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論修行(三) - 中國佛道儒論壇 - 社會人文 - 搜狐圈子

佛法論修行(三)

0/2

分享標籤: 日誌原文:http://wyzjx.blog.sohu.com/166824329.html

(五)佛法說「明心見性」的障礙:

「凈宗」修行的目標是「明心見性」,但有兩種障礙不破,不能明心見性。這兩種障礙就是:「煩惱障」和「所知障」(煩惱障阻礙對自身錯誤的覺察;所知障阻礙對環境的正確認識)。

煩惱障里有業力,障「涅槃」(功德圓滿的樂);所知障能夠障「菩提」,對一切法迷而不覺。

煩惱障的根源是我執。怎樣破煩惱障?首先要知道它的形相。什麼是煩惱的相?簡言之: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五欲(財色名食睡)就是煩惱的相。當這些「相」現前,立刻「覺察」到,只要你察覺、制止(觀、止),煩惱就不起作用。淡出七情、五欲,則心清凈、無煩惱,智慧現前。

「所知」本身不是障礙,但本來應知的,現在不知,就成障礙。《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的智慧與佛一樣,應無所不知,現在變成一無所知。為什麼?有障礙。這個障礙就是法執,對一切法分別、執著。

(六)「五品觀」修善法與「五停心觀」:

(1)天台「五品觀」是積功累德的修善方法;也是修行的五個階段,即五品位。

這五個階段是:隨喜品、讀頌品、說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

第一,隨喜——上信諸佛、下信眾生,皆是隨喜,是圓家慈停心,對治法界嫉妒;

第二,讀誦——讀誦大乘經典,讀誦明利,是圓家息停心,對治法界上覺觀;

第三,說法——喜說法,能自凈心,亦凈他心,是圓家因緣停心,遍治法界自、他愚痴;

第四,兼行六度——「六蔽」初名貪慾,捨貪慾,欲因、欲果皆捨。捨故,無復報身。自修自利,破無明;

第五,正行六度——是圓家念佛停心,即事而理,無障可論。

(2)五停心觀:

「五品觀」是修善;「五停心觀」則是斷惡,是止息邪心的五種觀法。

第一,數息停散——數呼吸的次數,對治心散亂;

第二,不凈觀止貪——觀外界不凈緣、相,對治貪;

第三,慈悲觀止瞋恚——觀一切眾生,生慈悲心,止瞋恚;

第四,因緣觀止愚痴——觀諸法因緣生的道理,對治愚痴;

第五,念佛止一切業障。

(七)六即位:

天台宗的功夫修行的六種歷程。

(1)理即位——眾生在理上與佛為一;

(2)名字位——從經所說,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

(3)觀行位——心觀明了,理慧相應,能在實踐中守此理,這是進一步境界;

(4)相似位——接近正覺,相似即是菩提者,愈觀愈明逾觀逾寂,名相似觀慧;

(5)分證位——已得部分之真,即斷一部分無明。初破無明見佛性、顯真如,名發心住,乃至等覺;

(6)究竟位——本有覺悟全部顯現、究竟圓滿,無證智與斷惑的分別。故名究竟菩提。


推薦閱讀:

其實自媒體的黃金時代才剛到,因為門戶們都在積極擁抱自媒體
搜狐——家居植物風水禁忌,「旺位」「衰位」千萬不要隨便亂放!
他是沈從文的資深粉絲,七下湘西,三年畫出了最美的《邊城》和翠翠-轉載
三大關鍵詞解讀搜狐Q2財報

TAG:社會 | 中國 | 人文 | 修行 | 佛法 | 社會人文 | 圈子 | 搜狐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