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TuGus--途加網--戰爭年代他們在幹什麼

戰爭年代他們在幹什麼

人的目光和視野往往具有極大的選擇性。我是在大學時的第一次戀愛中才真正體會到了這一點。當你不在意某個人時,你根本意識不到這個人的存在,即使擦肩而過也很可能視若無睹。而當你開始留意他時,「緣分」似乎瞬間開啟,你的生活中開始遍布他的蹤影,每一條路上都有可能與他不期而遇。然後你開始驚訝為什麼你們此前的生活並無交集,殊不知其實是你心中的魔障屏蔽了你的目光。除了人之外,其它的事物也是一樣。發現英國作家Graham Greene後,書店裡到處都是他的作品;摩洛哥旅行歸來,新聞里總有這個國家的名字;銘基同學愛上單車之後,連馬路上騎單車的人都似乎瞬間多了起來。。。不,這並不是上天施予你的魔力,它們其實一直都在那裡。看完《國王的演講》沒幾天,我回國了一趟。在家裡找到一本《貝蒂的戰時日記》。沒抱任何期望地翻開,正文第一頁就是1939年9月3日的第一篇日記:「我們和德國開戰了。。。整整一天,人們都是在沉默中度過的。我想,大家是在想戰爭什麼時候結束吧。國王在無線電中說,黑暗的日子降臨了。」我這才意識到這個「國王」就是「國王的演講」那個「國王」 ――「The task will be hard. There may be dark days ahead, and war can no longer be confined to the battlefield……」再翻了幾頁,德軍進入巴黎,法國被分割之後。1940年8月16日。「報紙上還有一點兒關於溫莎公爵和公爵夫人前往巴哈馬群島的消息。他說,他們經歷了法國的那些事情之後,需要休息一下。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是可以的。我希望我們的一些飛行員能在陽光下休息一下就好了。可是,誰讓他曾經是我們的國王來著。幸運的是他現在不是了,而且這是一個事實。我們現在的國王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國王,王后也是盡職盡責的。他們是我們國家的榮耀。」貝蒂眼中的國王王后和電影里塑造的形象似乎並無二致。溫莎公爵還是那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享樂主義者,而國王和王后則恪盡職守,與人民同生死共患難。貝蒂只是經歷過二戰的無數英國普通民眾之一,這本書由她的日記(被一位記者在機緣巧合之下得到)整理而成。戰爭爆發時,貝蒂58歲,沒有孩子,丈夫已經去世多年。她住在諾福克的鄉村,從日記內容看來,似乎以在酒館、小賣店、茶點餐廳幫工為生,有時也去附近的富貴人家幫廚。然而她又不是一個純粹的鄉村婦人――縫紉女工出身的貝蒂在早年間曾跟隨不同的劇團到處巡迴演出,當過廚師、幕後策劃和服裝師。經歷過多年的旅居生活,她堅強而能幹,也並不孤陋寡聞。張伯倫、丘吉爾、蒙哥馬利、俾斯麥。。。我們讀過太多以這些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人物為主角的記述文字,看到《貝蒂的戰時日記》這樣的書時反而會眼前一亮。它以生活在大後方的普通英人視角為歷史提供佐證,又因為是真人日記,文字平實,毫無修飾,反而更令人覺得親切真實。如果你愛看的是戰火和血腥,這本書大概會令你失望。貝蒂在倫敦探訪哥哥時的日記中有寫道「整個城市似乎都在燃燒」,「我們在不斷落下來的炸彈中,跑向防空掩體。。。周圍一片慘不忍睹的景象。。。到處都是消防隊員,警察和普通民眾在翻越殘牆斷壁,尋找被困在裡面的人們。。。碎玻璃比什麼東西都多,那些搜索的人們常常被割得鮮血淋淋。。。」,可是除此之外,即便是在戰時,鄉村的生活也相對平靜安寧,尤其是在物資的供給方面,比起城市來簡直好上百倍。貝蒂在日記中多次提到這一點:「今天我收到格利姆的來信,談到在倫敦要買到好食品,不排隊簡直不可能。。。她還隨信寄來一張剪報,內容是排隊購買土豆和西紅柿的。我想我們不會缺這些東西,因為我們有像弗雷德和傑克這樣的種莊稼菜蔬的好能手。這倒使我認識到住在鄉下是多麼好。」「從一些住在城裡的朋友那兒,我得知城裡的日子一直過得很不容易。我的大多數蔬菜都是自己菜園裡種出來的,雖然土豆占的地方太多了點兒。此外,我還有那些雞和鴨子,它們對大後方的貢獻可不是微不足道的。」戰爭伊始不免人心惶惶,各種傳言盛囂塵上。貝蒂養了一隻名叫艾伯特的貓,據傳說是當時最大的貓之一。貝蒂寫道:「有傳言說,要把我們養的寵物貓和狗都殺掉。這不對。報紙上說有足夠的喂動物的食物。艾伯特跟我認識的多數寵物一樣,只吃我們丟棄的東西,都是些魚頭和殘羹剩飯而已。」同為愛貓之人,我看得心有戚戚,完全能體會到她的恐懼和委屈。隨著報紙和無線電源源不斷傳來的消息,貝蒂也逐漸接受了「國家已經進入戰爭」這一現實。她很快就打起精神,和她的鄰居們一道,互相幫忙,種植各種蔬菜。白菜、菜花、西芹、胡羅卜、蠶豆,韭蔥,菠菜、洋蔥,番茄,豌豆。。。,他們努力不浪費花園裡的每一寸土地。鄉村雖然自然條件便利,但也並非取之不盡應有盡有,他們同樣面臨著物資短缺的問題――「沒有了果醬和別的東西怎麼辦?我一個星期就要吃掉好多,梅維斯和我將就著就夠了。多麗絲這個星期正在找食譜,以便幫我們找出不要很多黃油的吃法兒來。」鄰居們還常常聚在一起討論如何減少家庭、廚房和花園裡的浪費現象。貝蒂在日記中寫道:「我的主意是不再浪費白菜外面的葉子。如果我們把這些外面的葉子煮幾分鐘,然後,用它們把肉和菜包起來,再放在肉湯里煮,就成了一道很有營養的食品。我媽媽說,在愛爾蘭土豆饑荒時,就沒有不能吃而應該丟掉的東西。」大家都儘力為自己和別人多種菜蔬食品,可是牧師的大花園卻一直閑置荒廢著。對此貝蒂感到非常生氣:「真是缺乏愛國心啊。。。我見到牧師時,一定要跟他說說:每星期天起來佈道是好的,但是,正如弗雷德所說:『戰爭的勝利要靠你做了什麼,而不是靠你說了什麼。』他的話千真萬確。」整本書里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英國普通民眾對「勝利」的信念。因著這個信念,他們守望相助(現代人大概無法想像,當年的人們花費了多少時間和氣力去照顧和幫助鄰居,讀來令人感佩),為這場戰爭全力以赴。「由於在這樣艱苦惡劣的情況下,我們仍然能夠過正常的生活,這使我們覺得必須贏得這場戰爭,而且肯定能夠贏得這場戰爭。這就是士氣作用的所在。這裡也是這場戰爭的又一個前線。。。這場戰爭使我們都成了勇士。」當英國的城市遭到轟炸時,住在那裡的人們早晨仍然起床並千方百計地去上班。大轟炸時,一些被炸毀的商店外面貼著非常滑稽的告示說:「本店敞開營業嘍。哎喲,天哪,我們敞開營業。」或者「德國佬兒企圖加塞兒。我們不賣給他,他就炸店撒火兒。」這正是英國人特有的自尊倔強和黑色幽默。英國有一條著名的標語叫做「London can take it」(倫敦可以承受),在希特勒的閃電戰進行得最為激烈的時候,這條標語曾經是英國拒絕屈服於納粹德國的檄文。我還記得六年前的倫敦地鐵爆炸事件,就在遭受恐怖襲擊的第二天,我還兀自嚇得腿直發軟,而倫敦人卻已經面帶微笑地重新走進地鐵站。很多人都穿上了自製的T恤,上面寫著「倫敦可以承受」或是「別想嚇唬我」,連小朋友的T恤上都寫著「一點兒也不害怕」。。。那時我才來英國兩年,對英國人的感覺還停留在「愛恨交織」的複雜狀態中,可是那一次卻使我對這個民族第一次產生了由衷的敬意。英國紳士們禮貌沉靜卻也倔強高傲,往往有著極強的國家榮譽感和民族自尊心。莎士比亞有句名言說「我們英國人從來不曾跪倒在征服者的腳下,將來也不會。」的確,自從諾曼征服以來,英國人從未被征服過。而作為最先進入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國家,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也造成了政治態度的強硬和高傲。何況二戰時期的英國尚處在「日不落帝國」的光環籠罩之下,怎麼可能輕易低頭?我曾經讀到過,希特勒曾在公開廣播中勸英國投降,而當時英國廣播公司的播音員還不等政府表態或授意,就直接在廣播中回敬了希特勒一個字:「No!」丘吉爾後來也回憶說,關於和談問題,當時誰也不認為值得納入內閣的議事日程,甚至在最秘密和私下的會談里也從來沒有人提過。英國在二戰中能取得最終勝利固然有地理優勢和皇家海軍,皇家空軍以及情報戰的作用,而像貝蒂一樣的千千萬萬英國普通民眾也為勝利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正所謂「疾風知勁草」,他們的理智、樂觀和幽默感,他們內心的強大和落實到行動上的踏實肯干,都是閃耀在戰火中的民族精神和人性之光。看過《貝蒂的戰時日記》之後,結合之前的《國王的演講》,我不由得開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英國王室。以前我總覺得英國王室是英國人的「寵物」,沒看見他們有什麼實質上的貢獻,娛樂新聞倒是一波又一波。威廉王子訂婚的消息傳出後,一連幾天都是鋪天蓋地的新聞,佔盡報紙版面,連凱特的小學同學和三姑六叔都拖出來採訪了個遍,好像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任何新聞都比不上這個重要。威廉王子在我們公司實習的那陣子,連樓下的安檢都比以前嚴格了無數倍,同事們個個大發牢騷。每年聖誕節,女王都出來做聖誕講話,老太太戴著眼鏡沒精打采地勸告大家多多鍛煉身體,像是知道沒人會認真聽她講話,一臉的無可奈何。。。這樣的王室真有存在的必要嗎?然而喬治六世的故事卻讓我重新開始思考。英國人迷戀傳統,深為自己的歷史和傳承而驕傲。而王室則是傳統和文化的代表,是國家的精神力量。和平時期人們也許並無特別體會,然而在戰爭年代,王室所能發揮的精神凝聚力是巨大的。又因為他們並無實際權力,不存在利用在民眾中影響力來為自己牟取現實利益的可能,因此更能成為代表普通英國民眾的聲音,帶給他們贏得戰爭的勇氣和信心,引領他們穿過黎明前的那片黑暗。人是最最容易感到孤獨和迷惘的動物,需要知道自己是誰,從何處來,往何處去。尤其是在戰火紛飛,一切充滿不確定的歲月。在這個意義上,王室起到的是「繼往開來,指明方向」的作用。這一點,首相做不到,將軍做不到,政黨也做不到。《國王的演講》這麼一個簡單樸實的故事,之所以能產生那麼大的戲劇張力,主要就是因為口吃這件小事發生在了重大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身上。剛看完《貝蒂的戰時日記》沒幾天,又在書店裡隨手買了何兆武先生的《上學記》(是的是的,在英國的我們在中文書的資訊方面非常落後。。。)。我在文章開頭說過的那個「緣分」理論再一次被證實――《上學記》中也以相當的篇幅記述了二戰歲月。英國的貝蒂在自家菜地里摘豌豆砍大白菜的時候,地球另一端的何兆武正在西南聯大讀書,可是書也讀得並不安寧,每天都得跑警報躲避日本飛機的轟炸。有一次炸得很兇,宿舍和圖書館都被炸了,校園裡到處都是灰塵,蔣夢麟校長坐在圖書館門前的地上,一臉無奈。《上學記》中提到歐洲戰場的文字倒是不多,不過有些內容比照來看也很有意思。何兆武先生說:「1939年我上一年級,那時歐戰剛爆發,英國工黨左派領袖Stafford Cripps到中國來訪問,曾在雲南大學做了一次公開講演。當時英國首相還是張伯倫,對希特勒是妥協的,搞綏靖政策,Cripps在演講里大罵張伯倫和保守黨,這讓我非常驚異,也很開竅。因為我們中國沒有這個傳統,而他居然在打仗的時候,在國外罵自己國家的領袖,這是我們中國人不能想像的。」在1940年的5月10日,貝蒂在日記中寫道:「大家一整天都在聽無線電,到了晚上,我們聽說張伯倫下台,溫斯頓·丘吉爾成了新首相的事。這肯定就是溫特沃斯太太說的好消息了。她從來就沒有喜歡過張伯倫處理事情的方式。她總是說,對付恃強凌弱者,不是他們要什麼給什麼,而是給他們需要的東西――一頓狠狠的痛打。」有幾句話,何老在書里反覆提到,讓人想不注意都難――「那時候也挺有意思,日本飛機經常來轟炸,生活非常之艱苦,可是士氣卻沒有受什麼影響,並沒有失敗主義的情緒流行,總是樂觀的、天真的認為戰爭一定會勝利,而且勝利以後一定會是個美好的世界,一個民主的、和平的、自由的世界,這是我們那個時代的青年最幸福之所在。」可是後來他又話鋒一轉:「那時候的想法很天真,以為只要理想好,就一定能實現,現在年紀大了,想法又慢慢在變化。」甚至結束正文的最後一句話也是:「不知道人們是不是太容易受騙了,二戰以後,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都讓我們大失所望,沒有想到會有那麼多的曲折。」語氣是百轉千回之後的悵然若失欲言又止,讀者如我卻只覺觸目驚心。我馬上想到了貝蒂。她在日記中也常常提到對於勝利的堅定信念,可是對於勝利之後的生活,她卻並沒有那麼天真和樂觀――「我相信我們會打贏這場戰爭,但戰前我們過的生活又能剩下什麼呢?這是我問自己最多的問題。」「在當前這種情況下,這個國家的窮人作出的犧牲,如果不比其他人多的話,那麼至少是和其他人的犧牲一樣多。想到這一點,真覺得這個世界很不公平。」「上次大戰後,情況並沒有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她(溫特沃斯太太)說她從她爸爸的辦公室窗戶看到了從賈羅來的飢餓遊行示威者,她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臉上的那種表情。她說這樣的事情再也不能發生了。他們現在在為公平合理而戰,戰後,每個人都必須有恰當合理的份額。」寫下這些句子的時候,貝蒂肯定沒有想到,戰後初期的工黨政府真的進行了「社會主義」試驗,實行企業國有化,經濟計劃化,推行福利國家制度,雖然對戰後經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可是總體來說效率很低,這一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也最終使得英國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期。不過,無論結局如何,我更有興趣的是何兆武先生與貝蒂女生在同樣的戰爭背景下的不同想法。除了年齡、閱歷的不同之外,恐怕更多的還是國家戰前狀況以及國民性格的不同。可惜兩位作者在這方面寫得都不太多,若是硬要深挖又恐有「誅心」之嫌。不過話說回來,天真自有天真的好處。一切幸福都建立在相當程度的天真之上。人總是靠著希望活下去的。雖然我已經啰里啰嗦地寫了這麼多,最後卻還是得補充一句。《貝蒂的戰時日記》樸素易讀,提供了另一個視角,可是思想性方面那是比《上學記》差得遠了。《上學記》給我很多啟發感悟,幾乎是每讀幾頁就會停下來想一想。真要寫下來卻難以提筆,因為珠玉在前,也因為能思考已經覺得很幸運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中國戰略部隊會給解放軍戰法起到改革催化劑的作用?
美國對干預朝鮮戰爭的決策過程
那曾奪走無數性命的化學武器,如今還有多少人為之恐懼?
武直十九頭頂的新「犄角」有什麼作用?
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6周年

TAG:戰爭 | 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