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山水大家的牧牛情調
秋林放牧圖(國畫) 69厘米×46厘米 1984年 李可染
亦 言
由全國政協書畫室、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北京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以及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的「臨風聽蟬——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牧牛篇)」從2012年12月5日跨年展出至2013年1月9日。該展為首次以李可染牧牛系列作品為內容的專題展,也是北京畫院計劃連續5年推出的「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的第三個專題展。展覽匯聚了李可染自上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之間以牧牛為創作題材的精品力作60餘幅,以及相關的速寫、文獻資料等。同時,在展覽中還搭配了美術理論家對於李可染牧牛作品的分析點評。
以史為線 梳理繪牛圖史
本次展覽以史為線,在展覽的第一部分完整地梳理了中國美術史上出現的繪牛作品。牛,是人類最重要的動物朋友之一,從遠古一路走來,早在商周時期,青銅器上便出現了以牛為原型的大量饕餮紋飾;從滄源岩畫中的牽牛圖到嘉峪關畫像石上的耕牛圖;從唐代韓滉存世作品《五牛圖》到南宋閻次平《四季牧放圖》……這些古代作品表現了畫家對身邊生活敏銳細緻的觀察和對於牛的盎然興趣。元、明、清文人畫家筆下也有牛的形象,但鮮有專擅畫牛的名家。直至近世,牛馬等動物形象再度進入畫家的視野,徐悲鴻、劉海粟、潘天壽、黃胄等人均有畫牛的作品,獨以李可染作品居多,成為他藝術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心入畫 書寫畫史篇章
李可染畫牛始於上世紀40年代初,那時他住在重慶金剛坡一家農舍里,夜深人靜時常聽到對面牛棚里老水牛吃草的聲音。那是房東的牛,每天由一個幾歲的孩子放牧。他由牛想到了人生和人生的意義,想起魯迅的話:「我吃的是草,擠的是奶。」於是他開始細心地觀察水牛,發現南方的水牛比北方的老黃牛骨骼體態富於變化,宜於用水墨畫來表現,而水牛的溫順、勤勞也正和他所追求的做人品格相一致。於是他萌生了畫牛的想法,並藉以寓寄自己的情感和人格理想。在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中,李可染對牧牛系列作品賦予濃郁的詩意,寄以樸厚的深情。
如果說李可染早期的牧牛圖作品中袒露給觀眾的是個性情中人,是一個詼諧幽默、保有童心的藝術家,那麼在李可染主攻山水畫之後,我們看到他重在追求崇高嚴肅的東西,他性格中的天真需要有一個適當的渠道來表達發泄,牧童和牛就成了很好的對象和載體。雄偉的山水是他對精神的不斷升華,牧童與牛使他的靈魂不斷凈化。在「峰高無坦途」的山水畫革新路上,不時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不僅是很好的勞逸搭配,也恰好反映出李可染生命情調的兩個側面。
山水田園 藝術探索開新境
牧童與牛這一題材是李可染在人到中年後很重要的感情寄託,同時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利用它不斷試驗一些新奇的章法和筆墨。他在牧牛圖中的筆墨是最大膽、最豪放、最無所顧忌的,章法結構也最新奇。因為畫牧牛圖的時候,他的心情最放鬆、最無負擔,所以他往往能畫得隨心所欲。因此,李可染的一些筆精墨妙之作,常常出現在牧牛圖系列之中。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認為,作為一位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在山水畫創作之餘進行牧牛圖的創作,不僅緣於心中的情結,其牧牛圖創作也對其山水畫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李可染的牧牛圖經過了從忠實於形象的真實到不拘於形似的過程,不斷地提煉概括,簡化不必要的細節。他晚年的山水製作過程看似複雜,但呈現出的效果卻非常簡約,這無疑是他平時不斷練習書法與畫牛的結果。此次以李可染牧牛圖系列作品為專題集中展示,觀眾可以從中領略李可染對中國畫深切的感悟,細細體味有別於「李家山水」的筆墨意蘊。從展覽中可以發現李可染通過半個世紀的風格流變,其作品的意義遠超出具象的牛,已經升華為一種精神和力量的永恆象徵。
推薦閱讀:
※情調男女風流不下流
※昆明10大最有情調的天然氧吧,景美還免費!
※芬蘭小鎮情調。
※愛生活 有情調的時尚尖端星座TOP5
※情調,是女人最獨特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