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拿馬感受中美「競爭」

在巴拿馬感受中美「競爭」環球時報 2011年5月27日 第07版/深度報道●本報赴巴拿馬特派記者 張金江「很有可能,你家裡的一些物品,電器、衣服、汽車,都是經過巴拿馬運河到你手上的……」《環球時報》記者在巴拿馬運河博物館裡看到一塊圖板上這樣介紹,文中的「你」顯然不僅包括300多萬巴拿馬人,還包括曾控制巴拿馬運河近百年的3億美國人。圖板上沒提到這些物品的來源地。但據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的數據,經過運河的集裝箱約60%來自中國內地、香港等地。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一直是超級大國美國力量的象徵,1903年美國策動巴拿馬從哥倫比亞分離,並成立軍事基地專門控制巴拿馬運河,直到20世紀的最後一天。《環球時報》記者近日踏訪這個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交通要道,發現美國仍是運河的第一大用戶,但美國船上裝載的貨物卻大半來自中國,中國還成為巴拿馬科隆自由貿易區的最大供貨商,這些都讓一些美國人頻頻擔憂「中國插足美國後院」。但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說,巴拿馬運河現在已經百分之百是巴拿馬人的運河,「它是世界的橋樑。」中國人公墓「建在美國人頭上」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巴拿馬這個中美洲國家與自己的距離十分遙遠,巴拿馬與中國有關的事情,最早就是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在這個博覽會上,中國茅台、張裕等酒類及多種傳統產品獲獎章1218枚,為各國獲獎之冠,中國當時被國際媒體稱為「東方大夢初醒之國」。不過,這個冠名為巴拿馬的萬國博覽會卻是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是美國慶祝其控制巴拿馬運河通航的慶典。《環球時報》記者不久前赴巴拿馬採訪時,正趕上巴拿馬國際貿易博覽會的召開。這個博覽會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最重要的貿易展會。除了展會本身的開幕儀式,巴方還專門為中國館舉辦了開館儀式。展會主任哈維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館是展會最大的展館。中國參展更加強了巴拿馬國際貿易博覽會的重要性,巴拿馬為此感到非常榮幸。中國成了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為巴拿馬和中國進一步擴大經貿關係提供強大動力」。在巴拿馬,《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當地人時,明明看著對方是巴拿馬人,但說著說著,就可能攀上老鄉。實際上,中國人是150多年前來到巴拿馬的,比巴建國時間還早50年。1854年,一艘叫「海巫」號的船從中國汕頭出發,運載705名華工抵達巴拿馬港口。這些華工是被美國人招募到這裡修築地峽鐵路的。此後,又有大批華工被招來參加開鑿運河工程。在巴拿馬城附近運河入口處的美洲大橋北岸高坡觀景台上,矗立著一座黃色琉璃瓦頂、大紅柱子的牌樓,上書4個中文大字:中巴公園。進入園內,是一座雕龍涼亭和一座高聳的紀念碑。紀念碑正面用中西文兩種文字寫著:華人抵達巴拿馬150周年紀念碑。目前在巴拿馬的華人有15萬,還有15萬多少帶有中國血統的人,約佔巴拿馬人口的1/10。在巴拿馬,如今華人地位較高,許多華人當選國會議員或政府部長。在巴拿馬城,有好幾處唐人街,商業十分繁榮,中餐也是當地人最愛的外國餐。不過,華人在巴拿馬的地位以前並不受重視。據當地人說,中國人最看重的祖先墓地,原先一直位於市內貧民窟的一個角落,而現在中國人專用公墓移到了運河區的一個山坡上。這個名為「福壽陵」的中國人公墓是前幾年剛建的,可以俯瞰運河,據稱是當地華人根據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法則找到的寶地。在2000年前,運河區只有美國人才能出入。美國人把公墓也建在這座山上,就在「福壽陵」下面不遠處。當地人調侃說,「祈禱多福的中國人把自己安息的地方安置在了美國人的頭上」。美國仍是運河第一用戶,但裝載的貨物大半來自中國「巴拿馬運河一直是超級大國美國力量的象徵」。許多國際媒體曾經這樣看待巴拿馬運河。20世紀初,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國,為了連接東部大西洋和西部太平洋之間的物流網,急需修建截斷大陸腰部的運河。美國當時不顧英國的反對,強行使巴拿馬從哥倫比亞獨立出來,並開鑿長達81.3公里的運河連接兩大洋,從紐約到舊金山縮短了1.26萬公里的航程。一條船如果從大西洋穿越巴拿馬運河到太平洋,只需8到10小時,成本只要30萬美元,如果繞道南美洲的合恩角,要多花兩周時間,成本要200萬美元。1914年巴拿馬運河完工後,為更好控制巴拿馬運河,美國提出從運河中心線向兩側各延伸8000米、面積為1432平方公里的地帶為運河區,區內由美國任命總督管轄。美國在運河區建立了多個軍事基地,還把南方司令部設在這裡。運河區成了美國在巴拿馬的一個「國中之國」。 巴拿馬人為收回運河主權進行了長期鬥爭,直到1977年9月,美國才被迫同意廢除1903年美巴條約。1999年12月31日,運河主權終於回到巴拿馬人手中。《環球時報》記者乘車在巴拿馬城附近參觀時,當地司機羅德里格斯指著窗外說,「你們看,這裡過去就是運河區的美軍基地,那時候這裡可是不許掛巴拿馬國旗的!連巴拿馬人也不能隨便進入!」在如今的巴拿馬,美元仍然是當地普遍的流通貨幣,巴拿馬貨幣巴波亞只是一些小額鑄幣。美國對巴拿馬運河的影響力仍然存在。據統計,美國海上物流量的70%左右都經過巴拿馬運河。不過,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的數據顯示,中國貨物集裝箱已經佔據巴拿馬運河總量的60%。當地知情人士稱,雖然很多美國船隻在運河上航行,但裝載的大部分貨物都來自中國等亞洲國家,這是美國人不願面對的現實。巴拿馬海事局副局長豪爾赫不久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在通過運河的美國船上,有一個奇特現象,即美國從中國輸入的是工業品,而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則是農產品。美國媒體驚呼,這種被認為是「貧窮國家專屬的經濟現象」沒想到會落到美國人頭上。「這裡就像中國的深圳」在乘船參觀巴拿馬運河時,船過美洲大橋後,當地導遊卡洛斯指著右岸起重機林立、集裝箱堆積如山的碼頭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那是巴拿馬第二大港巴爾博亞港,是中國香港和記黃埔公司租賃經營的。運河大西洋一側的克里斯托瓦爾港是巴拿馬最大的港口,也是這家公司經營的。卡洛斯說,這些地方過去都屬於美軍控制區。在收回運河主權後,巴拿馬在招標這兩大港口的經營權時,和記黃埔公司中標,獲得對這兩個港口25年的經營權。當時,美國一些人對此非常不滿,聲稱「這讓中國獲得這條世界最重要戰略水道的控制權,損害了美國利益」。近年來,一些美國政客多次對「中國由此插足美國後院」表示擔憂。前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勒曾稱,「中國在需要時甚至可能會封鎖運河」。對美國人的擔憂和抱怨,巴拿馬官方似乎並沒有過多理會,相反還頻頻傳出向中國「示好」的跡象。巴拿馬前總統托里霍斯曾明確表示:「運河在巴拿馬人手裡。巴拿馬歡迎一切真誠的投資。」幾年前,一項主張把漢語作為義務教育課程的法案被提交給巴拿馬國會,曾引發美國媒體的議論。英國廣播公司等國際媒體今年5月22日稱,一份由「維基解密」公布的美國駐巴拿馬使館電文顯示,巴總統馬蒂內利2010年曾計劃結束同台灣的「外交關係」,轉向北京。但「北京沒有接受這份邀請,原因是時機不佳,因為馬英九正準備同大陸改善關係」。巴拿馬面積約7.5萬多平方公里,比我國寧夏面積稍大,300多萬人口僅相當北京朝陽區的人口,幾年前還是中美洲較落後的國家。但在巴拿馬的幾天里,《環球時報》記者看到這裡到處是新修的高樓大廈。坐落在海濱的波因特大廈高266米,今年剛竣工,是整個拉美最高建築。巴拿馬城200米以上的建築還有多座。在這些高樓之間還有跨海灣的高速公路,巴拿馬城第一條地鐵正在興建,國際機場也在擴建。一名當地華人朋友說,「這裡就像中國的深圳。」中國巴拿馬貿易發展辦事處代表鮑鄂生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和巴拿馬貿易額迅速增長,2010年達119億多美元,巴拿馬成為中國在拉美的第五大貿易夥伴。儘管受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2009年巴拿馬經濟增長率為4%,但2010年快速復甦為7.5%。巴拿馬的科隆自由貿易區是世界上最早創建的自由貿易區,是世界第二大自由貿易區。科隆市長加西亞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已是科隆自由貿易區最大的供貨商,是巴拿馬經濟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他告訴記者,他將到中國訪問,親眼看看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探討如何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
推薦閱讀:

無訟CLUB | 商標、專利、版權、不正當競爭:原來網路遊戲會涉及到這麼多領域
德系三強在華競爭加劇 新X1欲改豪華SUV格局
邵逸夫放走鄒文懷,從此邵氏兄弟多了一個競爭對手
男多女少競爭「慘烈」:大數據告訴你
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

TAG:競爭 | 感受 | 中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