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由詩素談微型詩的創作

由詩素談微型詩的創作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0年08月12日11:07作者:凡夫518

  一、淺談詩素

  只要稍有文學常識的人就都知道,新詩從屬於詩歌。詩歌是文學作品的一大門類,其他還有散文,小說和戲劇。它們既然同聚文學門下,當然要有共同的屬性,也有相容的要素。這裡就要提出一個新概念——詩素。

  詩素,其實早有其說,最早無從考究。台灣當代著名詩人和詩論家李魁賢指出:「詩的美是意象的新穎,聯想的豐盈;即詩素的美,而不是語言的美。詩的深奧,是意象的深邃,聯想的閃爍;即詩素的深奧,而不是語言的深奧。」(李魁賢《心靈的側影》,引自鄒建軍《台灣現代詩論十二家》第139頁,長江文藝出版社,1991年4月版)他把詩素作為意象,作為聯想。溫東華著 《征在主義詩論 ——以此宣布征在主義正式誕生》《論詩象 》中就提到「 想把詩搞清楚,最好是從詩的象和詩的語言說起。其理由是,象作為單一的,都是詩素,作為整體,它又是詩本身。詩(或詩象)最終是通過語言來約製成型的,從語言的角度看,詩是語言的最高存在形式。象與語言雖分而為二,實則合而為一。象與語言雖明有所見,但最不容易說清楚。」溫東華把詩素稱為「象」或「詩象」。余光中譯(美)羅勃.佛洛斯特/Robert Fros《雪夜林畔小駐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有關 「詩的元素」就把「結構密度大(把詩思、詩材、詩情、詩眼、詩素,有機的用詩語,把他們混合組織起來)」作為重要內容。有人認為:著重於詩質與詩素之把持,且以繁富的意象去構成其詩境。憎惡那種赤裸裸的所謂「情緒的獨白」。大致看來,他們所言的「詩素」,應該是指詩歌作品本身所蘊含的圖畫感,動感,質感,情感以及能夠振動人心,激發情志的力量和氣質。這與不少人稱詩歌的內容或素材為「詩素」是大相徑庭的。

  可見,詩素是指詩歌作品的意蘊和內涵及由此產生的衝擊力量,是通過詩人的精心構思和精彩描繪實現的。詩素的內容包括:意境、情境和語言技巧。意境,情境都是詩人提煉生活素材的基礎上虛構加工產生的,因此更具有典型性和感染力。詩歌創作中,詩人運用語言信息創設特定的意境和情境,伴之卓有成效的語言技巧,履之音律,韻律(包含音韻和情韻),便釀造成一首詩歌。真正意境和情境的形成並感染讀者,還要靠讀者的再創造,這種創造是微妙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既有形象的塑造,意境的拓展,又有情感的醞釀,哲理的感悟,還有語言技巧的愉悅。由於人們的年齡、性別、職業、修養、文化程度、閱歷、信仰等素質的不同,詩素在每個人身上顯示的狀態千差萬別,正像人們讀小說所說的,一萬個讀者,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其實詩素亦是其他文學門類必不或缺的基本要素,哪一種文學作品不是通過虛構意境、情境和施之卓有成效的語言技巧反映社會生活?不過詩素外, 因其他要素不盡相同,決定了它們的文學屬性不同。在詩歌作品中地位最突出最重要,姑且稱之為詩素。

  詩歌的要素有:詩素,音律,韻律。 散文的要素有:詩素,不完整的音律韻律,不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 小說的要素有:詩素,完整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 戲劇的要素有:詩素,人物,故事情節,舞台設計與表演。 由此看來,詩素是文學作品最基本的要素。

  新詩,發展到今天,大致有如下幾種形式: 1.自由新詩 ; 2.自律體新詩; 3.格律體新韻詩(包括仿古詩);4. 微型詩。其中格律體新韻詩不過在格律上模仿古格律詩,卻在平仄韻律上不做嚴格要求。微型詩只是作了篇幅限制的詩歌。

  自由體詩歌是詩歌文學的全新解放形式,它重意境情韻,沒有固定的結構形式要求,而在音韻上另闢新徑。藉助於情韻基調和節律形成跌宕迴旋或推波助瀾,語言結構極為緊密,而且聚散抑揚錯落有致,陰陽頓挫揮灑自如。放得開,收的攏,達到音之鏗鏘,韻之和諧的音樂境界。我們謂之為詩歌內在的律動。自律體新詩在音律,音韻上就做了一定的限制,但不嚴格。音步可多可少,韻步可長可短,只要流暢順口,和諧自然就可以了。大多數學詩者適應和習慣這種體例。格律體新韻詩在音律和音韻的要求上又加了一碼,雖然不像舊格律詩那樣有嚴格的音律,音韻及平仄規定,音步,節奏,同韻,近韻可作適當調整,但其形式上的音樂美和建築美是不容破壞的。

  贊同韻節奏以標準詩行為單位,一個標準詩行就是一個韻節奏。韻節奏的跨度愈大,詩歌的音韻性愈差,純自由詩就完全失去了音韻,不再押韻,它需要和諧的音節奏彌補無韻的不足,以豐富飽滿的情韻,鮮明靈動的詩素(為人們所能接受而又能引發人們豐富想像和聯想的意象因素和情感因素)佔據了全詩的統領地位,以至可以讓人們忽略其音韻。

  詩素是詩歌的主體,是最不易把握和學習的。音律和韻律(情韻除外。它是作品本身醞釀的感情基調)都可以讓人們聽到看到,而詩素只能靠人們從閱讀實踐和寫作實踐中慢慢感悟獲得。

  形式上的文字分行和音律及音韻,都不能確定詩歌與否。《百家姓》、《三字經》、《藥性賦》,《湯頭歌》既有音律又合音韻,我們不能說它們是詩歌;《乘法口訣》、《珠算口訣》節奏感很強,有了音律,我們也不能說它們是詩歌。雖然它們表述的內容實質性很強,而缺少的卻是詩歌文學的最基本的要素——詩素和情韻,類似這樣的文字充其量我們稱它為賦,歌或者歌訣,押韻的稱為韻文。 至於快板書,快書,數來寶,唱詞,對口詞之類我們可以稱為板話和說唱詞,亦和新詩有本質的不同。但可以認為,它們是新詩的先祖。

  因此,新詩創作必須首先考慮詩素、音律和情韻這些要素,其中詩素是最重要的。如果再提高要求,便是要有和諧的音韻。音韻要求的程度不同,新詩的體例便有所不同。

  二、微型詩與詩素

  現在,我們就給微型詩找到了娘家。微型詩,首先是詩,具有一般詩歌的特性和要求,具備詩素這一構成詩歌的必要條件。另外,微型詩可以是古體詩(古詩和格律詩),也可以是新詩(格律體新韻詩、自律體新詩、自由新詩)。但無論作為哪一種詩歌形式出現,微型詩還有一個統一的要求,就是篇幅做了限制。為區別於四行以上的小詩和短詩,微型詩要求除題目外,每首一般最多不超過三行,字數控制在三十字以內。這就決定了微型詩短小精悍的特點。

  短是短了,卻要精。首先要在立意的深度和敏銳度上下功夫,在創設意境和情境上精益求精,也就是說,微型詩創作在詩素的要求方面更高於其它樣式的詩歌。意境,情境和語言技巧。對於微型詩尤為重要。一首好的微型詩,可以丟掉格律,丟掉音韻,甚至丟掉節奏,但決不能丟掉詩素,因為它是詩歌的神髓,其他都是外形和裝飾。我們簡直可以把微型詩比作美術作品中的人體藝術,乍看赤裸裸的司空見慣,細琢磨竟是美術作品的極致。微型詩集中了詩之所長,高度凝鍊、精粹的反映社會生活。由此看來,詩素不僅是微型詩的最基本要素,更是微型詩的生命線。不講究詩素,微型詩便不復存在。任何有悖於詩素的文字,不管你怎樣拼湊,我們都不認為是微型詩。自由體的微型詩,可以說就是剝光了衣服的單純詩素的標準化造型。如:《小販》,「笑容趴在錢袋上/剋扣著斤兩」,是一首非對稱音步新韻型微詩,《秤桿》,「他說我的原配太老實/不如這個年輕」,就是一首自由體的微型詩。兩首詩歌都注重了形象的描繪和塑造,其意境讀者可以品味感悟到,情境的醞釀能引起共鳴,語言技巧雖不複雜,卻耐人品味。第二首不要說格律音韻,文字的節奏都不嚴格。微型詩並不是意境欲朦朧,用詞愈偏僻愈艱澀愈好,也不是把長句割裂回車湊三行即妥。我們堅持樸實中蘊含深意,靈動中妙趣橫生,精短中餘味悠長,閃爍中撼動人心的創作和評鑒底線,總之,不可忽略詩素的把握。

  當今微型詩創作中,許多寫手大謬未然,把微型詩當作文字遊戲,或如猜謎語似的公布謎面;或詮釋名詞,牽強附會;或病句充斥,割裂意象;更多人截文裁句,東拼西湊,寫一些連自己都不懂的文字,冠以微型詩。其實不客氣的講,他們操作的可能是微型詩的皮毛,卻正好丟棄的是微型詩的靈魂,他們無視了詩素這一詩歌王冠的基本依託。

  三、微型詩的立意

  立意,是確立作品思想與感情的指向,即作品所反映的是什麼思想或感情。寫作詩文講究立意,立意精美,創設意境和情境才有章可循,規範思路,激發靈感,先聲奪人。微型詩(寫文章也一樣)立意不可落入俗套。你想,別人都知道,都想到的東西你寫出來誰還稀罕?別看論壇上又吹又捧地,那不是真實表態,都是干送人情,圖個人氣,真正研究起來就不能沽名釣譽,自欺欺人。作品要出彩,就要多角度切入,奇思妙想,平中見奇,出其不意。

  巫金余[香港]《牆頭草》「用盡整個族群的臂力/毅然/把春天扎在高牆上」蒼山一畫先生這樣評說:牆頭草,風吹兩邊倒。人們常引以喻指和嘲諷那些立場搖擺、隨聲附和的人。對某一事物的認知與評價往往與民族的心理積澱、文化背景有關。這首《牆頭草》在立意上故意悖反人們的慣性思維,或者說思維定勢,顛覆傳統文本寓意,因而讓人耳目一新。『把春天扎在高牆上』,靈動之語也!它讓人們對春天和青草產生美好的遐想!由此詩可知,對任何事物的評價都可以是多角度的,甚至可以是對立的。如對竹的評價,有人說「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也有人說「未出土時猶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無所謂對與錯,只是認知角度或價值取向不同而已。再如凡夫的《陀螺》1、忙得團團轉 /還不是為了自立; 2、一點皮肉之苦 /算是鞭策和鼓勵 ;3、抽的再狠/我也不會妥協;4、生命在於運動 /不倒才是硬道理;5、為了生存 /這點事還擺不平;6、快站起來 /不打不成器的東西; 7、頭重腳輕的傢伙 /看你能晃多久;8、在那裡摔倒/就在那裡爬起。 緊扣陀螺運轉的特點,各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立意,顧及了立意整體性。何謂立意的整體性呢?就是說,有的題材,一兩句話根本說不清楚,需要從多側面來刻畫。因此,此時的立意就非常講究。一是盡量全面,力爭把全部的內涵說出來;二是互相呼應,就是力求對稱起來,增加美感。你看,這8個方面,有的是它自己說,有的是旁人說;有的用自立,有的用站;有的用抽,有的用打;而且,把古體七律的因素也兼顧一下,押韻起來,是不是就令人回味呢?再加上富有哲理的幽默詼諧的語言表達,就比較形象的將一個個陀螺印到讀者心中,以引起共鳴。當然,這幾首讀起來理性有餘,意象不足,雖然運用了擬人、比喻、雙關、反詰等修辭方法,但描繪終歸不夠。

  再如,有關「祭父」的詩文相當多,祭父的形式雖無奇不有,人們也司空見慣。祁國的《祭父》微型詩卻別開生面。「我拿起電話/沒撥任何號碼/輕輕地喊了一聲爸爸」。說來文字平淡無奇,電話誰沒有打過?可誰又打過這樣的電話?這樣的內容放在這個題目的語言環境里,立意陡然突兀起來。正如蒼山一畫先生所評:這首詩沒有曲折的構思,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是用平靜的陳述語氣敘述著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平常行為,但是讓人覺得它的每一個字都燃燒著情感的火焰。也正是這「不經意」,說明作者這種平常行為已是一種情感驅使下的必然行為,因而更是感人至深。在這首詩面前,任何的矯情都必須退避三舍,任何的藻飾都將黯然失色!

  微型詩的煉意,關鍵在於選准事物和感悟事理,事物的特徵、特性和涉及的事理是多方面的,更加人們思考的角度與方法各不同,作者就要首先考慮把作品的主旨確立在什麼方位,選定範圍和目標。最好是大家人人關心,容易引起共鳴的話題。定位後,就藉助原型說開來,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點此說彼,將意象或擴大,或縮小;或抬高,或降低;或以偏蓋全,瞞天過海;或攻其一點,暗渡陳倉等等。通過描繪各意象,組合成一副完美的意境。讓讀者能感受到,又若即若離。見又不見,聞所未聞,思之有理,心悅誠服。

  說到煉意,還有一個靈感問題。人們常說「思如泉湧」或「江郎才盡」,都是說人們創作靈感的興奮和消失。無靈感時,熟視無睹;靈感閃現,欣然命筆。我們看別人的精美詩文,常讚不絕口,拍案稱奇:「我怎麼就沒有想到這層意思?」就是說,同樣熟悉的事物,未觸發你的靈感火花,別人卻大放光芒。靈感是思維的導火索,如同電腦密碼,密碼點破,繼而豁然開朗。靈感不是憑空就有的,它是人們認知自然和社會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感悟和思考的瞬間體驗。「沒有想到這層意思」就是沒有悟出事物本身的內涵,靈感或者還在休眠之中。所以,寫作者要勤觀察,多思考,細品味,巧聯想,說不定什麼時候靈感會出現,於無聲中聽驚雷。而思想懶漢恐怕是不容易得到靈感的,也永遠提煉不出一個好的主題。

  微型詩的立意,又不盡同於其他詩文。由於篇幅的精短所限,要在三二行乃至一行的有效文字中融入盡量豐富的意蘊,給人瞬時的情感震撼和經久的回味,確屬不易。這就要求寫手做到:1.巧設題目。題目是微型詩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畫龍點睛,提綱挈領,融會協調全篇的作用,題目不妥,將會立意不明,指鹿為馬;2.精心構思,意境脫穎而出,立竿見影。儘管微型詩的語言允許多種風格,但語言的準確使用和調理直接影響主題的表達。不要詮釋,不要猜謎,不要隨意斷文截句,保持全詩的整體性和立體感;3.恰當的運用各種修辭方法是挖深內涵,提煉主題的有效方法;4.不要什麼都說白了,給讀者留下足夠的想像空間。

  四、微型詩的情與理

  微型詩篇幅精短,文字了了,卻能瞬間激發讀者的情感振奮,甚至大徹大悟。原因不僅僅在於微型詩字字磯珠,更賴於其長情短髮,一語中的,耐人回味。動之情,曉之理,過目不忘。

  大凡微型詩皆有感而發,假借原型事物,針對其特徵、特性演繹刻畫為嶄新的意象,組合為純美的意境,醞釀出真摯濃烈的情境。一首好的微型詩,猶如窺豹之管,知秋之葉,撥一弦而動心音。古云:詩言志。志則情與理。微型詩在釀情蘊理方面有哪些特點呢?

  請先讀凡夫拙作《打工》,縮成一團/試圖捂熱/涼地板上的夢.很明顯寫的打工者,反映的既是打工者的生活,又是打工者的命運。「縮成一團」似乎寫夜裡睡覺,冷?餓?病?反正不舒坦!睡在什麼地方?「涼地板上」.生活條件相當艱苦。為什麼要受這份罪?「試圖捂熱」一個「夢」!這是表面上的一層意思。再往深處想:進城打工,每一個打工者的心都是矛盾的,都是蜷縮的。他們遠離爹娘妻兒,拋家舍業,離鄉背井,到這人地生疏,舉目無親的城裡寄人籬下,聽人役使,你說心裡是什麼滋味?能不「縮成一團」嗎?打工者比誰都要清楚自己的處境,但甘心情願忍辱負重,是因為他們「試圖捂熱/涼地板上的夢」。他們有願望,有追求,他們不甘心祖祖輩輩涼地板(貧瘠的土地)給予他們的飢餓或溫飽,也想感受一下現代文明。他們深深的懂得,這一切願望,或許就是夢想,要想實現,談何容易!熱切的希望,不容樂觀的現實,那種辛酸,那種無奈,難道你不為之動容嗎?朋友,我們是人,我們是善良的人!我們誰不願意廣大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幸福,「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至於對詩歌所蘊含道理的感悟,不同的人就有許多不同的思考。比如:1.睡在涼地板上不如睡在床上做夢舒服;2.涼地板很難暖熱;3.打工者的生活太艱苦;4.打工者要實現自己的夢想的確不容易;5.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別任重而道遠...... 微型詩在釀情蘊理方面的特點是:長話短說,淺置深蘊,給讀者留下足夠的品味空間。

  微型詩創作中,由於作者的立意角度和語言技巧各異,便會出現作品的情理側重差別。有的重於抒情,有的重於說理。側重於抒情的我們稱為抒情詩;側重於說理的我們謂之哲理詩。還有的抒情之中亦含哲理,我們同歸於抒情詩一類。

  微型詩的抒情的確是不易把握的,難得洋洋洒洒、痛快淋漓。想用有限的文字激發出暴風驟雨般的感情,產生雷霆萬鈞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它只能引發讀者瞬間情感的火花,並在火花閃現的頃刻,觸發心靈的顫動,以至餘波經久不息。不要小瞧這瞬間的火花,同樣光輝燦爛,動人心弦。抒情詩大都借景或托物,並不直抒胸臆。通過對原型景物的描繪和渲染,寄情於景,托情於物。其中滋味讓讀者自己去品味,獲得美的愉悅。如:老李飛雪的《客在異鄉》:「夜半幾聲犬吠咬破夢境/鄉愁噴涌而出/濺濕趴在窗口的那彎瘦月"在這方面做得就非常成功。全詩要寫客在異鄉的遊子那種思鄉之苦,作者濃墨重彩的描繪特定的景物:夜半犬吠,鄉愁噴涌,濺濕瘦月。虛實相映成趣,明知言過其實,卻又不覺荒唐,反而會引起感情上的共鳴。詩中的動詞用得尤為巧妙:「咬破","噴涌」,「濺濕」,「趴」,增強了畫面的動感,激發了感情的升華。

  微型詩創作中,大家一不小心就寫成哲理詩,難怪不少人認為,微型詩不宜抒情,只適合寫哲理詩。其實,讓微型詩健康地向抒情方面發展,正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

  抒情類的微型詩常用一些語言技巧,《客》詩中就運用了比擬,誇張等修辭方法。哲理詩是大家熟知的一類微型詩,閃爍著智慧火花。作品往往由事物或事件的某方面的特徵,特性或現象入手,或一針見血,或旁敲側擊,或熱嘲冷諷,或請君入甕等等手法以物寓理,以事寓理。這種哲理詩,常常選取的是人們司空見慣的意象,結論雖說不上石破天驚,卻也讓人出乎意料,或別開生面,不得不心悅誠服。如余薇野的詩:《赤橙黃綠青藍紫......》不是虹,是人臉!一針見血的道破世事的險惡。顧城的詩:《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表達對光明的渴望與追求。柳笛的詩:《枝頭》繁華落盡/孤零零地/舉著一串空蕩蕩的日子。指出過度奢侈的繁華將意味著冷落。凡夫的《手術刀>哪裡有隱患/就在哪裡下手.以物寓理,指出解決問題應抓住主要矛盾。

  無論抒情還是哲理,都必須在創設意境和情境的基礎上運用語言技巧,才不至於蒼白無味。

  五、微型詩的語言技巧

  語言技巧是詩素中僅次於意境和情境的第三基本要素,詩歌創作須臾不得離開詩素,當然就必須講究語言技巧。語言技巧是指詩歌創作中語言表達所運用的表現手法和修辭方法,一般如:象徵,對比,襯托;擬人,誇張,比喻,排比,對偶,反語,雙關,反詰,通感等,以及言辭的揣摩定奪。

  微型詩要求語言一定精鍊準確,創設意境要形象靈動,情境要極度到位,達到投一石而激千層浪的藝術效果。這就需要作者字斟句酌,潛心推敲,藉助語言技巧獲得新意和深意,進而感動讀者。

  語言技巧並非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故弄玄虛,奪人耳目,而是要匠心獨到,別具一格的創設意境和情境,使其水到渠成,錦上添花。即使同一題材,同一位作者,由於作品的立意不同,寫作的定位不同,把握事物的閃光點和情感表達的需要不同,所運用的語言技巧就不盡相同。語言技巧運用得恰如其分,將會使意境清晰明朗,熠熠生輝;情景動人心弦,一鳴驚人。如寫故鄉之類的詩很多,凡夫的幾首這樣寫:《過故鄉》「匆匆摺疊故鄉的山水/裝上西行的列車/情思灑了一路」;《老家》「砍下一截城裡的繁華/植入老家的土地/一定會長得山明水亮」;《鄉情》 「裝滿鍋子旱煙/猛抽一口/還是家鄉那個味」。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創設意境與情境,運用比喻,誇張,通感等修辭方法,注意了語言技巧的運用。怎樣使語言技巧運用得恰如其分呢?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文無定法」便指如此。

  首先應把握所寫內容的內涵,由表及裡,深入淺出,運用恰如其分的語言將抽象具體形象化,將哲理情感化。如凡夫的《兒子》「挑著太陽/ 擔著月亮//晚霞鋪滿老娘的呼喚」.意在寫年輕人生活的艱辛和母子間的相互牽念,就用誇張和視角轉移的方法來處理。《殘年》 「 將落日塞進灶膛 / 熬盡苦難的歲月」則用誇張和擬物描繪風燭殘年的苦痛。其次,讓詩活起來,有生命力。這就要在遣詞造句上下一番功夫。如《詩人》 「拔下自己的羽毛 /做一個簡陋的小窩 /孵出些唧唧喳喳的文字」運用了擬物,還注意了動詞、形容詞和象聲詞的使用,才達到了醒人耳目的效果。再次,微型詩篇幅精短,行數字數都有相對的要求,這就給作者的語言駕馭能力提了一個更高的台階。文字提煉一定要「穩、准、狠」,即穩妥,準確,不惜修改捨棄。

  另外,微型詩還常常擴大詞語的外延,偷換概念等等。在語言的表達上,盡量多一些幽默,詼諧或諷喻,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六、微詩十忌

  忽略了詩素的所謂微型詩常有無法遏止的通病:意境模糊,情境凋零,語言或直白淡然,或艱澀繞口,或一覽無餘,或達意不清。字行排列隨意,刻意刁鑽。為免寫手誤入歧途,微型詩創作應十忌:

  一忌就事論事,剝皮剔骨。詩歌的魅力在於創設意境,並不需要將要寫的事物解剝開來擺在讀者面前,不然,留給讀者的只有噁心,而不是美的享受。如《夜》「沒有了光明/只有在黑暗中摸索/盼望丟失已久的太陽」。雖然表達了失去光明的痛苦和對光明的渴望,不能說立意不好。但夜的黑暗盡人皆知,即使語有雙關,但無新意,難引起人們心靈的震動。若改為「撬開夜的外殼/塞進焦灼的夢/立刻燃燒起旭日的光明」,不僅同樣表達人們渴望光明,而且要生動形象得多。

  二忌搜腸刮肚,無病呻吟。詩歌以情感人,引起讀者的共鳴,作者百無聊賴,附庸風雅,沒有真情實感,其作品怎麼動人心弦?如《碗》「

推薦閱讀:

Sushi Shoes: Creative and Crazy Food Creation--鞋子壽司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建功在瓊談關於小說的創作
從碑帖融合--看趙之謙的創作個性和藝術特色(一)
學習筆記(九)摘選自《詩詞創作十日談》
當代隸書創作異變及審美探究

TAG:創作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