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人得了病,但不是公主病,而是聖母病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寫道《中國成年女性的公主病是怎樣養成的》(作者:鞠白玉)。看完我不禁疑慮了:我與作者,是不是生活在平行宇宙當中?中國真的有那麼多成年了之後還患「公主病患者」的女性?

確實,每個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不分男人女人。中國的這幾十年社會變遷,很多父母沒有學會良好的教育方式,他們的孩子在成年了之後,會有不同情況的心理問題,或者心智不健全。但成年女性的「公主病」,也許會有個案,但很難稱之為現象。因為中國並不具備成長為「公主病」的土壤。

電影《歸來》海報

文中說:「公主病患者總是隨意地借用女權主義,但又把『你得無條件地寵愛我』成了一個標準的擇偶條件。……很多患公主病的成年女士在情愛觀里絕不採取公平,必須以少贏多。」

如果你說的「成年女性」,是指那種十八歲剛剛高中畢業、剛剛上大學,還對愛情充滿了憧憬的小女生,你說她們當中有不少「公主病」,我還是理解的。中國的孩子,普遍晚熟;不是性晚熟,而是獨立意識和對自己負責任的意識建立得很晚。這點,不分男孩女孩。所以還有天真夢想。然而,我不太相信一個女性在大約二十五歲以後,這個「公主病」還治不好。

不客氣地說,在中國社會,青春期再「公主病」的女生,只要不是那種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真」公主,步入現實社會沒幾年,很快都會迎來幻滅。只要不是神經非常麻木,各種各樣的惡意和挫折都會撲面而來,女性多多少少都會調整自己的心態。

這些惡意,包括升學、就業上的歧視,包括人際關係的世態炎涼,包括種種明顯或隱性的性騷擾;更重要的是,來自婚戀、情感方面的打擊和自我重塑,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難以有自信。

當然,一部分女性也可以重新建立起自信,但那都是在徹底不對男性抱有幻想了之後(不等於她們不需要男性)。這種自信的女人,更是與「公主病」絕緣的。

我想,大家對「公主病」的病患程度錯誤的估算,來自幾個方面:

第一,低智商的營銷號,包括像陸琪之流的情感專欄作者,虛構一種不存在的生活,話語方式是:「遇到這樣的男人,你就嫁了吧」「不敢把QQ密碼、銀行賬號密碼、微信密碼都告訴你的男人,不能要」「在吃飯時,會想到幫你把筷子掰好,把肉挑出來餵給你吃」「看一個男人愛不愛你,就看他願不願意為你系鞋帶,願不願意吃你的剩飯」……

認為中國女人都有「公主病」的人,應該都是看著這種雞湯長大的。

這些沒有任何營養的「愛情真理」,流毒甚廣。它們看似對女人呵護備至,放在手心裡捧著;其實就是把女人弱智化,玩物化。女人自己不會系鞋帶嗎,不會自己夾菜嗎,不會自己處理剩飯嗎?女人就只能整天閑著刷男友的QQ和微信嗎?把女人說得斷手斷腳似的,有意思嗎?「寵你寵到生活不能自理」,用作兩人之間的打情罵俏,是情趣;作為情感的判斷標準,那就真的是人格不能自理了。

實際上,不管男人、女人,你別看他們轉發得歡,紛紛點贊;只要不是腦殘,他們並不會照做。成年女人不會以這種作死的標準來要求男人,因為她知道這不正常。男人也不會傻里八嘰地把所有密碼(除非他真的沒什麼錢)一股腦告訴女人,因為他不傻。他們歡迎這些理論,就像女孩喜歡公主倍受寵愛,男生喜歡英雄冒險闖關,都只在虛構的不可能當中尋找慰籍和認同。

但觀察者,為啥幼稚地以為這些童話就是現實?

第二,現實中,很多人認為,女方結婚時索要彩禮,要房要車,非常物質,非常貪錢,只認錢不認感情……彩禮這個話題我們已經反覆探討過了,這裡不想多說。就以城市女性為例吧,你見過男方出房出車出聘禮,一次性付全款,而女方家裡一分嫁妝都不出的嗎?說真的,除了豪門巨族娶兒媳孫媳,這麼大方的男人聞所未聞。既然是大家都各出一部分錢,頂多也就是一個條件是否談得攏的問題。莫非,沒有這個女人,你就不住房子、孩子也不住房子,幼兒園、小學也不用讀?怎麼能算是「送」給女方的呢?

實際上很多情況都是,有不少男性認為沒有在女方身上賺到便宜就算吃虧。因為傳統文化里一直都是男方賺的呀。於是對現在女人的斤斤計較、不賢良淑德、不唯馬首是瞻,開始各種抨擊。你看到的「女人只要權利不要義務」,都是這種「本來該我占的便宜卻沒佔到」之後的忿悶。

電影《秋菊打官司》劇照

三,中國女人74%的就業率全球最高,在經濟上,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責任。有幾個中國男人能說,是我養起了全家?就這種勞碌命,還好意思說「公主病」?

這還遠遠不是全部。總體來說,除了繁重的工作之外,女性還是情感和婚姻關係維持的主要付出方。「男主外、女主內」,女性還要照顧家庭,生育孩子、撫養孩子。

這是有數據支持的。2016年底,我國《性別薪酬差異報告》出爐,現在的中國女性平均月薪僅為男性的77%。「國際勞工組織說,無論有無報酬,女性每天工作的時間依然多於男性。無論在高收入還是低收入國家,婦女乾的無酬勞家政工作平均比男性至少多兩倍半。報告認為,由於婦女仍然承擔了大部分家務活,要花更多時間照看孩子和老人,許多婦女無法找到全職工作,更難獲得工資較高的長期就業機會。」而且,「現在的中國女性平均月薪僅為男性的77%。一線城市男女薪酬差異最小的,然而現在的三四線城市差異拉大。」

怎麼說呢,一方面,工作上,女性工作也很繁重,但男女同工不同酬;另一方面,女性的在家的家政工作平均要比男性至少多花兩倍半的時間,而且沒有報酬。

認為中國成年女性普遍存在「公主病」這個假設,是非常滑稽的。它的參照標準,以及對應的價值體系都是錯位的。

但我並不覺得女性就完美無缺了。這個社會女性身上比較普遍地存在「聖母病」,這也是不正常的。

很多人糾正過我寫文章的時候,喜歡用全稱判斷,喜歡用「中國女人」「中國男人」這樣的大詞。好,我檢討。那我以後就用「部分女人」「部分男人」來說事吧。不過,一種現象,到底是有代表性的社會現象、大勢所趨,還是例外的個案,肯定還是有區別的。極品壞女人和極品壞男人都有,但我們討論的是,在一定的歷史文化基因、大政方策、社會輿論和大眾價值觀等多種合力之下,具有普遍意義的狀況。

也正在這個話語的前提之下,我會認為,「公主病」並不具代表性,而「聖母病」卻有普遍意義。

假設有夫妻雙方感情較好,大家都心智成熟,雙方能妥貼安排分工,這很好。但從數據中可知道,大部分男性都沒有這種主動幹家務、主動照顧孩子的覺悟,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女人的事。更嚴重的一些男人,肉身雖然還在,但卻在婚姻與家庭中消失,把整個家和孩子完全讓渡給妻子。於是,這一部分女性,便陷入了「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之中不幸當中。

電影《九香》劇照

坦白地說,陷入了這樣的婚姻,而還不思改變的女人,即是我定義的「聖母病」。

這樣的妻子、母親,其實就是把自己代入了一種全知全能的角色當中,而且很容易滋生對孩子的控制欲。她不離開這種「守寡式婚姻」,也是因為她迷戀和享受這種「我很偉大、我犧牲太多」的自我滿足感當中。這樣讓她覺得自己很重要。「為了孩子不離婚」則是這種「聖母病」最常見的說辭。但孩子,並不需要。

這種完全沒有責任感的父親,和在折磨中痛並快樂著的母親,也許是一對,但孩子是可憐的,很難心理健康。她以為自己聖光普照,但實際上,一個喪失自我的女性,對孩子、對丈夫,都不是一件好事。

「公主病」,就是說女人只要權利不要義務,這種,罕見;「聖母病」,只付出義務而沒有權利,這種,更常見些。但後者,也絕非好事。不平衡與不對等的關係,時間一長,身心俱疲,必將傾圮。

問題的關鍵是,男性願意跟他們的妻子建立平等的關係嗎?願意共同分擔家務共同照顧孩子嗎?恐怕很難。因為即便是女人在同樣上班之外,還要比他們多出兩倍半的無薪酬家務勞動,他們還怪女人「只要權利不要義務」;這種占再多便宜都嫌占不夠的人,他們怎麼肯動動手指頭幹活?

那麼,女性要擺脫變成「聖母」的命運,就只能不和這套男權規則玩了:不給我平等,我就離開。


推薦閱讀:

一個男人用油畫詮釋從古至今的女人
團伙7天騙中年女子42萬 自創」5天打動女人心」技巧
30歲,裊裊亭亭女人味
從嘴巴看女人的福氣、財運 | 面相
女人有以下三點表現,說明你的婚姻保不住了

TAG:中國 | 公主病 | 中國女人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