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聞」消失了,會怎樣?丨鳳凰評論

如果

「新聞」消失了

會怎樣?

高明勇

如果一座城市的基本新聞來源消失了,會帶來什麼後果?

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杞人憂天——這是2009年初,NPR(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著名記者戴維·富爾肯弗里克做的一場思維實驗。

實驗中,《哈特福德新聞報》政治新聞資深記者馬克·帕茨尼爾卡斯(Mark Pazniokas)的觀點是,失去這份報紙,將意味著這兒的人都會失去一份共同的歸屬感。「如果每個人都在從數十甚至數百個不同來源獲得新聞,人們就會缺乏一個共同的參照物——我不是在煽情——而這個參照物正是民主與群體感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思維實驗,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認為是無稽之談。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讀者也對新聞感到不滿足,乃至厭倦,逐步把精力轉移到其他娛樂消費領域。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記者對新聞感到厭倦,使得他們逃離新聞業,「無冕之王」的光環在日趨暗淡。

當從業者和消費者都對新聞不滿時,新聞業出了什麼問題?或者說,民眾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新聞界?

這是《頭版:<紐約時報>內部解密與新聞業的未來》這本書給人的最大觸動。

這個觸動不僅於此。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新聞素養中心主任迪恩·米勒介紹,該中心的新聞素養課程如是開始:「第一節課後的48小時內,學生不許看任何新聞,CNN不行,TMZ不行,天氣預報不行,ESPN不行。他們必須堅決擯棄臉書,任何討論和觀看新聞的房間都不許待。放下報紙,把雜誌扔到一邊,我們這樣和學生說。與新聞隔絕著生活。這是新聞封鎖。」

可以設置的「新聞封鎖」的課程,其目的,就是「要對聽到的各種真相與知識進行主動而理性的審查」,遠離「無知的懷疑」和「危險的輕信」。

應該說,《頭版》提出了一個誘人的選題,揭秘全球頂尖的報紙《紐約時報》,以及由此出發探討新聞業的窘境與出路,進而提出的作為公民的新聞素養,其實是民眾應該怎樣看待新聞和新聞業。

這算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媒體如何提供更好的內容,讀者期待什麼樣的新聞,在新聞生產層面,兩個埠共同構建了新聞價值的實現。

媒體如何提供更好的內容?

讀者期待什麼樣的新聞?

儘管,我並不認為這本小書就能讓人完整地讀懂《紐約時報》。當然,如果想真正走進這份百年老報,很有必要進行輔助性閱讀,比如翻看一下《紐約時報100年》、《紐約時報的風格》、《報業帝國:<紐約時報>背後的家族傳奇》、《王國與權力:震撼世界的<紐約時報>》等。

從傳媒認知上看,已經形成很多常識性的共識。1931年,胡適稱讚「中國最好的報紙」《大公報》時,說它這幾年做到了「兩項最低限度的報紙職務」,「第一是登載確實的消息,第二是發表負責任的評論」,並認為這兩項都是每一家報館應該盡的職務。

如果這兩點是「好報紙」的基本底線的話,那麼,「頭版意識」則是將這種基本底線的追求延展到極致。

而從受眾認知的角度看,這是一個更為重要的命題。美國南加州大學安南伯格學院新聞系主任奧夫霍爾澤認為,決定新聞界未來的關鍵,在於公眾的選擇,只要新聞機構還在提供新聞,民眾就有責任幫助記者了解他們身邊的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這份幫助至關重要。

就如書中所說,「地殼板塊移動了」,「我們可以各自躊躇,或者共同生存。」

《紐約時報》是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權威媒體,本書講述了該報「頭版」新聞誕生背後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涉及採訪背後的運作、媒體資金的獲取渠道、與其他新媒體的合作模式、新聞的成形過程等。並由此串聯起一些深刻影響新聞業格局的大事件,比如維基解密的出現、全球各地聚合網的發展,對其進行了深刻解析。

  同時,面對當下新媒體變革的時代背景,《紐約時報》應對困境的方式也頗具示範意義,由此探討了傳統媒體如何主動應對新的變化,如何在「越新越好」的訴求中堅守對新聞的分析、過濾和深度,而新媒體又應如何發展,以持續做出優質新聞。

  作者戴維是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的資深記者,在本書中,他彙集了《洛杉磯時報》《衛報》主編等多位業內權威人士的精彩見解。


推薦閱讀:

終於離婚了!【巨驚爆】上海女孩遭遇史上最無恥的鳳凰男!
鳳凰城游
對富人移民潮當關注、當反思 鳳凰博客
曾國藩最為人推崇的「殺手鐧」_王逸凡品牌視野_鳳凰博報
鳳凰知道160629:為什麼女實習生像羔羊一般順從? 

TAG:新聞 | 評論 | 消失 | 鳳凰 | 會怎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