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傑出的中醫學家——蒲輔周

人民政協網 www.rmzxb.com.cn 日期:2010-07-15 01:48石鑒明

蒲輔周四川梓潼人,1888年出身於中醫世家,15歲始繼承家學,18歲獨立應診於鄉,1934年懸壺於成都,聲譽日隆。1951年應聘於成都東城聯合診所,當選為區人民代表,1954年,任成都鐵路醫院特約醫師。1955年奉調到北京衛生部中醫研究院,1960年,任中醫研究院的內科主任,1962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65年任中醫研究院副院長,先後擔任全國政協第三屆、第四屆常委,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科委中醫專題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等職。蒲老傾心於中醫事業70餘年,學識淵博,醫德高尚,長於內、婦、兒科,尤擅治溫熱病,在中醫學術的許多領域內皆有獨到見解,為祖國中醫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醫世家出名醫1888年(光緒十四年十二月),蒲輔周生於四川梓潼縣西溪溝(今潼江村)。其祖父蒲國禎和父親蒲顯聰都是當地名醫,父親還是梓潼縣中醫師工會負責人。蒲輔周少名啟宇。啟宇自幼聰明過人,且喜學好問。深受祖父蒲國禎和父親蒲顯聰喜愛。1903年,蒲啟宇15歲時,祖父和父親就讓他繼承家業,學習中醫。18歲時蒲啟宇獨立開業,應診於鄉間,當時曾舉行了莊重簡樸的傳位儀式,由祖父口授「醫乃仁術」之教誨。中醫重德,以德為本。啟宇學醫自然少不了這一課,對此心領神會,牢記心間,立下了「濟世救人」之志。1908年,蒲啟宇開始獨立行醫不久,為表濟世救人之志,改名為輔周。取輔助貧弱,周濟病人的意思。蒲輔周人雖年輕,但病人對他的醫德有口皆碑。他看病不分時間,地點。有時路遇病人,在田坎地頭一坐,便把脈開方。還叮嚀如何煎藥。他平易近人,醫術又高,很受當地人歡迎。他首先在梓潼縣城關辦起了「施醫藥社」。不僅自己為求診者治病,還打破門戶之見,請當地名醫輪班義診,自己帶頭為貧困病人資助藥費。梓潼貧困山區從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以來,不是大旱,便是水澇。青壯年外出乞討,老弱病殘餓死病死不少,人民極端貧苦。瘟疫時時發生。蒲輔周對就診病人,一絲不苟,認真診斷,活人很多,小有名氣。一天,蒲輔周見一堆人,面帶戚容。一婦人衣衫襤褸,跪在一小兒前搶天呼地。患兒又瘦又小,雙眼不睜,渾身抽搐。蒲輔周一見,分開眾人,用長袍把病人一裹,直奔杏林葯堂。眾人嘩然。有認得的說:「好了,蒲老師來了,有救了」。街上人如鯽魚過江,齊擁向杏林葯堂。蒲輔周將小兒平放,讓夥計拿來碗和清油,採用刮痧法,用碗口沾點清油,從上至下自風池、風府刮至骶骨兩旁;又從手彎,腿彎刮,過厥陰、太陰等經的穴位。只見皮膚出現紫紅點。病兒不再抽搐,平緩過來。慢慢睜開眼來。圍觀的人們歡聲雷動。小兒母親連連稱頌:「菩薩,活菩薩」。從此,市面上傳開了杏林葯堂有個「蒲神醫」。1921年7月,連日大雨,潼江水漲路阻,城牆傾倒四十餘丈。莊稼被淹,米價飛漲。縣城的一個叫雞市拐的地方聚居了大批災民。蒲輔周早出晚歸為災民義診、施藥。1932年,蒲輔周置田二十畝,創西河義渡。1934年,蒲輔周又出資買田五十畝創辦「同濟施醫藥社」,請名醫免費為貧困者診病,撿葯,鄉民拍手相慶。因此,蒲輔周成為梓潼百姓有口皆碑的德高望重的名醫。成都杏林顯身手由中醫學徒到一代名醫,蒲輔周走過了艱難的精研醫道的歷程。他白天診病,晚上讀書。《內經》、《難經》、《傷寒》、《本草》、《金匱》、《千金》等書他都精心研讀。當他得知某老先生家中藏有日本學者所著《皇漢醫學》書,便多次登門借書。他嘆息道:「外國人尚對中醫有如此精深研究,中國人豈能自棄」。由此,他更加註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蒲輔周對《內經》的鑽研很深刻,頗有獨到見解。他認為,七情傷人,在某種情況下,更甚於六淫。而精神治療的作用在許多內傷疾病中都遠甚於藥物。即使是六淫所傷,病者的精神狀態對藥物的治療作用也大有影響。既然精神狀態的正常與否直接關係到人的健康,所以《內經》把積精全神列在卷首,這絕不是偶然的。其中談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又說古賢人之所以能「把握陰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或「遊行於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究其原因:不外「呼吸精氣,獨立守神」,因而能「精神不散」所致。人的情志與健康是相互影響的。《內經》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暴怒傷陰,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這就說明了情志是以臟腑氣血的氣化功能為物質基礎的,反過來又影響氣化功能,喜怒不節和寒暑過度一樣,導致生機紊亂,影響健康。蒲輔周認為,臟腑功能失調,在夢中也可以反映出來,《內經》講得不少。他說:我在平時多見脾虛之人夢見腹飢進食,食不能飽。大盛之人多見鬥毆,火燒房屋。心氣不足,肝氣不足之人往往見高岩失足,手足驚搐,當預防風癱。正氣大虧心情怫鬱之人,而夢見山陵崩毀,房屋倒塌,鬼神侵擾。氣血虛弱夾痰郁者多夢見鬼神怪異,或平時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之事。如夢見身體局部若犬嚙、虎咬痛不可忍,多為氣血凝滯,當速為疏通,防其久後生瘡。陰盛陽衰之人易夢見茫茫大澤或蛇類。當痰飲阻塞氣管時,往往夢見走進小屋,欲進不能,欲退不得,憋得渾身汗出。《內經》謂:「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腎藏志、脾藏意」,聽起來似嫌玄妙,實為元神之別稱。我常用甘麥大棗湯加味或加減十味溫膽湯,輔以精神安慰治療氣短心慌,悲傷不能自持的病人,療效較為滿意。蒲輔周把中醫論理與臨床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故而成為一代名醫。1935年,蒲輔周與弟子薛崇成來成都,住成都會館。同年冬天,成都溫病流行,病人擁堂。47歲的蒲輔周詳細診斷,認定系「寒包火」,即用麻黃開表。可是當地「麻黃髮汗過峻,成都人稟賦薄,禁不住發表」的觀念根深蒂固。病人見方後不敢取葯。改它葯代替又無效。他思索再三,便將麻黃研末為引子發放。果然,經他看病的無不效驗。於是名噪省城。1940年,蒲輔周在成都接到三弟來信,說梓潼霍亂流行,一天死亡數十人。他內心悲憫,即匯回二百個大洋及處方一張,要三弟將治霍亂藥方抄寫四處張貼。將匯款買葯,半價發售,貧窮的分文不收。蒲輔周為救助眾鄉親做出了特殊貢獻。1941年,蒲輔周53歲時喜得第二子,取名志孝。此子稟賦酷似乃父。及長,蒲輔周便把他留身邊傳醫。果然,在而立之年蒲志孝即成名醫。蒲輔周還積極支持從四川醫學院畢業的弟子薛崇成走中西醫結合道路,讓其考入華西大學,並選擇神經專業。蒲輔周說:「若古人固步自封,今《本草》便只有一本了」。1954年,蒲輔周受聘為成都鐵路局中心醫院特約醫師。1955年,蒲輔周調中醫研究院工作之前,專程回梓潼,為鄉親掛牌義診3天。早起晚睡,不顧勞累,被鄉親們傳為美談。醫德的培養:草鞋、雨傘、燈籠1955年,中央根據毛澤東主席1954年6月作的「即時成立中醫研究機構,羅致好的中醫進行研究」批示,制定了繼承和發展中醫的政策措施。《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衛生部成立了中醫研究院,向各省徵調著名中醫,擔負科研、教學、醫療重任。全國各地共調去30多位中醫。蒲輔周是其中之一。那年,中國中醫研究院評級,杜自明等有著作評為一等一級。蒲輔周評為二等一級。四川去的老中醫都知道蒲輔周醫術少與倫匹。杜自明等一再推蒲輔周為一等一級。定板時,他謙虛地說:「按評級規定,我尚未著作,別打破原則。以後說,以後說」。在一陣掌聲中,在場者都感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對蒲輔周的讚揚。1956年,北京地區流行乙型腦炎,死亡率很高。許多醫生仿效上年石家莊地區治療乙腦經驗,沿用白虎湯,結果無效,陷入困惑。蒲輔周翻閱文獻,通過客觀仔細全面分析,認為去年石家莊地區發病,是因久晴無雨,天暑地熱,屬暑溫偏熱,採用的白虎湯,可辛涼透邪,清氣泄熱,切中病機。然而,今年北京地區發病,久雨少晴,天暑地濕,勢必溫熱交蒸。人得病雖是暑溫,但應偏濕。蒲輔周投藥改用濕溫法診治。遣用杏仁滑石湯,三仁湯等芳香化理,通陽利濕之方劑,大獲神效。使許多垂危病人起死回生,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蒲先生以醫術蜚聲中外,被衛生部破格晉陞為一等一級中醫師。蒲輔周在70歲時,在中醫研究院收了高輝遠,徐振盛、薛伯壽等人為弟子。他對學生說:「過去老師送學生三件禮物,草鞋一雙,雨傘一把,燈籠一個。不論路程遠近,颳風下雨,白天黑夜,都要去出診。以救人為當務之急。絕不能因路遠,天雨,夜間就不去了」。並說:「醫療經驗是從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我帶學生有兩點要求:一是多讀書,二是多臨症。以理論指導臨床實踐,以臨床實踐碰到的問題再來學理論。要刻苦鑽研技術,要有淵博知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融會貫通,學以致用。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學習中醫也是這樣,不下苦功鑽進去,就無所得。」教育學生要勤學不倦。兩年後他又收了弟子陳鼎棋。這些弟子不負輔周老師教導,均成大器。1958年,蒲輔周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兼任中央委員。被衛生部破格晉陞為一等一級醫師,擔任中央領導保健醫師。1962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周恩來總理曾指示:「蒲老是有真才實學的醫生。要很好總結他的醫學經驗,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衛生部和中醫研究院遵照總理指示,組織人員先後整理出版了《蒲輔周醫案》、《蒲輔周醫療經驗》、《中醫對幾種急性傳染病的辨證論治》、《中醫對幾種婦女病的治療方法》等書。日本《漢證》雜誌特輯發表長文《蒲輔周醫案研究》,對蒲老的評價很高。1960年,蒲輔周72歲當選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任廣安門醫院內科主任。有時晚間政協有活動,他搭公共汽車前往。同仁問為何不向院里要車。他說:「現在汽油缺少,節省點汽油,可以用於國家建設」。1964年,周總理得知蒲輔周年事已高看書困難,為使他更多了解國內外大事,便準備把從日本帶回的半導體收音機送給先生。蒲輔周像往常一樣帶著診病的用品來到了西花廳。平時診後總理總愛與蒲輔周隨便談幾句,話題大多是關心中醫的發展問題。這天,總理卻問他:「你給我開的葯為什麼特別靈?」蒲老知道,周總理是指自己患的癃閉之疾,曾讓許多醫生一籌莫展,被他治癒了。蒲老說:「別人把你當總理醫,我把你當病人醫。總理的病非醫生可醫,病人的病自是醫生可醫的」。總理聽了開心地笑了。鄧大姐走過來,送了兩截呢子衣料給他。蒲輔周接過衣料,心裡忽然湧出了一陣激動。過了一會兒,才恢復了平靜。臨走時,他建議周總理每天吃一個玉米面窩窩頭,以增強脾胃功能。周總理連說:「好,好。」並堅持這樣做了。1965年,蒲輔周當選為第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科委中醫專題委員。1966年,蒲輔周77歲,任中醫研究院黨委委員、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中央領導同志保健醫師。他側重老年病研究,探索老年體質的特殊性,老年病症的多樣性,老年用藥的規律性。他寫了許多病例、臨床體會。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作為一名醫生,蒲輔周治療了很多被運動衝擊的社會知名人士,有一次他醫好了偷偷上門求治的著名演員趙某,此舉激怒了「紅衛兵」們,他們準備專門開會批鬥他,幸被周總理得知後予以制止。周總理愛才惜才,為國家保護了不少有用之才,其中也包括像蒲輔周這樣的「國寶」。1969年,蒲輔周會診一肝炎患者。該患者肝功能雖轉正常,但因肺部感染咳嗽,血象高,血沉快,24天發熱不退,用多種抗生素和中藥,都無顯效。蒲見其汗出多,微惡寒等。舌質艷紅,有裂紋。脈弦大按之無力。斷為氣陰兩傷,治以固衛養陰,甘溫酸斂,甘麥大棗湯合玉屏風合劑化裁。經治醫師怕停用抗生素病人可能會發生意外,而病人又拒服抗生素。在這種情況下,醫師只好與家屬商定,將抗生素佯裝蒲老中藥的「藥引子」,讓其服用。服用蒲老的中藥後,第三天體溫正常。經治醫師說「藥引子即抗生素,要繼續用。」不料患者拿出一個紙袋說:「藥引子全在這裡。情況轉好,體溫下降,全是蒲老中藥的作用。」此舉令周圍的醫生為之折服。他們通過這個例子,看到了中醫藥不但能治慢性病,而且可治急性病,均稱蒲輔周先生創造了奇蹟。1971年,周總理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說:「蒲老學習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唯物主義的東西多了,唯心主義的東西少了。他的醫學是講辯證法的。」1975年,他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在擔任中央領導保健醫師期間,蒲輔周先生為診治老年病總結了12個字:「辨症准,立法慎,選方精,用藥穩」。蒲輔周十分重視老年保健問題。他說:「老年人尤其要使足下暖,這對血液循環有好處。飲食有節,多吃五穀雜糧。不可過飽,亦不可忍飢。飯後緩行百步。葯補不如食補。服藥以冀長生,何異痴人說夢。服藥不節慾,亦自傷生。保持思想樂觀,是減少疾病重要因素。」1975年4月29日,蒲老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北京,享年87歲。其骨灰一半安放於八寶山,一半經特批運回老家梓潼縣,安葬於絲公山。梓潼縣委、縣政府以政府的名義為他勒石立碑,以供後人懷念。圖:蒲輔周(中)與醫生們討論臨床病例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十大傑出的年輕統帥,第一名無人能及!
顧炎武:清代傑出的思想家和著名的詩人
安志傑出演金甲武士 《畫壁》變身孫儷守護神
百年哈佛:人需要具備的15種傑出本領和需要克服的20個人性弱點
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從平庸到傑出 (2)

TAG:醫學 | 中醫 | 中醫學 | 當代 | 傑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