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各呈精彩詠西湖

錢塘湖春行(1)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雲腳低。(2)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3)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4)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5)

【注釋】

  (1)錢塘湖:即西湖。亦稱錢湖。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五:「蓋自前古以來,居人築塘以備錢湖之水,故曰錢塘。」

  (2)孤山寺:古代杭州孤山上的寺院。唐元稹《永福寺石壁法華經記》:「永福寺一名孤山寺,在杭州錢塘湖心孤山上。」賈亭:賈公亭。貞元年間賈全任杭州刺史時所建。

  初平:剛平,才平。雲腳:低垂的雲。

  (3)新燕:春時初來的燕子。啄:鳥用嘴取食或物。

  (4)亂花:紛繁的花。雜亂無秩序這裡那裡開放的花。漸欲:行將。迷人眼:形容花開繁多難以分辨或使人眼花。

  (5)不足:不盡。不夠。

  白沙堤:堤名。在西湖斷橋與孤山之間。又稱斷橋堤。相傳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時所築,故又稱白公堤、白堤。或曰:白居易在杭州時,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其堤在錢塘門之北。後人誤將白堤混為白氏所築之堤。西湖三面環山,白堤中貫,在湖東一帶,總攬全湖之勝。

【今譯】

  放眼孤山寺北賈公亭以西,

  湖水才剛漲平堤岸雲垂低。

  早鶯爭向幾處朝陽樹枝落,

  誰家初來的燕子正忙銜泥。

  花開紛繁行將使人眼發迷,

  青草淺淺剛能沒過馬蹄子。

  最喜歡楊柳樹陰下踱方步,

  在那條位於湖東的白沙堤。

【蓊齋語語】

  據載:該詩是白居易於長慶三年或四年(公元823或824年)春天在杭州任刺史時作。

  在我的印象中,就寫西湖的詩而言,有兩首知名度最高。其一,是白居易的這首《錢塘湖春行》;其二,是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不言而喻,兩首詩都非常之好。

  在我看來,蘇詩的精彩之處,是在描摹了西湖晴日水光瀲灧之好與雨中山色空濛之妙以後,把西湖比作歷史上春秋時代著名的美女西施,而且用「淡妝濃抹總相宜」概括,可謂水到渠成,妙筆神來。

  誰都知道西施非常美麗。然則,對於包括蘇軾在內的後人來說,西施的美麗乃是個概念,換言之,誰也沒見過和不知道西施究竟怎麼個美法。何況,就算知道西施是怎麼個美法,畢竟人跟湖泊又大相徑庭。所以,我說,蘇詩的好處是可以啟發讀者展開想像的翅膀,就像隨便任何人無論怎麼想像西施的美麗都不受限制一樣,無論任何人怎麼想像西湖的美麗也不受限制。只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其弊在於,總難免有些抽象。

  相比而言,白詩就具體了。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論者或謂:孤山在後湖與外湖之間,峰巒聳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覽勝地,也是全湖一個特出的標誌。賈亭在當時也是西湖名勝。有了第一句的敘述,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

  湖者,積水之大泊也。詩人來到西湖,不知是站在哪裡放眼一望,首先關注的是孤山寺北賈公亭西的水面:春水上漲,與岸初平,浩浩蕩蕩,波光粼粼。波光之上則是天空低垂的雲。如此這般,山色、水光與雲影交互輝映,重點是寫湖水----雲是水的陪襯----從而也帶出了兩處遊覽勝地。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接下來的兩句,應該是寫西湖岸邊的景色。再具體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故詩人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對象描摹。想是早春又是早晨的緣故,天不是多太暖和,所以,趕早飛來的鶯鳥,爭向這裡那裡幾處首先被陽光照射到的樹端聚攏。與此同時,不知誰家的新來乍到的燕子,掠過湖面,落在水邊,忙著銜泥。正所謂鶯歌燕舞。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這兩句還是在寫湖岸(也有論者認為是寫湖堤的)。既是早春時節,這樣那樣雜七雜八的花朵開了,不是最盛卻正趨於最盛。它們沐浴著陽光,越來越令人眼花繚亂。青草當然也沒有長得多高,可是在使勁上竄,剛剛沒過了行走其間的馬的蹄子。在我看來,全詩這兩句最好。就中又以「漸欲」、「才能」二詞最富意蘊:它們予人以動感,生動展現出欣欣向榮春意勃發的趨勢和氣勢。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湖水、湖岸之後,就是湖堤了。沙堤中貫湖面,是湖堤也是湖岸,位於湖東一帶。行走其上,左顧右盼,滿眼風光,可總攬全湖之勝,無疑很愜意了,「行不足」理有固然。前邊是「幾處早鶯爭暖樹」,這裡又「最喜」「綠楊陰里」走,看來,這一篇《錢塘湖春行》,就時間而言,是從早晨寫到了午間。

  西湖美,怎麼個美法?讀過白詩,該有個大體輪廓粗略印象了。

  白詩蘇詩對比讀,是不是更有趣呢?


推薦閱讀:

1911年《西湖風景》攝影集
武漢東湖為何一直沒杭州西湖有名?
西湖版課 | 分填三百詞 之 墨痕
東關街 瘦西湖
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文物古迹保護情況的調查及建議

TAG:西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