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之父」杰倫·拉尼爾,回憶了 30 年來的 VR 發展史

  • 虛擬現實:萬象的新開端

    虛擬現實:萬象的新開端

  • 作者:[美] 杰倫·拉尼爾(Jaron Lanier)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 出版時間:2018 年 4 月
  • 在這本書中,"虛擬現實之父"杰倫·拉尼爾用21個章節和3個附錄,為VR總結出52種定義,其中不乏技術、哲學、社會學,甚至詩意的探討。他向我們展示了VR如何更新與拓展了我們對人類本身的理解,在大腦和身體...

  • 智能

    曾夢龍昨天

    《虛擬現實》既是一本未來世代的編年史,又是杰倫·拉尼爾在矽谷快樂時光的回憶錄。它就像一場視野廣闊、偶爾夾雜著狂想的談話,在一個沒有虛擬化身的真實空間里展開。——《連線》

    作者簡介:

    杰倫·拉尼爾(Jaron Lanier):「虛擬現實之父」、矽谷技術先鋒,同時他也是作曲家和視覺藝術家,現於微軟研究院擔任跨學科科學家。他在 1984 年創辦的 VR 公司VPL ,創造出了世界上首台消費級 VR 設備、虛擬化身,以及多人虛擬世界的體驗。《時代周刊》評選他為 2010 年度「全球影響力人物」之一;《連線》雜誌評價他是「從科技奇才跨界成為搖滾明星的人」;《不列顛百科全書》則將他收錄為歷史上偉大的發明家之一。

    書籍摘錄:

    前言虛擬現實為何物

    VR 就是人們戴著的那個巨大的頭戴設備,雖然看起來滑稽可笑,但人們因為戴著它所經歷的一切,內心感到無與倫比的驚喜。它是科幻小說中最常見的橋段,也是退伍軍人克服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一種手段。有關 VR 的奇思妙想點燃了關於意識和現實的無數遐想。就目前來說, VR 技術是為數不多的無須用監視他人換取利益,就可以在矽谷迅速籌集數十億美元的途徑之一。

    作為當今時代的一種前沿科學、哲學和技術, VR 是一種創造全面幻想的手段。在 VR 中,你可以想像自己所處之地與眾不同,你可能身處幻想的外星環境,也可能擁有非人類的身體。而在人類的認知和感知方面, VR 又是研究人類存在的最具影響力的手段。

    VR 是一種人們感悟美好和體驗恐懼的最強大的媒介,它將帶給人們前所未有的體驗,比之前所有媒介更能鮮明地突顯人們的性格特質。

    這就是 VR ,但它遠不止如此。

    我和我的朋友在 1984 年創立了第一家 VR 創業公司,即 VPL 研究公司。這本書講述的就是我們的故事,此外,我還進一步探討了 VR 對人類未來來說可能意味著什麼。

    當今的 VR 愛好者可能會驚呼:「1984 年?這不可能!」但事實的確如此。

    幾十年來,關於 VR 折戟沉沙的流言不絕於耳,但事實並非如此。 VR 只在大規模推出低成本的娛樂產品方面遭遇了失敗。在過去近 20 年裡,你所乘坐過的每一種海陸空交通工具,其原型都是以 VR 的形式呈現的。此外, VR 已經被廣泛地用於外科手術,人們甚至開始表達對其過度使用的擔心。(儘管如此,沒有人建議全面停止使用 VR ,這就是成功!)

    圖 I–1 根據最初的定義,在首個 VR 系統中,多人共存於同一虛擬世界中。這是 VPL 中的 RB2 ,即「雙人現實」。在每個人背後的屏幕上,你可以看到他們在彼此眼中的形象。這張照片來自 20 世紀 80 年代末的一個貿易展。

    什麼事書本能辦到, VR 卻辦不到, 至少目前辦不到?

    VR 的浪漫理想始終在蓬勃發展。與現實相反,在理想的 VR 中,科技為呆板乏味的技術賦予了神秘的嬉皮士氣質。 VR 是夢幻般的高科技,或是讓人們在同一時間感受無限經歷的萬能鑰匙。

    我希望能夠充分呈現 VR 的雛形。它為人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使人們第一次身臨其境地進入虛擬世界,看見他人的虛擬化身,第一次作為虛擬化身體驗自己的身體,這些都讓我們目瞪口呆。相比之下,技術領域的其他方面都黯然失色。

    可惜我不能使用 VR 與你們分享這種經歷,至少目前不能,因為就 VR 的功能而言,它還不屬於內在狀態的一種媒介。對我來說,隨著人們對 VR 日漸熟悉,無須對這一點多加說明,但在很多時候,人們仍需要我對其加以解釋。

    偶爾有人提起 VR 時,幾乎總是將它視為心靈感應的魔法,將任意現實與不同大腦連接起來。恰恰因為 VR 並非真的無所不能,所以它本身的奇妙之處很難解釋清楚。

    最終,一種新的文化,一種大規模的陳詞濫調和 VR 交易的技巧可能應運而生,而我通過這種文化,利用 VR 技術,就可能向大家解釋早期 VR 是何種體驗。我花了好幾個小時幻想一種成熟的表達文化在 VR 中將會如何呈現,正如我曾經所說的那樣:「這將是電影、爵士樂和編程的跨界組合。」

    第1 個 VR 定義:21 世紀的一種藝術形式,將電影、爵士樂和編程這三種20 世紀偉大的藝術結合在一起。

    即使沒人知道 VR 的表達能力最終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但只要一想到它的理念,總會有點激動。自由的體驗,以對話的形式與他人分享,一切盡在掌控。它是一種整體表達的方法,分享的是一個清晰的夢境,是擺脫現實束縛的一種方式。而我們苦苦追求的, 恰恰就是擺脫這個世界既定環境的糾葛和束縛。

    如果說我可以冷靜客觀地講述 VR 的故事,那大概是謊言。對我來說, VR 的價值就是以人為本。我只能通過自己的故事,告訴你們 VR 對於我的意義。

    如何閱讀這本書

    大多數章節的故事都開始於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時我還是一個小男孩,直到我在 1992 年離開 VPL 。

    本書中穿插的部分章節解釋或評論了 VR 設備的方方面面,例如介紹 VR 頭戴設備的章節。這些「相關」章節包括少量的基本介紹、豐富犀利的評價以及一些隨意編排的逸事。無論你喜歡聽故事,還是更傾向於科學或評論,只要想了解我對 VR 技術的想法,你都可以跳過不喜歡的內容,直接選擇感興趣的章節。

    我把一些故事和看法放在了頁下注中。如果你有時間讀一下這些頁下注,相信會有所收穫,當然你也可以留待以後再讀。另外, 本書還有三個附錄,內容是我當時想法的延伸,但這些內容更關注未來,而非過去。如果你想要了解不包括「人工智慧將隨時毀滅人類」在內的明智的世界觀,就可以閱讀這些內容。

    為了保持進度,我將更多地討論經典 VR ,而非混合現實a,雖然我最近的工作更側重於後者。(混合現實是指真實的世界並不完全被虛擬世界隱藏,你可以看到真實世界裡的虛擬事物,就像最近微軟的全息眼鏡 HoloLens 所提供的體驗那樣。)

    杰倫·拉尼爾,來自:flickr

    遇到年輕時候的自己

    從來沒有想過我還會再見到你。

    我一直擔心的是,你老了,繼續吃著老本,就像其他作家一樣。

    你簡直大錯特錯。跟你沒有任何關係,順其自然才更輕鬆。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自在。一想到你,我就會想到令人厭煩的老一套,這讓我感到不安和鬱悶。你只是想引誘我再犯錯。我這樣做, 只是因為想讓其他人了解你。

    VR 到底發生了什麼?它叫作 VR 嗎?

    是的,現在大多數人都叫它 VR 。

    你是說我們贏得了這場術語之爭?

    沒人記得也沒人關心這場爭論,它僅僅是紙上談兵。

    但 VR 有任何優勢嗎?

    嗯,我們很快就會發現的。這本書可能會在 VR 普及時出版。

    我的天,希望他們別搞砸了。

    是呀,誰知道呢……你知道,要把 VR 做好是很難的。

    我希望 VR 並不這麼……怎麼說呢?希望沉迷其中的人們不要對它施加太大壓力。

    可你會想念他們的。或許令人難以置信,但在這個年代,相信奇點的怪人與自由主義者相互依存,他們對新事物的熱切追求是技術文化的主要驅動力。

    太糟糕了,比我想像的還要糟糕。

    你其實在期待一個完美的世界,這讓我很尷尬。

    是不是因為你學會了接受這些「垃圾」,就認為自己很高貴、很有文化?我才感到尷尬呢!

    算了,別吵了。外面有很多人夠你吵的。

    行吧,那麼來說說你提到的即將交付的廉價 VR 。人們正在構建自己的 VR 世界嗎?人們身處 VR 中時一般不會構建世界, 但很多人的確有可能實現這一點。

    如果你不能在 VR 里即興構建世界,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那裡只會有更多的現象阻礙感官,甚至不如自然世界好。有人會在乎嗎?你得想辦法阻止這些。你到底是怎麼回事?

    哥們兒,我又不是 VR 警察,又不是我在負責。

    為什麼呢?難道不應該由你負責嗎?

    看到這些年輕人重新創造 VR 當然很好。這些都是小型 VR 初創公司和大公司里的 VR 團隊。其中一些甚至讓我想到了你和 VPL , 雖然他們的風格普遍更加直接。

    你說有人讓你想到了我,如果這些人只是把 VR 看作一種奇觀,你這麼說會讓我覺得這是對我的侮辱。難道他們不知道這將很快變得俗不可耐嗎?即興構建現實的夢想到底怎麼了? 共享的清晰夢境?我是說,如果只是為了製作華而不實的電影或電子遊戲,那有什麼意義呢?

    你看,如果你認為你比其他人更好,你就不會有服務於他人的奉獻精神。 VR 並不是完美的,但它仍然是偉大的,它會繼續進化, 應該會真正強大起來。你要放鬆一點,享受這個過程,尊重那些人。

    真是一派胡言。這些鬼話你自己信嗎?

    這個嘛……這本書……

    好吧,那麼誰會實現廉價的 VR ? VPL ?

    不是, VPL 早就成為過去了。微軟推出了一款獨立的混合現實頭戴設備,這種可攜帶設備無須基站。它絕對會讓你印象深刻。

    微軟?我的天……

    嗯,我最近在微軟實驗室里工作。

    你是已經被體制化了嗎?等等,你剛才說了你的確是。

    得了吧。經典 VR 裝置也要出現了,這與我們之前賣的東西可不一樣。一家社交媒體公司用20 億美元收購了一家名叫Oculus 的小公司。

    你說什麼? 20 億美元買一家還沒出成果的 VR 公司?天哪, 未來聽起來像天堂一樣。社交媒體又是什麼?

    人們通過社交媒體彼此交流,經營人際關係,社交媒體還利用一些演算法構建人類模型,有針對性地推送相關內容。這些公司可以通過調整演算法影響人們的心情,或引導人們的投票傾向。社交媒體可以說是很多人的生活中心。

    但是,把這些與 VR 相結合,可能會出現菲利普·K. 迪克(Philip K. Dick)小說中描述的情景。天哪,未來感覺像地獄一樣。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但是桀驁不馴、充滿智慧的年輕人不會希望通過某家公司的計算機來過自己的生活……

    奇怪的是,新一代的代溝據說是年輕人更喜歡和構建數字社會的公司打交道。

    你說得好像這只是你可以忍受的另一個事實。我是說,他們不會變得像奴隸一樣嗎?他們難道不能更多地陪陪父母?這個世界都瘋了,一切都顛倒了。

    但對這個世界來說,這就是正常的。這是歷史的演進。

    我真想給你一耳光。

    也許吧。

    題圖為杰倫·拉尼爾,來自:flickr

  • 推薦閱讀:

    【網眼觀法】虛擬財產的價值證明: 從傳統機制到電子數據鑒定機制
    從虛擬富裕走向真實富裕
    虛擬現實即將走向主流,證據在這裡
    為啥我有時候相信虛擬世界
    周末話題:網路同居,虛擬世界的快樂能走多遠

    TAG:現實 | 回憶 | 發展 | 虛擬 | 發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