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本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兒女原是宿債,
(1)一念善心,佛陀看到了,菩薩看到了。一點惡意,魔鬼看到了,因果看到了。
(2)生是前世的造作,要去改進。老是無常的定律,要去接受。病是必然的現象,要去承擔。死是神識的流轉,要去面對。
(3)慈悲不是一個定點,而是讓情感不斷地升華。慈悲不是一條直線,而是讓愛心不斷地擴散。做一個把快樂給予別人的幸福王子。而不要去做一個乞求的愚人。
(4)你我相識即有緣,面帶笑容結人緣;布施歡喜種善緣,你對我錯相惜緣;損我逆我消孽緣,生老病死了塵緣;果報好壞皆因緣,慈悲喜舍修佛緣。
(5)爭贏的贏得日後的苦果,讓人的自得極樂的佛果。
(6)親愛的家人!不要讓貪心,嗔恨,絕望,焦慮,掛礙的火焰,把你們吞噬,清楚地體會一切法的無常性和互依性,以免成為由感官和覺知所形成的生死巨輪中的奴隸。
(7)修習慈愛以降伏嗔怒,慈愛是無條件地給人以歡樂的心量。修習悲心以降伏殘忍,悲心是不求回報的替人脫苦的願力。修習歡喜心以降伏怨恨,這是看到別人成功和幸福而產生的同體喜悅。修習舍心以降伏偏執,舍心是對一切人和物平等與廣博的看待。這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修習。
(8)落花而知天地有情,這是體悟;從葬花而知無常苦空,這是覺悟;從覺悟中了知萬法不可得,應該善自珍攝,不要空來人間一回,好好珍惜您的家人。知悉大地有情,覺悟無常苦空,體會山水真實,確保菩提智慧之花在您心中長久綻放。
(9)人身難得是萬古一瞬的因緣;佛法難聞是歷劫不遇的際會。錯過了沒人能承擔這一過失。當大地還沉寂時,讓慈憫的芬芳,化成一朵香雲普濟群生。
(10)嗔怒怨恨是煩惱的根本,感恩知足是快樂的源泉。
(11)觀朱霞,悟其明麗;觀白雲,悟其卷舒;觀山嶽,悟其靈奇;觀河海,悟其浩瀚;則俯仰間皆禪意也。
(12)忍是禪者的最高品德,是扼制煩惱的第一法寶,是制伏嗔怒毒蛇的金翅鳥,是惡言刀槍不入的盔甲。一忍解百煩(忍是包容,當下,理解,清凈,真如)
(13)能舍,即是心靈的所得;捨得,即是心靈的道場。
(14)小丑由於認識自我,不畏人笑,故能悲喜自在;成功者由於回歸自我,可以不怕受傷,反敗為勝;禪師由於反觀自我,如空明之鏡,可以不染煙塵,直觀世界。
(15)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亡性即真。
(16)任何一個外在因緣,而使我們波動的都是無明,如果能止息外在所帶來的的內心波動,則無明即止,心地澄明。
(17)山林勝地,一營戀便成庸俗鬧市;書畫雅事,一貪痴便成商賈市儈;如果心無染著,人間即是極樂世界;如果心有貪戀,天堂也成地獄。
(18)世人所追求的幸福有兩種:一種是暫時性的世間幸福,一種是永久性的超世的幸福。實現這兩種目標的條件,簡言是信心智慧:有信者依法,有智慧不惑。
(19)如是正心,如是心念,如是思維,如是明了,如是無邪,如是行動,如是過程,如是人生,如是命運。
(20)佛法維繫著每一個人的人心,像一根細長的燈芯子。人心似一個添滿慧油的燈盞,燃起了人心燈中的燈芯子,放出無盡的光明,照耀著整個世界(乃至無邊的世界)。可是如果把燈芯子抽去不安裝,燈就立時熄滅不亮了。換句話說,如果使人心失去佛法的教化,抽掉因果理的維繫,人心也就肆無忌憚,敗壞到不可收拾了。
(21)佛說:善男子,當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薩法。由知自心即佛法故,則能凈一切剎(環境),入一切劫(時間),故,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雨潤澤自心,應以妙法潔凈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忍辱卑下自心,應以禪定清凈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佛德發起自心,應以平等廣博自心,應以四無畏明照自心。
(22)學禪的人若無柔軟心,那麼禪只是一種哲學,與存在主義無異。柔軟心即是包容,柔軟心是蓮花,柔軟心是慈悲心,智慧水。
(23)翠竹蓮花皆佛性,白雲流水是禪心,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24)一動於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偏則戾。
(25)一個人如果驕傲,即使身為天人,也會淪為魔鬼。如果謙卑,雖是凡人,也會成為聖賢。
(26)福來自一顆懂得布施的心,德來自一顆懂得寬容的心,智來自一顆懂得謙遜的心,樂來自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27)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利莫利於喜舍,樂莫樂於禪悅。
(28)以讚歎代替嫉妒,則事事圓通歡喜,以隨緣代替執著,則處處方便自己。
(29)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凈慧法師
(30)若見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隨用而說。不滯是非。若不見性人,說翠竹,著翠竹。說黃花,著黃花。說法身,滯法身。說般若,不識般若。所以,皆成爭論。
(31)做人無甚高遠事業,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功夫,減除得物累,便超聖境。
(32)節儉可以醫貧,知足可以醫貪,恬淡可以醫燥,慈悲可以醫嗔。
(33)現代佛教新六和:一願:培植善心,發乎善行,則人心和善。二願:親情穩固,愛心充滿,則家庭和樂。三願:真誠溝通,平等互助,則人際和順。四願:捨得其所,相安 無事,則社會和睦。五願:彼此欣賞,尊重包容,則文明和諧。六願:將心比心,化怨為友,則世界和平。
(34)真正的愛是給予對方成長、幸福和快樂,寬容對方的過錯,尊重對方的個性,更重要的是伸出善意的手,彼此了解互助。故佛家稱:同體大悲,無緣大慈。
(35)禪家言:心中有佛,看人如佛。心中有糞,看人如糞。心中有了嫉妒,有如滿腦子充塞著糞一樣。看周遭的事儘是惡臭,自己也就痛苦難耐。
(36)禪來纏去,真心無覓處。轉生轉滅,本境亦如故。
(37)禪修是靜心,凈心。特別是在生活中碰到不順心之事,期待之事,接人待物等都能保持一份平常心、平靜心、平和心、仁愛心、接納心……
(38)人如果會感恩、欣賞、給予、寬容,就生活天堂里;人如果是怨恨、恐懼、貪婪、懷疑,就活在地獄裡。用清凈自在,從容豁達來裝扮生活!
(39)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種真道(符合天理道德處世原則),人能誠心和氣,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骸兩釋,意氣交流,勝於調息觀心萬倍矣。
(40)禪語:心外攬道為外道,心外求法為生滅,一念不生不生滅,念念相續境不轉,離幻離幻!
(4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42)最好的功德莫過於慈悲心,最甜蜜的快樂莫過於心靈寧靜,最清凈的真理莫過於了解無常的真諦!
(43)忍字養福,樂字養壽,動字養身,靜字養心,學字養能,勤字養財,善字養德。
(44)處貧賤待人所難,難在無乞色,處富貴待人所難,難在無得(得意)色。
(45)事理如達摩微旨,因人言而悟者,所得皮肉骨也,因自悟了了者,所得髓也。
(46)一生有萬念,而足定生平善惡者數念而已。一生歷萬事,而足證終生功愆者數事而已。
(47)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香,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48)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49)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50)佛法與世法,本來無二法,迷者是夜叉,悟者即菩提。
(51)無明(人類的最大的精神困擾)即任何一個外在因緣而使我們波動都是無明,如果能止息外在所帶來的內心波動,則無明即止,心境即澄,靈性則明,佛性即開。
(52)靜看內心在燃燒!什麼在燃燒?眼,耳,鼻,舌,身,意。為什麼會燃燒?細看燃料,原來是——貪心,嗔恨,不明白真理。
(53)無染覺性直觀解脫之道——清除過之念,不留絲毫痕迹,向未來之念開放,不受他境所染,安住當下心境,不修整造作。
(54)覺性光明朗凈,人生自然圓滿。
(55)寡言養氣,寡事養神,寡思養精,寡念養性。
(56)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可以傷害我們,打擊我們,毀謗我們,可我們卻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因為我們一定要保有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凈的心。
(57)佛家說:時常認知生命有如夢幻,減少執著和嗔怨。對一切眾生起慈悲心,不管別人如何對待你,都要保持慈悲。不管他們做什麼,只要你當他是一場夢,就會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修行的關鍵,就是在夢中,保持積極的願為,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58)何謂出家?把事拿起來,把心放下去。
(59)道生於平和安靜,德生於謙和大度,慈生於博愛真誠,善生於感恩包容,福生於快樂滿足,喜生於健康成就。
(60)人生有盡,可憑福慧尋去找。苦海無邊,但籍禪門識歸途。入此門前,只道福根淺薄。出斯地後,方知慧力無邊。
(61)祈求諸神布慈雲,常降法雨度眾生,請發慈悲常住世,直至眾生盡脫苦。
(62)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
(63)有一種因緣是出世柮懷,有一處景色為本地風光。有一種快樂曰法喜儅???一種體驗叫實證無生。有一種許諾叫摩頂授記,有一種思念叫憶佛念佛,有一種資源為般若智慧,有一種肚量為包容一切,有一自在叫忍辱妙寶,有一驛站叫水月道場。
(64)常懷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常憶相聚之緣,常思友誼之情。
(65)人的一生秉承:心善是根,人和是本,尊師是方,重友是法,能忍是聰,會讓是明,遇事有勇,遇因有謀,小事糊塗,大事清爽。
(66)緣是前世修來的因果,於是,相識是緣至,相忘是緣散,珍惜關懷你的人,感激怨恨你的人,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覺知當下,即是福份。
(67)最好的功德莫過於慈悲心;最甜蜜的快樂莫過於心靈寧靜;最清凈的真理莫過於了解無常的真諦。
(68)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還是無生!覺知當下,珍惜現在。
(69)因施受與教,三乘三作用,信仰有三種,規定三救星。
(70)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71)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計較。
(72)佛說:善男子當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薩法由知自心即佛法故,則能凈一切剎(環境),入一切劫。故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雨潤澤自心,應以妙法潔凈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忍辱卑下自心,應以禪定清凈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佛德發起自心,應以平等廣博自心,應以四無畏明照自心。
(73)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故性氣清冷者,受享亦涼薄。惟和氣熱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
(74)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75)喜歡讀書並深入思維使之運用到實際中的人,是人間大善,知識大成就者、大圓滿者,是人間至聖。佛陀講學佛要聞!思!修!
(76)道元禪師詠禪詩:水鳥去還來,無痕兼絕跡,豈曾忘道心,來去蹤不易。
(77)清凈包容,平等智慧,賞識謙和,善良素養,大氣責任,幽默放下,微笑溫良,豁達自信,深刻慈悲,節儉坦蕩,自在平靜。
(78)感恩你成為光,有你到達的地方,黑暗即消失。感恩你成為愛,有你流動的地方,仇恨即將泯滅。感恩你成為心靈導師,有你在的地方,當下即天堂。感恩您發給友人,美好的心愿共同分享。
(79)幸為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閑人,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百丈禪師
(80)禪宗有四句格言: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81)高者大智若愚,低者大愚若智。智者無小智,愚者無小愚。智者是假愚,愚者是假智!
(82)法融禪師說: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
(83)輕者升重者墜,善者升惡者墜,正者升邪者墜,覺著升迷者墜,清者升濁者墜,智者升愚者墜,心打開者升裹緊者墜,奉獻者升貪婪者墜。
(84)道生於靜逸,德生於謙和,慈生於博愛,善生於感恩,福生於淡泊,樂生於健康,命生於平實。
(85)知足第一富,健康第一貴,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星雲大師談處事
(86)佛在心中莫亂求,靈山就在自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只在塔下把道修。
(87)只有空杯才能盛水,只有空屋才能跳舞,只有空心才會對人生宇宙有真愛。蛇要蛻變長大必須留下它的皮,蝶要飛翔必須放下它的蛹。要達到心靈的完整,要先進入空無。惟有打破五蘊的自由才是全然的,在全然的空性與自由里,叱吒風雲!
(88)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凡福充滿。——《般若的美果》
(89)素食則氣不濁,獨窗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從容入世,清淡出塵。
(90) 夫婦本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兒女原是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
(91)佛教十重禁戒其五:1.不可四處宣揚他人過錯和罪;2.不可褒揚自己貶損他人;3.不惜施財施法;4.不怒,即使發怒,只要對方道歉便原諒;5.不誹謗佛法僧。
(92)「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念實相就是要觀一切法空,觀一切法緣,生性空,使我人身心清凈,破除執著,不起惑業。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為兒女施洗?(Richard Pratt)
※第四章 按照聖經原則管教兒女
※作為兒女父母的生日一定要記著
※為什麼四個兒女都不孝?
※【家有兒女】益生菌,喝還是不喝?
TAG:兒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