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和孩子一起做行動者 - 請轉給周圍的家長

2001年,我剛到美國一年,開始接受美國的研究生教育。 同一年,一個美國人類學的博士,一個小男孩的媽媽,在北京一個破舊的公立幼兒園的基礎上,開辦了一所民辦幼兒園。2012年,我把我的小男孩送進了這所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就是小橡樹;這個媽媽,就是王甘老師。由於甘老師在十多年前的這個行動和一直的堅持,使我有幸在十多年後,和很多其他的爸爸媽媽和孩子們,成了受益者。

每年六月份,小橡樹會在北京蟒山舉行畢業典禮,王甘老師的致辭是每年畢業典禮的「經典節目」。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王甘老師在2013年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 和孩子一起做行動者。


今天,我們再聚蟒山腳下,慶祝2013屆的孩子們從小橡樹畢業。這是小橡樹多年的傳統。而我代表小橡樹幼兒園,為畢業生致辭,也是一個傳統。大概幾周前,就有一些媽媽爸爸們在論壇里猜測,今年,王老師要說什麼呢?

因為一周來,天氣預報一直在說,今天要下雨,所以有媽媽建議,實在來不了蟒山,我就應該在小橡樹的天井裡,講講隨遇而安。幸運的是,我們成行了,今天,我們按照計劃,來到蟒山腳下,舉辦畢業典禮。我們對老天的幫忙,表示深深的感謝。

每年都會有臨別贈言,而今年,我想送給2013屆家庭的臨別贈言是兩個字——行動。

今天的中國人,生活在一個令人不滿意的世界裡。我們的空氣令人不滿意,我們的水令人不滿意,我們的交通令人不滿意,我們的食品也令人不滿意。當然,排在這個名單上的,還有很多,包括我們的工資單、住房、運動場和學校。

當諸多的不滿意充斥我們周圍時,我們首先做的,往往是發聲。近些年,我們看到如此之多的嘲諷文字,在發泄著我們的不滿。詩詞曲賦,無所不有,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才華和中國文字的犀利。傳播途徑則日益翻新,從簡訊,到QQ,到微信。以至於每一個人的手機里,都有幾十上百條段子。

但是在發聲之後呢?到底應該由誰來採取行動,來改變這些不滿意?從小生活在被家長、被老師、被上級、被政府安排一切的環境中的我們,自然而然地覺得,我們要做的,只是發聲,而採取行動的,應該是政府,是領導,是其他人。

我有時候想,正是這樣的一種心態,才導致我們周圍,有如此之多的令人不滿意。

幸運的是,今天的孩子們,他們的成長環境,已經有所改變,他們將與我們不同。

今年三月,我帶著我的兒子,九年前畢業的小橡樹校友,參加了一個公益組織參訪之旅,他正放春假,在我們這個團里志願服務,做一個小翻譯。因為要完成翻譯任務,他拿著筆記本,仔細地聽了很多個社會組織的創辦者的故事,邊聽邊記。旅行的最後一天,他突然對我說,媽媽,感謝你這次帶我旅行,我發現,當你有不滿意的時候,如果你有一個主意,就可以立即採取行動!沒那麼複雜,非常簡單。我回到學校,就要去採取行動,解決我的不滿意!

當媽媽從孩子那裡聽到感謝二字的時候,大家一定理解,我會是多麼的心潮澎湃。而後來,當我看到其他同學已經放鬆休息的時候,他還在加班加點,拚命付出,去推動他希望促成的改變時,更是感動不已。

孩子們需要看到行動者,了解他們的行動過程,今後,才能在面對不滿意時,不再僅僅止步於發聲。我相信小橡樹的孩子,將來會成為更好的行動者,因為他們看到了,他們的父母在面對不滿意時,沒有止步於抱怨,她們採取行動,把他們的學費,交給他們信賴的學校,哪怕這個學校的房子很破;把他們購買食品的錢,交給更安全的生產者,哪怕這個數字更高;當道路擁堵的時候,冬天的早晨站在寒風中幫助老師送孩子們上車外出;把緊張的工作推到夜裡,白天東奔西走,為孩子們尋找更多的學習機會……她們自己在努力,在付出,to make things happen,促成自己希望看到的改變,把生活變得更令人滿意。

當然,採取行動,沒有那麼容易。作為個體去採取行動,甚至影響他人,去共同行動時,我們會遇到很多新課題。例如,付出的時候,聽到誤解的聲音,如何派遣心中的委屈;倡導的時候,如何拿捏好帶動他人的度,既促成改變,又給他人心理空間;行動的時候,如何協調好自己擔當的各個角色;成功的時候,如何不被個人成就感沖昏頭腦,給更多的人舞台……

感謝2013屆和小橡樹所有的家庭,感謝他們作為行動者付出的全部努力。你們的努力不僅在今天開花,還將在未來結果。在這種努力中長大的孩子們,將來會成為更好的行動者,當他們看到不滿意的時候,會立刻想到,我可以做點什麼,去促成改變。他們也會成為比我們更勇敢、更成熟、更老練的行動者。他們不僅會有這樣的判斷力,說,王老師,你什麼時候辦小學?他們還會有這樣的行動力,說,王老師,我要自己辦一個學校!他們甚至還有這樣的平常心,說,我將來,要到小橡樹來當老師!孩子們,我們歡迎你們!

祝願2013屆和我們所有的孩子和他們的家庭,在離開小橡樹之後,保持行動的熱情,有勇有謀,去帶動更多的人採取行動,去促成我們希望看到的改變。

題圖:跳起來,來自網路。

後記:第一次去小橡樹,就覺得這是一個特別用心的地方。記得那時候是冬天,樓里打掃衛生的阿姨正在用擰成條的抹布一道挨一道地仔細擦暖氣片的縫隙;老舊的二層樓里的每一個孩子目光可及的地方都是用了心的裝飾- 下水管道變成了可愛的蟒蛇,天花板上結滿了水果;打開水龍頭,是調成37度的溫水,走廊上轉角里,是孩子們的藝術品。那時候我就在想, 這幼兒園的創辦者和管理者是一群怎樣的人啊。

第一次見到王甘老師,是我在幼兒園門口接孩子,甘老師從幼兒園往外走,瘦瘦高高的,一臉孩子般的笑容。我旁邊的家長小聲給另一個媽媽說,這就是王甘老師,我才知道。當時滿心的崇敬,在家長的人堆里偷偷地仔細地盯著王老師看。那心情,就像年輕的時候看到了自己光芒四射的偶像,很興奮,又很有些不好意思。為啥不好意思呢?年輕的時候是覺得偶像太帥,自己太差;現在其實有點類似 - 一方面覺得王老師和另外幾個幼兒園的管理者真的是偉大的人,能在很艱苦的物質條件上創立和堅持運作這麼一片孩子的樂園。一方面又覺得我們除了把孩子送進來,對幼兒園木有做啥貢獻。當然可以有很多解釋得通的理由,我們工作忙啊之類的,不過總還覺得有點象撿了個金元寶,自己偷摸藏了懷裡的心情。今天借奴隸社會,做點小貢獻,把甘老師的這篇文章推送給大家,把金元寶拿出來讓更多的人看到,讓更多的人和甘老師一起,成為行動派。今後我們也會把小橡樹的更多金子,在合適的時候和大家分享。


奴隸社會所有原創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聯繫我們


推薦閱讀:

香港「佔中」行動全景觀察與深層剖析(下)
陽淼 : 如何用行動反擊央媽惰政
窮人VS富人系列(7)賺錢就是幹起來再說
關於依法整治非法超限超載車輛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梁振英:佔中行動違法要挾中央 警方將處置

TAG:孩子 | 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