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丨佛陀在世的時候 究竟是用什麼語言講法的?
佛陀講法(資料圖)
文:果善在任何交流活動中,語言問題永遠都是最核心的問題之一。由於語言的不同,在翻譯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語義傳達的偏差。更何況是被傳承了2500多年、教義奧妙的佛教,想要更為準確地了解到佛陀教法的真義,佛陀講法時所用的語言,也確實是一個需要考察清楚的重要問題。
佛教產生於古印度,而印度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民族眾多、語言複雜的國家。除憲法規定的18種語言為聯邦官方語言外,據有關資料統計,印度共有1652種語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數超過百萬的達33種。
那麼問題來了:在2500多年前,佛陀究竟是用什麼語言來宣講佛法的?
「應該是梵語吧!」你可能會這樣說。
無論如何,梵語一直都是與佛教密切相關的語言。佛經由梵文記錄,佛教中的密咒、名詞也都來自梵文,而佛教中的誦念、音樂,也被稱為梵唄佛音。
然而恰恰相反,梵語是佛陀在世時,最反對使用的一種語言。
原始佛教典籍巴利文《小品》中記述了一個故事:
有姓耶彌盧諦拘羅的兄弟倆比丘,原生於婆羅門家庭。有天他們來到佛陀那裡,向佛陀說:「世尊大德,現在的比丘,不同姓、不同名、不同門閥、不同家室,都來出家。他們用自己的方言俗語毀壞了佛所說的話,請允許我們用梵文表達佛語。」
佛陀聽完後呵責了他們:「傻瓜呀,怎麼能說『請允許我們用梵文表達佛語』。這樣既不能引導不信佛的人信佛,也不能使信佛的人增強信仰,而只能助長不信佛的人,使已經信了的人改變信念。」
完了,佛陀又告訴眾比丘:「比丘呀,不許用梵文表達佛語!違者得突吉羅(突吉羅:戒律中某一類犯戒行為的總稱)。」說法完畢,最後佛陀說:「我允許你們,比丘呀,用自己的語言學習佛所說的話。」
以上這則故事,在《大藏經》中許多經文里也都有不同版本的記載。如:《毗尼母經》卷四、《四分律》卷五十二、《五分律》卷二十六、《十誦律》卷三十八、《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六等,可見其可信程度。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比較驚訝:佛陀為什麼會如此態度鮮明地反對使用梵語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得從佛教的產生來說起。
佛教誕生的時候,古印度人主要信奉的宗教是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是印度古代宗教,現在流行的印度教的古代形式。以吠陀為主要經典,因崇拜梵天及由婆羅門種姓擔任祭司而得名。
婆羅門教奉行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婆羅門(僧侶祭司貴族)、剎帝利(軍事行政貴族)、吠舍(農夫商人等平民階層)、首陀羅(奴隸階層)。
而佛陀創立的佛教,就是對婆羅門教的一種反抗。佛陀主張眾生平等,任何階層的人都可以來學習佛法,進而覺悟成佛。
而梵語梵文,正是婆羅門教所使用的語言文字。因此,為了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主張,語言政策也自然成為了佛教反對婆羅門教的一個重要方面。
既然佛陀反對使用梵語,那麼他究竟使用什麼語言?
我們知道,釋迦牟尼生在當時印度的北部邊陲迦毗羅衛國(現尼泊爾境內),但是他一生遊歷傳教卻多半是在當時的摩揭陀國。按照後世佛教學者的研究,佛陀在世時,講法的語言很可能就是摩揭陀語。
由於年代久遠,許多語言早已發生變異或者消亡,至於佛陀傳授佛法的語言,早已無從考跡。依照現在南傳上座部佛教通行的說法,南傳上座部佛教(也稱巴利語系佛教)所使用的巴利語,認為即是摩揭陀語流傳到現今的形式。
然而,根據季羨林老先生的考證,摩揭陀語與巴利語之間,還是有許多差別的。包括本文許多重要觀點及材料,也都出自季羨林老先生《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一文。
時至今日,關於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依然有許多爭論。當然,佛陀教導大家用自己的語言來學習佛法,卻是比較公認的一種教導。
關於學習佛法使用的語言問題,大家更多地也可能會想起佛陀滅度時留下的「四法依」教言: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
現如今,佛教已被傳播到世界各地,被使用各種各樣語言的人學習、信奉。依照佛陀「用自己的語言學習佛法」「依義不依語」的教導,發揚佛法講求隨緣教化眾生的精神,只要是方便大眾學習佛法、方便了解佛法真諦的語言,都是佛教中可以使用的語言。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扁桃體需要手術摘除
※【知識貼】盜墓風水常識,必看!
※正確保養手機的四個步驟,能使手機壽命提高1年!
※60條令你大吃一驚的小常識
※什麼是翡翠什麼是玉,他們區別在哪,必懂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