基礎建築在生命的存在與生衍的基本機制上,發現了拳與道合的修為與進階機制,使拳術成為形而上形而下相互啟發、知悟互參、體用完備的學科。這是武術領域數千年來空前的理論成就。孫先生通過五部拳學著作所闡發的中和--內勁理論,不僅在當時令「海內精技藝者無不望風傾倒」(《大公報》1934年1月28日評語),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武學理論的最高成就。其理論價值之高、意義之深遠,遠非其後出現的其他武術理論學說所能企及。 (三)創立了以中和為用的道藝技擊理論 孫祿堂先生根據自身的武學實踐,創立了以中和為用的道藝技擊理論。該理論揭示了使技擊能力達臻最高境界的根本原則和基本方法。 這個根本原則就是中和。孫祿堂先生說:「拳術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無元妙也。」(見孫著《評論形意、八卦、太極之原理》,1932年《國術周刊》第85期)又云:「夫武術以和為用,和之中智勇生焉。」(見孫著《論拳術內家外家之別》, t929年《江蘇省國術館年刊》) 為什麼說「拳術之道,首重中和」呢?一方面,根據孫先生的「中和--內勁理論」,要想達到拳與道合這一拳學修為的最高境界。其拳術的技術基礎必須建立在培育內勁上,而內勁正是通過機體身心達至中和狀態來獲得的,另一方面,拳手獲得內勁後,其行為(包括技擊行為)則由內勁來統馭,而由內勁來統馭的行為也必將合乎內勁生化之理,故必符合中和狀態。因此,要想達到拳與道合這種最高境界,其行為基礎與行為的過程和狀態的原則都是中和。 那麼,中和如何為用呢?標準是什麼呢?基本方法又是什麼呢? 中和為用就是內勁之用,也就是使技擊行為成為內勁功能的自然運作。因此,中和為用就對外作用而言,不是我要怎麼打,而是他要我這麼打:就內勁的功能狀態而言,打與不打則是統一的。這樣,中和為用便不僅無損於自身衛生,而且符合內勁的生化原理。這就是「不求勝於人,而神行機圓,人亦莫能勝之。」(見《拳意述真》陳微明序)可見中和為用的標準就是「打若末打(相對於己之身心衛生)、不打而打(相對於對被之技擊效果)」。修為中和為用的基本方法,是以內勁修為的內外合一、動靜合一為基礎來統馭技擊實踐,吸收符合自身條件的各個門派的技擊方法、技擊技術與技巧,使之同化到自身內勁的功能結構中,生化為自身內勁功能的自然運作。在這個過程中,練與打循環共進,體與用互驗合參。這便使技擊合於道。孫先生為此提煉、總結出「道藝」的技擊理念,並揭示出其修為與效用機制。他在《拳意述真)第四章中云:「道藝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時出之。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心無其心,心空也。身無其身,身空也。古人云:『所謂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謂真空。』雖空乃至誠至實也。忽然有敵人來擊,心中井非有意打他,隨彼意而應之。拳經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即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可無不可也。此是養靈根而靜心者所用之法也。」孫先生由此揭示出技擊的本質是人體身心的適應能力,技擊的最高境界(能力)是使技擊行為成為人體身心適應機制的自然運作過程,從而使技擊行為升華到與「道」合真的層次。 綜上,孫祿堂先生創立的以中和為用的道藝技擊理論,解決了使技擊行為如何合乎自然法則的根本問題。這是數千年來關於人類技擊行為的最重要的理論發現,也是時至今日人類技擊理論的最高成就。 三、創立了以中和為原則的武學基礎理論(下) (四)創立並最終完成了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這三門拳學各自的技術、理論系統. 孫祿堂先生分別於1915年、1916年、1919年完成並出版了《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這三部著作。這是有關這三門拳學公開出版的最早的著作,也是最早出現的有關這三門拳術的技術、理論最為系統性的成果,標誌著形意、八卦、太極這三門拳學各自的技術、理論系統的最終完成。雖然在這三門拳術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許多人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惟孫祿堂先生使這三門拳術最終集之大成,並使三拳融合、升華為一。孫祿堂先生以易學為指導,以「中和——內勁理論」為核心,參合儒、釋、道之理,精純三家特性並融合三家之共性,完成了《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拳意述真》、《八卦劍學》等五部拳著。直到今天,孫先生的這五部拳著仍代表著這三門拳學技術與理論的最高水平。下面分述之。 1.關於《形意拳學》 追溯形意拳的產生與發展,有三項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易筋》、《洗髓》二經。據說二經源於達摩,當然也有不同意見。無論出自何人,此二經確是形意拳產生的重要基礎之一,意義在於揭示了按照一定的規矩進行外動可以修內,產生健體強身的效果。於是不僅心意可以支配外形,而且外形也可以作用於心意,即神與行可以相互作用。但僅此二經尚屬有體無用,不能成拳,其僅僅揭示了形與神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關係:而作為外形的運作如何既合乎技擊的作用特徵又能修內強身,此二經未能涉及。故後人在《易筋》、《洗髓》二經的基礎上發明「易骨」之法。關於易骨之法的發明權,傳統的說法是岳飛,近人也有將其歸功於姬隆豐的。無論發明權歸於誰,易骨之法探求的是外形運作外合於用。內合於養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這也就是外形與內意的相互作用之所以能成為拳的關鍵。換言之,形意拳的技術體系是否完善的唯一標準是:其技術體系能否使習者產生內外合一的能力,能否符合中和的標準。自岳飛或姬隆豐及以後的內家拳所摸索、所逐漸認識的莫不如此」 二是易骨之法的漸臻完善。易骨之法要達到內外合一的完善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幾代天才拳家的不斷實踐和總結。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以下幾位拳家作出過突出貢獻:戴龍邦由十大形中總結出五行拳,這是由繁化簡地探求拳術基本功能結構的一次重要進步。李能然以改進的三體式,最先明確將技擊鍛煉以根節為主轉化為以梢節為主,這是手足相通,發現骨系合理傳力結構的重要進步,由此李氏形意拳從心意拳中脫穎而出。孫祿堂以《易》為指導,以中和為原則,最終完善了三體式的結構,並由此改進了形意拳的整個技術系統和運作結構,使易骨之法臻於完善。他發明的三體式不僅傳力順達而且易於轉播,不僅滿足內外合一的要求而且易於內外合一能力的轉換,這是產生動靜合一的基礎,使孫氏三體式成為《易》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原理在拳術中的完滿表達。 三是形意拳理的形成。有確切史料可考的、對形意拳理論的形成作出重要貢獻的主要有以下三位拳家;郭雲深總結出形意拳術有三層道理、三步功夫、三種練法,構築了形意拳技術理論的雛形。宋世榮以《內功四經》為基礎,提出拳理即天理、練拳應以變化氣質為旨歸以及拳術修為與修道不悖等思想,構成拳與道合思想的雛形。孫祿堂以《易》為指導,在郭、宋二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武學實踐,最終完成了形意拳基本理論的建立,著成《形意拳學》,使形意拳由「術」成為「學」。孫先生的《形意拳學》在形意拳理論上的重要貢獻有以下五個方面。 (1)創立了「中和——內勁理論」,建立了以修為內勁為核心的形意拳修為的基本理論,並使形意拳成為《易》的一種體現方式,造就是孫先生建立的以中和為總則,以無極為源,太極為本,三體式為基,五行為綱,十二形為目的形意拳理論體系。從而將郭雲深的技術理論和宋世榮的拳學思想有機地融合在一個完整的拳學理論體系中。 (2)總結出形意拳演習要義即一塌、二縮、三扣、四頂、五提、六橫順、七起鑽落翻等技術要則,並提出「順中用逆、逆中行順」這一技術運作的總原則。 (3)提出形意拳的理論基礎——內勁之理可與諸家合一的思想,揭示了形意拳具有教化人之身心的作用。 (4)揭示出形意拳的作用原理符合儒家「誠中」之理,具有渾圓純剛的作用特徵,據此提出 「剛球」的作用理論模型。 (5)提出形意拳「打堅不打暇、擊實不擊虛」的戰術原則,揭示出「打若不打,不打而打」的拳術運用原理和修為方法。 因此,孫祿堂先生的《形意拳學》不僅完成了形意拳基本理論的最終建構,而且對形意拳的基本理論做出了最重要的理論貢獻,是形意拳的集大成之作。 2.關於《八卦拳學》 孫先生的《八卦拳學》是歷史上有關八卦拳的第一部文獻,開闢了八卦拳史的新紀元。其重要貢獻有以下五個方而: (I)首次建立了八卦拳理論與技術的宏觀系統。 (2)提出「中和一一內勁理論」的兩個基礎理論—— 「先後天八卦相合」理論和「以丹道進階為基礎的拳學進階理論」。揭示出人體存在先後天(內外)八卦兩大系統,並參會《易》、《丹》二經揭示出拳與道合的內在機制和八卦拳修為的基本原理,為八卦拳的發展與傳播奠定了技術和理論基礎。 (3)系統總結出「九要」、「三害」等修拳的基本規矩和 「四情」、「四德」、「八能」等體用法則。 (4)提出修拳中環境場與人體運作的相互作用理論,從武學上奠定了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這一理想的技術與理論基礎。 (5)揭示出八卦拳「避實擊虛」的作用原則,以及「虛中」的作用原理知動靜合二。萬法歸一的作用特徵,提出「鋼絲球」的作用理論模型。闡述了「不見而彰」、「不動而變」,「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等切身實踐經驗。 因此,孫祿堂先生的《八卦拳學》直到今天仍是八卦拳技術與理論領域的最高成就,對今天的八卦拳的研修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3.關於《太極拳學》 孫祿堂先生的《太極拳學》是中國歷史上有關太極拳的第一部專著,也是歷史上第一部公開出版的太極拳文獻。《太極拳學》使太極拳的理論由歌訣上升為以《易》學為指導的、系統的技術與理論體系。主要貢獻如下: (1)根據「中和一內勁理論」,最先揭示出太極拳修為與體用的核心是中和之氣即內勁。 (2)揭示出太極拳的基本作用原理是圓研相合之理,具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作用效能。 (3)提出形斷意不斷、式停意不停,一以貫之、純以神行等行拳原則。 (4)提出太極拳的修為原理是無極而太極,逆運先天中和之氣,以和為用,貫串始終。並指出此理並非太極拳所獨有,形意拳、八卦拳亦符合這個原理,故三拳一理,可證儒釋道之學,並與道家相表。 (5)提出太極拳抱元守一的作用原理和「空中」的作用特徵:提出太極拳渾圓「皮球」的作用理論模型:揭示出內勁純者,其太極拳則能與形意拳、八卦拳渾融一氣而並用,三者並用則能超越太極拳「不丟不頂」的作用原則,產生「丟而不丟,頂而不頂」的效能。 因此,孫祿堂先生的《太極拳學》標誌著太極拳的技術與理論系統經過數百年的演化、發展始臻完善,是太極拳技術、理論發展到今天的最高成就。 (五)創立了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合一的武學理論,建立並完成了傳統拳學的基本技術理論與技術系統按照姜容樵先生編的故事,三拳之間的交流從董海川、楊露蟬、郭雲深時期開始,但這種說法缺乏有力的史料支持。事實上,形意拳與八卦拳的交流始於程庭華和李存義。有人說還有練太極拳的劉德寬(太極門的人不這麼看,認為劉德寬並未得太極拳真傳)。不過他們的活動僅限於某些技術上的交流,還遠談不上這三門拳術在技術體系和理論上的合一。歷史上真正提出並完滿解決這個問題的是孫祿堂先生。 孫先生從技術和理論兩個方而解決了三門合一的問題,井揭示出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合一構成了所有拳學的基本技術體系。 孫先生通過對形意、八卦、太極三拳進行技術體系上的改進和完善,使三拳內合於《易》、《丹》,外合於用,於是拳與道合。從而在技術體系上建立了三拳的內在聯繫:提煉出三拳皆以中和為總則,以內勁為核心,以三體式為基,以六合、九要為法,以「順中用逆、逆中行順」為度,以「一以貫之、純以神行」為行拳總綱:使三拳的基本規矩相統一。其基本原理就是孫先生揭示的「中和一—內勁理論」,故其基本理論也是統一的。孫先生進一步揭示出不只形意八卦太極三拳,任何一門拳術若要使技術體系符合自然規律、合於道,則基本規矩必然也是統一的,與上述形意、八卦、太極三拳的基本規矩相同。孫先生的這一重要貢獻,為其後諸多拳種的技術改進和理論形成提供了技術基礎和理論依據。所以,孫先生的「三拳合一」理論是傳統武學的基本技術理論。 孫先生指出,拳與道合者皆內合于丹道外合於用。合丹道必以無為為本,合於用必以和為本、以直為用。直就是整勁即內外合一之勁,拳法雖干變萬化但用直不過三法,一是「中直」,二是「變直」,三是「蓄直」。形意拳為「中直」之道即「誠一,,,八卦拳為「變直」之法即 「萬法歸一」,太極拳為「蓄直」之術即「抱元守一」。 「一」者,內勁也。故形意八卦太極三拳以內勁為基礎構成了所有拳術的基本「用直」技術。廣而言之,既使不考慮內勁,僅就技擊的勁法而言,上拳之勁已涵蓋拳術運用的全部勁意。故三舉構成全部拳學的技術基礎。 (六)揭示出拳學之中和與道家的表裡關係 孫祿堂先生說:「拳術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無元妙也。」(見《詳論形意八卦太極之原理》,1932年lO月)又說:「內家拳術,實與道家相表裡。」(見《太極拳學》這裡需注意的是,孫先生指明是道家而不是道教。換言之,孫先生並不是要把拳術歸於宗教,而是指出拳術之理應將合老莊所提出的自然之道。那麼,拳術、中和與自然之道之間存在著什麼關係呢?孫祿堂先生說:「形意拳術三體式者,亦即形意、八卦、太極拳三派合一之體也。此式是自虛無而生一氣,是自靜而動也。動而復靜,是拳中起鑽落翻之未發也,謂之中也,中者,是未發之和也。三體式重生萬物張者,是靜極而再動,此是起鑽落翻已發也。動作能循環三體式之本體,是已發之和也,和者是已發之中也。故形意拳之內勁,是由此中和而生也。」(見《拳意述真》第四章)孫先生又說:「中也者,形意拳之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之達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則天地位,萬物育矣!若知五行歸一和順,則天地之事,無不可推矣。」(見《形意拳學》第六章)孫先生通過其五部拳學著作,揭示出拳術一旦符合中和原則就成了使入通向(掌握)自然之道的階梯,成為使人的身心真正獲得自由, 進入自然而然之境界的法門。故一方而,拳術是手段,中和是原則,目的是使人悟道合道,另一方而,以中和為原則,使拳術合於道,也就為拳術的技術合理性建立了客觀標準和理論依據,使拳術升華為一種具有獨到功能的文化體系。所以,孫祿堂先生是中國歷史上使武術升畢為文化的第一人,為中華武術的發展作出了歷史上最重要的理論貢獻。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賴高翔先生自題聯注釋
※風水先生說:陽台擺上這三寶,招財納福,運勢好轉!
※《葬經》白話解-黃笛先生
※推介?上海大收藏家張建國先生文章《中國文博界偽學系列考》(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