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紋與中國傳統文化
06-21
中國傳統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博的精神,而這些視覺語言的表現元素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特徵和文化內涵。蓮紋作為中國傳統圖形紋樣之一,也有著它自身的發展歷程及其特殊的意義。翻開中國藝術史,秦漢時期的蓮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蓮紋、隋唐時期的蓮紋……一直發展到近代,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描繪了光輝燦爛的篇章。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審美情趣,需要不同的裝飾風格和裝飾美與時代精神相適應。然而雖然蓮紋的樣式在不斷變化,但人們求福、求喜、求吉祥的心理訴求一直沒有改變,蘊含著吉祥意味的蓮紋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也常用不衰。 蓮紋的文化內涵 據古植物學家研究化石證實,1.35億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許多水域地方都有蓮屬植物的分布。它在地球上生長的時間比人類祖先的出現(200萬年前)早得多。蓮是冰河期以前的古老植物之一。從歷史上看,以蓮紋作為裝飾應用較早。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曾出土有線刻似蓮瓣紋的陶器蓋。 傳統蓮紋的運用,包括蓮花、蓮葉、蓮子以及莖幹這幾個主要部分。蓮花,我國的傳統花卉,是十大名花之一。它是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屬睡蓮科,其地下莖稱為藕,能食用,葉入葯,蓮子為上乘補品,《爾雅》中有「荷,芙渠……其實蓮」的記載,蓮在《說文》中叫芙渠,在《楚辭》中叫芙容,在《群芳譜》中叫水芙蓉,《本草經》中叫水芝,《古今注》中叫澤芝,《三餘貼》中叫玉環,《三餘贅筆》中叫凈友,《三柳軒雜識》中叫凈客,《西溪叢語》中叫溪客,《類腋輯覽》中叫它「六月春」等不一而足。 眾所周知,蓮花不是從至清至純的山泉中生長出來的。蓮花的根深深地扎在淤泥之中,莖幹穿過清水,先慢慢地鋪開蓮葉,在風吹日晒雨淋之中,綻放出美麗的花朵。古往今來, 「蓮」成為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大多數文人驚嘆於它的清姿素容,並將其形諸筆端:「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江南》漢樂府);唐太宗李世民曾乘彩舫下蓮塘。寫出了「船移分細浪,風散動浮香。游鶯無定曲,驚鸞有亂行。蓮稀船聲斷,水廣棹歌長。」的《采芙蓉》詩。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的《採蓮曲》和白居易「菱葉索波荷貼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的《採蓮曲》,是寫江南採蓮的千古絕唱。宋代范成大《泛舟》「行入鬧荷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和楊萬里《曉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同是千古佳句。 宋代詩人周敦頤更是獨闢蹊徑,通過對蓮的形象與其品質的描寫,歌頌蓮花,他在《愛蓮說》中寫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蓮的這種秉性使人自然而然地引發一種愛物惜物、移情寄愛的思想,並將這種品性與人的品德相聯繫,將君子的品德與蓮花相比擬,從而賦予「蓮」以人的品格與氣質,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但是,蓮其實並非只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單薄形象。周敦頤的「君子蓮」實際是利用了佛教蓮文化,以儒家文化為遺傳母體,在宋明理學的範圍內培養而成的變體。而蓮的這種高潔形象多出現在文人畫中,民間的裝飾蓮紋卻多是以生殖崇拜、實用功利等純樸的民俗為表現形式的。長期以來,面對險惡的自然環境、複雜多變的社會生活,來自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人都有祈求平安、富貴、豐收、和諧等美好的願望。蓮的意蘊在民間藝術中也得以充分體現:並蒂同心的蓮花,即為「一蒂兩花」,象徵著男女好合,夫妻恩愛;蓮蓬與蓮花同時生長,多子蓮蓬象徵著多多生子,故喻「早生貴子」;「蓮」與「廉」、「連」諧音,一莖蓮花的圖案寓意「一品清廉」,一個兒童拿著一條鯉魚,旁邊有一朵蓮花的圖案,象徵「連年有餘」;另外還以蓮藕有竅、潔白透亮示意玲瓏、聰明等等。 中國本土蓮紋的應用起源 關於中國本土蓮紋的起源及其最初形態,學術界爭論很多。一種觀點認為。河南新鄭李家樓出土的春秋中期青銅器蓮鶴方壺上的蓮花為最早。該銅壺將蓮花以簡練的表現方式運用於器物造型,雙層蓮瓣之中,單足站立一仙鶴,雙翅展開作飛翔狀,其清新俊逸、欲展翅高飛的姿態與殷周時期青銅器神秘凝重的風格形成強烈對比。馬承源主編的《中國青銅器》列出了更早的蓮瓣造型:西周晚期器,方體高蓮瓣蓋獸耳寬垂腹式;春秋早期器,圓體寬頸蓮瓣蓋獸耳套環垂腹式、方體高蓮瓣蓋鼓腹式、方體短頸高蓮瓣蓋鼓腹式。稍後的此類器物:春秋晚期器,圓體寬頸獸耳蓮瓣蓋鼓腹式、方體蓮瓣立鶴大獸耳龍負式;戰國早期器,圓體蓮瓣立鳳蓋深鼓腹式。除青銅器外,陶器中也有這種形式,例如河南新鄭李家村出土的春秋晚期彩陶蓮瓣狀豆。 另一種觀點:有些學者否定了這些立體造型的瓣式為蓮瓣。何新所著《諸神的起源》中道:「先秦戰國銅器有數件以鳥立華上造型。其最精彩者為前680年(魯庄公十四年,郭沫若說)的一件新鄭銅壺;而(立鳥)腳下若蓮之華,並不是蓮花(郭沫若謂中國無大蓮,先秦亦無以蓮為飾者,故推測其傳自印度)。此花瓣上飾有複雜神秘花紋,筆者認為乃是扶桑若木之華也。」 從這些爭論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外蓮紋交融前的本土蓮紋以強烈的宗教哲學觀念為精神核心。早期宗教哲學的隱晦和複雜,以及紋樣形式在其作用下的抽象演變,使本土蓮紋在形式和內涵方面都體現了一定的適應性和包容性。正由於這種適應性和包容性,蓮紋屢被聯想和爭論,足見其在中國早期傳統植物紋樣中的特殊地位。從現有的考古資料看,漢代蓮紋形式已日趨明確。首先在文字上已有以蓮紋為飾的確切記載,其次已有造型寫實的本土蓮紋不斷出現在各種器物上。例如山東蒼山柞城遺址出土的東漢銅洗,內底紋飾為一隻單足站立的大雁,左側有一隻含苞待放的荷花和一隻蓮蓬,蓮蓬內可見清晰的蓮實。較抽象的蓮花紋作為宇宙模式的象徵圖形,在形式上主要有以下特色:1.裝飾於建築、器物等的頂蓋,表示與天穹的象徵關係。2.多為四瓣、八瓣的四方造型,象徵宇宙模式中的「四方八位」觀念。3.漢代蓮紋常出現與魚紋的組合形式,以應和古宇宙論中「周接四海之表」以及「大(太)一生水,水反輔大(太)一,是以成天」的觀念,以魚代表水。 蓮花與佛教的關係 自佛教傳入我國,便以蓮花作為佛教標誌,佛教為何不選擇其它花卉,並且如此推崇蓮花呢? 受到古印度崇拜荷花習俗的影響,佛教產生於印度,在佛教誕生以前,每當夏天,印度烈日炎炎似火燒,卻正是荷花盛開之時。清晨,或夏夜,在盛開荷花的池塘、湖畔散步賞荷,芬芳四溢,賞心悅目。人們對於這種夏季暑熱時盛開的美艷之花,自然十分喜歡,在印度民間流傳的民間文學作品中,「蓮」象徵著善良、美好、寬容、聖潔。在《除蓋障菩薩所同經》卷九記載,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好看廣布,令見者喜悅吉祥,因此以蓮花比喻菩薩所修的十種善法,即遠離染污、不與惡俱、戒香充滿、本體清靜、面相熙怡、柔軟不澀、見者皆吉、開敷具足、成熟清靜、生已有想。」蓮花品性與佛教教義相一致是佛教推崇蓮花的另一主要原因。佛教著重尋求解脫人生苦難。希望人們學佛修行,從人生苦海中擺脫出來。這和蓮花生長在濁水污泥中卻不為污泥所染,依然超凡脫俗,最後開出鮮美的花朵是一樣的道理。蓮花「出污泥而不染」,開出潔美的花朵。就是最好的象徵,因此佛經中常常將蓮性比作佛性。 「《華嚴經》中將蓮花的清、凈、聖、潔定為四德,《文殊師利凈律經道門品》稱『人心本凈,從處穢濁無瑕疵。猶如日明不與冥合,亦如蓮華不為泥塵之所玷污』。這是借蓮花的自然屬性比附清、凈、聖、潔。」佛教中以蓮為喻的詞語,數不勝數。佛教被稱為「彌陀(佛)之凈土,以蓮花為所居」,喻為「蓮花藏界」;佛教廟宇被稱為「蓮剎」;釋迦牟尼的手被稱為「蓮花手」;善於說法者被稱為「舌上生蓮」;佛教中結跏趺坐的姿勢(即兩腿交叉、雙腳放在相對的大腿上,足心向上)被稱為「蓮花坐勢」;《阿彌陀經》中描寫:「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把西方極樂世界比作聖潔的蓮花境界;佛經《妙法蓮花經》,都以蓮花寓意高雅純潔的教義。佛教中所謂的「蓮花三喻」,即以「以蓮故華」、「華開現蓮」、「華落蓮成」比喻佛教的發展與興盛的狀況。可見,蓮與佛教之間結下了不解之緣,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蓮為代表,「蓮」就是「佛」的象徵。 「佛陀之母摩耶夫人,呈豐收女神姿態,佇立於蓮花寶座之上,手持聖沙羅雙樹枝,從右勒生出未來佛陀。佛陀站立在『世界中心』的蓮花之上邁七步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在佛教寺廟時,便可到處看到各種各色的「蓮」的圖案:藻井中、牆壁上、欄杆上、桌圍上、拜墊上等等。位於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慈眉善目,蓮眼低垂,端坐於蓮花寶座之上。莫高窟第248窟的說法像,這尊佛像身穿通肩袈裟,結跏跌坐在蓮花座上。另一藏在美國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的壁畫斷片,據考證系五代後周廣順二年(925年)壁畫斷片之下層剝出者,按照一般寺院壁畫塗抹重畫的時間及其畫風推斷,當為晚唐作品。所畫觀世音面相俊美,有唐畫仕女的豐腴,身軀略作「S」形扭曲,體態窈窕,左手執一蓮花,右手似作舞姿動作,神態瀟洒。風度嫻雅。可見,蓮與佛教的關係密不可分。 蓮紋應用於各個藝術門類 儒家與佛家兩大思想潮流是影響我國古代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鑒於蓮在其中所處的突出地位,蓮紋自然被廣泛應用到各類日常裝飾中,自南北朝後流行,在雕刻、陶瓷、銅鏡和繪畫等藝術領域到處可見。就歷代陶瓷製作而言,各時期不乏蓮紋圖案及造型。景德鎮的元代青花瓷中曾經製作了不少蓮紋器。蓮紋在中國傳統傢具上的表現也有不少,形式有單線雙線、寬瓣、寶裝、凸面、正面、側面、單獨、連續、單色、彩色、鏤刻和雕鑿,變化眾多。雅昌藝術網數據顯示,歷年拍賣有關蓮紋的器物多達近3萬件,歷代瓷器、繪畫、古典傢具、佛像、玉雕、竹木牙角雕、鼻煙壺、琺琅器等,幾乎涉及了拍賣公司所開展的各個業務門類,這也可以從側面體現出人們對蓮花的鐘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日本傳統茶室
※從科學的角度看傳統武術的練與用
※中醫傳統的飲食原則 (健康養生)
※傳統養生法--秋冬睡覺頭朝西
※除了背幾句詩、穿幾套漢服,傳統文化復興需要哪些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