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認識佛教?

怎樣認識佛教?[來源:法音|發布日期:2013-12-13]倪維泉  佛教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曾對亞洲許多國家的思想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至今全世界擁有近四億信徒。而且由於佛教的某些理論正在逐步被近代科學實踐所證實,佛教就愈來愈受到東西方科學家、哲學家和廣大群眾的尊重,教徒人數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這一事實說明佛教是既具宗教形式,又有科學成分的一門學問。  佛教教理中被近代科學所證明或贊同的觀點愈來愈多。眾所周知:宏觀方面,「虛空世界不可窮盡」,已被天文學所接受;微觀方面,「一滴水中八萬四千蟲」,已被顯微鏡所證實;「微塵可析乃至鄰虛」,也與原子物理學的概念相符。總的說來,宇宙萬物,「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這與一切皆變的辯證思想不謀而合。其他還有很多,不勝枚舉。今就生命科學方面有關問題,舉些例子,並略抒所見,以供研討。  一、關於禪定 很久以來,靜坐禪定被一些人視同迷信。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國內在本世紀六十年代前後,已用科學方法測知氣功能治高血壓等病。國外在七十年代以來,科學家大量試驗證實:思想情緒和機體生理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長期的情緒緊張、焦慮、怨忿等,會導致機體發生病變,如心血管病和癌症等;反之,運用安定放鬆的觀想方法,可以修復因長期緊張對機體造成的損害,控制內髒的運行,預防和治療與緊張有關的疾病,根據禪定和瑜伽的原理,結合近代科學儀器,生物反饋療法在國外取得了很大成效。科學家已詳細測定出禪定中所起的有益的生理作用,如調整血壓、改善代謝、促進消化、增加穩定等,長期修習可起增強體質,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作用。  修習禪定可以治病,佛典中早已論及。如《小止觀》說:「夫坐禪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除差。」佛教所講調身、調息、調心的方法,不但在時間上遙遙領先,而且在內容上也超出目前科學所涉及的範圍,值得我們努力發掘和傳習,並用現代科學方法加以研究,使之為人民身心健康服務,為四化服務。  當然,佛教所說的治病,包括身病和心病。經上說:「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醫,能為製藥。」佛教認為,身病易治,心病難醫。靜坐時,妄想紛飛,作不得主,很多都是自私自劣的念頭,這些念頭擺脫不了,自己受累,累及他人,利他之事就做不好。佛教有系統的調治心病的方法,這就是由戒生定,因定發慧。在戒律的基礎上,深入修定,以期在禪定中發揮滌盪胸心,伏斷煩惱,開發智慧,方便度生等作用。通過修定,達到凈化身心的目的,這是東方文化的瑰寶,其中也有我國的傳統經驗,我們應當重視它,把它當作精神文明的一部分繼承下來,有選擇地加以利用和發揚。  二、關於神通 佛教和印度哲學所講神通妙用等,也一直被目為荒誕無稽之談。這主要是由於親身見聞者少,問接傳聞者多,也缺少切實的調查研究,故不易為人們所接受。佛說六通,就是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漏盡通。神足者能變化義,天眼者過人眼義,天耳者越人耳義,他心者了他義,宿命者憶前生義,漏盡者斷盡煩惱義。在印度只有佛教講六通,其他學派只講前五通。1979年以來,我國的特異功能,遍地開花,大量事實已得到科學界的承認和重視。雖然還有少數人反對,但事實究竟是事實,不能因為講不出道理,就說它與魔術一樣。我們要思想解放一點,承認認識的有限性,冷靜一點虛心研究。  小孩的特異功能,有的全身各處都能識字;有的有透視能力,能見地下或隱蔽物體,能見體內臟腑,包括軟組織的形色等,比×光還好;有的有放大作用,能見紅白血球,與顯微鏡所見一樣;有的還有遙視能力……這些相當於天眼通的作用。有人具有遙聞的能力,屬於天耳通。有的能思維感測,二人遠距離靠意念通訊,屬於他心通。還有意念致動,可以憑意念撥動手錶、開閉鑰匙、緊松螺母、移動物件、折斷柳枝等等,屬於神足通。特異功能雖不及神通力量的廣大,二者都是超常能力,過去很多人不信,現在國內外都有這類事實,科學界開始研究了,只是道理還不清楚。  佛經中關於這方面的論述是很豐富的,只要我們去尋求,必能給我們以啟發。佛經講神通有修得和報得二種,上面引述的那些小孩的特異功能即屬報得,它由於過去已有某種潛在的功能做基礎,所以現在可以不學而能。另一種屬於修得,需要現在的努力,「深修禪定,得五神通。」為什麼修定能得神通呢?據《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雲:「今明世間則有三種:一根本世間者,一期正報五陰是也。二義世間者,知根本之法,與外一切法義理相關也。三事世問者,發五通時,悉見一切眾生種類及世間事也。」一期正報五陰,即我們一輩子作為受報主體的色受想行識,色即是身,受想行識是心。在此軀體中,身和心的密切關係,除上述外,感覺靈敏度可隨入靜的深度而增加。眾所周知,一身之外,擴大來看,內之身心和外之世界,也是息息相關的。如我們所知氣候環境對生態的關係,可見一隅。從佛法講,意義更深。《楞嚴經》有「七大圓融」之說。即地、水、火、風、空、見、識,各各圓融,清凈本然,周遍法界。地水火風既可各各周遍無礙,就不是指粗礙的宏觀四大,而是指空中的微細四大。這與科學證實空中含有各種基質能場存在是一致的。但是與外境相對立的,還必須考慮內心的作用,因為外境都是內心所緣的對象,不論境界如何寬廣,總越不出心識所緣的範圍。所以應該說微細四大、虛空和心識,都是充滿整個宇宙的。由於各各充滿,四大和心識之間,必然存在著密切的相互關係。不過在宏觀的情況下,我們只注意到環境對意識的影響,看不到意識對環境的作用罷了。在微觀的情況下,根據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靈致動的科學研究,已發現在意識的作用下,可使物體起極其微量的溫度和位移變化①。據多布林等試驗,發現入靜狀態可提高能場的信號②,國內發現外氣有物質基礎。這就說明,心理確實可以調動物理,影響外境。不過隨著心力強弱,其作用有大小不同而已。心力微弱,作用就小;心力強大,作用就大;這種關係是可以理解的。由於上述試驗的意念集中,只有一般水平,所以作用其微,如果運用禪定方法,通過專門修練,使意念高度集中,不動不搖,各種神通妙用,隨緣而現,是完全可能的。國外的氣功師能用功力使鉛盤變形等等就是明證。  深修禪定,第一,能改變自身,使內身四大由粗轉細,由細轉極細,由極細轉清凈,這利色界清凈四大,光明微妙,能起超常作用。有特異能力的人,在發功時即具有特殊的生理基礎。目前所發現的小孩或氣功師發功時的特殊的物理信息,是否與這種特殊生理基礎的某些特徵有關,也值得探討。  第二,能改變外境,由於七大圓融之故,心力強了,就可隨意運用空中四大,特別發展某幾方面的作用,而隱沒其他方面,形成種種神通變化。如意念致動,可能就是空與風的作用突出,致動時所測得的脈衝,就是風的一種形式。佛經說:「欲求天眼者,初取光明相。」足見天眼與光明有關,是空與火的  ①1980年《美國科學新聞》第13期。  ②《人體能場的儀器測量》,載1981年第11期《自然雜誌》。作用特勝。小孩認字時常見光明,甚至能使底片感光,與經論所述光明完全一致。  當然,佛教原不以五通為重,因五通不能解決生死問題,若能證得第六漏盡通,根本解決,其他不求自得。講修定得通的經論有《坐禪三昧經》、《大安般守意經》、《修行道地經》、《舍利弗阿毗曇論》、《法蘊足論》、《解脫道論》、《摩訶止觀》、《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小止觀》、《禪法要解》等,其中不少資料可供研究生命科學的參考。  三、關於因果輪迴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問題,這是直到現在仍被很多人當成迷信的事。是迷信,還是事實,要進行客觀的分析。  要分析這個問題,先要回答什麼是生命。科學家都承認,生命之謎至今尚未解決,這種態度是很客觀的。也有人認為生命是從化學物質中產生的,但需要有理論或實踐的依據,這種看法才有科學意義若問化學物質是通過怎樣的關係轉化為生命的呢?在有關的利學著作中至今還似乎沒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同時,也還沒有一個最基本的活體從化學物質中培養出來。  佛教認為生命是由色、受、想、行、識五蘊構成的。色是物質;受、想、行、識屬於精神,說明眾生的生命包括物質和精神兩部分。心色二法,各不相同,相互聯繫,並有主次。心者無形質可見而有知覺之用,色者有形質礙之法而無知覺之用,二者具有不同的根據,不同的內在矛盾,這一點必先明確。作為一個有情,必需具足心、色二法,缺一不可,由精神攝持物質,令不散失;由物質滋養精神,令得安住。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依存於一共同體中。所謂主次者,精神和肉體相比,肉體是粗,精神是細,肉體是表,精神是里,精神可以指揮肉體,肉體不能指揮精神;生命的主要矛盾所體現的本質,包括品格、習性、傾向、要求等,明顯地屬於精神方面,而不屬於肉體方面,因此二者之間,應以精神為主導,肉體為基礎。精神是主人,肉體為旅舍;精神如演員,肉體如外衣,二者主次分明。由此可知,任何有情都是心法為主的心色共同體。  在分清主次之後,可以看到:生命發展的根本原因,不在生命的外部即其生理部分,而是在生命的內部,在於生命內部的矛盾性,即其精神部分。任何生命內部都有這矛盾性,因之引起了生命的運動和發展。精神方面包含的矛盾性是生命發展的根本原因,精神和生理以及外界的相互聯繫相互影響是生命發展的第二位原因。  人的一生,是他長期歷史實踐所形成的思想本質在起主導作用,生理機構僅僅處於從屬的地位。一個人的習性、品質、趨向、抱負,決不因身體的創傷而有所改變,甚至在生命垂危的時候,他的習尚志向也不會傾動或消失,如孫中山先生念念不忘他一生的事業,臨終還說:「和平,奮鬥,救中國!」由此可見,長期歷史所形成的內在矛盾,不可能在機體死亡時歸於消失,而必然受到實踐所積聚的力量繼續向前發展。也就是說,精神部分決不因肉體的謝滅而謝滅,它必然要通過一定途徑,繼續生存下去。或者說,主要矛盾的發展決不因次要矛盾的瓦解而瓦解,相反的,它將再次取得次要矛盾的配合而繼續向前發展。  在一期生命終了的時候,肉體和精神的依存關係破裂了。肉體部分離開了精神的攝持,按物質的能量不滅定律,分化瓦解,各奔前程,具如《死的化學》之所描述。精神部分離開了肉體的舍宅,按精神的能量不滅規律,隨業流轉,繼續馳驅。精神的能量不滅規律如何呢?就是四有輪轉。如《修引道地經》說:「神離人身,住於中止(中陰),五陰悉具,無所乏少。死時五陰,不到中止,中止五陰,亦不離本也。譬以印章,以用印泥,印不著泥,亦不離之。」又如《禪波羅密次第法門》說:「如是身命,皆由先世五戒業力,持於中陰,不斷不滅,干父母交會之時,業力變識,即計父母身命精血二滴大如豆子,以為己身,識托其間。爾時即有身根命根,識心具足。」可見人死之後,識離本體,住於中陰,或名中止。中陰身具足五陰,即具備色心二法。中陰的色法,不是機體的粗顯物質,而是來自機體的極細物質,由於極其微細,故不為人眼所察。這一點非常重要,說明人的精神並未離開物質基礎。但是這種中陰色法究竟是什麼,則有待於定中親見和科學實驗了。中陰的心法是第八識所含業識種子,即無始所集煩惱業力種子,攝持於中陰身中,不斷不滅。由於眾生貪慾未斷,故見父母交會,識托其中。精血是物質基礎,識心是主體因素,父母識三,和合成胎,若缺主識,胎即不成。這就是眾生四有輪轉,即從本有到死有,死有入中有,中有轉生有的大概情況,詳見《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書。  照此說來,是不是有個固定不變的神我永遠不滅呢?不是的,一切法都是念念遷流,剎那生滅,滅已還生,生已還滅。不論心法或色法,都沒有常一不變能作主宰的東西,不過能量相續變換不息而已。所以佛說「五蘊皆空」,這是佛教區別干形而上學的要點。所謂空者,就是「非常非斷」:「非常」者剎那變化,「非斷」者能量不滅,一切法都離不開這個總的法則。物質如是,精神亦然。非常非斷,是宇宙萬法的普遍規律,也是一切事物的辯證法則。試觀自心,代表主要矛盾的我執煩惱,包括我愛、我見、我痴、我慢,從小至老,從未停過,非但一生未曾停過,大限到來,亦不止息。足見所謂死亡,無非是機體敗壞,不堪復用,內在矛盾,依然故我。既然我執煩惱,原封不動,豈有到此為止不再發展的道理?如有一法,到此為止不再發展,辯證法就有例外了。如果堅持辯證法,精神和物質作為二種不同性質的存在,在動物死亡時必然要朝著不同方向不斷變化繼續發展的。如果認為一死永死,永不發展,這本身就違反辯證法了。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的《生與死》一節中寫道:「死亡或者是有機體的解體,除了那組成有機體實體的化學構成部分,再不留下什麼東西;或者還留下某種生命的本原,即某種或多或少地和靈魂相同的東西,這種本原不僅比人,而且比一切活的有機體都活得更久。」說明死亡之後有二種可能:或者除了化學成分之外,什麼也不留;成者還留下某種靈魂之類的東西。這是非常合理的,因為死後到底有沒有存在,在未取得證實之前,二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不能憑感情或想像,肯定一種,否定另一種。需要自然科學經過客觀驗證加以肯定。萬一證明確有類似靈魂的東西存在於身後,亦不出恩格斯的估計。不但如此,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卷首《總的計劃草案》中把「原生體的靈魂」列為十一個重大研究項目之一,與「辯證法是關於普遍聯繫的科學」、「各種科學的聯繫」、「認識的界限」等並列在一起。說明機體的「靈魂」是一重大的課題,需要進行科學研究。  列寧比恩格斯更進一步,明確支持靈魂有物質基礎的觀點,對古代唯物主義哲學家伊壁鳩魯「靈魂是原子的某種集合」的論點,表示十分贊同。他說:「這是天才的猜測,是為科學而不是為僧侶主義指示途徑的路標。」(《哲學筆記》302頁)列寧也同意靈魂有速度,有與肉體的聯繫。他說:「伊壁鳩魯論靈魂:『更精微的』(注意)原子,它們的更迅速的(注意)運動,它們與肉體的聯繫(注意)等等——很天真而且很好!——但黑格爾卻在生氣,他責罵道:《胡謅》、《空話》,《沒有思想》」(同上書305頁)。其中三個注意和重點號,是列寧加的,「很天真而且很好」是列寧對此學說的評論。在旁註中還寫道:「在黑格爾看來,『靈魂』也是偏見。」  列寧對於畢達哥拉斯的輪迴學說,也有評述。他先寫道:「這裡還有一個傳說:畢達哥拉斯(他從埃及人那裡拿來了關於靈魂不死和靈魂輪迴的學說)說他的靈魂曾在其他人身上生活了二百零七年等等。」然後作出結論:「注意:科學思維的萌芽同宗教、神話之類的幻想的一種聯繫。而今天呢?同樣,還是有那種聯繫,只是科學神話間的比例卻不同了。」(同上書253頁)列寧在《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中還與道:「對於那種看來完全沒有感覺的物質如何跟那種由同樣原子(或電子)構成但卻具有明顯的感覺能力的物質發生聯繫的問題,我們還需要研究再研究。唯物主義明確地把這個尚未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從而促進了這一問題的解決,推動人們去作進一步的實驗研究。」說明列寧確是一位偉大的辯證唯物主義者,他在瀏覽哲學史中,就發現輪迴學說具有科學的萌芽,真可謂獨具隻眼。  三世因果的實例,古今中外都有。我國歷史上就有不少記載。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G.Cerminara,1950年寫過一本《輪迴的秘密》被譽為經典著作。記述一個用催眠遙視能知過去未來的人。他能見現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事物,能知歷史事件,能知未來發展,能知前生。在觀察三世中還發現確有道德領域中的因果關係,使「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果,惡有惡報」的因果法則得到證實。作者總結2500件實例說:一向被當作迷信的三世因果學說,現在恰恰說明不是迷信,而是有事實依據的。實例中很多人還在,可供複查。這是一項重大的發現。有待科學家作進一步的探索。  必須說明,佛教講三世因果,但不是宿命論。今生感果,必有前因,前因歸根,內因為主,今生努力,改過從善,即可改變業果,改造命運。欲求今生和未來的幸福,就要勤奮為人民多作好事。這樣的人生觀,應該說是理智的、積極向上的。過去反動統治者曾歪曲佛教,宣揚宿命論,並編造謊言,麻痹人民,那是另一回事,我們也應該予以識破和揚棄。    
推薦閱讀:

我們對阿彌陀佛認識太少了
這項運動不僅能減肥,還能讓你重新認識人生...
每天認識一種魚(65)丨馬口魚:激流勇進,我是『溪哥』!
分手後我還認識你,不過不想再見你
百丈清規的點滴認識

TAG:佛教 | 認識 |