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工業者「傻」商業者「精」

工業者「傻」商業者「精」2009-08-15 10:00:59 來源: 中國經營報(北京) 跟貼 0 條 手機看股票

格力集團老總董明珠最近再次提及「工業精神」:如果沒有當年福特堅持只做汽車不做金融的「傻勁」,就不會有今天的福特汽車,如果沒有比爾蓋茨放棄房地產暴利不賺,專心軟體產業的「傻勁」,就不會有今天的「微軟」。所以,真正能支撐一個企業走向未來的不單是技術,還有精神。

但是,古鎮的企業主卻「務實」有餘,「務虛」不足。有專家曾試著與一些古鎮企業家談「工業精神」問題,結果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溝通無法進行;而這群企業家的另一種姿態便是所謂「低調」——不接受媒體採訪,不發表公開言論,生怕透露企業經營情況。

其實,企業家是要講一點精神的。務實,固然有其積極有利的一面,有利於在市場競爭中把握好經營手法,但是,其消極的一面也不容忽視,務實往往將人導入實用主義價值觀,難免陷入唯利是圖、缺乏社會責任感的誤區。

企業本不應迴避社會責任,而實用主義價值觀引導下的企業則很可能盡量逃避社會責任。據古鎮鎮政府有關人士介紹,由於上個世紀放鬆稅務監管,如今古鎮稅收稽徵卻步履艱難,有很多應繳之稅並未徵得,也無從征起,已成積重難返之勢。

要不要「工業精神」,與要不要如實納稅,有著共同的地方,這便是一份擔當,此外,還是一種「傻勁」。前人有雲「大智若愚」,這種「愚」,才是真正的境界;也有企業家雲「捨得捨得,有舍有得」。「工業精神」之於「商業精神」,就是這種「愚」和這種「舍」。

產業集群往往由於強大的市場配套能力,讓從業者極有發揮「小聰明」的便利,這種便利又順理成章地引導人們朝著「短平快」的商業手法上靠攏。用心去做產品,以大智慧去經營企業的「企業家」心態則嫌不足。於是,產業集群在國際分工中理所當然地成為「微笑曲線」最中間的部分,一旦經濟危機來臨,從業者便作鳥獸散。從這個意義上講,「小聰明」無異於一杯毒藥。

實際上,「工業精神」在國外早已成為主流價值觀,歐洲一些國家的國際名牌公司,對產品質量的追求令人敬佩;日本豐田的精益生產,成為全球製造業企業的學習案例……成功者的路徑大多相同。

經濟危機為產業送來了洗牌的時機,而企業能否抓住這個機會整體提升經營水平,企業家能否提升管理素質,就在這一念之間。如何選擇?就看眼光。

(本文來源:中國經營報 )


推薦閱讀:

德國人足以向世界炫耀的資本---哈默機床
石膏材料:打開全彩色3D列印的大門
麗水雲和村民把122座祖墳遷到一個墓穴 省地建工業園
為什麼中國人愛上了德國人提出的工業4.0?

TAG:商業 | 工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